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國帝京,皇極殿內。


    殿外,一男子麵容俊朗,眉若遠山,他著紅袍正服,闊步行至殿外。


    與辛欒淺淺頷首之後,便打直了背脊,在外聽宣。


    此人正是言議閣的閣首,黃庭生。


    黃庭生自被舉薦如言議閣以來,縷縷諫言皆被采納,深受皇帝信賴,這才坐穩了閣首的位置。


    他在殿外侯了良久,才見一美人自殿內款款而出。


    她鳳眼微眯,幾分媚態地睨了一眼黃庭生,複從他身旁走過。


    此人便是趙氏新奉入宮中的女兒,如今封了妃位。


    她這位份是皇帝對趙氏的安撫。


    自趙美人沒了孩子之後,元氣大傷,太醫診斷,此後難有子嗣。


    那之後,趙氏甚至未等趙美人身子康複便又送了一位女兒入宮。


    如今正得盛寵。


    辛欒垂首,將黃庭生請入了殿內。


    殿門開啟,一股濃鬱的香氣便竄入鼻腔,黃庭生不由皺了皺眉。


    他近日聽聞軒帝迷上了調香一道,又在宮中請了幾名煉香師,專門為自己煉香。


    所煉之香有怡情之用,也有提振精神之用。


    軒帝每日都覺自己精神好過以往,這每日的熏香便未曾斷過。


    就連後宮各殿的主子們都為了討軒帝的歡心,每日用不同的香熏著殿內。


    聽聞這煉香師是皇後從昆山帶回來的,其中門道如何,黃庭生作為一個諫官便不便多參與了。


    軒帝見黃庭生來,臉色卻說不上好看。


    隻因如今這船隊已然返航,並在外海刻意放緩了船速,就等著各家的錢財到位。


    但如今送上來不過是打典的碎銀子,哪裏夠組建水師之用。


    軒帝不由質疑黃庭生此計究竟是否有用。


    黃庭生聽聞皇帝的質疑,垂首躬身,道:“聖上,若是如此,恐怕還需些提點。”


    軒帝聞此,倒是點了點頭,他這才想起自己欲建水師之事尚未正式宣布,這些商賈未必能省起其中含義。


    軒帝抬眸看向黃庭生,問道:“那依你看,該如何提點?”


    黃庭生不敢起身,繼續躬身道:“我記得竇氏子女亦在此行當中。”


    聞此,軒帝蹙了蹙眉,“的確,竇氏作為糧商的行首自然得派人去,若沒有這個表率,其他商賈怎麽肯上船?”


    “是了。”黃庭生道:“那便請竇家主再做個表率,眾人便也知道該怎麽做了。”


    黃庭生這話說完,卻不聞軒帝之聲。


    他不由微微抬首,卻見軒帝眉頭緊蹙,一副為難的模樣。


    “聖上?”


    軒帝緊抿著唇,而後抬眼看向黃庭生。


    “你說,若是竇氏之人有去無回,竇盛康可還願意為孤出麵?”


    見黃庭生一時愣在了那,軒帝遂朝黃庭生招了招手,示意他往前幾步。


    黃庭生往前三步,再次躬身拜下,便聽軒帝道。


    “此次寒慶向東境五國發出請求,這五國當中以我央國國力最盛,若是那伽藍王說什麽,孤便給什麽,我央國在東境的威信何在?”


    黃庭生聽到這,不由問道:“所以聖上這是……”


    “孤讓倉部交付給寒州的種子全部都是劣種。”


    言及此,軒帝聲音不由沉了沉。


    “那蠻荒之地便該寸草不生,寒州若當真在糧食之上能自足,那麽東境牽製它的籌碼便會少一個。”


    “不止是孤。”


    軒帝繼續道,“五國都不會給寒慶送去什麽良種。”


    黃庭生聽著軒帝此言,低垂的眉目不由蹙緊了。


    若是如此,合德公主那裏,他怕是難交差了……


    “不過,孤命倉部嚴守此事,他們如今應當都不知道封箱的貨物究竟是什麽。”


    “那便請聖上在船隊歸來前,先派人去向竇家主支個信,由竇氏透個態度給眾人。”


    軒帝點了點頭,當即命令辛欒去竇府親自傳話。


    辛欒離開後,軒帝又留黃庭生問了恩科新政的事。


    軒帝剛提及沈自軫,黃庭生便開口道:“沈大人畢竟年輕,不懂天家威德不能進犯的道理。”


    “依臣之見,如今聖上借著大皇子拜師一事,已然做到了安撫之用,這新政該怎麽推還得繼續才行。”


    軒帝聞此仍有猶豫。


    雖然自大皇子拜師商博之後,帝宮便捉拿到了害趙美人落胎之人,但此事雖了,卻讓他更加不甘。


    這天底下便不該有與皇權並立之勢。


    從前裴氏不可,如今其他世族更不可。


    黃庭生看了一眼軒帝,知他猶豫是在於擔憂。


    世間之事都是過硬易折,又有前車之鑒,軒帝當然會猶豫。


    黃庭生垂首道:“聖上,臣有一計,可解聖上之憂。”


    軒帝抬眸,掃了黃庭生一眼,道:“你說。”


    黃庭審振袖拜首,朗聲道:“重武科。”


    “善用武將的力量便能為將來新政的推出做好準備。”


    畢竟兵力是天家震懾世族的最後力量。


    黃庭生此計,合德此前也提過,但問題便是除了皇城司和京機營外,各軍將領當中,並沒有軒帝的擁躉。


    當年與景王分庭抗禮之時,他便更重視文史之家。


    “此前,孤倒是看上衛氏,想著趁機收攬,但衛璉這小子變賣家產也不肯與孤低頭。”


    黃庭生聞此,提醒道:“聖上,不是還有一個寧安侯府的魏徵?”


    軒帝聽了黃庭生這話才想起還有這麽個人。


    “如今魏氏判了流放,魏徵恐怕還等著功勳去贖族人,聖上該派人好生接觸才是。”


    “對對對。”


    軒帝道:“我倒是差點將他給忘了。”


    軒帝此前也派人與魏徵接觸過,但恩科之事後他便此人拋之腦後了。


    “但是聖上。”


    黃庭生還是開口提醒道,“這魏徵可是竇氏未過門的女婿……”


    “臣聽聞,竇氏在寧安侯府出事之時也堅決不退婚事,對魏徵可謂是有情有義。”


    如今皇帝為了所謂的大國顏麵將竇氏子嗣一同出賣了,這魏徵若是聽了嶽家遭受這般待遇,可還會接受軒帝的招攬?


    聞此,軒帝不以為意地罷了罷手,嗤笑道:“那魏徵如今一無所有,在權勢麵前那點子情誼算什麽。”


    黃庭生聞此,斂了斂眉目,並未再多言。


    二人談話間,辛欒已然從竇府返回。


    軒帝有些意外,竟然這般快。


    辛欒垂首躬身,不敢正視皇帝。


    “竇府之人道,家主去了南方,尚未歸來。”


    軒帝微微蹙眉,“那便召他提前返京。”


    辛欒頓了頓,思慮了片刻言辭,方才開口道。


    “竇氏之人稱,二姑娘十八歲生辰之時,家主當返家為其慶生。”


    辛欒這話說完之後,軒帝臉上的神色當即凝在了那。


    黃庭生掃了一眼軒帝不甚好的神色,默不作聲地站到了一旁。


    竇氏顯然看透了皇帝此計,而竇氏家主的態度也已然明了。


    他們要人平安歸來,才能再談其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山巍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兩春風穿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兩春風穿堂並收藏青山巍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