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弘曆已經發現了皇父的不悅,心裏雖然緊張,還是鎮定地說道:“隻是每次發水都要朝廷賑災,這也不是長久之計。”


    雍正看著他,問道:“那你有什麽好辦法嗎?”


    弘曆往前走了幾步說:“阿瑪,您看啊,直隸有很多空地,不如讓八旗去耕種,讓他們忙時耕種,閑來出工去修河挖河堤,既能清淤還能種地。”


    “種地這事兒朕覺得有門,就是清淤……朕問你,這麽一來會不會把八旗改兵為民呢?”


    “這……”弘曆不好說,他沒那麽大膽子說這個。


    十三看侄兒被問住了就幫著解圍:“八旗是咱們的根本,然而這些年來人丁滋生,人口著實龐大。也可讓一部分人耕種,總不能人人披甲吧。再有就是八旗是吃糧當差的,人口再滋生下去國庫難以承受,自給自足很有必要。”


    弘曆立即說:“是,是這個道理。”


    實際上雍正初年和康熙早年還不一樣。康熙年間一直喊著京旗回屯卻推行不下去,誰都不願意離開中原這花花世界回到冰天雪地的關外。然而隨著海棠開了三大軍港,多餘的人口瞬間有了就業方向,整個港口除了上船作戰的水軍外,負責軍艦保養、防衛軍港安全、船廠的安保等都需要人。光是這些地方一下子把正當年的八旗兵丁吸引去了。港口又是肥差,油水或多或少都能弄到一些,有了俸祿和油水養著家小,這些年來也沒人喊著京旗回屯。都有差事可做,也沒那麽多人打架鬥毆,京城裏麵管理旗人治安的步軍統領衙門也沒以前那麽忙了。


    就如這次,海棠去湖廣一帶,水泥廠的監工就是旗人,為了保護水泥廠八旗駐防此處,因此人手就這樣一點點用完了。京畿附近的百姓都是一些婦孺和包衣人家,需要安置的也就是包衣旗和漢軍旗。


    盡管如此,雍正還是想讓這些閑著的人有事幹,他心裏不樂意養閑人。可是安置旗人去種地這差事不好幹,因為京城周圍的土地都屬於八旗共有資產,當初跑馬圈地,圈的就是京畿和北方的土地。如果土地分給他們本旗的旗人自然不會說什麽,分給不相幹的包衣和漢軍旗能立即鬧起來。


    雍正自信自己能推行下去,但是到了別人手上就未必能推行得下去了。


    他跟弘曆說:“你這說的也是正事,你今兒說這個是想領了這個差事?”


    弘曆笑著說:“兒子知道自己的斤兩,兒子年紀小,哪敢扛這樣的重擔,請皇阿瑪擇賢臣辦理,兒子跟著他學就好。”


    雍正看看十三,十三剛要開口,雍正伸手阻止他請纓。


    如果弘曆想要跟著他十三叔幹活,直接說請十三教他就行,難道這事兒不能當麵說嗎?他既然不說,又說是“


    賢臣”,就把這幾l位宗室王排除了。


    雍正問:“你覺得誰能當此大任?”


    弘曆立即說:“馬齊大人您覺得如何?”


    雍正看著他說:“馬齊年紀大了,不說年紀,他的身份怕是不能服眾。”八旗的


    旗主是各個王府的主人(),這些親王郡王哪裏會給馬齊麵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心情好了稱讚馬齊一聲老大人,心情不好了能當麵罵他是奴才。


    再說馬齊為人圓滑,滑不溜手的馬齊會認真執行嗎?


    雍正說:“區區一個馬齊壓不住場麵啊!”


    弘曆立即說:“兒子還想請十二叔出來幫襯。”


    雍正是奪嫡的大贏家,想到馬齊和十二的姻親關係,再看看弘曆,瞬間笑了。弘曆這些小動作讓他發笑,他就說:“嗯,這樣也行,還有其他人嗎?”


    弘曆搖頭說:“人多不好辦事,有這兩位就夠了。”


    雍正就知道他們這趟是瞎折騰,弘曆要想辦事兒最少要找兩三個鐵帽子王,這些鐵帽子王都是旗主,就是下麵不答應旗主王爺也能壓得下去。他要真的跟著十二出去辦事,就等著被雅爾江阿他們下絆子吧。


    孩子有心思了,就該教育一番,讓他吃點苦頭,也要讓他知道十二是順風幫他,逆風不會出力的。他說:“行,朕下午就叫你十二叔來說這事兒。”


    十三看了一眼弘曆,心裏想幫弘曆一把,就說:“你十六叔最近在忙什麽?不如請他一起去。”


    十三的意思是都是親叔叔,你十六叔去了正合適,不會像別的鐵帽子王一樣麵子情,出工不出力,他肯定給你出力。


    但是弘曆想的是十六叔是大哥的鐵黨,他們兩個自小在一起玩到大的,十六叔注定不會跟自己一心,何必帶著他。


    弘曆笑著說:“最近莊王府的先王要三周年祭,他最近很忙,不敢打擾他。”


    這理由都扯出來了,十三也就沒再說什麽。


    雍正不想在這事兒上費太多口舌,就跟十三說:“你姐姐的信看完了嗎?”


    &nb-->>


    sp;十三阿哥立即把心思放到安置棚民這件事上,就說:“看了,姐姐這麽做其實沒什麽,她乃是攬總的人,不能被困在一地,一兩個月處理一省,這速度其實不算快,您別忘了,她身上還有改土歸流的差事在啊!安置棚民需要兩三年,但是改土歸流不能拖太久,就怕遲則生變。”


    改土歸流才是大事!


    雍正點頭,就跟十三說:“你姐姐怕是今年不能去木蘭了,朕本來想著今年讓弘暉去呢,看來弘暉也去不了了,今年你去吧。”


    十三說:“弟弟去沒什麽,就是弟弟沒姐姐做得好,要不然弟弟去一趟南方?詢問今年怎麽訓練八旗,再有就是替您看看南方安置棚民到底是什麽局麵。”


    雍正說:“嗯,你這主意好,弘時跟著你六哥,弘曆要跟著你十二哥,弘陽朕有差事給他,你就把弘杲弘明和你們家弘昌帶去吧。對了,弘暾怎麽樣了?”


    十三阿哥皺眉:“還病著呢。”


    兄弟兩個對著歎口氣。


    弘曆麻了,他也想去江南啊!


    弘曆晚上就看到幾l個堂兄弟歡歡喜喜來的和雍正辭別,雍正板著臉說:“去了不可淘氣,你們是侍奉著怡親王去的,路上把人照顧好。你們去了是跟著學的,別指手畫


    ()腳,隻管看著就行。”


    弘杲他們笑得傻乎乎的,在他們看來這就是出門玩兒,順便學習一下。出遠門的機會可不多,這次自然珍惜,因此齊齊答應了一下,就退回家收拾東西去了。


    晚上弘陽帶著大包小包去了老六阿哥家的園子,讓弘杲把東西給海棠帶去。


    弘陽從懷裏拿出一封信交給弘杲:“這個給我額娘。”


    弘杲接著說:“放心,我肯定給姑媽送去。”


    六福晉剛從烏雅氏跟前回來,聽說弘陽來了,就來到了弘杲的院子裏。


    六福晉進門就笑著說:“坐著坐著,別起來了,今兒太後還問你媳婦呢,最近幾l日怎麽樣?你抽空帶你媳婦去一趟太後跟前,老人家很惦記。”


    弘陽還是站起來請安,笑著回答:“剛不孕吐,這些日子折騰的臉都瘦了,下巴跟錐子似的。”


    六福晉說:“唉,懷孕哪有不受罪的,我們家有些新醋,聽說你媳婦愛吃酸的,你等會帶走一些。”


    弘陽答應了一聲,六福晉又在這裏說了會兒話,留下他們兄弟聊天就回去了。


    第二日十三阿哥帶著一群侄兒上了船,漕運衙門給他們特意調撥了快船,按照海棠走過的路線從入海口逆流而上進入長江,在洞庭湖和長江相連的地方進入洞庭湖。


    這計劃好好的,但是靠近湖廣一帶,長江上就開始擁擠起來。哪怕表明是官船,負責江上調度的小吏也說:“前麵都是船,這會兒別說官船,就是戰船也過不去,不插隊大家都能慢慢地過去,一旦插隊今兒一天誰都別想動彈一下。”


    十三阿哥就讓船隊擠在民船貨船裏麵慢慢過去,因為船行很慢,此時也有閑心看江麵上的船。


    這些船吃水很深,上麵運送的糧食,水果,還有一筐筐活雞活鴨。這還是貨物普通的船,放眼望去,能想到的貨物這裏都有,甚至還有花船夾在裏麵,船頭上的女人對著周圍笑著招手不停地搔首弄姿。


    十三阿哥忍不住說:“這有了錢各種人都來了,真是泥沙俱下。”


    到了晚上,江麵上還有差人當差,弘杲性子活潑,踩著自家的船跳到別人家的船上亂竄,跑了一圈回來跟十三阿哥說:“十三叔,侄兒知道為什麽去的時候很慢了,想進去要登記造冊。剛才侄兒去看了一眼,有小吏問流民是哪兒來的,想在湖廣落籍還是想賺錢回原籍去,有人想在這裏落籍,有的卻說是想回到原籍。想落籍的全家要入籍,想回原籍的也要畫押,可慢了。”


    十三阿哥覺得慢點沒什麽:“慢點沒什麽,這一步至關重要,要精心才行。”


    船隊慢慢往前走,到了後半夜,他們的船到了水上關卡處,有小吏催著船上所有人出來登記。


    就有侍衛搭話,說是這是京裏來的欽差,要去見勇王的,請給個方便現在放行。


    一群小吏笑起來:“你們是京裏來的?爺們也是京裏來的,別說欽差了,就是勇王打這邊過也要出示出入證,利索地來□□,磨磨蹭蹭的小心吃虧!”


    侍衛進去告訴十三阿哥,十三阿哥說:“辦,為什麽不辦?就說本王的腿不方便走動,就不出去了,讓他們來船上辦。”


    侍衛出去說他們大人腿不方便走動,請上船來。誰知小吏們不上來,說道:“萬一你們要賄賂爺們呢?萬一你們到時候倒打一耙說爺們勒索你們呢?少廢話,腿不行抬著出來,露個麵罷了,不能見人啊!”


    十三阿哥聽了就扶著太監的手說:“還是姐姐會治軍,依稀可見細柳營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