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版用的鐵筆名為鐵筆,但也隻有筆尖用鐵,筆身照樣是木條束成的。周王提起筆試了試,覺得十分輕巧,在蠟麵上劃了一下,也不用花太多力氣就劃到了石板上,發出吱的一輕細響。


    他有些不好意思,連忙提起筆說了聲:“是本王用力過重了,待我再試試。”


    宋時含笑安慰道:“殿下隻管放手試,這石板是不怕刻的,便是劃出些道子,用蠟抹上一層又平平整整的了。殿下寫時有些不順手,概因寫硬筆字時手指握在靠近筆頭處,與咱們平常寫毛筆字的握法、用力法都不同,初練時一般人都難把握力道,練多了便好。”


    他另拿了隻筆,擺好握筆姿勢給周王360度展示示範,又幫他調整了幾回姿勢。不過用慣軟筆的人初換硬筆,手勢中難免帶著軟筆的習慣,有時握得偏後,有時不自覺便把食指、無明指墊高……


    不光周王,底下那些翰林也有這樣的毛病,宋老師以前上課時也得沒事兒往堂下遛一圈,糾正他們用筆的不良習慣。


    但糾他同年的庶吉士他糾得理直氣壯,能充分享受到當小學班主任的樂趣,糾周王時就免不了有點兒給boss兒子當家教的緊張感,怕管得太多引起小皇子心理上的挫折感。


    皇子心情不好,他爹皇上就不高興,那他這個吃著皇家飯的基層翰林能好嗎?


    宋老師有一點點緊張,然而這種緊張就像重要考試之前那種緊張,反而會促進大腦運轉——他忽然想起上學時用過一種矯姿保健筆,就是在筆杆上挖出適當的凹陷,小學生握上去自然知道手指往哪兒擱,寫字姿勢就準了。


    對了,還有的筆在握筆的地方墊一塊膠圈,這樣不容易硌手,也可以借鑒一下。要不要再在蠟版上印個米字格、田字格,方便這群新手練習筆畫占格格式?


    然後他再出個《宋時硬筆書法教程》《宋時蠟印印刷教程·基礎篇提高篇專業篇》……油印價格便宜,印起來又方便省時,像他這樣技術好的入行之後甚至能到翰林院做教學工作,也給廣大讀書人提供了一門新出路嘛。


    宋老師正愁著翰林院俸祿微薄,搞**劇也沒多少收益,這一下倒打開了創業思路,於是看著周王的眼光越發慈愛,溫言安慰:“殿下隻是一時練不順手,也不必著急,練得過力反倒容易傷骨頭。待來日臣製出不傷手的新筆和習字雕版來敬獻給殿下,殿下練著便方便了。”


    周王頗感興趣地問:“那是什麽樣的,何時才能製成?你這宋版印術已是天下未有的奇術,今又做了練字的蠟板,竟還能再製出新物?本王倒要拭目以待了。若這新筆和蠟版能教人絕快地練出一手宋氏印刷術……”


    那他親自寫一版宋體的經文叫元娘繡來,算作他們小夫妻一同進獻父皇的壽禮,豈不更好?


    他想到元娘,心中一陣溫軟,但隨即又想起她怨怪兄長彈劾馬家,似欲為此事疏遠兄長,又忍不住歎了一聲。


    宋時連忙關心起這位大寶貝皇子,問他:“殿下可還有什麽不明白的,隻管提出來,下官慢慢細講便是。”


    周王被他叫回神來,忽然憶起他和桓淩兩人是一同從福建回來的,入京後兩人還去靈泉寺前看過戲,關係極為親厚。


    如今桓淩彈劾了兵部,他做外孫的不好觸動外祖家的傷心事,反而去關心這牽連了外祖的人;王妃又為他外祖家事,對兄長怕是有些怨怪,且她又心細,因著母妃和他的身份,也不會再賜什麽東西給兄長。


    而宋狀元本就與桓舅兄親近,不論是他為學雕版一事賞賜狀元,還是宋狀元送東西到邊關,都不打眼。若多賜他些好物,借他的手送到邊關,以桓舅兄的聰慧,自然以為是出自王妃之手,豈不兩下便宜?


    他想到此處,便放下鐵笑,揉了揉手道:“本王確實有些用不慣這筆,這字也忒小,看多了眼睛有些累。不如宋狀元陪王到院中走走,看看滿院清景,也歇歇眼睛。”


    這就是領導要單獨交待工作了!


    想不到他入朝沒幾個月,**oss單獨給他安排了一份教學工作之後,小boss也要給他加活兒了!雖然他到翰林院這兩個月隻漲了工作沒漲過工資,可這都是朝廷對他的愛護和考驗,考驗過了,升職加薪隻在幾年間!


    宋時頓時打疊起精神,請楊檢討幫忙盯自習,自己隨周王走到院裏,問他是欲在庭中轉轉,還是到後院風景好的假山處小坐一會兒。


    周王自不肯在人多的地方說話,便道:“便到亭子裏坐坐,叫人送上爐子和泉水,咱們自己炊水煎茶,邊吃茶邊說話。”


    走到後院矮山上的涼亭裏,隨侍的力夫搬來了煮水的風爐、錫瓶,一套官窯燒的白瓷壺、杯,泡茶的桔餅、瓜子、芝麻、橄欖之類。宋時舀水洗了手,將水瓶放在爐子上燒水,又用小槌槌散茶餅準備煮茶。


    周王假意看了一會兒,不等水開便遣散諸人,單刀直入地問宋時有桓淩的消息沒有。


    宋時以為他是替王妃問的,算了算日子便說:“回殿下,桓禦史是坐了車去的,不如乘馬快,不過算日子也早該到大同了。殿下若擔心,待他的書信回來,臣便立刻遣人到禮部報知殿下。”


    周王笑道:“那就有勞宋狀元了。桓舅兄是為父皇和朝廷辦差,本王本該多關心他些個,奈何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本王也為著禮部的事騰不開手,隻得托宋狀元多關心他些個。若是舅兄路上有短差的東西,你隻管遣人到禮部尋本王,親戚間也該送些東西。”


    宋時起身替桓淩謝恩:“殿下如此關心親戚,是桓禦使的福氣。”


    周王笑道:“宋狀元這話說得疏遠了,當初本王在靈泉寺外遇著你們師兄弟時,見你二人親如同胞兄弟,倒叫我好生羨慕了一陣子。”


    他在桓家做了幾年弟子?師兄弟間倒是比元娘跟舅兄更親厚些。


    周王心裏暗生疑惑,又不肯深思,旋即搖搖頭將這念頭甩掉,另轉了個話題:“本王方才練習雕蠟時,見那板子上先有宋狀元的字,規整異常,卻不知要練多久才能有你這樣的筆力?”


    二十來年吧。宋時抿了抿唇道:“王爺自有多年練字基礎,如按我師……兄弟的經驗,按著字帖練的話,不須一年便可寫得規規整整了。卻不知殿下想練楷書、行書還是隸書?”草書他就真的不行了。


    周王聽出他要為自己單寫一本字帖,正好合了他寫佛經的心意,便問他:“可否寫一本《金剛波惹波羅蜜經》?”


    《金剛波惹波羅蜜經》即是金剛經,時下最流行的有兩版,一本是東晉鳩摩羅什大師譯本,一本是玄奘法師——也就是西遊記裏的唐僧——譯的《能斷金剛波惹波羅蜜經》。


    鳩摩羅什大師譯的這本共五千餘字,玄奘大師那本有八千多字,周王肯挑這本字少的,真是個體貼的好人。


    宋時自然利落地答應了,五千多字又不多,中間正好再尋匠人做個合用的筆和紙,大約三四天就都能做出來。


    恰好瓶中水已沸開蟹眼泡,他便提起瓶子將水衝入壺,在茶碗裏添了核桃、芝麻、蜜餞,衝了兩碗香甜的泡茶。周王胸中存著的心事解決大半,又坐在風景清嘉的亭子裏,喝著甜茶,心情也頗舒暢,誇了一句:“宋狀元文章、書法既佳,不想連泡茶也好,卻不知是什麽神仙人物才配得上你這風流狀元。”


    他也不知道。


    他現在完全無心相親,隻想等著看小師兄回來跟他爹提那樁“好親”時,能被打成什麽樣。


    隻一想起那副場麵,他就禁不住露出個好事的笑容。周王坐得近,見他眼神放得遠遠的,不知是憶起什麽人,眉目溫柔,淺含笑意,看著比平常更添了幾分光彩。


    這副模樣,莫非是有了心上人?


    就他所知,大半個朝廷都盼著把家中閨女嫁給這個狀元,張次輔曾給他遞了一回帖子,遭拒之後也沒全然放棄。那些在選秀名單上的人家都有不少托關係想要避開選舉,好將女兒嫁給這位連中三元的才子……


    他此時懷念的佳人會是哪家的?


    周王以過來人的身份,頭一次有了資曆教導這位還沒成親的才子。他心裏暗暗得意,促狹地問了宋時一句:“宋狀元隻看著天上流雲,可知流雲之上還有什麽?”


    自是美人如花隔雲端哪。


    隻要宋狀元問一聲“有什麽”,他便可拿這句詩調侃調侃他,順便問問他究竟看上了哪家女眷——


    可惜周王碰上的不是個愛吟詩的才子,而是個憑實力單身四十幾年的耿直青年。宋時眯著眼看了看流雲之後晴朗的天空,從容鎮定地說:“是氣啊。”


    氣充塞於世間,無處不在,包納萬物。而雲之所以能高踞天空,正因雲本身便是凝在空中的水霧連成,質地也和氣一般輕,故能飄在空中——本朝蒙童入學必備教材之一,宋代名家方逢辰作的《名物蒙求》中,便有“雲維何興,以水之升;雨維何降,以雲之烝”之句,正是敘述了雲的本質。


    他要答出令周王殿下滿意的提問,有許多現代科學的詞匯不能講,好在古代人觀察生活觀察得細致,許多現象早在宋朝就已經總結出來,可以隨便借詞來用。宋時便指著茶壺上嫋嫋升騰的白氣,借《名物蒙求》中“陽為陰係,風旋飆回”之說解釋冷暖空氣,極有耐心地給周王講解自然界水循環的道理。


    周王也叫他拉扯得忘了“美人如花隔雲端”,更顧不得管他方才懷的哪家佳人,隻顧著極目看向天空,恨不得親眼看見這白霧如何升入天空匯作白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做名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龍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龍章並收藏穿到古代做名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