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綴將香灰撥弄好了,這才輕輕放下香箸,道:「倘若不擠兌擠兌,她隻怕不會有什麽長進,敲一棒子走一步,說得就是她了。」
蕭如初驟然笑出了聲,玉綴一窒:「小姐笑什麽?」
蕭如初把抄好的一頁紙擱在一邊晾著,口中促狹笑道:「都說打一棒給個甜棗,這棒子是挨了,你不去分個棗兒麽?隻怕要委屈哭了呢。」
玉綴歎了一口氣,放下香箸,便告了退,出門尋玉露去了,屋子裏又安靜下來,一片寧靜中,隻聽得屋角更漏聲聲,香爐中有嫋嫋香氣散了開來,充盈在整間屋子內,恍若初春。
第二日,蕭如初照例去東跨院請安,才剛進門,便聽見柳氏與楊氏談話說笑的聲音傳來,蕭如初問引路的丫鬟道:「大少夫人來了多久了?」
那丫鬟細聲細氣地回答:「坐了有半盞茶的時間了,二少夫人和二少爺也來了,同您是前後腳呢。」
待進了屋子,柳氏依然坐在上首,下麵坐著唐懷瑢與楊氏兩夫婦,唐懷瑛與謝氏果然也在,蕭如初過去,先是給柳氏請了安,又給另外幾人問了好,這才揀了下麵的一張椅子坐了。
柳氏笑吟吟問道:「昨兒回門,路上可還順利?」
蕭如初微笑著答道:「多謝夫人惦記,隻是回來路上下了一陣雨,其他倒是沒別的了。」
「那就好,」柳氏又客氣問道:「親家可還好?」
蕭如初俱是一一說了,回答得體,沒有疏漏,柳氏便滿意地點點頭,道:「你一向是個省心的孩子,沒有什麽事,我便放心了。」
一旁的楊氏笑著接道:「弟妹聰慧,生了一副七竅玲瓏的心肝呢,我們這些人啊,在娘親眼中,可都要被比下去了。」
謝氏詫異開口道:「這話怎麽說?」
楊氏掩唇笑道:「二弟妹怕是不知道,昨兒三弟妹呀,可判了一樁案子,真叫個精彩,隻可惜我沒在旁邊親眼看著,現在想想還覺得遺憾呢。」
蕭如初連忙道:「雕蟲小技罷了,不值一提,大嫂過獎了。」
「哦?」謝氏聞言,更是驚訝了,上下打量了蕭如初一眼,笑道:「我不過一日不在府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大嫂快與我說一說。」
楊氏遂笑著道:「這哪個院兒裏都有些個丫鬟下人,手腳不大幹淨的,偷這個摸那個,一個不留神,便偷東西去當了,又跟那陰溝裏的耗子似的,抓不著她,等發現丟了什麽東西,再把一院子的丫鬟婆子們叫到一處來,挨個兒盤問,耗時間不說,還什麽都問不出來。」
謝氏聽了,讚同道:「是這個理,前陣兒我丟了一枝玉垂扇步搖,也不知是哪個膽大的東西給偷摸去了,到現在都還沒找著呢,怎麽?三弟妹也碰著這事兒了?」
楊氏笑吟吟道:「可不是?不過三弟妹才兩回就把人給逮著了,可算是厲害了。」
「喔?」謝氏詫異地坐直了身子,笑道:「怎麽個手段,快說一說,叫我也學一學,回去整治整治那些人。」
蕭如初隻是微微垂下頭,聽楊氏笑吟吟地把昨兒那場以熏香分辨賊人的事情說了,引來謝氏的注目,似真似假地稱讚道:「想不到弟妹還會製香呢,當真是與我們這些人不同。」
蕭如初連忙道:「都是照著古人的方子來的,我也隻是依葫蘆畫瓢罷了,並沒有什麽值得說道的,嫂嫂們過譽了,如初不敢受。」
她說得十分謙虛,謝氏卻笑了,道:「往日裏便覺得弟妹身上的香氣與別個不同,好聞得緊,原來也是自己製的麽?」
一旁的唐懷瑛放下茶盞,聽了這話,隨口接道:「怎麽個好聞法?」
謝氏作勢推了他一把,笑罵道:「與你有什麽幹係?」
唐懷瑛挑了一下眉頭,語氣漫不經心道:「前陣兒不是給你買了一盒香?」
謝氏白了他一眼,嗔道:「香粉和熏香可不是一樣兒的,你懂什麽?」
「誰懂你們這些女人家的玩意,光插頭發上的就有七八種,也不嫌重。」
蕭如初看了唐懷瑛一眼,見他麵上神色自若,與謝氏說笑如常,便又不由自主地想起昨天在花園中撞見的事情來,眉頭微微蹙了一下,撇開了眼。
倒是楊氏一邊聽他們兩人說話,一邊喝著茶,隻覺得十分有趣,麵上的神情似笑非笑,又瞥了坐在上首的柳氏臉色,便將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那謝氏先是稱讚了蕭如初身上的熏香好聞,又詳細問了名兒,蕭如初輕聲道:「這香名叫花間露,二嫂倘若喜歡,我那裏還有一盒,送與二嫂便是。」
謝氏聞言,麵上頗有喜色,嘴裏還猶自推讓著,假意道:「怎好白白拿你的東西?還是算了罷,弟妹想來也是十分喜歡這香的,做嫂嫂的,怎能奪人所好。」
聽了這話,楊氏忍不住笑出聲來,輕輕擱下茶盞,道:「既然如此,不如你也給弟妹回個禮便是,有來有往,才叫人情呢,聽說前陣兒老太太才賞了你一副珍珠頭麵,三弟妹才來,首飾發釵這些東西想來也來不及配給,二弟妹倘若有心,做個順水人情也是極好的。」
她話一說完,謝氏麵上的喜意頓時就僵住了,前些日子,老太太是賞了一副珍珠頭麵,還是櫻粉色的南珠,顆顆珠子圓潤光滑,都盡是上乘的好品相,惹得各房各院眼紅不已,可讓她長了不少麵子,然而如今楊氏一句話就挑得要她拿出來送人,還是送給蕭如初,可不是要割她的肉麽?
謝氏心裏自然是百般不情願的,即便楊氏那番話說得合情合理,但是為了自個兒的寶貝,她便是舍下這副臉麵,也要咬著牙開口道:「雖然是這樣說,不瞞大嫂說,那副頭麵,便是我帶起來都有些顯老氣了,更何況弟妹年紀輕輕的,長得又俊俏,倒不如一些個絹花珠釵更合適呢。」
蕭如初連忙道:「大嫂言重了,如初素日裏也不愛戴這些釵環首飾的,便是拿了來,也擱在匣子裏落了灰,白白埋沒了好東西。」
蕭如初驟然笑出了聲,玉綴一窒:「小姐笑什麽?」
蕭如初把抄好的一頁紙擱在一邊晾著,口中促狹笑道:「都說打一棒給個甜棗,這棒子是挨了,你不去分個棗兒麽?隻怕要委屈哭了呢。」
玉綴歎了一口氣,放下香箸,便告了退,出門尋玉露去了,屋子裏又安靜下來,一片寧靜中,隻聽得屋角更漏聲聲,香爐中有嫋嫋香氣散了開來,充盈在整間屋子內,恍若初春。
第二日,蕭如初照例去東跨院請安,才剛進門,便聽見柳氏與楊氏談話說笑的聲音傳來,蕭如初問引路的丫鬟道:「大少夫人來了多久了?」
那丫鬟細聲細氣地回答:「坐了有半盞茶的時間了,二少夫人和二少爺也來了,同您是前後腳呢。」
待進了屋子,柳氏依然坐在上首,下麵坐著唐懷瑢與楊氏兩夫婦,唐懷瑛與謝氏果然也在,蕭如初過去,先是給柳氏請了安,又給另外幾人問了好,這才揀了下麵的一張椅子坐了。
柳氏笑吟吟問道:「昨兒回門,路上可還順利?」
蕭如初微笑著答道:「多謝夫人惦記,隻是回來路上下了一陣雨,其他倒是沒別的了。」
「那就好,」柳氏又客氣問道:「親家可還好?」
蕭如初俱是一一說了,回答得體,沒有疏漏,柳氏便滿意地點點頭,道:「你一向是個省心的孩子,沒有什麽事,我便放心了。」
一旁的楊氏笑著接道:「弟妹聰慧,生了一副七竅玲瓏的心肝呢,我們這些人啊,在娘親眼中,可都要被比下去了。」
謝氏詫異開口道:「這話怎麽說?」
楊氏掩唇笑道:「二弟妹怕是不知道,昨兒三弟妹呀,可判了一樁案子,真叫個精彩,隻可惜我沒在旁邊親眼看著,現在想想還覺得遺憾呢。」
蕭如初連忙道:「雕蟲小技罷了,不值一提,大嫂過獎了。」
「哦?」謝氏聞言,更是驚訝了,上下打量了蕭如初一眼,笑道:「我不過一日不在府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大嫂快與我說一說。」
楊氏遂笑著道:「這哪個院兒裏都有些個丫鬟下人,手腳不大幹淨的,偷這個摸那個,一個不留神,便偷東西去當了,又跟那陰溝裏的耗子似的,抓不著她,等發現丟了什麽東西,再把一院子的丫鬟婆子們叫到一處來,挨個兒盤問,耗時間不說,還什麽都問不出來。」
謝氏聽了,讚同道:「是這個理,前陣兒我丟了一枝玉垂扇步搖,也不知是哪個膽大的東西給偷摸去了,到現在都還沒找著呢,怎麽?三弟妹也碰著這事兒了?」
楊氏笑吟吟道:「可不是?不過三弟妹才兩回就把人給逮著了,可算是厲害了。」
「喔?」謝氏詫異地坐直了身子,笑道:「怎麽個手段,快說一說,叫我也學一學,回去整治整治那些人。」
蕭如初隻是微微垂下頭,聽楊氏笑吟吟地把昨兒那場以熏香分辨賊人的事情說了,引來謝氏的注目,似真似假地稱讚道:「想不到弟妹還會製香呢,當真是與我們這些人不同。」
蕭如初連忙道:「都是照著古人的方子來的,我也隻是依葫蘆畫瓢罷了,並沒有什麽值得說道的,嫂嫂們過譽了,如初不敢受。」
她說得十分謙虛,謝氏卻笑了,道:「往日裏便覺得弟妹身上的香氣與別個不同,好聞得緊,原來也是自己製的麽?」
一旁的唐懷瑛放下茶盞,聽了這話,隨口接道:「怎麽個好聞法?」
謝氏作勢推了他一把,笑罵道:「與你有什麽幹係?」
唐懷瑛挑了一下眉頭,語氣漫不經心道:「前陣兒不是給你買了一盒香?」
謝氏白了他一眼,嗔道:「香粉和熏香可不是一樣兒的,你懂什麽?」
「誰懂你們這些女人家的玩意,光插頭發上的就有七八種,也不嫌重。」
蕭如初看了唐懷瑛一眼,見他麵上神色自若,與謝氏說笑如常,便又不由自主地想起昨天在花園中撞見的事情來,眉頭微微蹙了一下,撇開了眼。
倒是楊氏一邊聽他們兩人說話,一邊喝著茶,隻覺得十分有趣,麵上的神情似笑非笑,又瞥了坐在上首的柳氏臉色,便將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那謝氏先是稱讚了蕭如初身上的熏香好聞,又詳細問了名兒,蕭如初輕聲道:「這香名叫花間露,二嫂倘若喜歡,我那裏還有一盒,送與二嫂便是。」
謝氏聞言,麵上頗有喜色,嘴裏還猶自推讓著,假意道:「怎好白白拿你的東西?還是算了罷,弟妹想來也是十分喜歡這香的,做嫂嫂的,怎能奪人所好。」
聽了這話,楊氏忍不住笑出聲來,輕輕擱下茶盞,道:「既然如此,不如你也給弟妹回個禮便是,有來有往,才叫人情呢,聽說前陣兒老太太才賞了你一副珍珠頭麵,三弟妹才來,首飾發釵這些東西想來也來不及配給,二弟妹倘若有心,做個順水人情也是極好的。」
她話一說完,謝氏麵上的喜意頓時就僵住了,前些日子,老太太是賞了一副珍珠頭麵,還是櫻粉色的南珠,顆顆珠子圓潤光滑,都盡是上乘的好品相,惹得各房各院眼紅不已,可讓她長了不少麵子,然而如今楊氏一句話就挑得要她拿出來送人,還是送給蕭如初,可不是要割她的肉麽?
謝氏心裏自然是百般不情願的,即便楊氏那番話說得合情合理,但是為了自個兒的寶貝,她便是舍下這副臉麵,也要咬著牙開口道:「雖然是這樣說,不瞞大嫂說,那副頭麵,便是我帶起來都有些顯老氣了,更何況弟妹年紀輕輕的,長得又俊俏,倒不如一些個絹花珠釵更合適呢。」
蕭如初連忙道:「大嫂言重了,如初素日裏也不愛戴這些釵環首飾的,便是拿了來,也擱在匣子裏落了灰,白白埋沒了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