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陶唐比平時來的更早了些。【【,李誌斌七點半來到辦公室的時候,陶唐已經在工作了。最近文件特別多,傳閱件堆成了山,一直看到九點半,文件隻“削”掉了一半。期間還接見了兩撥匯報工作的,11分廠和運輸公司,談話約二十分鍾。


    九點四十分的時候,陶唐不願意繼續看下去了,他叫進李誌斌,把已經看過簽字的文件交還,並讓他通知基建部的一把手來。


    基建部副主任霍文華很快來了。


    “對於11分廠返修工房的報告,你們是什麽意見?估算費用是多少?”陶唐劈麵問道。


    基建部分管房屋維修的副主任霍文華看上去很年輕,消瘦,但是那種健康精幹的瘦。


    “我不知道這件事……陶總。”霍文華仔細回憶了上周的批件和通知,沒有這件事。


    “不知道?我在十一分廠的報告上簽了意見,那份報告上還有駱總的批示,你沒有看到?”


    “沒有看到。陶總,我打個電話可以嗎?”


    “可以。就在我辦公室打。”陶唐命令道。


    11分廠主車間,也就是他們的總裝車間漏雨嚴重,請示公司予以大修。主管基建部的駱衝批示同意,但建議並入正在收尾的b12項目中,實際就是“擠占”國撥建設經費,因此在文件上寫了請陶唐閱示,陶唐批示基建部和發規部,請他們拿一個意見出啦,如果項目經費允許並且可以保證順利驗收,這個方案當然好,陶唐去那個車間多次了,確實需要大修了。這個批示是上周四做出的,陶唐記得很清楚,明確要求基建部星期天加班搞一個預算出來。剛才11分廠副廠長仝正傑在匯報設備問題時再次提到了房屋維修。說雨季即將到來,如果同意做——仝正傑的原話是非做不可了,那就趕緊做。陶唐同意仝正傑的意見,現在基建部竟然說他們根本就沒見到批件……


    在陶唐的注視下,霍文華的電話打完了,“陶總,我們沒有收到關於11分廠工房大修的任何批示。”


    “怪事啊,李誌斌!”陶唐叫進了自己的秘書,“上周四,上午。我有一個給發規部和基建部的批件,是11分廠報來的。你現在立即給我追查,這份批件在哪兒?誰把它貪汙了?”


    李誌斌答應一聲轉身出去了。


    “霍主任,你請坐。你對11分廠一車間,就是那個最大的總成車間,清楚吧?”既然不是基建部的問題,陶唐便客氣了許多。


    “基本清楚。”


    “那好極了。如果僅大修屋麵,估算費用要多少?”


    “僅大修屋麵解決漏雨問題,費用不高。sbs30元一平方,找平,估計不是全部,每平方15元。這部分費用也就是50萬不到……但如果處理保溫層,估計要翻倍。”


    “保溫層必須處理嗎?”


    “那個工房已經很舊了,上一次大修是九年前了,從技術上講。應該處理。”霍文華說,“陶總,僅僅處理屋麵不劃算的……”


    “但現在不允許做徹底的大修。生產不允許,經費也不允許。情況我清楚了,你回去立即組織這件事,先把方案和預算做出來,去吧。”


    霍文華走了。


    半小時後,李誌斌回來了,後麵跟著張興武。


    “這麽久?”這段時間裏,陶唐把餘下的文件都處理完了,“究竟是怎麽回事?”


    李誌斌沒吭氣。張興武說,“是廠辦耽誤了,王治平的責任,他把那份批件夾在報紙裏了,沒有及時轉出去……”


    “不是某個秘書的責任,我看責任在你們幾個領導身上……”陶唐沉下了臉,“戰爭年代,這樣的疏忽是要殺頭的!你肯定沒有看過《星火燎原》,紅軍時期接錯一個電話,槍斃!張主任,我建議你們進行一次作風方麵的整頓,不許水過地皮濕,要真的來一次。總經辦是公司的臉麵,但存在的問題不少,遲到早退中間溜號有吧?不穿工作服的有吧?上班玩遊戲看閑書閑聊的有吧?總之,你們目前的狀態跟公司日益緊張的生產經營形勢很不適應。這件事就算一個導火線吧。具體怎麽搞,你們自己研究。”


    “是。我們這就研究。”張興武退出了陶唐辦公室。不敢怠慢,立即把朱寧和賈建新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在張興武等人研究總經辦作風整頓的時候,陶唐一如既往地騎了自行車下車間了。他下車間時是不帶李誌斌的,從來都是獨來獨往。他剛走,李誌斌便接到韓瑞林的電話,問陶唐在不在,李誌斌曉得韓瑞林和陶唐的同學關係,客氣地說,陶總下車間了,剛走,不知道去了哪個分廠。


    “那就算了,再說吧。”韓瑞林放了電話。


    陳嫣正聽著王治平指桑罵槐地罵,李誌斌拿著一堆文件進來,王治平便住了口,李誌斌也不看他,對陳嫣說,“陳嫣,這些都是陶總剛批複的,你幫下忙,是誰的趕緊轉給。剛接到技安部的短信,2分廠出了安全事故,我已經轉給陶總了,我得趕緊過去。”


    “是嗎?嚴重嗎?”陳嫣吃了一驚。


    “具體情況我也不知道。嘿,真是跟了鬼了,前兩天陶總才強調了安全,今天就見血了。”


    “等等啊,你不跟主任報告?”


    “當然要報告。希望隻是輕傷,不然又得牽扯陶總的精力了。對了,陶總關注人力資源部清查脫崗人員情況,你最好弄一份名單來,劉副總說他們已經有了……”說完李誌斌匆匆走了。


    自“五一”放假期間出去郊遊了一回,陳嫣和李誌斌的關係有了突破,雖然沒有徹底捅破那層窗戶紙,但也差不多了。李誌斌“五一”後單獨請陳嫣到廠外吃了一次飯,陳嫣沒有拒絕。消息已經傳到了劉秀雲耳朵裏,劉秀雲問過陳嫣,但陳嫣沒有承認。


    陳嫣這段時間似乎受了李誌斌影響,工作主動多了。她迅速把李誌斌轉來的批件處理完,起身去了人力資源部。


    “潘主任,李秘書要一份脫崗人員名單,可能是陶總要。他跟陶總下車間了,讓我替他來。”陳嫣對潘成貴說。


    “好吧,你等一下。”潘成貴立即打印了一份名單,“陳秘書,我可跟你說清楚。這份名單除了劉副總,其他人都沒見呢。你可別外傳,直接給陶總吧……算了。還是我親自辦吧。”


    “那也好。對了,剛才2分廠出了工傷,你們知道嗎?”


    “聽誰說的?嚴重嗎?”看樣子潘成貴真不知道。


    “那您親自了解好了。”陳嫣走了。


    潘成貴立即打電話了解了情況,聽了二分廠的匯報,潘成貴立即就開罵了,“真是些混蛋!混蛋!”


    工傷發生在臨時工身上,這還不算,關鍵是受傷者是替人幹活,衝壓工臨時讓其嫂子替他上崗。結果把兩根手指給衝掉了,還是大拇指和食指,無疑是重傷。接電話的是二分廠統計,說陶總正在現場發脾氣呢。傷者已經送醫院了。


    這就讓人力資源部脫不了幹係了。這邊因為大批脫崗者正在頭疼的潘成貴想,點兒怎麽就這麽背?他放下手裏的活計,叫了調配科長,立即動身趕往二分廠了。


    上午十一點半。總經辦召開了全體會議,包括在家的小車班司機。


    張興武首先講訴了王治平的工作失誤,然後傳達了陶唐關於整頓作風的指示。“這件事的發生不是偶然的,陶總看到了廠辦存在的根子上的問題,經班子研究,現在宣布五條紀律,”張興武摸出一張紙,“1、辦公室成員,不管是哪個組,一律提前20分鍾上班。上班期間外出辦私事要按規定履行請假手續。2、著裝整齊一致,即便是小車班司機,也必須著工作服。3、上班期間不得玩電腦和手機遊戲,不得看與工作無關的書報雜誌,不得聚眾閑聊。對於上述三條,各組組長要切實負起責任來,如果抽查發現有違反本條者,連帶組長一並處罰。處罰有兩種形式,口頭批評或者罰款,要記錄在案,作為年終考評的依據。4、注意政治紀律,特別是秘書組,要做到隻帶耳朵不帶嘴,不準傳播不該傳播的消息。這條是紅線,如有違反,立即調離現有崗位。5、不準公車私用,不準公費宴請私人。這條如有違反,另行嚴肅處理。”


    張興武知道陶唐最討厭磨蹭,所以他選擇了雷厲風行。陶唐一直在車間沒回來,他也沒法子把他們研究的五條“禁令”匯報陶唐。朱寧認為沒必要,“這是咱們自己的事,難道要陶總幫我們整頓?”張興武以為然,所以立即動起來。


    張興武講完五點要求後宣布了對王治平的處罰,“經研究,給予王治平罰款100元的處罰,罰款在今天下午下班前交財務。另外,王治平同誌要寫出深刻的書麵檢查,兩日內報朱書記。”


    王治平耷拉著腦袋。自陶唐上任,他就開始走背運了,因為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引出了這麽一出。他知道,總經辦諸人一定在心裏罵自己呢。這也不讓,那也不許,要大家傻瓜一般地坐在辦公室當泥胎嗎?他懷疑是李誌斌搞的鬼,但他現在惹不起李誌斌了,必須忍耐。


    朱寧書記補充了三點,“第一是督查職能的發揮,這方麵陶總有明確的要求,不能像過去一樣都推給人家計劃部了。剛才我們研究了一下,分了分工,張主任負責營銷、財務、采購、發規、機動、質量、基建等七家,我負責黨務口和紀檢口,其餘由賈主任負責。比如今天下午二分廠發生了一起工傷,小賈你就要及時跟進……督查的對象就是陶總的工作安排,我們先把進度管起來,陶總的工作安排都有明確的進度要求,很明確。李誌斌你是跟陶總的,要及時把陶總的指示在內部實現溝通,除了陶總明確要求不得外傳之事,首先要向分管主任匯報,以便跟進督查。第二是要推行精益管理,要創造樣板辦公樓和辦公室,總經辦要帶這個頭,我看了一下,我們一些辦公室亂的不像樣子,要立即整頓,利用業餘時間,不能超過本周。第三是加強學習,學習文化,學習業務,“特別是你們秘書組,跟哪個領導,就先學那方麵的業務,再不能像現在了,一張口就是我不懂,不懂就學嘛。”


    陳嫣發現,之前如透明人一般的朱寧現在也忙起來了。陶唐沒來之前,朱寧在廠辦是實際上的三把手,現在總算翻身了,可以頤指氣使了。


    “朱書記講的三點是我們班子共同研究的,請大家照此辦理。另外,小賈你是分管招待所的,特別要關照好陶總的生活,上一次的班子會上趙書記強調了這點,你要不定期檢查小招的環境和安全,這件事你要切實負起責任來。像上次發生的事,不允許再發生了。”張興武特別敲打了賈建新。


    沒想到賈建新當著總經辦全體員工的麵,突然提出不想管招待所了,“二位領導,我提個要求吧,能不能不要我管招待所?哪怕我多管一點其他的事務呢。這些年管招待所沒管好,連累廠辦挨批,我很內疚。最好把分工調整一下吧,我建議由朱書記來管招待所吧,朱書記心細,有經驗,肯定比我強。”


    自將廠內業務招待回收至招待所,大招的業務量驟增,張興武正想著調整分工呢。礙於李珞,不好開口,現在賈建新主動提出來,等於瞌睡給了個枕頭,“既然賈主任有這個要求,我看換換也好。朱書記,你就接了招待所吧。讓小賈多跑跑基層,對年輕同誌有好處。”


    朱寧感到意外。上午三個人閉門研究工作時賈建新不提,反而當著全體員工的麵提出來,他就不好表態了,不接吧,駁了張興武的麵子,接了吧,又擔心這裏麵有什麽圈套。招待所曆來是廠辦最肥的一塊,賈建新抽的煙從來沒有五十元以下的,不用問都是招待所的孝敬,他突然提出不管招待所,是試探還是另有隱情?沉思了一下,“張主任,要不要向陶總匯報後再定?”


    朱寧當然不知道昨晚李珞將賈建新召至家中麵授機宜,即使他們今天不開會,賈建新也會提出要求的。


    “也好,還是朱書記考慮的周到。”張興武說,“在沒有決定之前,賈主任還是要繼續管好招待所,最近大招的業務量激增,現在是關鍵時刻,可不能掉了鏈子。”


    “王大賓就在這裏,他可以證明。自公司發文把廠內的業務接待統歸招待所,每天中午的接待量翻了一番,晚上翻了兩番都不止,必須加強力量了,從人員到設備都不夠了,不然真的要出岔子了。何況招待所本身還有創收指標,還要承攬職工家屬的紅白宴席,真的需要投入了。”賈建新這幾句話倒是說的符合身份。


    “業務接待歸口後,創收指標就不是問題了,”朱寧說,“還是要以公務接待為主,不能主次不分。”


    張興武明白,賈建新和王大賓當然更喜歡接待私家宴席,比如婚宴。在紅星廠內部,硬件環境特別是接待能力招待所首屈一指,可以同時開**十桌,職工子弟辦喜事都排不上隊,生意沒有一點問題,而且是現金結算,不存在記賬和拖欠。陶總下令回收公務接待,實際受到兩方麵的反對,任道那些私營酒店失去了生意,招待所也不樂意。


    “書記說的對。眼下的情況,還是要以公務接待為主。一定要顧全大局。好吧,今天的會議就這樣吧,散會。”(未完待續。。)u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複興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wanglo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wanglong並收藏複興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