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默臉上滿是喜色,道:“你覺得行就好,我回頭便去回複文教部。”


    他沒有說讓李暮也跟著去參與教學工作,對於別人來說,這是個好機會,但以李暮現在的地位和聲望,壓根兒用不著。


    現在出門打聽打聽,全國十個人裏至少有七八個知道李暮,若是將範圍縮小到學校,那基本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即便是大山之中的黃泥巴教室裏,老師也會操著方言,一一字一句地教著孩子們認識這位新夏國的青年科學家領頭人。


    “對了,你來找我是有什麽事嗎?”郭默搖了搖頭,將心中的感慨壓下,然後問道。


    李暮這才道:“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我想試試研製個通用直升機。”


    “哦,直升機啊。”郭默喝了口茶,不鹹不淡地應了一聲,還沒咽下去,忽然反應過來,一口茶水差點噴出去。


    他不敢置信道:“直升機?”


    “對,我把它命名為玄鳥-1直升機,這是我寫的計劃書,請領導過目。”李暮從手邊的公文包中拿出厚厚的一疊稿紙道。


    看到稿紙,郭默才終於肯定李暮不是在和他開玩笑,深吸了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激動,雙手用力攢緊玄鳥-1直升機的計劃書。


    快速地翻了一遍後,他內心的興奮再也按捺不住,立刻扭過身,打電話聯係航空院的院長唐燕捷。


    航空院,是夏國在老大哥撤走專家後建立的研究院,目的是將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起來,形成拳頭,攻克技術難關,促進國家航空工業科研工作的發展。


    其下轄共有十院:


    航天一院——飛機設計研究所,主要負責殲擊機等戰鬥機的設計工作;


    航天二院——航空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專注於發動機的設計與研究;


    航天三院——飛機附件及地麵設備設計研究所……


    ……


    這一個個個研究所,可謂是聚集了夏國航空工業最頂尖的那一批人才。


    因此,接到郭默電話的唐燕捷人都是懵的,什麽時候國科院也開始搞直升機研究了?


    一點消息都沒收到啊!


    而且國科院憑什麽搞?


    最好的科研力量都集中在他們航空院啊!


    但郭默最後的一句話,讓唐燕捷立刻重視起來:“這是李暮的想法,希望你們那邊能派人過來看一看。”


    23歲便榮獲國家最高科技進步獎唯一一個一等獎的天才青年學者,而且研究的領域極為廣泛,涉及半導體、計算機、農學和鋼鐵冶金等多個領域。


    李暮這兩個字,在夏國的學術界如今那是振聾發聵。


    掛掉電話後,唐燕捷當即召集專家,馬不停蹄地趕往國科院。


    ……


    沒用多久的時間,國科院的大門口,便有幾輛小汽車停下,從中走出幾個神色匆匆的人影。


    警衛剛要檢查,為首麵容剛毅的唐燕捷便直接掏出證件。


    看到上麵寫著的名字後,警衛當即立正敬禮,將人放了進去。


    ……


    辦公室內。


    人為至聲先到:“郭院長,計劃書在哪裏,快讓我們看看。”


    正和郭默喝著茶的李暮聽到這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立刻抬頭看去,便見到一位精神矍鑠的國字臉男人走了進來。


    來人大概五十多歲,行走帶風,一板一眼全是軍人的習氣,目光從一進來,就牢牢地鎖定在他的身上。


    “在這裏。”郭默聞聲站起身,將手中的計劃書,交給唐燕捷帶來的幾位專家。


    隨後,眾人都沒有說話,靜靜地等待著答案。


    良久,一頁一頁翻看完計劃後的專家和教授們終於抬起頭,從他們神色中難掩的激動,便不難猜到答案:“院長,雖然技術上還有一定的難度,但在設計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照著這份計劃書研究,五年之內,我們夏國便能擁有自己設計和研發的通用直升機!”


    “而且這款玄鳥-1直升機,在各項數據和性能上都遠遠超過世界上的所有直升機,隻要研製出來,我們的國防力量就會迎來一次不小的提升!”


    聽到這個結果,唐燕捷立刻哈哈大笑起來,上前一把重重地握住李暮的手,道:“不愧是能獲得國家最高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人,果然是名不虛傳。”


    身為軍人,沒有誰比他更知道武器裝備在戰爭中帶來的優勢。


    如果這款直升機能夠成功,無疑是讓夏國在麵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時,又多了一份叫板的底氣。


    “其實還是有一個問題的,發動機方麵,目前我還沒有明確的思路,想要支撐我的設計,現在我們的發動機水平是完全不夠的。”李暮連忙解釋道。


    玄鳥-1他僅僅隻是給出了一個骨架而已,其中潛在的問題可不少。


    唐燕捷大手一揮,道:“放心,我知道科學研究不是這麽簡單的事情,你放心大膽地去搞,我一定全力支持!”


    “等等,唐院長,聽您這意思,不會是想將李暮調去航空院吧?”郭默急忙插話道。


    再不開口,看唐燕捷這架勢,下一步隻怕要攏著李暮的肩膀便直接把人帶去航空院那邊了。


    唐燕捷愣了愣,奇怪道:“有什麽不可以?我國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第一款直升機啊,是何等的重要!”


    “那恐怕也沒有沒有李暮現在手中的研究重要。”郭默搖了搖頭,看他還是有些不解,於是道:


    “咱們國家現在所有科研工作都能有強大的計算機算力支持,可是都多虧了他,而且他現在研發的,是更新一代的計算機。”


    他的話點到即止。


    即便以唐燕捷的級別,想要了解這些事情也不容易,必須經過層層的審批才行。


    後者聽完,也很快明白過來,看向李暮,像是發現了一個稀世之寶一樣,道:“沒想到啊沒想到,原來我們國家的計算機進步,也有你的功勞。”


    “既然你身上的研究任務很重,那我也不強求。”


    “但這份玄鳥-1直升機計劃書是你的設計,我們即便拿去,很多地方恐怕也會有問題,你多抽時間來我們這邊指導怎麽樣?”


    “不敢說指導,我在航空工業上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希望到時候能夠和航空院的前輩們好好交流學習一番。”李暮想也沒想直接點頭答應下來。


    他拿出這份方案,就做好了這個準備。


    唐燕捷見他幹脆利落地應下,臉上喜色更甚,道:“好,那我這就先回去,先將這份計劃書交給院裏的人吃透。”????“3天,不,兩天後,我派人開車來接你。”


    說完,他又不舍地看了李暮一樣,才帶著人離去,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但無論是李暮還是郭默,都知道他這一去絕對會在航空院那邊搞出點大動靜。


    夏國的單兵戰鬥能力,現在絕對是世界獨一檔的存在,曾經以一國之力,壓著多國聯軍打的戰績說是傲視群雄也不為過。


    但是為什麽m帝和老大哥還是看不起他們呢?就是因為他們在武器裝備這一塊真的沒法比。


    “要是能補上這塊短板,看那兩大霸主還敢不敢大聲和我們說話!”坐在車上的唐燕捷不由暗暗想道。


    很快,強大的心理素質又讓他從興奮中冷靜下來。


    他回想著關於李暮的信息,其所獲得的成就,可以說是耀眼至極。


    尤其是郭默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但他哪裏聽不出來,這是在暗示01型計算機、02型計算機,乃至超算,都是李暮研製的。


    計算機的重要性,唐燕捷再清楚不過了。


    自從有了算力強大的計算機後,他們航空院所有的研究項目,預計成功的時間,都至少提升了1年。


    這還僅僅是他們航空院,全國還有那麽多研究單位,那麽多研究項目呢?


    僅此一點,就讓他將把李暮招進航空院的念頭被掐滅。


    ……


    另一邊,唐燕捷走後,李暮將之前寫完的關於半導體家電研製的計劃書也交給郭默,便起身告辭。


    玄鳥-1直升機的計劃書交給唐燕捷後,他估計等不了2天,以對方雷厲風行的性格,就會派人上門。


    原因也很簡單,他給的骨架其實非常完善。


    隻要航空院的人看完,立刻就能在腦海中構建出具體的模型。


    然後發現他在很多關鍵技術上都沒有寫明白,肯定等不及直接找過來。


    今天雖然是他的休息時間,但不能再繼續休息了。


    還有很多很多和他一樣的研究人員們,正奮戰在為祖國崛起而開展的科研第一線,每日如同蠟燭一般燃燒著自我。


    李暮的腳步慢不下來!


    ……


    在得到國科院的支援後,文教部這邊的軟件工程專業教育試點工作很快拉開了序幕。


    京工院、京大、五道口技術學院以及九所專科學院,陸陸續續地展開了初步的招生工作,在計算技術專業大一大二中,挑選有意願學習的學生,進行培養。


    當然,這個限製並不絕對,隻要是有意願且符合成績條件的學生,同樣可以進行轉專業學習。


    消息一出,全國矚目!


    各個試點學校的教導處門檻,更是被學生們踏破。


    比如京工院這邊,王教授從一大早,便收到了幾百份轉專業的申請,都想去軟件工程專業學習。


    看著堆積如山的申請,他無奈地歎了口氣,起身準備去找錢樹言商量該怎麽招生。


    上麵的要求是招300到500個人,聽著多,但12個學校一分,每個學校最多僅僅隻能招41個,他們雖然多一個,但也隻有42個名額。


    十幾比一的入選率,屬實是有點誇張了,而且這些可都是通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進來的頂尖人才啊!


    ……


    半導體研究所。


    吳有望的辦公室中,李暮正和兩個所長喝著茶閑談,說的正是最近在全國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軟件工程專業教育試點的事。


    王綬覺笑道:“這個軟件工程要是搞得好,李暮你又拓展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教育領域啊!”


    “您說笑了,我就是個甩手掌櫃,教材能夠完成編撰,都仰賴與其他人的幫忙,豈敢居功。”李暮喝了一口茶水,笑著搖了搖頭道。


    兩天時間,文教部那邊便將教育試點的工作搞得熱火朝天,也有點出乎他的意料。


    現在所裏不少的專家和教授,每年研究之餘,都要輪流抽出空去學校講課,年輕的研究人員亦不例外。


    吳有望看著李暮謙虛的樣子,笑著道了一聲“你啊”。


    兩人都知道他謙虛,也沒有多說什麽,而是繼續聊起研究的事情。


    他們三能這麽悠閑地在這裏喝茶,說明所裏的研究目前還是比較順利的。


    王綬覺笑道:


    “你還別說,楊天形、周溪令和蘇東莊他們三個還真的天賦不錯,上手的很快啊,網絡組這邊,我看交給他們完全沒問題。”


    “接下來要搞網絡交換機,我看可以交給他們試試,說不定能給我們一些驚喜呢。”


    “當然,我可以‘偷懶’,你可不行,要盯著點,不能讓他們的方向跑偏。”


    他的語氣中滿是對楊天形三人的欣賞。


    “這是當然,不過我還是想先看看他們自己的想法,不能什麽都按照我給的來。”李暮微微頷首道。


    這三個後世的大佬,確實天賦極佳,很快適應了網絡組的工作,甚至偶爾還能“初生牛犢不怕虎”地和他辯論。


    他覺得這是件好事,一個研究團隊,在確認大方向的時候,是要擰成一股繩,隻允許有一個人的聲音。


    但在研究的過程中,卻需要不同的意見,才能推動整個項目地前進。


    ……


    三人隻是趁著中午的時間小歇片刻,喝完茶後,便很快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開始研究工作。


    網絡組那邊的網絡交換機研製任務雖然交了出去,但第二代超算的其他三個項目組,仍舊有不少問題需要李暮繼續解決。


    存儲器那邊,動態存儲器的幾個技術難點已經基本被解決,剩下的就是製造的問題。


    第二代超算要用到的存儲器數量以萬為單位,不可能全靠研究人員手搓,需要搞出一條生產線來解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紅年代,開局大學演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落烽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落烽火並收藏火紅年代,開局大學演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