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要走,怎地也不喊我,都是弟弟,也忒偏心長歌了些。」


    陳長歌鄙視的擠了擠付小堂,「都是弟弟?怎麽不見你跳出來護著我阿姐,瞧那平王妃,眼睛都生到了頭頂上。這還沒有做上太子妃呢,都這般欺負人。」


    「若是到了那一日,那眼珠子還不跟彈弓似的,嗖的一下躥上天了。」


    付小堂笑了起來,「我想說來著,這不我同姐夫一致決定,把這個出風頭的機會讓給你。」


    「畢竟這些日子,你阿娘讓你相親……令人同情。」


    陳長歌一聽,頓時臉垮的跟苦瓜似的,他又憤憤的看向了顏玦,「你從前是個慫包,不出頭就算了。我阿姐被人欺負了,你怎麽也不吭聲,簡直太過分了。」


    「你若是護不住我阿姐,便把我阿姐還給我。有我陳長歌在,陳望書一根頭發都不能少!」


    陳望書聽著心中一暖,養兒有用!


    顏玦一聽,倒是不慌張,「這是卿卿最喜歡的懟人同啪啪打臉環節,這種光輝時刻,我一般都在一旁搖旗呐喊。等到卿卿懟得無趣了,打得手疼了。」


    「我再出來,收拾殘局便是。沒有什麽,比卿卿開心最重要了。若是卿卿喜歡烏龜,那玦可以縮頭。」


    陳長歌目瞪口呆。


    他抬起手來,顫抖的指了指顏玦,「天下竟然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陳望書你日日聽這麽肉麻的話,居然還吃得下飯去!還能長胖!」


    「咱們同一個屋簷下住了十多年,你明明就喜歡互毆!」


    陳望書就嗬嗬了,難怪陳長歌長這麽大,隻有黎玉昭一個人心悅他,鬼喜歡互毆……這是注定要孤獨終老的人!


    「我不喜歡互毆,你若是喜歡被毆,我倒是可以跟阿娘說,給你尋一個會功夫的,一頓不揍人就吃不下飯的。阿弟你待我這般好,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


    一旁的付小堂聽著,幸災樂禍的笑了出聲。


    「阿姐你說的是張府尹府上的四娘子麽?哈哈,我剛來臨安的時候,可是親眼瞧見的,張四娘子在街頭賣藝,旁人在玩胸口碎大石,鑽火圈的。」


    「張四娘子賣藝,賣的是揍人的本事。有那原配夫人,做了下堂妻的,自己個又身嬌體弱,隻能暗自垂淚。張四娘子收人錢財,與人消災,專門揍那陳世美,一揍一個準。」


    陳望書眼睛都亮了,「張筠年還有這般硬氣的孫女兒?」


    付小堂點了點頭,「那可不是,我親眼瞧見的。當時我心中犯嘀咕,還說著揍人豈不是違反大陳律?人張四娘子說了,她一沒有揍死,二沒有揍殘的……還說想揍回去的話,來張府尹家尋她便是。」


    誰敢去張筠年家告他孫女兒揍人啊!這張四娘子可真夠行的。


    陳望書想著,看向了陳長歌。


    陳長歌把臉一別,「用不著你管,我可不喜歡這樣的,我就喜歡乖巧懂事賢惠聽話的。」


    「哪裏有這樣的!都是裝的罷了。你看以前,人不也都說我是臨安城第一等賢惠人兒麽,實際上我明明就是鐵血女壯士。」


    陳長歌哼了一聲,懶得接陳望書的茬兒,「你這般摳門,難得要請我一回,隻不過今兒個便罷了。同黎家有交情,這才過來捧個場,本就沒有打算多待,更不用說吃席麵了。」


    「有案子在身,喬推官領著我呢,一會兒要去同他匯合。」


    陳長歌說著,頓了頓,「小關樓什麽的,阿姐還是少去的好,那裏魚龍混雜,什麽樣的人都有。醴陵酒尤其,難喝得要命,你可千萬別喝。」


    他說著,偷偷瞥了一眼顏玦,見顏玦還是笑意吟吟的,鬆了一口氣。


    陳長歌伸出手來,一把摟住了付小堂的脖子,「走了,你小子種田種出什麽治國良策來了?如今還沒有到農閑的時候,你便不去了,可是富貴公子哥兒,就遭受不住了?」


    付小堂被他勒得喘不過氣來,艱難的對著陳望書揮了揮手,「阿姐,小關樓,我記下了,我等著阿姐請我喝醴陵酒呢。」


    他說著,罵罵咧咧的踹了陳長歌一腳,「我知曉,你分明就是嫉妒阿姐待我好,要請我喝酒,你才故意這般……我今兒個可是休沐,無事在身,怎麽上不得小關樓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腳的,打鬧了一番,付小堂索性上了陳長歌的馬車,同他一道兒離去了。


    陳望書看著他們的背影,好笑的搖了搖頭。


    陳長歌話裏話外都在說小關樓,顯然臨安府衙已經知曉那裏出了人命官司。


    他今日來黎家的尋酒會,怕不光是為了世交往來,而更是為了查案而來。


    此時陳釗已經趕著馬車過來了,陳望書搭著顏玦的手,上了馬車。


    ……


    是夜,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正是做賊的好時候。


    陳望書心中感慨著,果斷的趴在了顏玦的背上。


    顏玦被她一壓,悶哼一聲,耳根子都紅了,「卿卿如此親近於我,玦十分歡喜。這屋頂這般大,卿卿眼中,卻隻有玦這麽方寸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派天天想和離 卷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子並收藏反派天天想和離 卷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