「謝先生大人大量!」
劉婆子母子大喜,一迭聲的道謝,錢黑炭上前解了他們身上的繩子,三人立刻就跳下了馬車,手腳捆久了不靈便,韓大韓二摔了個狗啃屎,爬起來都是一嘴的黑泥,也顧不得擦,撒腿就往自家跑,劉婆子一邊喊著,「等等娘啊,等等娘啊」,一邊追上前去,母子三人很快就跑得沒了影子。
裏正皺眉怒道,「趙先生,咱們立刻回村,趙老二實在可恨,開宗祠,攆了他一家出去!」
趙豐年卻搖頭,「當初吳家之事,我們夫妻偶爾想起還覺心中難安,若是再攆了趙老二一家出去,就算世人皆知,他們兩家有錯,也難免要詬病我們雲家村不和睦。再說,今日這事,家裏不過就是倒了兩堆磚石,沒有大損失,族老們去訓斥兩句,也就罷了。」
一年裏攆了兩家出村,這事兒傳揚出去確實不好聽,但裏正身為一村的最高掌權人,又不能有失公正,他心裏自然也矛盾,此時聽了趙豐年如此深明大義,感激的連連讚道,「先生真是寬宏大量,事事都為雲家村著想,老頭子我在這裏先代眾位鄉鄰謝過先生大義。」
「裏正大伯客氣了,我們趙家在雲家村落腳,自然要為雲家村著想。」趙豐年客套兩句,掀起窗簾看了兩眼,又道,「還有十裏就要到城門了,既然出來一趟,就勞煩裏正大伯隨我進城,把房契辦好上了檔子吧,以後再有今日這事也就好說了。另外,這院子是村裏所有,我們夫妻如今住著,也不好白占村裏的便宜,就趁著工匠都在,再出銀十兩,把宗祠修葺翻新,算是我們夫妻的一點兒心意。」
宗祠建好至今幾十年,風吹雨打,經曆無數,早就應該修葺一番,但是村裏家家都過得不富裕,一年拖過一年,總是沒能集錢動工,如今有這樣的好事,裏正自然大喜,嘴上客套著說不必,心裏卻早盤算著回去就發動村人找石頭木料,定要把宗祠好好修葺一新。
趙豐年喚了錢黑炭上前低聲吩咐了幾句,看著他跑遠,就關了車門,喚了張大河趕車重新上路,裏正還以為他派了錢黑炭回村去送信兒,就笑道,「先生想得周到,村裏鄉親必定惦記,送個信兒讓他們知道沒打官司,也都安安心。」
趙豐年淡笑點頭,轉而尋了些別的話兒說起,卻沒有明說錢黑炭到底去了哪裏。
很快,馬車就進了靈風城,府衙坐落在最寬敞幹淨的青石大街中間,最是好找尋,趙豐年遞了塊碎銀給門前衙役,他就跑進去找了老王出來。
都道是有人好辦事,不過兩刻鍾,就換了地契,上了檔子,裏正見得那契紙上寫的居然是「趙秦氏」,就忍不住勸道,「趙先生,這房契最好是寫家主的名字,否則……嗯……女子畢竟……」
他是想說,房契上寫了趙娘子的名字,可就相當於趙娘子的嫁妝了,萬一以後趙家夫妻和離,這院子可是要分給找娘子的,趙豐年什麽都剩不下。萬一他的病情,有個反複,這院子也落不到趙家族人手裏,隻能隨著瑞雪被官府收走,可是這話明說,又好似有咒趙家夫妻不長久,咒趙豐年命短的嫌疑,所以,一開口難免就磕巴起來。
趙豐年當然明白裏正的心思,抬眼示意老王繼續蓋印上檔子,然後才對裏正說,「成親半年,我賺的束修尚且不夠吃飯穿衣,家裏的一應用度,一應產業,都是秦氏親手張羅起來的,自然都要寫她的名字,算作她的嫁妝。至於,寫我名字的產業,以後我自會賺取。」
老王吹幹契紙上的墨跡,聽他這般說,讚道,「先生這胸襟和魄力,真是讓王某佩服!」
裏正想起前些日子,趙豐年病重,瑞雪吃的那些辛苦,也點頭,「趙娘子確實不易,也當得起先生如此相待。」
老王笑道,「難得先生和裏正今日進城,我做東,請二位找家好酒樓喝上兩杯,怎樣?」
趙豐年道謝,卻搖頭拒絕,「家裏院子正建到一半,還有諸多雜事要處理,待院子建成,擺宴暖居之時,再請王大哥上門喝喜酒。」
「也好。」老王應下,送了他們出府衙。
一路無話,回到村裏時,已經是申時末,幾位族老們聽得錢黑炭送回的消息,都等在趙家堂屋裏,一邊喝茶一邊說起如何懲治趙老二,特別是雲三爺,臉色簡直難看之極,上次青山一事,是他豁出老臉,才保下了他們一家,趙老二不說安分度日,背後又使了這樣的壞心眼,這就是當著全村人的麵,扇他的巴掌啊,老爺子心裏打定主意,這次就是趙老頭兒親自來哭求,他也絕對不會再幫著求情了。
眾人一見裏正和趙豐年回來,都迎了上來,說了幾句話,就要去趙家說道說道,卻被瑞雪攔了,言道,裏正和趙豐年未吃午飯就進城,再去了趙家,恐怕晚飯也錯過去了,說罷就帶人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上來。
族老們一邊吃喝一邊讚著瑞雪心細懂禮數,敬重長輩,趙豐年掃了一眼院子裏忙碌的瑞雪,心下溫暖,她哪裏是敬重長輩,明明是心疼自己餓肚子。
飯後,族老們就去了前院趙老二家,一眾幫工們著急跟著去看熱鬧,胡亂吃了幾口也都一窩蜂似的跟著去了。
這事從頭到尾,甚至劉婆子母子說起內情的時候,裏正都在場,趙豐年和瑞雪也就沒跟過去對質,趙豐年翻了賬冊算起這幾日的用度,瑞雪則帶人拾掇碗筷,臉上照舊帶著笑,仿似此事與趙家無關一般。
桃花偷偷瞟了瑞雪好幾眼,最後還是忍不住問道,「趙娘子,你就不擔心趙二嫂撒潑耍賴?」
瑞雪正在涮洗陶碗,聽她問,就笑道,「劉家來鬧的時候,還有劉婆子母子說實話的時候,裏正都在,這事兒自然有村裏長輩做主,趙二嫂不認也不行。」
「這倒也是,趙二嫂平日再潑,到了長輩們跟前也得講理。」
「趙老二這人太沒良心,上次隻要他們賠了砸毀的東西,已經是輕饒了,他們夫妻怎麽這般不知感恩?」
「他們就是覺得趙先生、趙娘子心腸軟,好欺負!」
眾女子七嘴八舌的閑話兒起來,連趙二嫂偷過鄰家兩根蔥都扯了出來,瑞雪聽著好笑,也隻忙著不插嘴,末了聽得大夥兒說得差不多了,就笑道,「中午的包子還剩了二十幾個,放著過夜該壞掉了,一會兒大夥兒分一分,拿回去給孩子吃吧。」
小媳婦兒們一聽,都樂得眯了眼,但還是推辭道,「趙娘子留著給煜哥兒和大壯幾個吃吧。」
劉婆子母子大喜,一迭聲的道謝,錢黑炭上前解了他們身上的繩子,三人立刻就跳下了馬車,手腳捆久了不靈便,韓大韓二摔了個狗啃屎,爬起來都是一嘴的黑泥,也顧不得擦,撒腿就往自家跑,劉婆子一邊喊著,「等等娘啊,等等娘啊」,一邊追上前去,母子三人很快就跑得沒了影子。
裏正皺眉怒道,「趙先生,咱們立刻回村,趙老二實在可恨,開宗祠,攆了他一家出去!」
趙豐年卻搖頭,「當初吳家之事,我們夫妻偶爾想起還覺心中難安,若是再攆了趙老二一家出去,就算世人皆知,他們兩家有錯,也難免要詬病我們雲家村不和睦。再說,今日這事,家裏不過就是倒了兩堆磚石,沒有大損失,族老們去訓斥兩句,也就罷了。」
一年裏攆了兩家出村,這事兒傳揚出去確實不好聽,但裏正身為一村的最高掌權人,又不能有失公正,他心裏自然也矛盾,此時聽了趙豐年如此深明大義,感激的連連讚道,「先生真是寬宏大量,事事都為雲家村著想,老頭子我在這裏先代眾位鄉鄰謝過先生大義。」
「裏正大伯客氣了,我們趙家在雲家村落腳,自然要為雲家村著想。」趙豐年客套兩句,掀起窗簾看了兩眼,又道,「還有十裏就要到城門了,既然出來一趟,就勞煩裏正大伯隨我進城,把房契辦好上了檔子吧,以後再有今日這事也就好說了。另外,這院子是村裏所有,我們夫妻如今住著,也不好白占村裏的便宜,就趁著工匠都在,再出銀十兩,把宗祠修葺翻新,算是我們夫妻的一點兒心意。」
宗祠建好至今幾十年,風吹雨打,經曆無數,早就應該修葺一番,但是村裏家家都過得不富裕,一年拖過一年,總是沒能集錢動工,如今有這樣的好事,裏正自然大喜,嘴上客套著說不必,心裏卻早盤算著回去就發動村人找石頭木料,定要把宗祠好好修葺一新。
趙豐年喚了錢黑炭上前低聲吩咐了幾句,看著他跑遠,就關了車門,喚了張大河趕車重新上路,裏正還以為他派了錢黑炭回村去送信兒,就笑道,「先生想得周到,村裏鄉親必定惦記,送個信兒讓他們知道沒打官司,也都安安心。」
趙豐年淡笑點頭,轉而尋了些別的話兒說起,卻沒有明說錢黑炭到底去了哪裏。
很快,馬車就進了靈風城,府衙坐落在最寬敞幹淨的青石大街中間,最是好找尋,趙豐年遞了塊碎銀給門前衙役,他就跑進去找了老王出來。
都道是有人好辦事,不過兩刻鍾,就換了地契,上了檔子,裏正見得那契紙上寫的居然是「趙秦氏」,就忍不住勸道,「趙先生,這房契最好是寫家主的名字,否則……嗯……女子畢竟……」
他是想說,房契上寫了趙娘子的名字,可就相當於趙娘子的嫁妝了,萬一以後趙家夫妻和離,這院子可是要分給找娘子的,趙豐年什麽都剩不下。萬一他的病情,有個反複,這院子也落不到趙家族人手裏,隻能隨著瑞雪被官府收走,可是這話明說,又好似有咒趙家夫妻不長久,咒趙豐年命短的嫌疑,所以,一開口難免就磕巴起來。
趙豐年當然明白裏正的心思,抬眼示意老王繼續蓋印上檔子,然後才對裏正說,「成親半年,我賺的束修尚且不夠吃飯穿衣,家裏的一應用度,一應產業,都是秦氏親手張羅起來的,自然都要寫她的名字,算作她的嫁妝。至於,寫我名字的產業,以後我自會賺取。」
老王吹幹契紙上的墨跡,聽他這般說,讚道,「先生這胸襟和魄力,真是讓王某佩服!」
裏正想起前些日子,趙豐年病重,瑞雪吃的那些辛苦,也點頭,「趙娘子確實不易,也當得起先生如此相待。」
老王笑道,「難得先生和裏正今日進城,我做東,請二位找家好酒樓喝上兩杯,怎樣?」
趙豐年道謝,卻搖頭拒絕,「家裏院子正建到一半,還有諸多雜事要處理,待院子建成,擺宴暖居之時,再請王大哥上門喝喜酒。」
「也好。」老王應下,送了他們出府衙。
一路無話,回到村裏時,已經是申時末,幾位族老們聽得錢黑炭送回的消息,都等在趙家堂屋裏,一邊喝茶一邊說起如何懲治趙老二,特別是雲三爺,臉色簡直難看之極,上次青山一事,是他豁出老臉,才保下了他們一家,趙老二不說安分度日,背後又使了這樣的壞心眼,這就是當著全村人的麵,扇他的巴掌啊,老爺子心裏打定主意,這次就是趙老頭兒親自來哭求,他也絕對不會再幫著求情了。
眾人一見裏正和趙豐年回來,都迎了上來,說了幾句話,就要去趙家說道說道,卻被瑞雪攔了,言道,裏正和趙豐年未吃午飯就進城,再去了趙家,恐怕晚飯也錯過去了,說罷就帶人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上來。
族老們一邊吃喝一邊讚著瑞雪心細懂禮數,敬重長輩,趙豐年掃了一眼院子裏忙碌的瑞雪,心下溫暖,她哪裏是敬重長輩,明明是心疼自己餓肚子。
飯後,族老們就去了前院趙老二家,一眾幫工們著急跟著去看熱鬧,胡亂吃了幾口也都一窩蜂似的跟著去了。
這事從頭到尾,甚至劉婆子母子說起內情的時候,裏正都在場,趙豐年和瑞雪也就沒跟過去對質,趙豐年翻了賬冊算起這幾日的用度,瑞雪則帶人拾掇碗筷,臉上照舊帶著笑,仿似此事與趙家無關一般。
桃花偷偷瞟了瑞雪好幾眼,最後還是忍不住問道,「趙娘子,你就不擔心趙二嫂撒潑耍賴?」
瑞雪正在涮洗陶碗,聽她問,就笑道,「劉家來鬧的時候,還有劉婆子母子說實話的時候,裏正都在,這事兒自然有村裏長輩做主,趙二嫂不認也不行。」
「這倒也是,趙二嫂平日再潑,到了長輩們跟前也得講理。」
「趙老二這人太沒良心,上次隻要他們賠了砸毀的東西,已經是輕饒了,他們夫妻怎麽這般不知感恩?」
「他們就是覺得趙先生、趙娘子心腸軟,好欺負!」
眾女子七嘴八舌的閑話兒起來,連趙二嫂偷過鄰家兩根蔥都扯了出來,瑞雪聽著好笑,也隻忙著不插嘴,末了聽得大夥兒說得差不多了,就笑道,「中午的包子還剩了二十幾個,放著過夜該壞掉了,一會兒大夥兒分一分,拿回去給孩子吃吧。」
小媳婦兒們一聽,都樂得眯了眼,但還是推辭道,「趙娘子留著給煜哥兒和大壯幾個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