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和議》,對買活軍的影響或許還需要時日才能分辨得出,但在敏朝的政治中,卻的確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以武叔卿所見,這份和議的確給予了買活軍她們需要的政治身份,國朝也讓渡了極大的正統,甚至可以說是將國祚與買活軍分享了——


    別的不說,便是在和議中關於政權的表示,完全采用了買活軍的理論,這在於一些學者來說,無異於是喪權辱國,民間的報紙可是一視同仁,罵買活軍也罵昏君:這報紙後頭肯定不乏禦史的影子,這些瘋狗除了閹黨現在不敢罵,天下間就沒有他們不敢罵的東西!


    但,這份和議在輿論上,也並非是隻有買活軍得了好處,由於朝廷現在已經承認了買活軍的存在,居住在兩京的文學之士,便可以公然地承認他們對於買活軍的文字是有接觸的,在此之前,敏朝的學子們倘若公然撰文討論買活軍的理論,以及周報上刊載的新聞,往大了說,治個‘裏通外敵’之罪,那是沒有一點問題的,往小了說,‘收藏禁毀文字’這也是個犯忌諱的罪,可以輕易地斷絕一個人的科舉前程,因此,學子們會看,會談論,但絕不會撰寫文章進行反駁,這也等於是堵住了敏朝文人的火力。


    《雲縣和議》,便是把這部分壓抑已久的力量,完全地釋放出來了,再加上兩京印刷業本就發達,隻是礙於朝中風雲詭譎,閹黨又反感報紙,一直未有仿製報紙出現。和議一成,一夕之間,民間便出現了四五種不定時刊發的活字小報,雖然印刷粗劣,紙張單薄,排版也十分簡陋,介於揭帖和報紙之間,但這畢竟也是敏朝這裏所擁有最接近報紙的東西。


    如此一來,雙方一拍即合,小報的出現,恰好吻合了文人們旺盛的表達欲,而小報也恰好需要大量文章來填充版麵。不過是一兩個月的光景,兩京便發了幾十期報紙,而其中許多文章都在攻訐《買活周報》以及《政治與社會》上的奇談怪論,這種對於買活軍的攻擊欲,甚至勝過了西林黨對於閹黨的痛恨。


    ——或者也是因為這幾年來,朝政實在是複雜嚴峻到了連西林黨都沒有自信處置的地步,總之,現在的小報還是呈現出讓朝廷舒心的態勢:居然沒有怎麽議論朝政,而是集中火力駁斥謝六姐的歪理邪說,大有朝野一心,抵禦外敵的味道。這也可見得買活軍是多不得人心了,甚至就連已辭官歸鄉的諸多大儒,都一反平日的低調,紛紛往金陵報紙投稿,各抒己見,從各個角度攻訐所謂的剝削論。


    當然,在武叔卿來看,此事還反應了一個令人心驚的事實,那便是買活軍的學說流傳之廣,是遠超他所預料的,且不說現在天下人都在爭購的《買活周報》合訂本了,便連《政治與社會》,認真研讀過的學子也有許多,雖然如今呈現的態度,似乎是普遍的反感,但其實,天下讀書人何其之多?總有些人會被籠絡了過去,以買活軍那處繁花似錦的態勢,或許這樣的人還有不少呢。


    文壇之上,素來是眾說紛紜,如此眾口一詞駁斥一家的場麵,是難以見到的,按宋一衷說起,兩京的報紙,各有側重,如京城的報紙,多是禦史投稿,便有官氣,何謂官氣?那便是在細處做文章,譬如有文章大罵謝六姐抹黑三代之治:三代之語,始於春秋,見於《史記》,那都是先賢遺珠,字字擲地有聲,哪裏是你謝六姐隨便說幾句話便可否決的?若說你有憑證還好,你什麽憑證都沒有,《尚書》古文、今文之爭,尚且還有典籍佐證,你謝六姐是打算就靠幾句話,便把三代定為所謂的奴隸社會,存在著普遍剝削,又有什麽人均壽命偏短的結論了?


    這一派大約可以分為‘證據呢?’派,所言確然是十分有理的。不過武叔卿看了不以為然,因為謝六姐來自仙界,這眼下已經是公然的認識了,雖然她本人予以否認,但毫無疑問她是可以前知的——前知,一向是仙人的特征,而且謝六姐也說中了氣候會一直偏冷,‘小冰河時期’這一點。誰知道這文章傳開去之後,買活軍會不會圈出一塊三代遺址來供人發掘?要知道自從《政治與社會》中提到了一句甲骨文,又解釋了來由,如今中原一帶的龍骨價格便翻了幾倍,就這樣還是供不應求,海內的方家都在求購龍骨,要作為三代的遺跡而珍藏呢!


    這可都是瞎編不出來的東西!有沒有說謊,其實是很好分辨的。這‘證據’派與其說是質疑,不如說是激將,似乎是想看買活軍拿出更多新的史料。不過買活軍目前對這一派是置之不理的,其在士林中也沒有激起很大的聲勢。


    第二派,主要質疑的則是買活軍剝削理論在邏輯上的缺失,這一派以學子為多,在金陵也有不少聲音和京中報紙呼應,主要特征有二,一,許多是采用白話文在說理,第二,在文中多是引用‘邏輯’這個新詞兒,認為買活軍的理論邏輯僵硬,這種對新事物的接受和學習能力,自然是非年輕人莫屬,而且他們為自己辯護的心情,也是很了然的——能夠在兩京讀書的小年輕,家境都不會差,他們很急於通過反對關於剝削的理論,論證出自己生下來就有吃有穿,不事生產也吃喝不愁錦衣玉食的生活,是來源得很正當的。


    ‘邏輯呢’派,主要的論點在於買活軍剝削理論,似乎限於追求絕對的公平,譬如均田製,均田製的消失其實就是因為人有良惡愚閑,總有人日子過不下去,也總有人行有餘力,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若說上古之時,也就是所謂的原始社會,並無剝削,那麽一開始是誰占有了更多的生產資料?


    自然是有能力的人,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在道德上是擁有正當性的,如果要否定這種正當,優秀的人、勤勞的人也無法得到更多的生產資料,所有人都是吃飽喝足便安然高臥,那麽人獸之間又有什麽差別?買活軍的教材上自己寫著,私有製的產生,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是一種進步,這種進步又體現在哪裏?


    到底是年輕人,學東西是快,如宋一衷和武叔卿這樣的陳年進士,看《政治與社會》時都是極用心的,自忖是看懂了一點,但還不能如年輕人一般,利用書中的言論來反對書中的體係。‘邏輯呢’派也有一兩篇文章入選《買活周報》,但在敏朝士林間的反響也不是最高,因為有一些士子對《政治和社會》就無法完全看懂,所以也無法看懂基於書中理論的反對文章。


    真正反響最高的文章,便是武叔卿看到的《論青賊失意非正》,這篇文當時武叔卿看到便覺得文采飛揚,如含芳啜玉,令人回味無窮,聽宋一衷說來,先是發表在金陵報紙上,便引起轟動,後又被飛馬送進京城,立刻為這篇文章印刷特刊,在京城士林中也是讚者如雲,這不但因為其是以文言寫就,用詞典雅,還因為作者是如今心學的宗師大儒劉起東!


    連劉老都出山駁辯買活軍了!


    此事在士林之中,是足以掀起一點動靜的,因此時在朝野中公認最有名望,學問最深的心學門人便是劉起東了,劉老的學說,在江南一帶影響很大,許多進士都曾就學於劉老處,雖然不是座師、門生的關係,權勢也遠遠不如西林黨中還在閣的幾位


    ,但論到學問,出手最有動靜的自然還是劉老。其‘慎獨’、‘誠意’說,都是兩京江南學子耳熟能詳的。


    而且,從文章中來看,劉老必然也得到了買活軍的課本,並且仔細研讀過了——要反駁一種學說,必然要對其內涵有深刻了解不可。如此方才能發覺其中的漏洞,此文以文言寫就,買活軍刊登時還翻譯成白話文——簡單地說,劉老認為,買活軍用階級來劃分社會,是一種僵硬而落伍的觀點,甚至遠不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感慨,連一個亂世英豪,都知道人與出身的階級並非完全一致,在於‘君子心意’,把人心的力量完全忽略,這是‘失意’。失了君子與天地相合,以其至善還之至微的‘誠意’。


    這誠意和慎獨兩個點,都是劉老心學的關鍵,所謂誠意,是指君子格物致知到了高深境界之後,將本來不分善惡,反映了人心本源的‘意’歸宿為‘誠’,按照買活軍在語文課裏說到的語法學,這裏的誠字要做動詞來理解。按照劉老的認識,誠意不獨止於君子王侯這些貴人,而在於世間每一人身上,學問的存在,是要令天下人都誠其意,向其正,做到裏外如一,所謂‘慎獨’。


    如此一來,買活軍的階級論,甚至於在眾人體察其意以前,就把所有人都分好了階級,完全拋棄了‘主觀能動性’——這個詞是買活軍做的翻譯,當時讓武叔卿琢磨了很久,如果人生來就是如此,已經被定下了身份,怎麽都改變不了,又哪來的動力去‘向正’?這便是‘失意非正’之說。哪怕是拋開了劉老精妙的文字,翻譯成白話的道理,也讓武叔卿不由得微微點頭,覺得說得很有道理。


    買活軍的這套理論,最讓儒家無法接受的,便是完全用一個人的經濟利益來衡量一個人的立場,把儒家的所有精進真我的體係都顯得無用了。這讓很多修持了大半輩子的名家,該如何能接受得了?更不說還在階級上,把大部分儒生都劃分為剝削階級,這就更讓以君子自詡的眾人抵觸了。


    不過,天一君子的回文,那就更精彩了。這個天一君子,真不知道是從何處冒出來,橫空出世的大才子。先是在報紙上以尖銳言辭,逼迫得謝六姐刊發了《邏輯二十四謬誤》,當時便顯出了詞鋒銳利,角度刁鑽的特點。連對著謝六姐都是如此,更不要說別人了!上來便是先以‘合成謬誤’起手,指出了劉老的觀點,是典型的‘合成謬誤’——假定某個事物的局部特性就是該事物的總體特性,或同樣適用於該事物的其它部分;又或者物體的總體特性一定適用於其每個獨立的局部。


    【階級之所以成為階級,是因為其擁有絕對的普遍性,凡是擁有超出自己耕種能力土地的地主,都希望將通過佃租實現的剝削正當化,而其中是否有一兩個特例,也就是局部,背叛了階級利益,這是階級的局部特性。承認階級的存在,並不妨礙階級中的個體以主觀能動性,審視階級利益,學習政治知識,進行階級的轉換。】


    【天下間能夠誠意慎獨的君子,到底有幾人呢?此為君子極高境界,那必然極為稀缺,天下間的君子如此之少,少到根本不應該將其作為政治理論進行談論,凡是政治關係,必然包括了經濟關係,君子擁有經濟關係嗎?階級利益是必然擁有經濟關係的。劉起東老所宣揚的心學,既不包括對經濟關係的規範,也不包括對階級利益的劃分和約束,更應該歸為對道德的號召、追求,以及對於哲學的闡述,完全不是一種政治理論……】


    道德、哲學、政治!這又是買活軍提出的新東西,而且還是天一君子從同樣的教材中總結出的新東西!武叔卿在注解中還看到了這樣的話語:哲學是對世界的基本和普遍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科,中級班將推出《政治與哲學》教材——看起來天一君子是先讀到了這本教材了!難道他本就是謝六姐身邊的近人,那篇文章隻是唱的雙簧,還是因為那篇文章,得到了謝六姐的青睞,得以先學到了道統要義?


    不論如何,武叔卿也不能說出劉老贏得了這場論戰的話來,因為天下君子稀少,這是所有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甚至連劉老都無法完全做到慎獨、誠意,而按照買活軍的敘述,階級的存在,就猶如士農工商一樣,是非常普遍的。武叔卿覺得這也不是脫出了儒家的新東西,隻是將三教九流換了個方式說出而已,真正的新東西其實就在於一點,那便是政治關係一定要包涵了經濟關係在內,而新的經濟關係又會呼喚新的政治關係。


    買活軍那裏,除了士農工商之外,出現了新的,以機器為生產工具的經濟關係了麽?這是他看完教材後頗為感到好奇的一點,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來講,如果沒有新的生產工具,社會也是無法往大同前行的,那麽眼下買活軍那裏沒有地主的現象其實也隻是曇花一現,注定是要崩潰的……


    要說武叔卿對於買活軍那裏的情況沒有一點好奇,那是假的,不論是作為醫學大家、儒生,還是一個老練的官員,武叔卿都很想去買活軍那裏看一看,但他也知道,這注定隻是一點遐思了,人一輩子,到了他這年歲,總不能晚節不保,真要去,也隻能和沈士宏一般,在致仕後以治病的名義暗中去看一看:要說這沈家也是有些張揚了,去看病就悄悄地去,怎麽連宋一衷都知道了?對景兒難保又不挨參……


    和宋一衷談了談天一君子的風采——與劉起東過招,隻是此人的一篇文章而已,買活周報上新開的版麵裏,凡是論道統的,幾乎都少不了天一君子銳利的筆鋒,而且每每都能駁得人說不上話來。比其餘幾個筆名,要鋒利太多,最難得的,是其人自己的文章,完全能遵守《二十四謬誤》,便連要給他挑刺都是不成。真有堂皇大勢之風,叫人不看重都難!


    “他一定是背棄了自己出身階級的。”宋一衷也是說道,“以他這見識,非是大家子弟,如何能夠蘊養出這份學識、眼界?卻偏偏越是這樣人家的弟子,按買活軍的說法,就越是容易背棄自己的階級,那些小地主階級,卻完全是另一種觀點了——”?“你是不知道,買活軍這一本《政治與社會》,把自己在民間的好名聲都葬送得差不多了,那些小地主們,本就對他們又恨又怕,怕他們破家買地,現在又有這樣一本書,把他們直接打入剝削階級!京城一帶,民間對買活軍,現在可是沒個好話!”


    說到此事,武叔卿便長歎一聲,因道,“我又如何不知?你當登萊這裏,沒有人看過那本所謂《政治與社會》嗎?”


    他將手往桌角擺了擺,指著那小小的竹筒,道,“若不然,這痘苗幹粉還能留在這裏?早就安排人快去各地種痘了!”


    “這是牛痘粉?”宋一衷神色一變,不由得避了一避,流露忌憚之色,雖說他已經在京城種過了牛痘,按說接觸痘苗也是無妨,但不是醫生,自然對這種事還是充滿了忌諱。“這樣的東西,在京城足可以賣到數百兩銀子,怎麽還有人不願種不成?”


    武叔卿也是無奈,搖頭道,“這就要從《政治與社會》說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買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井烹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井烹香並收藏買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