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的清晨總帶著些霧氣,阿笙淺嚐了一口客棧娘子做的奶包,神情懨懨的。


    在寒城她每日都不如在家睡得沉,如今早起倒成了日常,但總沒有那麽精神,缺著三分神氣。


    阿笙剛用完早膳,便聽聞有人來敲門,她前去應門,便見客棧的主家孫娘子親自來了。


    “今日怎麽是娘子來?”


    平日送餐食這種事都是堂前的小廝在跑腿。


    “堂前有人尋您,是方家的管事。”


    阿笙一個女娘初來寒城,孫娘子怕驚了她,遂多說了幾句。


    “方家主是個深明大義的人,此番水患,我這客棧的修繕都是方家幫的忙。”


    “姑娘若是方便,可否出去見一見?”


    阿笙知她也為難,遂點頭應了下來。


    她整理了一番遂才下去。


    來的是方家的大管事,見著阿笙出現,恭敬地見了禮。


    “家主得知公子此前受了姑娘的恩惠,遂特命我來感謝。”


    說著便見他從腰間拿出來一塊玉牌。


    “這是我方家的玉牌,姑娘在江淮行走若是需要幫助,可持此玉牌去方家任意產業求助。”


    “商道上方家也說得上一些話。”


    阿笙並未推辭便接了下來。


    管事雙手奉上,甚是恭敬。


    “聽我家公子道,那幾名追殺他們的刺客身上佩戴著軍刀?不知姑娘可否告知當日的情形。”


    阿笙將那日情形道來,便聽那管事聞道:


    “姑娘是如何識得?”


    阿笙淺聲道:“從前我隨黃字階的先生外出相地時,曾經落入密林當中,不知出路,幸好遇到了江東大營巡防的兵士,才得脫困。”


    管事聽她此言,頗有些意外。


    “姑娘是華清齋的學生?”


    阿笙點了點頭。


    “難怪有此勇氣。”


    聽聞華清齋之名,這管事的態度顯然殷切了許多。


    “華清齋高才當得我方家禮遇。”


    說著又是拱手一拜,而後對孫娘子道:“姑娘在客棧的一切花銷都由我方家承擔。”


    孫娘子得了這話笑著應了下來。


    阿笙連連擺手,道不用。


    “用的,用的。”


    那管事笑道:“我家家主對於華清齋的裴院首甚是尊敬,得知他的學生到了這,定然是要厚待的。”


    說完又與孫娘子交待了甚多。


    阿笙見方家這盛情難卻,一時也不知如何該如何回應。


    末了,遂提醒了一句。


    “那些追著方公子的人雖然身上掛著江東大營的東西,但人卻未必是夏將軍的人。”


    聽聞阿笙提及這話,管事的神色也凝了凝。


    根據謝家的消息,夏利川並未再派兵,但除了寒城之外,姑蘇與燕城的子弟也遭到了截殺,留下的證據都指向江東大營。


    若非謝家攔著,韓家等一眾遇刺子弟的家族便直接動手了。


    現下,莊氏等幾大族一直在規勸著其餘世族,最後是裴氏發了話,城內的人才未去尋城外軍隊的麻煩。


    如今這僵持的局麵還要等到帝京有了消息才算有了定數。


    管事再次拜了拜,“多謝姑娘提點。”


    “姑娘此後可還要去別的地方?”


    阿笙點了點頭,“原本還要去姑蘇的,但現下因為水道還未修繕完畢,不能行船。”


    姑蘇與寒城一水之隔,本也方便,但阿笙如今也隻能等了。


    方家管事拱手又道了一些客套的話便帶著人離開了。


    “姑娘今日可要外出?”


    這幾日,阿笙都十分繁忙,她從長房那裏接過來的除了鋪子之外還有布坊、織坊和一些良田,這些都要清點和修繕。


    但好在事情都吩咐下去了,有幾名管事帶著人在處理,她便輕鬆了許多,隻是還要再去看看新置辦的那些。


    阿笙點了點頭。


    孫娘子聞此便讓阿笙稍後,隨即從後院帶來一名年輕的女娘,看模樣比阿笙小一些。


    “這是我家閨女墨兒,我看你一女娘在外多有不便,這幾日便讓她幫襯你一些吧。”


    未及阿笙拒絕,孫娘子道:“方家發了話,我這裏定然是要將你照顧周到的,就帶去吧,她對城裏也熟悉。”


    聞此,阿笙淺淺見了禮,“那便多謝娘子和墨兒姑娘了。”


    見她不推卻,孫娘子遂才放心讓人離開。


    今日阿笙要去看看城中幾家新購來的鋪子,墨兒得知了地方,滿是笑意。


    “莊家這幾日正在幫忙修繕那裏,姑娘可以一同報與莊家幫忙。”


    說著便拖著阿笙往城中而去。


    墨兒對於城中的街巷十分熟悉,她就這般拖著阿笙往小巷子鑽,未過幾條巷子便能看到熱鬧的人群。


    這些人都十分有序地排在一間閣樓之前,那裏分了兩席,分列四人,兩人記錄,兩人核對,將來上報的商家一一清點。


    “這裏的鋪子是莊大姑娘負責幫忙,用的都是莊家的工匠。”


    說著墨兒睇了睇對街正在修繕的一家藥鋪。


    “做工都是極好的。”


    “此前水患的時候,莊大姑娘還將莊氏許多山勢較高的鋪子、宅子都讓出來收容這裏的百姓。”


    “她可是大善人。”


    墨兒說起莊大姑娘是讚不絕口。


    “你對這莊氏嫡女很熟悉?”


    墨兒聽阿笙這般問連連點頭,甚是驕傲。


    “她自小便精於詩書,為人和善、爾雅,又是個大美人。”


    “聽聞,她要與裴氏議親了,也不知是嫁與裴氏哪位公子。”


    “從前我們都在猜,莊大姑娘當該是配九公子的,可惜九公子如今……”


    墨兒此後的話阿笙是未聽進去多少了。


    原來這就是琳琅口中的莊姐姐……


    “唉,是莊大姑娘的寶駕。”


    正街的方向,一輛寶駕緩緩而來。


    玄馬雪蹄,珍珠瓔珞,這輛馬車阿笙在帝京見過,彼時京中一直在傳三大世族的嫡女齊齊現身帝京。


    謝琳琅一次聊天時告訴阿笙,她會出現在帝京亦是為了聯姻之事,但卻未說明到底是哪家。


    看樣子都是衝著彼時尚在帝京的裴鈺去的。


    眾人目光聚集之處便見一位錦衣女子從那寶駕之上下來。


    她一襲娟色羅裙,其上是淺雲浮山的繡畫,一雙眉目若明月柔亮,麵對旁人頻頻的問安,始終端持著柔和的笑意。


    芙蓉花色不及一二,阿笙腦海中浮出這般的語句,當真是一位美好的女子。


    阿笙淺笑著看莊翎月入了那樓內,抬步便往一旁的街道走去。


    “姑娘不去登記麽?”


    阿笙搖了搖頭,“莊氏慷慨救助眾人,但我本也不缺什麽,何故刻意去占這番便宜。”


    但墨兒卻站在原地並未挪動,阿笙以眼神詢問,卻見她蹙了蹙眉。


    “姑娘,最好還是承了莊氏的恩情吧。”


    她看著阿笙細細道:“這樣你將來的生意才會順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巍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兩春風穿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兩春風穿堂並收藏青山巍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