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詩韻和盧小翠跪下行弟子之禮,杜光庭哭笑不得,這正是趕鴨子上架,沒奈何,倒也不再推辭生受了。


    百裏無忌心想暗樂,隻要你受了這弟子禮,你就被粘上了,竭力鼓動杜光庭去為醫署醫生講學。


    杜光庭無奈,看著百裏無忌連連搖頭,心想,這個經略史怎麽會如此無恥之極。但生米已成熟飯,勉強答應授十天課業。


    無忌還不滿足,說道:“如今慶州初立,賢才甚缺,道長閱曆豐厚,子青懇請道長為子青舉薦幾人,切勿推辭。”


    杜光庭心中暗暗叫苦,思忖甚久,終於開口說道:“老道實在想不出合適人選。不如這樣,老道的道童姓彭名曉,已經跟隨許久,學業有成,雖不敢說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但也算文武皆備。隻是年少,三年後,待其長成,老道便命他前來輔佐小友,如何?”


    無忌聞言大喜,轉頭看向那道童,問道:“三年後,汝可願輔佐某建功立業?”


    道童麵無表情地答道:“小道唯祖師之命是從。”


    嘿,一點不賣百裏無忌的帳。


    無忌榨取了杜光庭的親隨道童,心想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可過之,便讓人安排杜光庭師徒的住處,沒想杜光庭怕了無忌此人,不想住在州府,借口去醫署逛逛,便由盧詩韻帶著往醫署而去。


    百裏無忌待其走遠,實在憋不住哈哈大笑。自幼耳聞目染,佩服杜真人的學識,羨慕他的率直,敬仰他的灑脫,可不代表著自己便要去學他隱身山間,自得其樂。這世間令無忌牽掛的人事太多,不將他們安排妥當,無忌如何能歸隱山林?


    數天後,魏?趕到州府。


    在百裏無忌的軟泡爛磨之下,魏?終究還是成了杜光庭的弟子,杜光庭答應將魏?帶往青城隨他學習三年,到時與道童彭曉一起入世。


    十日後,杜光庭前來告辭,百裏無忌率眾人送至城外,命人準備了大量物事,整整裝了三車,遣人隨杜光庭送去青城山。杜光庭再三推辭,無忌堅持,沒奈何,隻好從了。


    無忌又命人將精選番薯給杜光庭帶上,將種植之法寫於紙上,交給杜光庭。


    最後百裏無忌大禮拜到在杜光庭腳下,正容說道:“日前言語多有得罪,還請道長寬恕豎子無狀。子青自幼師從梁公習孔孟,非嗜血之人,明是非,辨忠奸,識仁義,當不負道長遠來勸諫之情意。還望道長此去,千萬保重身體。


    杜光庭一時阻擋不及,心情複雜地望著拜倒在自己腳下的百裏無忌,此子如此年少,聰慧狡詰,有活千萬人之仁,亦有屠萬千人之惡,殺伐果斷,實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三國曹阿瞞之像。想如今亂世,卻已非靠聖人之道所能拯救的,罷,罷,罷了。


    杜光庭彎腰扶住百裏無忌臂,開口說道:“日後小友若能感悟天道無為,將是天下蒼生幸事,老道無物相贈,留於小友一句話以當別禮。”


    隨著一行人的離去,風中傳來杜光庭的聲音“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謂安……。”


    所謂德人,其居處與行動都不需要謀慮,其心中也沒有是非美惡一類的概念。四海之內的人都得利就叫做喜悅,都享受供給就叫做安定。


    無忌知道,這是杜光庭最後留下了他這輩子的念想,聖人和百姓都夢想著一個美好的大同社會,在這個大同世界裏,“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


    有些事總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就象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樣。


    百裏無忌正遭受著慶州府軍政二路各層官員的聯合“逼宮”。


    這令百裏無忌非常生氣。


    生氣的後果就是,參與此事的所有人停俸一個月。


    除了百裏義不甘心之外,其它人都說“值”。


    事情的起因還是在慶州的那場暴亂。


    百裏無忌差點死在了萬縣。


    這件事就成了慶州府軍政官員的心病。


    這大事始起,主公若意外喪生,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麽?


    若是百裏無忌下有個一男半女,那還能有個人好繼承。


    象現在百裏無忌孤寡一人,這若有個三長兩短,那這慶州還不如鳥獸散了?


    雖說百裏無忌父親還在,但聽過子承父業的,還真沒聽說過父承子業的。


    於是,慶州府軍政官員開始串聯聚集。


    終於在這一天,對百裏無忌進行了第一次“逼宮”。


    徐世銘代表慶州府文官說道:“主公必須改正這擅自出差的壞習慣,微服私巡目前來說不適合主公。”


    由於數人之中馬驥雲比較穩重,所以軍官由他代表進諫。


    馬驥雲說:“都指揮使一人肩負慶州重任,來不得半點閃失,故某以為,主公日後出行必須慎重。”


    百裏無忌看著底下黑壓壓的數十人,無可奈何。


    “那依諸位的意思,某應該怎麽做汝等才滿意呢?”


    徐世銘說道:“主公,屬下等商量了一個辦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講。”


    “是這樣。首先,主公若是日後必須需要外出,隨身護衛不得少於二十人。”


    “準。”百裏無忌應得很鬆脆。不就多跟幾個人嘛。


    “再者,從文武官員中各篩選出二人,共計四人。主公日後外出,必須知會其中至少二人,以備府衙可以對主公進行保護。”


    百裏無忌略一思索,應道:“準。但某也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人選必須由我來定。”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雙方達成協議。


    由徐世銘、百裏仁、馬驥雲、百裏義組成四人小組,負起監督之責。


    選擇百裏仁、百裏義自然是百裏無忌的意思,兄弟嘛,通融起來總是方便一點的。


    自此百裏無忌私自出行受到了嚴密的監控。


    徹底喪失了偷偷溜出去看望盧詩韻的自由。


    很大程度上也使得百裏仁看望盧小翠的難度大大的增加,但活人總不會被尿憋死不是?


    百裏無忌腦中閃過一個怪念頭,“這難道就是內閣的雛形?”


    見鬼了,百裏無忌使勁地搖搖頭,想將這個怪異的想法甩走。


    ……。


    第一卷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代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代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