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姐對四貝勒額外有幾分看重?”
“正是,阿瑪,你可別不知道,狗獾那小子,將來的成就怕也少不了的,他自個兒寫信回來吹噓呢,說是立功蒙六姐接見時,六姐聽他自報家門之後,還對他微微一笑,說了一聲,‘哦,是你啊’!”
“真有這樣的事?”
這幾日的盛京城裏,四處都不乏有這樣的談話,幾個人湊在一起,或是父子,或是親眷,神神秘秘地竊竊私語,遇到人來了,當即散去,似乎比之前還要更詭秘幾分:之前商議去處,那是事發突然,大家都慌了,也是隨大流從眾,顯不出來,可現在,二貝勒三貝勒已經動身,留下來的人就要小心著了,畢竟,這話題也的確敏感,謝六姐看重四貝勒,那意思……大貝勒這個太子,最後也沒有當實在唄?
當然了,這會兒說這話,也有點馬後炮的意思了,畢竟,大貝勒以建州太子之尊,竟選擇和大妃一起南下,多少有些投靠幼弟的意思,這對他的威望是個很大的損傷。而立下雄心壯誌的四貝勒,就很能吸引一些有心氣的女金貴族了,一時間大家都是議論紛紛,認為即便沒有買活軍這個變數,指不定老汗指定的繼承人也未必就是大貝勒。
老汗為什麽遲遲沒有定下大貝勒的名分?不就是因為對他還不算太滿意嗎,說不準,老汗去世之後,會和從前許諾的一樣,讓八旗旗主推選新汗,而其餘旗主裏,還真有人早和四貝勒勾兌上了……
對於立心追隨四貝勒的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證明他們挑選的主子能力不凡,在神仙的前知中也能有一番成就,但是,大貝勒身邊也還是有一群老成持重的支持者,就是海西幾姓也都在觀望——這幾個海西大姓,苗裔眾多,自然不是大家都站在一個立場上,也有鬧騰著要回分家回去的,也有願意跟著南下的,甚至還有去通古斯的,將來要去歐羅巴的……人口多就是這樣,幾個出挑的站出來分散投資,其餘人隨大流悶頭做事,不出挑也不拉後腿,到時候,不論時勢怎麽變也都好掉頭。
“你們知道什麽,阿瑪這是以大局為重!”
大貝勒的三子黑子,便是這麽有些不屑地對自己的好友說的,“歐羅巴是那麽好去的嗎?你看買活軍的使者已經從京城趕來了,可曾對我們建州人有一絲額外的好臉?那種樣子,用漢人的說法來說,叫做若即若離,好像親近,可始終拿捏著分寸,你要太靠近,他就離開遠了……要說女金人南下的待遇,他們倒是有保證,可說支持通古斯,和二貝勒、三貝勒做生意,就始終沒給準話——這可隻是做生意,沒有要槍要炮呢!”
這話,一下就說到了症結上了,黑子的幾個好友也不吭氣了,他們明白了黑子的意思:要去歐羅巴,必須得到買活軍大力的支持,光是把這些實際上一大部分不屬於自己的土地,空口獻給買活軍,這是不夠的,買活軍也可以空口表達對四貝勒的支持呀。女金人必須表現出自己願意臣服和漢化的誠意,再沒有什麽比大貝勒和大妃一起南下更好了,他們隻要盡量能帶走一些八旗的王公貴族,留下來的女金人沒有了首腦,也就自然而然,願意接受買地吏目的調派管理啦。
“再者說了,若是阿瑪不南下,誰去呢?難道調過來,要五十歲,雄心壯誌已經不再的阿瑪去歐羅巴,四貝勒去南邊?二貝勒和三貝勒性格粗魯,不能討女主子的歡心,不是阿瑪就是四貝勒,四貝勒又是個有心氣的,不想去南邊……”
“這麽一來,就是大妃去南邊,四貝勒隻能去通古斯了,阿瑪先留在盛京整頓,若是買活軍肯發話,再往西邊過去,可你們想過沒有,沒有了汗瑪法,沒有了阿瑪,二貝勒、三貝勒和四貝勒能和睦共處嗎?尤其是三貝勒,性子暴烈,像是烈馬,一向看不起四貝勒,少了長輩的約束,二貝勒也是個莽撞的,他們三個在一個鍋裏攪馬勺,非得打起來不可。到那時候,建州殘餘的一點家底,也就跟著敗完了,好不容易攢起來的基業,可就真的斷根了啊!”
不得不說,黑子為人大氣,聰明有見識,觀點一向是中肯的,便是對於自己的父親,也是直言缺失——確實,黃貝勒比大貝勒小了近十歲,在三四十這個年齡當口,十歲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三十歲四十出頭的壯年,說要勇闖歐羅巴,你會想要跟隨,可五十歲的大貝勒,要說守成盛京,能令人放心,可遠伐萬裏外的大國,那就叫人犯嘀咕了:凡是能辦成這件事的,都是智勇雙全、殺伐果斷的英主,大貝勒固然也精明強幹,可要說殺伐多麽果斷,多有氣魄,那確實也……
就是黑子,這也是個智將,大貝勒一係的子孫,似乎都有一個特點,雖然能幹,但卻少了點什麽,讓人很難把他們當成主子,反而更像是輔佐之材。或許,少的就是這份心氣兒吧。
“這麽說,大貝勒南下,還是和四貝勒商議過的結果了?”
眾人也是將信將疑地犯起了嘀咕,“也的確,要不是大妃和大貝勒會把別人甩下不要的家眷帶去南邊,戰士們也不能放心地跟著其餘幾個貝勒走……”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若不然,我跟著南下做什麽?”
黑子有些不耐煩了,眾人也都是跟著訕笑起來:要他們相信大貝勒是完全為了四貝勒犧牲,才勉為其難地南下,這有點兒強人所難了。但,的確黑子雖然是大貝勒的兒子,但卻素來是黃貝勒的鐵杆,他的話也有幾分可信,大貝勒一個是可能年歲也大了,折騰不起,確實有點沒心氣了,再一個就是也比較顧全大局,各方麵原因都有。
反正,黑子的意思大家是都明白了,二貝勒、三貝勒算是徹底分出去了,走得那麽倉促,帶走了那麽多糧草和壯年人口,和本家這裏留下的情分就不多,但大貝勒、黃貝勒還是一家人,如果算上大妃和狗獾、囡囡那幫幼子的話,即便是大汗故去,老艾家留下來的兄弟,彼此關係仍然是親密,還算是一家人。
這樣一來,大家的心就能安定了,在這樣混亂的時候,一家人能團結一致才不會生亂,有很多本來在大貝勒、黃貝勒中間搖擺不定,又考慮要不要投奔海西各姓的,現在也都收了心,還是預備跟著兩大貝勒走,很多建州人家裏也在分家,敢闖的盛年男子,跟著黃貝勒走,其餘家人則表態跟著大貝勒南下——
這要不是黑子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大貝勒、黃貝勒府上走動如常,甚至會麵還比之前更頻繁,這些人家還真不敢分散投資,就怕表態上露了猶豫,被主子嫌棄,這要是南下還好,頂多就是疏遠些,跟著出去闖蕩的,那可就有難了,什麽髒活累活都指給你,甚至派你去送死,不忠心的狗還能落個什麽好?
因此,也就是這會兒大家的心安下來了,才敢派出小子跟著四貝勒闖蕩去,而四貝勒也不斷增派人手,搶在敏軍入城之前,盡量從北門打發走壯年男性,在城中多留老弱婦孺,這麽做對大家都好,也能更讓敏軍放心些,有助於緩和現在城內外緊張的氣氛——人少了,糧草被帶走了,百姓對敏軍入城的抵觸就會越來越小,因為他們不但沒有抵抗敏軍的力量了,也需要敏軍帶來的糧草,這一切都有助於和談的順利進行。
就這樣,雖然老汗臥病,敗亡在即,但在兩個貝勒的奔走維係,以及海西諸姓的舉棋不定之下,後金畢竟還是保證了自己最後的顏麵,向敏軍、買活軍證明,他們還有能力維係最基本的秩序,貫徹自己的許諾,有資格參與到談判中來。
如此,在京城使者到來的三日之後,敏軍終於又一次曆史性地進入了盛京城,在城頭插上了自己的日月旗——這旗還是跟著紅底活字旗普及起來的,若不然,這會兒城頭插的該是袁大帥的旗號,但眾人在見識到了買地的統一旗幟之後,也終於意識到插帥字旗的影響不太好了,便把原本隻用在海船上的國旗泛用起來,現在隻要不是太桀驁的將領,打旗時至少都打兩麵,一麵先是國旗,另一麵再是自己的旗號。
“十年了!”
不論是孫稚繩、袁自如,還是孫初陽等輩,目注著藍底旗幟被插上城牆,也都是百感交集,更有邊軍當下痛哭流涕——女金人奪下沈州,已經十年了!十年前,誰能想得到今日敏軍會以這樣一種荒謬而又輕鬆的姿態,重返故城?
十年前倉皇出逃的少年,現在已經長成了大漢,矗立在將軍身邊,威風八麵,可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又哪還有半點熟悉的影子?午夜夢回時,在自家的小院前衝自己招手,笑著讓自己早些回家吃飯的婦人,這一刻似乎在這陌生又熟悉的街頭牌樓中,和凝固的回憶一起,被時光衝得粉碎,又該去哪裏才能找回來呢?沈州還是沈州,可又早已注定不是兒郎們回憶中的沈州了。
“也十年了!”
謝向上也眺望著日月旗被插上城頭,聆聽著城外邊軍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這一刻,他唇角泛起了一絲欣慰的笑容,似乎被卷入了城外那激烈的感情漩渦中去,感受著那份壓抑被釋放後的痛快、解恨與失落,那份久已沉澱的悲傷所泛起的,失落的殘渣……
他也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屬於買活軍的十年——十年前,很巧合的,正是在女金奪去沈州前後,買活軍也拿下了臨城縣,開啟了屬於自己的霸業。在那時,謝向上就聽六姐提過女金,提過他們會用所有人沒想到的辦法,來瓦解女金對邊境的威脅,但謝向上沒有想到的是,隻用了十年的時間,買活軍當真兵不血刃地辦到了這一點,十年,童奴兒王圖夢碎,十年後,漢人的旗幟重新插在了沈州的牆頭,遼東的龐然大物轟然瓦解,這一切,也隻用了十年!
十年耕耘,一朝收獲,此刻從成果回頭看去,這是奇跡的十年,可對謝向上來說,他是這十年的締造者之一,他怎麽不知道?這也是嘔心瀝血的十年,也是宵衣旰食的十年,他的嘴角上翹著,但眼圈也有一絲發紅,他有太多的情緒,隻是無法宣泄,就如同身邊所有的大敏重臣一樣,在這個位置,他們已經失去了肆意揮灑情緒的權利——當邊軍們看到了結束時,他們看到的是開始,還有太多的事要做,而這些事又製約了他們,情緒的表達,或許會讓他們失去在開局中原本該有的優勢!
最終,他隻是掏出自己的手機,把鏡頭對準了城頭的旗幟,對準了遼闊的天空,對準了那向著天空散發的,猶如狂風怒雷一般的,無形的激越的呼聲。
“帶回去給六姐看看!”
他笑著對孫稚繩解釋,“記錄員在前頭,我這裏也拍一點!”
事實上,謝向上有些後悔,他應該在大營那裏再放一個記錄員的,拍一拍留在營地大部隊的反應,而不是隻考慮到了入城的曆史性時刻——當然,身為買活軍使者,在這樣嚴肅的場合或許也該謹慎一點,拍攝什麽的,還是交給隨從,到處亂拍,或許會惹得老大人們不適,進而生出不快來,外交無小事,還是要多注意點……
果然,平時就有些老八板兒的孫閣老,睜著牛眼,默不作聲地看了他一會兒,把謝向上看得有些心虛,手裏的機器不知道當收不當收時,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卻是挪了挪身子,給他在鏡頭中讓出了大些的空地來。
“能給我拍一張麽?”
“……啊?”
“把我和日月旗——還有城門匾都拍在一起。”
孫閣老的臉還是板著的,語氣也還是那樣的嚴肅,仿佛這實在不是什麽大事,就和請謝向上讓一讓一樣簡單,但在他身邊,袁將軍已經開始不動聲色地整頓起軍帽上的紅纓了。
孫初陽也暗戳戳地在鏡頭邊緣露了一個小臉,似乎很深沉地仰頭凝視著城門。還有無窮無盡的,歡笑的、惘然的,痛哭的帶淚的麵孔,擠在這些大人物身後,對自己現身於鏡頭之中完全無知無覺,隻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之中,向著盛京城,向著曆史前進——
謝向上按下了快門。:,,
“正是,阿瑪,你可別不知道,狗獾那小子,將來的成就怕也少不了的,他自個兒寫信回來吹噓呢,說是立功蒙六姐接見時,六姐聽他自報家門之後,還對他微微一笑,說了一聲,‘哦,是你啊’!”
“真有這樣的事?”
這幾日的盛京城裏,四處都不乏有這樣的談話,幾個人湊在一起,或是父子,或是親眷,神神秘秘地竊竊私語,遇到人來了,當即散去,似乎比之前還要更詭秘幾分:之前商議去處,那是事發突然,大家都慌了,也是隨大流從眾,顯不出來,可現在,二貝勒三貝勒已經動身,留下來的人就要小心著了,畢竟,這話題也的確敏感,謝六姐看重四貝勒,那意思……大貝勒這個太子,最後也沒有當實在唄?
當然了,這會兒說這話,也有點馬後炮的意思了,畢竟,大貝勒以建州太子之尊,竟選擇和大妃一起南下,多少有些投靠幼弟的意思,這對他的威望是個很大的損傷。而立下雄心壯誌的四貝勒,就很能吸引一些有心氣的女金貴族了,一時間大家都是議論紛紛,認為即便沒有買活軍這個變數,指不定老汗指定的繼承人也未必就是大貝勒。
老汗為什麽遲遲沒有定下大貝勒的名分?不就是因為對他還不算太滿意嗎,說不準,老汗去世之後,會和從前許諾的一樣,讓八旗旗主推選新汗,而其餘旗主裏,還真有人早和四貝勒勾兌上了……
對於立心追隨四貝勒的人來說,這是個好消息,證明他們挑選的主子能力不凡,在神仙的前知中也能有一番成就,但是,大貝勒身邊也還是有一群老成持重的支持者,就是海西幾姓也都在觀望——這幾個海西大姓,苗裔眾多,自然不是大家都站在一個立場上,也有鬧騰著要回分家回去的,也有願意跟著南下的,甚至還有去通古斯的,將來要去歐羅巴的……人口多就是這樣,幾個出挑的站出來分散投資,其餘人隨大流悶頭做事,不出挑也不拉後腿,到時候,不論時勢怎麽變也都好掉頭。
“你們知道什麽,阿瑪這是以大局為重!”
大貝勒的三子黑子,便是這麽有些不屑地對自己的好友說的,“歐羅巴是那麽好去的嗎?你看買活軍的使者已經從京城趕來了,可曾對我們建州人有一絲額外的好臉?那種樣子,用漢人的說法來說,叫做若即若離,好像親近,可始終拿捏著分寸,你要太靠近,他就離開遠了……要說女金人南下的待遇,他們倒是有保證,可說支持通古斯,和二貝勒、三貝勒做生意,就始終沒給準話——這可隻是做生意,沒有要槍要炮呢!”
這話,一下就說到了症結上了,黑子的幾個好友也不吭氣了,他們明白了黑子的意思:要去歐羅巴,必須得到買活軍大力的支持,光是把這些實際上一大部分不屬於自己的土地,空口獻給買活軍,這是不夠的,買活軍也可以空口表達對四貝勒的支持呀。女金人必須表現出自己願意臣服和漢化的誠意,再沒有什麽比大貝勒和大妃一起南下更好了,他們隻要盡量能帶走一些八旗的王公貴族,留下來的女金人沒有了首腦,也就自然而然,願意接受買地吏目的調派管理啦。
“再者說了,若是阿瑪不南下,誰去呢?難道調過來,要五十歲,雄心壯誌已經不再的阿瑪去歐羅巴,四貝勒去南邊?二貝勒和三貝勒性格粗魯,不能討女主子的歡心,不是阿瑪就是四貝勒,四貝勒又是個有心氣的,不想去南邊……”
“這麽一來,就是大妃去南邊,四貝勒隻能去通古斯了,阿瑪先留在盛京整頓,若是買活軍肯發話,再往西邊過去,可你們想過沒有,沒有了汗瑪法,沒有了阿瑪,二貝勒、三貝勒和四貝勒能和睦共處嗎?尤其是三貝勒,性子暴烈,像是烈馬,一向看不起四貝勒,少了長輩的約束,二貝勒也是個莽撞的,他們三個在一個鍋裏攪馬勺,非得打起來不可。到那時候,建州殘餘的一點家底,也就跟著敗完了,好不容易攢起來的基業,可就真的斷根了啊!”
不得不說,黑子為人大氣,聰明有見識,觀點一向是中肯的,便是對於自己的父親,也是直言缺失——確實,黃貝勒比大貝勒小了近十歲,在三四十這個年齡當口,十歲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三十歲四十出頭的壯年,說要勇闖歐羅巴,你會想要跟隨,可五十歲的大貝勒,要說守成盛京,能令人放心,可遠伐萬裏外的大國,那就叫人犯嘀咕了:凡是能辦成這件事的,都是智勇雙全、殺伐果斷的英主,大貝勒固然也精明強幹,可要說殺伐多麽果斷,多有氣魄,那確實也……
就是黑子,這也是個智將,大貝勒一係的子孫,似乎都有一個特點,雖然能幹,但卻少了點什麽,讓人很難把他們當成主子,反而更像是輔佐之材。或許,少的就是這份心氣兒吧。
“這麽說,大貝勒南下,還是和四貝勒商議過的結果了?”
眾人也是將信將疑地犯起了嘀咕,“也的確,要不是大妃和大貝勒會把別人甩下不要的家眷帶去南邊,戰士們也不能放心地跟著其餘幾個貝勒走……”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若不然,我跟著南下做什麽?”
黑子有些不耐煩了,眾人也都是跟著訕笑起來:要他們相信大貝勒是完全為了四貝勒犧牲,才勉為其難地南下,這有點兒強人所難了。但,的確黑子雖然是大貝勒的兒子,但卻素來是黃貝勒的鐵杆,他的話也有幾分可信,大貝勒一個是可能年歲也大了,折騰不起,確實有點沒心氣了,再一個就是也比較顧全大局,各方麵原因都有。
反正,黑子的意思大家是都明白了,二貝勒、三貝勒算是徹底分出去了,走得那麽倉促,帶走了那麽多糧草和壯年人口,和本家這裏留下的情分就不多,但大貝勒、黃貝勒還是一家人,如果算上大妃和狗獾、囡囡那幫幼子的話,即便是大汗故去,老艾家留下來的兄弟,彼此關係仍然是親密,還算是一家人。
這樣一來,大家的心就能安定了,在這樣混亂的時候,一家人能團結一致才不會生亂,有很多本來在大貝勒、黃貝勒中間搖擺不定,又考慮要不要投奔海西各姓的,現在也都收了心,還是預備跟著兩大貝勒走,很多建州人家裏也在分家,敢闖的盛年男子,跟著黃貝勒走,其餘家人則表態跟著大貝勒南下——
這要不是黑子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大貝勒、黃貝勒府上走動如常,甚至會麵還比之前更頻繁,這些人家還真不敢分散投資,就怕表態上露了猶豫,被主子嫌棄,這要是南下還好,頂多就是疏遠些,跟著出去闖蕩的,那可就有難了,什麽髒活累活都指給你,甚至派你去送死,不忠心的狗還能落個什麽好?
因此,也就是這會兒大家的心安下來了,才敢派出小子跟著四貝勒闖蕩去,而四貝勒也不斷增派人手,搶在敏軍入城之前,盡量從北門打發走壯年男性,在城中多留老弱婦孺,這麽做對大家都好,也能更讓敏軍放心些,有助於緩和現在城內外緊張的氣氛——人少了,糧草被帶走了,百姓對敏軍入城的抵觸就會越來越小,因為他們不但沒有抵抗敏軍的力量了,也需要敏軍帶來的糧草,這一切都有助於和談的順利進行。
就這樣,雖然老汗臥病,敗亡在即,但在兩個貝勒的奔走維係,以及海西諸姓的舉棋不定之下,後金畢竟還是保證了自己最後的顏麵,向敏軍、買活軍證明,他們還有能力維係最基本的秩序,貫徹自己的許諾,有資格參與到談判中來。
如此,在京城使者到來的三日之後,敏軍終於又一次曆史性地進入了盛京城,在城頭插上了自己的日月旗——這旗還是跟著紅底活字旗普及起來的,若不然,這會兒城頭插的該是袁大帥的旗號,但眾人在見識到了買地的統一旗幟之後,也終於意識到插帥字旗的影響不太好了,便把原本隻用在海船上的國旗泛用起來,現在隻要不是太桀驁的將領,打旗時至少都打兩麵,一麵先是國旗,另一麵再是自己的旗號。
“十年了!”
不論是孫稚繩、袁自如,還是孫初陽等輩,目注著藍底旗幟被插上城牆,也都是百感交集,更有邊軍當下痛哭流涕——女金人奪下沈州,已經十年了!十年前,誰能想得到今日敏軍會以這樣一種荒謬而又輕鬆的姿態,重返故城?
十年前倉皇出逃的少年,現在已經長成了大漢,矗立在將軍身邊,威風八麵,可放眼望去,大街小巷又哪還有半點熟悉的影子?午夜夢回時,在自家的小院前衝自己招手,笑著讓自己早些回家吃飯的婦人,這一刻似乎在這陌生又熟悉的街頭牌樓中,和凝固的回憶一起,被時光衝得粉碎,又該去哪裏才能找回來呢?沈州還是沈州,可又早已注定不是兒郎們回憶中的沈州了。
“也十年了!”
謝向上也眺望著日月旗被插上城頭,聆聽著城外邊軍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這一刻,他唇角泛起了一絲欣慰的笑容,似乎被卷入了城外那激烈的感情漩渦中去,感受著那份壓抑被釋放後的痛快、解恨與失落,那份久已沉澱的悲傷所泛起的,失落的殘渣……
他也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屬於買活軍的十年——十年前,很巧合的,正是在女金奪去沈州前後,買活軍也拿下了臨城縣,開啟了屬於自己的霸業。在那時,謝向上就聽六姐提過女金,提過他們會用所有人沒想到的辦法,來瓦解女金對邊境的威脅,但謝向上沒有想到的是,隻用了十年的時間,買活軍當真兵不血刃地辦到了這一點,十年,童奴兒王圖夢碎,十年後,漢人的旗幟重新插在了沈州的牆頭,遼東的龐然大物轟然瓦解,這一切,也隻用了十年!
十年耕耘,一朝收獲,此刻從成果回頭看去,這是奇跡的十年,可對謝向上來說,他是這十年的締造者之一,他怎麽不知道?這也是嘔心瀝血的十年,也是宵衣旰食的十年,他的嘴角上翹著,但眼圈也有一絲發紅,他有太多的情緒,隻是無法宣泄,就如同身邊所有的大敏重臣一樣,在這個位置,他們已經失去了肆意揮灑情緒的權利——當邊軍們看到了結束時,他們看到的是開始,還有太多的事要做,而這些事又製約了他們,情緒的表達,或許會讓他們失去在開局中原本該有的優勢!
最終,他隻是掏出自己的手機,把鏡頭對準了城頭的旗幟,對準了遼闊的天空,對準了那向著天空散發的,猶如狂風怒雷一般的,無形的激越的呼聲。
“帶回去給六姐看看!”
他笑著對孫稚繩解釋,“記錄員在前頭,我這裏也拍一點!”
事實上,謝向上有些後悔,他應該在大營那裏再放一個記錄員的,拍一拍留在營地大部隊的反應,而不是隻考慮到了入城的曆史性時刻——當然,身為買活軍使者,在這樣嚴肅的場合或許也該謹慎一點,拍攝什麽的,還是交給隨從,到處亂拍,或許會惹得老大人們不適,進而生出不快來,外交無小事,還是要多注意點……
果然,平時就有些老八板兒的孫閣老,睜著牛眼,默不作聲地看了他一會兒,把謝向上看得有些心虛,手裏的機器不知道當收不當收時,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卻是挪了挪身子,給他在鏡頭中讓出了大些的空地來。
“能給我拍一張麽?”
“……啊?”
“把我和日月旗——還有城門匾都拍在一起。”
孫閣老的臉還是板著的,語氣也還是那樣的嚴肅,仿佛這實在不是什麽大事,就和請謝向上讓一讓一樣簡單,但在他身邊,袁將軍已經開始不動聲色地整頓起軍帽上的紅纓了。
孫初陽也暗戳戳地在鏡頭邊緣露了一個小臉,似乎很深沉地仰頭凝視著城門。還有無窮無盡的,歡笑的、惘然的,痛哭的帶淚的麵孔,擠在這些大人物身後,對自己現身於鏡頭之中完全無知無覺,隻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之中,向著盛京城,向著曆史前進——
謝向上按下了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