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帝大驚,「母後,果有此事?」
李太後回到,「皇兒,楊家母子負了我,我豈能讓他如意,我把孩子送給了你三姨。寶娘是我表妹的獨女,表妹臨終時,一再請求我照看寶娘。若是把她留在她父親那邊,無父無母的孩子,豈不要受人欺淩。母後就把她送給了楊鎮,做楊家的嫡次女,身份高貴,長大後也能說門好親事,誰曉得她竟然和我長得這般像。」
景仁帝腦子飛快地轉著,「母後,母後,您是說,是說婧妹妹!」
李太後搖頭,「不,母後說的是煒哥兒。母後把他送給你三姨,一則,我不想讓楊家人養他。二則,母後把親生兒子給了你三姨,你三姨和三姨夫才能放心地替皇兒守東南國門。你三姨夫當年權力太大,又不肯造反做皇帝,你三姨怕皇兒長大後算賬,母後就把孩子給了她,這是母後和你三姨之間的約定。」
景仁帝如同聽到個炸雷,「母後,母後說的是真的?」
李太後繼續點頭,「皇兒沒聽錯,事到如今,母後也不想再隱瞞你。母後求皇兒,不要讓寶娘進宮,她確確實實是無辜的。如今兩個孩子有緣走到了一起,母後求皇兒成全。」
景仁帝有些呆,「母後,為何要這樣對先生?先生待女兒,如珠似寶,若是先生知道不是親生的,豈不痛斷肝腸。」
李太後答非所問,「你三姨和你三姨夫多好啊,煒哥兒給他們,十幾年像在蜜罐裏泡著一樣。我若把他送回楊家,讓楊家那個聾子欺辱他嗎?寶娘是個小娘子,去了楊家,她們反倒會優待她。」
景仁帝有些動容,「母後,兒臣多謝母後,為兒臣做了這麽多的事情。」
李太後看向兒子,然後又低下了頭,「皇兒,母後不是開玩笑的,母後預備去先皇陵住一陣子。母後無顏再住壽康宮,皇兒讓我去吧。」
李太後說話有些顛三倒四的,口裏的自稱亂七八糟,景仁帝有些不忍心,「母後,不若在宮裏吃齋也罷,倒不必一定要去皇陵。」
李太後看向兒子,「皇兒,你會不會看不起母後?」
景仁帝見李太後雙眼包含期盼,沉默了片刻,鄭重回答李太後,「母後,事情已經過去了。母後既然要贖罪,就在宮裏吃齋三個月,每日誦讀經書兩個時辰,父皇知道了,不會怪罪母後的。兒臣陪母後一起吃齋,求父皇原諒,都是兒臣無用,才讓母後受委屈。」
李太後搖頭,「皇兒,你是天下之主,萬民都靠著你,不可不愛惜身體。從明兒起,母後吃齋半年,每天誦經三個時辰,求先帝諒解。」
景仁帝點頭,「兒臣知道了。」
說完,他把李太後扶起來,讓她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李太後的私事被兒子知道了,有些不好意思。景仁帝叫了瓊枝姑姑進來,眯著眼睛看了她一眼,沉聲吩咐,「明兒開始,你陪著母後吃齋,扣你兩年月俸,降為低等宮女,仍舊貼身服侍母後。」
瓊枝姑姑二話沒說,立刻跪下磕頭,「奴婢謝聖上恩典。」
景仁帝看了一眼李太後,「母後歇著吧,兒臣先去了。」
景仁帝回了上書房之後,仔細想了想,親自寫了份旨意,「茲有楊氏女,鍾靈毓秀、賢良淑德……封貴妃,即日起入住景仁宮。」
寫好了聖旨,他親自蓋了章,然後交給身邊的張內侍,「你去楊府傳旨。」
張內侍接過聖旨,天已經快黑了,他立刻趕著去了楊家。
到了楊家後,楊太傅半眯著眼睛,正在床上躺著,寶娘正陪在一邊。聽說天使來了,他也沒起來。
張內侍進來了,先給楊太傅問好,「太傅大人安好?」寶娘對著張內侍屈膝,張內侍也趕緊鞠躬,「二娘子好。」
楊太傅勉強笑了笑,「有勞張內侍,老夫尚好。」
張內侍先道喜,「恭喜太傅大人,聖上親封貴府娘子做貴妃了。」
楊太傅雙目犀利地看著張內侍,張內侍把聖旨遞給楊太傅,連念都沒念。
楊太傅閉上了眼睛,並不去接。寶娘看了看楊太傅,伸手下了聖旨,她打開看了一眼,裏麵是封楊家女子做貴妃的旨意。
寶娘看著張內侍,「張爺爺,不是說聖旨明兒才來,聖上金口玉言,自然不會有假,這聖旨?」
楊太傅冷哼了一聲,把聖旨扔給了張內侍,「聖上說了,明兒才來傳旨,你這個時候來了,莫不是假傳聖旨。」
張內侍哎喲一聲,「太傅大人,二娘子,這話可不能隨便說,我就是有十個膽子,也不敢假傳聖旨。」
李太後回到,「皇兒,楊家母子負了我,我豈能讓他如意,我把孩子送給了你三姨。寶娘是我表妹的獨女,表妹臨終時,一再請求我照看寶娘。若是把她留在她父親那邊,無父無母的孩子,豈不要受人欺淩。母後就把她送給了楊鎮,做楊家的嫡次女,身份高貴,長大後也能說門好親事,誰曉得她竟然和我長得這般像。」
景仁帝腦子飛快地轉著,「母後,母後,您是說,是說婧妹妹!」
李太後搖頭,「不,母後說的是煒哥兒。母後把他送給你三姨,一則,我不想讓楊家人養他。二則,母後把親生兒子給了你三姨,你三姨和三姨夫才能放心地替皇兒守東南國門。你三姨夫當年權力太大,又不肯造反做皇帝,你三姨怕皇兒長大後算賬,母後就把孩子給了她,這是母後和你三姨之間的約定。」
景仁帝如同聽到個炸雷,「母後,母後說的是真的?」
李太後繼續點頭,「皇兒沒聽錯,事到如今,母後也不想再隱瞞你。母後求皇兒,不要讓寶娘進宮,她確確實實是無辜的。如今兩個孩子有緣走到了一起,母後求皇兒成全。」
景仁帝有些呆,「母後,為何要這樣對先生?先生待女兒,如珠似寶,若是先生知道不是親生的,豈不痛斷肝腸。」
李太後答非所問,「你三姨和你三姨夫多好啊,煒哥兒給他們,十幾年像在蜜罐裏泡著一樣。我若把他送回楊家,讓楊家那個聾子欺辱他嗎?寶娘是個小娘子,去了楊家,她們反倒會優待她。」
景仁帝有些動容,「母後,兒臣多謝母後,為兒臣做了這麽多的事情。」
李太後看向兒子,然後又低下了頭,「皇兒,母後不是開玩笑的,母後預備去先皇陵住一陣子。母後無顏再住壽康宮,皇兒讓我去吧。」
李太後說話有些顛三倒四的,口裏的自稱亂七八糟,景仁帝有些不忍心,「母後,不若在宮裏吃齋也罷,倒不必一定要去皇陵。」
李太後看向兒子,「皇兒,你會不會看不起母後?」
景仁帝見李太後雙眼包含期盼,沉默了片刻,鄭重回答李太後,「母後,事情已經過去了。母後既然要贖罪,就在宮裏吃齋三個月,每日誦讀經書兩個時辰,父皇知道了,不會怪罪母後的。兒臣陪母後一起吃齋,求父皇原諒,都是兒臣無用,才讓母後受委屈。」
李太後搖頭,「皇兒,你是天下之主,萬民都靠著你,不可不愛惜身體。從明兒起,母後吃齋半年,每天誦經三個時辰,求先帝諒解。」
景仁帝點頭,「兒臣知道了。」
說完,他把李太後扶起來,讓她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李太後的私事被兒子知道了,有些不好意思。景仁帝叫了瓊枝姑姑進來,眯著眼睛看了她一眼,沉聲吩咐,「明兒開始,你陪著母後吃齋,扣你兩年月俸,降為低等宮女,仍舊貼身服侍母後。」
瓊枝姑姑二話沒說,立刻跪下磕頭,「奴婢謝聖上恩典。」
景仁帝看了一眼李太後,「母後歇著吧,兒臣先去了。」
景仁帝回了上書房之後,仔細想了想,親自寫了份旨意,「茲有楊氏女,鍾靈毓秀、賢良淑德……封貴妃,即日起入住景仁宮。」
寫好了聖旨,他親自蓋了章,然後交給身邊的張內侍,「你去楊府傳旨。」
張內侍接過聖旨,天已經快黑了,他立刻趕著去了楊家。
到了楊家後,楊太傅半眯著眼睛,正在床上躺著,寶娘正陪在一邊。聽說天使來了,他也沒起來。
張內侍進來了,先給楊太傅問好,「太傅大人安好?」寶娘對著張內侍屈膝,張內侍也趕緊鞠躬,「二娘子好。」
楊太傅勉強笑了笑,「有勞張內侍,老夫尚好。」
張內侍先道喜,「恭喜太傅大人,聖上親封貴府娘子做貴妃了。」
楊太傅雙目犀利地看著張內侍,張內侍把聖旨遞給楊太傅,連念都沒念。
楊太傅閉上了眼睛,並不去接。寶娘看了看楊太傅,伸手下了聖旨,她打開看了一眼,裏麵是封楊家女子做貴妃的旨意。
寶娘看著張內侍,「張爺爺,不是說聖旨明兒才來,聖上金口玉言,自然不會有假,這聖旨?」
楊太傅冷哼了一聲,把聖旨扔給了張內侍,「聖上說了,明兒才來傳旨,你這個時候來了,莫不是假傳聖旨。」
張內侍哎喲一聲,「太傅大人,二娘子,這話可不能隨便說,我就是有十個膽子,也不敢假傳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