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去,就恰恰能說明他不是繼承人。
繼承人怎麽不深入民間呢?就是外麵的普通人家,父母也會帶著孩子去自己家的田間地頭看看,告訴孩子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從哪兒開始到哪裏結束。換到皇家,家業是萬裏江山,不出去看看怎麽知道自家的江山是什麽樣的。
在瑩瑩看來,這些表哥表弟們有心思也理解,都是皇子,理論上是機會平等的,甚至照貓畫虎把康熙年間的事兒學來也不算錯。
然而某些人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康熙爺和雍正爺當皇帝的年歲不一樣。
康熙爺當了一輩子皇帝,廢太子是自己等不及了,而康熙又比父祖長壽。
雍正爺是有了孫子才當皇帝,他當皇帝的時候不年輕了,換句話說,他想磨刀也沒時間,隻能把僅剩的時間趕緊去培養儲君。
弘曆想效仿當年奪嫡也沒時間,因為他大哥早幾年就羽翼豐滿,不是他能比的。
車子到了西郊,弘昇下車,瑩瑩的車回到了郎惠園。
紮拉豐阿已經回來了,顯王府的旁支們怎麽敢和勇王府嗆聲,但是人家也話裏話外地表示想給海棠請安。
這意思紮拉豐阿明白,他一口答應下來,這事就皆大歡喜。紮拉豐阿在廢棄的園子裏轉了一圈,麵積不大,但是住一大家子人是可以的,想著到時候裏裏外外都重新翻修,給閨女住上百年都不成問題。
瑩瑩看他整日無所事事,就說:“您回頭看看建成什麽樣的,反正是咱們三口人住,要讓自己住得舒心才行。我日後要忙,這事兒就托給您了。”
“哦,你也忙?忙什麽?有差事了嗎?”
“我給自己找了個差事,回頭我把計劃做好了讀給您聽啊!”
“好啊!”紮拉豐阿很高興:“我閨女長大了呢!”
說完又歎口氣。
瑩瑩和他說得高興,問道:“您歎氣幹嗎?怎麽了?您和哪群人說得不順利?”
“沒有沒有,很順利,就是我閑著沒事兒把我那群狐朋狗友叫了來,大家一起去看,他們嘴裏沒吐出什麽象牙來。”
瑩瑩笑著問:“他們羨慕?說話酸溜溜的?”
紮拉豐阿搖頭:“那倒不是,說了很多我不愛聽的,以前這群人也不是看不懂臉色,現在是徹底不看你阿瑪的臉色了,話說得一句比一句難聽,句句戳我肺管子,我往後不和他們來往了。”
這麽嚴重!
瑩瑩想勸勸他,紮拉豐阿說:“你去跟你嫂子一起吃飯吧,今兒你老子氣飽了,我要給你額娘寫信!”
瑩瑩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你和你朋友生氣還要跟額娘說!這是告狀嗎?
瑩瑩勸了幾句,紮拉豐阿鐵了心不吃飯,瑩瑩隻好先去吃自己的,想著等會讓人給他送夜宵。
紮拉豐阿在氣頭上,下筆千言,把昔日的朋友全部罵了一遍,因為他朋友都跟他說起給瑩瑩挑婆家的事兒!
我崽才剛回來!
他越寫越生氣,咬牙切齒一口氣寫了五六千字,厚厚地裝進信封,告訴自己的太監:“給格格送去,越快越好。”
海棠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呢,打開一看,全是說這群人“不當人子”的話,再仔細看,人家給他推薦女婿人選。
海棠問送信的太監:“公爺最近忙什麽呢?”
太監說:“皇上賜給咱們家公主一處園子,就是有些荒涼,公爺張羅著去修繕,在修之前請了各位爺們來走走看看,幾位大人就說這修完就是嫁妝,把公爺氣壞了。”
海棠歎口氣,也不能說紮拉豐阿就是莫名其妙,海棠和他的心情一樣,覺得剛養了幾年的小寶貝怎麽就要嫁人了呢!
因為這封信,海棠的心情也不好了。
她這會就在河北境內,也不算遠。此時她看著兩岸民夫們在一排排大缸裏麵攪拌水泥,用泥兜把水泥一兜兜送到河堤上去。河堤的淤泥都翻出來蓋在了河堤上,迎風臭十裏!海棠把信放在袋子裏,轉了個方向避開了風口,味道也沒那麽濃鬱了。
清淤後修築堤壩,這地方的河流大概十來年內是沒事兒的。
她沒辦法在這一處停留,要負責好幾條河流的清淤和修築堤壩。目前就是催著各方送水泥來,畢竟水泥屬於緊俏貨物,各級衙門都想截留一點,催得慢了就有可能挪用了。海棠現在就是讓各方趕緊送各種物資到現場,眼看著水泥真的用在了河堤上。
活不難,但是累。
身體累,心更累。
也就是十三有耐心做這個,換成別人來,能盡心盡力的沒幾個。海棠現-->>
在就是耐著性子在做。
她也在努力觀察,看看下屬裏麵有幾個是有耐心也願意為民請命的人。總要有人去做這個好官吧!
就在海棠在外麵奔波的時候,桂枝忙著給女兒辦事。
因為英兒的年紀相對要大一些,她的事情先辦。富察家的親戚來了一部分,住進了桂枝的園子裏,也帶來了一部分家族給英兒的嫁妝。因此送嫁妝到王府的時候,英兒的這些伯母嬸子們一起去了。
王府真是氣派!
這地方真大,真精致!而且這裏的皇親國戚太多,雖然不是手腳不知道怎麽放,但是個個謹小慎微也是有的。好在平王福晉是個很妥帖的人,把場維持住了,大家看著嫁妝一件件抬進去,周圍都是議論聲,時間久了,寧古塔富察家的女眷們才算是回過神來,也能和這些權貴們聊幾句了。
這是給世子娶嫡福晉,王府各處都打起精神,把嫁妝全部送到了新房,各處安放整齊,一圈貴婦去幫著鋪好,大家在屋子裏各處看看,都誇讚嫁妝。
這時候桂枝和幾位姐妹也在說嫁妝的事兒:“這真是費了我好大的力氣才給她拚出這套東西來。床是九姐姐送的,其他的家具是六哥幫忙張羅的,零零碎碎針頭線腦是我尋摸的,好在如今看著不錯,沒丟人。”
嫁到草原上的公主們剛才在桂枝的院子裏看過嫁妝了,對那些布料印象深刻,畢竟那花色不像
是日常用到的。就問:“布料是哪兒尋摸的?怎麽沒見過那些花色?”
桂枝說:“哦,是賣到外洋的貨,我看著顏色好就買了一些。”
幾位公主立即讓她拿冊子來,大家一起選一選:“往日都是什麽纏枝蓮寶相花,如今也換些花樣。”
選的時候就有人說:“九姐姐那張嘴可嚴了,現在要加上十一妹妹,這兩人都是有好多東西不吱聲,是生意太好了嗎?怕我們把貨買空了?”
舒宜爾哈趕緊說:“說話的時候別帶上我,我剛回來,以前的事我都不知道。不過看到這冊子我才覺得進出口商行有能人啊!我和你們說,這顏色的料子在外麵賣得可好了,這粉藍粉紅……原來如此啊!誒,怎麽這冊子裏有蕾絲?”
蕾絲這玩意在西洋也很貴,沒想到進出口商行居然也賣蕾絲。
然而在場的貴婦們都體會不到蕾絲的好,看到就說:“這怎麽跟漁網似的,上麵全是眼兒。”
舒宜爾哈說:“這是當花邊用的,綴在衣服邊上的。”
大家看了都搖頭,穿著這花邊別人以為是要飯的。
舒宜爾哈覺得有意思,從桂枝家出來後就直接去了進出口商行。要求取蕾絲冊子來。
蕾絲這玩意在國內沒人買,又貴又沒用,大家的反應和貴婦們一樣:漁網都比它們密實。
冊子拿來後,舒宜爾哈翻開一看,這裏麵的款式很多。白色和淡黃色的蕾絲幾乎鋪滿了冊子,有的挺闊、有的柔軟,有的寬、有的窄,花紋也各不相同。
“這麽多?”
管事回答:“這就是一部分,咱們還可以定製,有些人家隻要獨一無二的花色,他們願意出錢,咱們就把圖紋賣給他們。”
“這該是很難織的吧?”
“也沒有,就是要細心,錯一點就要重新織。不過咱們有辦法,女工們都做熟了的。”
京城附近有新廠房,舒宜爾哈去看了一眼,發現一群女孩用一種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來織蕾絲,他們把一團團的線互相接過、遞出、穿插、環繞,蕾絲一寸一寸出現。
舒宜爾哈看著讚歎不已,同時她的腦海裏也出現了前些日子海棠和她講過的話:專注一行。
她目前有兩個差事,一個是坐鎮進出口商行,一個是在弘暉手下運行錢莊。
海棠讓她從兩個差事裏麵選一個。
她一直在猶豫,今天從小小的蕾絲裏麵發現,自己在外麵幾年,這些見識見聞並不能讓自己輕鬆管理進出口商行。
截至目前,進出口商行比一台機器更加精密,裏麵的人員比剛才織蕾絲的女孩們配合得更好,這群人不缺在外邊的見聞,還有靈活的頭腦。單單靠身份,能管理他們嗎?
她因此不自信了起來。
舒宜爾哈遭遇了困局,覺得兩頭都難。
一頭是侄兒的態度不好說,一頭是自己的能力很難駕馭龐然大物。
她思來想去,覺得該找瑩瑩聊聊,聽聽她的主意。
在外洋的日子,雖然不能說是相依為命,但是瑩瑩的殺伐果斷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有事兒找瑩瑩商量已經成了習慣,而今這習慣難改罷了。!
繼承人怎麽不深入民間呢?就是外麵的普通人家,父母也會帶著孩子去自己家的田間地頭看看,告訴孩子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從哪兒開始到哪裏結束。換到皇家,家業是萬裏江山,不出去看看怎麽知道自家的江山是什麽樣的。
在瑩瑩看來,這些表哥表弟們有心思也理解,都是皇子,理論上是機會平等的,甚至照貓畫虎把康熙年間的事兒學來也不算錯。
然而某些人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康熙爺和雍正爺當皇帝的年歲不一樣。
康熙爺當了一輩子皇帝,廢太子是自己等不及了,而康熙又比父祖長壽。
雍正爺是有了孫子才當皇帝,他當皇帝的時候不年輕了,換句話說,他想磨刀也沒時間,隻能把僅剩的時間趕緊去培養儲君。
弘曆想效仿當年奪嫡也沒時間,因為他大哥早幾年就羽翼豐滿,不是他能比的。
車子到了西郊,弘昇下車,瑩瑩的車回到了郎惠園。
紮拉豐阿已經回來了,顯王府的旁支們怎麽敢和勇王府嗆聲,但是人家也話裏話外地表示想給海棠請安。
這意思紮拉豐阿明白,他一口答應下來,這事就皆大歡喜。紮拉豐阿在廢棄的園子裏轉了一圈,麵積不大,但是住一大家子人是可以的,想著到時候裏裏外外都重新翻修,給閨女住上百年都不成問題。
瑩瑩看他整日無所事事,就說:“您回頭看看建成什麽樣的,反正是咱們三口人住,要讓自己住得舒心才行。我日後要忙,這事兒就托給您了。”
“哦,你也忙?忙什麽?有差事了嗎?”
“我給自己找了個差事,回頭我把計劃做好了讀給您聽啊!”
“好啊!”紮拉豐阿很高興:“我閨女長大了呢!”
說完又歎口氣。
瑩瑩和他說得高興,問道:“您歎氣幹嗎?怎麽了?您和哪群人說得不順利?”
“沒有沒有,很順利,就是我閑著沒事兒把我那群狐朋狗友叫了來,大家一起去看,他們嘴裏沒吐出什麽象牙來。”
瑩瑩笑著問:“他們羨慕?說話酸溜溜的?”
紮拉豐阿搖頭:“那倒不是,說了很多我不愛聽的,以前這群人也不是看不懂臉色,現在是徹底不看你阿瑪的臉色了,話說得一句比一句難聽,句句戳我肺管子,我往後不和他們來往了。”
這麽嚴重!
瑩瑩想勸勸他,紮拉豐阿說:“你去跟你嫂子一起吃飯吧,今兒你老子氣飽了,我要給你額娘寫信!”
瑩瑩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你和你朋友生氣還要跟額娘說!這是告狀嗎?
瑩瑩勸了幾句,紮拉豐阿鐵了心不吃飯,瑩瑩隻好先去吃自己的,想著等會讓人給他送夜宵。
紮拉豐阿在氣頭上,下筆千言,把昔日的朋友全部罵了一遍,因為他朋友都跟他說起給瑩瑩挑婆家的事兒!
我崽才剛回來!
他越寫越生氣,咬牙切齒一口氣寫了五六千字,厚厚地裝進信封,告訴自己的太監:“給格格送去,越快越好。”
海棠還以為是什麽大事呢,打開一看,全是說這群人“不當人子”的話,再仔細看,人家給他推薦女婿人選。
海棠問送信的太監:“公爺最近忙什麽呢?”
太監說:“皇上賜給咱們家公主一處園子,就是有些荒涼,公爺張羅著去修繕,在修之前請了各位爺們來走走看看,幾位大人就說這修完就是嫁妝,把公爺氣壞了。”
海棠歎口氣,也不能說紮拉豐阿就是莫名其妙,海棠和他的心情一樣,覺得剛養了幾年的小寶貝怎麽就要嫁人了呢!
因為這封信,海棠的心情也不好了。
她這會就在河北境內,也不算遠。此時她看著兩岸民夫們在一排排大缸裏麵攪拌水泥,用泥兜把水泥一兜兜送到河堤上去。河堤的淤泥都翻出來蓋在了河堤上,迎風臭十裏!海棠把信放在袋子裏,轉了個方向避開了風口,味道也沒那麽濃鬱了。
清淤後修築堤壩,這地方的河流大概十來年內是沒事兒的。
她沒辦法在這一處停留,要負責好幾條河流的清淤和修築堤壩。目前就是催著各方送水泥來,畢竟水泥屬於緊俏貨物,各級衙門都想截留一點,催得慢了就有可能挪用了。海棠現在就是讓各方趕緊送各種物資到現場,眼看著水泥真的用在了河堤上。
活不難,但是累。
身體累,心更累。
也就是十三有耐心做這個,換成別人來,能盡心盡力的沒幾個。海棠現-->>
在就是耐著性子在做。
她也在努力觀察,看看下屬裏麵有幾個是有耐心也願意為民請命的人。總要有人去做這個好官吧!
就在海棠在外麵奔波的時候,桂枝忙著給女兒辦事。
因為英兒的年紀相對要大一些,她的事情先辦。富察家的親戚來了一部分,住進了桂枝的園子裏,也帶來了一部分家族給英兒的嫁妝。因此送嫁妝到王府的時候,英兒的這些伯母嬸子們一起去了。
王府真是氣派!
這地方真大,真精致!而且這裏的皇親國戚太多,雖然不是手腳不知道怎麽放,但是個個謹小慎微也是有的。好在平王福晉是個很妥帖的人,把場維持住了,大家看著嫁妝一件件抬進去,周圍都是議論聲,時間久了,寧古塔富察家的女眷們才算是回過神來,也能和這些權貴們聊幾句了。
這是給世子娶嫡福晉,王府各處都打起精神,把嫁妝全部送到了新房,各處安放整齊,一圈貴婦去幫著鋪好,大家在屋子裏各處看看,都誇讚嫁妝。
這時候桂枝和幾位姐妹也在說嫁妝的事兒:“這真是費了我好大的力氣才給她拚出這套東西來。床是九姐姐送的,其他的家具是六哥幫忙張羅的,零零碎碎針頭線腦是我尋摸的,好在如今看著不錯,沒丟人。”
嫁到草原上的公主們剛才在桂枝的院子裏看過嫁妝了,對那些布料印象深刻,畢竟那花色不像
是日常用到的。就問:“布料是哪兒尋摸的?怎麽沒見過那些花色?”
桂枝說:“哦,是賣到外洋的貨,我看著顏色好就買了一些。”
幾位公主立即讓她拿冊子來,大家一起選一選:“往日都是什麽纏枝蓮寶相花,如今也換些花樣。”
選的時候就有人說:“九姐姐那張嘴可嚴了,現在要加上十一妹妹,這兩人都是有好多東西不吱聲,是生意太好了嗎?怕我們把貨買空了?”
舒宜爾哈趕緊說:“說話的時候別帶上我,我剛回來,以前的事我都不知道。不過看到這冊子我才覺得進出口商行有能人啊!我和你們說,這顏色的料子在外麵賣得可好了,這粉藍粉紅……原來如此啊!誒,怎麽這冊子裏有蕾絲?”
蕾絲這玩意在西洋也很貴,沒想到進出口商行居然也賣蕾絲。
然而在場的貴婦們都體會不到蕾絲的好,看到就說:“這怎麽跟漁網似的,上麵全是眼兒。”
舒宜爾哈說:“這是當花邊用的,綴在衣服邊上的。”
大家看了都搖頭,穿著這花邊別人以為是要飯的。
舒宜爾哈覺得有意思,從桂枝家出來後就直接去了進出口商行。要求取蕾絲冊子來。
蕾絲這玩意在國內沒人買,又貴又沒用,大家的反應和貴婦們一樣:漁網都比它們密實。
冊子拿來後,舒宜爾哈翻開一看,這裏麵的款式很多。白色和淡黃色的蕾絲幾乎鋪滿了冊子,有的挺闊、有的柔軟,有的寬、有的窄,花紋也各不相同。
“這麽多?”
管事回答:“這就是一部分,咱們還可以定製,有些人家隻要獨一無二的花色,他們願意出錢,咱們就把圖紋賣給他們。”
“這該是很難織的吧?”
“也沒有,就是要細心,錯一點就要重新織。不過咱們有辦法,女工們都做熟了的。”
京城附近有新廠房,舒宜爾哈去看了一眼,發現一群女孩用一種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來織蕾絲,他們把一團團的線互相接過、遞出、穿插、環繞,蕾絲一寸一寸出現。
舒宜爾哈看著讚歎不已,同時她的腦海裏也出現了前些日子海棠和她講過的話:專注一行。
她目前有兩個差事,一個是坐鎮進出口商行,一個是在弘暉手下運行錢莊。
海棠讓她從兩個差事裏麵選一個。
她一直在猶豫,今天從小小的蕾絲裏麵發現,自己在外麵幾年,這些見識見聞並不能讓自己輕鬆管理進出口商行。
截至目前,進出口商行比一台機器更加精密,裏麵的人員比剛才織蕾絲的女孩們配合得更好,這群人不缺在外邊的見聞,還有靈活的頭腦。單單靠身份,能管理他們嗎?
她因此不自信了起來。
舒宜爾哈遭遇了困局,覺得兩頭都難。
一頭是侄兒的態度不好說,一頭是自己的能力很難駕馭龐然大物。
她思來想去,覺得該找瑩瑩聊聊,聽聽她的主意。
在外洋的日子,雖然不能說是相依為命,但是瑩瑩的殺伐果斷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有事兒找瑩瑩商量已經成了習慣,而今這習慣難改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