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嬌軟可欺嫂嫂VS被借種的腹黑小叔子64
氣運男主要絕嗣,好孕女配來生崽 作者:霧雨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後,他又是說道:“瑤兒,你剛生產完,身子正虛弱,還是好好休息吧。這些事情,我會處理好的。”
虞瑤確實覺得有些疲憊,聽了他的話,便輕輕點頭,閉上了眼睛。
陳慕風見她睡了,輕輕替她掖好被褥,又見兩個孩子躺在搖籃裏睡的香甜,淡淡一笑。
這才轉身出去,將門輕輕關上。
李銘軒和張書翰二人並未離開,坐在院子裏的石桌邊說話。
見陳慕風從屋裏出來,麵色凝重,互相對視一眼,便走上前去詢問。
“陳兄,方才見你急匆匆地進出,可是有何要緊之事?”
李銘軒低聲詢問道。
張書翰也是跟著道:“是啊,陳兄,若有什麽難處,不妨和我們說說,大家也可以一起出出主意。”
陳慕風略一沉吟,也沒有隱瞞,便將三皇子派人來送厚禮的事情告訴了二人。
當然,自己的猜測也沒有瞞著,一並告知了他們。
李銘軒和張書翰聽後,麵色皆是一變。
兩人自然對朝堂之爭有所耳聞,也明白三皇子這份厚禮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陳兄,此事確實棘手。三皇子的厚禮,收與不收,都需謹慎考慮。”
李茗軒在院子裏來回踱步,沉思片刻,皺眉說道。
張書翰也是表示讚同,“是啊,陳兄,此事關乎你的前程,甚至身家性命,務必三思而行。”
陳慕風歎了口氣,“我又何嚐不知,隻是,如今我已被三皇子注意到,算是處於風口浪尖,想要獨善其身,隻怕難了。”
三人一陣沉默,各自心中思量。
過了一會,李茗軒突然開口道:“陳兄,不知你心中可有決斷?”
陳慕風緩緩道:“我決定暫時收下厚禮。畢竟,這本書籍對殿試大有裨益。而這座宅院,也讓我在京城有個安身立命之所。我並非貪圖富貴之人,隻是我若拒絕三皇子,便是拂了他的意,三皇子雖不會明麵對我如何。但那些巴結他的官員也定會看其眼色行事,若如此的話,我的仕途將會一片坎坷。”
說到後來,他神色凝重。
李茗軒和張書翰二人也明白他說的是肺腑之言,也是最無奈的選擇,紛紛表示支持。
“陳兄,既然你已有決斷,我們便全力支持你。隻是日後你進入朝堂,還得多加小心。”
李茗軒低聲說道。
張書翰也是點頭附和,“是啊,陳兄,朝堂之爭,凶險萬分。你且記住,無論何時,我和李兄都會站在你這邊。”
陳慕風聽了,心中一陣感動。
三人從小認識,既是同窗,也是知交好友,情分自然深厚。
“多謝二位賢弟支持,我陳慕風定不負所望。他日若能在朝堂有所作為,必不忘今日之情。”
他神色鄭重的說道。
三人相似一笑,彼此盡在不言中。
陳慕風也沒有藏私,三皇子送給他的書籍,拿出來和兩人一起觀看研究。
幾日後便是殿試,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也在前十名之內,自是要參加。
長風雖然走了,但卻派人暗中注意著,倒也不是監視,隻是想知道陳慕風會怎麽做。
三人方才的對話,自然被人收入耳中。
三皇子府。
書房內,蕭景衍正靜坐在書房內,手中執筆批閱公文。
長風輕手輕腳的走了進來,躬身稟報道:“殿下,屬下已經把東西送到陳公子手上,恰逢陳公子夫人生產,屬下不便逗留,便先行回來,但也交代人留意那邊。”
“哦?東西他收下了嗎?”
蕭景衍批閱公文的動作一頓,頭也不抬的問道。
“回殿下,已經收下了。”
長風微微頷首,隨後,就把探子傳過來的消息一一稟報給蕭景衍。
蕭景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看來,這陳慕風倒是個聰明人,懂得審時度勢。他既收了本殿的厚禮,便算是本殿的人。隻要他盡力為本殿出謀劃策,本殿自然不會虧待他。”
說道這裏,他頓了頓,又問道:“對了,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如何?他們可有什麽動靜?”
長風回道:“回殿下,張公子和李公子這幾日都在陳公子宅院中,一同研習那本書籍,準備殿試。看他們的樣子,對陳公子倒是十分支持。”
蕭景衍微微點了點頭,“如此甚好,他們三人能夠同心協力,倒也是一股不小的助力。長風,你繼續派人留意他們的動向。另在,你再陳慕風宅院附近繼續購置一處宅院,不用太大,二進即可。”
長風聞言挑眉,“殿下,這宅院您是準備送給張公子?”
張公子也是殿下要拉攏的人,又表示支持陳公子,殿下想來是要拉攏示好。
蕭景衍輕笑,“自然,倒也不是本殿舍不得購買大些的宅院送給他,隻不好超過送給陳慕風那處。”
這送禮,自然要送差不多,這要是送的院子麵積超過陳慕風那處,可就要得罪人了。
“原來如此,那李公子那邊?”
長風又是好奇詢問。
蕭景衍明白他意思,沉吟片刻,便道:“這樣吧,你且準備一份厚禮,不必太過貴重,但要足夠精致,尋個由頭送給他。”
李茗軒家中巨富,什麽都不缺,他若是貿然送禮,隻怕會適得其反。
倒不如先送上一份精致的厚禮,既表達了心意,又不會顯得太過刻意。
長風點頭應下,“是,屬下明白了。”
蕭景衍微微頷首,又吩咐道:“還有,殿試那日,你親自到皇宮門口等著,等他們三人出來,你第一時間帶過來見我。”
“是,殿下。”
長風恭敬應下,隨後退了出去。
陳慕風宅院裏。
兩個孩子的洗三禮並沒有大辦,隻大家湊在一起吃了一桌,倒也熱熱鬧鬧。
李茗軒大手筆的送了兩個孩子一對黃金打造的長命鎖。
張書翰送的禮物雖不及李茗軒貴重,但也頗具心意。
兩個孩子的名字已經取了,是陳慕風取的,虞瑤可取不出什麽好聽的名字來。
哥哥叫陳鈺,寓意珍寶,希望他日後能成為一個有德有才的君子。
女兒叫陳玥,玥乃神珠之意,寓意如神珠般璀璨奪目,一生順遂無憂。
這名字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虞瑤自是滿意。
轉眼到了殿試之日。
這日,天剛蒙蒙亮,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便起床梳洗。
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這幾日都住在陳慕風的宅院裏,並沒有回去。
三人湊在一起日夜研習那本書籍,為殿試做準備。
換上幹淨整潔的衣裳,用過早膳之後,便乘坐馬車前往皇宮。
虞瑤還在坐月子,並沒有出去送,但心裏難免擔憂,這可是見皇帝。
也不知陳慕風是否能應付得來。
但擔心也沒用,隻能在宅院等消息。
陳慕風、李茗軒,張書翰三人一路上緊張又期待。
這殿試和鄉試,會試考試不同,可不是在號舍裏考。
而是由皇上親自出題,最後決出狀元,榜眼,探花前三名。
要是皇上賞識哪個人,說不定還會當場授官。
是博得皇上親眼,從此平步青雲。還是惹來皇上厭惡,自此剝奪功名,全看今日。
三人說不緊張是假的,隻能說話來緩解壓力。
馬車很快來到皇宮門口。
此時,宮門已經大開,但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除了他們三個,還有七個考生。
都是杏榜前十名。
雖大家都是競爭對手,但這會都保持著良好的風度,互相拱手打招呼。
幾人在宮門口等了一會。
不多時,宮門口就傳來太監尖細的嗓音,“時辰到,請各位考生依次入宮。”
這可是不是隨便走的,而是按照杏榜名次排隊進去。
陳慕風是會元,自然是第一個進去,他整理好衣袍,便率先踏入宮門。
張書翰緊隨其後。
第三位是謝允澤,為內閣大學士謝閣老的嫡長孫,自小被家族培養,寄予厚望,文采極佳。
雖考了第三名,但謝允澤顯然是不滿意的。
但偏偏有人比他考的好,還是兩個寒門學子,他也沒轍。
後麵七位依次進入宮門。
皇宮巍峨壯觀,紅牆金瓦,雕梁畫棟,每一處都透著皇家威嚴和尊貴,讓人心生敬畏,不敢有絲毫懈怠。
除了謝允澤,其他九位考生都震撼不已,甚至很是緊張。
哪怕陳慕風這會都臉色凝重,不敢行差踏錯一步。
十人跟著太監,穿過重重宮門,終於來到金鑾殿。
永安帝高坐龍椅,一身金黃色的龍袍,麵色威嚴。
左右兩邊分別站著文武大臣,三皇子自然也在其中。
正目光灼灼的看向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
但未免被他幾個兄弟注意到,他也沒有一直盯著看,隻用偶爾看向他們。
陳慕風隻匆匆一瞥,便收回目光,隨著眾人一起下跪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整齊又響亮,氣氛肅穆。
永安帝目光落在下方十位考生上,淡淡道:“都平身吧。”
“謝皇上。”
眾人齊聲應道。
隨後站起身來,但腰背彎著,並不敢站直。
永安帝目光在十人身上一一掠過,最後視線定格在陳慕風身上。
“你便是此次會元,陳慕風?”
陳慕風忙躬身應道:“回皇上,正是草民。”
永安帝微微頷首,“嗯,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才學,不錯。”
陳慕風忙謙虛道:“皇上謬讚,草民愧不敢當。”
永安帝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轉而看向其他人。
“今日殿試,朕親自出題,你們可要好好作答,莫要讓朕失望。”
眾人齊聲應道:“是,皇上。”
隨後,有太監迅速搬來桌椅,一一擺在殿中央,每人位置隔開。
待十位考生陸續落座。
又有太監捧著宣紙、文房四寶過來,一一分發給他們。
顯然,是要當眾考試。
永安帝見他們準備好,沉吟片刻,便開口出題。
“眾卿家,居廟堂之高憂其名,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如今,朕想聽聽你們對治國的看法,以及如何解決當前朝廷麵臨的種種問題。你們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朕赦你們無罪。”
這個題目相當廣泛,給考生留下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陳慕風略一沉思,便開始奮筆疾書。
他結合自己這些年的所聞
以及對時政的了解,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
比如減輕賦稅,以減輕百姓負擔。加強法製建設,以維護社會秩序。推廣農業技術,以提高糧食產量等。
他的文章條理清晰,觀點鮮明,很快就引起了永安帝的注意。
永安帝看著陳慕風的試卷,頻頻點頭,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此子果然不負會元之名,是個人才。
其他考生也都在埋頭作答,每個人都想抓住這個機會,一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也寫得十分認真,他們雖然不像陳慕風那樣有著豐富的閱曆和獨到的見解,但也都盡力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一個時辰後,眾人陸續停筆。
永安帝一一翻閱了他們的試卷,最後將目光定格在陳慕風的試卷上。
“陳慕風,你的文章寫得很好,條理清晰,觀點鮮明。更難能可貴的是,你能從實際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朕很欣賞你的才華和見識。”
陳慕風忙躬身謝恩,“多謝皇上誇獎,草民愧不敢當。”
永安帝笑了笑,“你不必謙虛,朕向來賞罰分明。你這次殿試表現突出,朕決定欽點你為狀元,並授你翰林院編修之職,從六品。”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翰林院編修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是皇帝近臣,經常能接觸到皇帝和朝中重臣。
而且,這個職位也是升遷的跳板,隻要表現出色,很容易就能得到提拔。
陳慕風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直接授官,心中激動不已。
他忙跪地謝恩,“多謝皇上隆恩,草民定當竭盡所能,為皇上分憂。”
永安帝點了點頭,“起來吧,希望你能不負朕的期望。”
隨後,他又宣布了其他考生的成績。
張書翰,謝允澤,李茗軒三人表現不錯,但並未能像陳慕風那樣得到授官的機會。
不過,張書翰被定為榜眼,謝允澤則是探花。
李茗軒成績比會試時前進幾名,獲得第四名傳臚。
隻有前三名才是一甲,他這個隻能算二甲,但也非常不錯。
隨後,永安帝便讓眾人退下,隻留下陳慕風一人。
“陳慕風,你可知朕為何單獨留下你?”
永安帝緩緩開口,目光如炬地盯著陳慕風。
陳慕風微微一怔,恭敬回答:“草民不知,請皇上明示。”
永安帝微微一笑,“你才華橫溢,朕很欣賞你。但朕更想知道,你對於如今朝堂之爭有何看法?”
這個問題讓陳慕風心中一驚,但他很快鎮定下來,沉思片刻後回答道:
“朝堂之爭,乃是權力之爭,利益之爭。作為臣子,我們應當以國家大局為重,以百姓福祉為先。隻有國家安定富強,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朝堂上下的共同目標。”
永安帝聽後點頭讚許,“你說得對。那麽,你願意為朕分憂,為這朝堂之爭尋求一個妥善的解決之道嗎?”
陳慕風毫不猶豫地跪下,“皇上,草民願竭盡所能,為皇上分憂,為國家盡忠。”
永安帝滿意地點頭,走了過來,“好,朕果然沒有看錯你。起來吧,朕很看好你,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陳慕風站起身來,心中確是忐忑,“皇上放心,草民定不負皇上所望。”
若是皇上知道他已是三皇子的人,不知會如何。
當然,這話他不會宣之於口,更不會讓皇上看出來。
他恭敬退出金鑾殿,隻覺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深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這才回過神來。
他隨著太監離開皇宮,發現張書翰、李茗軒二人正在宮門口等著。
二人看見他出來,便快步走了過去。
張書翰見他神色有些異,“陳兄,皇上單獨留你,可是說了些什麽要緊之事?”
陳慕風微微皺眉,壓低聲音道:“皇上問我對朝堂之爭的看法,還希望我能為朝堂之爭尋個妥善解決之道,我自是應下了,隻是……”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憂慮,“我如今已收下了三皇子的厚禮,此事若被皇上知曉,那可就糟了。”
李茗軒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陳兄,那你以後行事可要萬分小心,切不可露出絲毫破綻。幫助三皇子的同時,萬不可讓皇上察覺,免得失了信任。”
他和張書翰兩人前幾日也收到三皇子厚禮,因著陳慕風,他們兩人並未拒絕,倒也收的爽快。
三人已經算是三皇子的人,沒了退路,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陳慕風點頭稱是,三人一邊說著,一邊往馬車停靠的地方走。
剛靠近馬車,長風早已等候在那裏。
見他們過來,趕忙上前拱手行禮:“陳公子,張公子,李公子,殿下吩咐我在此等候,帶三位去摘星樓一敘,殿下在那裏等候三位公子。”
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雖不願,但也沒有理由拒絕,隻能上了長風的馬車。
至於三人來時坐的那輛,被李茗軒吩咐書童李磊先行駕回別院。
不多時,馬車停在了摘星樓前。
這摘星樓乃是京城一處極為雅致奢華之地,京城的達官貴人宴飲聚會大多選擇這裏,背景深厚,消費也極高。
說是消金窟也不為過。
長風率先下了馬車,恭敬地挑起車簾,“三位公子,請。”
陳慕風瞥了一眼長風,率先下了車。
張書翰和李茗軒緊隨其後。
幾人進了摘星樓,沿著樓梯往上走,一直上到最頂層的七樓,最後被引領到七樓某個雅間。
聽說摘星樓的七樓可不是有錢才能上來,需要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勢。
當然,三皇子的地位權勢自是足夠。
普天之下,也沒幾個人比他尊貴。
幾人踏入雅間,就見三皇子蕭景衍正坐在窗邊的檀木椅上,背後是一幅氣勢恢宏的山水畫卷。
桌上擺滿了珍饈佳肴,還有幾壺好酒。
屋內熏著淡雅的香料,氛圍輕鬆愜意。
蕭景衍見他們進來,立刻起身,臉上掛著親切溫和的笑,熱情招呼:“三位可算是來了,本殿等你們許久了,今日殿試辛苦,特在此設宴為你們慶賀一番。”
陳慕風三人自是不敢怠慢,趕忙躬身行禮,“多謝殿下厚愛,勞殿下費心了。”
隨後,便陸續落座。
待幾人坐下。
蕭景衍親自拿起茶壺,為他們一一斟滿了茶,毫無半點皇室之人的架子。
他目光在三人身上依次掠過,最後落在陳慕風身上,看似隨意地問:“陳兄,方才父皇單獨留你許久,想必是和你說了不少要緊之事吧,不妨與本殿分享一二。”
眼神看似平和,卻藏著幾分探究和審視,讓人不敢輕易敷衍。
陳慕風並不意外三皇子會問這個問題,斟酌著回答:“回殿下,皇上隻是詢問了草民一些對治國理政方麵的見解,鼓勵草民日後在翰林院用心當差,為朝廷多盡心力。”
蕭景衍微微眯起雙眼,像是在判斷這話的真假。
片刻後,哈哈一笑道:“父皇向來眼光獨到,愛才惜才,陳兄這般才學,日後定會在朝堂上大放異彩,可莫要忘了本殿今日的心意。”
這句話裏隱藏著深意,意思是說,你已是本殿的人,莫要敷衍我才是。
陳慕風自是聽了出來,站起身來,恭敬拱手表態:“殿下抬舉,草民能有今日,全仰仗殿下眷顧,自當竭盡全力,不負殿下期望。隻是草民初入朝堂,諸多事務尚不熟悉,往後還望殿下多多提點才是。”
蕭景衍對他回答態度還算滿意,“陳兄過謙了,以你的聰明才智,定能很快在朝堂站穩腳跟。來,咱們先飲了這杯茶,潤潤喉,稍後再慢慢敘話。”
說罷,率先端起茶杯,輕抿一口。
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紛紛端起茶杯,跟著飲了一口。
可陳慕風卻隻覺這茶入口,滋味複雜,心裏沉甸甸,絲毫輕鬆不起來。
不過,既然已經做出選擇,便沒有回頭路,隻能盡心幫助三皇子,以及保全自身。
不多時,侍從們魚貫而入,開始為眾人布菜斟酒。
一時間,包廂內酒香四溢,菜肴的香氣也彌漫開來。
蕭景衍再次舉杯,笑意盈盈地對著三人說道:“今日這酒,一是為三位殿試佳績慶賀,二嘛,也是願我們往後能攜手共圖大業,諸多事務還需仰仗三位的才學謀略。來,幹了這杯!”
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趕忙起身,恭敬地舉杯相碰,隨後一飲而盡。
酒液入喉,陳慕風卻感覺後背隱隱冒出冷汗。
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也沒好到哪裏去。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蕭景衍看似不經意地又將話題往朝堂局勢上引,無非是想看看他們的智謀。
三人自然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
蕭景衍對他們的回答很是滿意,並表示會為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謀個好差事,保二人留在京城。
張書翰是榜眼,按照慣例會進翰林院。
可李茗軒,卻有很大可能會外派到地方做官。
除非朝堂上有人脈,才能夠留在京城做官。
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自然滿臉歡喜,紛紛起身道謝,各自出言表態,表示會全力支持他。
蕭景衍聽的高興,隻要盡心盡力為他辦事,他對自己人還是很大方的。
酒過數巡,宴席終了。
蕭景衍叮囑三人日後有事可隨時到府中商議。
陳慕風等人自是恭敬應下,隨後便告辭離去。
陳慕風回到家中,虞瑤得知他成了狀元,還被皇帝在金鑾殿上當眾授官,進入翰林院,成為從六品官,很是高興。
虞瑤確實覺得有些疲憊,聽了他的話,便輕輕點頭,閉上了眼睛。
陳慕風見她睡了,輕輕替她掖好被褥,又見兩個孩子躺在搖籃裏睡的香甜,淡淡一笑。
這才轉身出去,將門輕輕關上。
李銘軒和張書翰二人並未離開,坐在院子裏的石桌邊說話。
見陳慕風從屋裏出來,麵色凝重,互相對視一眼,便走上前去詢問。
“陳兄,方才見你急匆匆地進出,可是有何要緊之事?”
李銘軒低聲詢問道。
張書翰也是跟著道:“是啊,陳兄,若有什麽難處,不妨和我們說說,大家也可以一起出出主意。”
陳慕風略一沉吟,也沒有隱瞞,便將三皇子派人來送厚禮的事情告訴了二人。
當然,自己的猜測也沒有瞞著,一並告知了他們。
李銘軒和張書翰聽後,麵色皆是一變。
兩人自然對朝堂之爭有所耳聞,也明白三皇子這份厚禮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陳兄,此事確實棘手。三皇子的厚禮,收與不收,都需謹慎考慮。”
李茗軒在院子裏來回踱步,沉思片刻,皺眉說道。
張書翰也是表示讚同,“是啊,陳兄,此事關乎你的前程,甚至身家性命,務必三思而行。”
陳慕風歎了口氣,“我又何嚐不知,隻是,如今我已被三皇子注意到,算是處於風口浪尖,想要獨善其身,隻怕難了。”
三人一陣沉默,各自心中思量。
過了一會,李茗軒突然開口道:“陳兄,不知你心中可有決斷?”
陳慕風緩緩道:“我決定暫時收下厚禮。畢竟,這本書籍對殿試大有裨益。而這座宅院,也讓我在京城有個安身立命之所。我並非貪圖富貴之人,隻是我若拒絕三皇子,便是拂了他的意,三皇子雖不會明麵對我如何。但那些巴結他的官員也定會看其眼色行事,若如此的話,我的仕途將會一片坎坷。”
說到後來,他神色凝重。
李茗軒和張書翰二人也明白他說的是肺腑之言,也是最無奈的選擇,紛紛表示支持。
“陳兄,既然你已有決斷,我們便全力支持你。隻是日後你進入朝堂,還得多加小心。”
李茗軒低聲說道。
張書翰也是點頭附和,“是啊,陳兄,朝堂之爭,凶險萬分。你且記住,無論何時,我和李兄都會站在你這邊。”
陳慕風聽了,心中一陣感動。
三人從小認識,既是同窗,也是知交好友,情分自然深厚。
“多謝二位賢弟支持,我陳慕風定不負所望。他日若能在朝堂有所作為,必不忘今日之情。”
他神色鄭重的說道。
三人相似一笑,彼此盡在不言中。
陳慕風也沒有藏私,三皇子送給他的書籍,拿出來和兩人一起觀看研究。
幾日後便是殿試,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也在前十名之內,自是要參加。
長風雖然走了,但卻派人暗中注意著,倒也不是監視,隻是想知道陳慕風會怎麽做。
三人方才的對話,自然被人收入耳中。
三皇子府。
書房內,蕭景衍正靜坐在書房內,手中執筆批閱公文。
長風輕手輕腳的走了進來,躬身稟報道:“殿下,屬下已經把東西送到陳公子手上,恰逢陳公子夫人生產,屬下不便逗留,便先行回來,但也交代人留意那邊。”
“哦?東西他收下了嗎?”
蕭景衍批閱公文的動作一頓,頭也不抬的問道。
“回殿下,已經收下了。”
長風微微頷首,隨後,就把探子傳過來的消息一一稟報給蕭景衍。
蕭景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看來,這陳慕風倒是個聰明人,懂得審時度勢。他既收了本殿的厚禮,便算是本殿的人。隻要他盡力為本殿出謀劃策,本殿自然不會虧待他。”
說道這裏,他頓了頓,又問道:“對了,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如何?他們可有什麽動靜?”
長風回道:“回殿下,張公子和李公子這幾日都在陳公子宅院中,一同研習那本書籍,準備殿試。看他們的樣子,對陳公子倒是十分支持。”
蕭景衍微微點了點頭,“如此甚好,他們三人能夠同心協力,倒也是一股不小的助力。長風,你繼續派人留意他們的動向。另在,你再陳慕風宅院附近繼續購置一處宅院,不用太大,二進即可。”
長風聞言挑眉,“殿下,這宅院您是準備送給張公子?”
張公子也是殿下要拉攏的人,又表示支持陳公子,殿下想來是要拉攏示好。
蕭景衍輕笑,“自然,倒也不是本殿舍不得購買大些的宅院送給他,隻不好超過送給陳慕風那處。”
這送禮,自然要送差不多,這要是送的院子麵積超過陳慕風那處,可就要得罪人了。
“原來如此,那李公子那邊?”
長風又是好奇詢問。
蕭景衍明白他意思,沉吟片刻,便道:“這樣吧,你且準備一份厚禮,不必太過貴重,但要足夠精致,尋個由頭送給他。”
李茗軒家中巨富,什麽都不缺,他若是貿然送禮,隻怕會適得其反。
倒不如先送上一份精致的厚禮,既表達了心意,又不會顯得太過刻意。
長風點頭應下,“是,屬下明白了。”
蕭景衍微微頷首,又吩咐道:“還有,殿試那日,你親自到皇宮門口等著,等他們三人出來,你第一時間帶過來見我。”
“是,殿下。”
長風恭敬應下,隨後退了出去。
陳慕風宅院裏。
兩個孩子的洗三禮並沒有大辦,隻大家湊在一起吃了一桌,倒也熱熱鬧鬧。
李茗軒大手筆的送了兩個孩子一對黃金打造的長命鎖。
張書翰送的禮物雖不及李茗軒貴重,但也頗具心意。
兩個孩子的名字已經取了,是陳慕風取的,虞瑤可取不出什麽好聽的名字來。
哥哥叫陳鈺,寓意珍寶,希望他日後能成為一個有德有才的君子。
女兒叫陳玥,玥乃神珠之意,寓意如神珠般璀璨奪目,一生順遂無憂。
這名字得到大家的一致讚同,虞瑤自是滿意。
轉眼到了殿試之日。
這日,天剛蒙蒙亮,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便起床梳洗。
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這幾日都住在陳慕風的宅院裏,並沒有回去。
三人湊在一起日夜研習那本書籍,為殿試做準備。
換上幹淨整潔的衣裳,用過早膳之後,便乘坐馬車前往皇宮。
虞瑤還在坐月子,並沒有出去送,但心裏難免擔憂,這可是見皇帝。
也不知陳慕風是否能應付得來。
但擔心也沒用,隻能在宅院等消息。
陳慕風、李茗軒,張書翰三人一路上緊張又期待。
這殿試和鄉試,會試考試不同,可不是在號舍裏考。
而是由皇上親自出題,最後決出狀元,榜眼,探花前三名。
要是皇上賞識哪個人,說不定還會當場授官。
是博得皇上親眼,從此平步青雲。還是惹來皇上厭惡,自此剝奪功名,全看今日。
三人說不緊張是假的,隻能說話來緩解壓力。
馬車很快來到皇宮門口。
此時,宮門已經大開,但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除了他們三個,還有七個考生。
都是杏榜前十名。
雖大家都是競爭對手,但這會都保持著良好的風度,互相拱手打招呼。
幾人在宮門口等了一會。
不多時,宮門口就傳來太監尖細的嗓音,“時辰到,請各位考生依次入宮。”
這可是不是隨便走的,而是按照杏榜名次排隊進去。
陳慕風是會元,自然是第一個進去,他整理好衣袍,便率先踏入宮門。
張書翰緊隨其後。
第三位是謝允澤,為內閣大學士謝閣老的嫡長孫,自小被家族培養,寄予厚望,文采極佳。
雖考了第三名,但謝允澤顯然是不滿意的。
但偏偏有人比他考的好,還是兩個寒門學子,他也沒轍。
後麵七位依次進入宮門。
皇宮巍峨壯觀,紅牆金瓦,雕梁畫棟,每一處都透著皇家威嚴和尊貴,讓人心生敬畏,不敢有絲毫懈怠。
除了謝允澤,其他九位考生都震撼不已,甚至很是緊張。
哪怕陳慕風這會都臉色凝重,不敢行差踏錯一步。
十人跟著太監,穿過重重宮門,終於來到金鑾殿。
永安帝高坐龍椅,一身金黃色的龍袍,麵色威嚴。
左右兩邊分別站著文武大臣,三皇子自然也在其中。
正目光灼灼的看向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
但未免被他幾個兄弟注意到,他也沒有一直盯著看,隻用偶爾看向他們。
陳慕風隻匆匆一瞥,便收回目光,隨著眾人一起下跪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整齊又響亮,氣氛肅穆。
永安帝目光落在下方十位考生上,淡淡道:“都平身吧。”
“謝皇上。”
眾人齊聲應道。
隨後站起身來,但腰背彎著,並不敢站直。
永安帝目光在十人身上一一掠過,最後視線定格在陳慕風身上。
“你便是此次會元,陳慕風?”
陳慕風忙躬身應道:“回皇上,正是草民。”
永安帝微微頷首,“嗯,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才學,不錯。”
陳慕風忙謙虛道:“皇上謬讚,草民愧不敢當。”
永安帝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轉而看向其他人。
“今日殿試,朕親自出題,你們可要好好作答,莫要讓朕失望。”
眾人齊聲應道:“是,皇上。”
隨後,有太監迅速搬來桌椅,一一擺在殿中央,每人位置隔開。
待十位考生陸續落座。
又有太監捧著宣紙、文房四寶過來,一一分發給他們。
顯然,是要當眾考試。
永安帝見他們準備好,沉吟片刻,便開口出題。
“眾卿家,居廟堂之高憂其名,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如今,朕想聽聽你們對治國的看法,以及如何解決當前朝廷麵臨的種種問題。你們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朕赦你們無罪。”
這個題目相當廣泛,給考生留下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陳慕風略一沉思,便開始奮筆疾書。
他結合自己這些年的所聞
以及對時政的了解,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
比如減輕賦稅,以減輕百姓負擔。加強法製建設,以維護社會秩序。推廣農業技術,以提高糧食產量等。
他的文章條理清晰,觀點鮮明,很快就引起了永安帝的注意。
永安帝看著陳慕風的試卷,頻頻點頭,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此子果然不負會元之名,是個人才。
其他考生也都在埋頭作答,每個人都想抓住這個機會,一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也寫得十分認真,他們雖然不像陳慕風那樣有著豐富的閱曆和獨到的見解,但也都盡力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一個時辰後,眾人陸續停筆。
永安帝一一翻閱了他們的試卷,最後將目光定格在陳慕風的試卷上。
“陳慕風,你的文章寫得很好,條理清晰,觀點鮮明。更難能可貴的是,你能從實際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朕很欣賞你的才華和見識。”
陳慕風忙躬身謝恩,“多謝皇上誇獎,草民愧不敢當。”
永安帝笑了笑,“你不必謙虛,朕向來賞罰分明。你這次殿試表現突出,朕決定欽點你為狀元,並授你翰林院編修之職,從六品。”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翰林院編修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是皇帝近臣,經常能接觸到皇帝和朝中重臣。
而且,這個職位也是升遷的跳板,隻要表現出色,很容易就能得到提拔。
陳慕風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直接授官,心中激動不已。
他忙跪地謝恩,“多謝皇上隆恩,草民定當竭盡所能,為皇上分憂。”
永安帝點了點頭,“起來吧,希望你能不負朕的期望。”
隨後,他又宣布了其他考生的成績。
張書翰,謝允澤,李茗軒三人表現不錯,但並未能像陳慕風那樣得到授官的機會。
不過,張書翰被定為榜眼,謝允澤則是探花。
李茗軒成績比會試時前進幾名,獲得第四名傳臚。
隻有前三名才是一甲,他這個隻能算二甲,但也非常不錯。
隨後,永安帝便讓眾人退下,隻留下陳慕風一人。
“陳慕風,你可知朕為何單獨留下你?”
永安帝緩緩開口,目光如炬地盯著陳慕風。
陳慕風微微一怔,恭敬回答:“草民不知,請皇上明示。”
永安帝微微一笑,“你才華橫溢,朕很欣賞你。但朕更想知道,你對於如今朝堂之爭有何看法?”
這個問題讓陳慕風心中一驚,但他很快鎮定下來,沉思片刻後回答道:
“朝堂之爭,乃是權力之爭,利益之爭。作為臣子,我們應當以國家大局為重,以百姓福祉為先。隻有國家安定富強,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朝堂上下的共同目標。”
永安帝聽後點頭讚許,“你說得對。那麽,你願意為朕分憂,為這朝堂之爭尋求一個妥善的解決之道嗎?”
陳慕風毫不猶豫地跪下,“皇上,草民願竭盡所能,為皇上分憂,為國家盡忠。”
永安帝滿意地點頭,走了過來,“好,朕果然沒有看錯你。起來吧,朕很看好你,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陳慕風站起身來,心中確是忐忑,“皇上放心,草民定不負皇上所望。”
若是皇上知道他已是三皇子的人,不知會如何。
當然,這話他不會宣之於口,更不會讓皇上看出來。
他恭敬退出金鑾殿,隻覺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深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這才回過神來。
他隨著太監離開皇宮,發現張書翰、李茗軒二人正在宮門口等著。
二人看見他出來,便快步走了過去。
張書翰見他神色有些異,“陳兄,皇上單獨留你,可是說了些什麽要緊之事?”
陳慕風微微皺眉,壓低聲音道:“皇上問我對朝堂之爭的看法,還希望我能為朝堂之爭尋個妥善解決之道,我自是應下了,隻是……”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憂慮,“我如今已收下了三皇子的厚禮,此事若被皇上知曉,那可就糟了。”
李茗軒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陳兄,那你以後行事可要萬分小心,切不可露出絲毫破綻。幫助三皇子的同時,萬不可讓皇上察覺,免得失了信任。”
他和張書翰兩人前幾日也收到三皇子厚禮,因著陳慕風,他們兩人並未拒絕,倒也收的爽快。
三人已經算是三皇子的人,沒了退路,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陳慕風點頭稱是,三人一邊說著,一邊往馬車停靠的地方走。
剛靠近馬車,長風早已等候在那裏。
見他們過來,趕忙上前拱手行禮:“陳公子,張公子,李公子,殿下吩咐我在此等候,帶三位去摘星樓一敘,殿下在那裏等候三位公子。”
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雖不願,但也沒有理由拒絕,隻能上了長風的馬車。
至於三人來時坐的那輛,被李茗軒吩咐書童李磊先行駕回別院。
不多時,馬車停在了摘星樓前。
這摘星樓乃是京城一處極為雅致奢華之地,京城的達官貴人宴飲聚會大多選擇這裏,背景深厚,消費也極高。
說是消金窟也不為過。
長風率先下了馬車,恭敬地挑起車簾,“三位公子,請。”
陳慕風瞥了一眼長風,率先下了車。
張書翰和李茗軒緊隨其後。
幾人進了摘星樓,沿著樓梯往上走,一直上到最頂層的七樓,最後被引領到七樓某個雅間。
聽說摘星樓的七樓可不是有錢才能上來,需要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勢。
當然,三皇子的地位權勢自是足夠。
普天之下,也沒幾個人比他尊貴。
幾人踏入雅間,就見三皇子蕭景衍正坐在窗邊的檀木椅上,背後是一幅氣勢恢宏的山水畫卷。
桌上擺滿了珍饈佳肴,還有幾壺好酒。
屋內熏著淡雅的香料,氛圍輕鬆愜意。
蕭景衍見他們進來,立刻起身,臉上掛著親切溫和的笑,熱情招呼:“三位可算是來了,本殿等你們許久了,今日殿試辛苦,特在此設宴為你們慶賀一番。”
陳慕風三人自是不敢怠慢,趕忙躬身行禮,“多謝殿下厚愛,勞殿下費心了。”
隨後,便陸續落座。
待幾人坐下。
蕭景衍親自拿起茶壺,為他們一一斟滿了茶,毫無半點皇室之人的架子。
他目光在三人身上依次掠過,最後落在陳慕風身上,看似隨意地問:“陳兄,方才父皇單獨留你許久,想必是和你說了不少要緊之事吧,不妨與本殿分享一二。”
眼神看似平和,卻藏著幾分探究和審視,讓人不敢輕易敷衍。
陳慕風並不意外三皇子會問這個問題,斟酌著回答:“回殿下,皇上隻是詢問了草民一些對治國理政方麵的見解,鼓勵草民日後在翰林院用心當差,為朝廷多盡心力。”
蕭景衍微微眯起雙眼,像是在判斷這話的真假。
片刻後,哈哈一笑道:“父皇向來眼光獨到,愛才惜才,陳兄這般才學,日後定會在朝堂上大放異彩,可莫要忘了本殿今日的心意。”
這句話裏隱藏著深意,意思是說,你已是本殿的人,莫要敷衍我才是。
陳慕風自是聽了出來,站起身來,恭敬拱手表態:“殿下抬舉,草民能有今日,全仰仗殿下眷顧,自當竭盡全力,不負殿下期望。隻是草民初入朝堂,諸多事務尚不熟悉,往後還望殿下多多提點才是。”
蕭景衍對他回答態度還算滿意,“陳兄過謙了,以你的聰明才智,定能很快在朝堂站穩腳跟。來,咱們先飲了這杯茶,潤潤喉,稍後再慢慢敘話。”
說罷,率先端起茶杯,輕抿一口。
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紛紛端起茶杯,跟著飲了一口。
可陳慕風卻隻覺這茶入口,滋味複雜,心裏沉甸甸,絲毫輕鬆不起來。
不過,既然已經做出選擇,便沒有回頭路,隻能盡心幫助三皇子,以及保全自身。
不多時,侍從們魚貫而入,開始為眾人布菜斟酒。
一時間,包廂內酒香四溢,菜肴的香氣也彌漫開來。
蕭景衍再次舉杯,笑意盈盈地對著三人說道:“今日這酒,一是為三位殿試佳績慶賀,二嘛,也是願我們往後能攜手共圖大業,諸多事務還需仰仗三位的才學謀略。來,幹了這杯!”
陳慕風,張書翰,李茗軒三人趕忙起身,恭敬地舉杯相碰,隨後一飲而盡。
酒液入喉,陳慕風卻感覺後背隱隱冒出冷汗。
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也沒好到哪裏去。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蕭景衍看似不經意地又將話題往朝堂局勢上引,無非是想看看他們的智謀。
三人自然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
蕭景衍對他們的回答很是滿意,並表示會為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謀個好差事,保二人留在京城。
張書翰是榜眼,按照慣例會進翰林院。
可李茗軒,卻有很大可能會外派到地方做官。
除非朝堂上有人脈,才能夠留在京城做官。
張書翰和李茗軒二人自然滿臉歡喜,紛紛起身道謝,各自出言表態,表示會全力支持他。
蕭景衍聽的高興,隻要盡心盡力為他辦事,他對自己人還是很大方的。
酒過數巡,宴席終了。
蕭景衍叮囑三人日後有事可隨時到府中商議。
陳慕風等人自是恭敬應下,隨後便告辭離去。
陳慕風回到家中,虞瑤得知他成了狀元,還被皇帝在金鑾殿上當眾授官,進入翰林院,成為從六品官,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