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他猜錯的還不光是這點, 人家這回來朝覲並非是來借糧的,而是來與盛朝共商討伐突厥的。  每到冬天, 中原東北麵的廣袤之地千裏冰封, 萬裏雪飄。中原的百姓安安心心過年呢,遊牧族卻是要到處征掠的, 因為該地地處荒涼,收成遠遠不夠供養子民, 每年冬天最難熬, 要凍死不少人。  而靺鞨, 還要在突厥和室韋的夾縫中艱難生存,日子更不好過。  折子遞到了朝堂上,晏回沒說什麽, 也沒立刻拿主意。若是來借糧的倒好說,隻有借與不借兩個說法, 可出兵討伐突厥,牽扯的東西就要多了。他隻將這封折子留中不發,先讓鴻臚寺少卿將人安置到了使館去, 待休整兩日之後再商大計。  唐宛宛趁著這兩日,天天對著鏡子練習微笑,如何才能笑得高貴端莊雍容又內斂,把平時笑露齒、手托腮的毛病都臨時改掉了, 還要戴鳳冠練練平衡。  每回一有重大朝宴的時候,宛宛都要這麽臨陣練兩天,生怕自己在人前出醜。  一聽到丫鬟呈膳入內的聲音,唐宛宛挺得筆直的肩膀一下子就鬆了,晏回悠著手勁兒給她捏了兩下肩膀,微微笑說:“練這個做什麽,你想怎麽笑就怎麽笑,誰敢說你半句不是?”  唐宛宛睨他一眼:“那怎麽成?我可是陛下的臉麵,那麽多雙眼睛看著呢,當然要做到最好才行,才不想聽人背後嚼舌頭。”  “嚼什麽舌頭?”  唐宛宛清清嗓子,換了三姑六婆常用的腔調給晏回學嘴:“哎喲,今兒我看到皇後娘娘笑的時候露著兩顆大門牙,托著腮斜著肩坐著,那模樣嘖嘖嘖。”  晏回笑得不行,任她跟自己較勁去了。  這麽著過了兩日,當天夜裏在保和殿宴請靺鞨使臣。  這回靺鞨來的使者共七十餘人,能在宮宴上有一席之位的有十幾個,都是男子,他們並不像宛宛想的那樣形容粗獷,各個把胡子剃得幹幹淨淨,也沒有以獵物皮毛覆體,穿的是盛朝的錦袍。除了個頭高大身材壯實些,跟盛朝的男子瞧不出什麽差異來。  所謂入鄉隨俗不外如是,還挺博人好感的。  領頭的是穀蠡王與大都尉,都是靺鞨可汗的兒子。二人坐在晏回右側下首,起身遙遙敬了三杯酒,先是感慨一路上所見所聞,讚美京城的富饒,然後將晏回從裏到外誇了一圈,快把他說成天神降世了。  唐宛宛聽著都有點臉紅了,偏頭卻見陛下麵色如常,怎麽誇他都不當回事。  穀蠡王視線一轉,轉到唐宛宛身上,微一思索便說:“久聞盛朝的皇後有傾城之貌,又有天神賜福加身,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唐宛宛夾菜的手微微一頓,抬眼露出一個堪稱端莊的笑容,心說先前陛下還說靺鞨人性情爽朗,同時嘴也笨,就算是專門派來朝覲的使者也不是舌燦蓮花的那種。這會兒唐宛宛再看,人家哪兒嘴笨了?前半句是誇她好看,後半句誇她有福氣,一句話說得她心花怒放的。  穀蠡王又說:“當年太皇禦駕親征的時候,與我父王結下深厚情誼。闊別多年,我父王還多次來信,這回不能親自前來會會故友,心中遺憾得很,又得聞陛下已立下儲君,他為小皇子備下了厚禮,還望笑納。”  帶的禮是野參、貂皮、鹿茸等等,隻拿了其中品相最好的呈上去給晏回過了過眼,其他的都記在禮單上,光是上好的皮料就帶了整整三車。  唐宛宛卻垂著眼撇了撇嘴,剛才還誇他們嘴巧呢,轉念她覺得這群人真是太沒眼力見了。遠在靺鞨都能得了信知道陛下立後了、有兒子了、立太子了,怎麽就不知道他還有個閨女呢?送來的東西裏沒有一樣是女孩子能用的,可見壓根沒想著要送,真是太討厭了。  酒過三巡之後,使臣便開始說正事了,光是匈奴和靺鞨近年來的戰爭形勢都說了一刻鍾,什麽如今的匈奴可汗什麽性格,有多少個媳婦多少個兒子雲雲。  穀蠡王嫌他囉嗦,自己搶過了話頭說:“這事要從三個月前說起。往年這個時候,匈奴都要來劫掠牛羊,我們得了教訓,將牧民聚在一處,以軍隊護衛。一日夜裏,我被敵襲的聲音吵醒了,馬兒在營中四處亂跑,東邊的軍帳著了火,到處都是砰砰砰砰的動靜和將士的慘叫聲。”  “剛開始我們還想著敵人是不是用上了鞭炮,就為了擾亂軍心。馬匹受驚,幾乎不可駕馭,當晚突圍之時損傷慘重。傷兵身上的傷口極深,很快就因失血過多丟了性命,我們劫了幾個匈奴兵仔細搜查,這才發現他們用的武器竟是震天雷與鐵蛋槍。”  震天雷與鐵蛋槍這兩個詞一出,百官嘩然大驚。畢竟是軍中所用的東西,在場的武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文官的反應卻要慢上片刻,卻也很快想了起來,震天雷就是那種圓圓的鐵蛋,“砰”一聲,碎鐵片能射出十步有餘,輕輕巧巧將人紮成篩子;而鐵蛋槍外頭是一根生鐵管,裏頭放上幾顆鐵丸子,點起引線就能將鐵丸子射出二十步遠。持著這兩種火器的兵士不必近身,便可傷敵十數人。  這火器大盛朝已經用了百年,匈奴也曾學過,卻一直不成氣候。他們不缺鐵礦,硝石礦與硫磺礦也不少,但提煉技術就要差得遠了,塞進鐵管裏常常是啞火,有時還會爆膛傷著自己;二來弄不到圖紙,每每與盛朝火器營交戰的時候輕易潰敗,連弄到手的實物都見得少,隻能讓工匠摸索著來。  匈奴騎兵幾百年來一直用的是彎刀與長槍,騎在戰馬之上便可所向披靡。如今竟然造出了震天雷與鐵蛋槍,無異於如虎添翼。  穀蠡王目光環視一圈,心知這事已經成了一半,又說:“這三月來,我靺鞨將士折去了十分之一,不可硬拚隻有退避,至我出行前已連丟兩城。匈奴狼子野心,常年侵擾盛朝邊城。我知中原有句老話,叫——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陛下當真要容忍其壯大?”  宴席豐盛,宴上卻沒多少人能有心下筷子,都與旁坐之人議論紛紛。統共一個多時辰,晏回的眉心一直沒有舒展過。  回了長樂宮,唐宛宛伸手給他揉了揉眉心,“陛下別老是皺眉,將來就要像太上皇一樣眉心長豎紋了,那樣會顯老的。”  聽了這話,晏回皺了一個時辰的眉頭唰一下就舒展開了。  唐宛宛知道他在想什麽煩心事,可這會兒都快要到就寢的點了,再想這些煩心事就不美了,於是拉開他一根胳膊擠進他懷裏,笑盈盈打岔:“陛下,你今晚是不是不高興,先前那穀蠡王誇我漂亮,你是不是不高興了?”  晏回眉梢微挑,輕哼了一聲,又沒忍住翹了翹唇角:“看把你嘚瑟的,朕是那麽小肚雞腸的人麽?明明是在想事情。”  說來說去又繞回來了,唐宛宛隻好順勢問:“匈奴人是什麽樣的?”  晏回沉聲道:“匈奴原本生活在北邊的戈壁大漠,祖皇帝建朝那時,匈奴領地還沒有我朝的三分之一大,這二百年來不斷向北向西向東擴展疆域,如今已經比咱們的版圖還要大了,都是靠劫掠得來的。”  唐宛宛瞠大了眼睛,從書裏就知道匈奴厲害,可書上寫的都是匈奴人茹毛飲血麵目可憎,說他們如何如何不敵大盛將士,何曾想過匈奴有這麽厲害?  晏回又沉聲道:“匈奴兵強馬壯,他們的百姓從小騎在馬背上長大,不論老少皆可為兵,尤其是他們的戰馬,我大盛騎兵從來不是對手。若是兩軍各出千人,騎在馬上以刀劍對陣,咱們隻需一個時辰便輕易潰敗於匈奴鐵蹄之中,憑著火器方有一戰之力。”  “而如今,他們也造出了火器。”  剩下的話就不用說了,晏回深吸了口氣,眉頭剛想往一塊兒皺,宛宛方才那句“顯老”就從他腦子裏冒了出來,忙伸手把自己的眉頭撫平了,又感慨道:“老祖宗從百年前開始使用火器,每每戰無不勝,不知道可曾想過會有這一日。”  唐宛宛眨眨眼,對這匈奴當真一點好感都沒有,嘲諷起來也順手,“那匈奴人挺笨的,咱們用了一百多年的東西,他們照貓畫虎都學了一百多年才學會。”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唐宛宛趴在他胸膛上,聽著陛下強勁有力的心跳聲,覺得安穩極了。好半晌小聲嘀咕:“我先前還以為是咱們借些銀子和糧草給他們,他們愛怎麽打怎麽打去,聽這意思是還得咱們派兵?”  “早著呢,要打也起碼得到今年六月的時候了,這會兒靺鞨那地方還冷得厲害,咱們的將士耐不住那冷。春天也不行,春天時糧草續不上,等到初秋把今年的糧食和賦稅收下來,才能有七分把握。”  七分把握。  唐宛宛悶悶地不想說話,好半晌長長歎了一聲:“怎麽就沒一天消停日子呢。”  聽了她的話,晏回亦是心中沉重。從去年年初開始,先是皇陵塌了,又是自己受傷,然後天狗食日,京城亂成一團。他醒了之後抄了三戶人家,宛宛懷著身孕的時候還出了幾件糟心事,臨到生產時鼠疫也跟著來了。  這麽算算,宛宛跟著他,好像還真沒過上幾天安生日子。  晏回揀著輕鬆的跟她說:“靺鞨使者會在京城待一兩月,那穀蠡王夫人及使者帶著的女眷偶爾會進宮來探訪,你可要拿出女主人的款兒來。”  *  二月廿三是欽天監挑出的吉日,這一日朝中百官與靺鞨使者在京城圍場狩獵。  天兒漸漸地暖和了,唐宛宛把饅頭和花卷也帶上了,隨行照顧他倆的奶嬤嬤和丫鬟就有七八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娃是國之大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宣藍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宣藍田並收藏生娃是國之大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