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瑩瑩回家,紮拉豐阿等著她吃飯,父女兩個剛坐下,安康顛顛地跑來要陪著瑪法一起吃。
現在雖然是秋季,穿的衣服卻不太厚,但是小姑娘鼓鼓的小肚子和她身邊太監侍女們連忙阻止她再吃得著急模樣能證明這丫頭打算吃六頓飯。
就是一天當中和額娘吃三頓,和瑪法姑姑一起再吃二頓。
紮拉豐阿就說:“不能再吃了,晚上睡覺呢,吃得多了肚子疼。”
但是小饞貓就是想吃,紮拉豐阿對付她有經驗,讓人把豬肉幹切成手指粗細拿來給她磨牙。
晚上瑩瑩送安康去嫂子跟前,月娥就問:“我聽說妹妹要找地方建園子?咱們家這麽大,妹妹本就是主人,想住在哪兒都行,怎麽還要建園子?是嫂子管家不嚴有人在妹妹耳邊說什麽了嗎?是誰這麽大膽妹妹隻管說,嫂子明日就處置了她們。”
月娥對這事兒很上心,這是個小姑子,又不是個小叔子,接觸不多,和他們這個小家沒任何矛盾,在世人眼裏兄妹兩個更沒有王府的繼承權之爭。未婚的小姑子搬出去,讓外邊看來就是她做嫂子趕婆家妹妹出門,這關係到他們夫妻的聲譽,更關係到她在婆婆公公眼裏的形象。她不得不現在問清楚再決定怎麽應對這件事。
瑩瑩就說:“嫂子誤會了,不是家裏的事兒,家裏這麽大,各處仆從這麽多,各處井井有條都是嫂子的功勞,額娘常在我跟前誇你,讓我學著嫂子。
之所以現在找園子是因為周圍沒空地了,眼看著小舅舅和各位兄弟都長大了,隻怕這西郊的地皮越來越少,我想趁著這個時候不論大小先占住一片園子,將來我成婚了帶著孩子也有地方住。和額娘阿瑪還有嫂子哥哥來往也方便,要不然往這邊來一趟坐車都要一個時辰,也太遠了。”
月娥放心下來,她笑著說:“未雨綢繆也是該的。妹妹你看上哪裏了?嫂子幫你打聽。不瞞你說,上次榮憲公主去世的時候,我跟著大家一起坐,聽了不少東家長西家短,各個王府都想把自家的阿哥安排得近一點,有的是因為錢財不趁手沒提,有的是家裏大人不樂意出頭。
我跟你說,十二舅舅家的弘昌兄弟就想搬家,但是十二爺不給他張羅,他自己沒那麽大的力量,正各處想辦法。你要是有這個想法,阿瑪額娘也樂意,就早點動手,咱們家不缺銀子不缺人,隻怕遲者生變。”
瑩瑩頭一次發現嫂子也是消息靈通的人,也說了些實話:“額娘阿瑪那邊沒什麽,我隻要想動手,去宮裏求一求舅舅就行,我實話跟嫂子說吧,我回來後看了好幾天,這四麵八方都親自去看過了,合適的地方都挺遠。近處挑來挑去,我心裏還是喜歡顯親王家旁邊的那一處廢棄園子。”
月娥想了想,問:“妹妹說的是溫王後人延壽貝勒的宅子?”
這個溫王是豪格的兒子,豪格這一係有兩個王位,一個是鐵帽子親王,一個是普通的郡王。第一任郡王就是溫良郡王猛峨,延壽就是猛峨的兒子,到手的郡王爵位被他迷之操作弄得丟了又
回來,回來後又丟。最終在康熙年間因為黨附八阿哥被康熙下令革了。他本人也在康熙五十四年去世,幾個兒子也因為卷入奪嫡,死的死,革的革,如今隻靠奉恩將軍這個爵位撐著門麵,已經難以東山再起。
而當初的王府和後來興建的園子也被他們弄丟了,這園子現在屬於無主狀態。
雖然這園子的前主人是貝勒,但是拿園子的規模是郡王能享受的,因為延壽打地基的時候是郡王,建成就成了貝勒!
這樣好的地段這樣大的規模不是沒人打主意,可是大家都默認這裏除了皇子外別人都拿不到這塊地皮。
月娥就說:“妹妹眼光好,隻是看上這地方的人多著呢,除了幾位宮裏的阿哥爺,六舅舅家隻有一個兄弟,不會再尋覓園子,可是十二舅舅和十四舅舅家的兄弟多,據我所知十二舅舅家的弘昌兄弟和七舅舅家的弘曙大爺都看上了那邊,還不止,說不定也有其他人呢。()”
“嫂子剛才說十二舅舅不肯出麵,就是不肯為弘昌謀這個園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月娥點點頭:“十二爺那人恪守君臣之道,我聽你哥哥說前一陣子修皇陵,皇上要給十二舅舅順手修了,他不僅堅辭不受,還要把以前賞賜給他的福地換個地方。”
“換地方?”
月娥點頭:“換個不那麽吉的吉地。”
“為什麽?”瑩瑩說完就反應了過來,他怕後麵皇帝介意,把這吉地讓出來保的是子孫平安:“我就不該這麽問,十二舅舅太謹慎了,後來呢?四舅舅答應了嗎?”
“皇上不同意,他上一次折子就駁一次。最後還是大阿哥親自去十二舅舅家勸說,大阿哥去了兩回他才同意帶著子孫葬在皇陵旁邊。”
瑩瑩歎氣。
月娥說:“妹妹你不必歎氣,這事兒你去說準行,也不是因為額娘是婆婆我就吹噓,實在是她功勞多賞賜少,就跟人情一樣,積累得多了讓人怎麽還?你去要了皇上反而能鬆口氣。”
“嫂子這話說得對。我這兩日去探探口風,如果幾位皇子沒人惦記我就找舅舅討要,如果他們有這個念頭,我不好截和。”
“正是這個道理。”月娥想了想說:“問問也好,我聽的消息也有些不準的,我聽說宮裏的五爺盼著做親王,他大概瞧不上郡王家的園子,但是宮裏的六爺怎麽想的就不知道了。”
瑩瑩聽了進去,從哥嫂的院子出來後回去安歇。第二日進園子去了。
早上弘曆和弘晝來請安,瑩瑩就叫住了哥倆,因為已婚的幾個皇子都有園子,這會兒需要確定的就剩下兩個沒成親的。
瑩瑩問他們:“聽說你們的府邸建成了?接下來要在哪兒建園子?”
弘曆微笑不語,弘晝就說:“哪裏都行,有地方住不睡大街就夠了。現在這西郊人擠人,早不是咱們小時候的模樣了。你問這個幹嗎?”
瑩瑩說:“我也想要個園子,方便將來養我崽。”
弘晝哈哈笑起來,用手指刮自己臉,“不羞不羞,你個小姑娘說養自己崽,臉
()皮厚!”
瑩瑩對他挑眉,不接他的話。
弘晝問:“你看上哪兒了?”
瑩瑩大大方方地說:“就是顯王府旁邊的那片園子。”
弘晝也知道那裏,就說:“回頭你有空了去一趟顯王府,雖然顯王現在沒子嗣,然而他兄弟多,說不定有人也盯著那兒呢,提前打個招呼,要不然到時候他們家的人心裏疙疙瘩瘩。”
顯親王衍潢是榮憲公主的女婿,兩口子送公主的靈柩回巴林了,要過一陣子才能回來。瑩瑩顯然是不把顯王府的旁支看在眼裏,嘴裏應了一聲,但是為了麵上好看,打算明後兩天去一趟。
她跟弘晝說:“我知道了,謝謝你啦,我回舅舅跟前,回見!”
弘晝回答了一聲回見就準備走,弘曆叫住瑩瑩:“瑩瑩,你怎麽不問我?”
瑩瑩頭都沒回,高高興興地回禦書房去了。
弘晝拉他一把:“走吧。”人家站了半天你不回答,這會兒又找話,誰搭理你!
弘曆跟著回去了。
瑩瑩回到書房,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殷勤地給雍正夾菜。
雍正看著碗裏一堆菜,就說:“朕是知道你的,粘毛就是猴兒,今天殷勤過頭了嗎,說吧,有什麽事兒?”
“好舅舅,求你一件小事,”她把小手指伸出來掐著指尖說:“一點點,就一點點小的小事。”
雍正跟老六阿哥說:“這事兒肯定小不了!”
老六阿哥哈哈笑起來:“不妨先聽聽,行不行等會再說。”
“你這話有道理,說吧,你想辦什麽事兒。”
“四舅舅,我想把顯王府園子隔壁翻修一下住進去。”
雍正看了她兩眼:“準了!錢哪兒來啊?先說好,舅舅沒錢了。今年花錢花得凶!”
老六阿哥說:“她年紀小,不著急住進去,晚兩年等內帑有錢了再住進去是一樣的。”
雍正看著老六阿哥,瑩瑩立即說:“四舅你真好,謝謝四舅。六舅也好,謝謝六舅。”
老六阿哥哈哈笑起來。
雍正說:“朕是個好舅舅,不像是某些人,摳門成鐵公雞,隻會耍嘴皮子。”
老六阿哥當沒聽見,不過是開玩笑罷了,老四這做舅舅的不會真的一毛不拔,如果他還接話,糾纏下去就要變成一個舅舅出一半錢了。
晚上烏雅氏知道了,她沒看過那片地方,特別派太監出去看看,太監回來告訴她那片地方荒廢了將近十年,裏麵光是打掃清理就要花一段時間。最難辦的是房子,說不好,可是還能用,說還能用,但是各處掉灰,顯得有些腐朽。
總之這片地方想收拾得能主人要花大錢。
烏-->>
雅氏就傳信給雍正,讓他別管,她出錢給孫女收拾。
她也跟皇後說了:“我有些私房錢,大都是她額娘孝敬的,我留著也沒用,就給她用了,這是她額娘給她攢的,你們也別說什麽,更不能怨我偏心。”
皇後立即說:“看您說
的(),別說這錢是妹妹孝敬的?[()]?『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就是妹妹沒孝敬,也斷斷不會為這二五兩散碎銀子說嘴。”
對於雍正這個天子來說,他額娘的錢也確實是散碎銀子。烏雅氏就讓人清點自己的銀子,打算過幾天給瑩瑩送去。
晚上瑩瑩先回家跟紮拉豐阿說了這事兒,紮拉豐阿沒想到她這麽快把事兒辦了,就說:“這事兒阿瑪去辦,反正阿瑪也沒什麽事兒,給你看著收拾。明兒先請顯王這一支的人喝茶,不管怎麽說先把你附近的鄰居關係處好,免得日後出門遇到急赤白臉。”
瑩瑩應了。
紮拉豐阿瞬間給自己找到了活兒幹,晚上傳信到前麵給門口幾排侍衛班房,讓他們寫請柬送去,約人明日見麵。又把王府的執事們叫了一部分來,打算明天派他們去看看廢棄的園子,如果有些建築看著不能留就不必再留,先推倒,今年年底前收拾好了明年開工。
說到用錢,紮拉豐阿的意思是別用宮裏的錢,自家又不是缺錢,他跟瑩瑩說:“上月把去年賣鹽的銀子送來了,就在王府放著,你回去提一些出來夠你用了。”
瑩瑩以前對家裏有多少錢是從來不過問的,她當年年紀小,不缺吃喝,自然不關心,也沒人在她耳邊說這些。可是現在對錢很敏感,立即問:“每年都有銷鹽的銀子送來嗎?”
她太清楚賣鹽的利潤了,現在一想,額娘每年在青海的收入絕對是個大數字,加上進出口商行的那一點點分成,別看隻有一點點,對別人來說簡直是巨款。除此之外,她額娘還有零零碎碎的其他收入,家裏還要對門下人口每年貼補一些,貼補了都沒見有自家花錢為難的時候,說到底家裏絕對不缺錢。
紮拉豐阿不知道有多少錢,錢糧賬目是王府的太監總管也就是王府總管知道,就是賬房的那些錢串子們也僅僅是知道自己負責的那一部分。紮拉豐阿也不問,他進王府的時候是個窮光蛋,反正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王府供應,衣服配飾這些都是海棠置辦,用錢了說一聲就行。
紮拉豐阿這人沒花過什麽大錢,他也喜歡畫畫,最喜歡的是油畫,開支就是買顏料,後來也不買了,因為進出口商行給他帶回來,每次都說錢扣過了,不收他的錢,他更沒花錢的地方了。至於每個月出去和人看戲喝酒打賞的錢算不得什麽。
瑩瑩就在次日回王府去看。
盡管海棠笑話晉商們在家裏挖地窖藏銀子,實際上她也活成了自己嘲笑過的樣子。庫房的銀子隻是一部分,地下的錢窖裏麵全是用油紙包著的銀磚和金磚。
管家陪著瑩瑩下來看,他提著燈籠說:“這裏還算幹燥,靠近海子的哪一處地窖就很濕潤。咱們家的地窖每年都燒些木材驅蟲鼠,也年年檢查滅白蟻。”
早年這王府有一條通往皇宮的地道,那是康熙沒安全感,在康熙駕崩後海棠把這地道告訴了雍正。雍正不像是康熙那樣有隨時跑路的念頭,他很少在宮裏住,覺得這密道留著將來遺忘了容易生禍患,就堵上了。堵上後,王府這邊的入口海棠就改成了銀窖。
這些瑩瑩
()不知道,她看著這一層層的銀磚,覺得這麽放著是不對的。
該拿出去,這玩意都夠當儲備金開銀行了。
瑩瑩生出一個念頭:“要不,我開一家銀行?”
這念頭一冒出來她越思考越是覺得主意不錯!而且她也想好了,在境內開銀行沒意思,不如開到外麵去!
她心裏有了這個主意,就開始完善這主意。同時她吩咐管家給她提一些銀子出來做磚瓦木料的定金。
這事王府自有人去辦,她吩咐完了又在王府溜達一圈,眼看著下午了才準備出城回郎惠園。
就在她出城的路上路過一家酒樓,聽到上麵有人喊:“妹妹。”
她沒在意,就聽見自家的車頂上哐當一聲,掉下個蘋果,她打開車窗向上看,看到是五舅舅家的大表哥弘昇。
弘昇在樓上說:“妹妹,哥哥有話跟你說,你等下。”
瑩瑩在車裏等了一會,弘昇下樓來進了車子,說道:“這是我們家的請柬,六天後我嫡額娘過壽,請你們家去熱鬧熱鬧。”
“原來是舅媽大壽,肯定去。”
這時候樓上有人喊:“弘昇,你好了嗎?”
說著欄杆處出現了幾個人往下看,瑩瑩好幾年不在家,對宗室近支大部分都認識,但是也有很多不認識,就問:“那是誰啊?”
“你不認識,就是旁支的,平時都沒機會在皇上和你額娘跟前出現。”
瑩瑩納悶的問:“你不是送請柬的嗎?怎麽來這裏喝上了?”
“我也不想來,這不是半路被拉來了嗎?再說裏麵有很多自家人,像是弘皙二哥,弘晟大哥,還有你十二舅舅家的幾個兄弟,都在這裏呢。”
“誰組的局?”
“弘皙二哥啊!”
瑩瑩忍不住皺眉,就說:“要不然你跟我出城吧,你還有多少請柬沒送,下午送不完這樣醉呼呼地回去五舅舅肯定生氣。”
他想來想,問了車外的太監,發現還有十來家沒送,這裏麵就有親叔叔九阿哥和十一阿哥兩家。
他就說:“我阿瑪頂多罵我幾句,但是老太妃生氣了有可能會拿拐棍揍我。”就讓人跟樓上說一句,他帶著隨從跟瑩瑩走了。
瑩瑩在車上問:“怎麽十二舅舅家的兄弟和弘皙關係好?”
弘昇就說:“也不是說大家兄弟關係都好,就是偶爾有幾個好的。”他說到這裏立即說:“你可別多想啊,不能因為老一輩兒的交情就想到新一輩兒。這裏麵其實有弘曆的事兒!”
昔日在大家、心裏十二阿哥是廢太子的死忠,如今兩家的人關係親近,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這裏。弘昇趕緊給瑩瑩解惑:“弘曆一直針對十二叔家的兄弟,我也想不通為什麽,反正就是……”他想了一會措辭,低聲跟瑩瑩說:“弘曆那人不好評價,日後你盡量遠著他,反正哥哥就跟你說這麽多了。”
瑩瑩忍不住睜大眼睛,還是追問了一句:“為什麽?”
“為什麽?”兩家關係好,弘昇
看車裏沒其他人,雖然前麵駕駛艙裏麵有人,但是開車的人都嘴巴嚴,而且蒸汽機的噪音很大,開車的人未必聽見後麵說什麽。他坐到了瑩瑩身邊,兩人頭對頭,弘晟壓低聲音說:“他這人刻薄寡恩,對給他出過力的、肝腦塗地的,他能翻臉下死手!()”
這和老二阿哥對雍正的評價不一樣,雍正這人隻能說是分內外人,他對自己人是一點都不刻薄,相反很大方。對外人就沒法評價了。
弘曆的表現就是壓根不知道誰是他自己人。
弘晟說:“他那人德行薄,春天時候北麵牧場有馬瘟,因為發現及時沒什麽大損失,然而那都是戰馬,兵部自然出麵問詢。這種事查到最後少不得被兵部責怪,畢竟戰馬死了總要給上下一個交代啊!按照往年的例子,幾位叔叔說他一句不用心,罰他半年一年的俸祿這事兒就過去了。可是他不想得到這個評價,就讓下麵背鍋。
下麵兩個官員背鍋,過了兩個月,他轉頭把一個官員給彈劾了,說他有虧空,讓另一個背鍋的去辦這個有虧空的,然後這兩個人雙雙暴斃。?()『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暴斃?”
“嗯,一個中暑去世,一個去馬場巡視被馬踹了,說是踢著腦袋了,抬回去就嘔吐不止,當晚去世了。”
瑩瑩覺得邪門,她搖頭說:“應該不是吧,別說瘟疫,就是往年大雪凍死的,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大麵積戰馬死亡也是有的,我記得有一年一下子死了將近一萬戰馬,兵部雖然氣急敗壞,但是老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帶毛的本來就容易病死,他頂多被說幾句,了不起降職,怎麽就不願意挨這幾句批評呢。”
“誰知道,反正這事兒在大家眼裏,就是這兩個官兒死得太離奇。關鍵是他總是針對弘昌他們幾個兄弟,也不知道為什麽。”
瑩瑩想起嫂子說十二舅舅要求換陵的事兒來,以前十二舅舅是接受了陵寢安排的,可是後來為什麽又開始推辭了?甚至弘暉大哥親自上門去勸了幾次才不提。
瑩瑩總覺得其中有聯係。
她問弘昇:“弘暉大哥如何?我是問弘暉大哥針對十二舅舅家的兄弟嗎?”
“那自然不會,弘暉大哥很和氣,就是經常不在家,在家的時候咱們兄弟姐妹來往都挺好,他是坐不住的,天南海北哪兒都去,說來也奇怪,皇上怎麽不讓弘曆出門呢?”
別讓這煩人精在京城了!大家都討厭他。!
()
現在雖然是秋季,穿的衣服卻不太厚,但是小姑娘鼓鼓的小肚子和她身邊太監侍女們連忙阻止她再吃得著急模樣能證明這丫頭打算吃六頓飯。
就是一天當中和額娘吃三頓,和瑪法姑姑一起再吃二頓。
紮拉豐阿就說:“不能再吃了,晚上睡覺呢,吃得多了肚子疼。”
但是小饞貓就是想吃,紮拉豐阿對付她有經驗,讓人把豬肉幹切成手指粗細拿來給她磨牙。
晚上瑩瑩送安康去嫂子跟前,月娥就問:“我聽說妹妹要找地方建園子?咱們家這麽大,妹妹本就是主人,想住在哪兒都行,怎麽還要建園子?是嫂子管家不嚴有人在妹妹耳邊說什麽了嗎?是誰這麽大膽妹妹隻管說,嫂子明日就處置了她們。”
月娥對這事兒很上心,這是個小姑子,又不是個小叔子,接觸不多,和他們這個小家沒任何矛盾,在世人眼裏兄妹兩個更沒有王府的繼承權之爭。未婚的小姑子搬出去,讓外邊看來就是她做嫂子趕婆家妹妹出門,這關係到他們夫妻的聲譽,更關係到她在婆婆公公眼裏的形象。她不得不現在問清楚再決定怎麽應對這件事。
瑩瑩就說:“嫂子誤會了,不是家裏的事兒,家裏這麽大,各處仆從這麽多,各處井井有條都是嫂子的功勞,額娘常在我跟前誇你,讓我學著嫂子。
之所以現在找園子是因為周圍沒空地了,眼看著小舅舅和各位兄弟都長大了,隻怕這西郊的地皮越來越少,我想趁著這個時候不論大小先占住一片園子,將來我成婚了帶著孩子也有地方住。和額娘阿瑪還有嫂子哥哥來往也方便,要不然往這邊來一趟坐車都要一個時辰,也太遠了。”
月娥放心下來,她笑著說:“未雨綢繆也是該的。妹妹你看上哪裏了?嫂子幫你打聽。不瞞你說,上次榮憲公主去世的時候,我跟著大家一起坐,聽了不少東家長西家短,各個王府都想把自家的阿哥安排得近一點,有的是因為錢財不趁手沒提,有的是家裏大人不樂意出頭。
我跟你說,十二舅舅家的弘昌兄弟就想搬家,但是十二爺不給他張羅,他自己沒那麽大的力量,正各處想辦法。你要是有這個想法,阿瑪額娘也樂意,就早點動手,咱們家不缺銀子不缺人,隻怕遲者生變。”
瑩瑩頭一次發現嫂子也是消息靈通的人,也說了些實話:“額娘阿瑪那邊沒什麽,我隻要想動手,去宮裏求一求舅舅就行,我實話跟嫂子說吧,我回來後看了好幾天,這四麵八方都親自去看過了,合適的地方都挺遠。近處挑來挑去,我心裏還是喜歡顯親王家旁邊的那一處廢棄園子。”
月娥想了想,問:“妹妹說的是溫王後人延壽貝勒的宅子?”
這個溫王是豪格的兒子,豪格這一係有兩個王位,一個是鐵帽子親王,一個是普通的郡王。第一任郡王就是溫良郡王猛峨,延壽就是猛峨的兒子,到手的郡王爵位被他迷之操作弄得丟了又
回來,回來後又丟。最終在康熙年間因為黨附八阿哥被康熙下令革了。他本人也在康熙五十四年去世,幾個兒子也因為卷入奪嫡,死的死,革的革,如今隻靠奉恩將軍這個爵位撐著門麵,已經難以東山再起。
而當初的王府和後來興建的園子也被他們弄丟了,這園子現在屬於無主狀態。
雖然這園子的前主人是貝勒,但是拿園子的規模是郡王能享受的,因為延壽打地基的時候是郡王,建成就成了貝勒!
這樣好的地段這樣大的規模不是沒人打主意,可是大家都默認這裏除了皇子外別人都拿不到這塊地皮。
月娥就說:“妹妹眼光好,隻是看上這地方的人多著呢,除了幾位宮裏的阿哥爺,六舅舅家隻有一個兄弟,不會再尋覓園子,可是十二舅舅和十四舅舅家的兄弟多,據我所知十二舅舅家的弘昌兄弟和七舅舅家的弘曙大爺都看上了那邊,還不止,說不定也有其他人呢。()”
“嫂子剛才說十二舅舅不肯出麵,就是不肯為弘昌謀這個園子??()?『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月娥點點頭:“十二爺那人恪守君臣之道,我聽你哥哥說前一陣子修皇陵,皇上要給十二舅舅順手修了,他不僅堅辭不受,還要把以前賞賜給他的福地換個地方。”
“換地方?”
月娥點頭:“換個不那麽吉的吉地。”
“為什麽?”瑩瑩說完就反應了過來,他怕後麵皇帝介意,把這吉地讓出來保的是子孫平安:“我就不該這麽問,十二舅舅太謹慎了,後來呢?四舅舅答應了嗎?”
“皇上不同意,他上一次折子就駁一次。最後還是大阿哥親自去十二舅舅家勸說,大阿哥去了兩回他才同意帶著子孫葬在皇陵旁邊。”
瑩瑩歎氣。
月娥說:“妹妹你不必歎氣,這事兒你去說準行,也不是因為額娘是婆婆我就吹噓,實在是她功勞多賞賜少,就跟人情一樣,積累得多了讓人怎麽還?你去要了皇上反而能鬆口氣。”
“嫂子這話說得對。我這兩日去探探口風,如果幾位皇子沒人惦記我就找舅舅討要,如果他們有這個念頭,我不好截和。”
“正是這個道理。”月娥想了想說:“問問也好,我聽的消息也有些不準的,我聽說宮裏的五爺盼著做親王,他大概瞧不上郡王家的園子,但是宮裏的六爺怎麽想的就不知道了。”
瑩瑩聽了進去,從哥嫂的院子出來後回去安歇。第二日進園子去了。
早上弘曆和弘晝來請安,瑩瑩就叫住了哥倆,因為已婚的幾個皇子都有園子,這會兒需要確定的就剩下兩個沒成親的。
瑩瑩問他們:“聽說你們的府邸建成了?接下來要在哪兒建園子?”
弘曆微笑不語,弘晝就說:“哪裏都行,有地方住不睡大街就夠了。現在這西郊人擠人,早不是咱們小時候的模樣了。你問這個幹嗎?”
瑩瑩說:“我也想要個園子,方便將來養我崽。”
弘晝哈哈笑起來,用手指刮自己臉,“不羞不羞,你個小姑娘說養自己崽,臉
()皮厚!”
瑩瑩對他挑眉,不接他的話。
弘晝問:“你看上哪兒了?”
瑩瑩大大方方地說:“就是顯王府旁邊的那片園子。”
弘晝也知道那裏,就說:“回頭你有空了去一趟顯王府,雖然顯王現在沒子嗣,然而他兄弟多,說不定有人也盯著那兒呢,提前打個招呼,要不然到時候他們家的人心裏疙疙瘩瘩。”
顯親王衍潢是榮憲公主的女婿,兩口子送公主的靈柩回巴林了,要過一陣子才能回來。瑩瑩顯然是不把顯王府的旁支看在眼裏,嘴裏應了一聲,但是為了麵上好看,打算明後兩天去一趟。
她跟弘晝說:“我知道了,謝謝你啦,我回舅舅跟前,回見!”
弘晝回答了一聲回見就準備走,弘曆叫住瑩瑩:“瑩瑩,你怎麽不問我?”
瑩瑩頭都沒回,高高興興地回禦書房去了。
弘晝拉他一把:“走吧。”人家站了半天你不回答,這會兒又找話,誰搭理你!
弘曆跟著回去了。
瑩瑩回到書房,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殷勤地給雍正夾菜。
雍正看著碗裏一堆菜,就說:“朕是知道你的,粘毛就是猴兒,今天殷勤過頭了嗎,說吧,有什麽事兒?”
“好舅舅,求你一件小事,”她把小手指伸出來掐著指尖說:“一點點,就一點點小的小事。”
雍正跟老六阿哥說:“這事兒肯定小不了!”
老六阿哥哈哈笑起來:“不妨先聽聽,行不行等會再說。”
“你這話有道理,說吧,你想辦什麽事兒。”
“四舅舅,我想把顯王府園子隔壁翻修一下住進去。”
雍正看了她兩眼:“準了!錢哪兒來啊?先說好,舅舅沒錢了。今年花錢花得凶!”
老六阿哥說:“她年紀小,不著急住進去,晚兩年等內帑有錢了再住進去是一樣的。”
雍正看著老六阿哥,瑩瑩立即說:“四舅你真好,謝謝四舅。六舅也好,謝謝六舅。”
老六阿哥哈哈笑起來。
雍正說:“朕是個好舅舅,不像是某些人,摳門成鐵公雞,隻會耍嘴皮子。”
老六阿哥當沒聽見,不過是開玩笑罷了,老四這做舅舅的不會真的一毛不拔,如果他還接話,糾纏下去就要變成一個舅舅出一半錢了。
晚上烏雅氏知道了,她沒看過那片地方,特別派太監出去看看,太監回來告訴她那片地方荒廢了將近十年,裏麵光是打掃清理就要花一段時間。最難辦的是房子,說不好,可是還能用,說還能用,但是各處掉灰,顯得有些腐朽。
總之這片地方想收拾得能主人要花大錢。
烏-->>
雅氏就傳信給雍正,讓他別管,她出錢給孫女收拾。
她也跟皇後說了:“我有些私房錢,大都是她額娘孝敬的,我留著也沒用,就給她用了,這是她額娘給她攢的,你們也別說什麽,更不能怨我偏心。”
皇後立即說:“看您說
的(),別說這錢是妹妹孝敬的?[()]?『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就是妹妹沒孝敬,也斷斷不會為這二五兩散碎銀子說嘴。”
對於雍正這個天子來說,他額娘的錢也確實是散碎銀子。烏雅氏就讓人清點自己的銀子,打算過幾天給瑩瑩送去。
晚上瑩瑩先回家跟紮拉豐阿說了這事兒,紮拉豐阿沒想到她這麽快把事兒辦了,就說:“這事兒阿瑪去辦,反正阿瑪也沒什麽事兒,給你看著收拾。明兒先請顯王這一支的人喝茶,不管怎麽說先把你附近的鄰居關係處好,免得日後出門遇到急赤白臉。”
瑩瑩應了。
紮拉豐阿瞬間給自己找到了活兒幹,晚上傳信到前麵給門口幾排侍衛班房,讓他們寫請柬送去,約人明日見麵。又把王府的執事們叫了一部分來,打算明天派他們去看看廢棄的園子,如果有些建築看著不能留就不必再留,先推倒,今年年底前收拾好了明年開工。
說到用錢,紮拉豐阿的意思是別用宮裏的錢,自家又不是缺錢,他跟瑩瑩說:“上月把去年賣鹽的銀子送來了,就在王府放著,你回去提一些出來夠你用了。”
瑩瑩以前對家裏有多少錢是從來不過問的,她當年年紀小,不缺吃喝,自然不關心,也沒人在她耳邊說這些。可是現在對錢很敏感,立即問:“每年都有銷鹽的銀子送來嗎?”
她太清楚賣鹽的利潤了,現在一想,額娘每年在青海的收入絕對是個大數字,加上進出口商行的那一點點分成,別看隻有一點點,對別人來說簡直是巨款。除此之外,她額娘還有零零碎碎的其他收入,家裏還要對門下人口每年貼補一些,貼補了都沒見有自家花錢為難的時候,說到底家裏絕對不缺錢。
紮拉豐阿不知道有多少錢,錢糧賬目是王府的太監總管也就是王府總管知道,就是賬房的那些錢串子們也僅僅是知道自己負責的那一部分。紮拉豐阿也不問,他進王府的時候是個窮光蛋,反正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王府供應,衣服配飾這些都是海棠置辦,用錢了說一聲就行。
紮拉豐阿這人沒花過什麽大錢,他也喜歡畫畫,最喜歡的是油畫,開支就是買顏料,後來也不買了,因為進出口商行給他帶回來,每次都說錢扣過了,不收他的錢,他更沒花錢的地方了。至於每個月出去和人看戲喝酒打賞的錢算不得什麽。
瑩瑩就在次日回王府去看。
盡管海棠笑話晉商們在家裏挖地窖藏銀子,實際上她也活成了自己嘲笑過的樣子。庫房的銀子隻是一部分,地下的錢窖裏麵全是用油紙包著的銀磚和金磚。
管家陪著瑩瑩下來看,他提著燈籠說:“這裏還算幹燥,靠近海子的哪一處地窖就很濕潤。咱們家的地窖每年都燒些木材驅蟲鼠,也年年檢查滅白蟻。”
早年這王府有一條通往皇宮的地道,那是康熙沒安全感,在康熙駕崩後海棠把這地道告訴了雍正。雍正不像是康熙那樣有隨時跑路的念頭,他很少在宮裏住,覺得這密道留著將來遺忘了容易生禍患,就堵上了。堵上後,王府這邊的入口海棠就改成了銀窖。
這些瑩瑩
()不知道,她看著這一層層的銀磚,覺得這麽放著是不對的。
該拿出去,這玩意都夠當儲備金開銀行了。
瑩瑩生出一個念頭:“要不,我開一家銀行?”
這念頭一冒出來她越思考越是覺得主意不錯!而且她也想好了,在境內開銀行沒意思,不如開到外麵去!
她心裏有了這個主意,就開始完善這主意。同時她吩咐管家給她提一些銀子出來做磚瓦木料的定金。
這事王府自有人去辦,她吩咐完了又在王府溜達一圈,眼看著下午了才準備出城回郎惠園。
就在她出城的路上路過一家酒樓,聽到上麵有人喊:“妹妹。”
她沒在意,就聽見自家的車頂上哐當一聲,掉下個蘋果,她打開車窗向上看,看到是五舅舅家的大表哥弘昇。
弘昇在樓上說:“妹妹,哥哥有話跟你說,你等下。”
瑩瑩在車裏等了一會,弘昇下樓來進了車子,說道:“這是我們家的請柬,六天後我嫡額娘過壽,請你們家去熱鬧熱鬧。”
“原來是舅媽大壽,肯定去。”
這時候樓上有人喊:“弘昇,你好了嗎?”
說著欄杆處出現了幾個人往下看,瑩瑩好幾年不在家,對宗室近支大部分都認識,但是也有很多不認識,就問:“那是誰啊?”
“你不認識,就是旁支的,平時都沒機會在皇上和你額娘跟前出現。”
瑩瑩納悶的問:“你不是送請柬的嗎?怎麽來這裏喝上了?”
“我也不想來,這不是半路被拉來了嗎?再說裏麵有很多自家人,像是弘皙二哥,弘晟大哥,還有你十二舅舅家的幾個兄弟,都在這裏呢。”
“誰組的局?”
“弘皙二哥啊!”
瑩瑩忍不住皺眉,就說:“要不然你跟我出城吧,你還有多少請柬沒送,下午送不完這樣醉呼呼地回去五舅舅肯定生氣。”
他想來想,問了車外的太監,發現還有十來家沒送,這裏麵就有親叔叔九阿哥和十一阿哥兩家。
他就說:“我阿瑪頂多罵我幾句,但是老太妃生氣了有可能會拿拐棍揍我。”就讓人跟樓上說一句,他帶著隨從跟瑩瑩走了。
瑩瑩在車上問:“怎麽十二舅舅家的兄弟和弘皙關係好?”
弘昇就說:“也不是說大家兄弟關係都好,就是偶爾有幾個好的。”他說到這裏立即說:“你可別多想啊,不能因為老一輩兒的交情就想到新一輩兒。這裏麵其實有弘曆的事兒!”
昔日在大家、心裏十二阿哥是廢太子的死忠,如今兩家的人關係親近,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這裏。弘昇趕緊給瑩瑩解惑:“弘曆一直針對十二叔家的兄弟,我也想不通為什麽,反正就是……”他想了一會措辭,低聲跟瑩瑩說:“弘曆那人不好評價,日後你盡量遠著他,反正哥哥就跟你說這麽多了。”
瑩瑩忍不住睜大眼睛,還是追問了一句:“為什麽?”
“為什麽?”兩家關係好,弘昇
看車裏沒其他人,雖然前麵駕駛艙裏麵有人,但是開車的人都嘴巴嚴,而且蒸汽機的噪音很大,開車的人未必聽見後麵說什麽。他坐到了瑩瑩身邊,兩人頭對頭,弘晟壓低聲音說:“他這人刻薄寡恩,對給他出過力的、肝腦塗地的,他能翻臉下死手!()”
這和老二阿哥對雍正的評價不一樣,雍正這人隻能說是分內外人,他對自己人是一點都不刻薄,相反很大方。對外人就沒法評價了。
弘曆的表現就是壓根不知道誰是他自己人。
弘晟說:“他那人德行薄,春天時候北麵牧場有馬瘟,因為發現及時沒什麽大損失,然而那都是戰馬,兵部自然出麵問詢。這種事查到最後少不得被兵部責怪,畢竟戰馬死了總要給上下一個交代啊!按照往年的例子,幾位叔叔說他一句不用心,罰他半年一年的俸祿這事兒就過去了。可是他不想得到這個評價,就讓下麵背鍋。
下麵兩個官員背鍋,過了兩個月,他轉頭把一個官員給彈劾了,說他有虧空,讓另一個背鍋的去辦這個有虧空的,然後這兩個人雙雙暴斃。?()『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暴斃?”
“嗯,一個中暑去世,一個去馬場巡視被馬踹了,說是踢著腦袋了,抬回去就嘔吐不止,當晚去世了。”
瑩瑩覺得邪門,她搖頭說:“應該不是吧,別說瘟疫,就是往年大雪凍死的,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大麵積戰馬死亡也是有的,我記得有一年一下子死了將近一萬戰馬,兵部雖然氣急敗壞,但是老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帶毛的本來就容易病死,他頂多被說幾句,了不起降職,怎麽就不願意挨這幾句批評呢。”
“誰知道,反正這事兒在大家眼裏,就是這兩個官兒死得太離奇。關鍵是他總是針對弘昌他們幾個兄弟,也不知道為什麽。”
瑩瑩想起嫂子說十二舅舅要求換陵的事兒來,以前十二舅舅是接受了陵寢安排的,可是後來為什麽又開始推辭了?甚至弘暉大哥親自上門去勸了幾次才不提。
瑩瑩總覺得其中有聯係。
她問弘昇:“弘暉大哥如何?我是問弘暉大哥針對十二舅舅家的兄弟嗎?”
“那自然不會,弘暉大哥很和氣,就是經常不在家,在家的時候咱們兄弟姐妹來往都挺好,他是坐不住的,天南海北哪兒都去,說來也奇怪,皇上怎麽不讓弘曆出門呢?”
別讓這煩人精在京城了!大家都討厭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