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這些好餡料兒,做出的好吃食,必定有她們一份兒,英子幾個就都笑得合不攏嘴,正好送娘家的節禮也有了,味道暫且不說,哪怕隻提一句,做工的作坊發下來的,就能讓爹娘在村人麵前抬頭挺胸了,畢竟這十裏八村,能進作坊做工賺銀錢,又得主家如此厚待的女子,絕無僅有啊。
桂嬤嬤手下剝著花生栗子,眼見得,瑞雪安排調度著眾人,各司其職,頗有大家主母的風範,心裏忍不住歎氣。
住在趙府的日子越久,她越是後悔以前不該把小姐護得那般嚴實,讓她多接觸一下人世險惡,興許小姐就不會養成柔弱,沒有主見的脾氣。別的不說,就看小姐忘卻前事,無依無靠在這小村子裏,從最初衣食無著落,夫主重病,到得如今這般風生水起的日子,就可見其本性是堅韌、聰慧的,可惜,她終究醒悟的太晚了……
午時初,進城送豆腐的小六子就采買了雲腿和細麵回來,張大河也拎了兩個臨時雕成的木頭模子進來,一隻上麵是盛開的蓮花,一隻是喜鵲登梅,因為時間倉促,他有些擔心做工粗糙,沒想到瑞雪接過去看了,連連讚好,倒讓他有些臉紅,連忙又去尋了好木頭,打算剩下四個一定要雕得更仔細。
眾人惦記著下午烤月餅,午飯都是草草吃了一口,瑞雪也沒睡午覺,挽了袖子,試探琢磨著包了第一塊鮮肉月餅。
青花大海碗裏,放了肥瘦相間的肉餡兒,加了糖霜、蜂蜜、炒熟的白芝麻、香油、醬油、薑蒜末,還有鹽,盡可能攪拌均勻,變得有粘性才停下。
兩隻小陶盆了,都盛了大半下細麵粉,一隻加入熟豬油、熱水,迅速攪拌,另一隻則隻加豬油,同樣都是揉成光滑的麵團。再切成均等大小的二十份,醒上一刻鍾。
然後,把水油麵團拍扁,包住油酥麵,收好口子,擀成圓餅,從內向外卷起,再擀成麵餅,如此兩次,才把肉餡放到圓麵皮中間,小心捏嚴實,然後放在木頭模具裏,輕輕印上圖案,擺在刷了素油的鐵盤上。
最後再刷上一層蛋黃和水混合而成的蛋液,放進烤箱。
眾人一邊忙著燒火,一邊滿臉興奮的等著月餅出爐,瑞雪倒是沒有太擔心,畢竟這鮮肉月餅,幾乎就是前幾日做的那酥餅的翻版,隻不過形狀不同,失敗的幾率應該不大。
果然,兩刻鍾一過,烤盤一抽出來,眾人都是歡呼,那隻有掌心大小,三指厚度的月餅上,印刻著一朵綻放的蓮花,而且因為刷了蛋液的關係,顏色比之先前那些酥餅、燒餅,更是金黃燦爛,引人垂涎。
瑞雪執刀切開,發覺裏麵也沒有想象中那樣中空塌陷,極是滿意,笑道,「這是剛烤出來的,若是等上兩日,回回油,味道更好。」眾人都分了一口嚐嚐鮮,皆是嚷著說好。
瑞雪於是指派了英子幾個照著先前的樣子,把剩下的那些烤出來,她則又去研究剩下幾樣兒餡料兒。
蛋黃和五仁兒等不適合用酥皮,她就是試著把糖霜加水、素油和鹽攪拌在一起,然後再加入細麵粉,揉成麵團,醒上一個時辰。
剝好的鬆子、花生、核桃、榛子和瓜子仁兒,放進鍋裏炒香,用粗擀麵杖擀成半碎,加糖霜、細麵、素油和涼開水,攪拌得能夠握捏成形。
最後,才把麵團分成均勻的小塊,擀成圓餅,加入五仁餡兒,收口,放進模具裏壓成形。
但是這一次銬起來卻是有些麻煩,先烤了一刻鍾,拿出晾涼後,刷上一層蛋液,然後再烤第二次。
如此,最終出爐的月餅,吃起來,油汪汪又綿軟,比之酥皮,又是另外一種美味了。
眾人整整忙碌了一下午,到得天黑張嫂子從碼頭回來,過來看熱鬧的時候,鮮肉月餅和五仁月餅已經都烤了出來,整整齊齊擺了七八蓋簾兒,一百五十幾塊,遠遠看去就像穿了金色盔甲等待檢閱的精兵。
張嫂子嚐了一個,就後悔道,「早知道妹子今日做了這好吃食,我就是少去碼頭一日,也要把這手藝學到手啊。」
瑞雪笑著給她倒茶,「如今也不晚啊,明日嫂子就在家歇一日吧,正好月餅都烤好了,也要準備送節禮,給大夥兒發福利,嫂子幫我張羅張羅。」
張羅送禮發福利,這可都是要經手銀錢和庫房的,不是信重的人,瑞雪可不會托付,張嫂子心裏明白,自然歡喜,一口應下,末了又說道,「今日碼頭上,大夥兒說起妹子,還道多日未見呢,向我打聽妹子身子如何,徐家兄弟前些日子又從別處捎了兩籃子脆棗,要托我明日給你送來呢。」
瑞雪想起碼頭的鋪子和眾人,還真有些想念,但是她如今肚子大了,走動一步都好多人看著,怎麽也不能放她去碼頭走走,於是就道,「中秋節那日,碼頭是不是要歇一日啊?」
張嫂子點頭,「我聽著是有這打算,大夥兒都說今年進項好,要好好過個節。」
瑞雪掃了一眼那些月餅,就道,「嫂子明日下午再去趟碼頭,多帶些月餅給碼頭上的兄弟們,每人送一塊嚐嚐新鮮,至於徐家和馬家,我讓人裝個兩個體麵的盒子,也一起拿去。」
張嫂子有些心疼,想要勸說兩句,那些空的麵袋子、油壇子,她可都看在眼裏呢,但是轉念一想,趙家如今也不缺這幾兩銀子,再者說,碼頭眾人待瑞雪也是真心,如此走禮,大夥兒也熱鬧親香,於是也就應下了。
多了碼頭眾人的那份兒,任務就更重了,英子幾個直接在趙家吃了晚飯,托小六子幾個捎信兒回家,然後就連夜開了工,直忙到半夜,又烤了二百月餅出來,胡亂在平日歇息的小隔間裏胡亂睡了兩個時辰,天就又亮了。
張大河紅著眼睛送了另外四個模具過來,一眾女子又開始張羅烤製剩下四樣餡兒,直忙的是天昏地暗,到得未時末,終於全都烤完了,人人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但是臉上卻都帶了笑。
張嫂子去碼頭送了月餅,帶了兩籃子脆棗和沛水幫所有人的謝意回來,然後就開始倒騰出庫房裏的雕花盒子,整治節禮。
桂嬤嬤手下剝著花生栗子,眼見得,瑞雪安排調度著眾人,各司其職,頗有大家主母的風範,心裏忍不住歎氣。
住在趙府的日子越久,她越是後悔以前不該把小姐護得那般嚴實,讓她多接觸一下人世險惡,興許小姐就不會養成柔弱,沒有主見的脾氣。別的不說,就看小姐忘卻前事,無依無靠在這小村子裏,從最初衣食無著落,夫主重病,到得如今這般風生水起的日子,就可見其本性是堅韌、聰慧的,可惜,她終究醒悟的太晚了……
午時初,進城送豆腐的小六子就采買了雲腿和細麵回來,張大河也拎了兩個臨時雕成的木頭模子進來,一隻上麵是盛開的蓮花,一隻是喜鵲登梅,因為時間倉促,他有些擔心做工粗糙,沒想到瑞雪接過去看了,連連讚好,倒讓他有些臉紅,連忙又去尋了好木頭,打算剩下四個一定要雕得更仔細。
眾人惦記著下午烤月餅,午飯都是草草吃了一口,瑞雪也沒睡午覺,挽了袖子,試探琢磨著包了第一塊鮮肉月餅。
青花大海碗裏,放了肥瘦相間的肉餡兒,加了糖霜、蜂蜜、炒熟的白芝麻、香油、醬油、薑蒜末,還有鹽,盡可能攪拌均勻,變得有粘性才停下。
兩隻小陶盆了,都盛了大半下細麵粉,一隻加入熟豬油、熱水,迅速攪拌,另一隻則隻加豬油,同樣都是揉成光滑的麵團。再切成均等大小的二十份,醒上一刻鍾。
然後,把水油麵團拍扁,包住油酥麵,收好口子,擀成圓餅,從內向外卷起,再擀成麵餅,如此兩次,才把肉餡放到圓麵皮中間,小心捏嚴實,然後放在木頭模具裏,輕輕印上圖案,擺在刷了素油的鐵盤上。
最後再刷上一層蛋黃和水混合而成的蛋液,放進烤箱。
眾人一邊忙著燒火,一邊滿臉興奮的等著月餅出爐,瑞雪倒是沒有太擔心,畢竟這鮮肉月餅,幾乎就是前幾日做的那酥餅的翻版,隻不過形狀不同,失敗的幾率應該不大。
果然,兩刻鍾一過,烤盤一抽出來,眾人都是歡呼,那隻有掌心大小,三指厚度的月餅上,印刻著一朵綻放的蓮花,而且因為刷了蛋液的關係,顏色比之先前那些酥餅、燒餅,更是金黃燦爛,引人垂涎。
瑞雪執刀切開,發覺裏麵也沒有想象中那樣中空塌陷,極是滿意,笑道,「這是剛烤出來的,若是等上兩日,回回油,味道更好。」眾人都分了一口嚐嚐鮮,皆是嚷著說好。
瑞雪於是指派了英子幾個照著先前的樣子,把剩下的那些烤出來,她則又去研究剩下幾樣兒餡料兒。
蛋黃和五仁兒等不適合用酥皮,她就是試著把糖霜加水、素油和鹽攪拌在一起,然後再加入細麵粉,揉成麵團,醒上一個時辰。
剝好的鬆子、花生、核桃、榛子和瓜子仁兒,放進鍋裏炒香,用粗擀麵杖擀成半碎,加糖霜、細麵、素油和涼開水,攪拌得能夠握捏成形。
最後,才把麵團分成均勻的小塊,擀成圓餅,加入五仁餡兒,收口,放進模具裏壓成形。
但是這一次銬起來卻是有些麻煩,先烤了一刻鍾,拿出晾涼後,刷上一層蛋液,然後再烤第二次。
如此,最終出爐的月餅,吃起來,油汪汪又綿軟,比之酥皮,又是另外一種美味了。
眾人整整忙碌了一下午,到得天黑張嫂子從碼頭回來,過來看熱鬧的時候,鮮肉月餅和五仁月餅已經都烤了出來,整整齊齊擺了七八蓋簾兒,一百五十幾塊,遠遠看去就像穿了金色盔甲等待檢閱的精兵。
張嫂子嚐了一個,就後悔道,「早知道妹子今日做了這好吃食,我就是少去碼頭一日,也要把這手藝學到手啊。」
瑞雪笑著給她倒茶,「如今也不晚啊,明日嫂子就在家歇一日吧,正好月餅都烤好了,也要準備送節禮,給大夥兒發福利,嫂子幫我張羅張羅。」
張羅送禮發福利,這可都是要經手銀錢和庫房的,不是信重的人,瑞雪可不會托付,張嫂子心裏明白,自然歡喜,一口應下,末了又說道,「今日碼頭上,大夥兒說起妹子,還道多日未見呢,向我打聽妹子身子如何,徐家兄弟前些日子又從別處捎了兩籃子脆棗,要托我明日給你送來呢。」
瑞雪想起碼頭的鋪子和眾人,還真有些想念,但是她如今肚子大了,走動一步都好多人看著,怎麽也不能放她去碼頭走走,於是就道,「中秋節那日,碼頭是不是要歇一日啊?」
張嫂子點頭,「我聽著是有這打算,大夥兒都說今年進項好,要好好過個節。」
瑞雪掃了一眼那些月餅,就道,「嫂子明日下午再去趟碼頭,多帶些月餅給碼頭上的兄弟們,每人送一塊嚐嚐新鮮,至於徐家和馬家,我讓人裝個兩個體麵的盒子,也一起拿去。」
張嫂子有些心疼,想要勸說兩句,那些空的麵袋子、油壇子,她可都看在眼裏呢,但是轉念一想,趙家如今也不缺這幾兩銀子,再者說,碼頭眾人待瑞雪也是真心,如此走禮,大夥兒也熱鬧親香,於是也就應下了。
多了碼頭眾人的那份兒,任務就更重了,英子幾個直接在趙家吃了晚飯,托小六子幾個捎信兒回家,然後就連夜開了工,直忙到半夜,又烤了二百月餅出來,胡亂在平日歇息的小隔間裏胡亂睡了兩個時辰,天就又亮了。
張大河紅著眼睛送了另外四個模具過來,一眾女子又開始張羅烤製剩下四樣餡兒,直忙的是天昏地暗,到得未時末,終於全都烤完了,人人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但是臉上卻都帶了笑。
張嫂子去碼頭送了月餅,帶了兩籃子脆棗和沛水幫所有人的謝意回來,然後就開始倒騰出庫房裏的雕花盒子,整治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