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謝雙瑤在場,而且是以謝雙吉的身份來處理這件事,她會怎麽做?謝雙瑤毫不懷疑,她肯定是會幫王良妃的,這不僅僅是出於個人的感情傾向,也是出於政治需要——任何一個政治人物,隻要精神還正常的話,就不會在具體事件上展露自己反人性的一麵。
比如說,一個人可以一邊下令進行種族屠殺一邊扶老奶奶過馬路,這一點都不矛盾,反正執行屠殺的人又不會是他自己,也不會是他身邊的近衛,這件事沒被看到,那罪惡就約等於沒發生,好處卻是實打實的,人們自然會編撰種種借口去為他辯護,但,如果大家一起看到一個老奶奶要過馬路,而領導不扶也罷了,還去踹一腳,那麽他身邊的人難免就要感到不適,降低對他的敬畏了。
一個人很難感知自己視線範圍以外的善惡,所以在眼見和未見的時候,行為標準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而人總是想要幫助快落難的同類,這是人性的本能,一個人倘若連自己的本能也會違背,那這就無疑讓人感到可怕和危險了。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時候處置政務時要設置一些門檻,為的就是能讓決策者擁有必要的決斷,而不是為自己的人性拖累,因為有時候犧牲的確難以避免,而政治決策確實是反人性的,如果什麽人性都不違反,那就沒有決策能做得成了。
譬如說,王良妃向使館的門衛求助,那麽門衛雖然基於職責不能讓她隨便進去,但可以出於自己的同情心,讓王良妃在門房裏待著,過一段時間,等追兵退走了再向上匯報,這是在不違反自身職責的時候提供的一點靈活性,一點基於良心的幫助。
雙吉如果是個夠成熟的政治家,當時就該立刻意識到自己處於一個兩難的階段,那麽,做法是很顯然的,第一:按照《備案令》的規定,使館不能作為備案場所,更何況此刻還不在使館,使館之外;
第二,《備案令》也不允許對未發生的行為備案,第三,雖然在職務上,不具備接受備案的條件,但基於個人的判斷,認可王良妃對未來人身安全的憂慮。
以私人名義,我這裏留一份名單,雖然之後發生什麽事,我愛莫能助,但我以謝雙吉的身份向你擔保,將來如果這名單上有人被處死了,那我就是知情人,我可以回買地幫你們備案。
……這不就結了嗎?就起到的效果來說還是一樣的,王良妃擁有了謝七姐的背書,雖然是私人名義,但考量到她的身份,和官方的又有什麽不同?她照樣可以操作著去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且必須領雙吉的情,但使團在官麵上那就好周旋得多了,也不用應對敏朝官府的詰問:我們表麵上什麽都沒做啊,七姐私人的一些交往,這個不屬於公務範圍,不必和你們交代吧?
甚至於對使團的同事,也沒什麽交代不過去的,雙吉的做法是合規的,她確實基於私人感情,做了一些許諾,但這不也是人之常情嗎?難道你們就不同情被無辜牽連的王良妃嗎?
到底還是年紀小,鍛練太少了,謝雙瑤認為,和差不多同齡人的皇帝比,雙吉不如——皇帝雖然比謝雙吉要大,但他啟蒙晚,所以姑且認為心裏年齡差不多吧。
謝雙吉自小跟著謝雙瑤的教育長大,教育條件比皇帝要優越多了,但兩人的政治素養有明顯差距,而其中的原因就是,雙吉自小成長的環境太好太順了,她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政治的嚴肅性和嚴謹性,也從來沒有思考過政治和人性的衝突與調和。
也是在京城生活得太久了,被家天下的氛圍侵染,思想上首先就不夠端正,如果她不是六姐血親,就隻是一個普通的吏目,謝雙瑤相信,七妹早就對於這分寸了然於胸了,畢竟一個普通的吏目在麵對明顯違規的要求時,首先要考量的是自己如果照辦了,會不會因此丟了工作甚至被治罪。
雙吉本人或許沒有清晰的思考過,但她出入宮廷耳濡目染,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身邊人種種特殊的待遇,無形間肯定有信心,這種基於善意的行為,即使違規,頂多做做檢討,需要她本人承擔的後果怎麽也不會太嚴重的。
愚蠢,是比惡毒更可怕的罪,惡毒的人還可以合作,但愚蠢的人在脫離愚蠢之前是不能予以任用的,尤其是不能在京城這樣,敵方政權的核心任職。謝雙瑤給妹妹寫了回信,“以你現在的政治素養與應變能力,你不適合再待在使館了,在那裏你能發揮的作用很小,我會把你調回雲縣來,隱姓埋名從基層做起,雖然你出生時我們還很窮,但很顯然你已經脫離了群眾,對這世道並沒有真正的視野,你需要從小處開始重新學習和了解整個體係。”
“不過,至於你對於此舉政治後果的擔憂,那多少也有點兒過慮了,不用把擔子全往身上背,黑天鵝事件本身多數隻是起到一個引子作用,不能說一切都是事件本身造成。
此事本身的確有諸多的巧合,但敏朝對女子教育、做工的變革醞釀已久,沒有任容妃也有範慧妃。就算什麽都沒有,敏朝開女特科之後,也一定會有一些女性人才被他們爭取和團結過去。這個人也好,那個人也罷,統計學上的意義都一樣。
就像是我們的政權裏也不都是被我們解放出來的貧民,或者在我們這裏得利的小商人、小地主,一樣有在本地沒有什麽好處,也看不到出路的人家,繼續在買地生活著,沒有離開,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一定會來買地,倘若真是如此,那才值得憂心,那就證明在買地之外,女人完全活不下去了,經曆一次性別大滅絕。那即便我們立刻接手了敏地,也要經曆二十年以上才會迎來人口元氣的恢複,那就太耽誤事了。
至於你擔心的敏地女娘不再來敏,那就更無所謂了,就算所有的女娘都留在敏地,甚至買地女娘也被什麽神力一夜之間搬運回敏地去,那也阻止不了買活軍統一天下,買活軍統一天下的底層邏輯是暴力,由我來選擇履行暴力的群體而已。
女人執行暴力也好,男人執行暴力也罷,甚至是閹人,是野狗,是我自己一個人執行暴力都好,暴力在,結果就不會有任何變化。
我一直在談的需要女娘,需要在哪?是需要在提升生產力這個環節上,而這些女娘不論在哪裏,留敏也好,來買也罷,隻要接受了基本的教育,能夠在我們占領當地後提供合格的勞動力,還是那句話,統計學意義上都一樣,敏朝要能幫我們做基礎掃盲我還真謝謝他們,基礎掃盲真的太花錢了,能發動起敏朝官吏的力量能省多少事啊……”
對於謝雙瑤來說,她的注意力更多地還是放在生產力的提升上,橡膠生產線的應用,蒸汽機的改進,車床一代一代往前去提升精度,包括拖拉機、化肥、農藥,這些科技樹的攀升,比千裏之外京城的政治事件,對未來影響要更大一些。
——當然,這不是說人文政治並不重要,又或者全在謝雙瑤的掌握之中,豐饒縣和敘州府兩地自發投買一事,以及京城的皇妃離婚案,其實都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本地的土著並不會像npc一樣,主角沒去觸發事件以前都在掛機。買活軍這塊石子投入池塘之後,他們也會隨著漣漪,汲取新知,改進自身,甚至於他們自我革新的動力半點不比買地的百姓要慢多少,還要更饑渴得多。
他們是不會幹等著買活軍一次次消化完領地,壯大自身……再擴大領土的,不,他們會自行向買地學習,有些人投向買地,有些人則留在家鄉,進行徹底或不徹底的革命,廢除近乎完全失能的基層衙門,建築起新的秩序,他們不會等買活軍來拯救他們,他們不需要買活軍的時間表!
華夏的人民是慣於自己拯救自己的,早在兩千多年以前,華夏的先祖便造鄭國渠、造龍首渠、造都江堰、造鴻溝,造芍陂、造邗溝,能夠組織這樣巨大的工程,為千秋的功業奠基,足以說明華夏祖先,早已不再把希望全寄托在對神明的祈求上,他們習慣了靠自己的血淚,為將來做出千年的遠謀,在更大的,更遠期的利益之前,他們是勇於挺身而出,願意做出犧牲,不憚於冒犯神明的!
民族性會被愚昧啃噬,但絕不會消影無蹤,它就深藏在愚昧之下,深藏在一代代戰天鬥地和自然偉力的抗爭中,深藏在有組織性的超大規模工程裏,隻需要外來的壓力刺激,隻需要適當的教育激活,這些百姓們的能耐真能叫人吃驚!
哪怕是在世的神靈聖母,也無法幹擾他們的決策,買活軍天兵的一切都是好的,他們都願意學習,可若是讓他們暫緩改造自己的家鄉,等買活軍前來呢?有些神諭,不該聽的那就不聽罷了唄,橫豎,法不責眾,難道慈悲的六姐還能和他們較真不成?
謝雙瑤當然也決計不會做出這樣的指示,她沒有這個臉,叫人要麽留在原地白白去死,要麽千方百計南下投買,而不是留在當地去救那些根本無法投買,在這兩個選擇中注定會被放棄的人。救人、自救,這是人性的選擇,她哪來的臉反對人性?
當然,這對政權來說未必是好事,就像是王良妃離婚後要留在京城考特科一樣,各地的義軍,與買活軍的利益也並不完全符合。
不合規的那些地痞流氓就不說了,哪怕是敘州府、豐饒縣的情況,也意味著當地在瓦解地主階級時產生的大量財富,被革命者提前瓜分,舊的利益階級消失,新的利益階級出現,而且還是在明麵上合乎買活軍要求的階級,本地已經形成了新的利益同盟,反而要比舊的利益同盟更難攻破,讓買活軍的有效統治難以夯實。
王良妃也好,新義軍也罷,他們都是利用了買活軍的先進思想、技術、產品,形成的獨立勢力,這些‘古人’可一點不古,他們根本就不會團結在腐朽的,搖搖欲墜的敏朝衙門周圍,做著自己都感到絕望的負隅頑抗——這樣的人當然也有,而且很多,但總有些人,總有些地方,他們的發展甚至超出了謝雙瑤的預估,在華夏上空星星點點,點綴出了新的勢力顏色,給這個暫時暗淡衰弱的國家,帶來了新的變數。
他們會是買活軍的敵人嗎?軍事上或許不是,統治上,他們能帶來的困擾並不比敏朝衙門要小,但謝雙瑤會因此責怪他們嗎?他們又有什麽好責怪的呢?在買活軍遲遲未到的地方,該如何責怪人們吸取買地的知識,利用他們所能利用的一切,拯救還在困境中的自己,改變已經猶如人間地獄一般的家鄉?挽救那些不能被買活軍挽救的性命?
她不會責怪也不能責怪!即便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謝雙瑤自己的計劃,但,自救,是人與生俱來,最基本的權利!
當然,對於買地的吏目來說,對這些勢力產生反感卻又很自然了,因為這些勢力客觀上確實給他們的工作增加了難度,謝雙瑤在給謝向上的回信中寫下這句話,【凡是作用力,皆存在反作用力。天下這些星星點點的新勢力,新義軍,便是對買地的反作用力。
隻要我們尚且還不能拯救所有人,那麽就要允許,甚至鼓勵,在我們的光芒照耀不到的地方,有人接過我們的火炬,向周圍傳火,把光芒散布,自救的同時也拯救更多的別人。
或許他們會利用我們,甚至在將來還反對我們,在政權來說,起到的並非隻有正麵作用,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我們的壯大,形成政權擴張的反作用力。對政權來說,我們的對手變得豐富了,變得有生命力了,變得複雜了,局麵也不再像是從前那樣簡單,我們的工作必定會比之前更難做。】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出現是多麽的有害,向上,一定要記住這一點,買活軍,買的是天下百姓的一條活路,如果將來想要坐鎮天下,那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襟,這些新勢力,即便暫時獨立於我們,防備於我們,甚至利用於我們之後,還要敵對於我們,但隻要他們是為了自己,為了百姓大眾求一條活路,那麽他們的崛起,就不是我們的損失。】
【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工作在難做中又會變得好做,一切的關鍵,是思想的傳播,是教育的傳播,是共識的建築。
民族的共識,對於人權的共識,對於階級和剝削的共識,當這些共識被建築起來,民族概念得到公認,開拓、鬥爭成為華夏的主旋律,文字和科學知識在華夏上下得到普及,當大同社會的向往遍布全境,那麽,這就是我們輝煌的成功,任何一個能幫助我們傳播這些的人,不論其眼下是否敵對,是否獨立,都可以成為我們部分的夥伴。】
謝雙瑤寫到這裏,也是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個結論:【堵不如疏,對於豐饒縣和敘州府的態度,該有個定論了,我會發一條新法令,總結對這類新義軍的標準和態度,同時,也會讓雙吉寫一封自我檢討信,把她應采用的對策刊登在《吏目參考》上,我相信,對你,以及對各私鹽隊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會有很大的啟發……】:,,
比如說,一個人可以一邊下令進行種族屠殺一邊扶老奶奶過馬路,這一點都不矛盾,反正執行屠殺的人又不會是他自己,也不會是他身邊的近衛,這件事沒被看到,那罪惡就約等於沒發生,好處卻是實打實的,人們自然會編撰種種借口去為他辯護,但,如果大家一起看到一個老奶奶要過馬路,而領導不扶也罷了,還去踹一腳,那麽他身邊的人難免就要感到不適,降低對他的敬畏了。
一個人很難感知自己視線範圍以外的善惡,所以在眼見和未見的時候,行為標準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而人總是想要幫助快落難的同類,這是人性的本能,一個人倘若連自己的本能也會違背,那這就無疑讓人感到可怕和危險了。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時候處置政務時要設置一些門檻,為的就是能讓決策者擁有必要的決斷,而不是為自己的人性拖累,因為有時候犧牲的確難以避免,而政治決策確實是反人性的,如果什麽人性都不違反,那就沒有決策能做得成了。
譬如說,王良妃向使館的門衛求助,那麽門衛雖然基於職責不能讓她隨便進去,但可以出於自己的同情心,讓王良妃在門房裏待著,過一段時間,等追兵退走了再向上匯報,這是在不違反自身職責的時候提供的一點靈活性,一點基於良心的幫助。
雙吉如果是個夠成熟的政治家,當時就該立刻意識到自己處於一個兩難的階段,那麽,做法是很顯然的,第一:按照《備案令》的規定,使館不能作為備案場所,更何況此刻還不在使館,使館之外;
第二,《備案令》也不允許對未發生的行為備案,第三,雖然在職務上,不具備接受備案的條件,但基於個人的判斷,認可王良妃對未來人身安全的憂慮。
以私人名義,我這裏留一份名單,雖然之後發生什麽事,我愛莫能助,但我以謝雙吉的身份向你擔保,將來如果這名單上有人被處死了,那我就是知情人,我可以回買地幫你們備案。
……這不就結了嗎?就起到的效果來說還是一樣的,王良妃擁有了謝七姐的背書,雖然是私人名義,但考量到她的身份,和官方的又有什麽不同?她照樣可以操作著去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且必須領雙吉的情,但使團在官麵上那就好周旋得多了,也不用應對敏朝官府的詰問:我們表麵上什麽都沒做啊,七姐私人的一些交往,這個不屬於公務範圍,不必和你們交代吧?
甚至於對使團的同事,也沒什麽交代不過去的,雙吉的做法是合規的,她確實基於私人感情,做了一些許諾,但這不也是人之常情嗎?難道你們就不同情被無辜牽連的王良妃嗎?
到底還是年紀小,鍛練太少了,謝雙瑤認為,和差不多同齡人的皇帝比,雙吉不如——皇帝雖然比謝雙吉要大,但他啟蒙晚,所以姑且認為心裏年齡差不多吧。
謝雙吉自小跟著謝雙瑤的教育長大,教育條件比皇帝要優越多了,但兩人的政治素養有明顯差距,而其中的原因就是,雙吉自小成長的環境太好太順了,她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政治的嚴肅性和嚴謹性,也從來沒有思考過政治和人性的衝突與調和。
也是在京城生活得太久了,被家天下的氛圍侵染,思想上首先就不夠端正,如果她不是六姐血親,就隻是一個普通的吏目,謝雙瑤相信,七妹早就對於這分寸了然於胸了,畢竟一個普通的吏目在麵對明顯違規的要求時,首先要考量的是自己如果照辦了,會不會因此丟了工作甚至被治罪。
雙吉本人或許沒有清晰的思考過,但她出入宮廷耳濡目染,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身邊人種種特殊的待遇,無形間肯定有信心,這種基於善意的行為,即使違規,頂多做做檢討,需要她本人承擔的後果怎麽也不會太嚴重的。
愚蠢,是比惡毒更可怕的罪,惡毒的人還可以合作,但愚蠢的人在脫離愚蠢之前是不能予以任用的,尤其是不能在京城這樣,敵方政權的核心任職。謝雙瑤給妹妹寫了回信,“以你現在的政治素養與應變能力,你不適合再待在使館了,在那裏你能發揮的作用很小,我會把你調回雲縣來,隱姓埋名從基層做起,雖然你出生時我們還很窮,但很顯然你已經脫離了群眾,對這世道並沒有真正的視野,你需要從小處開始重新學習和了解整個體係。”
“不過,至於你對於此舉政治後果的擔憂,那多少也有點兒過慮了,不用把擔子全往身上背,黑天鵝事件本身多數隻是起到一個引子作用,不能說一切都是事件本身造成。
此事本身的確有諸多的巧合,但敏朝對女子教育、做工的變革醞釀已久,沒有任容妃也有範慧妃。就算什麽都沒有,敏朝開女特科之後,也一定會有一些女性人才被他們爭取和團結過去。這個人也好,那個人也罷,統計學上的意義都一樣。
就像是我們的政權裏也不都是被我們解放出來的貧民,或者在我們這裏得利的小商人、小地主,一樣有在本地沒有什麽好處,也看不到出路的人家,繼續在買地生活著,沒有離開,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一定會來買地,倘若真是如此,那才值得憂心,那就證明在買地之外,女人完全活不下去了,經曆一次性別大滅絕。那即便我們立刻接手了敏地,也要經曆二十年以上才會迎來人口元氣的恢複,那就太耽誤事了。
至於你擔心的敏地女娘不再來敏,那就更無所謂了,就算所有的女娘都留在敏地,甚至買地女娘也被什麽神力一夜之間搬運回敏地去,那也阻止不了買活軍統一天下,買活軍統一天下的底層邏輯是暴力,由我來選擇履行暴力的群體而已。
女人執行暴力也好,男人執行暴力也罷,甚至是閹人,是野狗,是我自己一個人執行暴力都好,暴力在,結果就不會有任何變化。
我一直在談的需要女娘,需要在哪?是需要在提升生產力這個環節上,而這些女娘不論在哪裏,留敏也好,來買也罷,隻要接受了基本的教育,能夠在我們占領當地後提供合格的勞動力,還是那句話,統計學意義上都一樣,敏朝要能幫我們做基礎掃盲我還真謝謝他們,基礎掃盲真的太花錢了,能發動起敏朝官吏的力量能省多少事啊……”
對於謝雙瑤來說,她的注意力更多地還是放在生產力的提升上,橡膠生產線的應用,蒸汽機的改進,車床一代一代往前去提升精度,包括拖拉機、化肥、農藥,這些科技樹的攀升,比千裏之外京城的政治事件,對未來影響要更大一些。
——當然,這不是說人文政治並不重要,又或者全在謝雙瑤的掌握之中,豐饒縣和敘州府兩地自發投買一事,以及京城的皇妃離婚案,其實都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本地的土著並不會像npc一樣,主角沒去觸發事件以前都在掛機。買活軍這塊石子投入池塘之後,他們也會隨著漣漪,汲取新知,改進自身,甚至於他們自我革新的動力半點不比買地的百姓要慢多少,還要更饑渴得多。
他們是不會幹等著買活軍一次次消化完領地,壯大自身……再擴大領土的,不,他們會自行向買地學習,有些人投向買地,有些人則留在家鄉,進行徹底或不徹底的革命,廢除近乎完全失能的基層衙門,建築起新的秩序,他們不會等買活軍來拯救他們,他們不需要買活軍的時間表!
華夏的人民是慣於自己拯救自己的,早在兩千多年以前,華夏的先祖便造鄭國渠、造龍首渠、造都江堰、造鴻溝,造芍陂、造邗溝,能夠組織這樣巨大的工程,為千秋的功業奠基,足以說明華夏祖先,早已不再把希望全寄托在對神明的祈求上,他們習慣了靠自己的血淚,為將來做出千年的遠謀,在更大的,更遠期的利益之前,他們是勇於挺身而出,願意做出犧牲,不憚於冒犯神明的!
民族性會被愚昧啃噬,但絕不會消影無蹤,它就深藏在愚昧之下,深藏在一代代戰天鬥地和自然偉力的抗爭中,深藏在有組織性的超大規模工程裏,隻需要外來的壓力刺激,隻需要適當的教育激活,這些百姓們的能耐真能叫人吃驚!
哪怕是在世的神靈聖母,也無法幹擾他們的決策,買活軍天兵的一切都是好的,他們都願意學習,可若是讓他們暫緩改造自己的家鄉,等買活軍前來呢?有些神諭,不該聽的那就不聽罷了唄,橫豎,法不責眾,難道慈悲的六姐還能和他們較真不成?
謝雙瑤當然也決計不會做出這樣的指示,她沒有這個臉,叫人要麽留在原地白白去死,要麽千方百計南下投買,而不是留在當地去救那些根本無法投買,在這兩個選擇中注定會被放棄的人。救人、自救,這是人性的選擇,她哪來的臉反對人性?
當然,這對政權來說未必是好事,就像是王良妃離婚後要留在京城考特科一樣,各地的義軍,與買活軍的利益也並不完全符合。
不合規的那些地痞流氓就不說了,哪怕是敘州府、豐饒縣的情況,也意味著當地在瓦解地主階級時產生的大量財富,被革命者提前瓜分,舊的利益階級消失,新的利益階級出現,而且還是在明麵上合乎買活軍要求的階級,本地已經形成了新的利益同盟,反而要比舊的利益同盟更難攻破,讓買活軍的有效統治難以夯實。
王良妃也好,新義軍也罷,他們都是利用了買活軍的先進思想、技術、產品,形成的獨立勢力,這些‘古人’可一點不古,他們根本就不會團結在腐朽的,搖搖欲墜的敏朝衙門周圍,做著自己都感到絕望的負隅頑抗——這樣的人當然也有,而且很多,但總有些人,總有些地方,他們的發展甚至超出了謝雙瑤的預估,在華夏上空星星點點,點綴出了新的勢力顏色,給這個暫時暗淡衰弱的國家,帶來了新的變數。
他們會是買活軍的敵人嗎?軍事上或許不是,統治上,他們能帶來的困擾並不比敏朝衙門要小,但謝雙瑤會因此責怪他們嗎?他們又有什麽好責怪的呢?在買活軍遲遲未到的地方,該如何責怪人們吸取買地的知識,利用他們所能利用的一切,拯救還在困境中的自己,改變已經猶如人間地獄一般的家鄉?挽救那些不能被買活軍挽救的性命?
她不會責怪也不能責怪!即便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謝雙瑤自己的計劃,但,自救,是人與生俱來,最基本的權利!
當然,對於買地的吏目來說,對這些勢力產生反感卻又很自然了,因為這些勢力客觀上確實給他們的工作增加了難度,謝雙瑤在給謝向上的回信中寫下這句話,【凡是作用力,皆存在反作用力。天下這些星星點點的新勢力,新義軍,便是對買地的反作用力。
隻要我們尚且還不能拯救所有人,那麽就要允許,甚至鼓勵,在我們的光芒照耀不到的地方,有人接過我們的火炬,向周圍傳火,把光芒散布,自救的同時也拯救更多的別人。
或許他們會利用我們,甚至在將來還反對我們,在政權來說,起到的並非隻有正麵作用,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我們的壯大,形成政權擴張的反作用力。對政權來說,我們的對手變得豐富了,變得有生命力了,變得複雜了,局麵也不再像是從前那樣簡單,我們的工作必定會比之前更難做。】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出現是多麽的有害,向上,一定要記住這一點,買活軍,買的是天下百姓的一條活路,如果將來想要坐鎮天下,那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襟,這些新勢力,即便暫時獨立於我們,防備於我們,甚至利用於我們之後,還要敵對於我們,但隻要他們是為了自己,為了百姓大眾求一條活路,那麽他們的崛起,就不是我們的損失。】
【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工作在難做中又會變得好做,一切的關鍵,是思想的傳播,是教育的傳播,是共識的建築。
民族的共識,對於人權的共識,對於階級和剝削的共識,當這些共識被建築起來,民族概念得到公認,開拓、鬥爭成為華夏的主旋律,文字和科學知識在華夏上下得到普及,當大同社會的向往遍布全境,那麽,這就是我們輝煌的成功,任何一個能幫助我們傳播這些的人,不論其眼下是否敵對,是否獨立,都可以成為我們部分的夥伴。】
謝雙瑤寫到這裏,也是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個結論:【堵不如疏,對於豐饒縣和敘州府的態度,該有個定論了,我會發一條新法令,總結對這類新義軍的標準和態度,同時,也會讓雙吉寫一封自我檢討信,把她應采用的對策刊登在《吏目參考》上,我相信,對你,以及對各私鹽隊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會有很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