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
沈櫻當日披麻戴孝去縣衙告狀,再加上沈文彪夫妻被杖斃而死,這事在縣城傳了一兩日,但沈家畢竟隻是一個村子裏的大戶,根基不在縣城,這件事傳了一會兒便沒人再提了。
董家這邊,董老爺、董大公子都沒料到沈員外居然這麽不禁氣。董大公子那日挑撥沈文彪,是希望沈文彪能搶了做主權,迫使沈櫻同意賣方子,哪想到一晚上的功夫,沈員外竟然死了,沒多久,沈文彪夫妻也沒了?
董老爺是念佛之人,命大兒子去寺廟捐一筆香油錢。
董大公子捐了香油錢,回來的時候發現趙家小妾的棚子不開了,心中一喜,果不其然,那邊一關門,玉樓的胭脂生意漸漸又好了起來。
然而董家一家沒高興多久,玉樓斜對麵的一家鋪子關門後重新開張了,重新修繕變成了茶樓,茶樓外請了兩個口齒清晰、機靈討喜的小童,一邊敲鑼一邊招攬生意,說東家免費請人喝茶聽書,每個女茶客還白送一盒上好的胭脂,直到送完為止。
這樣的好事,誰會不去?
街上的閑人百姓都擠進茶樓喝茶去了,一邊喝茶一邊聽書,說書先生眉飛色舞,講的故事名叫《胭脂怨》,說一位沈員外愛女如命,許她自己在外做胭脂,沈小姐生意越做越好,得罪了縣城脂粉樓裏的董老爺……
除了沒有道出名字,故事的人物姓氏、言行舉止,完全就是沈家與董家的恩怨,但說書人重點描繪了董家人商量如何搶生意、如何挑撥沈家之人以及最後繼續用低本錢胭脂賺高價的得意洋洋的嘴臉。
故事聽個開頭,茶客們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對於自己賣高價胭脂不許別人低價賣並為此挑撥得沈家連喪三條人命的奸商董家,茶客們都深惡痛絕,尤其是那些本來有低價好胭脂可買的小戶婦人姑娘,罵董家罵得最凶。
茶樓開張才三日,董家的玉樓就被人趁天亮前潑了一桶糞。
這茶樓就是沈櫻讓李管事開的,她也沒想掩飾自己才是幕後之人。
董老爺愛錢,也愛名聲,被沈櫻這麽一鬧,董家的名聲差了,生意也差了,那些有錢的老主顧女客們不想沾惹是非,都不再光顧玉樓,更可氣的是,縣城那些一直被玉樓死死壓著的胭脂首飾鋪子趁機發力,手段層出,搶走了董家大批生意。
董老爺試圖去找沈櫻講和,花錢消了沈櫻的怨氣,沈櫻不同意,宅子裏請了得力的護院,也不怕董家想動陰招。
私了不成,董老爺指使兒子去縣衙告官,告沈櫻的茶樓汙蔑董家。
謝郢便傳訊李管事與說書先生,從頭到尾聽說書先生講了一遍。首先故事裏並沒有提到董老爺一家人乃至玉樓之名,其次故事裏董大公子做的事說的話都有李管事可以作證屬實,便是直言是董家,董家都打不贏這場官司。
董大公子無功而返,看著對麵的茶樓,董大公子恨恨地道:「讓她開,不收茶水錢還送胭脂,這虧本生意我看她能做多久!」
茶客太多,沈櫻的三千多盒胭脂很快就發完了,不過六七十兩的本錢,沈櫻不心疼。
沒了胭脂,沈櫻繼續白請客喝茶,茶葉也不是什麽好茶葉,說書先生的工錢也不高,她耗得起。
董家耗不起,不敢對付沈櫻,便想殺雞儆猴,隻要狠揍說書先生一頓,看哪個舌頭長的還敢替沈櫻做事。
董大公子偷偷收買了一個絕不敢背叛董家的打手,準備在說書先生回家的路上動手。
結果那打手給說書先生套上麻袋才打了兩拳,就被突然衝出來的一個常服捕快抓住了。打手有軟肋捏在董家,再加上打人是小罪,到了縣衙他咬定是自己看說書先生不順眼,謝郢也無可奈何,打了此人一頓板子,關進大牢。
說書先生不能白挨打,第二天去茶樓說書時,又加了一段董家意圖買凶殺人,編得繪聲繪色險象環生,還撩起袖子露出身上的傷給聽客們看。消息一傳開,董家的名聲更臭了,不但沒能震懾各路說書人,反倒嚇退了一堆願意替董家效力的混混、打手。
明著挽救不回名聲,陰的趙宴平兄妹倆早有防範,董老爺終於認了,命兒子們關了玉樓,隻等沈櫻何時嫁人離開武安縣,或是趙宴平沒有本事再給沈櫻撐腰了,玉樓再重新開張,重振旗鼓。
玉樓一關,沈櫻也讓李管事關了茶樓,與母親一心緬懷亡父。
沈櫻九月開始與董家鬥,寧可虧本經營茶樓也要壞了董家的名聲,再有其他胭脂、首飾鋪子趁機打壓董家的玉樓,耗了三個月,沒有顧客登門的董家終於被迫關閉了玉樓。
沈櫻出了這口氣,安心守孝了,她那邊平穩了,趙家這邊也終於不用再跟著牽掛擔心。
經過此事,阿嬌已經歇了做生意的心。
沈櫻當日披麻戴孝去縣衙告狀,再加上沈文彪夫妻被杖斃而死,這事在縣城傳了一兩日,但沈家畢竟隻是一個村子裏的大戶,根基不在縣城,這件事傳了一會兒便沒人再提了。
董家這邊,董老爺、董大公子都沒料到沈員外居然這麽不禁氣。董大公子那日挑撥沈文彪,是希望沈文彪能搶了做主權,迫使沈櫻同意賣方子,哪想到一晚上的功夫,沈員外竟然死了,沒多久,沈文彪夫妻也沒了?
董老爺是念佛之人,命大兒子去寺廟捐一筆香油錢。
董大公子捐了香油錢,回來的時候發現趙家小妾的棚子不開了,心中一喜,果不其然,那邊一關門,玉樓的胭脂生意漸漸又好了起來。
然而董家一家沒高興多久,玉樓斜對麵的一家鋪子關門後重新開張了,重新修繕變成了茶樓,茶樓外請了兩個口齒清晰、機靈討喜的小童,一邊敲鑼一邊招攬生意,說東家免費請人喝茶聽書,每個女茶客還白送一盒上好的胭脂,直到送完為止。
這樣的好事,誰會不去?
街上的閑人百姓都擠進茶樓喝茶去了,一邊喝茶一邊聽書,說書先生眉飛色舞,講的故事名叫《胭脂怨》,說一位沈員外愛女如命,許她自己在外做胭脂,沈小姐生意越做越好,得罪了縣城脂粉樓裏的董老爺……
除了沒有道出名字,故事的人物姓氏、言行舉止,完全就是沈家與董家的恩怨,但說書人重點描繪了董家人商量如何搶生意、如何挑撥沈家之人以及最後繼續用低本錢胭脂賺高價的得意洋洋的嘴臉。
故事聽個開頭,茶客們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對於自己賣高價胭脂不許別人低價賣並為此挑撥得沈家連喪三條人命的奸商董家,茶客們都深惡痛絕,尤其是那些本來有低價好胭脂可買的小戶婦人姑娘,罵董家罵得最凶。
茶樓開張才三日,董家的玉樓就被人趁天亮前潑了一桶糞。
這茶樓就是沈櫻讓李管事開的,她也沒想掩飾自己才是幕後之人。
董老爺愛錢,也愛名聲,被沈櫻這麽一鬧,董家的名聲差了,生意也差了,那些有錢的老主顧女客們不想沾惹是非,都不再光顧玉樓,更可氣的是,縣城那些一直被玉樓死死壓著的胭脂首飾鋪子趁機發力,手段層出,搶走了董家大批生意。
董老爺試圖去找沈櫻講和,花錢消了沈櫻的怨氣,沈櫻不同意,宅子裏請了得力的護院,也不怕董家想動陰招。
私了不成,董老爺指使兒子去縣衙告官,告沈櫻的茶樓汙蔑董家。
謝郢便傳訊李管事與說書先生,從頭到尾聽說書先生講了一遍。首先故事裏並沒有提到董老爺一家人乃至玉樓之名,其次故事裏董大公子做的事說的話都有李管事可以作證屬實,便是直言是董家,董家都打不贏這場官司。
董大公子無功而返,看著對麵的茶樓,董大公子恨恨地道:「讓她開,不收茶水錢還送胭脂,這虧本生意我看她能做多久!」
茶客太多,沈櫻的三千多盒胭脂很快就發完了,不過六七十兩的本錢,沈櫻不心疼。
沒了胭脂,沈櫻繼續白請客喝茶,茶葉也不是什麽好茶葉,說書先生的工錢也不高,她耗得起。
董家耗不起,不敢對付沈櫻,便想殺雞儆猴,隻要狠揍說書先生一頓,看哪個舌頭長的還敢替沈櫻做事。
董大公子偷偷收買了一個絕不敢背叛董家的打手,準備在說書先生回家的路上動手。
結果那打手給說書先生套上麻袋才打了兩拳,就被突然衝出來的一個常服捕快抓住了。打手有軟肋捏在董家,再加上打人是小罪,到了縣衙他咬定是自己看說書先生不順眼,謝郢也無可奈何,打了此人一頓板子,關進大牢。
說書先生不能白挨打,第二天去茶樓說書時,又加了一段董家意圖買凶殺人,編得繪聲繪色險象環生,還撩起袖子露出身上的傷給聽客們看。消息一傳開,董家的名聲更臭了,不但沒能震懾各路說書人,反倒嚇退了一堆願意替董家效力的混混、打手。
明著挽救不回名聲,陰的趙宴平兄妹倆早有防範,董老爺終於認了,命兒子們關了玉樓,隻等沈櫻何時嫁人離開武安縣,或是趙宴平沒有本事再給沈櫻撐腰了,玉樓再重新開張,重振旗鼓。
玉樓一關,沈櫻也讓李管事關了茶樓,與母親一心緬懷亡父。
沈櫻九月開始與董家鬥,寧可虧本經營茶樓也要壞了董家的名聲,再有其他胭脂、首飾鋪子趁機打壓董家的玉樓,耗了三個月,沒有顧客登門的董家終於被迫關閉了玉樓。
沈櫻出了這口氣,安心守孝了,她那邊平穩了,趙家這邊也終於不用再跟著牽掛擔心。
經過此事,阿嬌已經歇了做生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