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海棠和桂枝年紀都不大的時候,海棠逗過桂枝,問她:“如何把一滴水藏起來並且完好無損。”桂枝自然不知道,海棠就跟她說:“藏在海裏。”
數十年後,海棠的遊戲之語讓桂枝運用上了。
針對雍正寫《大義覺迷錄》這件事,出嫁的公主們幾乎不發表看法,和他關係親近的桂枝也沒說什麽更沒去勸他什麽。
桂枝是沒說什麽,但是桂枝做什麽了!
怎麽才能把哥哥的名譽盡可能地挽救回來?
桂枝的做法是把給兒子穆祿娶媳婦的錢都挪用了,重金尋找京城裏麵的一些落第舉子和一些戲班子裏排戲的先生們,又請如意館的畫師們接私活兒,最後讓平王家的那套印刷班子加班加點,終於趕上了《大義覺迷錄》的速度。隨著雍正這逆天的作品一起發出的還有桂枝重金打造的曆代帝王將相或香豔或血腥或無語的故事。
這隻是第一波,第二波桂枝也準備好了,作為衝鋒在吃瓜第一線的桂枝,深知想要掩蓋一樁大事,隻要弄出另外一樁大事就夠了。
她讓人把隆科多和李四兒的故事編撰好了,隻差大結局,一旦隆科多和李四兒的結局被判定,她就讓印刷坊把結局印刷出來,然後裝訂成冊全國發賣,用隆科多的故事蓋住皇家的那點破事。
桂枝很有信心,因為和一眾故事比起阿裏,雍正寫得真不怎麽樣!
比如說曾靜說他好色,他全篇在辯解自己不好色,連個女性的姓氏都沒露出來,讀起來就是幹巴巴的說明文,和同時發出去的那堆帝王將相的香豔故事比那真是幹巴巴的沒趣味。
是通篇在說“朕不好色”好看,還是小周後和姐夫勾搭上瞞著姐姐提著鞋悄悄和姐夫偷偷見麵好看?更何況還有插圖《小周後提鞋圖》。
因此當桂枝把一整套精裝版送給海棠的時候,海棠驚呆了!
海棠急得好像曆史上真的有清人畫過《小周後提鞋圖》,趕緊找出來看,這不愧是如意館的畫師手筆,這和外麵市麵上見過的真不一樣。很明顯這個畫師吸收了西洋畫的畫法,運用了透視,畫麵更立體。場景精致奢靡,人物更接近西洋畫,人物肢體五官比例和諧,動作流暢,男的俊女的美,女人那股子嬌柔都畫出來了。
這畫簡直是精品啊!
海棠顧不得點評妹妹這主意怎麽樣,連忙問:“野史傳說趙光義和小周後……”
桂枝立即用嫌棄的表情看著姐姐:“我這可是正經書,有證據的我才收錄,沒證據的不算。再說了,這是給老少都看的,你說的那些故事隻會把這些書給拉低了,這可不是春宮!”
她指著《小周後提鞋圖》說:“都知道這一對狗男女要幹嗎,我可是特意跟畫師說了,別讓他們摟摟抱抱一定要分開,不然的話讓小孩子看見成什麽樣子,一定要風流不下流。你看,這兩人一個在圖左邊,一個在右邊,再看看這裏麵漏出來的一小截室內,這就是臥床的大周後。除了這個,還有楊貴妃獻舞圖,這
個真的費功夫,一不小心就會把人給畫腫了,這是好幾幅裏麵特意挑出來的,這一幅顯得豐腴不癡肥。”
桂枝看海棠嘩啦嘩啦地翻找,就問:“你說我這主意怎麽樣?”
海棠點頭:“不錯,你多印點,到時候散得到處都是,缺錢我出。你這態度是對的,趙光義和小周後明顯是後人杜撰的,八成就是元朝的那群人潑的髒水。雖然這些書看著不正經,但是治學是要嚴謹的!”
桂枝眉開眼笑:“我就等姐姐這句‘出錢’的話呢,我是真沒錢了,我兒子成親的酒席錢我都挪用了。對了,我想著自己書要是賣得便宜了很多人會不珍惜,不如讓天下人求而不得,你還記得影射弘曆的戲詞嗎?我覺得那法子就不錯,少量多次悄無聲息地投放,攪得讀書人都追這些書了,誰還去讀四哥寫的。”
海棠聽了嘿嘿笑了幾聲:“妹妹,你這是找對人了,姐姐我當初賣茶葉讓他們開盲盒,不,是撞大運抽玻璃杯不是搞得風風火火嗎,這一招姐姐現在傳授給你。你把耳朵伸過來,我跟你說,你這不能一套整賣,你要拆開……”
這些親朋好友都收到了書,老六阿哥進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一排天藍色書皮的書忍不住問:“這是什麽東西?”
老六福晉看得正入神,聽見了就說:“桂枝妹妹送來的書。”
老六阿哥撈起來一本,看到上麵有簡筆仕女,再看名字《南唐美人》。這名字和一般的書籍不一樣啊。
老六阿哥一入手,發現這書皮是加厚的牛皮紙,心裏想著:嘿,居然用上光麵牛皮紙了,真舍得本錢。再一翻扉頁,裏麵全是蔥綠色的花箋紙,上麵還有一些小葉片和小花瓣嵌入其中。這紙張精致華美,老六阿哥並非俗人都忍不住猜測這篇造價多少?
他問老六福晉:“這哪兒來的?瘋了吧這是!這紙張寫糟踐了。”
老六福晉抬頭說:“你這話可就說錯了,這不是糟踐了,這是一布妙棋,我覺得你該給桂枝妹妹送點錢,這玩意說不定能讓你跟著少丟人。”
“嘛意思?”
“你自己看,別打擾我。”
老六阿哥哼了一聲,出門問門口的太監:“那堆書怎麽回事?”
太監在他耳邊小聲地說了一遍,老六阿哥問:“你說八公主印了多少?”
“一萬套。”
“她瘋了!她日子還過不過了!”
太監立即小聲說:“印這些書的都是平王府的奴才和門人,他們兩家乃是親家,想來是不會收太貴。”
老六阿哥說:“你懂什麽。”親戚關係不是這麽用的。
太監趕緊躬身:“這都是奴才瞎猜的。”
老六阿哥進門開始收拾書,老六福晉抬起頭說:“要不說咱們這位八公主是你們的親妹妹呢。我就說咱們額娘養這幾個孩子沒一個簡單的,八公主往日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她想出這辦法還真好用。怪不得皇上和皇額娘那麽疼她,關鍵時刻比十四爺有用多了。”
老六阿哥
就說:“十四那是被寵壞了,你說的是什麽辦法?”
老六福晉說:“是桂枝的辦法,我給你講講。”
弘暉在家裏摟著小兒子永瓊也在看這一堆書,永瓊會說幾個簡單的字,小手不斷扒拉弘暉,嘴裏嚷嚷著:“書,書,看看。”
費莫氏聽見他鬧趕緊進門,虎著臉嚇唬他:“再鬧打你手心。”
弘暉就把書放到一邊摟著永瓊說:“你嚇唬他幹嗎?小孩子不懂事,大了就好。再說了,我們這是想認字兒呢,是不是啊永瓊。”
費莫氏說:“他年紀小,哪裏有認字的想法,不過是看著大人不搭理他才鬧呢,這些易碎的東西不能讓他摸到,前幾天他去嘉樂的院子裏玩耍,把嘉樂的課業本子撕了,把嘉樂氣的往他屁股上打了幾巴掌,當時哭得驚天動地,過了一會兒又顛顛地跑去找姐姐玩,把挨打的事給忘得幹幹淨淨。”
弘暉抱著永瓊問:“是不是挨打了啊?”
永瓊回答:“打屁屁!”
說話的時候永琨進來說話,永瓊就鬧著和哥哥玩兒,兄弟兩個一起出去了。
看著兩個兒子出門,弘暉才把臉上笑著的表情收了,重新拿起旁邊的書表情嚴肅地看了起來。
費莫氏端茶給他,問道:“這書有什麽不妥嗎?怎麽看著您不像是很高興的樣子。”
弘暉四平八穩地從妻子手裏接了茶,他吹了吹浮沫後喝了一口說:“不是不妥,而是任何人都能出書,將來不利於管理。”
他從雍正寫書和桂枝找人寫書這些方麵察覺出掌握“喉舌”極其重要!
他心裏已經有了一些想法,隻是還需要歸納一下,就把剩下的茶水喝了,把杯子遞給了妻子說道:“你看著點孩子,爺去前麵書房裏坐一會兒。”
弘暉去書房鋪開紙,自己慢慢磨墨,一邊磨一邊想,直到磨了一硯台墨汁,隨後找了一支毛筆把自己想到的全部寫了下來,寫完之後看了一會兒又重新打草稿,謄抄成了條陳打算給雍正送去。
他跟在書房侍奉的侍女說:“你去後麵跟福晉說一聲,就說爺晚上去園子裏陪著皇上吃飯,讓她帶著大格格二阿哥三阿哥吃吧,回頭爺把大阿哥帶帶回來。”
把書籍帶上,有把條陳帶上,他才進了園子。
自從有了玻璃之後,玻璃窗已經在權貴家裏麵普及了,但是玻璃房不是誰家都能有的,不僅是園子裏宮裏都有了玻璃房,雍正的書房裏還有玻璃魚缸。隻是他把魚缸當花盆用,裏麵種了些莊稼,沒事兒了給這些莊稼澆澆水,對著玻璃缸裏的植物根係一看就是半天。
這就是他最新的愛好了,觀察植物。
弘暉來的時候雍正戴著眼鏡提著小水壺正對著玻璃缸觀察。弘暉看了一眼,發現眼前的缸裏種的是紅薯,角落裏的玻璃缸裏種的是玉米。
弘暉就說:“兒子一直想問您,這主意誰給您想的?用魚缸養莊稼。”
“自然是弘陽想的啊!朕本來想在玻璃房裏麵種點,看看是不是收成更好,可
是暢春園的那個讓幾位太妃占了,圓明園這裏的讓後宮的女人們給占了,朕沒法子,隻能出此下策了。()”說到-->>
這裏就問:“你有事兒??[()]?『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看弘暉穿著半新不舊的家常衣服,不是穿著官服來的,以為沒什麽大事呢。
弘暉對親阿瑪的心態把握得很好,就別跟他客氣見外,私下裏要有父子之情,弄得跟君臣似的他不高興。
就笑著說:“阿瑪,十二姑姑今兒送您書了嗎?”
“沒啊。送你了?”
“八成是明後天來送您,我估摸著她最起碼要弄個好看的盒子裝著才能送進來。”
“哦,什麽書?”
“就是十二姑媽找人寫了一些市井白話文,您要看看嗎?兒子剛好拿到了一份。”
“看看吧,朕這是偷得浮生半日閑,本來打算把弘陽叫來我們甥舅兩個把圓明園這裏路邊的田埂上栽些紅薯,到秋天怎麽說也能刨出來一車紅薯。那小子忙著掙錢,今兒去分紅利去了,跟朕說明兒再來。”
弘暉好奇:“紅利都是年底分,他怎麽中間分了呀?”
“他說有些人後悔了,打算拿這一筆退出,今日分了也徹底撕開。也有提前定規矩的意思,日後年中分紅利,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一年。”
“兒子隻聽說一些去年虧本的人家找他,讓他幫著打理生意,他這是怎麽做的?”
“他讓人跑東線,去了扶桑,那裏有銀礦。”
弘暉恍然大悟,說道:“必然是瑩瑩幫他了。”
雍正坐回椅子上:“不過是小打小鬧,你說的什麽書?”
“哦,兒子讓他們抬上來。”
郎惠園裏麵,桂枝說:“明天你要跟我去,我之所以今天給你們送來就是想讓你們給我壯壯膽氣。明天要是四哥罵我了,你們幫我分擔一點。”
畢竟是先斬後奏,雖然可以強製辯解說這件事兒和四哥寫書的事沒關係,但是湊在一起發布,那多少就有點兒司馬昭這些路人皆知。所以桂枝心裏還是擔心雍正埋怨她摻和到這事兒裏了。
桂枝當時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理直氣壯,做完事之後有點害怕。
海棠說:“你就當你是想掙錢的,你也別提他那書的事兒,就說你讓人寫的這些,把怎麽能剛才那些法子給他講一遍,就是求財,沒摻和到朝廷的事兒裏。現在咱們進宮還來得及,要不然明兒再送他就覺得你和他見外了,居然是最後一個送他的。”
海棠就把桂枝送自己這一套讓人裝起來,找了一個樸素的箱子收著,一起進圓明園。
此時弘暉在講私自印書的壞處,他覺得日後再印書,必須受到朝廷的監管。
雍正是讚成的,如果呂留良早年寫書的時候被監管審查,他的書也不會在江南傳得到處都是。再加上如今出版行業很發達,桂枝的書能這麽快印刷好,平王家的工坊裏能同時印刷不同的書籍,可見到時候所有人都忙起來印刷的數目是多麽龐大。
印刷行業必須監管。
()他跟弘暉說:“你把折子留下,朕今天晚上看,這事兒既然是你先提出來的那就由你去辦吧。”
弘暉應了一聲。
雍正翻了翻弘暉送的書,就說:“你十二姑媽這是想給朕收拾爛攤子。”
弘暉說:“遠不是您說得這樣,充其量也就是想攪亂視線罷了。”
“可是在很多人嘴裏,朕這麽做就是給你們留下了一個爛攤子。”他說這起來到魚缸那邊澆水,跟身邊的弘暉說:“朕前不久和曾靜又聊了聊,把他和張熙扣押在京城,考慮到這兩個人都不是什麽富裕人家,每個月給他們一些錢糧,讓他們勉強度日。你們誰都不許殺他們,朕要讓他們看看,朕到底是怎麽一個漢子,咱們治下的朝廷又是什麽樣的朝廷!”
弘暉說了一聲是。
雍正說:“不隻是你,你將來也要跟你的子孫說,這件事兒是朕特許的,不許找他們麻煩也不許找他們的後賬。至於呂氏和呂氏弟子們……”
雍正停頓了一下:“依著朕的本意,這一些人已經觸及大逆,就該發配到寧古塔,可是朕看出來了,你九姑媽不想朕把事兒給弄大了。別說是江南,就是全國各地都是方興未艾,一片生機勃勃。這時候掀起華夷之辨如果僅僅停留在嘴皮子上倒也算了,一旦涉及殺人流放,隻怕江南要起波瀾,各地也會受到影響。但是大罪可免小罪不能饒,除了限製他們家的人做官外,也要限製他們家的人離開家鄉,另外讓刑部再議一議別的處罰,議好了之後一起發下去,這件事算結束了。”
弘暉說:“您英明。”
“什麽英明不英明,”雍正說:“等到你做皇帝你就明白做皇帝並不是想幹嘛幹嘛做皇帝也有很多事不能幹,也有很多事兒要顧忌。皇帝不過是一個差事罷了,這差事的好處就是能傳家,別的和那些官員沒什麽區別。”
弘暉不太讚成,可是也沒再多說。
這時候外麵通報說勇王和八公主來了。
雍正跟弘暉說:“把你送來的書收起來,別讓你姑媽心裏嘀咕,以為給朕送晚了。”
弘暉趕緊去把書抱起來繞過屏風送到後麵雍正臨時休息的房間。他放好出來後海棠姐妹已經來了,兄妹三個正在翻書。
雍正聽桂枝講了幾句,就問:“這書不便宜吧,朕摸著這紙特別厚,光是圖畫你肯定不少花錢,這樣吧,朕補貼你一些。”他對弘暉說:“你拿著朕的手書去內務府庫房提八萬兩給你姑媽送去。”
弘暉應了一聲,桂枝連忙說不用,弘暉就勸:“皇阿瑪給您的您就收下,這是親哥哥手裏漏出來的,您有什麽不能拿的?”
海棠也在一邊說,雍正寫了條子給弘暉:“去吧,早去早回。”
內務府的庫房在京城,弘暉立即坐車回城。
此時在九阿哥家的園子裏,九阿哥把老五阿哥和十阿哥十一阿哥請來,其中老五阿哥也戴著眼鏡,一群人每人捧著一本《大義覺迷錄》在看。
老九阿哥一邊看一邊點評:“看了這麽多老四也
算是個厚道人,沒把八哥寫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小人,罵人罵在明麵上,這和他一貫以來的做法一脈相承。”
十一阿哥說:“我以為您看到他說您蠢笨的時候能跳起來找他算賬呢。”
“假如,我是說假如,假如在這本書裏大家都是好人,就我一個人蠢笨如豬自然是要找他麻煩,可是他的書裏沒一個好人,罷了罷了,大家都在泥坑裏,也不必往人家身上再潑點兒泥水了。”
十阿哥說:“他這裏可沒提老十三啊!說到底還是和老十三關係好。”
老五阿哥說:“也沒提我!”口氣居然帶點得意。
九阿哥剛想反駁,剛想說你有什麽可得意的,但是一想某種意義上不出現在這本書裏也是一件好事兒,值得得意一下。
十一阿哥看完皺眉:“皇上把我九姐姐寫得跟個老妖婆一樣!”
九阿哥反駁:“不對,他把胖丫頭寫成了漢子婆,”隨後他壓低聲音,隻有兄弟四個能聽到:“我說句不好聽的,將來江山沒了。到了下個朝代,人家要在戲台子上唱這裏麵的事兒,胖丫頭肯定是個白臉肥婆子。”
他說完就好奇:“你們說這生旦淨末醜,將來唱勇王,是屬於老生呢,還是老旦呢?”
除了十一阿哥,剩下的兩個都和他討論了起來,十一阿哥叫了太監來,吩咐說:“出去打聽打聽看外邊是怎麽議論這本書的。”
太監低頭說:“爺,奴才不敢說。”
九阿哥搶在十一阿哥跟前說:“不敢說就不要說了,十一弟你也是難為人,這能有什麽好聽話嗎?別的不說,弘皙這會肯定在罵街呢。”
十阿哥提議:“明兒一早,咱們都去上朝,看看朝廷上是怎麽說的。”
九阿哥瞬間眉飛色舞:“對對對,一起去看看。”
老五阿哥說:“起得太早了,要去你們去我是不去,這也沒什麽好看的,滿朝文武有幾個敢當著皇上的麵兒說這書還不如沒有呢。”
十阿哥就說:“五哥,你不懂,不是看大朝會上大臣們的反應,說要在開始大朝會前聽聽大家私下裏怎麽議論。”
第二天除了老五阿哥和老七阿哥以及沒官職的十四阿哥外,老阿哥們都聚齊了。和他們有一樣想法的人有很多,宗室裏麵很多有爵位的人都已經穿戴整齊等著開大朝會了。
此時宗室裏麵的爺們打過招呼就沒再說話,聽外麵的大臣們怎麽說。
大臣們也不傻,能在這裏批評皇帝嗎?
大家都在議論市麵上裝幀精美的各種曆史醜事,比如說《挨雷劈的老東西》,書名就是這個書名,裏麵是故事合集,作者火力全開地罵了衛宣公、
楚平王、唐玄宗,朱溫這些人。
這些大臣們津津樂道的是裏麵的插圖,裏麵的宣薑這幅美人插圖引起大家的議論,有的說簡直是太美了,有的說不及宣薑本人美矣。
為了個插圖,一群大臣討論了半天,宗室們聽得納悶:你們聊的是什麽啊?!
數十年後,海棠的遊戲之語讓桂枝運用上了。
針對雍正寫《大義覺迷錄》這件事,出嫁的公主們幾乎不發表看法,和他關係親近的桂枝也沒說什麽更沒去勸他什麽。
桂枝是沒說什麽,但是桂枝做什麽了!
怎麽才能把哥哥的名譽盡可能地挽救回來?
桂枝的做法是把給兒子穆祿娶媳婦的錢都挪用了,重金尋找京城裏麵的一些落第舉子和一些戲班子裏排戲的先生們,又請如意館的畫師們接私活兒,最後讓平王家的那套印刷班子加班加點,終於趕上了《大義覺迷錄》的速度。隨著雍正這逆天的作品一起發出的還有桂枝重金打造的曆代帝王將相或香豔或血腥或無語的故事。
這隻是第一波,第二波桂枝也準備好了,作為衝鋒在吃瓜第一線的桂枝,深知想要掩蓋一樁大事,隻要弄出另外一樁大事就夠了。
她讓人把隆科多和李四兒的故事編撰好了,隻差大結局,一旦隆科多和李四兒的結局被判定,她就讓印刷坊把結局印刷出來,然後裝訂成冊全國發賣,用隆科多的故事蓋住皇家的那點破事。
桂枝很有信心,因為和一眾故事比起阿裏,雍正寫得真不怎麽樣!
比如說曾靜說他好色,他全篇在辯解自己不好色,連個女性的姓氏都沒露出來,讀起來就是幹巴巴的說明文,和同時發出去的那堆帝王將相的香豔故事比那真是幹巴巴的沒趣味。
是通篇在說“朕不好色”好看,還是小周後和姐夫勾搭上瞞著姐姐提著鞋悄悄和姐夫偷偷見麵好看?更何況還有插圖《小周後提鞋圖》。
因此當桂枝把一整套精裝版送給海棠的時候,海棠驚呆了!
海棠急得好像曆史上真的有清人畫過《小周後提鞋圖》,趕緊找出來看,這不愧是如意館的畫師手筆,這和外麵市麵上見過的真不一樣。很明顯這個畫師吸收了西洋畫的畫法,運用了透視,畫麵更立體。場景精致奢靡,人物更接近西洋畫,人物肢體五官比例和諧,動作流暢,男的俊女的美,女人那股子嬌柔都畫出來了。
這畫簡直是精品啊!
海棠顧不得點評妹妹這主意怎麽樣,連忙問:“野史傳說趙光義和小周後……”
桂枝立即用嫌棄的表情看著姐姐:“我這可是正經書,有證據的我才收錄,沒證據的不算。再說了,這是給老少都看的,你說的那些故事隻會把這些書給拉低了,這可不是春宮!”
她指著《小周後提鞋圖》說:“都知道這一對狗男女要幹嗎,我可是特意跟畫師說了,別讓他們摟摟抱抱一定要分開,不然的話讓小孩子看見成什麽樣子,一定要風流不下流。你看,這兩人一個在圖左邊,一個在右邊,再看看這裏麵漏出來的一小截室內,這就是臥床的大周後。除了這個,還有楊貴妃獻舞圖,這
個真的費功夫,一不小心就會把人給畫腫了,這是好幾幅裏麵特意挑出來的,這一幅顯得豐腴不癡肥。”
桂枝看海棠嘩啦嘩啦地翻找,就問:“你說我這主意怎麽樣?”
海棠點頭:“不錯,你多印點,到時候散得到處都是,缺錢我出。你這態度是對的,趙光義和小周後明顯是後人杜撰的,八成就是元朝的那群人潑的髒水。雖然這些書看著不正經,但是治學是要嚴謹的!”
桂枝眉開眼笑:“我就等姐姐這句‘出錢’的話呢,我是真沒錢了,我兒子成親的酒席錢我都挪用了。對了,我想著自己書要是賣得便宜了很多人會不珍惜,不如讓天下人求而不得,你還記得影射弘曆的戲詞嗎?我覺得那法子就不錯,少量多次悄無聲息地投放,攪得讀書人都追這些書了,誰還去讀四哥寫的。”
海棠聽了嘿嘿笑了幾聲:“妹妹,你這是找對人了,姐姐我當初賣茶葉讓他們開盲盒,不,是撞大運抽玻璃杯不是搞得風風火火嗎,這一招姐姐現在傳授給你。你把耳朵伸過來,我跟你說,你這不能一套整賣,你要拆開……”
這些親朋好友都收到了書,老六阿哥進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一排天藍色書皮的書忍不住問:“這是什麽東西?”
老六福晉看得正入神,聽見了就說:“桂枝妹妹送來的書。”
老六阿哥撈起來一本,看到上麵有簡筆仕女,再看名字《南唐美人》。這名字和一般的書籍不一樣啊。
老六阿哥一入手,發現這書皮是加厚的牛皮紙,心裏想著:嘿,居然用上光麵牛皮紙了,真舍得本錢。再一翻扉頁,裏麵全是蔥綠色的花箋紙,上麵還有一些小葉片和小花瓣嵌入其中。這紙張精致華美,老六阿哥並非俗人都忍不住猜測這篇造價多少?
他問老六福晉:“這哪兒來的?瘋了吧這是!這紙張寫糟踐了。”
老六福晉抬頭說:“你這話可就說錯了,這不是糟踐了,這是一布妙棋,我覺得你該給桂枝妹妹送點錢,這玩意說不定能讓你跟著少丟人。”
“嘛意思?”
“你自己看,別打擾我。”
老六阿哥哼了一聲,出門問門口的太監:“那堆書怎麽回事?”
太監在他耳邊小聲地說了一遍,老六阿哥問:“你說八公主印了多少?”
“一萬套。”
“她瘋了!她日子還過不過了!”
太監立即小聲說:“印這些書的都是平王府的奴才和門人,他們兩家乃是親家,想來是不會收太貴。”
老六阿哥說:“你懂什麽。”親戚關係不是這麽用的。
太監趕緊躬身:“這都是奴才瞎猜的。”
老六阿哥進門開始收拾書,老六福晉抬起頭說:“要不說咱們這位八公主是你們的親妹妹呢。我就說咱們額娘養這幾個孩子沒一個簡單的,八公主往日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她想出這辦法還真好用。怪不得皇上和皇額娘那麽疼她,關鍵時刻比十四爺有用多了。”
老六阿哥
就說:“十四那是被寵壞了,你說的是什麽辦法?”
老六福晉說:“是桂枝的辦法,我給你講講。”
弘暉在家裏摟著小兒子永瓊也在看這一堆書,永瓊會說幾個簡單的字,小手不斷扒拉弘暉,嘴裏嚷嚷著:“書,書,看看。”
費莫氏聽見他鬧趕緊進門,虎著臉嚇唬他:“再鬧打你手心。”
弘暉就把書放到一邊摟著永瓊說:“你嚇唬他幹嗎?小孩子不懂事,大了就好。再說了,我們這是想認字兒呢,是不是啊永瓊。”
費莫氏說:“他年紀小,哪裏有認字的想法,不過是看著大人不搭理他才鬧呢,這些易碎的東西不能讓他摸到,前幾天他去嘉樂的院子裏玩耍,把嘉樂的課業本子撕了,把嘉樂氣的往他屁股上打了幾巴掌,當時哭得驚天動地,過了一會兒又顛顛地跑去找姐姐玩,把挨打的事給忘得幹幹淨淨。”
弘暉抱著永瓊問:“是不是挨打了啊?”
永瓊回答:“打屁屁!”
說話的時候永琨進來說話,永瓊就鬧著和哥哥玩兒,兄弟兩個一起出去了。
看著兩個兒子出門,弘暉才把臉上笑著的表情收了,重新拿起旁邊的書表情嚴肅地看了起來。
費莫氏端茶給他,問道:“這書有什麽不妥嗎?怎麽看著您不像是很高興的樣子。”
弘暉四平八穩地從妻子手裏接了茶,他吹了吹浮沫後喝了一口說:“不是不妥,而是任何人都能出書,將來不利於管理。”
他從雍正寫書和桂枝找人寫書這些方麵察覺出掌握“喉舌”極其重要!
他心裏已經有了一些想法,隻是還需要歸納一下,就把剩下的茶水喝了,把杯子遞給了妻子說道:“你看著點孩子,爺去前麵書房裏坐一會兒。”
弘暉去書房鋪開紙,自己慢慢磨墨,一邊磨一邊想,直到磨了一硯台墨汁,隨後找了一支毛筆把自己想到的全部寫了下來,寫完之後看了一會兒又重新打草稿,謄抄成了條陳打算給雍正送去。
他跟在書房侍奉的侍女說:“你去後麵跟福晉說一聲,就說爺晚上去園子裏陪著皇上吃飯,讓她帶著大格格二阿哥三阿哥吃吧,回頭爺把大阿哥帶帶回來。”
把書籍帶上,有把條陳帶上,他才進了園子。
自從有了玻璃之後,玻璃窗已經在權貴家裏麵普及了,但是玻璃房不是誰家都能有的,不僅是園子裏宮裏都有了玻璃房,雍正的書房裏還有玻璃魚缸。隻是他把魚缸當花盆用,裏麵種了些莊稼,沒事兒了給這些莊稼澆澆水,對著玻璃缸裏的植物根係一看就是半天。
這就是他最新的愛好了,觀察植物。
弘暉來的時候雍正戴著眼鏡提著小水壺正對著玻璃缸觀察。弘暉看了一眼,發現眼前的缸裏種的是紅薯,角落裏的玻璃缸裏種的是玉米。
弘暉就說:“兒子一直想問您,這主意誰給您想的?用魚缸養莊稼。”
“自然是弘陽想的啊!朕本來想在玻璃房裏麵種點,看看是不是收成更好,可
是暢春園的那個讓幾位太妃占了,圓明園這裏的讓後宮的女人們給占了,朕沒法子,隻能出此下策了。()”說到-->>
這裏就問:“你有事兒??[()]?『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他看弘暉穿著半新不舊的家常衣服,不是穿著官服來的,以為沒什麽大事呢。
弘暉對親阿瑪的心態把握得很好,就別跟他客氣見外,私下裏要有父子之情,弄得跟君臣似的他不高興。
就笑著說:“阿瑪,十二姑姑今兒送您書了嗎?”
“沒啊。送你了?”
“八成是明後天來送您,我估摸著她最起碼要弄個好看的盒子裝著才能送進來。”
“哦,什麽書?”
“就是十二姑媽找人寫了一些市井白話文,您要看看嗎?兒子剛好拿到了一份。”
“看看吧,朕這是偷得浮生半日閑,本來打算把弘陽叫來我們甥舅兩個把圓明園這裏路邊的田埂上栽些紅薯,到秋天怎麽說也能刨出來一車紅薯。那小子忙著掙錢,今兒去分紅利去了,跟朕說明兒再來。”
弘暉好奇:“紅利都是年底分,他怎麽中間分了呀?”
“他說有些人後悔了,打算拿這一筆退出,今日分了也徹底撕開。也有提前定規矩的意思,日後年中分紅利,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一年。”
“兒子隻聽說一些去年虧本的人家找他,讓他幫著打理生意,他這是怎麽做的?”
“他讓人跑東線,去了扶桑,那裏有銀礦。”
弘暉恍然大悟,說道:“必然是瑩瑩幫他了。”
雍正坐回椅子上:“不過是小打小鬧,你說的什麽書?”
“哦,兒子讓他們抬上來。”
郎惠園裏麵,桂枝說:“明天你要跟我去,我之所以今天給你們送來就是想讓你們給我壯壯膽氣。明天要是四哥罵我了,你們幫我分擔一點。”
畢竟是先斬後奏,雖然可以強製辯解說這件事兒和四哥寫書的事沒關係,但是湊在一起發布,那多少就有點兒司馬昭這些路人皆知。所以桂枝心裏還是擔心雍正埋怨她摻和到這事兒裏了。
桂枝當時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理直氣壯,做完事之後有點害怕。
海棠說:“你就當你是想掙錢的,你也別提他那書的事兒,就說你讓人寫的這些,把怎麽能剛才那些法子給他講一遍,就是求財,沒摻和到朝廷的事兒裏。現在咱們進宮還來得及,要不然明兒再送他就覺得你和他見外了,居然是最後一個送他的。”
海棠就把桂枝送自己這一套讓人裝起來,找了一個樸素的箱子收著,一起進圓明園。
此時弘暉在講私自印書的壞處,他覺得日後再印書,必須受到朝廷的監管。
雍正是讚成的,如果呂留良早年寫書的時候被監管審查,他的書也不會在江南傳得到處都是。再加上如今出版行業很發達,桂枝的書能這麽快印刷好,平王家的工坊裏能同時印刷不同的書籍,可見到時候所有人都忙起來印刷的數目是多麽龐大。
印刷行業必須監管。
()他跟弘暉說:“你把折子留下,朕今天晚上看,這事兒既然是你先提出來的那就由你去辦吧。”
弘暉應了一聲。
雍正翻了翻弘暉送的書,就說:“你十二姑媽這是想給朕收拾爛攤子。”
弘暉說:“遠不是您說得這樣,充其量也就是想攪亂視線罷了。”
“可是在很多人嘴裏,朕這麽做就是給你們留下了一個爛攤子。”他說這起來到魚缸那邊澆水,跟身邊的弘暉說:“朕前不久和曾靜又聊了聊,把他和張熙扣押在京城,考慮到這兩個人都不是什麽富裕人家,每個月給他們一些錢糧,讓他們勉強度日。你們誰都不許殺他們,朕要讓他們看看,朕到底是怎麽一個漢子,咱們治下的朝廷又是什麽樣的朝廷!”
弘暉說了一聲是。
雍正說:“不隻是你,你將來也要跟你的子孫說,這件事兒是朕特許的,不許找他們麻煩也不許找他們的後賬。至於呂氏和呂氏弟子們……”
雍正停頓了一下:“依著朕的本意,這一些人已經觸及大逆,就該發配到寧古塔,可是朕看出來了,你九姑媽不想朕把事兒給弄大了。別說是江南,就是全國各地都是方興未艾,一片生機勃勃。這時候掀起華夷之辨如果僅僅停留在嘴皮子上倒也算了,一旦涉及殺人流放,隻怕江南要起波瀾,各地也會受到影響。但是大罪可免小罪不能饒,除了限製他們家的人做官外,也要限製他們家的人離開家鄉,另外讓刑部再議一議別的處罰,議好了之後一起發下去,這件事算結束了。”
弘暉說:“您英明。”
“什麽英明不英明,”雍正說:“等到你做皇帝你就明白做皇帝並不是想幹嘛幹嘛做皇帝也有很多事不能幹,也有很多事兒要顧忌。皇帝不過是一個差事罷了,這差事的好處就是能傳家,別的和那些官員沒什麽區別。”
弘暉不太讚成,可是也沒再多說。
這時候外麵通報說勇王和八公主來了。
雍正跟弘暉說:“把你送來的書收起來,別讓你姑媽心裏嘀咕,以為給朕送晚了。”
弘暉趕緊去把書抱起來繞過屏風送到後麵雍正臨時休息的房間。他放好出來後海棠姐妹已經來了,兄妹三個正在翻書。
雍正聽桂枝講了幾句,就問:“這書不便宜吧,朕摸著這紙特別厚,光是圖畫你肯定不少花錢,這樣吧,朕補貼你一些。”他對弘暉說:“你拿著朕的手書去內務府庫房提八萬兩給你姑媽送去。”
弘暉應了一聲,桂枝連忙說不用,弘暉就勸:“皇阿瑪給您的您就收下,這是親哥哥手裏漏出來的,您有什麽不能拿的?”
海棠也在一邊說,雍正寫了條子給弘暉:“去吧,早去早回。”
內務府的庫房在京城,弘暉立即坐車回城。
此時在九阿哥家的園子裏,九阿哥把老五阿哥和十阿哥十一阿哥請來,其中老五阿哥也戴著眼鏡,一群人每人捧著一本《大義覺迷錄》在看。
老九阿哥一邊看一邊點評:“看了這麽多老四也
算是個厚道人,沒把八哥寫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小人,罵人罵在明麵上,這和他一貫以來的做法一脈相承。”
十一阿哥說:“我以為您看到他說您蠢笨的時候能跳起來找他算賬呢。”
“假如,我是說假如,假如在這本書裏大家都是好人,就我一個人蠢笨如豬自然是要找他麻煩,可是他的書裏沒一個好人,罷了罷了,大家都在泥坑裏,也不必往人家身上再潑點兒泥水了。”
十阿哥說:“他這裏可沒提老十三啊!說到底還是和老十三關係好。”
老五阿哥說:“也沒提我!”口氣居然帶點得意。
九阿哥剛想反駁,剛想說你有什麽可得意的,但是一想某種意義上不出現在這本書裏也是一件好事兒,值得得意一下。
十一阿哥看完皺眉:“皇上把我九姐姐寫得跟個老妖婆一樣!”
九阿哥反駁:“不對,他把胖丫頭寫成了漢子婆,”隨後他壓低聲音,隻有兄弟四個能聽到:“我說句不好聽的,將來江山沒了。到了下個朝代,人家要在戲台子上唱這裏麵的事兒,胖丫頭肯定是個白臉肥婆子。”
他說完就好奇:“你們說這生旦淨末醜,將來唱勇王,是屬於老生呢,還是老旦呢?”
除了十一阿哥,剩下的兩個都和他討論了起來,十一阿哥叫了太監來,吩咐說:“出去打聽打聽看外邊是怎麽議論這本書的。”
太監低頭說:“爺,奴才不敢說。”
九阿哥搶在十一阿哥跟前說:“不敢說就不要說了,十一弟你也是難為人,這能有什麽好聽話嗎?別的不說,弘皙這會肯定在罵街呢。”
十阿哥提議:“明兒一早,咱們都去上朝,看看朝廷上是怎麽說的。”
九阿哥瞬間眉飛色舞:“對對對,一起去看看。”
老五阿哥說:“起得太早了,要去你們去我是不去,這也沒什麽好看的,滿朝文武有幾個敢當著皇上的麵兒說這書還不如沒有呢。”
十阿哥就說:“五哥,你不懂,不是看大朝會上大臣們的反應,說要在開始大朝會前聽聽大家私下裏怎麽議論。”
第二天除了老五阿哥和老七阿哥以及沒官職的十四阿哥外,老阿哥們都聚齊了。和他們有一樣想法的人有很多,宗室裏麵很多有爵位的人都已經穿戴整齊等著開大朝會了。
此時宗室裏麵的爺們打過招呼就沒再說話,聽外麵的大臣們怎麽說。
大臣們也不傻,能在這裏批評皇帝嗎?
大家都在議論市麵上裝幀精美的各種曆史醜事,比如說《挨雷劈的老東西》,書名就是這個書名,裏麵是故事合集,作者火力全開地罵了衛宣公、
楚平王、唐玄宗,朱溫這些人。
這些大臣們津津樂道的是裏麵的插圖,裏麵的宣薑這幅美人插圖引起大家的議論,有的說簡直是太美了,有的說不及宣薑本人美矣。
為了個插圖,一群大臣討論了半天,宗室們聽得納悶:你們聊的是什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