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案下,兩人的食指勾連在一處,隱秘的繾綣無聲蔓延。
未幾,雀躍到坐不住的徐靜書索性拉著趙澈走向落地見月窗畔,讓煙花盛放時的華彩披滿周身。
畢竟小姑娘心性,對今夜這場隻屬於自己的璀璨煙火很是欣喜,宛如在夢中。
「是你畫的嗎?那些兔子?」
她笑意開懷地仰麵看他,大聲道。
煙花停了,對麵山坡上隱約響起小六兒趙蓁奶聲奶氣的大笑,又有趙蕎他們喊她的聲音,大約是小六兒在坡上撒歡亂跑了。
趙澈斜身倚著窗欞,噙笑望著歡喜的小姑娘,點點頭:「這是老三按《匠作集》試做的第一門小型火炮,有些東西還沒摸索透。等他改進後造出第二門火炮時,我再給你畫別的。」
「我以為你在忙正事!」她笑著在他肩頭捶了一下。
趙澈笑笑,將她攬到懷裏,兩人一同麵向窗外山景月色:「畫圖是忙裏偷閑。近來是真的在忙正事。」
?
「阿蕎說你給三表弟買地建工坊,還給他找到了《匠作集》,」徐靜書回頭睨他,呲牙,「阿蕎要做雜報你也摻一腳。真是十處打鑼九處有你。阿蕎說三表弟‘敗家’,其實這名頭該給你擔著才對。」
說是這麽說,但徐靜書也猜到趙澈為什麽要幫著弟弟妹妹們張羅這些。
畢竟趙誠銳提出的另一個條件,可是要搬空府庫帶去欽州任他揮霍的。也就是說,等到徐靜書與趙澈大婚過後,府中大家再想做點什麽事,鬧不好就要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可不得趁這時候趕緊著些麽。
「冤枉,」趙澈低頭貼在她耳畔喊冤,「都是他們自己將事情拿到我跟前來求著,我才順便管一下的。我要忙的正事可多了,全城搜宅後有許多事需提前防範,偏如今儲君手上真正得用的人不多,明麵上的許多人也不方便大張旗鼓行事,我隻能多擔些。待我將這些事都安排好,差不多也就九月了。」
他倆的大婚之日在九月初九,為了能無事一身輕地好好成個婚,趙澈這幾個月是真的忙到人仰馬翻。
徐靜書當然知道他要忙的正事很多。她不是不好奇、不關心的,但她打小就是個懂事的性子,知道眼下他做的許多事還不能擺上台麵,所以隻要他不說,她就從來不亂問。
趙澈從旁側的架上狀似隨意地取過來一個大盒子,捧在她麵前:「生辰禮。」
「我以為先前的煙火就是生辰禮了。」徐靜書回頭笑覷他。
趙澈有些疲憊地將下巴杵在她肩窩上,溫聲笑:「那怎麽能。」
徐靜書低頭打開那盒子,借著旁側燭台的光亮一看,裏頭有好幾本厚厚的冊子。
她翻開麵上一頁,任意看了看上麵寫的內容,頓時笑了:「你怎麽知道段老給我布置功課了?」
「猜的,」趙澈閉著眼,噙笑在她頰邊蹭了蹭,「起初是想送你別的,怕你會生氣。想了想,便將我從前精讀大周律時記的這些東西給你。」
他雖沒說起初想送的是什麽,但徐靜書是能明白的:「這個生辰禮我很喜歡,非常、非常喜歡。」真高興,你懂我。
這個人一向都很小心地嗬護著她的感受。若他當真送她一座宅子什麽的,她大概會氣到想要解除婚約。
趙澈徐徐睜開眼,誠摯無比地看著她:「那我問你,若我和這份生辰禮一同掉進水裏,你先撈哪個?」
這問的什麽亂七八糟的破問題?沒法答。徐靜書回他白眼一對。
旋即附上軟乎乎香吻一枚。
良辰美景,花前月下,嘴就不該是拿來說話的!
到了七月下旬,光祿少卿顧沛遠與大學士段庚壬,以及另幾位輪流輪值試俸補訓仲裁官一道,對徐靜書進行了全麵的稽核,最終一致認定她可以擔當協理仲裁官的重任。
協理仲裁官仍是試俸官,隻每月會多領光祿府三十個銀角的貼補薪俸。徐靜書在試俸官中本就表現突出,試俸同伴們倒是全無異議。
於是她白日在光祿府忙著,散值回去後先看最新的邸報或邸訊,再認真精讀大周律十三卷,比對著趙澈給她的手書劄記,仍有疑問處隔日到了光祿府便向顧沛遠請教。
這種充實的日程使徐靜書的長進幾乎一日千裏,也使日子像白駒過隙一般。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月裏那場全城搜宅的所有掃尾事宜全部完成,違律該判的人判了,該罷官的也罷官了。
長慶公主趙宜安的側郎楚暉因殺人罪被處刑,長慶公主也因連帶之職被罰俸降爵,並在禦史台的彈劾下被罷免了宗正寺卿之職,由成王趙昂接任。
禮部尚書陳尋雖主動辭官下野,但因刑部與大理寺兩部聯手查實他的後院人中有尚未成年的小女孩,此舉觸犯《戚姻律》,就這麽被判了兩年牢獄。他倒也沒喊冤,安分地認罪伏法了。
而太常寺卿薑正道因後院人逾數被罷官,他的兒子、太常寺詔薑萬裏同樣因後院人逾數的問題丟了官。允州薑氏在朝中最顯眼的兩位就這麽灰溜溜打道回了允州。
因後院人逾數問題被掀翻的還不止允州薑氏,不過畢竟薑氏是皇後陛下母家,此事一出自然又成坊間熱議,趙蕎的說書班子和雜報上又有了新話題。
趙蕎的雜報雖還不足遍及全境各州府,卻已漸漸開始運往京畿道三州售賣。因為這個緣故,她手底下的人漸漸多起來,消息也更靈通了。
八月初,趙蕎得了風聲,回到柳條巷後就疑惑地對徐靜書嘀咕:「真奇怪,怎的忽然又有人開始議論秦大人當年處置甘陵郡王一案的事來?」
都是武德元年的事了,雖朝中時常有人拿這事攻擊秦驚蟄,但近兩年坊間已很少再提這個,怎的忽然又像要被翻起浪來?
徐靜書蹙眉:「是京中有人在談?」
「不止,京畿道三州都有點苗頭,旁的州府還不知是個什麽情形。我派人再打聽打聽,總覺有人在推波助瀾。」趙蕎素來很敏銳的。
一頭霧水的徐靜書也沒旁的法子,隻能等著趙蕎的人打探消息了。
轉眼到了八月十三,此時距離徐靜書與趙澈的大婚之期隻有不足一個月。
散值回到柳條巷的宅中,徐靜書邊走邊雖隨意翻看著手中的最新邸訊。
邸訊裏有三條看起來很不起眼的消息,卻讓她愣在了當場。
執金吾名下北軍調整鎬京外城布防。
鷹揚大將軍府準備往允州、淮南、慶州調兵。
嘉陽郡主以利州都督身份,在利州開啟臨時征兵。
什麽意思?允州、淮南、慶州都有異動?她麵色一白,伸手撓了撓臉,不敢往下再想。
未幾,雀躍到坐不住的徐靜書索性拉著趙澈走向落地見月窗畔,讓煙花盛放時的華彩披滿周身。
畢竟小姑娘心性,對今夜這場隻屬於自己的璀璨煙火很是欣喜,宛如在夢中。
「是你畫的嗎?那些兔子?」
她笑意開懷地仰麵看他,大聲道。
煙花停了,對麵山坡上隱約響起小六兒趙蓁奶聲奶氣的大笑,又有趙蕎他們喊她的聲音,大約是小六兒在坡上撒歡亂跑了。
趙澈斜身倚著窗欞,噙笑望著歡喜的小姑娘,點點頭:「這是老三按《匠作集》試做的第一門小型火炮,有些東西還沒摸索透。等他改進後造出第二門火炮時,我再給你畫別的。」
「我以為你在忙正事!」她笑著在他肩頭捶了一下。
趙澈笑笑,將她攬到懷裏,兩人一同麵向窗外山景月色:「畫圖是忙裏偷閑。近來是真的在忙正事。」
?
「阿蕎說你給三表弟買地建工坊,還給他找到了《匠作集》,」徐靜書回頭睨他,呲牙,「阿蕎要做雜報你也摻一腳。真是十處打鑼九處有你。阿蕎說三表弟‘敗家’,其實這名頭該給你擔著才對。」
說是這麽說,但徐靜書也猜到趙澈為什麽要幫著弟弟妹妹們張羅這些。
畢竟趙誠銳提出的另一個條件,可是要搬空府庫帶去欽州任他揮霍的。也就是說,等到徐靜書與趙澈大婚過後,府中大家再想做點什麽事,鬧不好就要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可不得趁這時候趕緊著些麽。
「冤枉,」趙澈低頭貼在她耳畔喊冤,「都是他們自己將事情拿到我跟前來求著,我才順便管一下的。我要忙的正事可多了,全城搜宅後有許多事需提前防範,偏如今儲君手上真正得用的人不多,明麵上的許多人也不方便大張旗鼓行事,我隻能多擔些。待我將這些事都安排好,差不多也就九月了。」
他倆的大婚之日在九月初九,為了能無事一身輕地好好成個婚,趙澈這幾個月是真的忙到人仰馬翻。
徐靜書當然知道他要忙的正事很多。她不是不好奇、不關心的,但她打小就是個懂事的性子,知道眼下他做的許多事還不能擺上台麵,所以隻要他不說,她就從來不亂問。
趙澈從旁側的架上狀似隨意地取過來一個大盒子,捧在她麵前:「生辰禮。」
「我以為先前的煙火就是生辰禮了。」徐靜書回頭笑覷他。
趙澈有些疲憊地將下巴杵在她肩窩上,溫聲笑:「那怎麽能。」
徐靜書低頭打開那盒子,借著旁側燭台的光亮一看,裏頭有好幾本厚厚的冊子。
她翻開麵上一頁,任意看了看上麵寫的內容,頓時笑了:「你怎麽知道段老給我布置功課了?」
「猜的,」趙澈閉著眼,噙笑在她頰邊蹭了蹭,「起初是想送你別的,怕你會生氣。想了想,便將我從前精讀大周律時記的這些東西給你。」
他雖沒說起初想送的是什麽,但徐靜書是能明白的:「這個生辰禮我很喜歡,非常、非常喜歡。」真高興,你懂我。
這個人一向都很小心地嗬護著她的感受。若他當真送她一座宅子什麽的,她大概會氣到想要解除婚約。
趙澈徐徐睜開眼,誠摯無比地看著她:「那我問你,若我和這份生辰禮一同掉進水裏,你先撈哪個?」
這問的什麽亂七八糟的破問題?沒法答。徐靜書回他白眼一對。
旋即附上軟乎乎香吻一枚。
良辰美景,花前月下,嘴就不該是拿來說話的!
到了七月下旬,光祿少卿顧沛遠與大學士段庚壬,以及另幾位輪流輪值試俸補訓仲裁官一道,對徐靜書進行了全麵的稽核,最終一致認定她可以擔當協理仲裁官的重任。
協理仲裁官仍是試俸官,隻每月會多領光祿府三十個銀角的貼補薪俸。徐靜書在試俸官中本就表現突出,試俸同伴們倒是全無異議。
於是她白日在光祿府忙著,散值回去後先看最新的邸報或邸訊,再認真精讀大周律十三卷,比對著趙澈給她的手書劄記,仍有疑問處隔日到了光祿府便向顧沛遠請教。
這種充實的日程使徐靜書的長進幾乎一日千裏,也使日子像白駒過隙一般。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月裏那場全城搜宅的所有掃尾事宜全部完成,違律該判的人判了,該罷官的也罷官了。
長慶公主趙宜安的側郎楚暉因殺人罪被處刑,長慶公主也因連帶之職被罰俸降爵,並在禦史台的彈劾下被罷免了宗正寺卿之職,由成王趙昂接任。
禮部尚書陳尋雖主動辭官下野,但因刑部與大理寺兩部聯手查實他的後院人中有尚未成年的小女孩,此舉觸犯《戚姻律》,就這麽被判了兩年牢獄。他倒也沒喊冤,安分地認罪伏法了。
而太常寺卿薑正道因後院人逾數被罷官,他的兒子、太常寺詔薑萬裏同樣因後院人逾數的問題丟了官。允州薑氏在朝中最顯眼的兩位就這麽灰溜溜打道回了允州。
因後院人逾數問題被掀翻的還不止允州薑氏,不過畢竟薑氏是皇後陛下母家,此事一出自然又成坊間熱議,趙蕎的說書班子和雜報上又有了新話題。
趙蕎的雜報雖還不足遍及全境各州府,卻已漸漸開始運往京畿道三州售賣。因為這個緣故,她手底下的人漸漸多起來,消息也更靈通了。
八月初,趙蕎得了風聲,回到柳條巷後就疑惑地對徐靜書嘀咕:「真奇怪,怎的忽然又有人開始議論秦大人當年處置甘陵郡王一案的事來?」
都是武德元年的事了,雖朝中時常有人拿這事攻擊秦驚蟄,但近兩年坊間已很少再提這個,怎的忽然又像要被翻起浪來?
徐靜書蹙眉:「是京中有人在談?」
「不止,京畿道三州都有點苗頭,旁的州府還不知是個什麽情形。我派人再打聽打聽,總覺有人在推波助瀾。」趙蕎素來很敏銳的。
一頭霧水的徐靜書也沒旁的法子,隻能等著趙蕎的人打探消息了。
轉眼到了八月十三,此時距離徐靜書與趙澈的大婚之期隻有不足一個月。
散值回到柳條巷的宅中,徐靜書邊走邊雖隨意翻看著手中的最新邸訊。
邸訊裏有三條看起來很不起眼的消息,卻讓她愣在了當場。
執金吾名下北軍調整鎬京外城布防。
鷹揚大將軍府準備往允州、淮南、慶州調兵。
嘉陽郡主以利州都督身份,在利州開啟臨時征兵。
什麽意思?允州、淮南、慶州都有異動?她麵色一白,伸手撓了撓臉,不敢往下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