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
一時間府外府內諸多事情折磨著永康王妃,好在她還記得自己兒子尚小,若是她一直這麽消沉下去,永康王府怕是要換個當家主母了。
永康王妃強打起精神,中間她雖說十分小心仔細,但還是養了許久才將身子養好,畢竟永康王妃現在沒了娘家在身後支撐,已沒有用處,她去了頂多就按嫡妻之禮安葬了,誰會在乎她的死活呢?
王府裏想要她死的人很多,可能是那位暫掌權的姨娘,可能是府中有其他心思的人,又或者是,她的夫君,永康王。
但她好在熬過來了,為了兒子,她也不能這麽消沉下去。
蘭姨娘對姐姐的振作十分高興,每天歡歡喜喜的來和姐姐聊聊天說說話,但小景賦生卻覺得這樣的蘭姨,陌生的緊。
她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件獵物,偶爾透露出幾分不耐煩來,但那時候的永康王妃急需有親人站在自己身邊幫扶自己,對正受寵的蘭姨娘,她付出了十二分的信任。
小景賦生提醒自己的娘親,除了自己,誰都不要信。
「傻孩子。」永康王妃慈愛的摸著自己已經將要臨盆的肚子,笑著道:「你看,這肚裏的小寶寶,不就是你蘭姨娘帶來的嗎?」
小景賦生低著頭,雖說看起來看姨娘與母親一如既往的姐妹情深,可一想起蘭姨娘的眼神,他就覺得不對勁。
他開始胡亂猜測。
永康王妃養好身子後,永康王卻留宿甚少,一年也不過兩三次,直到蘭姨娘受了孕,再也服侍不得,永康王在蘭姨娘的勸說下才記起這位發妻還有得用處。
原因無他,嫡妻到底是正,就算他再寵愛蘭姨娘又如何?隻要永康王妃願意,便可以將蘭姨娘的孩子養在膝下,她才是真真正正的母親。
要求合情合理,他還反駁不得。
那是他與蘭姨娘的孩子,怎能交給她來養?
永康王為了哄著永康王妃,到底還是與發妻處了一些日子,如此,永康王妃終於懷上了第三胎。
小景賦生越想後背越發冷。
母親現在對蘭姨娘又十分信任,他到底沒有十足證據,若這麽說出來母親定然是不信的,或許還會以為自己是被有心人挑唆了,再者,他自己也不是十分肯定,畢竟若是母親倒了,蘭姨娘不僅沒有好處,還失了一個在永康王府的靠山。
不久後,蘭姨娘先行誕下一名男嬰,永康王妃緊隨其後誕下一名女嬰,取名景福卿,寓意福澤不斷,伴卿永生。
林滿聽到這裏,就知道故事要開始不尋常了,蘭姨娘在永康王府中有永康王寵愛,又有兒子傍身,豈能甘心隻做一個妾室?
她將自己的所想說出來,景賦生讚許的看著她:「滿娘想的沒錯。」
那時候新帝堪堪穩住動蕩的朝綱,他心中一直為先帝的所作所為對景家有愧,想做什麽彌補一二。
本想接冠英侯夫婦重新入京安葬,且不說滿朝議論,就景家長子景江嵐也不願父母屍首長途奔波回京再次安葬,怕擾了父母英靈,而邊疆,那是父母親用鮮血守住的地方,他定要誓死守護住。
新帝無奈,一腔愧疚之心隻能在永康王府身上找些安慰,他讓景賦生進宮與自己一同向太傅學習就可見一斑,這個時候永康王府兩位景家出來的女兒都添了喜,自然要一番賞賜,永康王抓住機會遞上折子,蘭姨娘搖身一變,成了蘭側妃。
小景賦生得了與帝王學習的機會,自然抓的緊緊的,他越發覺得蘭側妃不對勁,可沒有人信他,他隻能努力出息,讓母親有所依靠,誰也欺負不得。
好在他天資聰穎,勤奮刻苦,又有太傅親自教習,在帝王旁的見識都不一般,所學所獲早已不是同齡人可以比擬。
他滿十歲那年,便不知不覺已位列京中才子之首,他雖為永康王的兒子,但也是景家外甥,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新帝想要彌補冠英侯夫婦,景家又有複起之勢。
那時候永康王府的庶子與福娘已有五歲,他倆早早的就開了蒙,福娘看著年紀小,學東西卻快,最愛的便是繡小絹子,上麵繡的小花小鳥,栩栩如生。
而庶子就略顯笨拙一些,三字經都還未念全。
景賦生稍微放鬆了一些,覺得自己再努努力,也能為母親與妹妹撐起一片天。
林滿算了算,景賦生滿十歲那年,不就正是逃來小蒼村的那年嗎?
她看著景賦生的側臉,忽然有些不想聽下去了,要經曆怎樣殘忍的事才能從雲端跌落到泥裏呢?他還未說,她卻是光想著就疼了。
景賦生繼續回憶著,蘭側妃那年又生了一子,地位更加牢固,她自升為側妃後便同王妃一同打理事務,王妃信任她,並沒有發現府中得用的人早已換成了別人的心腹。
景家複起,在外人眼中,對永康王妃和蘭側妃是天大的好事,但景賦生卻明白,對王妃是好事,對永康王和蘭側妃來說,卻未必。
若景家真的複起,永康王勢必又要被王妃壓一頭,見發妻眼色行事,而蘭側妃,永遠都沒有機會坐上正位了。
景家做靠山?
蘭側妃覺得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沒有誰比自己更能靠得住,她要做,就要做堂堂正正的永康王妃。
現在的永康王妃勢頭正好又如何?那也得有命享才行。
一時間府外府內諸多事情折磨著永康王妃,好在她還記得自己兒子尚小,若是她一直這麽消沉下去,永康王府怕是要換個當家主母了。
永康王妃強打起精神,中間她雖說十分小心仔細,但還是養了許久才將身子養好,畢竟永康王妃現在沒了娘家在身後支撐,已沒有用處,她去了頂多就按嫡妻之禮安葬了,誰會在乎她的死活呢?
王府裏想要她死的人很多,可能是那位暫掌權的姨娘,可能是府中有其他心思的人,又或者是,她的夫君,永康王。
但她好在熬過來了,為了兒子,她也不能這麽消沉下去。
蘭姨娘對姐姐的振作十分高興,每天歡歡喜喜的來和姐姐聊聊天說說話,但小景賦生卻覺得這樣的蘭姨,陌生的緊。
她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件獵物,偶爾透露出幾分不耐煩來,但那時候的永康王妃急需有親人站在自己身邊幫扶自己,對正受寵的蘭姨娘,她付出了十二分的信任。
小景賦生提醒自己的娘親,除了自己,誰都不要信。
「傻孩子。」永康王妃慈愛的摸著自己已經將要臨盆的肚子,笑著道:「你看,這肚裏的小寶寶,不就是你蘭姨娘帶來的嗎?」
小景賦生低著頭,雖說看起來看姨娘與母親一如既往的姐妹情深,可一想起蘭姨娘的眼神,他就覺得不對勁。
他開始胡亂猜測。
永康王妃養好身子後,永康王卻留宿甚少,一年也不過兩三次,直到蘭姨娘受了孕,再也服侍不得,永康王在蘭姨娘的勸說下才記起這位發妻還有得用處。
原因無他,嫡妻到底是正,就算他再寵愛蘭姨娘又如何?隻要永康王妃願意,便可以將蘭姨娘的孩子養在膝下,她才是真真正正的母親。
要求合情合理,他還反駁不得。
那是他與蘭姨娘的孩子,怎能交給她來養?
永康王為了哄著永康王妃,到底還是與發妻處了一些日子,如此,永康王妃終於懷上了第三胎。
小景賦生越想後背越發冷。
母親現在對蘭姨娘又十分信任,他到底沒有十足證據,若這麽說出來母親定然是不信的,或許還會以為自己是被有心人挑唆了,再者,他自己也不是十分肯定,畢竟若是母親倒了,蘭姨娘不僅沒有好處,還失了一個在永康王府的靠山。
不久後,蘭姨娘先行誕下一名男嬰,永康王妃緊隨其後誕下一名女嬰,取名景福卿,寓意福澤不斷,伴卿永生。
林滿聽到這裏,就知道故事要開始不尋常了,蘭姨娘在永康王府中有永康王寵愛,又有兒子傍身,豈能甘心隻做一個妾室?
她將自己的所想說出來,景賦生讚許的看著她:「滿娘想的沒錯。」
那時候新帝堪堪穩住動蕩的朝綱,他心中一直為先帝的所作所為對景家有愧,想做什麽彌補一二。
本想接冠英侯夫婦重新入京安葬,且不說滿朝議論,就景家長子景江嵐也不願父母屍首長途奔波回京再次安葬,怕擾了父母英靈,而邊疆,那是父母親用鮮血守住的地方,他定要誓死守護住。
新帝無奈,一腔愧疚之心隻能在永康王府身上找些安慰,他讓景賦生進宮與自己一同向太傅學習就可見一斑,這個時候永康王府兩位景家出來的女兒都添了喜,自然要一番賞賜,永康王抓住機會遞上折子,蘭姨娘搖身一變,成了蘭側妃。
小景賦生得了與帝王學習的機會,自然抓的緊緊的,他越發覺得蘭側妃不對勁,可沒有人信他,他隻能努力出息,讓母親有所依靠,誰也欺負不得。
好在他天資聰穎,勤奮刻苦,又有太傅親自教習,在帝王旁的見識都不一般,所學所獲早已不是同齡人可以比擬。
他滿十歲那年,便不知不覺已位列京中才子之首,他雖為永康王的兒子,但也是景家外甥,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新帝想要彌補冠英侯夫婦,景家又有複起之勢。
那時候永康王府的庶子與福娘已有五歲,他倆早早的就開了蒙,福娘看著年紀小,學東西卻快,最愛的便是繡小絹子,上麵繡的小花小鳥,栩栩如生。
而庶子就略顯笨拙一些,三字經都還未念全。
景賦生稍微放鬆了一些,覺得自己再努努力,也能為母親與妹妹撐起一片天。
林滿算了算,景賦生滿十歲那年,不就正是逃來小蒼村的那年嗎?
她看著景賦生的側臉,忽然有些不想聽下去了,要經曆怎樣殘忍的事才能從雲端跌落到泥裏呢?他還未說,她卻是光想著就疼了。
景賦生繼續回憶著,蘭側妃那年又生了一子,地位更加牢固,她自升為側妃後便同王妃一同打理事務,王妃信任她,並沒有發現府中得用的人早已換成了別人的心腹。
景家複起,在外人眼中,對永康王妃和蘭側妃是天大的好事,但景賦生卻明白,對王妃是好事,對永康王和蘭側妃來說,卻未必。
若景家真的複起,永康王勢必又要被王妃壓一頭,見發妻眼色行事,而蘭側妃,永遠都沒有機會坐上正位了。
景家做靠山?
蘭側妃覺得那簡直就是個笑話。
沒有誰比自己更能靠得住,她要做,就要做堂堂正正的永康王妃。
現在的永康王妃勢頭正好又如何?那也得有命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