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比較孤陋寡聞,因為受韓劇的影響,一直以為“尚宮”一職來源於朝鮮古代,因為看中國的曆史劇從沒提及過它,而諸如“大長今”,“明成皇後”等韓劇卻屢屢聽聞。


    其實,“尚宮”從中國隋朝時代便有了。


    《隋唐》載開皇二年,隋文帝采漢,晉個儀置六尚,尚宮就是六尚之一。唐朝時,後宮仿照六部設六局: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寢局,尚功局。尚宮是尚宮局的首席女官。


    朝鮮王朝女官職稱仿照中國製度,但實際上的職務,職級與中國女官又有所不同。“尚宮”是內人以上女官的統稱,其中包括皇帝的妃子。換句話說,在朝鮮,尚宮不一定是皇帝的妃子,但皇帝的妃子,可以是尚宮。


    明白了嗎?嗬嗬,聽上去是有點複雜。


    我在這本書裏,把女主角設為“尚服”一職,那麽,什麽叫“尚服”呢?


    剛才說過,“尚服局”亦是六局之一,詳細解釋如下:


    尚服局,官署名,戰國,秦,漢有此名。主管帝王衣冠。隋文帝所設女官“六尚”亦為其一,員額三人,掌服章寶藏,轄司飾三人,掌飾物,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煬帝建尚服局時為主官,轄司璽,掌湯沐巾櫛玩弄,司仗,掌仗衛武器。四司各二人,下有典,掌,女使。


    唐承隋製,唯改司璽稱司寶。五代北宋仍有司寶,司衣等名目。遼亦置,金及明初依唐製。明永樂後,女官六尚之職均移於宦官,唯司寶等仍存。


    簡單點說,凡宮中的衣冠,首飾,器皿,儀仗,甚至沐浴用品等,皆歸尚服局統管。這從它的四司名稱:司寶,司衣,司飾,司仗,可以看出。


    那天絮絹打電話問我,說“尚宮”與“尚服”有何區別?因為她查到的資料,“尚宮”也有統管衣飾之類。


    我們先來看看“尚宮局”的詳細解釋——


    尚宮局隸屬官署名。隋文帝所設內廷女官“六尚”之一,員額三人,約當從九品,掌導引皇後及賞賜等事,轄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轄琮璽器玩。煬帝建尚宮局時為主官,從五品,管司言,掌宣傳奏啟,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闈,掌門閣管鑰。四司各二人,從六品。下有典,從七品,掌,從九品。女使若幹人。


    唐承隋製而小有更改,尚宮二人為正五品,四司改稱為司記,司言,司簿(以上各二人),司闈六人,正六品。以下典記,掌記等,分別為正七品,正八品。五代北宋仍有尚宮,司言等名。金與明初均依唐製。明永樂後,職盡移於宦官。


    簡單點說,尚宮應該是偏向於掌管後宮的文書,奏啟,賞賜等事務,甚至包括宮門的鑰匙。有點像我上一本《大牌女官》中女主角的職務。這從它的四司名稱:司記,司言,司簿,司闈,可以看出。


    那為什麽絮絹查到的資料與我的不同?會有糾結不清的疑問呢?


    我後來看到這樣一段話——


    《明史-後妃傳》:“又命工部製紅牌,鐫戒諭後妃以下至嬪禦女史,巨細衣食之費,金銀幣帛,器用百物之供,皆自尚宮取旨,牒內使監複奏,移部臣取給焉。若尚宮不及奏,內使監不複奏,而輒領於部者,論死。”


    可見,到了明代,凡是宮內所需,不論是衣冠器皿,皆要透過尚宮申請,才能取得,否則會被治罪。這大概也是一種內宮財政的監督製度吧,否則有人貪汙就不好了,嗬嗬。


    所以說,宮闈製度,其實從隋唐開始,到了明清,會有一些轉變,不是從始至終如一的。時代的變遷,會導致後宮順應時宜而動。所以,查到的資料會有所不同也是正常。


    洋洋曆史,千年文化,又怎是個單一固定的解釋能說得清,道得明的?就算身在此山中,也有雲深不知處的困擾,何況我們這些“窺豹”的後人,大概都隻是看到了豹子的某一段美麗的花紋而已,無法再回到從前,探清全貌。


    以上這些關於女官的資料,我不打算寫在小說裏,隻用序文做一些解釋,因為害怕影響讀者的閱讀,畢竟我寫的是以愛情為主的小說,過於繁冗的學術考究會像阻隔在行文中的石頭,破壞流暢。


    嗯,大家看看就好。假如這篇序讓你頭痛,跳過去直接看正文吧。但假如你有疑問,或者對中國的女官製度有進一步的好奇,以上僅供參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代女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寵並收藏絕代女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