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遷與劉晨宇人看罷,劉遷率先說道:“薑帥讓兄弟你先回身邊,看來薑帥身邊離不開你。”劉晨宇卻勸他:“你我二人情同兄弟,我看薑帥讓我回去多半也是刺客營的事情,而讓你在靈丘城練兵,同時將薑踏、薑山、薑文泰、薑長波和薑瑜瑋派到你跟前,無非就是為了晨光營。據我所知,晨光營是二營編製,薑帥讓你到靈丘城,讓你轄製分巡冀北道的北東路的所有邊鎮,這還不是對你的極大信任?”劉偉和左泰然這時也趕到,劉偉插了句嘴:“靈丘城不是不屬路懂的嗎?”
劉晨宇看著劉遷認真的說:“薑帥為了你特地給你借了一座城,還給你一萬石糧食,可見對你的重視,我可沒有這待遇。好好練兵吧,四千人的規模不好準備,雖說能招到一部分人,但是你想想你的士兵是烏合之眾,還是精兵強將,這可取決於你。有什麽困難找我商量是可以的。”
劉遷點頭稱是,薑瓖沒有說不讓劉遷回到大同城,而是說如果沒事劉遷可以不回大同,就是說如果有必要,劉遷是可以回到大同城。薑瓖讓劉晨宇迅速回到大同,其實更多是薑瓖對劉晨宇本人的依賴,當然組建刺客營也是計劃中的事情。
當夜劉晨宇便趕回到了大同府,而劉遷則修正後趕赴靈丘城赴任。
薑建勳離開大同府其實心中很是忐忑,古語有雲三人成虎,一旦本人離開,就再沒有機會了。哪想到剛到偏關,就有薑氏門中人來找他,並且給了他一封信和一個名帖,讓他去見偏關守將劉永忠。
偏關位於山西與陝西交界的地方,控製黃河,是晉陝交流的北方樞紐。薑瓖打定主意要擴展商貿,與偏關的關係是一定要維持好的。薑建勳沒有猶豫,帶著信和名帖就去拜見劉永忠。原想到要等個三五天,哪知道劉永忠當天放棄了自己休息時間專門於午時見了自己。劉永忠打開信看過之後哈哈大笑,經他解釋薑建勳才知道,劉永忠也是大同衛所中人,離家多年可惜一直未有鄉音。如今一個叫做劉遷的晚輩認他為叔,自然讓他十分高興。薑建勳看到劉永忠臉上的光芒,看出來薑瓖收留劉遷的高明之處,便將通商的事情說了出來。劉永忠表示隻要沒有違禁物品,偏關原則上一定放行,還會在轄地內保護商隊,隻要他們按照規定繳納稅金就行。薑建勳表示這沒有問題。
薑建勳離開劉永忠回到客棧,不久又有人來找他,還是薑氏門人。他將薑建勳領到一個叫做榆林會館的地方,薑建勳原來並不清楚這會館是幹什麽的,到了這裏才大開眼界。
這榆林會館乃是榆林薑氏所開,專門給榆林的商人提供方便。每個月需要給官府的月錢和給地方的月例,均是由榆林會館的人來代為收取,再專門給官府提供,在偏關的榆林商人因此就少了很多麻煩。而榆林會館本身還有武師,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為這些商人在城裏的安全提供保護。而榆林會館和金門鏢局又是合作關係,一個商人加入了榆林會館,也會有入金門鏢局,這樣商隊在路上在城裏都有安全。也難怪榆林的商人願意加入榆林會館。薑建勳腦子一動,這樣的話,薑瓖的話他基本明白了。
榆林會館還有飛鴿傳書和鴻雁捎書傳信服務,在朝廷取消了驛站之後,這種便捷的服務具有很大的優勢,薑瓖的信就是用鴻雁捎書遞送回來。薑建勳把自己的回信給薑瓖寄過去,自己動身去了榆林。
到了榆林,薑建勳先去了榆林會館。果然薑瓖的信已到了,薑建勳感歎這傳信服務相當好用。信中薑瓖說明了他拜見自己父母和長兄說的話,與當初在大同時所定無二。薑瓖希望他北上的意思。榆林往北一般不算是大明版圖,薑建勳心中模模糊糊有些明白薑瓖的意思,但是也不太明白。薑建勳雖然覺得離大同越來越遠了,但是因為有書信往來,倒也不覺得擔心。薑瓖還托人送來兩根老山參,也不知道從哪裏搞來的,說是托他帶給老太太。還有一柄火槍,手柄部分鑲著寶石,說是帶給大哥的。
薑建勳先是去拜見薑老爺和薑老太太。薑老爺是一個六十開外的人,頭發和胡子早已全白,潔白的胡子下麵還用一根小繩子捆住。他坐在堂前,並不多話。倒是薑老太太看到薑建勳,變嘴不停不住的問,問他身體怎樣,吃的怎樣,瘦了嗎,薑建勳一一答複。當聽說薑瓖是臨危受命掌管大同總兵,需要肩負更多責任,薑老太太還要多問,薑老爺卻打斷了她的話:“麟兒此去大同任職乃是朝廷所命,他現在已不再是你膝下嬌兒,乃是鎮守一方的大將。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老婆子,你就別多說了。麟兒此去,也是他的造化。”薑老太太便打住不再追問,隻是眼圈紅紅的掛滿了淚珠。
薑建勳捧上薑瓖送來的老山參,薑老爺接下來又問了一些薑建勳關於薑氏本族的事,比如薑軒、薑有光。薑建勳一一作了解答。薑老爺心中暗暗高興,他自己的三個兒子,老大薑琳在榆林任總兵,老二薑瓖去大同任總兵,這都是朝中二品大員。眼下天下大亂,自己的老三薑瑄如今也在掛職,馬上外放,原來還在西安府與人爭個高下,如今來看,也不必在西安和別人爭什麽,去山西就好了,好好幹下去,估計也能出個總兵。薑老爺原來覺得老大和老二之間老有別扭,他知道這是老大不容忍老二的緣故,但是老二此次北上去大同著實讓全家都大吃一驚,誰都以為薑瓖此番前途會特別困難,沒想到這還不到一個月了,就有好消息傳來,不但本人安頓住,就連麵前的遠房親戚薑建勳他也推薦了個參將之職,不日朝廷批文便會正式下達。薑建勳向薑老爺提起了薑瓖說起了大同榆林聯誼的事情,薑老爺表示大力支持,並且對薑建勳表示,有什麽具體要求去和薑琳說吧,老大他不會反對的。
說著說著,就說道百裏芸身上。薑建勳知道這是繞不過去的話題,便硬著頭皮解釋道,其實薑瓖對這個女人並未太多動心。薑瓖在大同府買了兩個宅子,一個大一個小。小的是給這百裏芸住,大的是給薑府族人住。如今大宅還未裝修好,所有人都要住在小宅。但是薑建勳指出,薑瓖的書房很大,連著臥室。而百裏芸在內宅自有臥室,也就是說薑瓖和百裏芸是分開睡的。據薑瓖所說,其實大宅才是薑氏的,這小宅就是買給百裏芸的,掛著薑宅的招牌是不想人幹擾她。薑瓖曾表示過,這百裏芸是自己的一塊寶石,那種感覺不像是遇到一個女人,更像是遇到了男人。可是女人能有男人這麽大作用嗎?薑建勳不承認,也不相信。
別說薑建勳不相信,在場的三個人誰也不信,說出來薑瓖將這個女人當做男人用,天下還不笑掉大牙。薑老爺就笑著說道:“那韓世忠與梁紅玉的故事,是戲台的詞,真實生活中,哪裏有那麽厲害的女人。打仗,就是男人的事。不過要說老二利用這個女人,也不能說做得不對。離開薑家,老二給本地留下的印象是忤逆之人,卻給我薑門留下忠孝的名聲,反而他做兵外放本地人就知之甚少了。這樣也對,多條後路多條出路。哪個男人沒有個三妻四妾的,人之常情。如今老二已經分家,老婆子,就不要管他那麽多了。”
薑建勳立刻表示,薑瓖打算將在榆林的老宅子賣了,估計能賣五萬兩白銀。其中兩萬兩孝敬二老,兩萬兩給自己結發妻子黃氏,自己隻要帶走一萬兩就行。黃氏願意在榆林住,找個房子租下,這兩萬兩夠她活一陣子,以後再寄錢來。如果不願意住,隨時來大同,跟著金門鏢局的商隊走就行。薑老爺立刻表示,黃氏不必搬走,給自己的兩萬兩白銀也不要,全給了黃氏。讓薑建勳直接到賬房去取一萬兩銀子便是。
入夜,薑建勳在薑琳的書房見到了薑琳。接過薑瓖的信,聽到薑建勳的解釋,薑琳褶著的眉頭解開了。外麵都說薑琳和薑瓖不和,可是薑琳本人並沒有覺得什麽。古人講兄友弟恭,薑琳自認為對得起薑瓖,雖然薑瓖才華武藝都比自己強,但是他薑琳也不差,不然朝廷不會讓他繼承父親的榆林總兵一職。薑瓖在信中明確表達了自己開拓闖蕩的意思,而如今大同府地貧人疾,正是大好作為之時。
薑琳一口一口啜著濃濃的釅茶,在原地走了兩步:“建勳,你我不是外人,你也算是薑氏族人,有句話我需要單獨問你。”薑建勳嚇了一跳,心說這薑琳要幹什麽?他硬著頭皮問:“大爺您說。”
“你家老爺可有白銀一萬兩?”
“有的。”
“那就好。眼下有一夥回回人正在趕往榆林的路上,我就不讓他們歇息,直接讓他們到大同。你告訴你家老爺,一萬兩白銀買下這些回回人手裏的茶,再轉手買到蒙古草原上,他要是賺不到十倍,在大同也就別打拚了,早早回榆林來奶孩子吧。”
劉晨宇看著劉遷認真的說:“薑帥為了你特地給你借了一座城,還給你一萬石糧食,可見對你的重視,我可沒有這待遇。好好練兵吧,四千人的規模不好準備,雖說能招到一部分人,但是你想想你的士兵是烏合之眾,還是精兵強將,這可取決於你。有什麽困難找我商量是可以的。”
劉遷點頭稱是,薑瓖沒有說不讓劉遷回到大同城,而是說如果沒事劉遷可以不回大同,就是說如果有必要,劉遷是可以回到大同城。薑瓖讓劉晨宇迅速回到大同,其實更多是薑瓖對劉晨宇本人的依賴,當然組建刺客營也是計劃中的事情。
當夜劉晨宇便趕回到了大同府,而劉遷則修正後趕赴靈丘城赴任。
薑建勳離開大同府其實心中很是忐忑,古語有雲三人成虎,一旦本人離開,就再沒有機會了。哪想到剛到偏關,就有薑氏門中人來找他,並且給了他一封信和一個名帖,讓他去見偏關守將劉永忠。
偏關位於山西與陝西交界的地方,控製黃河,是晉陝交流的北方樞紐。薑瓖打定主意要擴展商貿,與偏關的關係是一定要維持好的。薑建勳沒有猶豫,帶著信和名帖就去拜見劉永忠。原想到要等個三五天,哪知道劉永忠當天放棄了自己休息時間專門於午時見了自己。劉永忠打開信看過之後哈哈大笑,經他解釋薑建勳才知道,劉永忠也是大同衛所中人,離家多年可惜一直未有鄉音。如今一個叫做劉遷的晚輩認他為叔,自然讓他十分高興。薑建勳看到劉永忠臉上的光芒,看出來薑瓖收留劉遷的高明之處,便將通商的事情說了出來。劉永忠表示隻要沒有違禁物品,偏關原則上一定放行,還會在轄地內保護商隊,隻要他們按照規定繳納稅金就行。薑建勳表示這沒有問題。
薑建勳離開劉永忠回到客棧,不久又有人來找他,還是薑氏門人。他將薑建勳領到一個叫做榆林會館的地方,薑建勳原來並不清楚這會館是幹什麽的,到了這裏才大開眼界。
這榆林會館乃是榆林薑氏所開,專門給榆林的商人提供方便。每個月需要給官府的月錢和給地方的月例,均是由榆林會館的人來代為收取,再專門給官府提供,在偏關的榆林商人因此就少了很多麻煩。而榆林會館本身還有武師,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為這些商人在城裏的安全提供保護。而榆林會館和金門鏢局又是合作關係,一個商人加入了榆林會館,也會有入金門鏢局,這樣商隊在路上在城裏都有安全。也難怪榆林的商人願意加入榆林會館。薑建勳腦子一動,這樣的話,薑瓖的話他基本明白了。
榆林會館還有飛鴿傳書和鴻雁捎書傳信服務,在朝廷取消了驛站之後,這種便捷的服務具有很大的優勢,薑瓖的信就是用鴻雁捎書遞送回來。薑建勳把自己的回信給薑瓖寄過去,自己動身去了榆林。
到了榆林,薑建勳先去了榆林會館。果然薑瓖的信已到了,薑建勳感歎這傳信服務相當好用。信中薑瓖說明了他拜見自己父母和長兄說的話,與當初在大同時所定無二。薑瓖希望他北上的意思。榆林往北一般不算是大明版圖,薑建勳心中模模糊糊有些明白薑瓖的意思,但是也不太明白。薑建勳雖然覺得離大同越來越遠了,但是因為有書信往來,倒也不覺得擔心。薑瓖還托人送來兩根老山參,也不知道從哪裏搞來的,說是托他帶給老太太。還有一柄火槍,手柄部分鑲著寶石,說是帶給大哥的。
薑建勳先是去拜見薑老爺和薑老太太。薑老爺是一個六十開外的人,頭發和胡子早已全白,潔白的胡子下麵還用一根小繩子捆住。他坐在堂前,並不多話。倒是薑老太太看到薑建勳,變嘴不停不住的問,問他身體怎樣,吃的怎樣,瘦了嗎,薑建勳一一答複。當聽說薑瓖是臨危受命掌管大同總兵,需要肩負更多責任,薑老太太還要多問,薑老爺卻打斷了她的話:“麟兒此去大同任職乃是朝廷所命,他現在已不再是你膝下嬌兒,乃是鎮守一方的大將。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老婆子,你就別多說了。麟兒此去,也是他的造化。”薑老太太便打住不再追問,隻是眼圈紅紅的掛滿了淚珠。
薑建勳捧上薑瓖送來的老山參,薑老爺接下來又問了一些薑建勳關於薑氏本族的事,比如薑軒、薑有光。薑建勳一一作了解答。薑老爺心中暗暗高興,他自己的三個兒子,老大薑琳在榆林任總兵,老二薑瓖去大同任總兵,這都是朝中二品大員。眼下天下大亂,自己的老三薑瑄如今也在掛職,馬上外放,原來還在西安府與人爭個高下,如今來看,也不必在西安和別人爭什麽,去山西就好了,好好幹下去,估計也能出個總兵。薑老爺原來覺得老大和老二之間老有別扭,他知道這是老大不容忍老二的緣故,但是老二此次北上去大同著實讓全家都大吃一驚,誰都以為薑瓖此番前途會特別困難,沒想到這還不到一個月了,就有好消息傳來,不但本人安頓住,就連麵前的遠房親戚薑建勳他也推薦了個參將之職,不日朝廷批文便會正式下達。薑建勳向薑老爺提起了薑瓖說起了大同榆林聯誼的事情,薑老爺表示大力支持,並且對薑建勳表示,有什麽具體要求去和薑琳說吧,老大他不會反對的。
說著說著,就說道百裏芸身上。薑建勳知道這是繞不過去的話題,便硬著頭皮解釋道,其實薑瓖對這個女人並未太多動心。薑瓖在大同府買了兩個宅子,一個大一個小。小的是給這百裏芸住,大的是給薑府族人住。如今大宅還未裝修好,所有人都要住在小宅。但是薑建勳指出,薑瓖的書房很大,連著臥室。而百裏芸在內宅自有臥室,也就是說薑瓖和百裏芸是分開睡的。據薑瓖所說,其實大宅才是薑氏的,這小宅就是買給百裏芸的,掛著薑宅的招牌是不想人幹擾她。薑瓖曾表示過,這百裏芸是自己的一塊寶石,那種感覺不像是遇到一個女人,更像是遇到了男人。可是女人能有男人這麽大作用嗎?薑建勳不承認,也不相信。
別說薑建勳不相信,在場的三個人誰也不信,說出來薑瓖將這個女人當做男人用,天下還不笑掉大牙。薑老爺就笑著說道:“那韓世忠與梁紅玉的故事,是戲台的詞,真實生活中,哪裏有那麽厲害的女人。打仗,就是男人的事。不過要說老二利用這個女人,也不能說做得不對。離開薑家,老二給本地留下的印象是忤逆之人,卻給我薑門留下忠孝的名聲,反而他做兵外放本地人就知之甚少了。這樣也對,多條後路多條出路。哪個男人沒有個三妻四妾的,人之常情。如今老二已經分家,老婆子,就不要管他那麽多了。”
薑建勳立刻表示,薑瓖打算將在榆林的老宅子賣了,估計能賣五萬兩白銀。其中兩萬兩孝敬二老,兩萬兩給自己結發妻子黃氏,自己隻要帶走一萬兩就行。黃氏願意在榆林住,找個房子租下,這兩萬兩夠她活一陣子,以後再寄錢來。如果不願意住,隨時來大同,跟著金門鏢局的商隊走就行。薑老爺立刻表示,黃氏不必搬走,給自己的兩萬兩白銀也不要,全給了黃氏。讓薑建勳直接到賬房去取一萬兩銀子便是。
入夜,薑建勳在薑琳的書房見到了薑琳。接過薑瓖的信,聽到薑建勳的解釋,薑琳褶著的眉頭解開了。外麵都說薑琳和薑瓖不和,可是薑琳本人並沒有覺得什麽。古人講兄友弟恭,薑琳自認為對得起薑瓖,雖然薑瓖才華武藝都比自己強,但是他薑琳也不差,不然朝廷不會讓他繼承父親的榆林總兵一職。薑瓖在信中明確表達了自己開拓闖蕩的意思,而如今大同府地貧人疾,正是大好作為之時。
薑琳一口一口啜著濃濃的釅茶,在原地走了兩步:“建勳,你我不是外人,你也算是薑氏族人,有句話我需要單獨問你。”薑建勳嚇了一跳,心說這薑琳要幹什麽?他硬著頭皮問:“大爺您說。”
“你家老爺可有白銀一萬兩?”
“有的。”
“那就好。眼下有一夥回回人正在趕往榆林的路上,我就不讓他們歇息,直接讓他們到大同。你告訴你家老爺,一萬兩白銀買下這些回回人手裏的茶,再轉手買到蒙古草原上,他要是賺不到十倍,在大同也就別打拚了,早早回榆林來奶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