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存下了要打通這條商路的心思,周老七便覺得去通古斯走一遭也不算是什麽苦差事了,更是用心和幾個同乘結交,十幾日下來,對船上的情況也更加了解:這艘船主要就是往通古斯運送補給的,因為貨物多,所以要從獅子口上岸,先借敏朝的道前往盛京,再從盛京跟著已經趟開了的商路前去位於西麵的‘通古斯地方’,從盛京出發還要走一個多月,到了通古斯地方開辟出的建新(建州新城)之後,衛拉特的兩個王子再南下回到自己的草場,大概還要走一個月的光景。


    其實,從地圖來看,船隻如果直接到海參崴,再從海參崴去建新,至少直線距離是要短很多的,因為把更多的路程都花在了安全安逸的海路上,而且海參崴是不凍港,就算在大冬天也能靠岸,這麽走對於行人來說會更合適,小規模的駝鹿、駝馬商隊也能這麽走,但要運貨的話,就不是這麽個說法了,運貨的商隊,隻要是動用大車,那就隻能順著官道走,或者再把範圍縮得更窄一點,最好都是跟著水泥路走。因此,即便現在整個北麵奴兒幹都司,都被建州女金送給了買活軍,並且在法理上也得到了敏朝的承認,那片疆域完全屬於買活軍了,但貨船還是寧可在獅子口靠岸,借道去建新,即便沒了戰事,獅子口也一如既往的繁盛,就連東江島的集市也還是熱熱鬧鬧的,一點沒有衰弱下去的趨勢。


    “雖說是借道吧,但和咱們自己的地方也差不了什麽。”


    船上的海員是這麽說的,常跑這條線的海員以遼東人為主,南人尤其到了冬天,是不喜歡往北麵來的,他們耐熱不耐寒,北方漢子反過來,耐寒不耐熱,所以,雖說海船到處都能去,但仔細去探尋的話,南洋航線南人多,北邊的琉球、高麗、東瀛,包括現在的苦葉島、蝦夷地航線北人多,終究是客觀事實。


    “基本上,從獅子口靠岸,再到進了盛京,通行的其實都是買地的規矩,咱們買地的船隻商隊去做生意,就和自己人是一樣的。”


    這些海員多半都是見多識廣、能言善道之輩,和從前那些被捕來鎖在船上賣力,半是水手,半是奴隸的船員不同,買活軍的船員,吃好喝好,報酬也高,一般都是最優秀的人去當兵,次一等的才能來當海員,現在跑近海的,都是新手,累計幾年經驗,能跑遠洋貿易,那真是,跑一趟下來,所得的好處就足夠在羊城港買房安家的了,有這樣的厚利等在前頭,吸引來的人手素質也不會低的。


    這些能登上官船的新水手,絕大多數也都是從海員學校培養出來的,衛生習慣,平時舉手投足所展現出的紀律性,叫人看了歎為觀止——這還不是海軍,隻是一般的官船,水手已經比敏朝水師不知要齊整多少了,可想而知,如今買活軍擁有的水師力量是多麽的強盛,遠洋不敢說,在買地近海這片廣袤的水域裏,應該來講,買活軍可以輕而易舉地擊退任何一個膽敢來犯的敵人,並且嘲笑他的輕佻不智!


    理所當然的,官船力量強大,海盜就會少,正邪之間,自古以來便是這樣此消彼長。周老七等人在十幾天的航行中,靠岸兩次補給,兩次都在近海見到戰船出海——這是在搜尋附近的海盜,清掃可能存在的私港。雖然做這事的時候,已經到了敏朝的海域,但由買活軍來維護敏朝海域的太平,居然已經成為了所有人習以為常的慣例。


    而戰船清掃私港,目的和敏朝當時禁海也不一樣了,之前的海禁是不由分說,禁絕一切交易,此時買活軍的戰船巡邏,則是為了製止私港中存在的非法交易——往往是人口貿易,因為這是買活軍明令禁止之事,也導致所有的港口都沒有人市,但又的確有利潤,因此很多沿海地區的小群島,還會有人偷偷摸摸地開黑市,買賣人口也好,銷贓也好,這會兒的私港是真的不做什麽正經買賣,幹的都是見不得人的事了,用水手們的話說,幾年前買活軍的力量還沒這麽大的時候,沿岸的私港都是在買賣布匹鹽巴的,那時候私港是物美價廉的象征,這才幾年,這詞語的含義就有了這麽大的變化了。


    這的確是個變化得讓人頭暈目眩的世界,尤其是沿海地區,一直在飛快地發展,從江南道北上,停靠的兩處港口,都讓周老七頗有感觸,深刻地體會到了在這個時代,靠著海岸的州縣是多麽的‘得風氣之先’,這說的當然不是買地的奢物,這些東西敘州也有,萬州也有,並不缺乏。周老七感到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東西,信息上的東西,在敘州,很多東西是新的,但他可以感覺到,一些思想上,內核裏的東西,反而非常的舊,仿佛是從來沒有被觸碰到,總給人一種閉塞和一成不變的感覺,這種感覺並不是一些神奇的仙器可以改變的。


    可與此同時呢,在這些名義上還屬於敏朝的港口州縣,周老七所感受到的卻是和雲縣很相似的一些氣質——這裏的報紙非常多,除了《買活周報》之外,還有自己州縣發的,臨近州縣發的小報,在港口到處都有得賣,而且大眾對於報紙上的內容也普遍很關心,相當熱心地參加討論,這裏的人,哪怕還穿著敏朝的服飾,也非常的‘活’,他們心中是沒有安穩這個念頭的,整個群體的觀念就和敘州不一樣。


    敘州的百姓,本土的那些其實思想還是很簡單的,他們就是想要搬掉平時總是無理由欺壓他們的那些‘老爺’,一旦能夠達到這個目的,換上一個好的老爺,能讓他們繼續安安穩穩的種田,他們便覺得日子很好過了,他們所追求的還是把原本的生活好好地延續下去,沒有太多改變的願望。但在鬆江港和萊蕪港,這裏的百姓更感興趣的,卻是通過怎麽樣的改變和學習,去發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能讓自己過上比原來更好得多的日子。


    這樣的不同,是因為巴蜀的百姓更懶惰麽?周老七並不這樣認為,他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巴蜀離買活軍,離大海還是太遠了,在如今這個世道上,大海就是最變化多端,最快速的變數,遠洋航海會越來越常見,沿海地區的變化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激烈,各地的民風因此適應地理,也是很自然的事。務農為主的地方,要求的就是一成不變的恒心,而沿海這裏以工商為主,要求的就是學習的欲望和改變的決心了。


    沒有走這麽遠,永遠也不會發現地理對民心的影響,便是周老七自己,都感覺出海之後,隨著眼界逐漸寬廣,他的思維似乎都跟著大海一起,變得更加開闊靈活了。這時候,他對自己的調任已經完全不再抗拒,而是欣然接受,認為此生能有一次這樣的遠行,可算是無憾。周老七開始每天都寫一篇日記,講述自己遠行的感受,有時候甚至還異想天開——“之前看的徐俠客遊記,也是在報紙上刊載,真是精彩萬分,見他遊曆名山大川,我自己隻有羨慕的份。沒準將來我的日記也能刊載出版,來個北地見聞,又或者是《蝦夷地開拓紀實》呢,這可是在敘州時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不過,他雖然想學徐俠客,但文采有限,筆記裏描繪景色的部分還是很少,就那點子溢美之詞,很快就用完了。周老七感興趣的多是瑣碎的事情,譬如每天的食譜——他這趟東來,飲食上真沒吃過什麽苦頭,說來也是受了前人的遺澤,從三峽出川時,航道比以前好走多了,並不顛簸周折,這點就很重要,胃口一直是很好的,否則,從前的乘客,在險灘激流裏日複一日的掙紮,哪裏還有心情吃飯?不被嚇病了那都是好的!


    三峽兩側都有渡口,他們身上也有積蓄,隻要有胃口,吃得自然不差,準備好的路菜,配上打尖時買的幹糧,在江心汲水煮個青菜湯,就是有滋有味熱騰騰的一頓,從豐饒縣上岸,往水路去雲縣,那更不必說了,都到了買地,吃的用的,還不都是洋洋大觀,物美價廉?別的不說,就光炸物就吃得周老七滿臉生瘡——這輩子沒怎麽吃這麽重油的口味,上火上得厲害,痛飲了三四日涼茶才好。


    在雲縣上岸這一路呢,海船上吃得就更不差了,這裏他是赴任公差,艾黑子也是有級別的外藩重臣,官船供餐是定了的,每頓三菜一湯,菜是一個大葷,一個壇子菜,這往往是半葷,再一個青菜——雖然靠岸補給就是兩次,但在近海地區航行時,經常會有人打旗號問要不要買菜的,若是要,那邊便把小船劃近了,拴上繩子,這裏縋人過去挑選,拿繩子拉回菜筐,一買就是一大筐子,有時候還有一筐一筐的西瓜賣,都十分新鮮,周老七問了價格,居然也不特別昂貴,不由得在筆記裏感慨道,【買地百姓的口福,是真的沒法說的,貨物的便宜,也叫人想不出他們的賺頭在哪裏!】


    實際上,賺頭仍然是有的,而且並不少,這些菜蔬種起來是不費什麽事的,從前不多種,隻是因為沒有人能吃得完,那麽,除了那些適合做鹹菜的菜蔬之外,其餘菜蔬多種了也沒有用,就算是能積鹹菜的菜蔬,因為鹽是難得的,因此也不必多重,就是這樣,每年都還有吃不完的菜隨手扔,或者是拿去喂雞喂豬的。


    至於說進城賣菜,那個量實在不能說多大,總之不便之處實在很多,城裏要吃鮮菜的人還特別少,一千個人裏,大概三四百人吧,其餘人要麽根本吃飯都是對付一口,能把主食吃飽就不容易了,要麽自家裏有田莊,用不著去外麵買。三四百人的量,算下來,城郊十幾戶菜農就足夠供應上了,這樣隻要稍微離城偏遠一點的農家,根本就沒有多種菜的動力。


    可現在,城裏用菜量比以前是增加了十多倍,人們的日子好過了之後,首先就是要在飲食上找補,而以前吃自己農莊的那些人,現在也沒有莊子了,一些可吃可不吃的人家,受了報紙上健康宣教的感召,知道自己原本吃菜的數量不夠,也開始大量買菜,這麽此消彼長一下,大家都開始種菜,幾乎是不愁銷路,又因為路修好了,還有專門的菜販子拉車到地頭來收,自家隻要播種施肥,扒出來稱重就行了——再配合田師傅,把每年套種菜蔬,‘元素歸還’養田的計劃那麽一規劃,家家戶戶都發覺,這種菜的買賣實在不差,本來是為了肥田種的,怎麽都是種,種出來的菜,哪怕十斤一文錢,不也猶如白得的一般嗎?至於說那點體力,他們實在覺得都不該算入成本裏的,因為體力就不值錢!


    自然了,菜價十斤一文錢,那也是誇張了的,到了豐收期,三四斤一文錢是很正常的,大白菜一畝地就能收個兩千多斤,這裏就是四百多塊錢了,收完了之後,翻地種一茬大豆,到開春大豆收了,地也肥了,又可以種田……


    一畝田以前就一季的莊稼,能出息多少?在買地這裏,南方是雙季稻再加上同時期套種的大豆,犄角旮旯的地方拿來種菜,一年至少三收。到萊蕪,一年就一季主糧了,那就是紅薯、土豆、玉米和白菜蘿卜大豆換著種,各地的村老還爭相托關係,從買地找田師傅回來給他們設計‘菜譜’,看一年的作物該怎麽搭配怎麽種,才能把地越種越肥。豐收期的蔬菜,窖藏一些,一些賣給菜販子,菜販子這裏四斤一文收了,一部分拿去曬幹、醃菜,一部分進城叫賣,還有一部分就運到海邊,賣給海邊的船販,三斤、兩斤一文的,船販這裏,一斤一文錢賣給過往的商船,他們也是大大的有利。


    所有人都是賺的,就是船客也不虧那,你說在海上漂泊了這麽多天,一文錢一斤買兩斤大白菜,就是水洗了生切著澆點醬油醋,那也覺得爽口去火不是?當然周老七等人吃的是官船的飯,不用他們自己出錢,可就是在普通旅客來說,這也是最合適不過的。因此,凡是繁華港口附近,種菜養豬養雞這些‘農副產業’也很發達,光是做船販一年都不少賺,百姓的日子可不就越過越好了,他們又怎麽不求新求變呢?——這些新型的產業,可都是利啊!


    周老七這裏,得了船員的指點,知道了其中的彎彎繞繞,也是大為感慨,在筆記中仔仔細細地記敘下了這個現象的前因後果,當然也免不得再發表一通‘到了實地才有實在感想’的感想,最後忍不住還是加了一筆,【最讓人大惑不解的是買地的西瓜——怎麽這樣的甜!這個瓜的品種真是猶如仙瓜一般了,而且,這瓜在山陽道怎麽能這麽大!我買了一個瓜,甚至有半人高,一個瓜就足夠一船人大快朵頤了!】


    雲縣的瓜雖然也有,但卻沒有山陽道的瓜這樣大,且便宜又新鮮,周老七覺得和北方的瓜比,南方的瓜有點‘水’,同時他也震驚於萊蕪港人口的繁多,【萊蕪道附近的人口比武林港還要多,甚至在海邊有一個巨大且紀律非常嚴明的帳篷區,裏麵也住滿了人。北方人口已經稠密到這個地步了嗎?一開始我非常震驚,連衛拉特兩個王子都受到震撼,他們說在入關之前,一輩子也沒看到過這麽多人聚在一起的場麵,甚至連牛羊都算上也沒有這麽多。】


    這無疑是推翻了周老七對北方的固有印象的,也讓他大惑不解,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緣故:萊蕪是整個北方最大的集散港口,所有北地流民都會被疏導到萊蕪沿岸,組織南下,所以不單是萊蕪港人口多,從萊蕪到之江道,這一條線的流動人口都非常的多,倘若不知道緣故,難免就要生出誤會,瞠目結舌了。


    【實際上,這條線路的人越多,越是說明北方的境況不好,產生了大量的流民,而內陸的人口是呈現一個越來越少的下降姿態的……】


    周老七在筆記本裏記下了原因,並寫出了自己的疑惑,【萊蕪這裏到底運走了多少流民,內陸的人口現在到底有多少?我們從獅子口上岸後,應該就能有答案了,獅子口的人口是絕對不會少的,但是出了獅子口到盛京,這一路上應該就不多了,這裏經過了多年的戰事,要恢複起來不容易,可能從盛京到建新的話,三四天看不到人將成為常態吧】


    在這行筆記下麵,他隨意地寫了幾句零散的感想,【才不到九月,早晚就很涼了,我衣服帶夠了嗎?】——此外則是大量的拚音,拚音明顯分為兩種語係,周老七是抓住機會在學習建州土話和衛拉特的韃靼土話了。


    船到獅子口之後,他們下船運貨,一路走到盛京,路上的人口密度和周老七的判斷是相吻合的:獅子口很繁華,但出了獅子口,住戶就明顯少了,這裏經年戰亂,農耕基本荒蕪,一些有耕作痕跡的地方,至少都拋荒了十年以上,現在也還沒有恢複的意思,村落很少,裏麵的人也不多,隊伍要獲得補給就很困難了。主食必須得自帶,配餐倒是還好,艾黑子他們一幫人下了船上了陸地,就是一條活龍,隨時都能去狩獵,肉食反而常有,不比在船上差許多。


    等到隊伍過了盛京(很小的城市,人也不多,都是兵,明顯在恢複之中),重新進入買活軍的地盤,往建新而去時,周老七的筆記不再如之前十幾天那樣簡短了,這一天他記載了一條長長的觀察日記,同時在第一句後頭打了好幾個問號。


    【奴兒幹都司的住民比我想得要多得多了……這裏已經是大關外了,按說應該是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


    【可是,這兒的人怎麽這麽多???為什麽有這麽多人在小冰河時期,還往北走,自發地跑來開拓一年有半年大雪封山的遼東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買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井烹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井烹香並收藏買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