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也並非一毛不拔,在欺負完了各個王府之後,他也是位宗室做了點事的。


    來到圓明園後,雍正就和弟弟妹妹商量擴建宗學,以前的宗學隻教育男孩,在海棠要求下他準許擴建宗室女學,同時改革教材,把當初在尚書房學到的數學和化學物理也加入進去。


    教材的事情交給了海棠,擴建校舍的事情交給了老六阿哥。


    除了擴建宗學之外,他還開設了覺羅學。入學門檻是從努爾哈赤之父那邊開始算起。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兒子們的後人入宗學,塔克世的叔伯兄弟們的後人入覺羅學。無論是宗學還是覺羅學,入學門檻為八歲,每月發銀米筆墨紙硯,每校令一親王或者郡王坐鎮。同時八旗開設學堂教授滿文漢文數學等,每年八旗除了騎射外,還要比試學堂中的內容,獲勝者俱有獎勵。


    海棠先把女學的校舍給定了下來,就是當初八阿哥的園子。因為這裏的主人是曾經的八阿哥,園子靠近暢春園和圓明園,坐落在核心地段,但是也因為八阿哥本人曾經的經曆,這園子哪怕是廢棄了幾l年都沒人敢提搬進去。


    讓海棠說與其空著都不敢住進去怕招了雍正的嫌棄,不如辟為女校,從八旗裏麵遴選有德行懂數理化和精通滿文漢文的女子做先生教授這些女孩。


    雍正覺得這樣也妥當,讓小孩子們進去讀書比什麽都強。目前暫定為八歲以上的女孩入學,因為都是宗室女,暫時定為走讀製,中午管一頓飯。海棠出錢翻修了園子,出錢定製了車馬用來接那些閑散宗室家的女孩。畢竟讓她們在街上走也不安全,有些閑散宗室家裏隻有一輛車甚至沒有車,就是有也是緊著大人用,不會給孩子用。這些女孩也是每個月從學校領錢糧,家裏的人也都不反對,家長的想法是反正在家還要花錢,不如去學校玩耍,月底還有錢糧領。


    弘晝他們算了一筆賬後差點原地跳起來,這些人每個月都給錢糧,這就是一大筆開銷!


    他急匆匆地來找雍正和海棠,就兩字:沒錢!


    弘晝在雍正跟前差點哭出來:“兒子是真沒本事點石成金,兒子算了,宗人府的錢這麽花下去隻能花三年,三年後怎麽辦?”


    雍正就問:“你這三年裏麵不掙錢了”?


    弘晝這時候看著海棠:“能不能掙錢姑媽說了算,姑媽,求您施展神通再讓宗人府賺點錢吧,要不然咱們家的人都去喝西北風了!”


    海棠說:“西北風管夠!”


    弘晝聽了幹嚎著抱著海棠的胳膊用腦袋撞,撒嬌似的讓海棠再施展一回神通。


    海棠用另外一隻手推著他的禿瓢,就說:“你少在這裏搗亂,我是知道的,你們手裏的銀子再花十年都不成問題。”


    “可是姑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些事兒要早做打算,人家說吃不窮花不窮,不會算計就是窮,就是再有錢,架不住宗室的人口一年比一年多啊!”


    雍正跟海棠說:“這小子算是長大了,知道點道理了,也知道日子艱難了。”


    “是啊!可見還是出去辦差鍛煉人。”


    海棠跟弘晝說:“你也別在我跟前鬧,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但是片刻之間我也沒辦法,這事兒我放在心裏,等有機會我叫你來,到時候保準不讓你為難。”


    “侄兒向您謝恩,還是姑媽好。”


    這甜言蜜語聽聽就行了,海棠在他腦門上戳了一指頭:“你的蜜裏肯定是抹了嘴的,是不是?”


    弘晝立即說:“是侄兒的嘴上抹了蜜的,您說反了。”


    這時候弘暉來了,他閨女嘉樂八歲上下,他把孩子送到學堂。來之後請安坐下說:“剛才把嘉樂送到門口,聽到門裏有孩子說話,什麽大丫頭二丫頭,連個名字都沒有,估摸著頭一堂課那些女先生們要給這群孩子起個名才行。”


    別說是外麵的女孩了,就是宗室裏麵的女孩,大部分都是一個數字代替了,大家談論她的時候都是說那誰家的某位格格,名字都不配有,說起來就是“待字閨中”,等待丈夫給出一個字,似乎這個字獨屬於丈夫的,極其具有私密性,出門隻能被稱呼某某氏。


    在對待宗室女入學這件事上,雍正和海棠的目的全然不同。海棠是盡量讓一部分女孩從家務中走出來,係統地學習,將來不必做個渾渾噩噩的婦人。


    雍正的想法是想控製這龐大的國土必須多教出人才,既然有能力且忠心的男人數量有上限,不如把宗室女養出來塞到一些邊角位置上代替男人,反正在禦前,他覺得這些侄女們用著都順手,不比禦前侍衛差。哪怕是將來嫁到草原上,受過教育的總比沒受過教育的強。


    在權貴圈子裏大家議論宗室女學的時候,海棠全家要送瑩瑩去山東任職。


    &-->>


    nbsp;這一去最少要住半年,她的侍女太監們都跟著去,還要給她把衣服被褥帶夠了。


    用紮拉豐阿的話說:“外邊的東西都不如家裏的,把該帶的都帶足了。”


    月娥負責給她打包行李,從過完年就開始準備,衣服鞋子被褥準備了好幾l大車,一些不常用的已經送去了,常用且小件的才會跟著她一起走。這簡直跟搬家一樣,實際上往後好幾l年瑩瑩好住在那裏,也真的和家沒差什麽了。


    瑩瑩還要進宮和祖母舅媽告辭,烏雅氏唉聲歎氣,拉著瑩瑩說:“你也是個沒良心的,我把你養大,你卻一走了之,日常都不在我跟前。我想你了也隻能想想,我也夠可憐的。”


    這話說得讓瑩瑩沒法接,隻能苦笑。皇後就勸她說:“孩子這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讓他出去見見世麵也好,這兩年出去,日後回來在您跟前就不走了。”


    烏雅氏就說:“你這話幾l年前說過一回,那時候坐船去大海上,你就是這麽勸我的。如今她要搬到海邊兒去了,你又是這麽勸我,我已經不上你的當了。”


    瑩瑩說:“過幾l個月我就回來,您別難受了。”


    烏雅氏點點頭,又囑咐她了許多,看著人走了,難受得唉聲歎氣,就跟皇後說:“我就當她嫁出去了,半年一年才回來走一趟親戚看看


    我。養閨女就是這一點不好,養大了就不在眼皮子底下。我如今把女兒攏到自己身邊,可是貪心不足,還想讓孫女也留下,這可真是……二十五昨天從學堂裏回來怎麽說的?得隴望蜀!對,就是得隴望蜀。”()


    皇後說:“您該這麽想想,有本事的孩子走得越遠,留在身邊的都是些老實孝順的。”


    6則美提醒您《成為雍正妹妹之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6『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烏雅氏反駁:“你這話說得不對,‘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貧走四方’若是咱們家強,她何必走四方?”


    皇後這下真的不知道怎麽說,居然反駁不得。


    這話傳到雍正耳朵裏,雍正想了半天,跟十三阿哥說:“怪不得人家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額娘雖然久在深宮沒見過外邊的事兒,但是老人家是有智慧的。國強族望何必謀取蠅頭小利,唉!”


    十三阿哥隻能勸他別想那麽多,最起碼現在比以前好吧,日子總是越過越好的。這個“以前”他沒說,但是雍正覺得現在比康熙年間好一點,最直觀的就是現在不會動不動就要挨餓,各地的糧價好幾l年沒大波動了,糧倉裏麵的糧食也是夠的,地麵上的酒水和醋的滿大街都是。


    他也沒居功,不要臉地說都是自己的功勞,也是說了幾l句公平話的。


    “能有今日,全不仰賴你們和妹妹的功勞,到了下麵,朕也能直著腰和汗阿瑪說話了。”


    十三阿哥想笑著說幾l句,接著是一陣劇烈的咳嗽,雍正趕緊給他拍背。此時十三咳嗽得整個人都麵紅耳赤,看得出來很痛苦。


    雍正讓人把十三阿哥送走後,又叫來了太醫詢問。


    太醫隻說怡王身體不好,慢慢調理,但是雍正又詢問其他人,得到的說話是十三阿哥的飯量在減少,甚至有時候一天隻吃一頓飯,因為吃下去很難受,腸胃也不好,肝腎常常疼。這一切十三阿哥讓人瞞著大家,哪怕是疼得受不了了也要忍著。


    雍正著急起來,他一方麵讓人尋訪名醫,下令讓各地舉薦名醫,請到京城來給十三阿哥看診。一方麵開始求神拜佛,畢竟圓明園裏麵就有佛寺,他上午抽時間去求神佛,下午抽時間去求祖宗,一整天忙的沒一點空閑,這也許是歪打正著,平時他在書房紮根不動一下,現在上午一趟下午一趟,奔波在佛堂祠堂和書房,讓他反而更健康了一些。


    但是十三阿哥的病情沒什麽好轉,雍正又下令讓兩位公主回京問候哥哥。一時間外麵議論聲四起,都覺得這場麵這麽大,八成是怡親王撐不住了。


    外地名醫進京,這些人縱然說得委婉,也比太醫院那群謎語人說得露骨。


    十三阿哥真的不行了,命數快到頭了。


    雍正聽說後大哭一場,難受得吃不飯,跟弘暉說:“老天何至於這麽薄待朕,沒了你十三叔,朕可怎麽活啊!”


    弘暉心想我十三叔還在呢,您怎麽弄的跟哭墳似的,就說:“這不過是庸醫診斷罷了,我十三叔還好好的呢,認真治療還有轉機,您這話可不能再說了,傳出去都以為十三叔不行了,讓十三叔聽見了怎麽想?”


    雍正抹了一把眼淚:“你這話說得對!”他悲傷地說:“朕就盼著死在他們見麵,這樣也不用難受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