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聽說了沒有——賊子們發‘砍頭令’了!”
“是最新的報紙出了?”
“可不是,聽說——連延平王妃都被砍了頭呢!那個女匪首,不是說要經略南洋嗎?怎麽還不動身,反而又管起了北麵的事體!”
“廢話少說,快把報紙拿來給我看看——”
“咳咳!”
伴隨著沉重的咳嗽,還有‘踏、踏’的腳步聲,趙夫子背著手,緩緩踱進了書堂裏,眼風掃過了幾個湊成一團議論紛紛的學生,見他們一個激靈,都站得立整了,方才微微點頭,在上方坐了下來,道,“今日先做三份算學卷子,做完了,休息一炷香,我來評講。”
幾個學生頓時都發出了細小的悲鳴之聲——算學卷子和時文卷子,到底哪份卷子難做,在他們心中實在是不分伯仲的,算學卷子,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隻能苦思冥想地湊所謂的‘步驟分’,而時文卷子,破題也是老大難,都是讓人苦思冥想,頭都要破了的難題,實際上,不分特科、八股,隻要是卷子,那就是讓人頭疼的東西。
但沒有辦法,第一期特科秋天就要開試了,算來時間不過隻有兩個多月,這幾個少爺,都是已從特科的院試中脫穎而出——今年報名參加特科的人數都不多,而且準備得並不充分,院試偏難,大家都考得慘不忍睹,考上的多是如他們並山園王家一般的世家子弟。
這也沒得辦法,這個時候,除了一些天生擅長特科的學生之外,就是拚家族的底蘊了:族裏有錢,消息靈通又敢於布局的,一早就重金聘請善於算學的夫子——最好還是從買活軍處回來的,進府中開課,又在家裏隻留一兩個科舉種子,餘下的聰明學生都來轉學特科,這樣一來,老師有了,學生有了,準備的時間也充分了,可不是比一般的學生成績至少要好得多了?
更有甚者,還往買活軍處的親友寫信討要教材,以及開班心得,請他們推薦夫子,搜購買活軍處的卷子等等,正所謂財、侶、法、地,不論是修道還是考試,這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有了這幾樣東西,在考試上處處都能先人一步,譬如說王家,他們和馮猶龍、葉仲韶場麵上都是多年的交情了,寫信過去求幾套教材,這樣的事如何辦不下來呢?
知道他們家要請夫子,束脩定是豐厚的,有些前去買活軍處短期遊曆的學子,為了掙這一份快錢,為何不能請馮、葉等人居中介紹,欣然從買活軍處移步姑蘇,過上幾個月富貴膏腴的日子?
趙夫子便是從買活軍處回到敏朝治下的一員,像他這樣回流的人,數目是不少的,因為江浙滬一帶,學子素有遊學讀書的習慣,為了敏朝特科,特意前往買活軍處上學的殷實人家子弟也有不少。這些人隻要不在買活軍處觸犯當地的規矩,也一樣是來去自由,迄今還沒有聽說誰被強留的。
回來的原因有很多,譬如說家中有大把產業需要他們打理,在買活軍處尋不到什麽前途更好的營生,又或者單純是家人的思想老舊等等。像趙夫子這般的情況,他是非回來不可的,因為他父母年事已高,而且落葉歸根的觀念極重,不可能在風燭殘年遷徙到買活軍那裏去,便是願去,趙家也沒有在雲縣置業的能力——他們家在姑蘇倒是有一套院子,但是,現在雲縣的房價比姑蘇城還要貴得多了。
如此一來,他要回來伺候父母百年,至少若有個緩急,可以隨時回家照看,王家的西席便是個美差了,趙夫子拎著書箱住進王家外宅之後,半年來悉心調理,選了三個有天分的學生,點撥著他們都過了院試,接下來就是要應鄉試、會試了,若是王家三子能過了會試,可想而知,他下一處館的價格隻有更高。因此,他也是日夜操練不怠,把幾個學生折磨得哀哀叫苦,看到卷子就腿肚子轉筋——恰如趙夫子自己上課時對微積分卷子的反應。
“夫子用茶。”
小書童送來一壺清茗,是姑蘇人愛喝的明前龍井,又有四色小點,其中一味居然是加了奶油的小蛋糕,可見王家照應得多麽精心了。趙夫子微微點了點頭,見三個學生都低頭做起卷子來,也便從袖囊裏抽出今早剛拿到的最新一期周報——對他這樣去過買活軍進修的書生來說,看周報屬於是一種剛需,而且來回都是通過私鹽隊安排的船隻,人頭也熟悉了,早和私鹽隊會館周圍,專賣周報的跑腿說好了,新一期一到,立刻送來王家門房,因此他和幾個學生拿到報紙的時機倒是一致。
炭筆在紙麵上刷刷的響,抖開報紙,品一口清茗,細看著天下大小事,還有最後一欄的《徐俠客遊記》,可以做個壓陣,早間這一兩個時辰,對趙夫子來說是最愉快的,所以每逢周報到貨,他必定要安排小考,幾乎已成定局。時不時移開報紙,用警告的眼神掃過三個學生,讓他們不要交頭接耳,彰顯師道權威,這也是趙夫子的一大樂事。
不過,今日的《買活周報》,就不像是往日那樣令人愉快了,趙夫子不似他那幾個年少輕狂的學生,家中諸事不管,遇事隻求熱鬧,便是談著‘砍頭令’,多少也帶了些噱笑的味道,因他們深信這刀是砍不到自己頭上的,但趙夫子年歲長些,於世情上浸淫多年,自然也有一番家業,見到這樣聳動的文章,如何能不大驚失色?
趙家雖說不是巨富,但族中也有產業,否則如何能供得起趙夫子讀書?凡是有些產業的人,哪怕起家清白,見了這篇報道都不會能笑得出來的,甚至看著王妃受死時那簡單的描述,也覺得毛骨悚然,心下狂跳不已,暗道,“不得了!不得了!誰家還沒幾個仇人了?這規定一出,豈不是大興構陷誣告之風?正所謂三人成虎,隻要找三個明麵上不相幹的人合夥出來指認,便可將一個大族害得家破人亡——買活軍難道看不破這一層嗎?我看,他們是連裝都懶得裝了……橫豎敏朝這裏的富裕人家,按他們的說法全是剝削階級,現成的罪過……這是攤開來要洗劫吃人了!”
剛看完正文,心情便極是鬱鬱,隻覺得前途灰暗、世道多舛,趙夫子連學生也懶得管了,默默用了一盞茶,這才去看右下角附著的《謝聽話的一封信》,才看了幾行,他有一口氣方才是吐了出來:還好,原不是告了就受的,到底還要實證相佐!就說嘛,買活軍怎會冤枉本分實在的人家!
謝聽話此人,按趙夫子本心來說,自然不算是什麽正人君子——出麵告發宗族,本就是落井下石的忌諱之事,更不說他告發的還是親父、嫡母與長兄,在禮法上來說,長輩德行有虧,為人子女的也隻有默默忍受,設法周全,這樣公然首告,還改了姓名,取了‘謝聽話’這樣的名字,可見其人所言哪怕不假,也必定是個毫無氣節的奸佞小人。
尤其按文章中所說,買活軍的一貫做法,以及延平郡王年紀,其母年紀推測,謝聽話年歲不大,又不曾得寵,也自然不會有從犯的嫌疑,二等罪犯,不過服役七八年而已,九年是最多了,如今刑期都已經過半了,還突然興出這樣的風波,導致買活軍發了‘砍頭令’,趙夫子心底對謝聽話不免是十二萬分的看不上,但卻又不由也想:隻怕是礦山的日子實在太苦,把原本好好的人兒風骨全都折磨沒了,才有這樣的事。
謝聽話的信裏,卻是開宗明義,一開始便說了趙夫子心中的幾處關節:先說誣告的疑慮,信中說道,‘諸位仁人君子,與鄰居難免罅隙的,見了文章必定有無謂的擔心,卻是大可不必如此,六姐聖明,遠在諸位想象之上,此次由我首告之罪,若不是尋來幾方人證,又有屍骨為憑,也萬萬沒有這樣容易定罪,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隻要不是屢出人命案子,一些鄰裏商戶的糾紛,倒也沒有那樣容易就家破人亡了,買活軍辦案程序嚴格,更士更是誰的情麵都不看,便是如此鐵證如山的罪過,也將我審問了數次,言行舉止深有法度,絕不會冤枉了一人。’
趙夫子一看,心底便是一寬了——說到底,他們家每年和佃戶談租子,少不得雙方對壘,也有彼此鬧事的,要說私下放債,年終追債,在富戶中也是人之常情,但要說勒逼著債客賣兒鬻女,乃至年年鬧出人命案子,那也是不能的。一府之中,這樣目下無塵膽大妄為的架勢人家也不會多,否則城裏亂成什麽樣子了?
若是按這樣所說,最多是家中清出賬來,把那些利息高於《大誥》規定的欠條通通燒掉,那便死無對證了,倒也不愁被人接團誣告,栽派些逼良為娼、逼死人命的罪名來。在闔家倒黴的威脅之下,按著買活軍的老規矩,趙家分家獻田,忽然間也變得很可以接受了,若是要被誣告了送去礦山,那確實心裏也是接受不能。
再往下看去,便是說到自己為何改名,在礦山中的生活如何,為何首告了親父:‘若有那族中確實做了不法之事,自己並未幫手,卻也被連累著入了礦山的,萬勿灰心喪氣,覺得一輩子就此斷送,須知道,對買活軍若是真正無用,永不接納之輩,早已死了,若是活了下來,那便仍是買活軍的子民。我等在礦山中,名義不是服刑,而是勞動改造——這詞語是極精確的,因我等自小不事生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早已習慣了不為生計操勞的日子,看人之時,每常又懷著等級之念,自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和買活軍中其餘活死人壓根就不是一片天地的人。’
‘這樣的態度,便是沒有判罪,流落在買活軍治下,又能有什麽好呢?大膽說一句,隻怕也是餓死的命。礦山中雖然有勞作之苦,但本意卻是通過勞動,對我等進行改造,令我們從根子上扭轉了這些【人上人】的念頭,如此,改造結束之後,方才能安身立命,重新找到自己的活路。我等在礦山之中,一應福利從不敷衍,和那些非是勞改,隻是入內做工的活死人,飲食起居並無差別,可見六姐心中,依舊視我們為自己人,改造結束之後,照舊被社會接納,並不愁生計無著,暗淡至死。’
看得出來,他這番話是真心實意,全是掏心挖肺懇談的口吻,趙夫子雖然自忖並無去礦山的風險,但看了心裏倒也舒服了些,暗道,“六姐菩薩心腸,買活軍行事果然還算寬仁,若是換了別的軍隊,改朝換代之時,進城以後,富戶皆殺,走到哪裏屠城到哪裏,也不是做不出來,橫豎農戶在村裏,城裏活著的都是些可有可無的人,除了工匠以外,便是都殺了也沒什麽妨害。”
再看下去,謝聽話便說起了自己首告父親的原因,‘我自小在郡王府長大,因為母親的緣故,遭了長兄不喜,時常派下人前來嗬斥責打母親,王妃也是冷而淡之,從小待我頗好的丫頭,因為衝撞了她建藏屍密室,回到我身邊便惴惴不安,私下對我吐露實情不久,便被滅口殘害。父親對我,也是視若無睹,可笑是,即便如此,自小被仁義道德教養,入了礦山之後,我仍然從未興起過告發長輩的念頭——不僅是覺得孝字大過了天,這樣做似乎違背了什麽天公地道的道理,另一個想法,也是害怕自己真這樣做了之後,哪怕減刑出去,也被旁人不齒,都認為我是個不肖子孫。’
原來這其中的道理,他也清楚,但謝聽話又說,‘平心而論,究竟是害怕被社會排擠多呢,還是打從心底認為子不言父過多呢?子為何不言父過呢?仔細想想,父母對我有何恩義?便是給我吃穿,我也因此做了苦役,算是贖了些罪過,父母生育子女,是父母的恩義嗎?’
‘我心中認母親,是因為她生了我,愛重我,自家過得艱難,還想方設法關心我,我們母子倆相依為命——便是我其實是從王妃的肚子裏爬出來,我也依然認我母親做母親,既然那幾人從未以子待我,我為何要以父兄待他們?難道我離開了我的姓氏,我的名字,我的宗族,我便不再是我了?’
‘不!便是我改了姓氏,沒了名字,我依然是我!誰養育了我,誰才真正配做我的父母!我母親自小養育我,關懷我,她便是我唯一的親母,再無什麽嫡母之說,我在買活軍學曉了新知,打開了胸懷,見到了新的世界,謝六姐便是我的尊長!不瞞大家說,我改這個名,最初不過是為了在礦山好過一些,但今時今日我卻覺得這名字改得很不錯,我受了買活軍的養育,成了一個新的人,我隨六姐的姓氏也是理所當然!’
‘是誰說一個人終生隻能束縛於宗族之中?是誰誇大生育之恩?正是宗族自己!生了你,並非有恩於你,好好地養了你,公平地待了你,那對你才是有養育之恩,誰養育了你,你便是誰的子女,天下各大興旺宗族之中,如我這般處境的子女難道還少了去?今日我掏心掏肺對你們說一句,休要猶豫,你們隻將委屈咽下,睜眼看去,將來買活軍一到,便將你們從宗族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從今以後,再不必忍氣吞聲,侍奉著那些猶如陌生人一般的老爺太太,靠雙手自食其力,頂天立地活在天地之間,哪怕日子苦些,心頭暢快!再不必看任何人的臉色!受那什麽狗屁宗法禮法的冤屈!’
若說趙夫子看了這封信前頭的字句,還稍微氣平些,讀到這裏,卻也是瞠目結舌,雙手微微顫抖,忽而又放下報紙,掃了那三個學生一眼,想道,“不得了,不得了,買活軍做事,素來是有的放矢,而且最喜挑撥離間,分化敵人!”
“原本這個砍頭令一出,大族必定寢食難安,精誠合作,要將買活軍的影響力從自家所在的府縣驅逐出去,可謝聽話這封信一登,他們哪還有這樣的閑心,怕不是要互相猜疑,彼此內鬥,早就內亂起來了?”
“天下各大興旺宗族之中,如我這般處境的子女難道還少了去?是啊,難道還少了去?光是台下幾個學生裏,就坐了一個被慢待的嫡出少爺呢,小小年紀便沒了生母,後母待他也刻薄,他看了這篇文章,心裏又當做如何想,王老爺看了這篇文章,又當做如何想?隻怕原本還算是齊心的宗族,此後也是麵和心不和,彼此各留一手,哪怕是買活軍不來,不出幾年也要衰敗了下去……”
“好一個謝聽話,好一個買活軍,這封信……這封信看著瑣碎,也沒什麽文采,為何能登上頭版?隻因這是買活軍投石問路之舉——買活軍這是所圖甚大,這是,要斷了孝治天下的根基,斷了宗族的根子啊!”:,,
“是最新的報紙出了?”
“可不是,聽說——連延平王妃都被砍了頭呢!那個女匪首,不是說要經略南洋嗎?怎麽還不動身,反而又管起了北麵的事體!”
“廢話少說,快把報紙拿來給我看看——”
“咳咳!”
伴隨著沉重的咳嗽,還有‘踏、踏’的腳步聲,趙夫子背著手,緩緩踱進了書堂裏,眼風掃過了幾個湊成一團議論紛紛的學生,見他們一個激靈,都站得立整了,方才微微點頭,在上方坐了下來,道,“今日先做三份算學卷子,做完了,休息一炷香,我來評講。”
幾個學生頓時都發出了細小的悲鳴之聲——算學卷子和時文卷子,到底哪份卷子難做,在他們心中實在是不分伯仲的,算學卷子,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隻能苦思冥想地湊所謂的‘步驟分’,而時文卷子,破題也是老大難,都是讓人苦思冥想,頭都要破了的難題,實際上,不分特科、八股,隻要是卷子,那就是讓人頭疼的東西。
但沒有辦法,第一期特科秋天就要開試了,算來時間不過隻有兩個多月,這幾個少爺,都是已從特科的院試中脫穎而出——今年報名參加特科的人數都不多,而且準備得並不充分,院試偏難,大家都考得慘不忍睹,考上的多是如他們並山園王家一般的世家子弟。
這也沒得辦法,這個時候,除了一些天生擅長特科的學生之外,就是拚家族的底蘊了:族裏有錢,消息靈通又敢於布局的,一早就重金聘請善於算學的夫子——最好還是從買活軍處回來的,進府中開課,又在家裏隻留一兩個科舉種子,餘下的聰明學生都來轉學特科,這樣一來,老師有了,學生有了,準備的時間也充分了,可不是比一般的學生成績至少要好得多了?
更有甚者,還往買活軍處的親友寫信討要教材,以及開班心得,請他們推薦夫子,搜購買活軍處的卷子等等,正所謂財、侶、法、地,不論是修道還是考試,這都是不可或缺的東西,有了這幾樣東西,在考試上處處都能先人一步,譬如說王家,他們和馮猶龍、葉仲韶場麵上都是多年的交情了,寫信過去求幾套教材,這樣的事如何辦不下來呢?
知道他們家要請夫子,束脩定是豐厚的,有些前去買活軍處短期遊曆的學子,為了掙這一份快錢,為何不能請馮、葉等人居中介紹,欣然從買活軍處移步姑蘇,過上幾個月富貴膏腴的日子?
趙夫子便是從買活軍處回到敏朝治下的一員,像他這樣回流的人,數目是不少的,因為江浙滬一帶,學子素有遊學讀書的習慣,為了敏朝特科,特意前往買活軍處上學的殷實人家子弟也有不少。這些人隻要不在買活軍處觸犯當地的規矩,也一樣是來去自由,迄今還沒有聽說誰被強留的。
回來的原因有很多,譬如說家中有大把產業需要他們打理,在買活軍處尋不到什麽前途更好的營生,又或者單純是家人的思想老舊等等。像趙夫子這般的情況,他是非回來不可的,因為他父母年事已高,而且落葉歸根的觀念極重,不可能在風燭殘年遷徙到買活軍那裏去,便是願去,趙家也沒有在雲縣置業的能力——他們家在姑蘇倒是有一套院子,但是,現在雲縣的房價比姑蘇城還要貴得多了。
如此一來,他要回來伺候父母百年,至少若有個緩急,可以隨時回家照看,王家的西席便是個美差了,趙夫子拎著書箱住進王家外宅之後,半年來悉心調理,選了三個有天分的學生,點撥著他們都過了院試,接下來就是要應鄉試、會試了,若是王家三子能過了會試,可想而知,他下一處館的價格隻有更高。因此,他也是日夜操練不怠,把幾個學生折磨得哀哀叫苦,看到卷子就腿肚子轉筋——恰如趙夫子自己上課時對微積分卷子的反應。
“夫子用茶。”
小書童送來一壺清茗,是姑蘇人愛喝的明前龍井,又有四色小點,其中一味居然是加了奶油的小蛋糕,可見王家照應得多麽精心了。趙夫子微微點了點頭,見三個學生都低頭做起卷子來,也便從袖囊裏抽出今早剛拿到的最新一期周報——對他這樣去過買活軍進修的書生來說,看周報屬於是一種剛需,而且來回都是通過私鹽隊安排的船隻,人頭也熟悉了,早和私鹽隊會館周圍,專賣周報的跑腿說好了,新一期一到,立刻送來王家門房,因此他和幾個學生拿到報紙的時機倒是一致。
炭筆在紙麵上刷刷的響,抖開報紙,品一口清茗,細看著天下大小事,還有最後一欄的《徐俠客遊記》,可以做個壓陣,早間這一兩個時辰,對趙夫子來說是最愉快的,所以每逢周報到貨,他必定要安排小考,幾乎已成定局。時不時移開報紙,用警告的眼神掃過三個學生,讓他們不要交頭接耳,彰顯師道權威,這也是趙夫子的一大樂事。
不過,今日的《買活周報》,就不像是往日那樣令人愉快了,趙夫子不似他那幾個年少輕狂的學生,家中諸事不管,遇事隻求熱鬧,便是談著‘砍頭令’,多少也帶了些噱笑的味道,因他們深信這刀是砍不到自己頭上的,但趙夫子年歲長些,於世情上浸淫多年,自然也有一番家業,見到這樣聳動的文章,如何能不大驚失色?
趙家雖說不是巨富,但族中也有產業,否則如何能供得起趙夫子讀書?凡是有些產業的人,哪怕起家清白,見了這篇報道都不會能笑得出來的,甚至看著王妃受死時那簡單的描述,也覺得毛骨悚然,心下狂跳不已,暗道,“不得了!不得了!誰家還沒幾個仇人了?這規定一出,豈不是大興構陷誣告之風?正所謂三人成虎,隻要找三個明麵上不相幹的人合夥出來指認,便可將一個大族害得家破人亡——買活軍難道看不破這一層嗎?我看,他們是連裝都懶得裝了……橫豎敏朝這裏的富裕人家,按他們的說法全是剝削階級,現成的罪過……這是攤開來要洗劫吃人了!”
剛看完正文,心情便極是鬱鬱,隻覺得前途灰暗、世道多舛,趙夫子連學生也懶得管了,默默用了一盞茶,這才去看右下角附著的《謝聽話的一封信》,才看了幾行,他有一口氣方才是吐了出來:還好,原不是告了就受的,到底還要實證相佐!就說嘛,買活軍怎會冤枉本分實在的人家!
謝聽話此人,按趙夫子本心來說,自然不算是什麽正人君子——出麵告發宗族,本就是落井下石的忌諱之事,更不說他告發的還是親父、嫡母與長兄,在禮法上來說,長輩德行有虧,為人子女的也隻有默默忍受,設法周全,這樣公然首告,還改了姓名,取了‘謝聽話’這樣的名字,可見其人所言哪怕不假,也必定是個毫無氣節的奸佞小人。
尤其按文章中所說,買活軍的一貫做法,以及延平郡王年紀,其母年紀推測,謝聽話年歲不大,又不曾得寵,也自然不會有從犯的嫌疑,二等罪犯,不過服役七八年而已,九年是最多了,如今刑期都已經過半了,還突然興出這樣的風波,導致買活軍發了‘砍頭令’,趙夫子心底對謝聽話不免是十二萬分的看不上,但卻又不由也想:隻怕是礦山的日子實在太苦,把原本好好的人兒風骨全都折磨沒了,才有這樣的事。
謝聽話的信裏,卻是開宗明義,一開始便說了趙夫子心中的幾處關節:先說誣告的疑慮,信中說道,‘諸位仁人君子,與鄰居難免罅隙的,見了文章必定有無謂的擔心,卻是大可不必如此,六姐聖明,遠在諸位想象之上,此次由我首告之罪,若不是尋來幾方人證,又有屍骨為憑,也萬萬沒有這樣容易定罪,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隻要不是屢出人命案子,一些鄰裏商戶的糾紛,倒也沒有那樣容易就家破人亡了,買活軍辦案程序嚴格,更士更是誰的情麵都不看,便是如此鐵證如山的罪過,也將我審問了數次,言行舉止深有法度,絕不會冤枉了一人。’
趙夫子一看,心底便是一寬了——說到底,他們家每年和佃戶談租子,少不得雙方對壘,也有彼此鬧事的,要說私下放債,年終追債,在富戶中也是人之常情,但要說勒逼著債客賣兒鬻女,乃至年年鬧出人命案子,那也是不能的。一府之中,這樣目下無塵膽大妄為的架勢人家也不會多,否則城裏亂成什麽樣子了?
若是按這樣所說,最多是家中清出賬來,把那些利息高於《大誥》規定的欠條通通燒掉,那便死無對證了,倒也不愁被人接團誣告,栽派些逼良為娼、逼死人命的罪名來。在闔家倒黴的威脅之下,按著買活軍的老規矩,趙家分家獻田,忽然間也變得很可以接受了,若是要被誣告了送去礦山,那確實心裏也是接受不能。
再往下看去,便是說到自己為何改名,在礦山中的生活如何,為何首告了親父:‘若有那族中確實做了不法之事,自己並未幫手,卻也被連累著入了礦山的,萬勿灰心喪氣,覺得一輩子就此斷送,須知道,對買活軍若是真正無用,永不接納之輩,早已死了,若是活了下來,那便仍是買活軍的子民。我等在礦山中,名義不是服刑,而是勞動改造——這詞語是極精確的,因我等自小不事生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早已習慣了不為生計操勞的日子,看人之時,每常又懷著等級之念,自以為自己高高在上,和買活軍中其餘活死人壓根就不是一片天地的人。’
‘這樣的態度,便是沒有判罪,流落在買活軍治下,又能有什麽好呢?大膽說一句,隻怕也是餓死的命。礦山中雖然有勞作之苦,但本意卻是通過勞動,對我等進行改造,令我們從根子上扭轉了這些【人上人】的念頭,如此,改造結束之後,方才能安身立命,重新找到自己的活路。我等在礦山之中,一應福利從不敷衍,和那些非是勞改,隻是入內做工的活死人,飲食起居並無差別,可見六姐心中,依舊視我們為自己人,改造結束之後,照舊被社會接納,並不愁生計無著,暗淡至死。’
看得出來,他這番話是真心實意,全是掏心挖肺懇談的口吻,趙夫子雖然自忖並無去礦山的風險,但看了心裏倒也舒服了些,暗道,“六姐菩薩心腸,買活軍行事果然還算寬仁,若是換了別的軍隊,改朝換代之時,進城以後,富戶皆殺,走到哪裏屠城到哪裏,也不是做不出來,橫豎農戶在村裏,城裏活著的都是些可有可無的人,除了工匠以外,便是都殺了也沒什麽妨害。”
再看下去,謝聽話便說起了自己首告父親的原因,‘我自小在郡王府長大,因為母親的緣故,遭了長兄不喜,時常派下人前來嗬斥責打母親,王妃也是冷而淡之,從小待我頗好的丫頭,因為衝撞了她建藏屍密室,回到我身邊便惴惴不安,私下對我吐露實情不久,便被滅口殘害。父親對我,也是視若無睹,可笑是,即便如此,自小被仁義道德教養,入了礦山之後,我仍然從未興起過告發長輩的念頭——不僅是覺得孝字大過了天,這樣做似乎違背了什麽天公地道的道理,另一個想法,也是害怕自己真這樣做了之後,哪怕減刑出去,也被旁人不齒,都認為我是個不肖子孫。’
原來這其中的道理,他也清楚,但謝聽話又說,‘平心而論,究竟是害怕被社會排擠多呢,還是打從心底認為子不言父過多呢?子為何不言父過呢?仔細想想,父母對我有何恩義?便是給我吃穿,我也因此做了苦役,算是贖了些罪過,父母生育子女,是父母的恩義嗎?’
‘我心中認母親,是因為她生了我,愛重我,自家過得艱難,還想方設法關心我,我們母子倆相依為命——便是我其實是從王妃的肚子裏爬出來,我也依然認我母親做母親,既然那幾人從未以子待我,我為何要以父兄待他們?難道我離開了我的姓氏,我的名字,我的宗族,我便不再是我了?’
‘不!便是我改了姓氏,沒了名字,我依然是我!誰養育了我,誰才真正配做我的父母!我母親自小養育我,關懷我,她便是我唯一的親母,再無什麽嫡母之說,我在買活軍學曉了新知,打開了胸懷,見到了新的世界,謝六姐便是我的尊長!不瞞大家說,我改這個名,最初不過是為了在礦山好過一些,但今時今日我卻覺得這名字改得很不錯,我受了買活軍的養育,成了一個新的人,我隨六姐的姓氏也是理所當然!’
‘是誰說一個人終生隻能束縛於宗族之中?是誰誇大生育之恩?正是宗族自己!生了你,並非有恩於你,好好地養了你,公平地待了你,那對你才是有養育之恩,誰養育了你,你便是誰的子女,天下各大興旺宗族之中,如我這般處境的子女難道還少了去?今日我掏心掏肺對你們說一句,休要猶豫,你們隻將委屈咽下,睜眼看去,將來買活軍一到,便將你們從宗族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從今以後,再不必忍氣吞聲,侍奉著那些猶如陌生人一般的老爺太太,靠雙手自食其力,頂天立地活在天地之間,哪怕日子苦些,心頭暢快!再不必看任何人的臉色!受那什麽狗屁宗法禮法的冤屈!’
若說趙夫子看了這封信前頭的字句,還稍微氣平些,讀到這裏,卻也是瞠目結舌,雙手微微顫抖,忽而又放下報紙,掃了那三個學生一眼,想道,“不得了,不得了,買活軍做事,素來是有的放矢,而且最喜挑撥離間,分化敵人!”
“原本這個砍頭令一出,大族必定寢食難安,精誠合作,要將買活軍的影響力從自家所在的府縣驅逐出去,可謝聽話這封信一登,他們哪還有這樣的閑心,怕不是要互相猜疑,彼此內鬥,早就內亂起來了?”
“天下各大興旺宗族之中,如我這般處境的子女難道還少了去?是啊,難道還少了去?光是台下幾個學生裏,就坐了一個被慢待的嫡出少爺呢,小小年紀便沒了生母,後母待他也刻薄,他看了這篇文章,心裏又當做如何想,王老爺看了這篇文章,又當做如何想?隻怕原本還算是齊心的宗族,此後也是麵和心不和,彼此各留一手,哪怕是買活軍不來,不出幾年也要衰敗了下去……”
“好一個謝聽話,好一個買活軍,這封信……這封信看著瑣碎,也沒什麽文采,為何能登上頭版?隻因這是買活軍投石問路之舉——買活軍這是所圖甚大,這是,要斷了孝治天下的根基,斷了宗族的根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