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的有點糊裏糊塗,但是,隻要稍稍一想,立刻就能聽出三伯話裏的意思。
他說,我是那年臘月十三到這個村子的。
到這個村子,這是什麽意思?這意思,明顯就是說,我原來不是這村子的人,隻不過那年臘月十三到了這裏之後,才變成了村裏人。
我的腦子頓時紛亂一團,呆呆的望著三伯。
“十三,有些話,沒人會跟你說。”三伯歎了口氣,說道:“這事,不光是我,村裏的老人,有誰不知道?隻不過大夥兒都怕你難受,再加上你爹也再三叮嚀,我們才都一起閉口不提啊。”
“三伯,既然話已經說了,那就全說開吧,叫我心裏明明白白的。”
“十三,你來這個村子之前,你……算是你娘吧,就已經過世了。”
三伯說,我爹的命可能不好,家裏世代都在這個小村,都是本本分分的鄉民。到了我爹這兒,或許是心氣高,十來歲的時候,硬跟著一夥兒人到南方去闖蕩,家裏不許,爹就偷偷溜出去,再也沒有回來。
這一晃,就是十多年的時間,直到爺爺過世時,爹才趕了回來。爺爺過世之後沒兩年,奶奶也過世了。
或許,就是兩位老人的離去,讓我爹頗為懊惱,懊惱在他們臨終之前,自己也沒能在床前盡孝,所以,從那時候開始,爹就沒有再離開過村子。
後來,爹成了親,娶的是八十多裏之外另一個村子的女人。那個女人,三伯說算是我娘。
成了親以後,爹很安分,每天就下河打魚,料理一下家裏的地,別的什麽事都不摻和。他對娘很好,隻不過,娘的身子一直很弱,百病纏身,因此,要不了孩子。成親四五年,依然是兩口過日子。
爹快三十歲那一年,娘熬不住,去世了。那些日子,爹很消沉,魚也不打了,每天就在家裏喝酒。因為他和三伯都是曾經在外闖蕩過的人,所以,雖然年齡差了些,不過平時來往的多,三伯那時候時常勸他。
“我跟你爹說啊,家裏不幸有人過世了,亡者都是希望生者能活的好,要是每天昏昏沉沉的,隻知道喝酒睡覺,過的人不人,鬼不鬼,那豈不是辜負了人家的心?”
三伯勸了一陣子之後,我爹像是好了一些,每日依然下河打魚,但是性情卻變了,沉默寡言,閑的時候,會一個人坐在屋頂發呆,一坐就是半天。
半年之後,到了臘月,三伯害怕爹一個人沒準備什麽東西,所以專門送了些米麵油鹽。兩個人喝著酒,一直喝到深夜子時,三伯這才回了家。
三伯記得,他跟爹喝酒的時候,是臘月十二。
結果,第二天三伯還沒有睡醒,爹就急匆匆的來找他了。
“當夜的事,我不知道,都是你爹跟我說的。”
那天夜裏,爹把三伯送走,自己也有了幾分酒意,一時間卻又睡不著,就在柴房裏劈柴。那夜,下著很大的雪,院子裏的積雪足足有半尺多深。爹劈了柴,出了一身汗,這才回屋睡覺。
喝了酒,又出了力,所以入睡很快。等睡著不久,爹就做了一個夢。
他夢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道士,就站在院子外的雪地裏,不聲不響,靜靜站著,望著院門一動不動。
夢境中沒有人說話,隻有這個老道士。
這夢不算是個噩夢,可是爹卻驚醒了。等驚醒之後,他再回味這個夢,越想越是心慌。
不知道怎麽想的,爹披上衣服,徑直走出來,開了半扇院門,朝外麵看了一眼。
這一眼看過去,爹的心差點就從嗓子眼蹦出來。他看見院門外,竟然真的站著一個老道士。
風雪很大,老道士不知道在這兒站了多久,頭上身上,全是積雪,一動都不懂。爹唯恐是自己沒睡醒,狠狠掐了自己一把,很疼。
這個時候,老道士突然動了動,抖掉身上的雪,一步一步的朝這邊走來。爹感覺心慌,可是雙腿像是生了根似的。
爹畢竟是個在外闖蕩過,也見識過的人,他知道,若有什麽事情找上了自己,無論好事壞事,那都是躲不過的。所以,爹定了定心,幹脆把院門全都打開了。
老道士走到院門外,並沒有進院,隻是看了爹一眼。
這些講述,都是爹當時告訴三伯的,三伯也不知道老道士究竟什麽長相。
老道士率先開口,問我爹,念不念佛。我爹搖了搖頭,老道士又問他,肯不肯舍身渡人。我爹問,舍身渡什麽人。老道士說,一個可憐人。
說到這兒的時候,我爹心裏動了動。他看得出來,這個老道士來曆不明,卻慈眉善目,一臉的淡然與溫和。他也不知道自己心裏怎麽想的,當即就點了點頭。
老道士看到爹點頭了,從懷裏取了個繈褓出來,交給了爹。
老道士等爹接過繈褓之後,說自己快要死了,沒辦法再把這個孩子送的更遠,如今恰好走到這個村子,走到了院門外,就說明,繈褓裏的孩子跟爹有緣。
聽到這兒的時候,我不用去問三伯,就知道,繈褓裏的孩子,必然就是我。
老道士說完這些話,把身外的道袍脫了下來,裹在了繈褓外麵,然後交代我爹,善待這孩子。
隨後,老道士轉身走了,爹還想要上去問個清楚,問問這孩子的來曆。但是風雪很大,爹抱著繈褓裏的孩子,不敢頂風追趕,等再抬眼望去,老道士似乎已經走的遠了。
從頭到尾,老道士都沒有說過他是誰,也沒有說過繈褓裏的孩子是誰。爹沒了主意,因為從來沒有照顧過這麽小的孩子。所以,他慌手慌腳的在家裏照看了半夜。
幸好,繈褓裏的孩子不哭也不鬧,睡的很甜。到了第二天天一亮,爹就坐不住了,立刻去找三伯商量。
“你爹跟我說完啊,我心裏也沒多想,咱們這兒的窮人多,有的家戶生了孩子又養不活,隻能拿去送人,好歹能讓孩子活下去。可送孩子的,是個老道,這就很稀奇,不過,人家都走了,現在再去想那麽多,也沒什麽用。”三伯又裝了一袋旱煙,說道:“我就跟你爹說,既然孩子送來了,他也留下了,那就好好養著。”
老道士把我送來時,恰好過了子時,已經到了臘月十三,所以,三伯和我爹商量了一下,就給我取名十三。
爹把我收養了之後,村裏人都知道,爹害怕我長大了,村裏人說閑話,告訴我這件事,所以過了一個月,專門辦了次滿月酒。在酒席上,他鄭重其事的拜托村裏人,等我長大,誰也不提這個事,為的就是怕我心裏難受,心裏自卑。我們這小村雖然小,但村民都心善,大夥兒記得爹的話,從那時候到我離開村子,誰都沒說過這件事。
到了現在,我才知道,原來全村上下,就我一個傻子,別人全知道,隻有我不知道。
“唉,這事兒啊,我原先也跟你爹說過,我說,紙裏終究保不住火,孩子將來真的大了,還能瞞他一輩子不成?你爹說,真等他完全長大了,再說也不遲。”
等三伯說到這裏,我陡然間明白了過來,爹這次專門讓我回村,其實就是為了點透這件事。他不肯親口告訴我,就托三伯的口來告訴我,讓我知道那個風雪飄飛的冬夜,究竟發生了什麽。
不過,從我來到這個村子之後,就再沒有發生過什麽出奇的事情。我跟別的孩子一樣,慢慢長大,學會說話,學會吃飯。爹養著我,時間久了,雖然不是親生的,卻拿親生孩子那樣對我,讓我無憂無慮的長大。
我想,若不是前幾年突然出了事,可能爹還是不會讓我知道這些,他會跟村裏其他的老人一樣,攢些錢,給我置辦些東西,然後娶個媳婦,讓我安安穩穩的在這兒過日子。
“十三,這些事,都是過去的事,不是我向著你爹說話,這麽多年,你爹可從來沒有虧待過你,別人可能不知道,我卻知道的一清二楚。”
三伯說,從收養了我之後,家裏負擔又大了些。當時給我娘治病花了不少錢,爹要還債,還要養活我,每天忙碌勞作,更加沉默寡言。除了有時候和三伯說兩句掏心窩子的話,跟誰也不說那麽多。
“三伯,我知道,我知道……”我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流出來,回想這麽多年的經曆,爹的確從未虧待過我,我們民間有句俗話,生恩不如養恩大,意思就是說,親生父母都比不上養父養母的恩情。
“十三,別想了,既然回來了,就好好的過日子,你跟著你爹學過打魚,家裏又有點地,隻要不懶,日子會好起來,平時缺錢缺東西,隻管來跟我說。”
我謝了三伯,可是心裏總是有點形容不出來的感覺。我覺得,爹叫我知道這件事,有什麽意義?
我很懷疑,他不會單純就讓我知道這些,讓我傷懷,讓我猜測。
想著想著,我突然又想起了那件破舊的道袍。那道袍,可以說是老道士留下的唯一的東西,這麽多年,爹都一直好好保存著,他叫我拿出這件道袍,一定還有深意。
想到這兒,我暫時辭別了三伯,匆匆回到自家院子,拿出那件道袍,又翻來覆去的看起來。
他說,我是那年臘月十三到這個村子的。
到這個村子,這是什麽意思?這意思,明顯就是說,我原來不是這村子的人,隻不過那年臘月十三到了這裏之後,才變成了村裏人。
我的腦子頓時紛亂一團,呆呆的望著三伯。
“十三,有些話,沒人會跟你說。”三伯歎了口氣,說道:“這事,不光是我,村裏的老人,有誰不知道?隻不過大夥兒都怕你難受,再加上你爹也再三叮嚀,我們才都一起閉口不提啊。”
“三伯,既然話已經說了,那就全說開吧,叫我心裏明明白白的。”
“十三,你來這個村子之前,你……算是你娘吧,就已經過世了。”
三伯說,我爹的命可能不好,家裏世代都在這個小村,都是本本分分的鄉民。到了我爹這兒,或許是心氣高,十來歲的時候,硬跟著一夥兒人到南方去闖蕩,家裏不許,爹就偷偷溜出去,再也沒有回來。
這一晃,就是十多年的時間,直到爺爺過世時,爹才趕了回來。爺爺過世之後沒兩年,奶奶也過世了。
或許,就是兩位老人的離去,讓我爹頗為懊惱,懊惱在他們臨終之前,自己也沒能在床前盡孝,所以,從那時候開始,爹就沒有再離開過村子。
後來,爹成了親,娶的是八十多裏之外另一個村子的女人。那個女人,三伯說算是我娘。
成了親以後,爹很安分,每天就下河打魚,料理一下家裏的地,別的什麽事都不摻和。他對娘很好,隻不過,娘的身子一直很弱,百病纏身,因此,要不了孩子。成親四五年,依然是兩口過日子。
爹快三十歲那一年,娘熬不住,去世了。那些日子,爹很消沉,魚也不打了,每天就在家裏喝酒。因為他和三伯都是曾經在外闖蕩過的人,所以,雖然年齡差了些,不過平時來往的多,三伯那時候時常勸他。
“我跟你爹說啊,家裏不幸有人過世了,亡者都是希望生者能活的好,要是每天昏昏沉沉的,隻知道喝酒睡覺,過的人不人,鬼不鬼,那豈不是辜負了人家的心?”
三伯勸了一陣子之後,我爹像是好了一些,每日依然下河打魚,但是性情卻變了,沉默寡言,閑的時候,會一個人坐在屋頂發呆,一坐就是半天。
半年之後,到了臘月,三伯害怕爹一個人沒準備什麽東西,所以專門送了些米麵油鹽。兩個人喝著酒,一直喝到深夜子時,三伯這才回了家。
三伯記得,他跟爹喝酒的時候,是臘月十二。
結果,第二天三伯還沒有睡醒,爹就急匆匆的來找他了。
“當夜的事,我不知道,都是你爹跟我說的。”
那天夜裏,爹把三伯送走,自己也有了幾分酒意,一時間卻又睡不著,就在柴房裏劈柴。那夜,下著很大的雪,院子裏的積雪足足有半尺多深。爹劈了柴,出了一身汗,這才回屋睡覺。
喝了酒,又出了力,所以入睡很快。等睡著不久,爹就做了一個夢。
他夢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道士,就站在院子外的雪地裏,不聲不響,靜靜站著,望著院門一動不動。
夢境中沒有人說話,隻有這個老道士。
這夢不算是個噩夢,可是爹卻驚醒了。等驚醒之後,他再回味這個夢,越想越是心慌。
不知道怎麽想的,爹披上衣服,徑直走出來,開了半扇院門,朝外麵看了一眼。
這一眼看過去,爹的心差點就從嗓子眼蹦出來。他看見院門外,竟然真的站著一個老道士。
風雪很大,老道士不知道在這兒站了多久,頭上身上,全是積雪,一動都不懂。爹唯恐是自己沒睡醒,狠狠掐了自己一把,很疼。
這個時候,老道士突然動了動,抖掉身上的雪,一步一步的朝這邊走來。爹感覺心慌,可是雙腿像是生了根似的。
爹畢竟是個在外闖蕩過,也見識過的人,他知道,若有什麽事情找上了自己,無論好事壞事,那都是躲不過的。所以,爹定了定心,幹脆把院門全都打開了。
老道士走到院門外,並沒有進院,隻是看了爹一眼。
這些講述,都是爹當時告訴三伯的,三伯也不知道老道士究竟什麽長相。
老道士率先開口,問我爹,念不念佛。我爹搖了搖頭,老道士又問他,肯不肯舍身渡人。我爹問,舍身渡什麽人。老道士說,一個可憐人。
說到這兒的時候,我爹心裏動了動。他看得出來,這個老道士來曆不明,卻慈眉善目,一臉的淡然與溫和。他也不知道自己心裏怎麽想的,當即就點了點頭。
老道士看到爹點頭了,從懷裏取了個繈褓出來,交給了爹。
老道士等爹接過繈褓之後,說自己快要死了,沒辦法再把這個孩子送的更遠,如今恰好走到這個村子,走到了院門外,就說明,繈褓裏的孩子跟爹有緣。
聽到這兒的時候,我不用去問三伯,就知道,繈褓裏的孩子,必然就是我。
老道士說完這些話,把身外的道袍脫了下來,裹在了繈褓外麵,然後交代我爹,善待這孩子。
隨後,老道士轉身走了,爹還想要上去問個清楚,問問這孩子的來曆。但是風雪很大,爹抱著繈褓裏的孩子,不敢頂風追趕,等再抬眼望去,老道士似乎已經走的遠了。
從頭到尾,老道士都沒有說過他是誰,也沒有說過繈褓裏的孩子是誰。爹沒了主意,因為從來沒有照顧過這麽小的孩子。所以,他慌手慌腳的在家裏照看了半夜。
幸好,繈褓裏的孩子不哭也不鬧,睡的很甜。到了第二天天一亮,爹就坐不住了,立刻去找三伯商量。
“你爹跟我說完啊,我心裏也沒多想,咱們這兒的窮人多,有的家戶生了孩子又養不活,隻能拿去送人,好歹能讓孩子活下去。可送孩子的,是個老道,這就很稀奇,不過,人家都走了,現在再去想那麽多,也沒什麽用。”三伯又裝了一袋旱煙,說道:“我就跟你爹說,既然孩子送來了,他也留下了,那就好好養著。”
老道士把我送來時,恰好過了子時,已經到了臘月十三,所以,三伯和我爹商量了一下,就給我取名十三。
爹把我收養了之後,村裏人都知道,爹害怕我長大了,村裏人說閑話,告訴我這件事,所以過了一個月,專門辦了次滿月酒。在酒席上,他鄭重其事的拜托村裏人,等我長大,誰也不提這個事,為的就是怕我心裏難受,心裏自卑。我們這小村雖然小,但村民都心善,大夥兒記得爹的話,從那時候到我離開村子,誰都沒說過這件事。
到了現在,我才知道,原來全村上下,就我一個傻子,別人全知道,隻有我不知道。
“唉,這事兒啊,我原先也跟你爹說過,我說,紙裏終究保不住火,孩子將來真的大了,還能瞞他一輩子不成?你爹說,真等他完全長大了,再說也不遲。”
等三伯說到這裏,我陡然間明白了過來,爹這次專門讓我回村,其實就是為了點透這件事。他不肯親口告訴我,就托三伯的口來告訴我,讓我知道那個風雪飄飛的冬夜,究竟發生了什麽。
不過,從我來到這個村子之後,就再沒有發生過什麽出奇的事情。我跟別的孩子一樣,慢慢長大,學會說話,學會吃飯。爹養著我,時間久了,雖然不是親生的,卻拿親生孩子那樣對我,讓我無憂無慮的長大。
我想,若不是前幾年突然出了事,可能爹還是不會讓我知道這些,他會跟村裏其他的老人一樣,攢些錢,給我置辦些東西,然後娶個媳婦,讓我安安穩穩的在這兒過日子。
“十三,這些事,都是過去的事,不是我向著你爹說話,這麽多年,你爹可從來沒有虧待過你,別人可能不知道,我卻知道的一清二楚。”
三伯說,從收養了我之後,家裏負擔又大了些。當時給我娘治病花了不少錢,爹要還債,還要養活我,每天忙碌勞作,更加沉默寡言。除了有時候和三伯說兩句掏心窩子的話,跟誰也不說那麽多。
“三伯,我知道,我知道……”我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流出來,回想這麽多年的經曆,爹的確從未虧待過我,我們民間有句俗話,生恩不如養恩大,意思就是說,親生父母都比不上養父養母的恩情。
“十三,別想了,既然回來了,就好好的過日子,你跟著你爹學過打魚,家裏又有點地,隻要不懶,日子會好起來,平時缺錢缺東西,隻管來跟我說。”
我謝了三伯,可是心裏總是有點形容不出來的感覺。我覺得,爹叫我知道這件事,有什麽意義?
我很懷疑,他不會單純就讓我知道這些,讓我傷懷,讓我猜測。
想著想著,我突然又想起了那件破舊的道袍。那道袍,可以說是老道士留下的唯一的東西,這麽多年,爹都一直好好保存著,他叫我拿出這件道袍,一定還有深意。
想到這兒,我暫時辭別了三伯,匆匆回到自家院子,拿出那件道袍,又翻來覆去的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