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順路要去一趟山東港,在雍正的默許下,山東港口和進出口商行和西北的青海一樣是海棠的地盤,對裏麵的管理收益他從不過問。
他沒有明說,但是暗示得很明顯。
青海必然是要在海棠百年之後歸朝廷治理,哪怕他心裏再疼弘陽也不會讓弘陽再做一屆的青海王。他怕的是將來自己老去,弘暉的兒孫要對弘陽的兒孫下手,到時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不想現在關係很好的兩家人因為權力最後拔刀相向。
因為青海港有水軍,所以現在歸海棠管理調遣,將來海棠去世後,如果海棠的兩個孩子有能力,他不介意讓弘陽和瑩瑩中的一個去接管水軍,但是這不是世襲的,是靠本事的。
能給妹妹的子女留下的就是銀子,他已經打算好了,將來在銀錢上不虧待妹妹一家,如果孩子有本事,自然是國之棟梁,不吝嗇提拔。如果沒本事,那就做富家翁享受富貴。
他的這番安排海棠同意,如果子孫沒本事就不用出來做官了,對他自己對百姓都不是什麽好事兒。
到了港口,整個隊伍做休整上岸補充淡水和蔬菜,費莫氏則是帶兩個孩子下船去鎮上逛逛。
曾經荒涼的地方現在成了繁華的大城,就是沒有城牆。民居從海岸線向陸地延伸,街上叫賣聲一片,南北腔調都有。
街上大家談論的話題都是掙錢,說前幾日某個大戶人家蓋房子,從南洋買了柚木,整整三十根,要做家具。
隨後就有人說:“這算什麽,去年城東挨著府衙的那家,是本地人,早先窮得連稀粥都喝不上,祖墳冒青煙遇到了好時候,這港口一開掙了錢,要蓋祖宅,別說柚木了,全部用沉香木做房梁。”
大家紛紛發出感慨聲。
這份奢華連費莫氏聽了就咋舌。
因為船隊要在港口停幾天,海棠要巡視港口和造船廠,晚上弘暉帶著一家人陪海棠吃飯,費莫氏就說起了這事兒。
海棠則說:“這是窮人暴富,隻為了享受,卻不做長遠的打算,將來隻怕家業守不住。”
海棠以前對那些老道理嗤之以鼻,總覺得節約勤儉是過時的玩意,有錢就要花,及時行樂才行。可是經曆得多了才覺得這是真道理,她雖然避免自己和很多油膩的中年人一樣以一種過來人的口吻勸小輩要節約,要勤儉,不要攀比,不要超前消費,不要在意麵子,還是會跟他們說人要有長遠的打算,不能為了時下的快樂就揮霍掉未來的資本。
但是皇家比任何人家都在意家族傳承,一旦家業不能傳承,就意味著國破家亡。
所以弘暉看兒子生龍活虎地扒拉晚就陷入了沉思。
此時圓明園九州清晏裏麵,雍正看著躺在地上的二哈,問它:“今兒是大雞腿,不吃嗎?”
“汪。”
“奇了怪了,你居然有不吃肉的時候。”雍正心裏冒出一個可怕的想法,他立即跟蘇培盛說:“讓貓狗房的太監過來。”
沒一會貓狗房的太監排
著隊提著燈籠從橋上來到了寢宮前麵。隨後進去就看到二哈躺在地毯上。
雍正說:“看看二哈怎麽樣了?”
幾個太監舉著蠟燭檢查,二哈乖乖的沒有鬧,任憑太監把它搬來搬去的檢查。雍正在回憶最近一陣子二哈的表現,二哈往年就喜歡啃家具,隻要它能啃,什麽屏風門檻桌子腿都沒逃過它的狗嘴,內務府裏麵修補家具的人最近很受重用,沒少給雍正的寢宮修補家具。可如今二哈似乎不愛啃了,也沒聽見嬪妃們罵二哈這傻狗又禍害東西了。
這幾個太監檢查後跟雍正說:“二哈這是老了。”
雍正歎息一聲,二哈的衰老是緩慢的,讓人很容易忽略過去。
太監也給了解決辦法:“做些肉丸肉糜喂下去,平日帶著它出去走走就行。”這不是病了,所以也沒開藥。
雍正就很傷心,第二天罕見地詢問起自己的陵寢修建進度。
實際上他的陵墓還沒營建,他繼位後開始給自己選萬年福地,但是景陵附近沒什麽好地方,有地下水不說,沙土中帶著石頭,這種土壤修建陵墓很容易出意外,因此在選陵大臣的尋找下,選在了易州太平峪,就是保定易縣。
但是雍正本人摳門,選好了地方,考慮到要花錢,他想日後再修建,因此還沒動工。
十三阿哥問:“皇上是否讓現在動工?”
雍正在省錢和安置愛寵之間最後選擇了省錢,他說:“先不修,如今國庫沒多餘的錢,還要補上虧空,內務府也不寬裕,再說吧。”
他說的這個補虧空,是雍正元年時候查各處的虧空,責令官員填補。
經過他的一番追繳之後,確實收回來一些,但是和虧空相比隻-->>
能說不足十分之一。當時戶部查出直隸“自康熙十八年至五十三年,直省止虧空銀八百餘萬兩,米穀一百九十餘萬石。自五十四年至六十一年二月,直省乃虧空銀九百一十三萬餘兩,米穀二百四十二萬石。”
雍正發狠讓曆任官員填補,補不上的子孫補,子孫不願意補的直接抄家。甚至後來發展到不問子孫願不願意補,直接抄家。
內務府的一個官員貪汙了二百萬銀子,雍正直接拿他的家產衝抵。
針對抄家這事兒,很多人家用變賣逃避追繳和抄家,雍正才不管這些,直接把變賣的物件追回來。
這裏麵和他過招的就是十二阿哥允裪,他就是用變賣的辦法藏匿資產,一般人不敢去找他的麻煩,更不敢去抄他的家。十三阿哥還去勸過,十二阿哥的答複是他在籌錢,讓寬限些日子。可是這寬限的日子一拖再拖,最後雍正讓李衛去他家,李衛去了,跟十二阿哥說自己看上什麽就要拿什麽,這下十二阿哥才補繳。
除了變賣資產,把虧空轉成挪用等各種辦法後,有的貪官沒了主意,直接吊死,來個人死漲銷。但是雍正才不管這樣:“叫他子孫做個窮人!”這賬讓子孫還!
如果說沒有子孫,也真的沒錢,追不回來怎麽辦?
這錢國庫還,國庫融金也有損耗,這
個損耗有一定的配額,往年都是倉儲侍郎和守倉的人一起分了,往後要拿這個還虧空。
同樣各級衙門要對追不回來的錢還虧空,設定了年限,務必在這些年裏把虧空給補齊了。
將近三年的時候,田文鏡把河南的虧空都給追了回來,這簡直是天下獨一份。雍正聽說之後高興地撫掌大笑,覺得田文鏡真的是能臣。
這三年追繳讓國庫的銀子放不下,但是摳門的雍正還是不舍得花錢。海棠的經費才有五百萬,五百萬夠幹嗎?
海棠在船上說:“你阿瑪那人真的摳門啊!區區五百萬就讓我幹兩件大事兒,這真是一魚兩吃。()”
美死他了。
說到這筆錢,弘暉都發愁,就問:“您打算怎麽用這筆錢撬動這兩件大事。?[()]?『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海棠就說:“首先,安置棚民不能隻給他們編入戶籍劃分宅地這麽簡單,你阿瑪的意思是要給他們找到生財之道,別的都好說,這生財之道可不好找啊!”
弘暉當時很興奮,覺得自己又要參與到一件大事裏麵,就如當初錢糧大戰時候一樣,現在看姑媽似乎都沒招,就開始冷靜下來,幫著想辦法。
海棠實際上心裏有辦法,她就說:“這盤大棋其實很好下,但是這招隻能我用,一般人用不好,我就擔心他們玩到半路玩脫了。這樣,你去錢莊用我的名義借銀子出來,能借多少借多少。”
“借錢?”
“是啊,先去借錢,這和徙木立信是一個道理,想讓大家信賴錢莊,願意把錢存進去,就要讓天下看看,就是本王去借錢也要還!先把這規矩立下,就是天王老子借錢都要還,給儲戶們吃顆定心丸。”
“嗯,借錢安置棚民,是這個意思嗎?”
“嗯,不光是要安置棚民,還要在安置棚民的事情裏有油水可撈,讓那些官員和土司們忍不住要下場!下場之後再把他們給吃了,他們的資產拿來還賬。這樣安置棚民和改土歸流兩難自解。”
弘暉忍不住皺眉:“您說的侄兒都懂,隻是這事兒怎麽做?”這裏麵不好操作啊!什麽好處會讓各處都蠢蠢欲動?
海棠說:“給你知道也無妨,你去找傲霜,讓她把那個藍絨盒子給你。”
弘暉站起來去找海棠的侍女,拿來了一個密封的藍絨盒子。
海棠把盒子打開,裏麵是用油紙包裹著的深灰色粉末。
海棠抓了一把放到了杯子裏,用勺子攪拌了一下,調出黏稠的糊糊,跟弘暉說:“這杯子你別動,就這麽拿回去吧,明天你就能見分曉,記得別給百歲玩兒。”
“這是芝麻糊嗎?聞著也不香啊!”
海棠一邊收著剩下的粉末,一邊說:“這叫水泥!石頭做的,可別讓你兒子吃了。這可是好東西!明天我給你講他們能幹什麽用。”
“您這是哪兒弄來的?”
“我讓火器營燒的,他們弄了十幾年才弄出來的,這配方很穩定了,隻要有工具就能量產。不過好用都是他們自己吹的,好不好用這次就是檢驗的機會。”
弘暉聽完更好奇了,心裏百爪撓心,低頭看看杯子,真的很像一杯芝麻糊,杯子拿在手裏沉甸甸的。
“這玩意真的有用?”
“有大用!你等著瞧吧。”!
()
他沒有明說,但是暗示得很明顯。
青海必然是要在海棠百年之後歸朝廷治理,哪怕他心裏再疼弘陽也不會讓弘陽再做一屆的青海王。他怕的是將來自己老去,弘暉的兒孫要對弘陽的兒孫下手,到時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不想現在關係很好的兩家人因為權力最後拔刀相向。
因為青海港有水軍,所以現在歸海棠管理調遣,將來海棠去世後,如果海棠的兩個孩子有能力,他不介意讓弘陽和瑩瑩中的一個去接管水軍,但是這不是世襲的,是靠本事的。
能給妹妹的子女留下的就是銀子,他已經打算好了,將來在銀錢上不虧待妹妹一家,如果孩子有本事,自然是國之棟梁,不吝嗇提拔。如果沒本事,那就做富家翁享受富貴。
他的這番安排海棠同意,如果子孫沒本事就不用出來做官了,對他自己對百姓都不是什麽好事兒。
到了港口,整個隊伍做休整上岸補充淡水和蔬菜,費莫氏則是帶兩個孩子下船去鎮上逛逛。
曾經荒涼的地方現在成了繁華的大城,就是沒有城牆。民居從海岸線向陸地延伸,街上叫賣聲一片,南北腔調都有。
街上大家談論的話題都是掙錢,說前幾日某個大戶人家蓋房子,從南洋買了柚木,整整三十根,要做家具。
隨後就有人說:“這算什麽,去年城東挨著府衙的那家,是本地人,早先窮得連稀粥都喝不上,祖墳冒青煙遇到了好時候,這港口一開掙了錢,要蓋祖宅,別說柚木了,全部用沉香木做房梁。”
大家紛紛發出感慨聲。
這份奢華連費莫氏聽了就咋舌。
因為船隊要在港口停幾天,海棠要巡視港口和造船廠,晚上弘暉帶著一家人陪海棠吃飯,費莫氏就說起了這事兒。
海棠則說:“這是窮人暴富,隻為了享受,卻不做長遠的打算,將來隻怕家業守不住。”
海棠以前對那些老道理嗤之以鼻,總覺得節約勤儉是過時的玩意,有錢就要花,及時行樂才行。可是經曆得多了才覺得這是真道理,她雖然避免自己和很多油膩的中年人一樣以一種過來人的口吻勸小輩要節約,要勤儉,不要攀比,不要超前消費,不要在意麵子,還是會跟他們說人要有長遠的打算,不能為了時下的快樂就揮霍掉未來的資本。
但是皇家比任何人家都在意家族傳承,一旦家業不能傳承,就意味著國破家亡。
所以弘暉看兒子生龍活虎地扒拉晚就陷入了沉思。
此時圓明園九州清晏裏麵,雍正看著躺在地上的二哈,問它:“今兒是大雞腿,不吃嗎?”
“汪。”
“奇了怪了,你居然有不吃肉的時候。”雍正心裏冒出一個可怕的想法,他立即跟蘇培盛說:“讓貓狗房的太監過來。”
沒一會貓狗房的太監排
著隊提著燈籠從橋上來到了寢宮前麵。隨後進去就看到二哈躺在地毯上。
雍正說:“看看二哈怎麽樣了?”
幾個太監舉著蠟燭檢查,二哈乖乖的沒有鬧,任憑太監把它搬來搬去的檢查。雍正在回憶最近一陣子二哈的表現,二哈往年就喜歡啃家具,隻要它能啃,什麽屏風門檻桌子腿都沒逃過它的狗嘴,內務府裏麵修補家具的人最近很受重用,沒少給雍正的寢宮修補家具。可如今二哈似乎不愛啃了,也沒聽見嬪妃們罵二哈這傻狗又禍害東西了。
這幾個太監檢查後跟雍正說:“二哈這是老了。”
雍正歎息一聲,二哈的衰老是緩慢的,讓人很容易忽略過去。
太監也給了解決辦法:“做些肉丸肉糜喂下去,平日帶著它出去走走就行。”這不是病了,所以也沒開藥。
雍正就很傷心,第二天罕見地詢問起自己的陵寢修建進度。
實際上他的陵墓還沒營建,他繼位後開始給自己選萬年福地,但是景陵附近沒什麽好地方,有地下水不說,沙土中帶著石頭,這種土壤修建陵墓很容易出意外,因此在選陵大臣的尋找下,選在了易州太平峪,就是保定易縣。
但是雍正本人摳門,選好了地方,考慮到要花錢,他想日後再修建,因此還沒動工。
十三阿哥問:“皇上是否讓現在動工?”
雍正在省錢和安置愛寵之間最後選擇了省錢,他說:“先不修,如今國庫沒多餘的錢,還要補上虧空,內務府也不寬裕,再說吧。”
他說的這個補虧空,是雍正元年時候查各處的虧空,責令官員填補。
經過他的一番追繳之後,確實收回來一些,但是和虧空相比隻-->>
能說不足十分之一。當時戶部查出直隸“自康熙十八年至五十三年,直省止虧空銀八百餘萬兩,米穀一百九十餘萬石。自五十四年至六十一年二月,直省乃虧空銀九百一十三萬餘兩,米穀二百四十二萬石。”
雍正發狠讓曆任官員填補,補不上的子孫補,子孫不願意補的直接抄家。甚至後來發展到不問子孫願不願意補,直接抄家。
內務府的一個官員貪汙了二百萬銀子,雍正直接拿他的家產衝抵。
針對抄家這事兒,很多人家用變賣逃避追繳和抄家,雍正才不管這些,直接把變賣的物件追回來。
這裏麵和他過招的就是十二阿哥允裪,他就是用變賣的辦法藏匿資產,一般人不敢去找他的麻煩,更不敢去抄他的家。十三阿哥還去勸過,十二阿哥的答複是他在籌錢,讓寬限些日子。可是這寬限的日子一拖再拖,最後雍正讓李衛去他家,李衛去了,跟十二阿哥說自己看上什麽就要拿什麽,這下十二阿哥才補繳。
除了變賣資產,把虧空轉成挪用等各種辦法後,有的貪官沒了主意,直接吊死,來個人死漲銷。但是雍正才不管這樣:“叫他子孫做個窮人!”這賬讓子孫還!
如果說沒有子孫,也真的沒錢,追不回來怎麽辦?
這錢國庫還,國庫融金也有損耗,這
個損耗有一定的配額,往年都是倉儲侍郎和守倉的人一起分了,往後要拿這個還虧空。
同樣各級衙門要對追不回來的錢還虧空,設定了年限,務必在這些年裏把虧空給補齊了。
將近三年的時候,田文鏡把河南的虧空都給追了回來,這簡直是天下獨一份。雍正聽說之後高興地撫掌大笑,覺得田文鏡真的是能臣。
這三年追繳讓國庫的銀子放不下,但是摳門的雍正還是不舍得花錢。海棠的經費才有五百萬,五百萬夠幹嗎?
海棠在船上說:“你阿瑪那人真的摳門啊!區區五百萬就讓我幹兩件大事兒,這真是一魚兩吃。()”
美死他了。
說到這筆錢,弘暉都發愁,就問:“您打算怎麽用這筆錢撬動這兩件大事。?[()]?『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海棠就說:“首先,安置棚民不能隻給他們編入戶籍劃分宅地這麽簡單,你阿瑪的意思是要給他們找到生財之道,別的都好說,這生財之道可不好找啊!”
弘暉當時很興奮,覺得自己又要參與到一件大事裏麵,就如當初錢糧大戰時候一樣,現在看姑媽似乎都沒招,就開始冷靜下來,幫著想辦法。
海棠實際上心裏有辦法,她就說:“這盤大棋其實很好下,但是這招隻能我用,一般人用不好,我就擔心他們玩到半路玩脫了。這樣,你去錢莊用我的名義借銀子出來,能借多少借多少。”
“借錢?”
“是啊,先去借錢,這和徙木立信是一個道理,想讓大家信賴錢莊,願意把錢存進去,就要讓天下看看,就是本王去借錢也要還!先把這規矩立下,就是天王老子借錢都要還,給儲戶們吃顆定心丸。”
“嗯,借錢安置棚民,是這個意思嗎?”
“嗯,不光是要安置棚民,還要在安置棚民的事情裏有油水可撈,讓那些官員和土司們忍不住要下場!下場之後再把他們給吃了,他們的資產拿來還賬。這樣安置棚民和改土歸流兩難自解。”
弘暉忍不住皺眉:“您說的侄兒都懂,隻是這事兒怎麽做?”這裏麵不好操作啊!什麽好處會讓各處都蠢蠢欲動?
海棠說:“給你知道也無妨,你去找傲霜,讓她把那個藍絨盒子給你。”
弘暉站起來去找海棠的侍女,拿來了一個密封的藍絨盒子。
海棠把盒子打開,裏麵是用油紙包裹著的深灰色粉末。
海棠抓了一把放到了杯子裏,用勺子攪拌了一下,調出黏稠的糊糊,跟弘暉說:“這杯子你別動,就這麽拿回去吧,明天你就能見分曉,記得別給百歲玩兒。”
“這是芝麻糊嗎?聞著也不香啊!”
海棠一邊收著剩下的粉末,一邊說:“這叫水泥!石頭做的,可別讓你兒子吃了。這可是好東西!明天我給你講他們能幹什麽用。”
“您這是哪兒弄來的?”
“我讓火器營燒的,他們弄了十幾年才弄出來的,這配方很穩定了,隻要有工具就能量產。不過好用都是他們自己吹的,好不好用這次就是檢驗的機會。”
弘暉聽完更好奇了,心裏百爪撓心,低頭看看杯子,真的很像一杯芝麻糊,杯子拿在手裏沉甸甸的。
“這玩意真的有用?”
“有大用!你等著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