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秋之時,玉堂入吉。


    裴竇兩府商議,定於此日為阿笙辦認親之禮。


    這竇二姑娘風華宴風頭剛過,便得裴氏老夫人認為幹孫女,受兩家恩寵。


    一來二去,就連不少大族長輩都聽聞她的名了。


    認親之禮在上陵裴府舉行,裴氏此次邀約的除了文史八大家之外,便是文禮之法上頗有造詣的大家文士。


    辛府內,辛弘文看著手中竇氏送來的邀貼,略有些意外。


    辛氏雖說家族底蘊淵長,但當時之中未能出一位在文法一道上可謂出類拔萃之人,因而裴氏的這份邀貼辛氏原是沒能拿到的。


    原本辛啟正為了這件事還對辛弘文頗有怨言,認為他不夠上進。


    但今日竇氏便將這邀貼給補上了。


    一旁的辛黎淺嚐了一口果肉,懶散地坐在軟榻上,任長裙拖撒了片角在地上。


    她看了一眼自家兄長此時嘴角壓不住的笑意。


    “弘文看來是得了那竇二姑娘的眼了,這小女娘還是太年輕。”


    辛啟正聽聞這話,卻沉了目光。


    “這些話你莫要再說了,如今事情還未敲定,莫叫人看出了端倪。”


    辛黎對這話不置可否。


    她眯起眼,忽而坐了起來,看著辛啟正。


    “我這次可是立功了,兄長可有賞?”


    辛啟正知她這脾氣,要的東西都是些沒正形的。


    “你要什麽?”


    末了又補了一句,“唱戲的可不行。”


    辛黎眉梢微挑,斂了斂眉目,而後正色道:


    “我要跟冼竹安和離。”


    辛啟正不止一次聽得此話了,他倒也不怒。


    見他神色淡漠不出聲,辛黎站了起來。


    “你到底答不答應我?”


    辛啟正抬首看向辛黎,神色當中多了一抹冷意。


    “你這些年荒唐,竹安都多有忍讓,你還想怎麽樣?”


    “我與他本就不適合做夫妻!”


    “此事不用再提!”


    辛啟正罷了罷手。


    辛黎死咬著嘴唇,看著辛啟正淡漠的神色。


    “你隻是舍不得他中承的位子,何必讓我錯付一輩子。”


    辛啟正聽聞她這話,眼中帶著犀利的光。


    “辛府養了你二十幾年,總得有些用吧。”


    辛啟正這話說得涼薄,辛弘文看著辛黎長袖下的手握緊了拳,顯然是氣急。


    他趕緊出麵圓場。


    “小姑姑,你也累了,不如先回府休息。”


    辛黎聽聞這話,橫眉怒目地看了辛弘文一眼,而後轉身拂袖而去。


    三日之後,竇氏眾人啟程前往上陵備禮。


    與帝京那單一的府門不同,上陵才是裴氏正經的居所。


    世人皆知,裴氏十二府占盡上陵風光地。


    阿笙掀開簾幕看了看,見車馬行過三合街後,便有守備軍在此處戍守。


    再往內便是裴氏十二府所在,尋常人家進出不得。


    她遙遙地便能看到有一處寶塔,飛角棱簷,懸掛的八角鈴鐺在風中略有搖動。


    但她看不清,那究竟是裴氏哪座府門。


    車馬緩緩停了下來,小桃在外輕喚了一聲,阿笙方才回過神來。


    待她下了車馬,印入眼簾的便是三重紫楠府門巍峨而立,獸首銅環在天光下似有珠光之色。


    兩座海沉石雕刻的麒麟獸分列兩側,細細瞧之,兩獸的口中含著的還有兩顆巨大的明珠。


    另外一輛停穩的車駕之上,安氏在嬤嬤的攙扶下也下了車駕。


    傅榮華趕緊上前攙扶。


    此時,隻見那巍峨的府門緩緩自內開啟。


    一名婦人身著七寶玲瓏錦服,頭戴寶鳳釵,在一群侍女婆子的簇擁下笑著朝竇氏眾女眷迎了來。


    此人正是金氏。


    一別數載沒見,金氏倒是圓潤了不少。


    她一眼便瞧見了阿笙,笑著上前。


    “我當年就覺得這丫頭機靈,原來是老夫人的親孫女,承了您的血脈!”


    這一句話便誇了兩個人,雖沒有大禮相見,卻讓安氏心中舒坦。


    金氏之能,這一句話便可窺得一斑。


    金氏上前扶上了安氏的另一隻手,笑問:


    “老太太一路可好?”


    金氏嘴甜,她向來懂得這些世家老夫人們的脾性,這三兩句話,便哄得安氏笑聲連連。


    她帶著眾人從正門入,一邊走著,一邊與安氏講了講裴氏主家這三府的一些格局。


    “府門外那兩顆明珠便是鈺兒小時候塞進去的。”


    “工匠也不知他到底怎麽做到的,隻是後來也沒人拿得出來,便也就這般了。”


    安氏淺笑,她知裴鈺如今不再了,這話也不便接下去。


    但阿笙卻注意到了金氏對裴鈺的稱呼。


    從前隻敢喚一聲家主,如今卻是能以裴鈺長輩自居了。


    看來裴二爺過身之後,金氏在裴氏的地位是有增無減。


    阿笙與竇晨曦二人走在幾步之後。


    見竇晨曦看著雲庭池水裏的白色小魚,其尾如鳶,有遊龍之姿。


    “那是北淵背麟,也是吉卦魚。”


    竇晨曦自認也是見過不少好物,但這小東西當真少見。


    “裴氏專門在昆山天池養北淵背麒,但凡有大府門的地方便用這種魚在雲庭鎮風水。”


    阿笙說得隨意,前行幾步的金氏等人卻回頭看了她一眼。


    這北淵背麒曾是東境一個極其短暫的王朝的標識,因此裴氏養這魚對外都道是吉卦魚,倒是沒人知道它的全名。


    阿笙不僅知道,還知道裴氏在昆山專門飼養此魚。


    金氏想起她從前是華清齋的學生,但這些又豈是一般的華清齋學生會知道的。


    這竇二姑娘與裴氏的緣分怕是不淺。


    “二姑娘與我裴氏也是自小的緣分,如今算是親上加親。”


    金氏又一路與安氏聊了許多園子裏的東西,將人送至主庭複才停了腳步。


    她遙遙地朝庭院內的裴老夫人欠了欠身,未再前行。


    這幾年她將老夫人的脾性摸得清楚,什麽時候想她出現,什麽時候不想她出現,她心裏門兒清。


    亦如現在,裴老夫人隻想與老姐妹話話家常,便不需要她在身旁。


    禮數全了,她便不再打攪。


    待安氏隨著嬤嬤往前,她遂才與身旁的大侍女道:


    “可記下了竇老夫人的喜好?”


    侍女點了點頭,“都記下了。”


    金氏點了點頭。


    她與安氏說得那許多話,便也摸清了安氏的喜惡。


    這幾日府內的接待都由她安排,這第一個慢待不得的便是竇家這位老夫人。


    傅榮華微微側頭,剛好聽得金氏的安排。


    這一路,金氏一直身段謙和地與安氏談笑,言語間滿是敬重。


    但她卻連一個眼神都未曾給過傅榮華。


    傅榮華知曉,無論是作為竇氏長房主母還是傅家嫡女。


    金氏都未曾將她看在眼裏。


    金氏執掌裴氏主家兩府後宅,尤其是阮氏過身後,除了裴老夫人,她便是裴氏後宅的第一人。


    十二府門各脈主母見著她都得垂首問候一句。


    以金氏如今的地位,能與其同席而坐的非王族宗親便是百年大戶出身的貴女。


    而竇氏雖祖上有著榮光,老家主亦是得力,但長房一脈才能不顯,子孫無一人有盛名。


    傅榮華今日若非陪著安氏前來,哪裏能得金氏的接待。


    此刻,她才真實地體會到安氏對晨曦的用心良苦。


    裴氏的府門當真不是好進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巍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兩春風穿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兩春風穿堂並收藏青山巍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