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觀和畢通結伴在尋找大千世界的道路上前行,因為搜集到了很多相關的資料,所以進展還算比較迅速。
“按您的意思,十七八年以前,你就得到了李觀的手劄?”聽到這兒的時候,我問包為公:“李觀是把他的經曆都記在手劄裏了?”
“他的手劄如果不記錄這些,我怎麽可能知道?”
“那您的進展是夠慢的,十七八年了,才剛剛起步?”我心裏肯定對包為公的話有懷疑,十幾年前得到線索,會一直耽誤到現在?
“問的好。”包為公也不生氣,慢條斯理的跟我解釋。
在李觀的墓裏,包為公拿到的手劄隻是一部分。因為李觀的兒子不通文墨,拿著家裏的書稀裏糊塗的做陪葬,所以也沒有進行篩選,李觀的手劄,隻陪葬進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包為公沒有拿到。
按照包為公的推測,那些沒有被陪葬進去的書籍以及手劄,應該不會被李觀的家人銷毀。不過,從那時候到現在,已經幾百年曆史了,這些資料即便沒有被銷毀,完好保存下來的幾率也不是很大。但包為公弄到一半手劄,心裏總是癢癢,抱著試試看的希望,他就開始尋找李觀的後人。
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工作,包為公不僅派人去找,自己也跑出去過兩次。中間十幾年時間裏,都沒有什麽收獲,一直到了前兩年,才展露了眉目。
包為公先是找到了李觀的家譜,根據家譜上的記錄去找人,果然就找到了李觀的後人。經過試探,詢問,洽談,包為公得知,李家留下來的書籍,至少上千本,在家族遷徙中,遺失了大部分。到了後來,隻剩下了一箱子書。到了民國時期,李家有人對這些東西進行了搶救性的修複,反正最後保存的較好的,也就是半箱。
包為公的希望,就寄托在這半箱留存下來的書裏,如果裏麵有李觀手劄,那麽,這十幾年功夫總算是沒有白費,如果沒有手劄,尋找大千世界秘密的這條路,就很難走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李觀的手劄,竟然真的就在這半箱遺留下來的書裏麵,包為公欣喜若狂,當時就把手劄給買了下來。
兩部分手劄一整合,脈絡就無比的清晰了,除了因為保存不當,而缺失的極少一部分內容外,剩下的記錄,都可以辨別的很清楚。從李觀還有畢通兩個人正式著手這件事,再到李觀亡故之前,他們的經曆都在裏麵。
李觀和畢通,最先根據資料,來到了一個叫旦猛的地方。他們在旦猛經曆過很多波折,最後卻沒有什麽發現。然而,就是從旦猛回來以後,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就會做一個夢。
“一個關於猴子的夢。”包為公說道:“他們總能在夢裏,見到一隻猴子。”
“猴子?”我沒有流露出太多的表情,以免包為公這個老狐狸能從我的表情裏看出些什麽。不過,包為公既然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那麽我就得相信,他肯定知道這個大事件的一些內情。
如果什麽都不知道,他就不可能說出猴子這個情節。
李觀和畢通夢到猴子,並沒有嚇退他們兩個人,相反,他們認為,這個夢雖然詭異,但也表明了,夢的背後,一定隱藏著更深的秘密。兩個人鍥而不舍,不斷的在各地行走,隻不過當時的交通條件太落後,每到一個地方,都得浪費很多時間,而且由於補給之類的問題,他們無法在這個地方逗留的太久。
就這麽過了有一年時間,李觀和畢通突然發現,他們的背後,長出了一些淡淡的,如同淡墨一樣的黑紋。這些黑紋越長越多,最後,漸漸的就凝聚成了一張臉。
“背後突然長出來一張臉,嚇人不嚇人?”
“是挺嚇人的。”
“嚇人的還在後頭呢。”包為公嘿嘿笑了笑,說:“他們背後的那張臉,還會說話。”
“說話?說了什麽話?”我裝著一無所知的樣子,繼續問他,想看看包為公到底知道多少。
“我又沒在旁邊,我怎麽知道?”包為公多精明的人,怎麽可能輕易就被我套出來話,他又笑了笑,說:“李觀記錄下來一部分,那張臉說的話,大部分,好像都是一種指引。”
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指引,李觀和畢通再結合資料,確定下一個行動地點。但他們浪費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塔兒湖這個地方,我們開車過來,隻要幾天,但李觀和畢通最少得走大半年。
到了後來,李觀的身體不行了,畢竟上了歲數,隻不過懷著心頭的一股執念,再加上畢通的鼓勵,才勉強堅持下來。
再後來,他們得知了塔兒湖。
他們兩個人來到了塔兒湖,並且,還找到了湖裏隱藏著的那條可以通往地下空間的縫隙。這中間肯定出現過一些意外,不過,他們還是把意外都克服了。
“他們兩個人,也找到了這兒。”包為公坐在石頭上,指了指前不久剛被陳東炸開的那個小洞,說:“找到了這個洞。”
李觀和畢通找到這個小洞,肯定是進去了,但是手劄上的這段記錄,恰好出現了損毀,小洞之後的一段經曆,在現在看來,就是一片空白。
幸好被損毀的內容不算多,雖然期間的經曆不完整了,不過還是留下了一部分。
李觀和畢通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門,巨大高聳的門,在一片深邃的地下空間裏,就如同一座一座的墓碑。當李觀和畢通發現這麽多大門的時候,他們激動了。畢通之前負責整理的,就是唐代的資料,因為象雄人就是在那個時候聯絡大唐,謀求大千世界的秘密,所以,畢通在唐代資料上花費了很大的力氣。
有一部分可能是象雄人遺留的資料裏,曾經記錄過,如果找到一個遍地都是大門的地方,那麽,距離大千世界也就不遠了。
李觀和畢通花了這麽多年的時間,終於找到了這個大門密布之處,他們的喜悅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我心裏也忍不住泛起了一片一片的波瀾。包為公這個老狐狸,沒有信口開河來忽悠我,他真的知道很多事情,塔兒湖這個地方,我和小毛今天才算是剛剛弄清楚,雖然我沒有親自跑到那扇石壁上的小門裏麵,但小毛跟我講述過,小門的深處,是一片處於地底的巨大無邊的空間,在那片空間裏,有很多很多的大門。
那些大門是誰建造的,又有什麽用處,現在不得而知。但通過包為公的講解,我感覺,這些地底的大門至少在明代,甚至在唐代就已經存在了。
李觀和畢通發現了遍地的大門以後,想要繼續尋找下去,但是李觀的體力已經快耗盡了,而且他還有腿疾,在這種情況下,尚在壯年的畢通就承擔起探路的責任,他讓李觀在原地等待,自己先去前麵看一看。
結果這一去,就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李觀有點不放心,全力呼喊,也沒有得到回應。他休息了這麽久,體力算是恢複了一點,就想起身去找。
就在這個時候,消失了很久的畢通突然從遠處跑了回來,李觀還沒來得及說什麽,個畢通,也緊隨而至。
兩個一模一樣的畢通,一下子把李觀給弄暈了。這種事情不要說在那個時代,就算現在,也沒人能夠理解。
先跑出來的那個畢通,在距離李觀不遠的地方被個畢通追上了。雙方展開了生死搏鬥,好像有什麽血海深仇似的,不死不休。李觀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幕,直接癱坐在地。
等他回過神,想要去阻攔的時候,兩個畢通之間的廝殺已經結束了,一個畢通當場斃命,另外一個也受了很重的傷,不到半個時辰,氣絕身亡。
李觀無法理解這個現象,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可是事情已經發生,麵前有兩具畢通的屍體,李觀根本就分辨不出來,那個是自己熟悉的畢通。
他本來還想把畢通帶回故鄉安葬,但不太可能。無奈之下,李觀費了很大的功夫,從外麵弄回來了柴火,把兩具屍體一起火化了。
最後,李觀一個人離開了這兒。畢通的死,對他的打擊非常大,這麽多年下來,畢通不僅僅是他的合作夥伴,還是支持他一路向前的精神支柱。
而且,在畢通死去不久,更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李觀背後的那張臉,顏色已經深的如同黑墨,就好像後背上一大片潰爛繼而化成膿血的膿包,任何藥石都不管用,隔一段時間,後背就仿佛有成千上萬隻螞蟻在吞噬撕咬皮肉,疼的出奇,也癢的出奇。那種折磨,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李觀本來就年老體弱,他更承受不住。
一直到這個時候,李觀才陡然認識到,一旦走上這條路,就會遭到莫名的反噬和報應,目的未曾達到,卻把自己的命先給搭了進去。
可能是自感來日無多,李觀把自己的經曆,整理記錄了一下。可能在這些記錄整理完不久,李觀就死了。他雖然歲數有些大,卻沒有什麽要命的大病,他的死亡,很可能和背後的那張臉有關。
“按您的意思,十七八年以前,你就得到了李觀的手劄?”聽到這兒的時候,我問包為公:“李觀是把他的經曆都記在手劄裏了?”
“他的手劄如果不記錄這些,我怎麽可能知道?”
“那您的進展是夠慢的,十七八年了,才剛剛起步?”我心裏肯定對包為公的話有懷疑,十幾年前得到線索,會一直耽誤到現在?
“問的好。”包為公也不生氣,慢條斯理的跟我解釋。
在李觀的墓裏,包為公拿到的手劄隻是一部分。因為李觀的兒子不通文墨,拿著家裏的書稀裏糊塗的做陪葬,所以也沒有進行篩選,李觀的手劄,隻陪葬進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包為公沒有拿到。
按照包為公的推測,那些沒有被陪葬進去的書籍以及手劄,應該不會被李觀的家人銷毀。不過,從那時候到現在,已經幾百年曆史了,這些資料即便沒有被銷毀,完好保存下來的幾率也不是很大。但包為公弄到一半手劄,心裏總是癢癢,抱著試試看的希望,他就開始尋找李觀的後人。
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工作,包為公不僅派人去找,自己也跑出去過兩次。中間十幾年時間裏,都沒有什麽收獲,一直到了前兩年,才展露了眉目。
包為公先是找到了李觀的家譜,根據家譜上的記錄去找人,果然就找到了李觀的後人。經過試探,詢問,洽談,包為公得知,李家留下來的書籍,至少上千本,在家族遷徙中,遺失了大部分。到了後來,隻剩下了一箱子書。到了民國時期,李家有人對這些東西進行了搶救性的修複,反正最後保存的較好的,也就是半箱。
包為公的希望,就寄托在這半箱留存下來的書裏,如果裏麵有李觀手劄,那麽,這十幾年功夫總算是沒有白費,如果沒有手劄,尋找大千世界秘密的這條路,就很難走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李觀的手劄,竟然真的就在這半箱遺留下來的書裏麵,包為公欣喜若狂,當時就把手劄給買了下來。
兩部分手劄一整合,脈絡就無比的清晰了,除了因為保存不當,而缺失的極少一部分內容外,剩下的記錄,都可以辨別的很清楚。從李觀還有畢通兩個人正式著手這件事,再到李觀亡故之前,他們的經曆都在裏麵。
李觀和畢通,最先根據資料,來到了一個叫旦猛的地方。他們在旦猛經曆過很多波折,最後卻沒有什麽發現。然而,就是從旦猛回來以後,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就會做一個夢。
“一個關於猴子的夢。”包為公說道:“他們總能在夢裏,見到一隻猴子。”
“猴子?”我沒有流露出太多的表情,以免包為公這個老狐狸能從我的表情裏看出些什麽。不過,包為公既然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那麽我就得相信,他肯定知道這個大事件的一些內情。
如果什麽都不知道,他就不可能說出猴子這個情節。
李觀和畢通夢到猴子,並沒有嚇退他們兩個人,相反,他們認為,這個夢雖然詭異,但也表明了,夢的背後,一定隱藏著更深的秘密。兩個人鍥而不舍,不斷的在各地行走,隻不過當時的交通條件太落後,每到一個地方,都得浪費很多時間,而且由於補給之類的問題,他們無法在這個地方逗留的太久。
就這麽過了有一年時間,李觀和畢通突然發現,他們的背後,長出了一些淡淡的,如同淡墨一樣的黑紋。這些黑紋越長越多,最後,漸漸的就凝聚成了一張臉。
“背後突然長出來一張臉,嚇人不嚇人?”
“是挺嚇人的。”
“嚇人的還在後頭呢。”包為公嘿嘿笑了笑,說:“他們背後的那張臉,還會說話。”
“說話?說了什麽話?”我裝著一無所知的樣子,繼續問他,想看看包為公到底知道多少。
“我又沒在旁邊,我怎麽知道?”包為公多精明的人,怎麽可能輕易就被我套出來話,他又笑了笑,說:“李觀記錄下來一部分,那張臉說的話,大部分,好像都是一種指引。”
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指引,李觀和畢通再結合資料,確定下一個行動地點。但他們浪費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塔兒湖這個地方,我們開車過來,隻要幾天,但李觀和畢通最少得走大半年。
到了後來,李觀的身體不行了,畢竟上了歲數,隻不過懷著心頭的一股執念,再加上畢通的鼓勵,才勉強堅持下來。
再後來,他們得知了塔兒湖。
他們兩個人來到了塔兒湖,並且,還找到了湖裏隱藏著的那條可以通往地下空間的縫隙。這中間肯定出現過一些意外,不過,他們還是把意外都克服了。
“他們兩個人,也找到了這兒。”包為公坐在石頭上,指了指前不久剛被陳東炸開的那個小洞,說:“找到了這個洞。”
李觀和畢通找到這個小洞,肯定是進去了,但是手劄上的這段記錄,恰好出現了損毀,小洞之後的一段經曆,在現在看來,就是一片空白。
幸好被損毀的內容不算多,雖然期間的經曆不完整了,不過還是留下了一部分。
李觀和畢通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門,巨大高聳的門,在一片深邃的地下空間裏,就如同一座一座的墓碑。當李觀和畢通發現這麽多大門的時候,他們激動了。畢通之前負責整理的,就是唐代的資料,因為象雄人就是在那個時候聯絡大唐,謀求大千世界的秘密,所以,畢通在唐代資料上花費了很大的力氣。
有一部分可能是象雄人遺留的資料裏,曾經記錄過,如果找到一個遍地都是大門的地方,那麽,距離大千世界也就不遠了。
李觀和畢通花了這麽多年的時間,終於找到了這個大門密布之處,他們的喜悅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我心裏也忍不住泛起了一片一片的波瀾。包為公這個老狐狸,沒有信口開河來忽悠我,他真的知道很多事情,塔兒湖這個地方,我和小毛今天才算是剛剛弄清楚,雖然我沒有親自跑到那扇石壁上的小門裏麵,但小毛跟我講述過,小門的深處,是一片處於地底的巨大無邊的空間,在那片空間裏,有很多很多的大門。
那些大門是誰建造的,又有什麽用處,現在不得而知。但通過包為公的講解,我感覺,這些地底的大門至少在明代,甚至在唐代就已經存在了。
李觀和畢通發現了遍地的大門以後,想要繼續尋找下去,但是李觀的體力已經快耗盡了,而且他還有腿疾,在這種情況下,尚在壯年的畢通就承擔起探路的責任,他讓李觀在原地等待,自己先去前麵看一看。
結果這一去,就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李觀有點不放心,全力呼喊,也沒有得到回應。他休息了這麽久,體力算是恢複了一點,就想起身去找。
就在這個時候,消失了很久的畢通突然從遠處跑了回來,李觀還沒來得及說什麽,個畢通,也緊隨而至。
兩個一模一樣的畢通,一下子把李觀給弄暈了。這種事情不要說在那個時代,就算現在,也沒人能夠理解。
先跑出來的那個畢通,在距離李觀不遠的地方被個畢通追上了。雙方展開了生死搏鬥,好像有什麽血海深仇似的,不死不休。李觀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一幕,直接癱坐在地。
等他回過神,想要去阻攔的時候,兩個畢通之間的廝殺已經結束了,一個畢通當場斃命,另外一個也受了很重的傷,不到半個時辰,氣絕身亡。
李觀無法理解這個現象,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可是事情已經發生,麵前有兩具畢通的屍體,李觀根本就分辨不出來,那個是自己熟悉的畢通。
他本來還想把畢通帶回故鄉安葬,但不太可能。無奈之下,李觀費了很大的功夫,從外麵弄回來了柴火,把兩具屍體一起火化了。
最後,李觀一個人離開了這兒。畢通的死,對他的打擊非常大,這麽多年下來,畢通不僅僅是他的合作夥伴,還是支持他一路向前的精神支柱。
而且,在畢通死去不久,更沉重的打擊接踵而至。李觀背後的那張臉,顏色已經深的如同黑墨,就好像後背上一大片潰爛繼而化成膿血的膿包,任何藥石都不管用,隔一段時間,後背就仿佛有成千上萬隻螞蟻在吞噬撕咬皮肉,疼的出奇,也癢的出奇。那種折磨,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李觀本來就年老體弱,他更承受不住。
一直到這個時候,李觀才陡然認識到,一旦走上這條路,就會遭到莫名的反噬和報應,目的未曾達到,卻把自己的命先給搭了進去。
可能是自感來日無多,李觀把自己的經曆,整理記錄了一下。可能在這些記錄整理完不久,李觀就死了。他雖然歲數有些大,卻沒有什麽要命的大病,他的死亡,很可能和背後的那張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