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和狀似無意的看了安然一眼,假裝剛認出來:「這不是今兒才來的大廚嗎,怎不再後廚卻跑到前頭來了,莫不是想現場烹調什麽新奇菜肴不成。」
蘇大人倒是一愣:「這丫頭是大廚?」
安子和笑著點點頭:「蘇大人大概還不知道,我們府裏那位老爺子新收了位徒弟,就是她,蘇大人別瞧她年紀不大,手藝可不差,不知怎麽在蘇大人這兒?」
蘇大人忙道:「不知是鄭老爺子的高徒,有些誤會,誤會,這麵甚好,甚好。」
安然不禁暗笑,看來自己師傅的名頭還是蠻好用的,這位蘇大人一聽師傅的名頭,立馬就變了態度,忽聽安子和道:「原來是誤會,既是誤會,安大廚還在這兒作甚。」
安然自然聽得出來安子和是為她解圍來了,轉身要走,卻聽蘇夫人道:「且慢。」
安然隻得站住,感覺蘇夫人的目光看了過來,並不淩厲很是溫和,卻也有些不知名的傷感:「你這碗陽春麵做的的確很好,倒讓我想起了當年的舊事,當年我跟爹爹,父女二人在家鄉開個小館子,賣吃食糊口,賣的就是這陽春麵,別瞧著不起眼,卻足以糊口,也養活了我們夫妻,後來老爺當官,富貴了,山珍海味也都嚐了遍兒,如今想來,倒還是家鄉的陽春麵最有滋味兒。」
側頭看向丈夫:「外頭人說我家裏是南邊開館子的,老爺便點了這麽多精巧之極的菜,卻不知道,我心裏最想的,不過就是當初的一碗最簡單的陽春麵罷了,如今想想,過去那時候日子雖清苦些,倒比如今更讓我惦念呢,有時想想若能回去就好了。」
說著,緩緩站了起來,看著丈夫淒然一笑:「無後便已犯了七出之罪,老爺不是想把外頭那個抬進來嗎,何必如此費心勞神的折騰,隻一句話為妻又哪會為難老爺,為妻隻求老爺一封休書,離了你蘇府,回鄉擺個攤子賣陽春麵,倒也自在。」
蘇夫人說完,定定望著蘇大人,那決絕的神色,堅毅的目光,令在座幾位都不禁動容,便是安然這個披著古代人殼子的現代人,都想為蘇夫人鼓掌。
這是一個勇敢的女人,在這樣以夫為尊,男人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社會形態下,女人敢於主動下堂求去,真需要很大的勇氣,尤其,她娘家並不顯赫,丈夫又有地位,安然相信,絕大多數女人會選擇忍讓。
更何況,這位蘇大人雖然費盡心思想納別的女人回去,卻並不想動搖蘇夫人的地位,在男人幾乎都是三妻四妾的時代,蘇大人的做法大概還會被許多人稱為有情有義,糟糠之妻不下堂,已經是可以稱頌一輩子的美德,哪怕男人再娶一百個小老婆,也沒人在意,所以說,女人實在有些可悲。
而蘇夫人此舉,哪怕不是真的,哪怕隻是她想用最後的法子去提醒這個男人,莫忘了當初患難夫妻的情意,便如此,也需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男人哪有底線,若蘇大人心裏正想休妻,豈不正中下懷,安然覺著蘇夫人既然敢行次險招,便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想想就明白了,如果蘇大人連當初患難夫妻的情意都不念,這樣的丈夫不要也罷,若他還記著過去,說明這男人並沒渣到底,日子還有些指望。
安然並不會因此而看不起蘇夫人,反而覺得蘇夫人很聰明,人的出身成長經曆不同,也決定了人的選擇不同,蘇夫人這樣一個在男子為天,女子必須三從四德的環境裏成長的女人,自然不會跟自己的選擇一樣。
而安然也看到了蘇大人臉上明顯的愧疚與不舍,不得不說,蘇夫人選的時機相當好,估計在今天之前,蘇大人外頭小妾有孕的事,就已經知道了,卻始終不動聲色,由著蘇大人哄騙,卻在這一天揭開,既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又有置死地而後生的智慧,很聰明的女人。
蘇夫人並未給丈夫太多時間,而是走了出來,路過安然站了站,衝她一笑:「姐姐托大叫你一聲妹子,多謝妹子這碗陽春麵了,今兒恐不能與妹子說話兒,來日若有機會,定好生謝謝妹子。」說完推門走了,後頭的兩個仆婦也忙跟著下樓了。
蘇大人怔愣一瞬,蹭的站了起來:「改日在下設宴請兩位老弟吃酒,今兒家中有事,少陪了。」拱拱手匆匆走了。
一時屋裏就剩下安子和大老爺跟安然,安然忽覺不妙,剛要走,卻聽安子和旁邊的男人道:「你是頂老孫頭的?是府裏大廚房派過來的人?怎麽是個小丫頭?」
語氣有些疑惑,安然心裏一驚,冷汗都下來了,雖說不確定這男人到底是不是大老爺,卻也十有八,九,若給這位認出自己來,估摸自己的消停日子就結束了。
正想怎麽應付過去,忽聽安子和道:「這道扣三絲倒真見功夫,可是出自你手?」
安子和一句話把旁邊男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男人看了一會兒點點頭:「這刀工確比老孫頭強的多,府裏何時出了這麽個好手藝的廚娘,我竟不知?」
安子和笑道:「你事兒忙,不理會這些也是有的。」說著看向安然眨眨眼:「安大廚累了一晌午,下去歇著吧。」
安然如逢大赦,忙不跌的跑了,跟後頭有鬼追她似的,跑到後廚院裏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摸了摸額頭,竟出了一頭汗,說起來,這丫頭前頭做的事兒跟自己有啥幹係啊,偏偏自己用了這丫頭的身體,也的背下這丫頭的倒黴事兒,不過,那位到底是不是大老爺啊?
正想著,就見安誌過來,便抓著他問:「剛蘇夫人席上敬壽酒的是誰?」
安誌:「不是大管事跟咱們大老爺嗎,本是特意過來敬蘇夫人一盞壽酒,不想鬧出這麽一出來,不過,今兒夥計們可是樂了,那一桌子菜,都沒怎麽動呢,可都是好東西。」
安然知道,一般酒樓的剩菜,大多是夥計們的盤中餐,趕上這樣不怎麽動的席麵,便能好好打一頓牙祭。
安然這個大廚自是不用,想吃什麽說一聲,有的是人給端上來,果然,等差不多忙活完了,李大勺便腆著臉走了過來,如今再沒有剛才的趾高氣昂,規矩了許多,弓著腰賠禮:「剛是我李大勺有眼不識金鑲玉,姑娘大人大量,別跟我一般見識,往後我李大勺給姑娘當牛做馬,若再有半個不字,我李字倒過來寫。」
蘇大人倒是一愣:「這丫頭是大廚?」
安子和笑著點點頭:「蘇大人大概還不知道,我們府裏那位老爺子新收了位徒弟,就是她,蘇大人別瞧她年紀不大,手藝可不差,不知怎麽在蘇大人這兒?」
蘇大人忙道:「不知是鄭老爺子的高徒,有些誤會,誤會,這麵甚好,甚好。」
安然不禁暗笑,看來自己師傅的名頭還是蠻好用的,這位蘇大人一聽師傅的名頭,立馬就變了態度,忽聽安子和道:「原來是誤會,既是誤會,安大廚還在這兒作甚。」
安然自然聽得出來安子和是為她解圍來了,轉身要走,卻聽蘇夫人道:「且慢。」
安然隻得站住,感覺蘇夫人的目光看了過來,並不淩厲很是溫和,卻也有些不知名的傷感:「你這碗陽春麵做的的確很好,倒讓我想起了當年的舊事,當年我跟爹爹,父女二人在家鄉開個小館子,賣吃食糊口,賣的就是這陽春麵,別瞧著不起眼,卻足以糊口,也養活了我們夫妻,後來老爺當官,富貴了,山珍海味也都嚐了遍兒,如今想來,倒還是家鄉的陽春麵最有滋味兒。」
側頭看向丈夫:「外頭人說我家裏是南邊開館子的,老爺便點了這麽多精巧之極的菜,卻不知道,我心裏最想的,不過就是當初的一碗最簡單的陽春麵罷了,如今想想,過去那時候日子雖清苦些,倒比如今更讓我惦念呢,有時想想若能回去就好了。」
說著,緩緩站了起來,看著丈夫淒然一笑:「無後便已犯了七出之罪,老爺不是想把外頭那個抬進來嗎,何必如此費心勞神的折騰,隻一句話為妻又哪會為難老爺,為妻隻求老爺一封休書,離了你蘇府,回鄉擺個攤子賣陽春麵,倒也自在。」
蘇夫人說完,定定望著蘇大人,那決絕的神色,堅毅的目光,令在座幾位都不禁動容,便是安然這個披著古代人殼子的現代人,都想為蘇夫人鼓掌。
這是一個勇敢的女人,在這樣以夫為尊,男人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社會形態下,女人敢於主動下堂求去,真需要很大的勇氣,尤其,她娘家並不顯赫,丈夫又有地位,安然相信,絕大多數女人會選擇忍讓。
更何況,這位蘇大人雖然費盡心思想納別的女人回去,卻並不想動搖蘇夫人的地位,在男人幾乎都是三妻四妾的時代,蘇大人的做法大概還會被許多人稱為有情有義,糟糠之妻不下堂,已經是可以稱頌一輩子的美德,哪怕男人再娶一百個小老婆,也沒人在意,所以說,女人實在有些可悲。
而蘇夫人此舉,哪怕不是真的,哪怕隻是她想用最後的法子去提醒這個男人,莫忘了當初患難夫妻的情意,便如此,也需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男人哪有底線,若蘇大人心裏正想休妻,豈不正中下懷,安然覺著蘇夫人既然敢行次險招,便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想想就明白了,如果蘇大人連當初患難夫妻的情意都不念,這樣的丈夫不要也罷,若他還記著過去,說明這男人並沒渣到底,日子還有些指望。
安然並不會因此而看不起蘇夫人,反而覺得蘇夫人很聰明,人的出身成長經曆不同,也決定了人的選擇不同,蘇夫人這樣一個在男子為天,女子必須三從四德的環境裏成長的女人,自然不會跟自己的選擇一樣。
而安然也看到了蘇大人臉上明顯的愧疚與不舍,不得不說,蘇夫人選的時機相當好,估計在今天之前,蘇大人外頭小妾有孕的事,就已經知道了,卻始終不動聲色,由著蘇大人哄騙,卻在這一天揭開,既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又有置死地而後生的智慧,很聰明的女人。
蘇夫人並未給丈夫太多時間,而是走了出來,路過安然站了站,衝她一笑:「姐姐托大叫你一聲妹子,多謝妹子這碗陽春麵了,今兒恐不能與妹子說話兒,來日若有機會,定好生謝謝妹子。」說完推門走了,後頭的兩個仆婦也忙跟著下樓了。
蘇大人怔愣一瞬,蹭的站了起來:「改日在下設宴請兩位老弟吃酒,今兒家中有事,少陪了。」拱拱手匆匆走了。
一時屋裏就剩下安子和大老爺跟安然,安然忽覺不妙,剛要走,卻聽安子和旁邊的男人道:「你是頂老孫頭的?是府裏大廚房派過來的人?怎麽是個小丫頭?」
語氣有些疑惑,安然心裏一驚,冷汗都下來了,雖說不確定這男人到底是不是大老爺,卻也十有八,九,若給這位認出自己來,估摸自己的消停日子就結束了。
正想怎麽應付過去,忽聽安子和道:「這道扣三絲倒真見功夫,可是出自你手?」
安子和一句話把旁邊男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男人看了一會兒點點頭:「這刀工確比老孫頭強的多,府裏何時出了這麽個好手藝的廚娘,我竟不知?」
安子和笑道:「你事兒忙,不理會這些也是有的。」說著看向安然眨眨眼:「安大廚累了一晌午,下去歇著吧。」
安然如逢大赦,忙不跌的跑了,跟後頭有鬼追她似的,跑到後廚院裏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摸了摸額頭,竟出了一頭汗,說起來,這丫頭前頭做的事兒跟自己有啥幹係啊,偏偏自己用了這丫頭的身體,也的背下這丫頭的倒黴事兒,不過,那位到底是不是大老爺啊?
正想著,就見安誌過來,便抓著他問:「剛蘇夫人席上敬壽酒的是誰?」
安誌:「不是大管事跟咱們大老爺嗎,本是特意過來敬蘇夫人一盞壽酒,不想鬧出這麽一出來,不過,今兒夥計們可是樂了,那一桌子菜,都沒怎麽動呢,可都是好東西。」
安然知道,一般酒樓的剩菜,大多是夥計們的盤中餐,趕上這樣不怎麽動的席麵,便能好好打一頓牙祭。
安然這個大廚自是不用,想吃什麽說一聲,有的是人給端上來,果然,等差不多忙活完了,李大勺便腆著臉走了過來,如今再沒有剛才的趾高氣昂,規矩了許多,弓著腰賠禮:「剛是我李大勺有眼不識金鑲玉,姑娘大人大量,別跟我一般見識,往後我李大勺給姑娘當牛做馬,若再有半個不字,我李字倒過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