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管家給的料子,露生看了又看, 心裏古怪得緊。這料子給求嶽做衣裳, 好像身量短了些, 朝自己身上比一比, 倒是恰恰合適。可是再看花色質地, 並不像自己愛穿的那一款, 總之是既不適合求嶽, 也不適合自己。他翻翻綢料,一頭是綢緞莊那種大剪刀劃開的,整齊流暢,另一頭卻有些毛糙,仿佛是曾經剪下一段。拿著這綢料發了半天呆,叫鬆鼠抓過去啃壞了一塊。
露生把鬆鼠抓住, 見它爬在床上, 淘氣得可厭, 拿花枝打了一頓屁股, 關了籠子裏, 又看料子。
其實齊管家過去來榕莊街,也常帶東西, 有些很合適, 要麽少爺愛吃, 要麽自己愛吃,有些就不倫不類的不知道什麽意思。
——再說夜裏送,送給誰呢?要是自己不起來, 這料子難道丟在誰屋門口?
露生度量著齊管家或許是無話找話,隨手送個什麽罷了,這分明就是有意和解,心裏反而歉疚起來。他雖然比老爺年輕,又同為下人,到底是叔叔一輩的人,自己不該那樣頂撞他。想著這料子幹脆就給求嶽做個短衫,輕輕軟軟的家常穿倒好。
隔天齊鬆義起來,也一樣的若無其事,家裏人挨了幾天訓斥,像春天的亂草坪給剪了一遍,有些煥然一新的氣象。露生見他,反而先恭敬了兩分。
他回想自己那天的無明火,原來都是因為齊管家太像金少爺,像的不是麵貌,是言談舉止的態度。那一種若即若離,笑裏藏刀,話語間敲山震虎,文雅地指桑罵槐,這些手段無一不像金少爺,也不知是金少爺熏陶了齊鬆義,還是齊鬆義熏陶了他。自己的怒氣,三分是衝著齊鬆義的惡話,七分倒是衝著金少爺發的。
心裏的怨懟隻是撫平了,說穿了沒有放下,如今越是幸福,這過去的怨懟越突兀,十年的真情錯付,十年的望梅止渴,想想幾乎心上流血,是撒鹽的刀子在心裏割。
想著,把齊管家那塊綢料放下了,自去庫房裏,朝帶來的箱子中尋了一塊石青色的好綿綢,估摸著齊鬆義的身量,先給他做了一件新衣裳。
露生承認自己就是賭著氣,賭氣裝大方,齊鬆義仿佛是金少爺的某種象征,他就是要證明給他看,告訴他自己現在過得好。
他在無人的靜夜裏撚著針線,千絲萬縷,縫進去的是對過去的訣別,也是對自己新生的祝福。他縷著線,一整個春天的世界也縷著線,這線是一段陳舊的情絲,縫上打一個死結,是昨日之日不可留;他刺下針,一整個春天的世界也刺下針,花香如剪,月華如針,刺在布料上,爽快幹淨的“嚓”地一聲,把十年裏想不破的事情都捅開了,往事散亂如縷,他把它們都縫起來,就此別過了。
起初做這衣服還是含著淚,做到最後,露生微笑起來,心裏生出新的針和線,那是為了求嶽而預備的。他覺得自己好像一個幹淨的線軸,前塵往事都抽空了,抽去的是往日抽刀斷水的煩惱,繞上去的是今日既酸又甜的期待。又好像自己變成一條蠶,食之桑麻,吐之羅紗,不知蠶吃桑葉苦不苦,自己是吃過苦了,吃夠苦了,現在心裏釀的全是柔軟的絲。
想把這段苦盡甘來織成一段錦,送給心上人。
再看齊鬆義給的那塊料子,露生把料子捂住臉,突然胡思亂想,想做一個貼身的內衣,想來想去,針把手指紮成篩子,邊疼邊笑,聽見求嶽在窗戶外頭經過,問他:“你在裏麵幹什麽?”
露生捂著臉笑道:“不關你的事!”
“我想進去玩一會兒啊,我想玩鬆鼠。”
露生嬌聲道:“不給玩!”
這一件春衫捧到齊鬆義麵前,把齊管家弄得莫名。露生故作大方地說:“看齊管家今年也沒換新衣裳,我就擅自給您做了一件。”
他這頭說著,那頭心虛,臉也有些紅了。
齊鬆義看他半天,溫和道:“我有時教訓你,不是一定要你難堪,隻是你做事太不成個體統,須知管家也有管家的本分,什麽事都順著主子脾氣來,那還要管家做什麽?”
露生垂頭稱是,齊鬆義緩緩又道:“在少爺身邊,不要總是狐媚,多學學做事,成個左膀右臂,其實才是萬年長青。”話到此處,露生覺得他神色仿佛黯然,想問又不敢,過一會兒聽他說:“以後那些話,不要再對任何人說,你食金家之祿,要顧金家的廉恥。”
露生羞得滿臉紫漲,撐著一股氣道:“我曉得。”
他怕齊鬆義不收這衣服,怯怯地將衫子往前送一送。
齊鬆義看他仿佛貓咪親人,有討好的意思,也有乖戾的倨傲,心裏苦笑。接過衫子,不由自主問道:“你說少爺待你一日好,你便好一日,若是哪天不好了,你要如何?”
露生咬著嘴唇道:“能有今日,已經是三生有幸,何必問來日?”
齊鬆義苦笑出聲,點頭道:“好!好!年少輕狂,都會這樣說,但願你來日吃得起這份斷腸苦!”
他穿著這件春衫,離開了句容,回南京去了。露生不知求嶽是嫉妒這件衣服,還是真有什麽正經事,隻見求嶽在碼頭上囑咐了齊鬆義幾句話,齊鬆義點頭允諾。
又說:“原本想過了清明再回南京,少爺在這裏忙得很,若是清明沒有空,今年好歹抽個時間,去家裏墳上,灑掃灑掃。”
金總點頭應了。
“得空我會去。”
隻是這年清明,他們沒有時間上墳,用求嶽的話說:“我一個冒牌貨,哪來的臉見人家祖宗?先立一個小目標,賺他十萬塊,到時候光光彩彩地去見家長。”
露生見他說“見家長”這三個字,眼裏含著笑,似乎是言外有意,臉不禁又紅了,也不知見幾個死鬼家長到底是臉紅個什麽勁。
這一年春天的戰事起伏跌宕。南京政府一直采取“一麵抵抗、一麵交涉”的政策,這邊上海打得頭破血流,那邊在拚命向歐美各國和國聯發照會。從一二八至今,照會發了不知幾十幾百條,英美各國坐不住了,因為租界也開始受到威脅。3月6號,中日雙方都發表了停戰布告,隻是大家誰也不撤軍,開始了漫長的“你鬆手!”“你鬆我才鬆!”
——這樣的拉鋸扯皮。
顯然不要臉的是入侵的那一方,被打進家裏還先鬆手的是傻逼。
張治中不傻,蔡廷鍇也不傻,這條前線是用如山積骨守衛的,所有淞滬守軍都抱定了馬革裹屍的心思,隻有蔣光頭智障。蔣校長左一個電話右一個電話,電令撤軍。
這次蔡同學再也不上你的當,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謝謝。
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王大佬在上海也沒閑著,帶著小弟們到處打野,把停在江上的日艦“出雲號”炸了個底朝天。
對國內外的政客們而言,這是一段煎熬的時光,每天都在開會,每天都是唇槍舌劍。而對金總和整個安龍廠來說,這是一次出乎意料的機遇。
金求嶽現在明白為什麽他對淞滬抗戰沒有印象了,因為它既不是轟轟烈烈地取得勝利,也不是臊皮搭臉的棄甲而逃,每一個軍人都兌現了他們當初許下的諾言,抗擊強權,衛我國土,不掃倭寇誓不還。阻礙他們取勝的不是日軍的航母與坦克,而是袖手旁觀的當權者。後來在延安見到毛偉人,並寫下《紅星照耀中國》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他的報道中這樣評價淞滬抗戰:“對中國人來說,這次軍事失利卻是一次驚人的精神上的勝利。”
這種精神勝利有別於所謂的阿q精神,是真刀真槍的雖敗猶榮。
它為中國取得了百年來第一次無賠款無割地的停戰協約,也讓日本人明白,中國人並不好欺負,甚至可以很暴躁。
在這樣的全民愛國的狂潮中,安龍毛巾幾乎是被推著走上了爆紅的路線,大家個個都講愛國,什麽東西都要和愛國沾個邊,連蝦仁鍋巴都改叫“轟炸東京”。而金總早在這波熱度之前,站在營銷的浪潮先鋒,敞開口袋痛賺錢。
毛巾根本供不應求,求嶽先跟政府預支,買了一部新的織造機,又從南京租了一艘貨輪,每月七百元,專向各地發貨。句容碼頭繁華遠勝於往日,往來全是客商和裝貨的工人。其實賺了多少錢他根本不清楚,沒心思點錢了,也沒心思問石瑛進賬多少,他對錢快要失去概念了,他隻關心出紗、上機、成貨、上船走你!
忙忙碌碌地,春天就這樣過去了。
那是五月初的早上,春天臨近終幕,寶華山萬木錦繡,句容鎮的花也開了又落,唯有野芍藥橋頭村尾地爛漫盛開。求嶽尋了一頭大青騾,載著露生,自己左右口袋,一兜揣一瓶汾酒,一聲不響地向寶華山上去。
露生不知他這是要去做什麽,說是掃墓,兩人也沒換素服,要說祭奠,隻帶兩瓶酒,也太薄了些。
——想起他說“你答應我”,不敢問,又怕羞,默不作聲,叫他牽著騾子,緩緩上山。
兩人跋山涉水地隻撿野路走,一路上但見牧童騎牛,田間梳秧,柳暗花明,走到山腰一帶無人的清溪處,求嶽坐下來,遞給露生兩封信,說:“念吧。”
露生和他並肩坐在如錦春草上,綠蔭委地,就在這一片綠蔭裏,接過兩封信,展開第一封,字跡龍飛鳳舞,上寫著:
金小友惠啟:
前日得小友金線毛巾一條,已叫收下。物甚粗糙,實感情意,最可嘉獎乃是“精忠報國”四字,大丈夫為人,當以此四字勉勵終生。唯來信中說此物是“精忠報國plus”,後麵洋文不解是何意,做生意應腳踏實地,不要弄這些花哨東西。
吾曾與小友在黃浦江立誓,必斬白川義則人頭,以祭我萬千誌士英靈。此言今日踐諾,白川身首分離,死無全屍,雖如此猶不解我恨。來日必赴倭人彈丸島地,盡殺他滿門妻小。
吾言有成,小友亦有成,不可自得於一時勝利,須勵精圖治,克進克取。國之根本非戎馬也,乃生息也,國之大計非幹戈也,乃民生也。叔放浪江湖,自命為俠,商貿事務實不通曉,無從指教,唯有勉勵。小友大智若愚,萬勿囿於財貨,要將此良才惠民生以報國。
後麵大概是想了又想,加了一句:
祝生意興隆,大吉大利。
最末署著王亞樵的表字,王九光。
王亞樵言出必行,4月29日,日軍在虹口公園舉行“淞滬戰爭祝捷大會”,王大佬派出刺客,將侵華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當場炸死。
死相想必很難看。
露生又打開另一封信,裏麵是一份文書,江北染廠的文契,另附支票一張。最底下是石瑛的信箋,公文蓋著印章:
聞君商品銷量甚佳,實可慶賀。賬目審慎經兌,共得款拾陸萬貳仟柒佰壹拾元。安龍廠所得拾壹萬叁仟肆佰柒拾元,已附支票在冊。餘肆萬捌千陸佰柒拾元,市政廳納為軍需款項。此筆義款,將擬交張文白治下駐南翔八十七師。
八十七師即張治中麾下王敬久師,露生想起陶副官,連連頷首:“王將軍與蔣將軍一樣,都是忠勇愛國之士,報紙上也說他的八十七師是抗戰主力。此事石市長當真妥善用心。”
又有一張白箋寫著:
前日電詢之山東人士陶嶸崢,今已有消息,戰中損一耳一臂,截肢一足,所幸者性命無虞,現在湯山軍醫院療養。
露生念一句,求嶽便喝一口酒,也向溪河裏澆一遍酒,兩封信念罷,已經喝得醉眼朦朧,露生見他沉默不語,知他心事,自己擦擦眼睛,才發現淚把臉頰打濕了。
暮春的太陽透過樹蔭,柔和地灑在他們身上,唯有一行清溪奔流東去。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從二月十六日至今,整整八十天,求嶽覺得自己像經曆了一生那麽漫長,而它日月輪轉、晝夜無休,短暫得又仿佛隻是一瞬間。這八十天裏,他們奪回了句容廠,賭贏了淞滬的勝利,以一場家國同運的博弈,完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熱點營銷案。它真的打響了一個品牌,屬於他們自己的品牌。
也許不會被載入史冊,但金求嶽想,它會被經曆過的人記得。
在那之前,他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也從來沒有親自參與過任何營銷的策劃,他被母親和學姐相繼挾持著過了十幾年,雖然身為集團總裁,但從未在任何一個商業案例上有過自己的主張。
金求嶽抱著酒瓶,忽然哽咽,過去的二十幾年,連他自己都快相信自己真是個廢柴了。
露生見他神色動容,輕輕握住他的手。
求嶽把酒瓶丟了,轉身抱住他,他把他按倒在草地上,露生知道他是喝多了,沒有掙紮,溫順地,他也倒在芳香的春草裏,兩手情不自禁地環上他的脖子。幕天席地,是一個你情我願的姿勢。
聽見他啞著嗓子說:“露生,我想親親你。”
這句話是告知的、不是請求的,因為沒有給他留下思考的餘地,他自己也沒有心情和力氣去抗拒和思考,他聞見他呼吸裏噴薄出的濃鬱的酒香,把兩個人都熏醉了,心醉神迷地朦朧相看,像有什麽人推著他們,越靠越近,嘴唇落在眼睛上,眼睛像花朵,嬌羞地閉攏了,落在鼻尖上,呼吸也停止了,落在嘴唇上,是一陣纏綿的,要湧出眼淚的親吻,像一陣溫熱的春雨。
他覺到他的手在解開他的衣服,心裏不由自主地害怕,但是抵不過顫栗的酥麻。他整個人都軟下來了,除了“哥哥”兩個字,什麽也說不出來。春雨落在他額頭上、耳朵上、頸子裏、肩膀上,伴著滾燙的春風,把他的腰箍緊了,遠遠近近的林木裏,百鳥歡騰,把兩人急促的呼吸都遮掩住。
他內心全是順從的、溫柔的、等待被占有的情緒,隻是求嶽埋頭在他胸前,忽然不動了。
露生先是怕羞,軟綿綿地閉眼不動,過一會兒覺得不對,把求嶽輕輕晃一晃。
“哥哥。”
求嶽無意識地抱緊他,好像抱緊一個甜美的春夢。
“……”
——這傻子居然醉得睡著了!
露生哭笑不得地坐起來,拍拍求嶽的腦袋,聽他醉眼迷離的囈語:“露生,我好高興。”
“哎,我知道。”
“我們贏了。”
“是贏了。”
“我都做到了。”求嶽稀裏糊塗地說夢話:“你看見了。”
露生聽見他聲音裏是含著孩子一樣的淚意,這麽些天,他是真的累了。
露生緩緩抱住他,讓他把臉貼著自己的胸脯,這裏足夠柔軟,也足夠溫暖,能讓他做個好夢。羞恥和狂亂都消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純淨的、近乎揪心的溫存。他第一次發現,金求嶽原來很自卑、很脆弱,一個人在彷徨著,但是也勇敢著。
他抱著他,仿佛是花朵托著一個蠢蜜蜂。輕輕地,他把求嶽的手和自己的手扣在一起,在他額頭上無聲地親了又親。
他覺得他們好像都長大了一點。
兩個杏子打下來,是鳥在枝頭啄果子。
仰頭看看,原來是好大一株杏樹,心想今年沒有辜負春光,隻是辜負了杏花,已經是綠葉成蔭子滿枝。
春光從來短暫,可接著會是更蓬勃的夏天。他們的國家沒有倒下,堅強地站穩了,日子還在後頭,都會像滿樹的杏子一樣,總有碩果累累的一日。
露生望望枝頭的杏子,不覺笑起來。
露生把鬆鼠抓住, 見它爬在床上, 淘氣得可厭, 拿花枝打了一頓屁股, 關了籠子裏, 又看料子。
其實齊管家過去來榕莊街,也常帶東西, 有些很合適, 要麽少爺愛吃, 要麽自己愛吃,有些就不倫不類的不知道什麽意思。
——再說夜裏送,送給誰呢?要是自己不起來, 這料子難道丟在誰屋門口?
露生度量著齊管家或許是無話找話,隨手送個什麽罷了,這分明就是有意和解,心裏反而歉疚起來。他雖然比老爺年輕,又同為下人,到底是叔叔一輩的人,自己不該那樣頂撞他。想著這料子幹脆就給求嶽做個短衫,輕輕軟軟的家常穿倒好。
隔天齊鬆義起來,也一樣的若無其事,家裏人挨了幾天訓斥,像春天的亂草坪給剪了一遍,有些煥然一新的氣象。露生見他,反而先恭敬了兩分。
他回想自己那天的無明火,原來都是因為齊管家太像金少爺,像的不是麵貌,是言談舉止的態度。那一種若即若離,笑裏藏刀,話語間敲山震虎,文雅地指桑罵槐,這些手段無一不像金少爺,也不知是金少爺熏陶了齊鬆義,還是齊鬆義熏陶了他。自己的怒氣,三分是衝著齊鬆義的惡話,七分倒是衝著金少爺發的。
心裏的怨懟隻是撫平了,說穿了沒有放下,如今越是幸福,這過去的怨懟越突兀,十年的真情錯付,十年的望梅止渴,想想幾乎心上流血,是撒鹽的刀子在心裏割。
想著,把齊管家那塊綢料放下了,自去庫房裏,朝帶來的箱子中尋了一塊石青色的好綿綢,估摸著齊鬆義的身量,先給他做了一件新衣裳。
露生承認自己就是賭著氣,賭氣裝大方,齊鬆義仿佛是金少爺的某種象征,他就是要證明給他看,告訴他自己現在過得好。
他在無人的靜夜裏撚著針線,千絲萬縷,縫進去的是對過去的訣別,也是對自己新生的祝福。他縷著線,一整個春天的世界也縷著線,這線是一段陳舊的情絲,縫上打一個死結,是昨日之日不可留;他刺下針,一整個春天的世界也刺下針,花香如剪,月華如針,刺在布料上,爽快幹淨的“嚓”地一聲,把十年裏想不破的事情都捅開了,往事散亂如縷,他把它們都縫起來,就此別過了。
起初做這衣服還是含著淚,做到最後,露生微笑起來,心裏生出新的針和線,那是為了求嶽而預備的。他覺得自己好像一個幹淨的線軸,前塵往事都抽空了,抽去的是往日抽刀斷水的煩惱,繞上去的是今日既酸又甜的期待。又好像自己變成一條蠶,食之桑麻,吐之羅紗,不知蠶吃桑葉苦不苦,自己是吃過苦了,吃夠苦了,現在心裏釀的全是柔軟的絲。
想把這段苦盡甘來織成一段錦,送給心上人。
再看齊鬆義給的那塊料子,露生把料子捂住臉,突然胡思亂想,想做一個貼身的內衣,想來想去,針把手指紮成篩子,邊疼邊笑,聽見求嶽在窗戶外頭經過,問他:“你在裏麵幹什麽?”
露生捂著臉笑道:“不關你的事!”
“我想進去玩一會兒啊,我想玩鬆鼠。”
露生嬌聲道:“不給玩!”
這一件春衫捧到齊鬆義麵前,把齊管家弄得莫名。露生故作大方地說:“看齊管家今年也沒換新衣裳,我就擅自給您做了一件。”
他這頭說著,那頭心虛,臉也有些紅了。
齊鬆義看他半天,溫和道:“我有時教訓你,不是一定要你難堪,隻是你做事太不成個體統,須知管家也有管家的本分,什麽事都順著主子脾氣來,那還要管家做什麽?”
露生垂頭稱是,齊鬆義緩緩又道:“在少爺身邊,不要總是狐媚,多學學做事,成個左膀右臂,其實才是萬年長青。”話到此處,露生覺得他神色仿佛黯然,想問又不敢,過一會兒聽他說:“以後那些話,不要再對任何人說,你食金家之祿,要顧金家的廉恥。”
露生羞得滿臉紫漲,撐著一股氣道:“我曉得。”
他怕齊鬆義不收這衣服,怯怯地將衫子往前送一送。
齊鬆義看他仿佛貓咪親人,有討好的意思,也有乖戾的倨傲,心裏苦笑。接過衫子,不由自主問道:“你說少爺待你一日好,你便好一日,若是哪天不好了,你要如何?”
露生咬著嘴唇道:“能有今日,已經是三生有幸,何必問來日?”
齊鬆義苦笑出聲,點頭道:“好!好!年少輕狂,都會這樣說,但願你來日吃得起這份斷腸苦!”
他穿著這件春衫,離開了句容,回南京去了。露生不知求嶽是嫉妒這件衣服,還是真有什麽正經事,隻見求嶽在碼頭上囑咐了齊鬆義幾句話,齊鬆義點頭允諾。
又說:“原本想過了清明再回南京,少爺在這裏忙得很,若是清明沒有空,今年好歹抽個時間,去家裏墳上,灑掃灑掃。”
金總點頭應了。
“得空我會去。”
隻是這年清明,他們沒有時間上墳,用求嶽的話說:“我一個冒牌貨,哪來的臉見人家祖宗?先立一個小目標,賺他十萬塊,到時候光光彩彩地去見家長。”
露生見他說“見家長”這三個字,眼裏含著笑,似乎是言外有意,臉不禁又紅了,也不知見幾個死鬼家長到底是臉紅個什麽勁。
這一年春天的戰事起伏跌宕。南京政府一直采取“一麵抵抗、一麵交涉”的政策,這邊上海打得頭破血流,那邊在拚命向歐美各國和國聯發照會。從一二八至今,照會發了不知幾十幾百條,英美各國坐不住了,因為租界也開始受到威脅。3月6號,中日雙方都發表了停戰布告,隻是大家誰也不撤軍,開始了漫長的“你鬆手!”“你鬆我才鬆!”
——這樣的拉鋸扯皮。
顯然不要臉的是入侵的那一方,被打進家裏還先鬆手的是傻逼。
張治中不傻,蔡廷鍇也不傻,這條前線是用如山積骨守衛的,所有淞滬守軍都抱定了馬革裹屍的心思,隻有蔣光頭智障。蔣校長左一個電話右一個電話,電令撤軍。
這次蔡同學再也不上你的當,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謝謝。
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王大佬在上海也沒閑著,帶著小弟們到處打野,把停在江上的日艦“出雲號”炸了個底朝天。
對國內外的政客們而言,這是一段煎熬的時光,每天都在開會,每天都是唇槍舌劍。而對金總和整個安龍廠來說,這是一次出乎意料的機遇。
金求嶽現在明白為什麽他對淞滬抗戰沒有印象了,因為它既不是轟轟烈烈地取得勝利,也不是臊皮搭臉的棄甲而逃,每一個軍人都兌現了他們當初許下的諾言,抗擊強權,衛我國土,不掃倭寇誓不還。阻礙他們取勝的不是日軍的航母與坦克,而是袖手旁觀的當權者。後來在延安見到毛偉人,並寫下《紅星照耀中國》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他的報道中這樣評價淞滬抗戰:“對中國人來說,這次軍事失利卻是一次驚人的精神上的勝利。”
這種精神勝利有別於所謂的阿q精神,是真刀真槍的雖敗猶榮。
它為中國取得了百年來第一次無賠款無割地的停戰協約,也讓日本人明白,中國人並不好欺負,甚至可以很暴躁。
在這樣的全民愛國的狂潮中,安龍毛巾幾乎是被推著走上了爆紅的路線,大家個個都講愛國,什麽東西都要和愛國沾個邊,連蝦仁鍋巴都改叫“轟炸東京”。而金總早在這波熱度之前,站在營銷的浪潮先鋒,敞開口袋痛賺錢。
毛巾根本供不應求,求嶽先跟政府預支,買了一部新的織造機,又從南京租了一艘貨輪,每月七百元,專向各地發貨。句容碼頭繁華遠勝於往日,往來全是客商和裝貨的工人。其實賺了多少錢他根本不清楚,沒心思點錢了,也沒心思問石瑛進賬多少,他對錢快要失去概念了,他隻關心出紗、上機、成貨、上船走你!
忙忙碌碌地,春天就這樣過去了。
那是五月初的早上,春天臨近終幕,寶華山萬木錦繡,句容鎮的花也開了又落,唯有野芍藥橋頭村尾地爛漫盛開。求嶽尋了一頭大青騾,載著露生,自己左右口袋,一兜揣一瓶汾酒,一聲不響地向寶華山上去。
露生不知他這是要去做什麽,說是掃墓,兩人也沒換素服,要說祭奠,隻帶兩瓶酒,也太薄了些。
——想起他說“你答應我”,不敢問,又怕羞,默不作聲,叫他牽著騾子,緩緩上山。
兩人跋山涉水地隻撿野路走,一路上但見牧童騎牛,田間梳秧,柳暗花明,走到山腰一帶無人的清溪處,求嶽坐下來,遞給露生兩封信,說:“念吧。”
露生和他並肩坐在如錦春草上,綠蔭委地,就在這一片綠蔭裏,接過兩封信,展開第一封,字跡龍飛鳳舞,上寫著:
金小友惠啟:
前日得小友金線毛巾一條,已叫收下。物甚粗糙,實感情意,最可嘉獎乃是“精忠報國”四字,大丈夫為人,當以此四字勉勵終生。唯來信中說此物是“精忠報國plus”,後麵洋文不解是何意,做生意應腳踏實地,不要弄這些花哨東西。
吾曾與小友在黃浦江立誓,必斬白川義則人頭,以祭我萬千誌士英靈。此言今日踐諾,白川身首分離,死無全屍,雖如此猶不解我恨。來日必赴倭人彈丸島地,盡殺他滿門妻小。
吾言有成,小友亦有成,不可自得於一時勝利,須勵精圖治,克進克取。國之根本非戎馬也,乃生息也,國之大計非幹戈也,乃民生也。叔放浪江湖,自命為俠,商貿事務實不通曉,無從指教,唯有勉勵。小友大智若愚,萬勿囿於財貨,要將此良才惠民生以報國。
後麵大概是想了又想,加了一句:
祝生意興隆,大吉大利。
最末署著王亞樵的表字,王九光。
王亞樵言出必行,4月29日,日軍在虹口公園舉行“淞滬戰爭祝捷大會”,王大佬派出刺客,將侵華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當場炸死。
死相想必很難看。
露生又打開另一封信,裏麵是一份文書,江北染廠的文契,另附支票一張。最底下是石瑛的信箋,公文蓋著印章:
聞君商品銷量甚佳,實可慶賀。賬目審慎經兌,共得款拾陸萬貳仟柒佰壹拾元。安龍廠所得拾壹萬叁仟肆佰柒拾元,已附支票在冊。餘肆萬捌千陸佰柒拾元,市政廳納為軍需款項。此筆義款,將擬交張文白治下駐南翔八十七師。
八十七師即張治中麾下王敬久師,露生想起陶副官,連連頷首:“王將軍與蔣將軍一樣,都是忠勇愛國之士,報紙上也說他的八十七師是抗戰主力。此事石市長當真妥善用心。”
又有一張白箋寫著:
前日電詢之山東人士陶嶸崢,今已有消息,戰中損一耳一臂,截肢一足,所幸者性命無虞,現在湯山軍醫院療養。
露生念一句,求嶽便喝一口酒,也向溪河裏澆一遍酒,兩封信念罷,已經喝得醉眼朦朧,露生見他沉默不語,知他心事,自己擦擦眼睛,才發現淚把臉頰打濕了。
暮春的太陽透過樹蔭,柔和地灑在他們身上,唯有一行清溪奔流東去。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從二月十六日至今,整整八十天,求嶽覺得自己像經曆了一生那麽漫長,而它日月輪轉、晝夜無休,短暫得又仿佛隻是一瞬間。這八十天裏,他們奪回了句容廠,賭贏了淞滬的勝利,以一場家國同運的博弈,完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熱點營銷案。它真的打響了一個品牌,屬於他們自己的品牌。
也許不會被載入史冊,但金求嶽想,它會被經曆過的人記得。
在那之前,他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也從來沒有親自參與過任何營銷的策劃,他被母親和學姐相繼挾持著過了十幾年,雖然身為集團總裁,但從未在任何一個商業案例上有過自己的主張。
金求嶽抱著酒瓶,忽然哽咽,過去的二十幾年,連他自己都快相信自己真是個廢柴了。
露生見他神色動容,輕輕握住他的手。
求嶽把酒瓶丟了,轉身抱住他,他把他按倒在草地上,露生知道他是喝多了,沒有掙紮,溫順地,他也倒在芳香的春草裏,兩手情不自禁地環上他的脖子。幕天席地,是一個你情我願的姿勢。
聽見他啞著嗓子說:“露生,我想親親你。”
這句話是告知的、不是請求的,因為沒有給他留下思考的餘地,他自己也沒有心情和力氣去抗拒和思考,他聞見他呼吸裏噴薄出的濃鬱的酒香,把兩個人都熏醉了,心醉神迷地朦朧相看,像有什麽人推著他們,越靠越近,嘴唇落在眼睛上,眼睛像花朵,嬌羞地閉攏了,落在鼻尖上,呼吸也停止了,落在嘴唇上,是一陣纏綿的,要湧出眼淚的親吻,像一陣溫熱的春雨。
他覺到他的手在解開他的衣服,心裏不由自主地害怕,但是抵不過顫栗的酥麻。他整個人都軟下來了,除了“哥哥”兩個字,什麽也說不出來。春雨落在他額頭上、耳朵上、頸子裏、肩膀上,伴著滾燙的春風,把他的腰箍緊了,遠遠近近的林木裏,百鳥歡騰,把兩人急促的呼吸都遮掩住。
他內心全是順從的、溫柔的、等待被占有的情緒,隻是求嶽埋頭在他胸前,忽然不動了。
露生先是怕羞,軟綿綿地閉眼不動,過一會兒覺得不對,把求嶽輕輕晃一晃。
“哥哥。”
求嶽無意識地抱緊他,好像抱緊一個甜美的春夢。
“……”
——這傻子居然醉得睡著了!
露生哭笑不得地坐起來,拍拍求嶽的腦袋,聽他醉眼迷離的囈語:“露生,我好高興。”
“哎,我知道。”
“我們贏了。”
“是贏了。”
“我都做到了。”求嶽稀裏糊塗地說夢話:“你看見了。”
露生聽見他聲音裏是含著孩子一樣的淚意,這麽些天,他是真的累了。
露生緩緩抱住他,讓他把臉貼著自己的胸脯,這裏足夠柔軟,也足夠溫暖,能讓他做個好夢。羞恥和狂亂都消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純淨的、近乎揪心的溫存。他第一次發現,金求嶽原來很自卑、很脆弱,一個人在彷徨著,但是也勇敢著。
他抱著他,仿佛是花朵托著一個蠢蜜蜂。輕輕地,他把求嶽的手和自己的手扣在一起,在他額頭上無聲地親了又親。
他覺得他們好像都長大了一點。
兩個杏子打下來,是鳥在枝頭啄果子。
仰頭看看,原來是好大一株杏樹,心想今年沒有辜負春光,隻是辜負了杏花,已經是綠葉成蔭子滿枝。
春光從來短暫,可接著會是更蓬勃的夏天。他們的國家沒有倒下,堅強地站穩了,日子還在後頭,都會像滿樹的杏子一樣,總有碩果累累的一日。
露生望望枝頭的杏子,不覺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