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三月,天氣逐漸和暖,北方漫長而又讓人痛苦絕望的冬天,終於眼見著隻餘下一點尾聲了——正所謂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燕來,到了三月初,已經是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好時候,窮困人家也可以鬆一口氣:天氣要暖熱起來了,總算不必再擔心著凍死人啦!
這會兒,天也亮得早了,往昔五更末尾,天都還是漆黑的,這會兒大概五更正(淩晨四點),天就有了一絲亮影子,等到五更末時,天色已然大亮,貢院門口也早熱鬧了起來,小販們挑著擔,天還沒亮就從家裏趕出來,這會兒安置好了家當,燒熱了活,清了清嗓子開始招呼前來陪考的家人們了,“來個狀元粿,獨占鼇頭,考個女狀元!”
“新鮮下鍋的熱餛飩,入場前來一碗身上也暖和!”
“算盤,誰家還缺算盤的?這可好不了,我們家的好算盤,特科狀元郎都有兩把盤玩的!”
“炭筆、饅頭幹來,草稿紙可都買好了?我家的饅頭幹擦炭筆不掉一點兒渣!”
五花八門的招呼聲,可比一般走街串巷的小販要複雜得多,叫賣的也都是在外少見的商品——別的不說,光是這炭筆,那就隻有考特科的學生會正大光明地用它。
為何呢?因為用炭筆寫久了,毛筆字就寫得不好了,這兩種筆的筆鋒不一樣,所以那些正科的書生,平時對於炭筆是避如蛇蠍的,隻有偶然留便條時才會用炭筆,這意思和眉筆也差不多。
真正貢院邊上賣炭筆的,是什麽時候興起的呢?是開了特科之後,特科的試卷允許考生用炭筆打草稿,作答也可以用買地出的羽毛筆,或者是更名貴的鋼筆。
當然,願意用毛筆作答也是可以的,除了卷麵整潔之外,書法並不挑剔——特科的試卷要能看出什麽書法來,那就有鬼了,尤其是數學試卷,很多時候全是數字、符號,追求的就是寫得清楚,所以用筆可以多樣化,甚至也不謄抄,而是原卷送給考官批改,這都是和正科不同的地方。
今日這女特科,和男特科還有更不同的地方——女學生們是不脫衣搜身的,從宮中調來的胖大宮女們,和老嬤嬤們,中人們站在一起,板著一張臉,隻是略微查看一下攜帶的書箱便讓她們進去了,沒有男子科考那特色的解衣項目:在這春寒料峭的季節,賞看平日裏衣冠楚楚的舉人老爺們,在長街上公然解衣,又被人細搜衣履,連頭發都要解開了,以至於披頭散發、赤身,往常這可是貢院開考時的一景呢。
但是,女特科這裏,這樣的搜撿便一概免去了,理由也相當的簡單,和考卷不用謄抄是一致的,那就是特科的考卷,全是所謂的‘客觀題’,有標準答案,選擇題、填空題這種,是否給分完全是一目了然的事情,隻有應用題的解答,是稍微可以衡量得分的,但標準卷中,對於應用題的答案,也是給出了加分點和扣分點。
每一個被錄取的學生,其卷麵都要經得起驗算——這和是否黜落某份八股文卷不同,後者是可以辯論的東西,因為標準是完全唯心的,但對特科的卷子來說,根本就不存在特殊的照應,因為標準完全是唯物的,一切以標準卷為主,考官的個人意誌,也因此被弱化到了極點,以至於他們會不會因為字跡而確認考生的身份,都成了無關緊要的事情了。
至於說夾帶小抄什麽的,在特科的考卷中也完全是無關緊要的,特科的考試以理科為主,甚至還可帶算盤進入,還能公然帶教材進去做參考書,因為這些卷子考察的知識,你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會的人,不看教科書也明白考察的知識點,可以從容做題,不會的人,教科書翻爛了也還是不會,倘若能現從教材裏學會什麽,那也是你合該考過——這便是你的本事。
隻是,雖說有這樣的區別,但頭幾年開特科時,還是按照千百年來的規矩,有這個搜撿小抄的步驟,為的是什麽,似乎也不知曉,無非四個字:蕭規曹隨。又或者算成‘因循守舊’也可,總之,朝廷的規矩之古板,從這件事上便可見一斑了。
直到今日女特科開考,要顧慮到女子體麵,且特科脫衣搜撿的確沒有意義,也怕引來眾人看熱鬧圍觀,倒鬧得不堪,這才有主考官向上奏本,把這條規矩給減免了去,男特科反而因此沾光,他們是和女特科一塊考的,也就免去了這一遭兒,得以衣衫完整地走進考場之中,當晚甚至還能回家歇宿,第二日再去考後頭的科目——這不過夜的待遇,也是這一科跟著女考生一起到來的改動,為的是什麽考量,那就不得而知了。
大抵地說,也還是因為考試形式的區別吧,正科考生,最重要的就是一道八股文的題目,為了這道題,他們要醞釀數日,中間自然是不能回家的,一回家就可以找外援來參謀,但特科這裏,和童生試更像,一日一科,當日的考試,黎明入場,巳時正發卷子,日暮前必須交卷出來,天黑不掌燭,這一科考完之後,第二日是全新的一科,就算有名師在側,也提供不了一點幫助,其實的確沒有必要在考場中過夜。
因此,特科生是公認享福的,無須在那號子裏苦捱,有道是‘袖手如神仙,往來彩雲間,晨起拂輕霧,暮歸帶晚霞’,這打油詩據說便是某個考官,看了特科考生輕鬆自在的樣子,有感於自己讀書時在號子裏考了多年數十場,方才脫離苦海的坎坷經曆,脫口而出的讚歎。
與之對應的,還有一首打趣正科考生的順口溜,也是他編的,所謂‘袖手如神仙——隻有袖子了,往來彩雲間——活氣兒冒的,晨起拂輕霧——做飯燒爐子,暮歸帶晚霞——準是個臭號’!
所謂隻有袖子,便是說科考入場,搜撿嚴格,要脫去全身衣物,隻穿上下單薄裏衣,讓搜子來查看身上所穿的衣服——這時候倘若穿夾衣這是自討苦吃,為了預防夾衣中混有小抄,搜子要把衣服剪開,內瓤全都掏出檢查,這搜子又不是專業裁縫,還給你的時候很容易就出現衣不蔽體的情況,所謂隻有袖子了,衣服都沒了,那便是打趣正科搜撿的嚴格。
往來彩雲間,冒的是活氣兒,也是對應上一條,特科考生,穿著棉襖暖暖和和的,可正科考生因為隻能穿單衣入場,三月裏天氣又是寒冷,倘若遇到倒春寒的天氣,而又沒有棄考,體弱一些的考生,嗬氣成濃霧,在號子裏緩緩氤氳,可不真是活氣兒聚成的彩雲嗎?還真有不少體弱的舉子,考完出來大病一場,人都要沒了的。說是活氣兒冒的真一點不誇張。
至於晨起拂輕霧,這也是正科特有的現象,一住三日,他們不能總喝涼水,所以每日早上都要掏錢請巡場的送炭火過來,熱飯喝水。但特科因為每日早出晚歸,便不必在場內吃飯,吃完早飯進去,考完了出來即可。
最後一個臭號,也是特科不必消受的,特科考生少,大多人也不在考場中上廁所,尤其是女考生,因為不查夾帶,還有自帶小恭桶小痰盂的,也就不存在正科考試中,設在每條夾道盡頭,和眾人便溺大缸為鄰的臭號了。這臭號的考生幾乎都是必不中的,出去之後大病一場也是常有的事。特科能夠避開這一點,著實是讓正科的考生們又羨又妒,難怪以考官之尊,也做出這一首打油詩來促狹了。
便是京中不少人家,看到這特科的輕鬆自如,都是回家傳說起來,道,“家有體弱的少爺小姐,還是讓他們來考特科好些,考不中那便是不中了,總比考正科一般,下一次科場猶如脫一次皮來得好。”
也不乏有人家深以為然,從此強迫自己的孩子改了誌向的,不過,此時聚在貢院前的考生和家長們,當然也不如旁人看來那樣的輕鬆自如,不少家長都握著兒女的手細細叮嚀,又是約定了一會在哪兒碰頭,“便是做不出也不要緊,第一次開科,咱們便當是來考著玩玩的,我心肝兒可別走丟了才好。”
“姆媽,你說的這是哪裏話來!”
剛剛十二三歲的小女兒,在嬌養一些的人家,可不就是如此嗬護的?也幸虧不必留宿貢院,否則這一次她肯定是不能參考的。貢院門口不乏這樣的錦繡嬌娥,紅著臉一邊安撫家人的情緒,一邊好奇地左右張望,打量著家外的光景:這一看,就是跟著家裏請的特科老師學的,或許還是蹭了兄弟們的課程,因著開考女特科的緣故,也是感到好奇,便求了家裏人讓她試一試,便是考中了,也未必會出來做官呢。
這便是朝廷開特科的好處了,任何一個東西,不論怎麽歪風邪氣的,和一貫的家風不符,但隻要是朝廷開設的,總似乎披上了一層金箔,哪怕是最老成的家長也會轉了口風。雖說真正最古板的人家,女兒連特科的科目,都是接觸不到的,但朝廷開設女特科,對於京城一帶的女眷來說,在風氣上總是進一步的開明起來。
不像是從前,和使館的女吏目走得近的人家終究有限,一道令下,京畿方圓數百裏內的人家隻怕都被驚動,今日的貢院門口,多了不少新鮮麵孔,都是從前壓根沒在人前露麵的深閨小姐,從這個角度來說,女特科倒是發揮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來了來了!皇妃們來了!”
眼看天色要放亮了,忽地遠處便起了好一陣騷動,有些好事惡少,遠遠地便一路追逐過來,雖然不敢走進,卻也是在遠處用自製的‘望遠鏡’,不住向正緩緩駛近的一整列馬車張望:這馬車周圍,圍繞著許多穿了棉襖的宮女子,到得貢院門前,馬車內逐一鑽出的女子,都佩戴帷帽,隻是隱約能夠見到穿的是宮樣錦緞,璀璨之處非比尋常。
等到這批人率先通過轅門,女考生們方才是魚貫入場——為何眾人之前一直等在這裏,原因現在也是很了然了,便是要等著這批宮人先進場了,她們才能進去,取一個尊卑有別的意思。畢竟,這批宮人中,可是有王良妃、任容妃等一批原本的天子近侍,正是因為良妃要做官,要離婚,才有了今日的女特科!
皇室成員享有一定的特權,在此時的考生也好,家人們心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倘若要一起排隊入場,她們隻怕還縮手縮腳不敢上前呢,隻見貢院前,一時是鴉雀無聲,等到宮妃們的身影逐漸消失,眾人這才咂嘴咋舌的,彼此交換著眼色,不少人都是隱隱透著興奮:這可是能吹噓一輩子的大場麵,大熱鬧啊!連天家的皇妃都瞧著了!這真是做夢都想不出來的事情!
“瞧瞧,那良妃是出宮了的,可我剛才瞧見的好幾個妃子,好像倒沒說要出宮的事兒,可見得便是已嫁了人的小娘子,隻要能讀進去書的,下場考試又怕什麽了?連皇帝家尚且有人來考那!”
也有人不失時機地引申到自家親友的事情上來了,“嫂子,聽我一句勸,你年紀還輕,素來又是聰穎剛強,何苦死守著?如今家裏都要揭不開鍋了!我幾個侄子侄女餓得和小耗子似的,這能行嗎?你與其在這擺攤賣些小物,不如回去報個班仔細讀讀書,若能考中,去做個吏目,哪怕被排擠,怎麽也比擺攤掙得多些吧!”
“我如何不知道你的好意?隻是,隻是我擺攤還能帶孩子,若是考中了,不論做什麽事,孩子怎麽辦?這小的還小,大的也不大——”
“嗐,這怕什麽,便送到我家來!給我家那老婆子幾個錢,打發她照看著,不就是捎帶手喂幾口米湯的事兒嗎……”
“妮兒,走了。前頭隊伍動起來,咱們也跟著去排吧!”
衛大郎招呼了一聲,衛妮兒也就不再聽這姑嫂二人的對話,而是和兄弟一起,各自去了男女二人的隊伍裏排著——因為不用搜撿,座次也是早訂好的,因此入門的速度倒是很快,大家也都井然有序,天剛亮了不多會,便陸續進完了,遠處還有心大的此時方才趕來,卻也還來得及。
這一次特科開考,或許是因為有女娘參與,聲勢比上回要大得多了,貢院足足一萬三千間的號子,往常的特科最多也就占個三千人,這一次光女娘就有三千左右,男考生大概四千多,貢院竟也開了一多半的號場,這號場是以‘天地玄黃、宇宙鴻荒’為號往下排的,各人的考號,在考試以前驗明正身時就頒發了下來,所以各人都知道是排在哪裏,按照順序去找就行了。
這個規矩,和正科是一樣的,同樣的選拔製度也都依照正科來設立:先由禮部行文各地,順便帶去了女特科的教材——雖然其實就是買地的理科教材改頭換麵,甚至有些地方就直接用買地的教材,然後把《買活軍數學課程》上的買活軍三字,用紅筆刪掉,在下頭標注大敏。但是,至少要讓各地的教諭知道他們依照的官方教材是哪個版本嘛。
從這點來說,男特科是沾了女特科的光的,因為之前隻說開特科,並沒有指定官方教材,如今一並正名也就更加顯得法度儼然起來。其次,教諭頒布了教材之後,就要在本地組織考試,選拔‘女特童生’、‘女特秀才’,隨後將人送到省會,選拔‘女特舉人’,最後,這些女特舉人匯聚在京城,一起參加女特科的進士考試,選拔出史無前例的第一批‘女特進士’!
當然了,從發令到最後考試,不過是三個月的時間,稍微有常識一點的人都知道,這點時間可能剛夠把旨意送到省會,有些偏遠的省會可能都還沒來得及發出信使給各州府送信,至於縣城更不必說了,今年夏天能收到消息都算是快的。即便送到了,能否組織起考試來也未可知——要考試首先要有考生吧,滿足考校初級條件,也就是會寫字的同時,能認得買地的數字符號的女學生,在很多縣城基礎人數根本就是零。
哪怕就是姑蘇這樣的文化昌盛之地,符合條件的女學生依然不算很多,也是因為時間緊迫的關係,姑蘇知府收信之後,倉促組織考試,選拔了數十個符合條件的女考生前來,這就是這一次京畿之外唯一的女考生來處了。
其餘的三千名女考生裏,一千多人是衛妮兒這樣,不分貧富出身,過去數年間逐漸受到買地知識浸染的京城土著,一千多則是宮女子(含皇妃),餘下數百人,則是京畿一帶沐浴都城餘韻的女娘們,她們雖然自己沒有感覺,但的確受惠於地利,平時就有接觸買地的學問,而且也有比較充裕的時間組織考試,同時辦完一係列和男考生相差無幾的手續:有正科在,特科的很多程序就稍微挪用一下就行了,這其實是很便利的,製度完備,很多時候有很大的好處,譬如此時,各地的官府便很容易參考正科,擬出辦事的規程來。
規程有什麽呢?首先要親供出身、互結作保——本來還有一個廩生作保的環節,但因為沒有女廩生就取消了,男特科生也跳過。最後要取得一張行狀,證明你有資格考科舉,而且把你的容貌做精確的形容,到考場門口可以驗明正身——按照衛妮兒所知,特科的作弊也不是沒有,最多便是出現在這個環節,至少在京城,就有百餘按規定無法參加考試的伎女,取巧取得了行狀,順利地參加了考試,隻是目前似乎還沒有被官家發覺罷了。
這些伎女,為何能夠參加呢?因為她們並不是官伎,也不是樓子裏出名的姑娘,她們很可以對外宣揚,就說自己是某家的女兒,而因為女兒不比兒子,一向是嬌養在深閨的,被識破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其實就是兒子,也有突然出現的,前些年特科開考之後,京中不少人家都突然多了一兩個特科成績出色的‘幼子’,其實可能就是這戶人家的書童。
這種現象的出現,在衛妮兒看來,主要還是因為特科考試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是按照老規矩,仆役不得科考——也很少有仆役會去鑽營這些,即便是允許,又如何呢?科舉本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事情,三年取三百,天下的讀書人何止百萬?這幾率太過渺茫,且是否中試,這標準是非常唯心的,大多數仆役根本玩不起這種隨機性極強的遊戲,當然也接受不到專業的應試教育,是以賤籍冒考的現象還是比較罕見的。
可特科考試,出來一樣是進士,且大家的基礎都差不多,考試競爭也小些,再者這東西實在是看天分,有天分的人,哪怕是偷聽都能學得比課堂裏坐的學生好很多,水平還好估計——都是有標準答案的,自己扯一張《指月》係列的卷子做一做,不就可以估出分數來了?
是以,很多人家,自個兒的親生子沒有天分,卻發現自家的仆役有一二機靈的可以栽培,也就抱著有棗沒棗打一竿子的想法,扶持一個養子起來,倘若對方是個知恩圖報的,自家不也就因此有了依靠?
這種投入和產出的對比,使得考特科成為一種劃算生意的時候,收養子的現象也就十分普遍了,而倘若說男特科這邊,還要請廩生來作保的話,女特科生沒有廩生作保的環節,就隻需要五個女考生結對子擔保就行了,她們很容易湊夠五人去辦手續,而做事的官員,肯定是不會和她們正當對麵、仔細打量的,辦手續時女子都戴了帷帽,隻是寫外貌時,由官中的牙婆或者媒婆代勞,如此隻需要賄賂婆子,則可不被識破。
衛妮兒所想不通的,隻是她們到底是何等居心——是想要出來做官嗎?還是隻是要借著一個女特進士的名頭招攬客人?倘若是前者,她不會道破,但倘若是後者的話,那她便感到自己很有必要管一管了。
不過,這也是後話了,這一次,大概是左側的考場給女考生,右側的考場給男考生,衛妮兒信步走去,看到了不少宮人女子已經坐在號房中了——看來,宮人隻是提早進場,並沒有單獨設立的考場,用的和她們應該是一張考卷。
說來也巧,衛妮兒居然和王良妃娘娘在一個考場,兩人目光一對,王良妃還對她微微一笑,衛妮兒連忙斂衽福了福身,又目不斜視地經過了一個清秀姑娘——這就是衛妮兒剛才想到的冒良伎子了,正是因為她在衛妮兒前方不遠處,而衛妮兒又曾聽小劉二這個好幫手神神秘秘和她說過她們的出身,她也不會分出心來想這事兒。
看到王良妃和小伎子坐在隔壁,這給她一種很怪異的感覺,但實際地說或許又不是那麽怪異——京城人見多識廣,流傳的故事可多了,什麽遊龍戲鳳,什麽‘樂戶劉美人’傳奇,都是幾輩子的老典故了。衛妮兒想道,“其實良妃娘娘也不過是平民出身,又還有流言傳說如今的皇後也是瘦馬,皇妃和伎女之間,差的不過也隻是運氣而已。有運氣,遇到了皇帝那就是皇妃,遇不到那……”
這樣想下去,可是大不敬了,把皇妃和伎子排在一處,對皇妃自然是極大的侮辱,衛妮兒不敢再往下想了,雖然心底深處,她並沒有完全推翻自己的想法,但這不是現在該想的事兒,她轉而開始擔憂即將開始的考試:
“我已考過了童生試和秀才試,那試卷可太簡單了,隻需要會寫阿拉伯數字和豎式運算,幾乎就沒有過不了的。要比我買回來做的男特科卷子簡單得多,不知道這一次我們的進士考試,用的是什麽卷子,若是和男特科同卷,我的成績能排第幾……還有,女進士的分數,又能排第幾呢……六姐說女子算數天賦高於男子,可,可我怕這一次考試的分數卻未必體現得出來,倒是叫大家小瞧了我們敏朝的女特進士去呢……”:,,
這會兒,天也亮得早了,往昔五更末尾,天都還是漆黑的,這會兒大概五更正(淩晨四點),天就有了一絲亮影子,等到五更末時,天色已然大亮,貢院門口也早熱鬧了起來,小販們挑著擔,天還沒亮就從家裏趕出來,這會兒安置好了家當,燒熱了活,清了清嗓子開始招呼前來陪考的家人們了,“來個狀元粿,獨占鼇頭,考個女狀元!”
“新鮮下鍋的熱餛飩,入場前來一碗身上也暖和!”
“算盤,誰家還缺算盤的?這可好不了,我們家的好算盤,特科狀元郎都有兩把盤玩的!”
“炭筆、饅頭幹來,草稿紙可都買好了?我家的饅頭幹擦炭筆不掉一點兒渣!”
五花八門的招呼聲,可比一般走街串巷的小販要複雜得多,叫賣的也都是在外少見的商品——別的不說,光是這炭筆,那就隻有考特科的學生會正大光明地用它。
為何呢?因為用炭筆寫久了,毛筆字就寫得不好了,這兩種筆的筆鋒不一樣,所以那些正科的書生,平時對於炭筆是避如蛇蠍的,隻有偶然留便條時才會用炭筆,這意思和眉筆也差不多。
真正貢院邊上賣炭筆的,是什麽時候興起的呢?是開了特科之後,特科的試卷允許考生用炭筆打草稿,作答也可以用買地出的羽毛筆,或者是更名貴的鋼筆。
當然,願意用毛筆作答也是可以的,除了卷麵整潔之外,書法並不挑剔——特科的試卷要能看出什麽書法來,那就有鬼了,尤其是數學試卷,很多時候全是數字、符號,追求的就是寫得清楚,所以用筆可以多樣化,甚至也不謄抄,而是原卷送給考官批改,這都是和正科不同的地方。
今日這女特科,和男特科還有更不同的地方——女學生們是不脫衣搜身的,從宮中調來的胖大宮女們,和老嬤嬤們,中人們站在一起,板著一張臉,隻是略微查看一下攜帶的書箱便讓她們進去了,沒有男子科考那特色的解衣項目:在這春寒料峭的季節,賞看平日裏衣冠楚楚的舉人老爺們,在長街上公然解衣,又被人細搜衣履,連頭發都要解開了,以至於披頭散發、赤身,往常這可是貢院開考時的一景呢。
但是,女特科這裏,這樣的搜撿便一概免去了,理由也相當的簡單,和考卷不用謄抄是一致的,那就是特科的考卷,全是所謂的‘客觀題’,有標準答案,選擇題、填空題這種,是否給分完全是一目了然的事情,隻有應用題的解答,是稍微可以衡量得分的,但標準卷中,對於應用題的答案,也是給出了加分點和扣分點。
每一個被錄取的學生,其卷麵都要經得起驗算——這和是否黜落某份八股文卷不同,後者是可以辯論的東西,因為標準是完全唯心的,但對特科的卷子來說,根本就不存在特殊的照應,因為標準完全是唯物的,一切以標準卷為主,考官的個人意誌,也因此被弱化到了極點,以至於他們會不會因為字跡而確認考生的身份,都成了無關緊要的事情了。
至於說夾帶小抄什麽的,在特科的考卷中也完全是無關緊要的,特科的考試以理科為主,甚至還可帶算盤進入,還能公然帶教材進去做參考書,因為這些卷子考察的知識,你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會的人,不看教科書也明白考察的知識點,可以從容做題,不會的人,教科書翻爛了也還是不會,倘若能現從教材裏學會什麽,那也是你合該考過——這便是你的本事。
隻是,雖說有這樣的區別,但頭幾年開特科時,還是按照千百年來的規矩,有這個搜撿小抄的步驟,為的是什麽,似乎也不知曉,無非四個字:蕭規曹隨。又或者算成‘因循守舊’也可,總之,朝廷的規矩之古板,從這件事上便可見一斑了。
直到今日女特科開考,要顧慮到女子體麵,且特科脫衣搜撿的確沒有意義,也怕引來眾人看熱鬧圍觀,倒鬧得不堪,這才有主考官向上奏本,把這條規矩給減免了去,男特科反而因此沾光,他們是和女特科一塊考的,也就免去了這一遭兒,得以衣衫完整地走進考場之中,當晚甚至還能回家歇宿,第二日再去考後頭的科目——這不過夜的待遇,也是這一科跟著女考生一起到來的改動,為的是什麽考量,那就不得而知了。
大抵地說,也還是因為考試形式的區別吧,正科考生,最重要的就是一道八股文的題目,為了這道題,他們要醞釀數日,中間自然是不能回家的,一回家就可以找外援來參謀,但特科這裏,和童生試更像,一日一科,當日的考試,黎明入場,巳時正發卷子,日暮前必須交卷出來,天黑不掌燭,這一科考完之後,第二日是全新的一科,就算有名師在側,也提供不了一點幫助,其實的確沒有必要在考場中過夜。
因此,特科生是公認享福的,無須在那號子裏苦捱,有道是‘袖手如神仙,往來彩雲間,晨起拂輕霧,暮歸帶晚霞’,這打油詩據說便是某個考官,看了特科考生輕鬆自在的樣子,有感於自己讀書時在號子裏考了多年數十場,方才脫離苦海的坎坷經曆,脫口而出的讚歎。
與之對應的,還有一首打趣正科考生的順口溜,也是他編的,所謂‘袖手如神仙——隻有袖子了,往來彩雲間——活氣兒冒的,晨起拂輕霧——做飯燒爐子,暮歸帶晚霞——準是個臭號’!
所謂隻有袖子,便是說科考入場,搜撿嚴格,要脫去全身衣物,隻穿上下單薄裏衣,讓搜子來查看身上所穿的衣服——這時候倘若穿夾衣這是自討苦吃,為了預防夾衣中混有小抄,搜子要把衣服剪開,內瓤全都掏出檢查,這搜子又不是專業裁縫,還給你的時候很容易就出現衣不蔽體的情況,所謂隻有袖子了,衣服都沒了,那便是打趣正科搜撿的嚴格。
往來彩雲間,冒的是活氣兒,也是對應上一條,特科考生,穿著棉襖暖暖和和的,可正科考生因為隻能穿單衣入場,三月裏天氣又是寒冷,倘若遇到倒春寒的天氣,而又沒有棄考,體弱一些的考生,嗬氣成濃霧,在號子裏緩緩氤氳,可不真是活氣兒聚成的彩雲嗎?還真有不少體弱的舉子,考完出來大病一場,人都要沒了的。說是活氣兒冒的真一點不誇張。
至於晨起拂輕霧,這也是正科特有的現象,一住三日,他們不能總喝涼水,所以每日早上都要掏錢請巡場的送炭火過來,熱飯喝水。但特科因為每日早出晚歸,便不必在場內吃飯,吃完早飯進去,考完了出來即可。
最後一個臭號,也是特科不必消受的,特科考生少,大多人也不在考場中上廁所,尤其是女考生,因為不查夾帶,還有自帶小恭桶小痰盂的,也就不存在正科考試中,設在每條夾道盡頭,和眾人便溺大缸為鄰的臭號了。這臭號的考生幾乎都是必不中的,出去之後大病一場也是常有的事。特科能夠避開這一點,著實是讓正科的考生們又羨又妒,難怪以考官之尊,也做出這一首打油詩來促狹了。
便是京中不少人家,看到這特科的輕鬆自如,都是回家傳說起來,道,“家有體弱的少爺小姐,還是讓他們來考特科好些,考不中那便是不中了,總比考正科一般,下一次科場猶如脫一次皮來得好。”
也不乏有人家深以為然,從此強迫自己的孩子改了誌向的,不過,此時聚在貢院前的考生和家長們,當然也不如旁人看來那樣的輕鬆自如,不少家長都握著兒女的手細細叮嚀,又是約定了一會在哪兒碰頭,“便是做不出也不要緊,第一次開科,咱們便當是來考著玩玩的,我心肝兒可別走丟了才好。”
“姆媽,你說的這是哪裏話來!”
剛剛十二三歲的小女兒,在嬌養一些的人家,可不就是如此嗬護的?也幸虧不必留宿貢院,否則這一次她肯定是不能參考的。貢院門口不乏這樣的錦繡嬌娥,紅著臉一邊安撫家人的情緒,一邊好奇地左右張望,打量著家外的光景:這一看,就是跟著家裏請的特科老師學的,或許還是蹭了兄弟們的課程,因著開考女特科的緣故,也是感到好奇,便求了家裏人讓她試一試,便是考中了,也未必會出來做官呢。
這便是朝廷開特科的好處了,任何一個東西,不論怎麽歪風邪氣的,和一貫的家風不符,但隻要是朝廷開設的,總似乎披上了一層金箔,哪怕是最老成的家長也會轉了口風。雖說真正最古板的人家,女兒連特科的科目,都是接觸不到的,但朝廷開設女特科,對於京城一帶的女眷來說,在風氣上總是進一步的開明起來。
不像是從前,和使館的女吏目走得近的人家終究有限,一道令下,京畿方圓數百裏內的人家隻怕都被驚動,今日的貢院門口,多了不少新鮮麵孔,都是從前壓根沒在人前露麵的深閨小姐,從這個角度來說,女特科倒是發揮了很大的積極作用。
“來了來了!皇妃們來了!”
眼看天色要放亮了,忽地遠處便起了好一陣騷動,有些好事惡少,遠遠地便一路追逐過來,雖然不敢走進,卻也是在遠處用自製的‘望遠鏡’,不住向正緩緩駛近的一整列馬車張望:這馬車周圍,圍繞著許多穿了棉襖的宮女子,到得貢院門前,馬車內逐一鑽出的女子,都佩戴帷帽,隻是隱約能夠見到穿的是宮樣錦緞,璀璨之處非比尋常。
等到這批人率先通過轅門,女考生們方才是魚貫入場——為何眾人之前一直等在這裏,原因現在也是很了然了,便是要等著這批宮人先進場了,她們才能進去,取一個尊卑有別的意思。畢竟,這批宮人中,可是有王良妃、任容妃等一批原本的天子近侍,正是因為良妃要做官,要離婚,才有了今日的女特科!
皇室成員享有一定的特權,在此時的考生也好,家人們心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倘若要一起排隊入場,她們隻怕還縮手縮腳不敢上前呢,隻見貢院前,一時是鴉雀無聲,等到宮妃們的身影逐漸消失,眾人這才咂嘴咋舌的,彼此交換著眼色,不少人都是隱隱透著興奮:這可是能吹噓一輩子的大場麵,大熱鬧啊!連天家的皇妃都瞧著了!這真是做夢都想不出來的事情!
“瞧瞧,那良妃是出宮了的,可我剛才瞧見的好幾個妃子,好像倒沒說要出宮的事兒,可見得便是已嫁了人的小娘子,隻要能讀進去書的,下場考試又怕什麽了?連皇帝家尚且有人來考那!”
也有人不失時機地引申到自家親友的事情上來了,“嫂子,聽我一句勸,你年紀還輕,素來又是聰穎剛強,何苦死守著?如今家裏都要揭不開鍋了!我幾個侄子侄女餓得和小耗子似的,這能行嗎?你與其在這擺攤賣些小物,不如回去報個班仔細讀讀書,若能考中,去做個吏目,哪怕被排擠,怎麽也比擺攤掙得多些吧!”
“我如何不知道你的好意?隻是,隻是我擺攤還能帶孩子,若是考中了,不論做什麽事,孩子怎麽辦?這小的還小,大的也不大——”
“嗐,這怕什麽,便送到我家來!給我家那老婆子幾個錢,打發她照看著,不就是捎帶手喂幾口米湯的事兒嗎……”
“妮兒,走了。前頭隊伍動起來,咱們也跟著去排吧!”
衛大郎招呼了一聲,衛妮兒也就不再聽這姑嫂二人的對話,而是和兄弟一起,各自去了男女二人的隊伍裏排著——因為不用搜撿,座次也是早訂好的,因此入門的速度倒是很快,大家也都井然有序,天剛亮了不多會,便陸續進完了,遠處還有心大的此時方才趕來,卻也還來得及。
這一次特科開考,或許是因為有女娘參與,聲勢比上回要大得多了,貢院足足一萬三千間的號子,往常的特科最多也就占個三千人,這一次光女娘就有三千左右,男考生大概四千多,貢院竟也開了一多半的號場,這號場是以‘天地玄黃、宇宙鴻荒’為號往下排的,各人的考號,在考試以前驗明正身時就頒發了下來,所以各人都知道是排在哪裏,按照順序去找就行了。
這個規矩,和正科是一樣的,同樣的選拔製度也都依照正科來設立:先由禮部行文各地,順便帶去了女特科的教材——雖然其實就是買地的理科教材改頭換麵,甚至有些地方就直接用買地的教材,然後把《買活軍數學課程》上的買活軍三字,用紅筆刪掉,在下頭標注大敏。但是,至少要讓各地的教諭知道他們依照的官方教材是哪個版本嘛。
從這點來說,男特科是沾了女特科的光的,因為之前隻說開特科,並沒有指定官方教材,如今一並正名也就更加顯得法度儼然起來。其次,教諭頒布了教材之後,就要在本地組織考試,選拔‘女特童生’、‘女特秀才’,隨後將人送到省會,選拔‘女特舉人’,最後,這些女特舉人匯聚在京城,一起參加女特科的進士考試,選拔出史無前例的第一批‘女特進士’!
當然了,從發令到最後考試,不過是三個月的時間,稍微有常識一點的人都知道,這點時間可能剛夠把旨意送到省會,有些偏遠的省會可能都還沒來得及發出信使給各州府送信,至於縣城更不必說了,今年夏天能收到消息都算是快的。即便送到了,能否組織起考試來也未可知——要考試首先要有考生吧,滿足考校初級條件,也就是會寫字的同時,能認得買地的數字符號的女學生,在很多縣城基礎人數根本就是零。
哪怕就是姑蘇這樣的文化昌盛之地,符合條件的女學生依然不算很多,也是因為時間緊迫的關係,姑蘇知府收信之後,倉促組織考試,選拔了數十個符合條件的女考生前來,這就是這一次京畿之外唯一的女考生來處了。
其餘的三千名女考生裏,一千多人是衛妮兒這樣,不分貧富出身,過去數年間逐漸受到買地知識浸染的京城土著,一千多則是宮女子(含皇妃),餘下數百人,則是京畿一帶沐浴都城餘韻的女娘們,她們雖然自己沒有感覺,但的確受惠於地利,平時就有接觸買地的學問,而且也有比較充裕的時間組織考試,同時辦完一係列和男考生相差無幾的手續:有正科在,特科的很多程序就稍微挪用一下就行了,這其實是很便利的,製度完備,很多時候有很大的好處,譬如此時,各地的官府便很容易參考正科,擬出辦事的規程來。
規程有什麽呢?首先要親供出身、互結作保——本來還有一個廩生作保的環節,但因為沒有女廩生就取消了,男特科生也跳過。最後要取得一張行狀,證明你有資格考科舉,而且把你的容貌做精確的形容,到考場門口可以驗明正身——按照衛妮兒所知,特科的作弊也不是沒有,最多便是出現在這個環節,至少在京城,就有百餘按規定無法參加考試的伎女,取巧取得了行狀,順利地參加了考試,隻是目前似乎還沒有被官家發覺罷了。
這些伎女,為何能夠參加呢?因為她們並不是官伎,也不是樓子裏出名的姑娘,她們很可以對外宣揚,就說自己是某家的女兒,而因為女兒不比兒子,一向是嬌養在深閨的,被識破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其實就是兒子,也有突然出現的,前些年特科開考之後,京中不少人家都突然多了一兩個特科成績出色的‘幼子’,其實可能就是這戶人家的書童。
這種現象的出現,在衛妮兒看來,主要還是因為特科考試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是按照老規矩,仆役不得科考——也很少有仆役會去鑽營這些,即便是允許,又如何呢?科舉本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事情,三年取三百,天下的讀書人何止百萬?這幾率太過渺茫,且是否中試,這標準是非常唯心的,大多數仆役根本玩不起這種隨機性極強的遊戲,當然也接受不到專業的應試教育,是以賤籍冒考的現象還是比較罕見的。
可特科考試,出來一樣是進士,且大家的基礎都差不多,考試競爭也小些,再者這東西實在是看天分,有天分的人,哪怕是偷聽都能學得比課堂裏坐的學生好很多,水平還好估計——都是有標準答案的,自己扯一張《指月》係列的卷子做一做,不就可以估出分數來了?
是以,很多人家,自個兒的親生子沒有天分,卻發現自家的仆役有一二機靈的可以栽培,也就抱著有棗沒棗打一竿子的想法,扶持一個養子起來,倘若對方是個知恩圖報的,自家不也就因此有了依靠?
這種投入和產出的對比,使得考特科成為一種劃算生意的時候,收養子的現象也就十分普遍了,而倘若說男特科這邊,還要請廩生來作保的話,女特科生沒有廩生作保的環節,就隻需要五個女考生結對子擔保就行了,她們很容易湊夠五人去辦手續,而做事的官員,肯定是不會和她們正當對麵、仔細打量的,辦手續時女子都戴了帷帽,隻是寫外貌時,由官中的牙婆或者媒婆代勞,如此隻需要賄賂婆子,則可不被識破。
衛妮兒所想不通的,隻是她們到底是何等居心——是想要出來做官嗎?還是隻是要借著一個女特進士的名頭招攬客人?倘若是前者,她不會道破,但倘若是後者的話,那她便感到自己很有必要管一管了。
不過,這也是後話了,這一次,大概是左側的考場給女考生,右側的考場給男考生,衛妮兒信步走去,看到了不少宮人女子已經坐在號房中了——看來,宮人隻是提早進場,並沒有單獨設立的考場,用的和她們應該是一張考卷。
說來也巧,衛妮兒居然和王良妃娘娘在一個考場,兩人目光一對,王良妃還對她微微一笑,衛妮兒連忙斂衽福了福身,又目不斜視地經過了一個清秀姑娘——這就是衛妮兒剛才想到的冒良伎子了,正是因為她在衛妮兒前方不遠處,而衛妮兒又曾聽小劉二這個好幫手神神秘秘和她說過她們的出身,她也不會分出心來想這事兒。
看到王良妃和小伎子坐在隔壁,這給她一種很怪異的感覺,但實際地說或許又不是那麽怪異——京城人見多識廣,流傳的故事可多了,什麽遊龍戲鳳,什麽‘樂戶劉美人’傳奇,都是幾輩子的老典故了。衛妮兒想道,“其實良妃娘娘也不過是平民出身,又還有流言傳說如今的皇後也是瘦馬,皇妃和伎女之間,差的不過也隻是運氣而已。有運氣,遇到了皇帝那就是皇妃,遇不到那……”
這樣想下去,可是大不敬了,把皇妃和伎子排在一處,對皇妃自然是極大的侮辱,衛妮兒不敢再往下想了,雖然心底深處,她並沒有完全推翻自己的想法,但這不是現在該想的事兒,她轉而開始擔憂即將開始的考試:
“我已考過了童生試和秀才試,那試卷可太簡單了,隻需要會寫阿拉伯數字和豎式運算,幾乎就沒有過不了的。要比我買回來做的男特科卷子簡單得多,不知道這一次我們的進士考試,用的是什麽卷子,若是和男特科同卷,我的成績能排第幾……還有,女進士的分數,又能排第幾呢……六姐說女子算數天賦高於男子,可,可我怕這一次考試的分數卻未必體現得出來,倒是叫大家小瞧了我們敏朝的女特進士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