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十幾年前,聽到街上有人鬧事,眾人多少都是要慌亂起來的,但這幾年間,餘姚縣的熱鬧著實不少,大家竟有些習以為常了一般,黃德冰忙接了亞叔手上的鹹菜壇子,探頭一看,兩個小廝肩上各扛了一袋糧,也是著急地往家裏趕,便忙上前幫著把穀子搶進院裏,閂了院門,又搬來平時靠在牆邊的大圓桌麵來擋門——這圓桌麵是平時宴客時架在八仙桌上放席麵的,逢年過節用上一兩次而已,這會兒正好拿來擋門了,隻要支得好,就是有人伸刀進來撥開了門閂,門也推不開的。
這裏黃德冰帶著弟弟、家人正在忙活,黃太太也不閑著,推醒了黃老爺,帶著幼子幼女趕忙的把家什收進屋裏,孩子也帶進去,這會兒便聽到外頭果然有一撥人亂哄哄嚎喪著過來了,嘴裏用鄉音哭著開國太祖皇帝,道是請他睜睜眼,看看如今這未家的孝子賢孫,已經鬧到了什麽地步!
這麽一大幫年輕書生,連下人聚在一起,哪有不裹亂的?一幫人在前麵哭著走過,身後的騷亂尾巴拖了老遠,有人哭罵,也有人喊打喊殺的,乒呤乓啷的聲音快半刻鍾還沒完,才剛沉寂了一會,又聽到婦孺尖叫之聲——黃德冰聽了,眉頭就是一跳,怒道,“這起子山陽道的盲流,一有機會,又來作耗!縣衙也是廢物,竟不能轄製他們!”
黃大人也是歎氣搖頭道,“談何容易?自我們回鄉這幾年間,人口遷移頻繁,餘姚縣內不知換了多少人家,新來的百姓,有多少和這些盲流沾親帶故還不知道,要說出人協防,已不似從前那樣容易了——這還不是因為買活軍麽!”
這話是無可辯駁的,雖然餘姚縣距離買活軍之前的邊界衢縣距離仍遠,但不得不承認,過往數年間,餘姚也和之江道其餘州縣一樣,正麵承受了買活軍帶來的一波又一波衝擊,就像是黃太太說的,‘無一日無事’,這些遠方傳遞而來的影響,再加上本地也會發生的大小事情,就使得整個江南在過去五六年間,進入了從上到下,極為全麵的動蕩之中,雖然沒有經曆戰爭,但仍然承受著極大的影響,這規模之大,不亞於一場大戰,從職業來說,士農工商,無不劇變,民風、思想,更不必說,即便現在江南依然算得上是魚米之鄉,但其中的百姓,卻完全談不上安居樂業,而是疲於應付這樣每日一個新進展的局勢之變呢!
先說農業,農業按說數千年來都是最穩定的職業,可就在買活軍崛起的這幾年間,江南的農業發生了最為劇烈的變化——耕種的模式和糧種都完全變了,從前的江南,桑麻魚米,多少年來是沒有變的,家家都有桑基魚塘,村村養蠶,鄉鄉繅絲織綢,手工業和農業交錯,填充著每年的生活,可以說是錯落有致,每一時節都有每一時節該做的事情,和北麵比起來,也算是富庶,至少,在江南這裏,一戶農家,倘若是自種自吃的,風調雨順的年景,全家人吃飽穿暖,不算是太大的問題,甚至還能有個一一兩的結餘哩。
光是這份收入,在天下的農戶中便都算是高的了,要知道,這樣收支平衡的局麵,在其餘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極為脆弱的,隻有江南,因為自古以來的富庶,農戶的財政還能擁有一絲韌勁,有一點兒容錯的空間,不會因為一年的天災,便墜入印子錢的陷阱裏去——
按說,這本該是天下生命力最頑強的農業結構了,倘若沒有外力的打破,哪怕是連年天候不算太好,鄉間的太平也還能維持,可是,自從買活軍崛起,新的糧種傳入江南,這種從前的農業模式,不過兩三年間就完全顛覆了——現在,江南哪裏還是自留稻種,自給自足,養蠶繅絲賺錢呢?
農戶們早就習慣了,每年從私鹽隊那裏買來高產稻種,按照買活軍那些田師傅的指導,堆肥、套種,間作套種,通過這些手段來提升稻田產量,從而留出更多田地來耕種棉花——還種什麽桑,養什麽蠶啊?養蠶實在是太熬人了,計算下來,還不如種棉花上算呢,現在有買活軍,棉花種了多少出來,商人都是搶著收的!
再說了,絲綢這樣的東西,對百姓來說完全是高不可攀的,完全不是日用品,若是要他們自己穿,肯定是選擇棉布——而且是買活軍的上好棉布,要比自己紡織出來的強得多了。再加上,這幾年來絲綢市場,因為平時的主顧們,日子過得也憂愁,他們也在遷徙和動蕩,哪有閑心裝點自己?因此,除了外銷的那些絲綢之外,整個絲綢市場,萎縮了至少一半,餘下的一半多數還是賣到北邊,供給北邊那些暫且沒有受到這麽大衝擊的人家裏去。絲綢賣不太出去了,收蠶繭的商人,來得也沒那麽頻繁,甚至完全不來了,農戶又怎會投入大量經曆去養蠶呢?
比較起來的話,肯定是賣不出去也能自己紡布的棉花,更加受到農戶們的歡迎,雖然棉花采摘費力,但比起繅絲的痛苦又還要好些了,算來算去,種棉花的利最足,也最穩。再加上,這幾年間不論怎麽動亂,到農戶青黃不接的時候,買活軍總會運來平價糧發賣,價格又低廉,於是不過兩三年間,江南沿海,乃至更靠內陸些的州縣,農業就有了極大的變化,絲綢極速減產,蠶繭價格上揚,而棉花的產量則越來越大,成為了江南農業的最大頭。如此,在江南,百姓們吃買地運來賣的便宜量,把自己的地騰出來種棉花,已經成為了常態。
這是農業結構的變化,而農業人口呢?更是不必說了,簡直是天翻地覆的大變——黃太太發愁的雇不到佃農,絕非虛言,買地自從崛起之後,人口源源不斷自華夏各地湧入,去的最多的是何處?不是別的地方,自然就是接壤的之江道了!若說有自己土地的自耕農,舍不得基業,安土重遷,那也罷了,其餘佃農、長工,他們有什麽不敢走的?去了買地,好處數之不盡,壞處,不過是一點而已:有許多規矩和江南是不同了,若不服從,處罰也是嚴厲。
可這壞處,和好處相比,又是多麽的微不足道?因此,江南這裏,農戶下買地,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可遏製的潮流,很快,原本總是人口眾多,甚至有很多農戶因為人口孳生太多,不得不讓一部分兒孫淪為無地流民的江南,甚至出現了人口荒!
人口從富饒的近郭村落,遷移去了買地,這是無可阻擋的事情,江南地區的流民問題,已經不是朝廷或者一一地主能解決的了,是百多年來的痼疾,人們的思想一時還不能從‘人太多’,轉變到‘人太少’,頭一兩年,大家對於這種農戶荒的情況,還有些輕視,地主們有點兒想當然,隻是設法從鄉下山裏拉出來些農戶,到近郭村落種田,認為這就足以解決老佃戶遷徙的問題了。
可很快他們發覺,隻要買活軍的私鹽隊還來行走,還和他們做買賣,他們還要種買地的高產稻,佃戶們的遷徙就隻是時間問題——拉來一批人,幹個一兩年,他們總是要去買地的,就隻能再找人,再教他們種田……
如此循環往複,很快,村裏的農戶也沒那樣好找了,甚至,連地主都不見了,他們或者是要避禍,或者是決定去買地發展,要麽把田地和別人換了地,要麽就是拆開發賣,舉家遷徙……原本千百年來都是安穩,隨便一個鄉村都是百年世家的鄉鎮,已經完全變得陌生了,世家們就在這樣無孔不入、自然而然的侵蝕中,變得千瘡百孔,變成了被消化過後的殘渣和零碎,土地的耕作者們,一批接一批的換,現在所有者也進行了頻繁的更替,之江道的田產在快速跌價,速度比江南道更快,江南道的情況要稍微好上一點——但也絕沒有好到哪裏去。
不知不覺間,村鎮變得冷落了,居住其中的人口,麵孔也在快速變換,這是農戶的變化,而工戶的變化也隻有更巨大——買地那物美價廉的棉布,對江南的紡織業是極其巨大的衝擊,現在江南已經完全成為棉花原料生產地了,織戶在江南幾乎無法生存:買地棉布不但質量比江南小織廠生產出來的要好得多,而且價格也便宜到了極點,江南的織廠,哪怕是蝕本來賣,也完全無法和買布競爭!織戶如果不去買地的話,隻怕就隻有改行一條路可走了。
但是,織戶為什麽不去買地呢?江南的織戶沒有一點理由不去買地,買地完全是歡迎他們的——他們的大紡織廠很缺有經驗,稍微教導一下就能上手的織戶,而且更可喜的是,江南織戶中,女子很多,男女比例大約可以達到平衡,按照黃德冰在買地結交的筆友天一君子的說法,‘江南女織戶,算得上是敏朝最接近於職業女性的人口了,她們有許多性格特質是我們急需的’,因此之江道的織戶,流失和逃離的速度(織造局的官機戶是需要逃離的),絲毫不亞於農戶,甚至還有很多原本紡絲的機戶,眼饞買地的生活,直接變賣了織機,去買地討生活呢。
現在,之江道的織戶,可能隻有前些年的十分之一三了,百年來一向興旺發達的之江織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就光是這兩點,就已經足以讓餘姚這樣的小縣隨之動蕩不休了,更何況還有買地頒布的‘備案令’和‘招賢令’?更是對人口的流失帶來了雪上加霜的影響?
原本,江南不似福建那樣,生女多不舉,主要就是因為紡織業和風月業——一個女孩兒,給她一口飯吃,養大了總不會虧本的,若是聰明伶俐,心靈手巧,那就去做織女,總能養活自己,若是清秀可人呢,那還更多了一條送人做養女,將來也不必埋首織機,隻需要調弦撥琴,更輕鬆更體麵的路走,家裏要實在是過不下去時,一個女孩兒也總能賣得上價錢,頗算得上是一筆儲備的資產——
這樣的共識,就足以說明江南的風月業有多麽發達了,可以說武林、姑蘇、廣陵這三個地方的表子,占了天下九分風流,這話實在不算是假的,細問天下各州府的當紅花魁,師承總能追溯到江南來。可,就是這個行業,被買地這‘備案令’和‘招賢令’的組合拳,打的是最緩不過勁的。不管備案令在買地內部,被多少人詬病,但至少在這行業上,它起到了極好的作用——隻要隨便一想就知道了,買地的招賢令很明確是不歧視,甚至就是針對從業人員的,而這些養女隻要逃走了一個,養她的勾欄、花樓哪還敢繼續經營?是留在本地,等著被逮被判嗎?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雖然票唱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生意,似乎永遠也沒有辦法完全禁絕,但很顯然,有組織的,公然的票唱,如果有一個強有力的官府願意去阻止,還是能夠非常見效的。僅僅是一紙公文,江南的風月業旦夕間幾乎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現在,七裏山塘冷落,秦淮畫舫空置,運河一線,除了半掩門、暗門子這樣,自做自的小本生意,還偶見維持之外,大老倌們幾乎難尋一處可以放心尋歡作樂的所在,便是偶有一一可意的賣唱女、溫柔的小倌兒,問起出身,多是北地南下,也不過是幾個月功夫,再去光顧時便已經是不在了,甚至連行院本身都收歇了都不稀奇。
這部分從業的人口,究竟有多少呢?從來沒人統計過,但強烈的感覺是,一旦少了他們,城鎮陡然間就冷清了不少,夜裏無人調弦,也沒有燈下群伎招客那鶯歌燕語的熱鬧景象,之江道正在以飛快的速度蕭條下去,人口的減少就是最好的證明。與之伴隨而來的,當然便是極大的混亂——人口的遷徙,本就是容易帶來動蕩的,更不說除了農戶、工戶還有這些風月戶之外,便是留在江南的士人,他們的思想也正發生了劇烈的動蕩了。
給皇帝送葬,固然是過激,但在此時此刻的江南,又不算是太石破天驚了,就黃德冰知道的,李秀才都不是第一個為敏朝發喪的生員了,在餘姚之外,在這次的‘徒皇帝’事件之前,江南士林便已經湧現出不少聲音,質疑朝廷——這倒也不算是太奇怪,要知道,江南在敏朝的統治之下,一向是較為特別的存在,雖然繁華,卻和朝廷並非一心,立朝初期還曾倍受歧視,因其抵抗敏軍最久也最堅決,江南的百姓,和朝廷是有仇的,再加上此處繁華,法度一向廢弛,敏地成風的流民,歸根溯源,便從江南始。甚至可以這麽說,江南一向是充斥了‘法外狂徒’的地方,發出一一質疑朝廷的聲音,又算得了什麽呢?
原本在買活軍崛起初期,是質疑朝廷,等到這幾年來,江南士林裏,頗有一批士子,旁觀買地、敏朝兩大道統的論戰之後,竟開始鼓吹買地的道統,並以去買地遊曆過為榮,這些狂生,竟爭相剃頭,以學買為榮,按著買地的風潮穿衣打扮,簡直是橫行無忌!黃德冰去年去武林遊學時,簡直都不覺得自己在敏朝了——武林的百姓,做買式打扮的竟然超過了三成,到買地港口附近,更是高達九成,反而敏朝衣冠,成為了少數者,令人矚目呢!
尊買抑敏、尊敏抑帝、尊儒抑敏買……等等複雜的思潮,在江南的生產受到極大衝擊的同時,也在衝擊著江南士人的輿論場,再加上這幾年來,之江道的水旱災害和瘟疫也並沒有閑著,便還要加上這些災難事件給予的衝擊,在如此變化巨大的生活中,百姓們很容易便感到慌張失措,好像身邊的一切都在劇烈變化,如今一天的功夫,變化足以抵得上從前的十年。
這種不安感,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讓很多本來老實本分的百姓,轉化為在街頭巷尾鬧事的地痞流氓,這些人再混雜著山陽道等北方流民,在步行遷徙去買時,不可避免留在本地的一些人口,便形成了黃德冰口中的‘山陽道盲流’——其實本地人也為數不少,隻是基於鄉情,被他掩去了而已。
這些人仗著州縣巨變,秩序缺失,幾乎無人有能力來管他們,從中漁利鬧事,已成為餘姚一患,隻要有任何騷亂,便立刻出來趁火打劫,便如今日這事,李秀才一幹狂生,亂鬧了一通,自己是出氣了,各回各家,但這幫地痞混在他們後頭,或者是搶掠,或者是騷擾勒索,惹得胡同裏叫聲、哭喊聲連連,黃家人在屋裏聽了,都是搖頭,黃德冰怒氣上湧,就要出去和他們講講道理,卻被黃太太一把摟住,哭到,“我兒,我們家裏不過湊個五六成年男子罷了,他們卻是一三十人,最是心狠手辣的,咱們又無熟悉街坊幫襯,你拿什麽和他們講理?”
這話的確是這個道理,這條弄堂七八個院子,空置了幾個,餘下的全是新搬來的住戶,素日裏和鄰居也很少往來。黃德冰不是一味逞能之輩,被母親說得冷靜了下來,等人都走遠了,開門一看,弄堂裏新搬來的人家裏,妻兒正圍著一個中年男子哀哭,操著外地口音,哭叫道,“不得了,打死人了,打死人了!”
眾街坊此時也陸續開門出來,見了這般,都是歎息搖頭,黃太太忙叫人上前幫忙照看,黃德冰怒道,“反了天了!豎子焉能如此!”
他一跺腳,下了決心,便回房略微收拾了幾件行李,又取了一百多元的私蓄,和父親交代了一聲,道,“兒去武林幾日,找個筆友盤桓,父親不必擔心,不幾日就回。”
黃大人見他神色,便知不對,忙問道,“你做什麽去?”
黃德冰咬著牙,一字字道,“這般亂象,總要有人負責,官府無能為力,百姓無法自救……兒就找個能管住他們的人去!便是買活軍,也沒有管殺不管埋的道理!”:,,
這裏黃德冰帶著弟弟、家人正在忙活,黃太太也不閑著,推醒了黃老爺,帶著幼子幼女趕忙的把家什收進屋裏,孩子也帶進去,這會兒便聽到外頭果然有一撥人亂哄哄嚎喪著過來了,嘴裏用鄉音哭著開國太祖皇帝,道是請他睜睜眼,看看如今這未家的孝子賢孫,已經鬧到了什麽地步!
這麽一大幫年輕書生,連下人聚在一起,哪有不裹亂的?一幫人在前麵哭著走過,身後的騷亂尾巴拖了老遠,有人哭罵,也有人喊打喊殺的,乒呤乓啷的聲音快半刻鍾還沒完,才剛沉寂了一會,又聽到婦孺尖叫之聲——黃德冰聽了,眉頭就是一跳,怒道,“這起子山陽道的盲流,一有機會,又來作耗!縣衙也是廢物,竟不能轄製他們!”
黃大人也是歎氣搖頭道,“談何容易?自我們回鄉這幾年間,人口遷移頻繁,餘姚縣內不知換了多少人家,新來的百姓,有多少和這些盲流沾親帶故還不知道,要說出人協防,已不似從前那樣容易了——這還不是因為買活軍麽!”
這話是無可辯駁的,雖然餘姚縣距離買活軍之前的邊界衢縣距離仍遠,但不得不承認,過往數年間,餘姚也和之江道其餘州縣一樣,正麵承受了買活軍帶來的一波又一波衝擊,就像是黃太太說的,‘無一日無事’,這些遠方傳遞而來的影響,再加上本地也會發生的大小事情,就使得整個江南在過去五六年間,進入了從上到下,極為全麵的動蕩之中,雖然沒有經曆戰爭,但仍然承受著極大的影響,這規模之大,不亞於一場大戰,從職業來說,士農工商,無不劇變,民風、思想,更不必說,即便現在江南依然算得上是魚米之鄉,但其中的百姓,卻完全談不上安居樂業,而是疲於應付這樣每日一個新進展的局勢之變呢!
先說農業,農業按說數千年來都是最穩定的職業,可就在買活軍崛起的這幾年間,江南的農業發生了最為劇烈的變化——耕種的模式和糧種都完全變了,從前的江南,桑麻魚米,多少年來是沒有變的,家家都有桑基魚塘,村村養蠶,鄉鄉繅絲織綢,手工業和農業交錯,填充著每年的生活,可以說是錯落有致,每一時節都有每一時節該做的事情,和北麵比起來,也算是富庶,至少,在江南這裏,一戶農家,倘若是自種自吃的,風調雨順的年景,全家人吃飽穿暖,不算是太大的問題,甚至還能有個一一兩的結餘哩。
光是這份收入,在天下的農戶中便都算是高的了,要知道,這樣收支平衡的局麵,在其餘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極為脆弱的,隻有江南,因為自古以來的富庶,農戶的財政還能擁有一絲韌勁,有一點兒容錯的空間,不會因為一年的天災,便墜入印子錢的陷阱裏去——
按說,這本該是天下生命力最頑強的農業結構了,倘若沒有外力的打破,哪怕是連年天候不算太好,鄉間的太平也還能維持,可是,自從買活軍崛起,新的糧種傳入江南,這種從前的農業模式,不過兩三年間就完全顛覆了——現在,江南哪裏還是自留稻種,自給自足,養蠶繅絲賺錢呢?
農戶們早就習慣了,每年從私鹽隊那裏買來高產稻種,按照買活軍那些田師傅的指導,堆肥、套種,間作套種,通過這些手段來提升稻田產量,從而留出更多田地來耕種棉花——還種什麽桑,養什麽蠶啊?養蠶實在是太熬人了,計算下來,還不如種棉花上算呢,現在有買活軍,棉花種了多少出來,商人都是搶著收的!
再說了,絲綢這樣的東西,對百姓來說完全是高不可攀的,完全不是日用品,若是要他們自己穿,肯定是選擇棉布——而且是買活軍的上好棉布,要比自己紡織出來的強得多了。再加上,這幾年來絲綢市場,因為平時的主顧們,日子過得也憂愁,他們也在遷徙和動蕩,哪有閑心裝點自己?因此,除了外銷的那些絲綢之外,整個絲綢市場,萎縮了至少一半,餘下的一半多數還是賣到北邊,供給北邊那些暫且沒有受到這麽大衝擊的人家裏去。絲綢賣不太出去了,收蠶繭的商人,來得也沒那麽頻繁,甚至完全不來了,農戶又怎會投入大量經曆去養蠶呢?
比較起來的話,肯定是賣不出去也能自己紡布的棉花,更加受到農戶們的歡迎,雖然棉花采摘費力,但比起繅絲的痛苦又還要好些了,算來算去,種棉花的利最足,也最穩。再加上,這幾年間不論怎麽動亂,到農戶青黃不接的時候,買活軍總會運來平價糧發賣,價格又低廉,於是不過兩三年間,江南沿海,乃至更靠內陸些的州縣,農業就有了極大的變化,絲綢極速減產,蠶繭價格上揚,而棉花的產量則越來越大,成為了江南農業的最大頭。如此,在江南,百姓們吃買地運來賣的便宜量,把自己的地騰出來種棉花,已經成為了常態。
這是農業結構的變化,而農業人口呢?更是不必說了,簡直是天翻地覆的大變——黃太太發愁的雇不到佃農,絕非虛言,買地自從崛起之後,人口源源不斷自華夏各地湧入,去的最多的是何處?不是別的地方,自然就是接壤的之江道了!若說有自己土地的自耕農,舍不得基業,安土重遷,那也罷了,其餘佃農、長工,他們有什麽不敢走的?去了買地,好處數之不盡,壞處,不過是一點而已:有許多規矩和江南是不同了,若不服從,處罰也是嚴厲。
可這壞處,和好處相比,又是多麽的微不足道?因此,江南這裏,農戶下買地,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可遏製的潮流,很快,原本總是人口眾多,甚至有很多農戶因為人口孳生太多,不得不讓一部分兒孫淪為無地流民的江南,甚至出現了人口荒!
人口從富饒的近郭村落,遷移去了買地,這是無可阻擋的事情,江南地區的流民問題,已經不是朝廷或者一一地主能解決的了,是百多年來的痼疾,人們的思想一時還不能從‘人太多’,轉變到‘人太少’,頭一兩年,大家對於這種農戶荒的情況,還有些輕視,地主們有點兒想當然,隻是設法從鄉下山裏拉出來些農戶,到近郭村落種田,認為這就足以解決老佃戶遷徙的問題了。
可很快他們發覺,隻要買活軍的私鹽隊還來行走,還和他們做買賣,他們還要種買地的高產稻,佃戶們的遷徙就隻是時間問題——拉來一批人,幹個一兩年,他們總是要去買地的,就隻能再找人,再教他們種田……
如此循環往複,很快,村裏的農戶也沒那樣好找了,甚至,連地主都不見了,他們或者是要避禍,或者是決定去買地發展,要麽把田地和別人換了地,要麽就是拆開發賣,舉家遷徙……原本千百年來都是安穩,隨便一個鄉村都是百年世家的鄉鎮,已經完全變得陌生了,世家們就在這樣無孔不入、自然而然的侵蝕中,變得千瘡百孔,變成了被消化過後的殘渣和零碎,土地的耕作者們,一批接一批的換,現在所有者也進行了頻繁的更替,之江道的田產在快速跌價,速度比江南道更快,江南道的情況要稍微好上一點——但也絕沒有好到哪裏去。
不知不覺間,村鎮變得冷落了,居住其中的人口,麵孔也在快速變換,這是農戶的變化,而工戶的變化也隻有更巨大——買地那物美價廉的棉布,對江南的紡織業是極其巨大的衝擊,現在江南已經完全成為棉花原料生產地了,織戶在江南幾乎無法生存:買地棉布不但質量比江南小織廠生產出來的要好得多,而且價格也便宜到了極點,江南的織廠,哪怕是蝕本來賣,也完全無法和買布競爭!織戶如果不去買地的話,隻怕就隻有改行一條路可走了。
但是,織戶為什麽不去買地呢?江南的織戶沒有一點理由不去買地,買地完全是歡迎他們的——他們的大紡織廠很缺有經驗,稍微教導一下就能上手的織戶,而且更可喜的是,江南織戶中,女子很多,男女比例大約可以達到平衡,按照黃德冰在買地結交的筆友天一君子的說法,‘江南女織戶,算得上是敏朝最接近於職業女性的人口了,她們有許多性格特質是我們急需的’,因此之江道的織戶,流失和逃離的速度(織造局的官機戶是需要逃離的),絲毫不亞於農戶,甚至還有很多原本紡絲的機戶,眼饞買地的生活,直接變賣了織機,去買地討生活呢。
現在,之江道的織戶,可能隻有前些年的十分之一三了,百年來一向興旺發達的之江織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就光是這兩點,就已經足以讓餘姚這樣的小縣隨之動蕩不休了,更何況還有買地頒布的‘備案令’和‘招賢令’?更是對人口的流失帶來了雪上加霜的影響?
原本,江南不似福建那樣,生女多不舉,主要就是因為紡織業和風月業——一個女孩兒,給她一口飯吃,養大了總不會虧本的,若是聰明伶俐,心靈手巧,那就去做織女,總能養活自己,若是清秀可人呢,那還更多了一條送人做養女,將來也不必埋首織機,隻需要調弦撥琴,更輕鬆更體麵的路走,家裏要實在是過不下去時,一個女孩兒也總能賣得上價錢,頗算得上是一筆儲備的資產——
這樣的共識,就足以說明江南的風月業有多麽發達了,可以說武林、姑蘇、廣陵這三個地方的表子,占了天下九分風流,這話實在不算是假的,細問天下各州府的當紅花魁,師承總能追溯到江南來。可,就是這個行業,被買地這‘備案令’和‘招賢令’的組合拳,打的是最緩不過勁的。不管備案令在買地內部,被多少人詬病,但至少在這行業上,它起到了極好的作用——隻要隨便一想就知道了,買地的招賢令很明確是不歧視,甚至就是針對從業人員的,而這些養女隻要逃走了一個,養她的勾欄、花樓哪還敢繼續經營?是留在本地,等著被逮被判嗎?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雖然票唱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生意,似乎永遠也沒有辦法完全禁絕,但很顯然,有組織的,公然的票唱,如果有一個強有力的官府願意去阻止,還是能夠非常見效的。僅僅是一紙公文,江南的風月業旦夕間幾乎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現在,七裏山塘冷落,秦淮畫舫空置,運河一線,除了半掩門、暗門子這樣,自做自的小本生意,還偶見維持之外,大老倌們幾乎難尋一處可以放心尋歡作樂的所在,便是偶有一一可意的賣唱女、溫柔的小倌兒,問起出身,多是北地南下,也不過是幾個月功夫,再去光顧時便已經是不在了,甚至連行院本身都收歇了都不稀奇。
這部分從業的人口,究竟有多少呢?從來沒人統計過,但強烈的感覺是,一旦少了他們,城鎮陡然間就冷清了不少,夜裏無人調弦,也沒有燈下群伎招客那鶯歌燕語的熱鬧景象,之江道正在以飛快的速度蕭條下去,人口的減少就是最好的證明。與之伴隨而來的,當然便是極大的混亂——人口的遷徙,本就是容易帶來動蕩的,更不說除了農戶、工戶還有這些風月戶之外,便是留在江南的士人,他們的思想也正發生了劇烈的動蕩了。
給皇帝送葬,固然是過激,但在此時此刻的江南,又不算是太石破天驚了,就黃德冰知道的,李秀才都不是第一個為敏朝發喪的生員了,在餘姚之外,在這次的‘徒皇帝’事件之前,江南士林便已經湧現出不少聲音,質疑朝廷——這倒也不算是太奇怪,要知道,江南在敏朝的統治之下,一向是較為特別的存在,雖然繁華,卻和朝廷並非一心,立朝初期還曾倍受歧視,因其抵抗敏軍最久也最堅決,江南的百姓,和朝廷是有仇的,再加上此處繁華,法度一向廢弛,敏地成風的流民,歸根溯源,便從江南始。甚至可以這麽說,江南一向是充斥了‘法外狂徒’的地方,發出一一質疑朝廷的聲音,又算得了什麽呢?
原本在買活軍崛起初期,是質疑朝廷,等到這幾年來,江南士林裏,頗有一批士子,旁觀買地、敏朝兩大道統的論戰之後,竟開始鼓吹買地的道統,並以去買地遊曆過為榮,這些狂生,竟爭相剃頭,以學買為榮,按著買地的風潮穿衣打扮,簡直是橫行無忌!黃德冰去年去武林遊學時,簡直都不覺得自己在敏朝了——武林的百姓,做買式打扮的竟然超過了三成,到買地港口附近,更是高達九成,反而敏朝衣冠,成為了少數者,令人矚目呢!
尊買抑敏、尊敏抑帝、尊儒抑敏買……等等複雜的思潮,在江南的生產受到極大衝擊的同時,也在衝擊著江南士人的輿論場,再加上這幾年來,之江道的水旱災害和瘟疫也並沒有閑著,便還要加上這些災難事件給予的衝擊,在如此變化巨大的生活中,百姓們很容易便感到慌張失措,好像身邊的一切都在劇烈變化,如今一天的功夫,變化足以抵得上從前的十年。
這種不安感,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讓很多本來老實本分的百姓,轉化為在街頭巷尾鬧事的地痞流氓,這些人再混雜著山陽道等北方流民,在步行遷徙去買時,不可避免留在本地的一些人口,便形成了黃德冰口中的‘山陽道盲流’——其實本地人也為數不少,隻是基於鄉情,被他掩去了而已。
這些人仗著州縣巨變,秩序缺失,幾乎無人有能力來管他們,從中漁利鬧事,已成為餘姚一患,隻要有任何騷亂,便立刻出來趁火打劫,便如今日這事,李秀才一幹狂生,亂鬧了一通,自己是出氣了,各回各家,但這幫地痞混在他們後頭,或者是搶掠,或者是騷擾勒索,惹得胡同裏叫聲、哭喊聲連連,黃家人在屋裏聽了,都是搖頭,黃德冰怒氣上湧,就要出去和他們講講道理,卻被黃太太一把摟住,哭到,“我兒,我們家裏不過湊個五六成年男子罷了,他們卻是一三十人,最是心狠手辣的,咱們又無熟悉街坊幫襯,你拿什麽和他們講理?”
這話的確是這個道理,這條弄堂七八個院子,空置了幾個,餘下的全是新搬來的住戶,素日裏和鄰居也很少往來。黃德冰不是一味逞能之輩,被母親說得冷靜了下來,等人都走遠了,開門一看,弄堂裏新搬來的人家裏,妻兒正圍著一個中年男子哀哭,操著外地口音,哭叫道,“不得了,打死人了,打死人了!”
眾街坊此時也陸續開門出來,見了這般,都是歎息搖頭,黃太太忙叫人上前幫忙照看,黃德冰怒道,“反了天了!豎子焉能如此!”
他一跺腳,下了決心,便回房略微收拾了幾件行李,又取了一百多元的私蓄,和父親交代了一聲,道,“兒去武林幾日,找個筆友盤桓,父親不必擔心,不幾日就回。”
黃大人見他神色,便知不對,忙問道,“你做什麽去?”
黃德冰咬著牙,一字字道,“這般亂象,總要有人負責,官府無能為力,百姓無法自救……兒就找個能管住他們的人去!便是買活軍,也沒有管殺不管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