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那些鐵帽子王們,十七阿哥這些人手裏的權力也就是芝麻點大!
這種大事把他叫去說話真的是看得起他,他手裏的權力比起那些根深蒂固的王府差得遠,所以他沒資格也沒能力在這件事上和雍正叫板。
聽到弘曆這麽問,十七阿哥笑著說:“這能有什麽看法?這事兒不關我的事兒,怎麽會有看法呢。這事兒你要問就問十六哥他們,鐵帽子王們的看法才是要緊的看法。”
弘曆比十七清楚這些,這不是他結交不了這些鐵帽子王嗎!
他笑著說:“這也是個說法。”他心裏有些生氣,覺得這位叔叔小看了自己,一句實話都不願意說。
在這裏坐了一會弘曆告辭而去,出了王府,就聽見外麵有人劈裏啪啦的放鞭炮,呼吸之間口鼻能噴出白氣,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到冬天他就發愁,因為太仆寺馬場極有可能會凍死一些馬,別人能休息,他卻不能。
不僅不能休息,要打起精神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報告,還要眼睜睜地看著大家宰割天下利益!
他覺得收回權力就是收回權力,這些人怎麽還要賞賜,正所謂“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君王給出的,君王也能收回來!而今這些人仗著祖宗的功勞守著這份權力斤斤計較,哪裏還有什麽愛國?哪裏還有忠心?
更可氣的是這群人想要插手商賈之事,這是與民爭利!
他心裏很煩躁,心裏想著若是我當家作主,這些人絕不會這麽大膽!想起當年皇父也是硬剛過宗室的人,如今有這局麵顯得春風化雨,自然是幾位叔叔和姑姑在中間勸說。他因此對參與政事的叔叔姑姑心裏有了看法,覺得這是誤國,甚至是懷疑他們借此斂財給自己撈好處。
然而這天下不是他做主,有些憤懣也隻能留在心裏。因此一轉身去了弘暉家裏。
弘暉年前也很忙,他羽翼豐滿,下麵的人請他喝酒看戲有時候也是去的,加上宗室裏麵事情多,幾乎是日日不閑著,這兩天也是因為女兒嘉樂換牙又發熱才在家待了一天。聽說弘曆來了,就讓人請到前院去。
弘曆在這府邸裏站著很是感慨,這府邸就是他自小出生長大的地方,因為成了潛邸,本以為就此封存沒人住進去了,沒想到如今大哥一家在這裏安居樂業,令人心情複雜。
弘暉和他分賓主坐下後問:“你今兒閑了?”他說話的時候太監們上茶,外麵跑來一隻肥貓,鑽進了弘暉的懷裏趴下來。弘暉一邊擼貓一邊說:“聽你嫂子說你家裏有喜訊了,明年大哥就能看到小侄兒了是嗎?”
說起這個弘曆很高興,還帶著得意,因為妻妾一起懷上,比起弘昐弘昀這對兄弟來說,這真是大喜事。就說:“是啊,明年就請大哥大嫂來喝喜酒。”
兩人寒暄了幾句,弘曆就進入正題:“聽說皇阿瑪要收繳各個王府的權力,可是這些王府卻想換好處,如今正要瓜分各個行當,這事兒大哥知道嗎?”
弘暉一邊擼貓一邊問:“聽說?你聽誰說的?這事兒
別說你了,我都沒聽說過,你這消息可靠嗎?”
弘曆噎住了,弘暉隨後笑起來:“這麽說來,皇阿瑪不同意是嗎?”
“皇阿瑪什麽都不知道,談不上同意不同意。這事兒看皇阿瑪的意思,他想怎麽做都行。至於瓜分各行各業,朝廷裏麵的大人們怎麽說?我想著文官們該是很生氣吧?”
弘曆聽了這話心裏冒出一個疑問:大哥是不是慫恿我?還是慫恿我?
他笑著說:“文官也許生氣吧,誰知道呢,反正現在衙門不當值,裏麵都沒人了,他們也說不了什麽風涼話。”隨後又說:“當然了,他們說風涼話也沒用,畢竟這是咱們自己家的事兒,哪裏輪到他們說三道四。”
弘暉笑著說:“是啊!哥哥最近在讀明史,看到裏麵清流和濁流相爭,那真是鬥得不可開交,文官自從宋時候開始就有震山撼嶽的氣勢,到了明朝的時候更是能裹挾朝廷,先是他們自己鬥,後來和宦官鬥,唉,到了如今算是消停了些。”
弘曆這下真的弄不懂大哥的意思了,他三番兩次說這個是什麽意思。
這時候外麵太監抱著二阿哥永琨和年底出生的三阿哥永瓊來見禮,弘暉的這四個孩子都是費莫氏生的,永瓊的年紀和弘陽的兒子差不多大,也是在繈褓裏被抱著出來見人。
永琨奶聲奶氣地給叔叔請安,說姐姐發熱了剛喝了藥,不好出來,他替姐姐給叔叔請安了。
弘曆拉著他逗著說話,又把繈褓裏的孩子誇了幾句,太監們這才把兩個小阿哥給抱走。弘曆似乎忘了剛才的話題,和弘暉說起了孩子的事兒。
弘暉家的百歲去讀書了,沒放假,嘉樂在換牙。弘暉就憂心忡忡地說:“這孩子也不知道是什麽毛病,換一次牙燒一次,每次我和你嫂子都發-->>
愁,這眼看要成個大姑娘了,可一直小病小災不斷,真是愁人!”
弘曆跟著安慰了幾句,眼看著要中午了,再不走就要留下吃飯,他堅持要走,弘暉留了幾句放他離開了。
看著弘曆離開的背影,弘暉想了一會兒回後院和媳婦孩子一起吃午飯。
弘曆和十二阿哥在飯桌上提起這事兒,弘曆問:“大哥是什麽意思?是讓咱們煽動文官嗎?這事兒他怎麽不做?真的做了有好處嗎?”
十二阿哥反問:“你說呢?”
“自然是沒好處,”弘曆夾著菜思索:“大家都是親戚,我為什麽要妨礙他們發財,再說了,咱們和前明不一樣。”
獨特的門人製度是滿清才有的,外麵的文官有一部分是有主子的,孝敬各個王府的主子非常重要,王府非常多,每一處王府的利益訴求都不一樣,文官在各個王府的差遣下很難擰成一股繩來和皇權鬥一鬥。
在弘曆的心裏,自己最重要,排除自己之外,皇家的利益很重要,所以剛才他能在弘暉跟前說宗室都是一群廢物隻會瓜分天下,但是讓他打頭陣反對宗室,他又覺得宗室王們都是一家人。
可是利用文官這辦法也是個辦法,總比沒辦法強,他決定把這辦法送給弘皙
。
弘皙就是腦袋不聰明,除了腦子軸之外,其他的比弘曆略強一點,因為他真在兢兢業業地籠絡人。哪怕他的本事不如八阿哥的十分之一,但是他付諸行動了,比弘曆光說不幹強上很多。
這事兒在下午天快黑的時候都匯聚到了雍正的桌子上,他這陣子沒批折子,但是該幹的事一件不落,還讓自己放鬆了一番,和年貴妃一起吟詩作畫彈琴奏樂,日子過的很快活。他對弘暉慫恿弘曆的事兒沒什麽看法,要是弘暉沒給弟弟們挖坑他才覺得不正常。
但是他對弘曆的甩坑看得歎為觀止,不得不感慨一下這孩子是真聰明,聰明是聰明,就是不願意吃苦,老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哪怕出生就是人上人,但是不身體力行的俯身做事,誰會服他?現在連福沛都不服這位哥哥,這會如果仔細教教還能看,但是有弘暉在,他也不想教孩子了。
從年貴妃的承乾宮出來後他在宮裏堵住了老六阿哥。老六阿哥今年也升級成了爺爺,弘杲夫妻兩個養了個小阿哥叫永琮,這名字也是雍正起的,琮也是祭祀的禮器,這個字是特意留給弘杲的嫡長子。
老六阿哥今兒顛顛地跑來孝敬了老額娘一堆好吃的,被老額娘誇了幾句後高高興興地回家。
可是他從慈寧宮出來轉彎就遇到了雍正,他也沒多想,就問:“四哥,吃了嗎?()”
“還沒吃,走吧,一起吃點。?()?『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老六阿哥心裏是不願意的,跟著四哥隻能吃素,菜還少得可憐,能有四道菜都是隆重的了。但是又不能不去,不能來一趟哥哥家裏,人家請吃飯因為嫌棄飯菜扭頭就走。
雍正領著他到了養心殿,對蘇培盛說:“快過年了,吃點好的,給你六爺上一壺酒,送兩個他愛吃的葷菜來,讓他們用心做。”
老六阿哥這才臉色好看了一些,覺得這還是親哥哥,也不是太小氣。
他就和雍正說:“弟弟收到了一些火腿,都是好東西,送禦膳房去了,孝敬額娘和四哥嫂子的,這玩意這時候吃味道好,您也嚐嚐。”
雍正點頭,覺得老六比老十四強多了,老十四從沒在衣食住行上想著老額娘,他也有孝心,就是孝順人的時候讓人哭笑不得,如今額娘拿他當個樂子看。
他盤腿坐在炕上,跟老六阿哥說:“朕有個打算,想封十三弟為世襲罔替的親王,你覺得如何?”
老六阿哥心裏酸溜溜的,還是說:“十三弟雖然沒軍功,但是這幾年兢兢業業,也是有功勞的,您封他也說得過去。”
“你也知道他沒有軍功,苦功是有的,再看看你,你去衙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朕就是想封賞你都找不到理由!你是朕的親弟弟,誰能越得過你,是你自己不爭氣,朕再給你個機會,朕駕崩前你若是有大功朕也讓你家世襲罔替。怎麽辦你自己想吧!”
老六阿哥整個人都不好了,一方麵真的想要爵位世襲罔替,一方麵又是真的懶!
為了子孫,他打算當一回驢,明知道前麵吊了胡蘿卜,覺得自己能把胡蘿卜吃到嘴裏。
他問:“您這說話算數嗎?”
雍正不悅:“你說呢?”
“君無戲言,咱們就一言為定,弟弟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雍正端著茶杯和他碰了一下。!
()
這種大事把他叫去說話真的是看得起他,他手裏的權力比起那些根深蒂固的王府差得遠,所以他沒資格也沒能力在這件事上和雍正叫板。
聽到弘曆這麽問,十七阿哥笑著說:“這能有什麽看法?這事兒不關我的事兒,怎麽會有看法呢。這事兒你要問就問十六哥他們,鐵帽子王們的看法才是要緊的看法。”
弘曆比十七清楚這些,這不是他結交不了這些鐵帽子王嗎!
他笑著說:“這也是個說法。”他心裏有些生氣,覺得這位叔叔小看了自己,一句實話都不願意說。
在這裏坐了一會弘曆告辭而去,出了王府,就聽見外麵有人劈裏啪啦的放鞭炮,呼吸之間口鼻能噴出白氣,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到冬天他就發愁,因為太仆寺馬場極有可能會凍死一些馬,別人能休息,他卻不能。
不僅不能休息,要打起精神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報告,還要眼睜睜地看著大家宰割天下利益!
他覺得收回權力就是收回權力,這些人怎麽還要賞賜,正所謂“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君王給出的,君王也能收回來!而今這些人仗著祖宗的功勞守著這份權力斤斤計較,哪裏還有什麽愛國?哪裏還有忠心?
更可氣的是這群人想要插手商賈之事,這是與民爭利!
他心裏很煩躁,心裏想著若是我當家作主,這些人絕不會這麽大膽!想起當年皇父也是硬剛過宗室的人,如今有這局麵顯得春風化雨,自然是幾位叔叔和姑姑在中間勸說。他因此對參與政事的叔叔姑姑心裏有了看法,覺得這是誤國,甚至是懷疑他們借此斂財給自己撈好處。
然而這天下不是他做主,有些憤懣也隻能留在心裏。因此一轉身去了弘暉家裏。
弘暉年前也很忙,他羽翼豐滿,下麵的人請他喝酒看戲有時候也是去的,加上宗室裏麵事情多,幾乎是日日不閑著,這兩天也是因為女兒嘉樂換牙又發熱才在家待了一天。聽說弘曆來了,就讓人請到前院去。
弘曆在這府邸裏站著很是感慨,這府邸就是他自小出生長大的地方,因為成了潛邸,本以為就此封存沒人住進去了,沒想到如今大哥一家在這裏安居樂業,令人心情複雜。
弘暉和他分賓主坐下後問:“你今兒閑了?”他說話的時候太監們上茶,外麵跑來一隻肥貓,鑽進了弘暉的懷裏趴下來。弘暉一邊擼貓一邊說:“聽你嫂子說你家裏有喜訊了,明年大哥就能看到小侄兒了是嗎?”
說起這個弘曆很高興,還帶著得意,因為妻妾一起懷上,比起弘昐弘昀這對兄弟來說,這真是大喜事。就說:“是啊,明年就請大哥大嫂來喝喜酒。”
兩人寒暄了幾句,弘曆就進入正題:“聽說皇阿瑪要收繳各個王府的權力,可是這些王府卻想換好處,如今正要瓜分各個行當,這事兒大哥知道嗎?”
弘暉一邊擼貓一邊問:“聽說?你聽誰說的?這事兒
別說你了,我都沒聽說過,你這消息可靠嗎?”
弘曆噎住了,弘暉隨後笑起來:“這麽說來,皇阿瑪不同意是嗎?”
“皇阿瑪什麽都不知道,談不上同意不同意。這事兒看皇阿瑪的意思,他想怎麽做都行。至於瓜分各行各業,朝廷裏麵的大人們怎麽說?我想著文官們該是很生氣吧?”
弘曆聽了這話心裏冒出一個疑問:大哥是不是慫恿我?還是慫恿我?
他笑著說:“文官也許生氣吧,誰知道呢,反正現在衙門不當值,裏麵都沒人了,他們也說不了什麽風涼話。”隨後又說:“當然了,他們說風涼話也沒用,畢竟這是咱們自己家的事兒,哪裏輪到他們說三道四。”
弘暉笑著說:“是啊!哥哥最近在讀明史,看到裏麵清流和濁流相爭,那真是鬥得不可開交,文官自從宋時候開始就有震山撼嶽的氣勢,到了明朝的時候更是能裹挾朝廷,先是他們自己鬥,後來和宦官鬥,唉,到了如今算是消停了些。”
弘曆這下真的弄不懂大哥的意思了,他三番兩次說這個是什麽意思。
這時候外麵太監抱著二阿哥永琨和年底出生的三阿哥永瓊來見禮,弘暉的這四個孩子都是費莫氏生的,永瓊的年紀和弘陽的兒子差不多大,也是在繈褓裏被抱著出來見人。
永琨奶聲奶氣地給叔叔請安,說姐姐發熱了剛喝了藥,不好出來,他替姐姐給叔叔請安了。
弘曆拉著他逗著說話,又把繈褓裏的孩子誇了幾句,太監們這才把兩個小阿哥給抱走。弘曆似乎忘了剛才的話題,和弘暉說起了孩子的事兒。
弘暉家的百歲去讀書了,沒放假,嘉樂在換牙。弘暉就憂心忡忡地說:“這孩子也不知道是什麽毛病,換一次牙燒一次,每次我和你嫂子都發-->>
愁,這眼看要成個大姑娘了,可一直小病小災不斷,真是愁人!”
弘曆跟著安慰了幾句,眼看著要中午了,再不走就要留下吃飯,他堅持要走,弘暉留了幾句放他離開了。
看著弘曆離開的背影,弘暉想了一會兒回後院和媳婦孩子一起吃午飯。
弘曆和十二阿哥在飯桌上提起這事兒,弘曆問:“大哥是什麽意思?是讓咱們煽動文官嗎?這事兒他怎麽不做?真的做了有好處嗎?”
十二阿哥反問:“你說呢?”
“自然是沒好處,”弘曆夾著菜思索:“大家都是親戚,我為什麽要妨礙他們發財,再說了,咱們和前明不一樣。”
獨特的門人製度是滿清才有的,外麵的文官有一部分是有主子的,孝敬各個王府的主子非常重要,王府非常多,每一處王府的利益訴求都不一樣,文官在各個王府的差遣下很難擰成一股繩來和皇權鬥一鬥。
在弘曆的心裏,自己最重要,排除自己之外,皇家的利益很重要,所以剛才他能在弘暉跟前說宗室都是一群廢物隻會瓜分天下,但是讓他打頭陣反對宗室,他又覺得宗室王們都是一家人。
可是利用文官這辦法也是個辦法,總比沒辦法強,他決定把這辦法送給弘皙
。
弘皙就是腦袋不聰明,除了腦子軸之外,其他的比弘曆略強一點,因為他真在兢兢業業地籠絡人。哪怕他的本事不如八阿哥的十分之一,但是他付諸行動了,比弘曆光說不幹強上很多。
這事兒在下午天快黑的時候都匯聚到了雍正的桌子上,他這陣子沒批折子,但是該幹的事一件不落,還讓自己放鬆了一番,和年貴妃一起吟詩作畫彈琴奏樂,日子過的很快活。他對弘暉慫恿弘曆的事兒沒什麽看法,要是弘暉沒給弟弟們挖坑他才覺得不正常。
但是他對弘曆的甩坑看得歎為觀止,不得不感慨一下這孩子是真聰明,聰明是聰明,就是不願意吃苦,老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哪怕出生就是人上人,但是不身體力行的俯身做事,誰會服他?現在連福沛都不服這位哥哥,這會如果仔細教教還能看,但是有弘暉在,他也不想教孩子了。
從年貴妃的承乾宮出來後他在宮裏堵住了老六阿哥。老六阿哥今年也升級成了爺爺,弘杲夫妻兩個養了個小阿哥叫永琮,這名字也是雍正起的,琮也是祭祀的禮器,這個字是特意留給弘杲的嫡長子。
老六阿哥今兒顛顛地跑來孝敬了老額娘一堆好吃的,被老額娘誇了幾句後高高興興地回家。
可是他從慈寧宮出來轉彎就遇到了雍正,他也沒多想,就問:“四哥,吃了嗎?()”
“還沒吃,走吧,一起吃點。?()?『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老六阿哥心裏是不願意的,跟著四哥隻能吃素,菜還少得可憐,能有四道菜都是隆重的了。但是又不能不去,不能來一趟哥哥家裏,人家請吃飯因為嫌棄飯菜扭頭就走。
雍正領著他到了養心殿,對蘇培盛說:“快過年了,吃點好的,給你六爺上一壺酒,送兩個他愛吃的葷菜來,讓他們用心做。”
老六阿哥這才臉色好看了一些,覺得這還是親哥哥,也不是太小氣。
他就和雍正說:“弟弟收到了一些火腿,都是好東西,送禦膳房去了,孝敬額娘和四哥嫂子的,這玩意這時候吃味道好,您也嚐嚐。”
雍正點頭,覺得老六比老十四強多了,老十四從沒在衣食住行上想著老額娘,他也有孝心,就是孝順人的時候讓人哭笑不得,如今額娘拿他當個樂子看。
他盤腿坐在炕上,跟老六阿哥說:“朕有個打算,想封十三弟為世襲罔替的親王,你覺得如何?”
老六阿哥心裏酸溜溜的,還是說:“十三弟雖然沒軍功,但是這幾年兢兢業業,也是有功勞的,您封他也說得過去。”
“你也知道他沒有軍功,苦功是有的,再看看你,你去衙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朕就是想封賞你都找不到理由!你是朕的親弟弟,誰能越得過你,是你自己不爭氣,朕再給你個機會,朕駕崩前你若是有大功朕也讓你家世襲罔替。怎麽辦你自己想吧!”
老六阿哥整個人都不好了,一方麵真的想要爵位世襲罔替,一方麵又是真的懶!
為了子孫,他打算當一回驢,明知道前麵吊了胡蘿卜,覺得自己能把胡蘿卜吃到嘴裏。
他問:“您這說話算數嗎?”
雍正不悅:“你說呢?”
“君無戲言,咱們就一言為定,弟弟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雍正端著茶杯和他碰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