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農藝師傅心裏存了不滿,自然不肯仔細查看,蹲下隻撥開稻秧,看了看根部,又撕了片稻葉擺弄兩下,就起身道,「這稻苗是染了黃葉病了,今年收成怕是保不住了。」


    「怎麽就保不住呢,多放水灌灌不就行了,你給好好看看,若是想出辦法,能保住八成收成,秋時打了稻米,就賞你兩袋。」張大戶忍著心裏肉疼,為了保住收成,難得大方的許了賞米糧。


    那農藝師傅氣得差點沒笑出聲來,也不答話,扭頭就往馬車那邊走,顯見是不願再多說什麽。


    張大少氣得直跺腳,責怪他爹道,「爹,咱就靠人家治病呢,你還這般小氣!」


    說完,就返身攆上那農藝師傅,當先就塞了五兩的小銀錁子過去,那師傅推拒不收,他就陪笑道,「陳師傅,我爹年紀大了,難免脾氣燥了些,他的話,你可別放在心裏。家裏這水田雖說不大,可也有一百畝,若是顆粒無收,就太可惜了,陳師傅無論如何,要幫忙想想辦法。」


    那農藝師傅見他說得誠懇,又礙於朋友的顏麵,就收了那銀子,說道,「張大少,不是老頭子我不想幫忙,實在是沒有辦法,這黃葉病,隻要得上,就是大羅金仙來了也不行。」


    說完,他掃了一眼,見四周無人,又壓低了聲音道,「你若信得過我,就趕緊把這塊水田賣了吧,若是其它小病兒,還可以拔了稻苗,種些白菜豆子,勉強抵一些收成,但這黃葉病可是落在土裏就生根的,兩三年之內,種啥都不行,到得那時,消息傳開了,你們府上就是想賣也賣不出去了。」


    說完,他就再也不開口,轉身上了馬車,張大少無法,吩咐那車夫把人送走,然後又去尋自家老爹。


    張大戶見得他回來,就問道,「你塞了他多少銀子?什麽黃葉病,不過是嚇唬人,想多要些賞錢罷了。」


    張大少實在是忍耐不了,氣道,「爹,這稻苗真是染了黃葉病,陳師傅說了,兩三年之內都是顆粒無收,讓咱們趕緊把這田賣出去呢。」


    「什麽?兩三年沒收成,那就是說,今年也收不了稻米了?」張大戶想想沒有這水田的收成,明年家裏的糧食都要在糧鋪買,那可是很大一筆銀錢,這可是要了他的老命了,他嚷道,「趕緊再把人喊回來啊,隻要他能把這病好,我賞他……十兩銀!」


    張大少對這樣拎不清的爹,是徹底沒辦法了,心裏盤算著,回去後同娘親和幾個兄弟商量看看,找個買家把地賣了吧。


    果然,晚飯後,張家幾個敗家仔都沒有出門去鬼混,團團聚在廳裏,聽得大哥說了水田之事,都少有的顯出了「精幹果決」的一麵,這個說,「這事要趕緊辦,拖得久了,消息傳開就賣不上價了。」


    那個說,「若是買主問及原因,咱們就說,下人照管不利,旱到了,正好家裏缺銀錢,就賣了補貼家用。」


    眾人都是點頭,張夫人就道,「明日就找買家吧。」


    張老爺坐在一旁,也沒反駁,之前他可找管家問過,黃葉病確實如那農藝師傅說的一般厲害,沒有比賣掉更好的辦法了。


    張家一家老少想得很好,可惜找買主時卻是處處碰壁,這年頭,哪有傻子啊,那水田不是獨立的小莊兒,又離城幾十裏,經管起來也不方便,再說,七月中正是稻苗長得好的到時候,不過兩月就能收回滿倉的稻米,若不是有了大問題,誰家舍得賣啊,更何況,問不到兩句,張家人就會不打自招,說那稻苗旱得有些蔫了,於是更沒有人搭腔了。


    就這樣又托了兩月,張江又硬著頭皮來報,說田裏的稻苗,除了挨著根兒的那半截還有些綠色,其餘部分已經都黃透了,張家人是徹底急了。


    張老二搖著手裏的扇子,埋怨道,「當初爹見那水田便宜,就買了下來,其實那處地界太過偏僻,周圍連個富戶都沒有,要不然直接就近賣了不就結了。」


    張大少這些時日,為了賣水田,倒把雲家村裏的事問了個清楚,以便買主詢問,聽得二弟的話,腦子裏就是靈光一閃,拍手笑道,「二弟這話倒是提醒我了,那雲家村還真有個富戶,姓趙,咱們去酒樓吃的那豆腐,就是他家作坊出的,據說這些日子很是賺了些銀錢,又建院子又買鋪子的,不如上門去問問。」


    張大戶聽得趙家兩字,想起正月時那斷腿之苦,忍不住打了個哆嗦,說道,「那家夫主是個病秧子,都是婦人做主,比之別家要好蒙混,就是她家吧。」


    幾個兒子好奇老爹為何對趙家之事如此清楚,剛要開口問,就被母親攔了,笑道,「明日大兒陪你爹走一趟吧,能賣出去更好,若是賣不出去,就當咱們張家破財免災了。」


    幾個兒子應了,紛紛回了各自的院子。


    第二日一早,張家父子就坐了馬車出城,顛顛簸簸,折騰了一個時辰才到得趙家門外,張大戶當初做了虧心事,就有些忐忑不安,坐在車裏猶疑著不肯下車,張大少當先心下車,一見趙家宅院建得很是古樸大氣,就讚道,「這小村子裏,沒想打還有這般好宅院,這趙家手裏有豆腐生意,以後怕是還要更發達。」


    張大戶聽得豆腐生意,想起各個酒樓賣得那般火爆,就忍不住也想看看那豆腐作坊是何模樣,於是也挪動肥胖的身子下了車。


    他們父子二人站在門前這半晌,早有眼尖兒之人看見,立刻往裏報了信兒。


    趙家夫妻這兩日就等張家人上門呢,如今果然成真,都是歡喜,趙豐年起身道,「你就別出去了,隻準備好銀錢,等著做地主婆吧。」


    瑞雪笑著替他抻抻衣襟,正正腰帶,剛要說話,手下就摸到衣襟裏有一個硬紙包,於是好奇問道,「這是什麽?」


    趙豐年微微側身躲開,笑道,「一個大有用處的好東西,我去前麵了,記得晚飯準備幾個好菜色,安伯昨日還誇你那道溜魚片味道好。」說完,大步出門而去。


    瑞雪皺皺眉,也就把心裏的那點兒小疑惑扔到腦後,轉身吩咐彩雲彩月把屋角的那隻大楠木箱子開了鎖,抱出個一尺見方的黑色檀木盒子,待打開一看,裏麵整整齊齊的擺滿了銀錁子,晃得小姐妹倆滿眼冒星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瑞雪兆豐年 卷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幽蘭並收藏瑞雪兆豐年 卷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