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反派天天想和離 卷二 作者:桃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顏玦說這話的時候,很認真,認真到像是拿著漫長的歲月,在許諾一般。
明明不過是才認識幾個月的人……
陳望書的手緊了緊,突然之間,顏玦推了一把鑰匙過來,「你不是喜歡尋寶麽?這是庫房的鑰匙,裏頭裝著的都是我阿娘的嫁妝。我也沒有細細看,等家去了,你自己尋自己喜歡的。」
「不是我吹牛,那裏麵可沒有不值錢的破罐子同舊書。」
陳望書心中暖滋滋的,她的鼻頭絕對沒有酸。
「舊書怎麽了?我們陳家,最多的就是舊書,別看發黃了,指不定是什麽你不知道的古籍呢!若是拿出去賣,遇到了伯樂,不比你那個大金鏈子差。」
陳望書說著,從布袋子裏拿出了那四樣東西。
顏玦摸的大金鏈子還有玉觀音,一瞧就價值不菲,但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陳望書沒有多看,便看向了那壺。
「是雨後天青色,上頭還畫了畫,看上去來自嶽州。」陳望書說著,指了指那壺底的紅色印鑒,「還有這本書,書皮已經損毀了,瞧著像是三大王洗冤錄……」
「這裏有枚印章,但具體是誰的藏書,我卻是不知曉了。據說在開國的時候,這書流傳甚廣。可後來有人模仿其中的案例來殺人,朝廷便遣人整理了其中的案例,隻許仵作同推官,判官之類的人研讀。」
「在民間這已經是禁書了。朝廷南下的時候,不知道丟了多少東西,像這話本子,怕不是都絕版了。」
陳望書瞧著這黃黃的書頁,有些不敢下手去翻,她甚至怕自己個喘了口大氣,這書頁就碎了。那周東家的可真混,連個油紙包都不包,直接把書塞進了鹽裏。
「至於這藏品是誰的,待我回去翻翻圖鑒就知曉了。」
顏玦驚訝的睜大了眼睛,「圖鑒?什麽圖鑒?」
「哦,沒什麽,就是我爹娘給我的陪嫁。裏頭是他們的鑒賞筆記,畫了些瓶兒罐兒的,省得出門瞧見了什麽,一問三不知的,墮了我陳家的臉麵。」
顏玦五味雜陳的看向了陳望書。
同樣是換了個人生,他連記憶都沒有,每次瞧見那些古玩典故,就咿咿呀呀的裝紈絝,張口隻能說瓶兒碗兒碟兒,頭懸梁錐刺股,從千字文從頭學起。
可陳望書,滿腹經綸不用背也就算了,竟然還有如此外掛隨身攜帶……
人與人,到底是不同的。
不過好在,現在陳望書是他的娘子。
陳望書說完,也感覺到了這對睜眼瞎了幾個月的顏玦,是一個暴擊,嘿嘿一笑,「待回去了,我便把這個送給你,左右我腦子裏的那些,已經夠用了。」
顏玦扶額,你還不如不說,我覺得又被插了一刀是怎麽回事!
林叔撐船很快,他們尋了一個離扈國公府最近的地方上了岸,橙武已經駕著馬車在這裏等著了。他一個人坐在馬車前頭,即便還沒有瞧見顏玦,脊背也挺得直直的。
像是有人在他的背上裝了鋼板一般。
一進府門,陳望書便叫白瓷開了箱籠,尋了那圖鑒來,還沒有翻開幾頁,就聽到白瓷說道,「姑娘是想尋這幾樣東西,都是從哪裏來的麽?」
陳望書點了點頭,「你也幫忙翻翻,這也太過厚了些,不知道要翻到猴年馬月去。」
白瓷嘴唇微動,指了指桌上的四樣東西,「姑娘,這應該是正德駙馬同城安公主的……」
陳望書翻著書的手一愣,「你認得?」
白瓷拿起了桌子上的那個天青色的茶壺,「奴祖籍在嶽州,雖然從未去過,但聽到嶽州兩個字,總比旁人關注幾分。城安公主同正德駙馬,都是從嶽州出去的。」
陳望書看了一頭霧水的顏玦一眼,解釋道,「城安公主是官家祖父那一輩的人物了。她並沒有皇家血統,那時候大陳想要公主去和親,可真公主沒有一個人願意去的。」
「城安公主的父親,乃是嶽州那一帶的守將,她天生豪氣,自願和親,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被封為城安公主,取安邦之意。」
「可哪曾想到,公主不光人硬氣,八字也硬氣。蠻人先是說讓老的那個娶公主,結果老的死了;蠻人沒在意,又換了中的,結果中的也是了;最後沒有辦法,換了個十歲的孩兒,結果那孩子也死了。」
「城安公主以一己之力克敵於無形,當時的官家大喜,誇她是三大王轉世……」
陳望書的故事說到這裏恍然大悟,「我想起來了,當時官家大喜,親賞了當年三大王自己個珍藏的那一卷洗冤錄給了城安公主。」
白瓷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城安公主凶名在外,年近三十仍未有駙馬。後有嶽州才子蘇朔,在狀元的瓊林宴上,當眾求娶。蘇朔高中之時,方才十八歲,比城安公主小了整整八歲。」
「當時不知道多少人罵蘇朔貪圖榮華富貴,可兩人都沒有出來解釋過一句。夫妻二人琴瑟和鳴,別提多和美。」
「這雨後天青色的茶壺,乃是正德駙馬蘇朔從嶽州帶過去的,他們家祖上傳下來的。聽聞在前朝的時候,嶽州瓷聞名天下,可後來,不知道怎麽的,便斷了傳承。」
明明不過是才認識幾個月的人……
陳望書的手緊了緊,突然之間,顏玦推了一把鑰匙過來,「你不是喜歡尋寶麽?這是庫房的鑰匙,裏頭裝著的都是我阿娘的嫁妝。我也沒有細細看,等家去了,你自己尋自己喜歡的。」
「不是我吹牛,那裏麵可沒有不值錢的破罐子同舊書。」
陳望書心中暖滋滋的,她的鼻頭絕對沒有酸。
「舊書怎麽了?我們陳家,最多的就是舊書,別看發黃了,指不定是什麽你不知道的古籍呢!若是拿出去賣,遇到了伯樂,不比你那個大金鏈子差。」
陳望書說著,從布袋子裏拿出了那四樣東西。
顏玦摸的大金鏈子還有玉觀音,一瞧就價值不菲,但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陳望書沒有多看,便看向了那壺。
「是雨後天青色,上頭還畫了畫,看上去來自嶽州。」陳望書說著,指了指那壺底的紅色印鑒,「還有這本書,書皮已經損毀了,瞧著像是三大王洗冤錄……」
「這裏有枚印章,但具體是誰的藏書,我卻是不知曉了。據說在開國的時候,這書流傳甚廣。可後來有人模仿其中的案例來殺人,朝廷便遣人整理了其中的案例,隻許仵作同推官,判官之類的人研讀。」
「在民間這已經是禁書了。朝廷南下的時候,不知道丟了多少東西,像這話本子,怕不是都絕版了。」
陳望書瞧著這黃黃的書頁,有些不敢下手去翻,她甚至怕自己個喘了口大氣,這書頁就碎了。那周東家的可真混,連個油紙包都不包,直接把書塞進了鹽裏。
「至於這藏品是誰的,待我回去翻翻圖鑒就知曉了。」
顏玦驚訝的睜大了眼睛,「圖鑒?什麽圖鑒?」
「哦,沒什麽,就是我爹娘給我的陪嫁。裏頭是他們的鑒賞筆記,畫了些瓶兒罐兒的,省得出門瞧見了什麽,一問三不知的,墮了我陳家的臉麵。」
顏玦五味雜陳的看向了陳望書。
同樣是換了個人生,他連記憶都沒有,每次瞧見那些古玩典故,就咿咿呀呀的裝紈絝,張口隻能說瓶兒碗兒碟兒,頭懸梁錐刺股,從千字文從頭學起。
可陳望書,滿腹經綸不用背也就算了,竟然還有如此外掛隨身攜帶……
人與人,到底是不同的。
不過好在,現在陳望書是他的娘子。
陳望書說完,也感覺到了這對睜眼瞎了幾個月的顏玦,是一個暴擊,嘿嘿一笑,「待回去了,我便把這個送給你,左右我腦子裏的那些,已經夠用了。」
顏玦扶額,你還不如不說,我覺得又被插了一刀是怎麽回事!
林叔撐船很快,他們尋了一個離扈國公府最近的地方上了岸,橙武已經駕著馬車在這裏等著了。他一個人坐在馬車前頭,即便還沒有瞧見顏玦,脊背也挺得直直的。
像是有人在他的背上裝了鋼板一般。
一進府門,陳望書便叫白瓷開了箱籠,尋了那圖鑒來,還沒有翻開幾頁,就聽到白瓷說道,「姑娘是想尋這幾樣東西,都是從哪裏來的麽?」
陳望書點了點頭,「你也幫忙翻翻,這也太過厚了些,不知道要翻到猴年馬月去。」
白瓷嘴唇微動,指了指桌上的四樣東西,「姑娘,這應該是正德駙馬同城安公主的……」
陳望書翻著書的手一愣,「你認得?」
白瓷拿起了桌子上的那個天青色的茶壺,「奴祖籍在嶽州,雖然從未去過,但聽到嶽州兩個字,總比旁人關注幾分。城安公主同正德駙馬,都是從嶽州出去的。」
陳望書看了一頭霧水的顏玦一眼,解釋道,「城安公主是官家祖父那一輩的人物了。她並沒有皇家血統,那時候大陳想要公主去和親,可真公主沒有一個人願意去的。」
「城安公主的父親,乃是嶽州那一帶的守將,她天生豪氣,自願和親,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被封為城安公主,取安邦之意。」
「可哪曾想到,公主不光人硬氣,八字也硬氣。蠻人先是說讓老的那個娶公主,結果老的死了;蠻人沒在意,又換了中的,結果中的也是了;最後沒有辦法,換了個十歲的孩兒,結果那孩子也死了。」
「城安公主以一己之力克敵於無形,當時的官家大喜,誇她是三大王轉世……」
陳望書的故事說到這裏恍然大悟,「我想起來了,當時官家大喜,親賞了當年三大王自己個珍藏的那一卷洗冤錄給了城安公主。」
白瓷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城安公主凶名在外,年近三十仍未有駙馬。後有嶽州才子蘇朔,在狀元的瓊林宴上,當眾求娶。蘇朔高中之時,方才十八歲,比城安公主小了整整八歲。」
「當時不知道多少人罵蘇朔貪圖榮華富貴,可兩人都沒有出來解釋過一句。夫妻二人琴瑟和鳴,別提多和美。」
「這雨後天青色的茶壺,乃是正德駙馬蘇朔從嶽州帶過去的,他們家祖上傳下來的。聽聞在前朝的時候,嶽州瓷聞名天下,可後來,不知道怎麽的,便斷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