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劉媽媽就當真了,拿手捶了下工作台,“對,就得讓他補,當時還特意問了,說的多好,結果一下就坑咱兩斤。”誠信問題啊!貴點她都不帶挑理的,但這缺斤少兩的不行,必須爭明白了。
劉明宣跟劉爸爸借著後視鏡對了個眼神,很默契的勾了勾嘴角。
偏偏今天路上還堵車,一步一停,劉媽媽坐在副駕駛上煩的不行,頭發都飛起來了。
嘴裏一直不停罵那人不厚道。
好不容易才磨到水產市場,劉媽媽下車就往裏走,劉明宣跟劉爸爸抱著魚在後麵跟著。
他們一夥這架勢,引的周圍小販一個勁的看,他們也明白,這估計是來找茬的。
買魚那攤位就在進門第二趟的拐角處,挺顯眼的位置,消息也挺靈通,賣東西的是老板,出來迎的是老板娘。
因為堵車的緣故,他們在路上耗的時間就有點長,到地方的時候都已經十二點多了,水產市場算早市,這會兒已經沒幾個人了,大都是商販在收拾東西。
老板娘滿臉笑,一口一個大妹子的把他們迎進去。
劉媽媽就由著她叫,一句話不說。
老板娘心裏暗暗叫苦,但臉上還是掛著笑,接著往上貼。
但她不知道的是,就這一路的大妹子把劉媽媽叫的那叫一個火啊,一個,當時買魚那老板就這麽一直喊,她聽了多少有點膈應,再一個,就老板娘這表現,很明確的就反應出了一個問題——他們事先是知道的,不是看錯了,就是特意黑他們的。
到了攤位前,劉媽媽冷著臉,從劉爸爸手裏把魚接過來,一下就扔攤子上了。
紙盒裏被摔開,裏麵的七條帶魚爭先恐後的往外滑。老板娘跟老板手忙腳亂的扶。
“大妹子這是怎麽了?別上火,別上火,快過年了,高高興興的多好。”老板娘接著陪笑臉。
劉媽媽氣歸氣,但還是有分寸的,也沒大聲,就平常語氣,“可不是大過年的嘛!大家都想高興。”說完還意味深長的掃了眼攤子上的那七條帶魚。
老板娘聞言知雅意,趕緊笑著把魚抱起來,放到秤上,扭頭跟老板說:“趕緊給再秤一遍,看是不是秤錯了。”
老板低著頭把魚重新秤了一遍,看著秤上的數,一臉的這不能啊。
劉媽媽看著倆人演戲也不點破,冷笑著說:“一共七條,我記的清楚,說是一條兩斤,一共十四斤,現在看看,這是多少斤。”
老板避開不答,就隻是低著頭一直在調秤杆,口裏還嘟囔著,這不能啊,這不能啊!
老板娘就站在劉媽媽身邊笑著說,“肯定是人太多,忙錯手給秤錯了,秤明白了就行,缺多少我們給補。”說著就要掏錢包。
劉媽媽直接攔住,“還有呢,你一等,要不然一會兒還得來二茬。”說完就從劉明宣手裏把兩條黃花魚給接過來了。
除了帶魚,劉媽媽還在攤子上買了兩條黃花,說是五斤,回家一秤也就四斤剛出頭,兩兩想加,劉媽媽這火氣才格外的旺。
老板娘笑著的臉頓時一僵,木著手腳把劉媽媽手裏的袋子接過去。
看老板還一臉這不可能的調著秤杆,劉爸爸開口了,“不用劃了,就四斤。”
“我們一共就買了幾斤魚,你就少我們三斤,你們這生意做的可以啊,利夠大的。”劉媽媽譏諷出聲。
這魚可比豬肉貴多了,加上過年漲錢,這三斤魚最少就是四十塊,加上中間的差價,這真是想過個好年啊!可惜了了,遇上了她。
老板娘這時候能幹什麽,接著勸唄!“過年不興發火,肯定是秤錯了。”就這麽兩句來回的磨。
也不跟劉媽媽他們算錢了,直接從腰間的小挎包裏掏出張五十的紙幣往劉媽媽手裏塞。
劉媽媽冷著臉不要,老板娘看看劉爸爸,果斷轉頭瞄向劉明宣。
“孩子,來拿著,勸勸你媽,別讓她生氣了,過年了,吃個好魚。”說著就往她手裏塞。
劉明宣餘光看著劉媽媽微微點頭,順坡下驢,鬆手接了。
老板娘看她接了,大鬆了口氣,把魚重新包包,“過年發大財啊,年年有餘。”說著就往劉爸爸手裏遞。
“沒下次。”劉媽媽冷著臉扔下一句。
扭頭示意劉爸爸伸手接過去。
“就是秤錯了,秤錯了。”老板娘還是笑著打哈哈。
劉媽媽搖頭,是不是秤錯了你們自己心裏明白。
抱著魚上車,劉媽媽係著安全帶說:“這也就是我脾氣好,換個脾氣不好的,能給她掀了攤子,到最後還給我秤錯了秤錯了,當誰是傻子呢!”
“也沒辦法,她總不能一口承認黑了你四十塊錢。”那以後都生意還做不做了。
劉媽媽斜了劉爸爸一眼,“就你會當好人。”
因為被騙了一回,劉媽媽買年貨的態度頓時就嚴謹起來了,不因為人多趕時間就馬虎,看秤,砍價,一樣接一樣,寧願多浪費點時間,也不願意再被打臉。
劉明宣也就在後麵跟著忙前忙後了好幾天,買東西也是很耗精力的,尤其是這要買的數量大於等於十的時候,拎袋子都變成了正經的體力活,所以,等到劉明灃一放假,劉明宣就趕緊把自己給換下來了,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再不退位讓賢,還呆著幹什麽。
不出去買東西了,在家裏也沒閑著,要收拾衛生,她很主動的選了個能磨洋工的活,洗窗簾。
把窗簾布摘下來,往洗衣機裏一扔,就摸出自己的小平板跟江源發短信。
“幹什麽呢?”
“洗窗簾。”
“累嗎?”
“不累,有洗衣機。”
雖然她也知道這話題很沒營養,但閑著幹什麽呢?就聊唄!無聊也聊。
從現在進行時到將來進行時,他們都話題從正在做什麽慢慢過渡到了將要做什麽,怎麽說這也算是一種進步不是。
過年上桌的年夜飯,年後要走的親戚,倆人都精神上交流了一遍,把大眾話題聊完,倆人就開始聊點隱私的。
不要想歪,內容很正經的,畢竟怎麽說她都是一高中生,結婚法定年齡都不到的年紀,思想還是很純潔的(?)
“要上山嗎?聽說有廟會。”江源提議。
“廟會~”這事她知道,新興的,主要就是為旅遊事業添磚加瓦的,跟早年的那廟會略有不同。
但“是不是有點冷啊?”這大冬天的,又是在山上,她立馬就想起了地理的知識點,一千米降六度!夏天的30到24還好說,除了涼點爽點沒別的,但這冬天的零下三到零下九,那就不單單是涼不涼爽的問題了,這是要多添幾件棉襖的問題了。
劉明宣跟劉爸爸借著後視鏡對了個眼神,很默契的勾了勾嘴角。
偏偏今天路上還堵車,一步一停,劉媽媽坐在副駕駛上煩的不行,頭發都飛起來了。
嘴裏一直不停罵那人不厚道。
好不容易才磨到水產市場,劉媽媽下車就往裏走,劉明宣跟劉爸爸抱著魚在後麵跟著。
他們一夥這架勢,引的周圍小販一個勁的看,他們也明白,這估計是來找茬的。
買魚那攤位就在進門第二趟的拐角處,挺顯眼的位置,消息也挺靈通,賣東西的是老板,出來迎的是老板娘。
因為堵車的緣故,他們在路上耗的時間就有點長,到地方的時候都已經十二點多了,水產市場算早市,這會兒已經沒幾個人了,大都是商販在收拾東西。
老板娘滿臉笑,一口一個大妹子的把他們迎進去。
劉媽媽就由著她叫,一句話不說。
老板娘心裏暗暗叫苦,但臉上還是掛著笑,接著往上貼。
但她不知道的是,就這一路的大妹子把劉媽媽叫的那叫一個火啊,一個,當時買魚那老板就這麽一直喊,她聽了多少有點膈應,再一個,就老板娘這表現,很明確的就反應出了一個問題——他們事先是知道的,不是看錯了,就是特意黑他們的。
到了攤位前,劉媽媽冷著臉,從劉爸爸手裏把魚接過來,一下就扔攤子上了。
紙盒裏被摔開,裏麵的七條帶魚爭先恐後的往外滑。老板娘跟老板手忙腳亂的扶。
“大妹子這是怎麽了?別上火,別上火,快過年了,高高興興的多好。”老板娘接著陪笑臉。
劉媽媽氣歸氣,但還是有分寸的,也沒大聲,就平常語氣,“可不是大過年的嘛!大家都想高興。”說完還意味深長的掃了眼攤子上的那七條帶魚。
老板娘聞言知雅意,趕緊笑著把魚抱起來,放到秤上,扭頭跟老板說:“趕緊給再秤一遍,看是不是秤錯了。”
老板低著頭把魚重新秤了一遍,看著秤上的數,一臉的這不能啊。
劉媽媽看著倆人演戲也不點破,冷笑著說:“一共七條,我記的清楚,說是一條兩斤,一共十四斤,現在看看,這是多少斤。”
老板避開不答,就隻是低著頭一直在調秤杆,口裏還嘟囔著,這不能啊,這不能啊!
老板娘就站在劉媽媽身邊笑著說,“肯定是人太多,忙錯手給秤錯了,秤明白了就行,缺多少我們給補。”說著就要掏錢包。
劉媽媽直接攔住,“還有呢,你一等,要不然一會兒還得來二茬。”說完就從劉明宣手裏把兩條黃花魚給接過來了。
除了帶魚,劉媽媽還在攤子上買了兩條黃花,說是五斤,回家一秤也就四斤剛出頭,兩兩想加,劉媽媽這火氣才格外的旺。
老板娘笑著的臉頓時一僵,木著手腳把劉媽媽手裏的袋子接過去。
看老板還一臉這不可能的調著秤杆,劉爸爸開口了,“不用劃了,就四斤。”
“我們一共就買了幾斤魚,你就少我們三斤,你們這生意做的可以啊,利夠大的。”劉媽媽譏諷出聲。
這魚可比豬肉貴多了,加上過年漲錢,這三斤魚最少就是四十塊,加上中間的差價,這真是想過個好年啊!可惜了了,遇上了她。
老板娘這時候能幹什麽,接著勸唄!“過年不興發火,肯定是秤錯了。”就這麽兩句來回的磨。
也不跟劉媽媽他們算錢了,直接從腰間的小挎包裏掏出張五十的紙幣往劉媽媽手裏塞。
劉媽媽冷著臉不要,老板娘看看劉爸爸,果斷轉頭瞄向劉明宣。
“孩子,來拿著,勸勸你媽,別讓她生氣了,過年了,吃個好魚。”說著就往她手裏塞。
劉明宣餘光看著劉媽媽微微點頭,順坡下驢,鬆手接了。
老板娘看她接了,大鬆了口氣,把魚重新包包,“過年發大財啊,年年有餘。”說著就往劉爸爸手裏遞。
“沒下次。”劉媽媽冷著臉扔下一句。
扭頭示意劉爸爸伸手接過去。
“就是秤錯了,秤錯了。”老板娘還是笑著打哈哈。
劉媽媽搖頭,是不是秤錯了你們自己心裏明白。
抱著魚上車,劉媽媽係著安全帶說:“這也就是我脾氣好,換個脾氣不好的,能給她掀了攤子,到最後還給我秤錯了秤錯了,當誰是傻子呢!”
“也沒辦法,她總不能一口承認黑了你四十塊錢。”那以後都生意還做不做了。
劉媽媽斜了劉爸爸一眼,“就你會當好人。”
因為被騙了一回,劉媽媽買年貨的態度頓時就嚴謹起來了,不因為人多趕時間就馬虎,看秤,砍價,一樣接一樣,寧願多浪費點時間,也不願意再被打臉。
劉明宣也就在後麵跟著忙前忙後了好幾天,買東西也是很耗精力的,尤其是這要買的數量大於等於十的時候,拎袋子都變成了正經的體力活,所以,等到劉明灃一放假,劉明宣就趕緊把自己給換下來了,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再不退位讓賢,還呆著幹什麽。
不出去買東西了,在家裏也沒閑著,要收拾衛生,她很主動的選了個能磨洋工的活,洗窗簾。
把窗簾布摘下來,往洗衣機裏一扔,就摸出自己的小平板跟江源發短信。
“幹什麽呢?”
“洗窗簾。”
“累嗎?”
“不累,有洗衣機。”
雖然她也知道這話題很沒營養,但閑著幹什麽呢?就聊唄!無聊也聊。
從現在進行時到將來進行時,他們都話題從正在做什麽慢慢過渡到了將要做什麽,怎麽說這也算是一種進步不是。
過年上桌的年夜飯,年後要走的親戚,倆人都精神上交流了一遍,把大眾話題聊完,倆人就開始聊點隱私的。
不要想歪,內容很正經的,畢竟怎麽說她都是一高中生,結婚法定年齡都不到的年紀,思想還是很純潔的(?)
“要上山嗎?聽說有廟會。”江源提議。
“廟會~”這事她知道,新興的,主要就是為旅遊事業添磚加瓦的,跟早年的那廟會略有不同。
但“是不是有點冷啊?”這大冬天的,又是在山上,她立馬就想起了地理的知識點,一千米降六度!夏天的30到24還好說,除了涼點爽點沒別的,但這冬天的零下三到零下九,那就不單單是涼不涼爽的問題了,這是要多添幾件棉襖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