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剛走,懷袖閉著眼又躺了躺,便對守在榻前的幾個大丫頭道:“扶著我起來吧,我想靠一靠。”
銀鈴兒同渙秋趕緊將懷袖小心扶起來,在其背後墊了個大迎枕,青梅怕夜裏風涼,又找了個雀裘緞麵的夾襖給懷袖披在肩上。
靠坐在床頭,懷袖繼續道:“將筆墨取來。”
銀鈴兒聞言,蹙眉低勸:“主子才醒來,寫字恐勞心神……”
懷袖輕輕搖頭,淡淡道:“無礙,拿來吧。”
眾丫頭無奈,隻得抬了炕桌放在錦床上,又預備了筆墨紙硯,銀鈴兒伺候著研磨,懷袖展開鎮紙,雖然垂病多日,落筆紙上仍是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
隻寫了草草數言便收了筆,將寫好的兩頁紙分裝在兩個信封內,交給銀鈴兒道:“讓張保將這兩封信送出去。”
銀鈴兒接過信轉身去了,青梅等人這才撤去炕幾,伺候懷袖複又躺下睡了。
————
妝台上五彩團花紋瓷瓶中插著兩株新摘的金邊白玉蘭。
銀線繡了荷花的寬袖邊,一點涼一點暖的拂在手背上,窗前的梨花大案前,懷袖一身素衣淨顏,頭上珠翠全無,隻一枚和田白玉的扁方橫綰,越顯得白淨單薄。
康熙跨步進門時,鼻息間一陣梨花香片的柔香細細,望見案前執著筆,臻首低垂的懷袖,心中一陣疼。
自醒來後,懷袖終日除了養胎吃藥,便是一坐大半日的抄攥心經,不言也不問,仿佛一切從未發生,仿佛胤裪……天生便失明……
“歇一歇吧,你如今身子重了,久坐腰身要疼的。”康熙抽出懷袖手中的紫毫玉筆,牽著她微涼的小手,行向庭院的花影。
初夏時,桃花謝了,康熙為懷袖這院中顯得不那麽素,便命人搬了幾盆高高的石榴樹,眼下開的正旺,幾簇火團似得燃在房簷下。
“若非眼下你身子孱弱,朕便帶你去南苑住些日子,去年朕命人將攬月湖中種了許多你最愛的佛手蓮,已快至花期了。”
康熙牽著懷袖的手,緩步行至石榴樹下時抬手摘了一朵正豔的橘色石榴花,輕輕插入懷袖的鬢間。
懷袖沒說話,隻將另一隻空著的手輕輕撫上高高隆起的腹,等過了這個夏,這小家夥就要降生了。
康熙回頭看向懷袖,他敏感地發現她自醒來後,似乎與他的話少了很多,偶爾竟還有些躲他的模樣。
“近日怎不聞你去瞧裪兒了?朕同你說過,若你不放心,大可將裪兒接來坤寧宮照看,你也不必樣樣都顧及周全,有朕的口諭,前朝眾臣不敢說什麽。”
聽康熙提及裪兒,懷袖將手由腹上放下來,清清淡淡道:“映雪雖嘔血臥病,眼下裪兒卻是由蘇麻姑姑親自照看,臣妾沒甚不放心的。”
康熙頓住腳步,轉回身將懷袖圈進臂彎裏箍在胸口:“不是早說好了,咱們私底下不用敬語,何時同朕這樣生分起來?”
懷袖仍神情淡淡的,將頭倚在康熙肩上靠了靠,輕聲道:“累了,咱們回去吧。”
康熙眸光微黯,聽她這麽說,隻得牽著她回房躺下。
躺在八寶琉璃榻上,懷袖將手指撫上康熙的手背,輕聲道:“萬歲爺也該去瞧折子了,不必總惦記我,眼下有這腹中的龍珠,我自會好生保養<span ss="url"></span>。”
懷袖說話時,抬眸牽出一枚淺淺的梨渦,那笑雖仍如一花嫣然,但康熙已瞧出其中分明帶著疏離。
眸子從她臉上移開,卻終忍不住落在她額角落一記吻:“好,朕先回去,明日再來瞧你。”
閉著眼,懷袖耳畔聽見康熙的腳步聲漸漸行出內殿,翻了個身,將臉轉向錦榻內,黛眉緊鎖,眼睫如蝶翼般顫了幾顫,淚,終究沒出來。
康熙才走出坤寧宮,眼見一個小太監由永巷口飛奔而來,跑到坤寧宮門前,不期正與康熙撞了個正著,嚇得腿腳一軟,跪下連連磕頭。
“什麽事慌成這樣?”康熙蹙眉沉聲問。
小太監想起蘇麻喇姑囑咐的話,言語一時梗在喉嚨裏不敢說。
李德全怒斥:“萬歲爺問話還不趕緊回,不想要腦袋了?”
這小太監剛入宮不久,沒經見過什麽世麵,隻將蘇麻喇姑囑咐的話牢牢記住,此刻被李德全一咋呼,嚇地沒了注意,便一五一十道:“是蘇麻姑姑差奴才來奏皇貴妃娘娘,說此事隻得奏與娘娘知曉,萬不可驚擾了聖駕,奴才……奴才不敢說……”
李德全見這小太監說了半天也沒說出重點,怕康熙惱了,急道:“糊塗東西,主次都分不清啦?還不趕緊說要緊的話。”
康熙卻神色平靜,抬手止住李德全道:“皇貴妃娘娘眼下鳳體違和,後宮之事你說與朕也是一樣的。”
那小太監聽聞康熙語氣尚平和,心下安穩不少,方才道:“回萬歲爺,四貝勒跟太子殿下打起來了。”
康熙原以為不過是後宮瑣事,卻沒想到竟然是皇嗣之間繳鬥,劍眉緊蹙急問:“眼下他倆人在何處?”
“在,在景華宮門……”
小太監話還沒說完,康熙已顧不得傳肩輿,疾步向東六宮行去。
張保恰由坤寧宮出來向內務府去領東西,見一個小太監跪在地上,仔細一瞧認出是才分去景華宮的安順,便走過去問:“小順子,你跪在這兒做什麽?”
安順苦著臉,將是由前後說了一遍,最後道:“萬歲爺才離開,沒叫奴才起來,奴才不敢起來。”
張保聞言心下一驚,知道在景華宮門口出的事且還是蘇麻喇姑遣來奏話的,多半與小主子有關,轉身疾奔回坤寧宮。
奔入內殿,張保撲跪在門前,喘著粗氣道:“主,主子,四貝勒跟太子爺在景華宮門口打起來了,萬歲爺都過去了。”
懷袖心裏一個激靈,猛地由榻上坐起來,急問:“這種事蘇麻姑姑怎會叫人告訴萬歲爺?”
張保道:“蘇麻姑姑囑咐安順不得令萬歲爺知曉,可安順來時,正巧與萬歲爺在咱們宮門口撞了個正著。”
懷袖臉色蒼白,急的眼前發黑,略穩了穩心神,扶著銀鈴兒的手臂道:“快,起駕景華宮!”
銀鈴兒同渙秋趕緊將懷袖小心扶起來,在其背後墊了個大迎枕,青梅怕夜裏風涼,又找了個雀裘緞麵的夾襖給懷袖披在肩上。
靠坐在床頭,懷袖繼續道:“將筆墨取來。”
銀鈴兒聞言,蹙眉低勸:“主子才醒來,寫字恐勞心神……”
懷袖輕輕搖頭,淡淡道:“無礙,拿來吧。”
眾丫頭無奈,隻得抬了炕桌放在錦床上,又預備了筆墨紙硯,銀鈴兒伺候著研磨,懷袖展開鎮紙,雖然垂病多日,落筆紙上仍是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
隻寫了草草數言便收了筆,將寫好的兩頁紙分裝在兩個信封內,交給銀鈴兒道:“讓張保將這兩封信送出去。”
銀鈴兒接過信轉身去了,青梅等人這才撤去炕幾,伺候懷袖複又躺下睡了。
————
妝台上五彩團花紋瓷瓶中插著兩株新摘的金邊白玉蘭。
銀線繡了荷花的寬袖邊,一點涼一點暖的拂在手背上,窗前的梨花大案前,懷袖一身素衣淨顏,頭上珠翠全無,隻一枚和田白玉的扁方橫綰,越顯得白淨單薄。
康熙跨步進門時,鼻息間一陣梨花香片的柔香細細,望見案前執著筆,臻首低垂的懷袖,心中一陣疼。
自醒來後,懷袖終日除了養胎吃藥,便是一坐大半日的抄攥心經,不言也不問,仿佛一切從未發生,仿佛胤裪……天生便失明……
“歇一歇吧,你如今身子重了,久坐腰身要疼的。”康熙抽出懷袖手中的紫毫玉筆,牽著她微涼的小手,行向庭院的花影。
初夏時,桃花謝了,康熙為懷袖這院中顯得不那麽素,便命人搬了幾盆高高的石榴樹,眼下開的正旺,幾簇火團似得燃在房簷下。
“若非眼下你身子孱弱,朕便帶你去南苑住些日子,去年朕命人將攬月湖中種了許多你最愛的佛手蓮,已快至花期了。”
康熙牽著懷袖的手,緩步行至石榴樹下時抬手摘了一朵正豔的橘色石榴花,輕輕插入懷袖的鬢間。
懷袖沒說話,隻將另一隻空著的手輕輕撫上高高隆起的腹,等過了這個夏,這小家夥就要降生了。
康熙回頭看向懷袖,他敏感地發現她自醒來後,似乎與他的話少了很多,偶爾竟還有些躲他的模樣。
“近日怎不聞你去瞧裪兒了?朕同你說過,若你不放心,大可將裪兒接來坤寧宮照看,你也不必樣樣都顧及周全,有朕的口諭,前朝眾臣不敢說什麽。”
聽康熙提及裪兒,懷袖將手由腹上放下來,清清淡淡道:“映雪雖嘔血臥病,眼下裪兒卻是由蘇麻姑姑親自照看,臣妾沒甚不放心的。”
康熙頓住腳步,轉回身將懷袖圈進臂彎裏箍在胸口:“不是早說好了,咱們私底下不用敬語,何時同朕這樣生分起來?”
懷袖仍神情淡淡的,將頭倚在康熙肩上靠了靠,輕聲道:“累了,咱們回去吧。”
康熙眸光微黯,聽她這麽說,隻得牽著她回房躺下。
躺在八寶琉璃榻上,懷袖將手指撫上康熙的手背,輕聲道:“萬歲爺也該去瞧折子了,不必總惦記我,眼下有這腹中的龍珠,我自會好生保養<span ss="url"></span>。”
懷袖說話時,抬眸牽出一枚淺淺的梨渦,那笑雖仍如一花嫣然,但康熙已瞧出其中分明帶著疏離。
眸子從她臉上移開,卻終忍不住落在她額角落一記吻:“好,朕先回去,明日再來瞧你。”
閉著眼,懷袖耳畔聽見康熙的腳步聲漸漸行出內殿,翻了個身,將臉轉向錦榻內,黛眉緊鎖,眼睫如蝶翼般顫了幾顫,淚,終究沒出來。
康熙才走出坤寧宮,眼見一個小太監由永巷口飛奔而來,跑到坤寧宮門前,不期正與康熙撞了個正著,嚇得腿腳一軟,跪下連連磕頭。
“什麽事慌成這樣?”康熙蹙眉沉聲問。
小太監想起蘇麻喇姑囑咐的話,言語一時梗在喉嚨裏不敢說。
李德全怒斥:“萬歲爺問話還不趕緊回,不想要腦袋了?”
這小太監剛入宮不久,沒經見過什麽世麵,隻將蘇麻喇姑囑咐的話牢牢記住,此刻被李德全一咋呼,嚇地沒了注意,便一五一十道:“是蘇麻姑姑差奴才來奏皇貴妃娘娘,說此事隻得奏與娘娘知曉,萬不可驚擾了聖駕,奴才……奴才不敢說……”
李德全見這小太監說了半天也沒說出重點,怕康熙惱了,急道:“糊塗東西,主次都分不清啦?還不趕緊說要緊的話。”
康熙卻神色平靜,抬手止住李德全道:“皇貴妃娘娘眼下鳳體違和,後宮之事你說與朕也是一樣的。”
那小太監聽聞康熙語氣尚平和,心下安穩不少,方才道:“回萬歲爺,四貝勒跟太子殿下打起來了。”
康熙原以為不過是後宮瑣事,卻沒想到竟然是皇嗣之間繳鬥,劍眉緊蹙急問:“眼下他倆人在何處?”
“在,在景華宮門……”
小太監話還沒說完,康熙已顧不得傳肩輿,疾步向東六宮行去。
張保恰由坤寧宮出來向內務府去領東西,見一個小太監跪在地上,仔細一瞧認出是才分去景華宮的安順,便走過去問:“小順子,你跪在這兒做什麽?”
安順苦著臉,將是由前後說了一遍,最後道:“萬歲爺才離開,沒叫奴才起來,奴才不敢起來。”
張保聞言心下一驚,知道在景華宮門口出的事且還是蘇麻喇姑遣來奏話的,多半與小主子有關,轉身疾奔回坤寧宮。
奔入內殿,張保撲跪在門前,喘著粗氣道:“主,主子,四貝勒跟太子爺在景華宮門口打起來了,萬歲爺都過去了。”
懷袖心裏一個激靈,猛地由榻上坐起來,急問:“這種事蘇麻姑姑怎會叫人告訴萬歲爺?”
張保道:“蘇麻姑姑囑咐安順不得令萬歲爺知曉,可安順來時,正巧與萬歲爺在咱們宮門口撞了個正著。”
懷袖臉色蒼白,急的眼前發黑,略穩了穩心神,扶著銀鈴兒的手臂道:“快,起駕景華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