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沒有被燒掉的祭文,就變成了文字資料。不過,我感覺很奇怪,象雄人對這種祭神的祭文,一向很重視,因為祭文裏麵不僅僅有他們對神的崇敬,而且還包含著對神的請求,把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情轉告給神,祈求神來幫助他們。
如果這樣想的話,那麽祭文沒有被燒掉的原因,無非就是兩個,第一,負責燒掉祭文的人出現了意外情況,第二,沒有燒掉祭文的必要。
我感覺,死在陶管空間的那具幹屍,應該在象雄國內地位很高,當浩大的地下工程被迫中止以後,那個人心如死灰,別的人全部都走了,隻剩下他。陶管空間,還有我現在身處的遺址相隔不遠,那個人可以來去自如。他生命中最後的一段時光,大概就是在這兩個地方之間度過的。
皮子上的祭文,可能是他寫的,最後也是他放棄的。或許,當自己一生的夙願最終落空時,他連神也不信了。
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線索,看到皮子上的字,立刻就開始辨認。象雄祭文有很多,我隻認識其中很少一部分,所以閱讀起來相當吃力。
我坐在地上,慢慢把皮子上的祭文全都看了一遍,一下子就從裏麵辨認出了“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又是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這個概念,最開始是從千牛衛中郎將吳窮身上那道密令裏出現的,然後,小毛有意交給我的兩個圓筒裏,加深了這個概念。但是我之前的心思一直都在尋找車盤古城上,對這件事沒有太在意,現在又從象雄祭文中看到大千世界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事情,不能再無視了。
緊接著,我又仔細的閱讀皮子上的祭文。雖然祭文保存的很完整,但是其中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我都不認識。
不過,根據我能解讀出來的那一少部分,再加上旁支線索的推測,我心裏大概就有數了。
這段祭文書寫的時間,和浩大的地下工程展開的時間,應該是重合的。那個時候,象雄王朝的國力已經衰退,時刻都得提防吐蕃。象雄的統治階級裏的相當一部分人,其實已經心知肚明:象雄遲早會被吐蕃打敗,而且,戰敗之後,象雄就沒有退路可走,要麽遠離高原,要麽就被吞並。
但是,象雄已經沒有地方可以遷徙了,從他們所處的位置來看,無論朝那個方向遷徙,要麽就走不出去,要麽就會進入已經被占據的他國領土。在和吐蕃的爭霸過程中,發生過多次戰爭,象雄的力量不斷的衰減,他們沒有能力再跟任何部族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大規模的爭鬥。
在這樣的前提下,整個象雄其實正麵臨著一場生死存亡的考驗。
因此,他們就必須要找到傳說中的大千世界。據說,找到大千世界,就能夠統禦萬方,生存空間和霸主地位,隨即可以失而複得。
所以,象雄人加快了尋找大千世界的步伐,其中,遷入車盤古城的象雄人,其實都擔負著這個重任。
我摸著下巴考慮了一會兒,如果車盤古城的象雄人為的就是尋找那個什麽大千世界,他們苦心推動的這個浩大的工程,就必然跟大千世界有關。
我重新把皮子拿起來,又看了好幾遍。象雄祭文在書寫的時候,一定會留下書寫人的名字,因為書寫祭文,就等於代表所有的象雄人在對神祈禱。
我找到了書寫人留下的名字,但是辨認不全,如果湊合著直譯過來,這個留下祭文的人,應該叫做“班爾達尼”。
這幾張皮子,還有研究的餘地,我想把皮子帶走,但是我不能保證回程的路上會一帆風順,如果真出現了意外,把皮子弄丟,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我還是取出手機,把皮子上的祭文完整的拍攝了一遍。
保存好祭文之後,我又到四周看了看,在後側的一個角落裏,我看到了幾隻箱子。箱子整理的很整齊,並排擺在地上。如果我的猜測正確的話,那麽死在陶管空間的那個人,事實上就是留下祭文的人,他叫做班爾達尼。
這個工程所有的人,全部都撤走了,隻剩班爾達尼一個人留了下來。他沒有打算活著出去,但是,在臨死之前,他還保持著克製以及習慣。這裏落滿灰塵,不過,從物品的狀態來看,班爾達尼當時把這裏收拾的整齊而且幹淨,才退回到了陶管空間裏。
箱子一共有四隻,是木頭箱子,四角鑲嵌著鏤空的銅皮。箱子都沒有上鎖,打開其中一隻,我看到全都是書。但很可惜,時間過去太久了,即便沒有太多外界的侵擾,可是這段時間已經超過了書籍所能正常保存的時間,一大半書都碎成了渣滓,我感覺很可惜,小心翼翼的挑選出幾本還算完整的,然後脫下外衣,把書小心的兜到裏麵。
我又打開了其它的箱子,裏麵有衣服,還有一些雜物。這讓我覺得,這四隻箱子,應該是班爾達尼的所有遺物。
可以看得出,他的生活很清苦,衣服就那麽兩套,而且比較破舊,日常的用品,也毫不奢華。最值錢的,可能就是平時用來吃飯的一隻瓷碗,和一個盤子。當時的瓷器都要從中原王朝那邊進口,是貴族才能使用的奢侈品。
班爾達尼應該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麽,他已經把塵世間的所有事情看淡了,他要做的事情,比什麽都重要。象他這樣的人,絕對不會追求虛名以及生活的享受,吃山珍海味或者粗茶淡飯,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區別。
最後一口箱子裏,有一本碎成渣的書,一隻很小的盒子,還有一把短短的手杖。書碎的無法修複辨認,隻有小盒子和手杖保留了下來。
手杖隻有四五十厘米長,做工很精美,上麵鑲嵌了十幾顆經過打磨的瑪瑙。這樣的瑪瑙並不算值錢貨,但是跟手杖搭配在一起,就會讓人覺得,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東西。
手杖這麽短,肯定不能使用,它應該是身份以及地位的象征。跟我猜測的差不多,班爾達尼一定是當時象雄國內地位尊崇的人。
我算是一個古玩商人,我自然知道,這樣一根手杖如果帶走的話,肯定可以賣個好價錢。但是我不想拿,我總覺得,班爾達尼的遺物是不能據為己有的。
我把手杖放回去,拿起了那隻小盒子,小盒子被打開的時候,我的眼睛忍不住一亮。
盒子裏麵,有一枚天珠,半月天珠。天珠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除非是那種批量製作的假貨。可是,我看著這枚半月天珠,就覺得它和我身上戴著的那一枚,幾乎毫無分別。
這枚天珠,顯然是班爾達尼的東西。天珠上麵的包漿時間太久遠了,變成了仿佛沁入天珠內部的一層不易覺察的汙垢。古象雄人還有後來的吐蕃人,都有佩戴收藏天珠的習慣,尤其是象雄天珠,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天珠。班爾達尼的這枚天珠,價值連城。
這一瞬間,我有一點遲疑,我並不打算帶走班爾達尼的遺物,但是,這枚天珠吸引了我。從我上一次被徐娘娘半路打劫之後,我就知道,我身上那枚半月天珠,應該有一些來曆,隻不過,我還不知道如何去挖掘它的來曆。
而現在,眼前的這枚半月天珠同樣讓我感覺到,它不是凡物。
我猶豫不決,不知道該不該把這枚天珠拿走。考慮了好一會兒,我的手顫抖著,輕輕把盒子裏的天珠捏了起來。
哢......
當我的手指觸碰到天珠的那一瞬間,我就覺得自己的胸口傳出了一聲哢哢的輕響。聲音是從衣服裏麵傳出來的,雖然我看不到,可是我相信我的判斷,我脖子上佩戴的那枚天珠表麵的膠泥,在這時候突然粉碎了。
緊接著,脖子上的天珠,就仿佛一顆心髒,在不斷的跳動。
如果這樣想的話,那麽祭文沒有被燒掉的原因,無非就是兩個,第一,負責燒掉祭文的人出現了意外情況,第二,沒有燒掉祭文的必要。
我感覺,死在陶管空間的那具幹屍,應該在象雄國內地位很高,當浩大的地下工程被迫中止以後,那個人心如死灰,別的人全部都走了,隻剩下他。陶管空間,還有我現在身處的遺址相隔不遠,那個人可以來去自如。他生命中最後的一段時光,大概就是在這兩個地方之間度過的。
皮子上的祭文,可能是他寫的,最後也是他放棄的。或許,當自己一生的夙願最終落空時,他連神也不信了。
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線索,看到皮子上的字,立刻就開始辨認。象雄祭文有很多,我隻認識其中很少一部分,所以閱讀起來相當吃力。
我坐在地上,慢慢把皮子上的祭文全都看了一遍,一下子就從裏麵辨認出了“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又是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這個概念,最開始是從千牛衛中郎將吳窮身上那道密令裏出現的,然後,小毛有意交給我的兩個圓筒裏,加深了這個概念。但是我之前的心思一直都在尋找車盤古城上,對這件事沒有太在意,現在又從象雄祭文中看到大千世界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事情,不能再無視了。
緊接著,我又仔細的閱讀皮子上的祭文。雖然祭文保存的很完整,但是其中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我都不認識。
不過,根據我能解讀出來的那一少部分,再加上旁支線索的推測,我心裏大概就有數了。
這段祭文書寫的時間,和浩大的地下工程展開的時間,應該是重合的。那個時候,象雄王朝的國力已經衰退,時刻都得提防吐蕃。象雄的統治階級裏的相當一部分人,其實已經心知肚明:象雄遲早會被吐蕃打敗,而且,戰敗之後,象雄就沒有退路可走,要麽遠離高原,要麽就被吞並。
但是,象雄已經沒有地方可以遷徙了,從他們所處的位置來看,無論朝那個方向遷徙,要麽就走不出去,要麽就會進入已經被占據的他國領土。在和吐蕃的爭霸過程中,發生過多次戰爭,象雄的力量不斷的衰減,他們沒有能力再跟任何部族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大規模的爭鬥。
在這樣的前提下,整個象雄其實正麵臨著一場生死存亡的考驗。
因此,他們就必須要找到傳說中的大千世界。據說,找到大千世界,就能夠統禦萬方,生存空間和霸主地位,隨即可以失而複得。
所以,象雄人加快了尋找大千世界的步伐,其中,遷入車盤古城的象雄人,其實都擔負著這個重任。
我摸著下巴考慮了一會兒,如果車盤古城的象雄人為的就是尋找那個什麽大千世界,他們苦心推動的這個浩大的工程,就必然跟大千世界有關。
我重新把皮子拿起來,又看了好幾遍。象雄祭文在書寫的時候,一定會留下書寫人的名字,因為書寫祭文,就等於代表所有的象雄人在對神祈禱。
我找到了書寫人留下的名字,但是辨認不全,如果湊合著直譯過來,這個留下祭文的人,應該叫做“班爾達尼”。
這幾張皮子,還有研究的餘地,我想把皮子帶走,但是我不能保證回程的路上會一帆風順,如果真出現了意外,把皮子弄丟,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我還是取出手機,把皮子上的祭文完整的拍攝了一遍。
保存好祭文之後,我又到四周看了看,在後側的一個角落裏,我看到了幾隻箱子。箱子整理的很整齊,並排擺在地上。如果我的猜測正確的話,那麽死在陶管空間的那個人,事實上就是留下祭文的人,他叫做班爾達尼。
這個工程所有的人,全部都撤走了,隻剩班爾達尼一個人留了下來。他沒有打算活著出去,但是,在臨死之前,他還保持著克製以及習慣。這裏落滿灰塵,不過,從物品的狀態來看,班爾達尼當時把這裏收拾的整齊而且幹淨,才退回到了陶管空間裏。
箱子一共有四隻,是木頭箱子,四角鑲嵌著鏤空的銅皮。箱子都沒有上鎖,打開其中一隻,我看到全都是書。但很可惜,時間過去太久了,即便沒有太多外界的侵擾,可是這段時間已經超過了書籍所能正常保存的時間,一大半書都碎成了渣滓,我感覺很可惜,小心翼翼的挑選出幾本還算完整的,然後脫下外衣,把書小心的兜到裏麵。
我又打開了其它的箱子,裏麵有衣服,還有一些雜物。這讓我覺得,這四隻箱子,應該是班爾達尼的所有遺物。
可以看得出,他的生活很清苦,衣服就那麽兩套,而且比較破舊,日常的用品,也毫不奢華。最值錢的,可能就是平時用來吃飯的一隻瓷碗,和一個盤子。當時的瓷器都要從中原王朝那邊進口,是貴族才能使用的奢侈品。
班爾達尼應該是一個真正的戰士,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麽,他已經把塵世間的所有事情看淡了,他要做的事情,比什麽都重要。象他這樣的人,絕對不會追求虛名以及生活的享受,吃山珍海味或者粗茶淡飯,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區別。
最後一口箱子裏,有一本碎成渣的書,一隻很小的盒子,還有一把短短的手杖。書碎的無法修複辨認,隻有小盒子和手杖保留了下來。
手杖隻有四五十厘米長,做工很精美,上麵鑲嵌了十幾顆經過打磨的瑪瑙。這樣的瑪瑙並不算值錢貨,但是跟手杖搭配在一起,就會讓人覺得,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東西。
手杖這麽短,肯定不能使用,它應該是身份以及地位的象征。跟我猜測的差不多,班爾達尼一定是當時象雄國內地位尊崇的人。
我算是一個古玩商人,我自然知道,這樣一根手杖如果帶走的話,肯定可以賣個好價錢。但是我不想拿,我總覺得,班爾達尼的遺物是不能據為己有的。
我把手杖放回去,拿起了那隻小盒子,小盒子被打開的時候,我的眼睛忍不住一亮。
盒子裏麵,有一枚天珠,半月天珠。天珠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除非是那種批量製作的假貨。可是,我看著這枚半月天珠,就覺得它和我身上戴著的那一枚,幾乎毫無分別。
這枚天珠,顯然是班爾達尼的東西。天珠上麵的包漿時間太久遠了,變成了仿佛沁入天珠內部的一層不易覺察的汙垢。古象雄人還有後來的吐蕃人,都有佩戴收藏天珠的習慣,尤其是象雄天珠,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天珠。班爾達尼的這枚天珠,價值連城。
這一瞬間,我有一點遲疑,我並不打算帶走班爾達尼的遺物,但是,這枚天珠吸引了我。從我上一次被徐娘娘半路打劫之後,我就知道,我身上那枚半月天珠,應該有一些來曆,隻不過,我還不知道如何去挖掘它的來曆。
而現在,眼前的這枚半月天珠同樣讓我感覺到,它不是凡物。
我猶豫不決,不知道該不該把這枚天珠拿走。考慮了好一會兒,我的手顫抖著,輕輕把盒子裏的天珠捏了起來。
哢......
當我的手指觸碰到天珠的那一瞬間,我就覺得自己的胸口傳出了一聲哢哢的輕響。聲音是從衣服裏麵傳出來的,雖然我看不到,可是我相信我的判斷,我脖子上佩戴的那枚天珠表麵的膠泥,在這時候突然粉碎了。
緊接著,脖子上的天珠,就仿佛一顆心髒,在不斷的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