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宣公那是個什麽人?


    他兒子太子伋的未婚妻是齊僖公的女兒,齊僖公很想做鄭國太子忽的老丈人,主動派人去提親被拒絕,留下個“齊大非偶”的典故。


    雖然公子忽看不上齊僖公的女兒,但齊僖公的女兒個個是美人,加上齊國當時很強大,想求娶的人家多著呢。


    衛宣公就為兒子太子伋求娶了齊僖公的小女兒,也就是後來的宣薑。宣薑來到衛國是和太子伋完婚的。結果是衛宣公這老東西看到了美人就忘了人倫,把沒過門的兒媳婦變成了自己的媳婦,這位美人就被稱為宣薑。


    這也就算了,最後宣薑和衛宣公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壽,令一個叫朔。


    這兩個兒子漸漸長大,衛宣公和宣薑就想除掉太子伋,扶這兩個兒子中的一個上位。結果鬧出了“二子乘舟”的典故,一晚上衛宣公的兩個兒子太子伋和公子壽雙雙斃命,繼位的是公子朔。


    然而衛宣公死後,宣薑的命運並沒有就此沉寂下來了卻餘生,而是隨著衛國時局的混亂被齊襄公強逼著嫁給了丈夫的另一個兒子公子頑(衛昭伯)1,生了三子二女,這兩個女兒裏麵的小女兒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許穆夫人。


    這位許穆夫人是在衛國風雨飄搖將要滅亡的時候挺身而出四處奔走,衛國還能延續四百年就是得益於許穆夫人的奔走和不放棄。


    唐玄宗就不用說了,這和楊貴妃的故事很少有人不知道的,楊貴妃以前是唐玄宗兒子壽王的妻子。和宣薑還不一樣,宣薑是還沒和太子伋成婚,但是壽王妃是板上釘釘的王妃。


    這兩位就是這樣的貨色,所以楚平王和朱溫就別說,罵一句老東西是大家文雅,更難聽的不是沒有。


    這書多有話題性,而且大家說起來還比較安全,畢竟對這些人的評價,曆史上早就蓋棺定論了。該罵的前人已經罵過了,該批評的前人也已經批評了。大家不過是趁著這個時候無聊一起議論。


    而且朝廷上的袞袞諸公也不能什麽事都往人家房事上討論,男女關係在這個時候是諱莫如深的話題,這種話題不能在大朝會之前這種嚴肅公開的場合討論。因此一群人免不了說一說衛宣公奪了兒子未婚妻這荒唐至極的舉動給衛國帶來了如何深遠的影響,以至於後麵衛國差點兒滅國禍根就在衛宣公這老東西身上。


    這種爭論比討論皇上和十四爺在聖祖爺靈床前的那點兒爭執有意思還安全,討論的人就多了。更有一些不明所以沒看過這本書的人紛紛打聽,於是大朝會之前,這一些大臣把這本書給普及了一遍。


    “這本書的名字雖然不好聽,但是裏麵的故事還是很嚴謹的,裏麵插圖做得也有意思,老夫把書皮兒撕掉給家裏的小孫兒看了。”


    還可以給小孫兒看?


    紛紛有人出言借閱,旁邊的宗室眾人聽完麵麵相覷。


    九阿哥出來就跟身邊的太監說:“動作麻利點兒,現在去平王家,就跟平王說爺找他買書。”


    十五阿哥說:“


    想來他們家書店有,直接去買不就行了。()”


    十阿哥說:“十五弟,你好不曉事,你沒聽剛才那群人說這本書有意思,既然有意思買的人肯定多。這京城裏麵有錢人多的是,咱們這個時候再趕過去,估計書店裏麵已經賣空了,白跑一趟,不如直接找平王要。?()?『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平王還真的從書坊裏拿了剛印刷出來的每人送了一本,就解釋說:“這書雖然是一套,但卻是一本一本印刷的,如今隻有這一本。各位叔叔們先看著,回頭有別的了再送到府上。”


    九阿哥收到後就說:“給他送去一套的錢,別讓他虧本了,跟平王家的人說有新的趕緊送來。”


    這些老阿哥裏麵就九阿哥給錢給得利索,其他的都是直接收下了,沒提錢的事兒。


    英兒就帶著兒子坐車去了九阿哥家,送了一套新的給九阿哥,還解釋說:“九舅舅,先印了一批樣書,怕您等急了,先送樣書來給您看看。”


    九阿哥一邊抱著她兒子逗著一邊說:“什麽樣書?這分明是早就印刷好的,讓舅舅說你就是個見錢眼開的人,怎麽?這生意是你的?”


    英兒說:“這是我額娘的生意,我替我額娘跑腿呢。不瞞您說,我娘家家底薄,我額娘怕我弟弟的婚禮不好看,所以……”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這本來是送九姨媽的,想著您愛看,就先送九舅舅您了。”


    九阿哥立即說:“爺不占胖丫頭的便宜!”嘴上這麽說,還是吩咐身邊的太監:“先把書收起來,既然是樣書,爺替胖丫頭檢查一下,看有沒有什麽印刷錯漏,等檢查完了裏麵沒事兒了再給胖丫頭送去。”


    英兒之所以放出話說送給海棠的,意思就是我親姨媽都沒有,宗室裏麵的舅舅表叔表哥們誰都別嚷嚷,你們能越得過我姨媽!


    至於給九阿哥送一份,意思不言而喻:拿錢才有書!


    九阿哥不是沒看出來,就是看出來了也沒計較,臉皮兒薄的人是做不了生意的。


    一套書一百多兩銀子,對於皇親國戚來說不算貴,就算是沒差事的閑散宗室,每年的分紅和每個月宗人府發的生活費也能買一套,所以在英兒替她額娘跑了一趟後,一上午光是收-->>


    宗室人家的銀子都收了一萬多兩。


    這錢桂枝和平王府兩家分潤,對親戚也不能隻賺錢,但是也真的沒書,就把印刷坊裏麵加班加點印刷的美女圖冊先送大家過過眼癮。當然了,這圖冊也僅僅是插圖的一小部分而已。並且這圖冊也不是所有買書的人都有,則屬於額外贈品,也就是送親戚們的。


    又因為現在處在夏季,所以一批印刷出來的扇麵也被當做禮物送了出去。


    沒兩天海棠在圓明園就看到幾個侍衛在顯擺自己的折扇。


    這就是海棠給桂枝出的主意:周邊!


    不到十天,光是散賣的就有十萬兩銀子,這還不算書商這個渠道。這些書被追捧到什麽地步?市麵上都有盜版了,隻不過盜版的圖片不僅模糊,而且套色的時候還套錯了位置,壓根賣不掉。


    這故事是一


    ()直都有的,貴人們看的就是插圖。等到那些盜版書商們發現第一批賣不掉後,就開始篡改內容,把裏麵那些風流韻事改得十分惡心。就比如衛宣公的故事,原版是警示世人,做事要講規矩,一旦越了規矩,他本人或許沒受到什麽傷害,但是對家族和後人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


    這時候的人家重視家族親情,拿這些給孩子們講。但是被篡改的版本就剩下床上的那點事兒了。


    於是弘暉立即讓人收繳銷毀,把相關人員一起逮捕投入大牢。隨後對全國宣布,日後無論什麽,隻要出版,必須經過官府審查。考慮到一些大儒的著作一般人還真看不懂裏麵的妙處,所以審查的地方就在翰林院。


    給那些閑得發慌的翰林院官員們找個活兒幹!同時弘暉也把手伸進翰林院,開始掌控這處特殊的機構。


    弘曆對平王一家非常不滿,對弘暉也不滿。


    他對平王不滿是因為自己被人家編排過了,平王一家就是幫凶。對弘暉不滿則是:當初你幹嗎去了?當初人家那麽編排我的時候你怎麽不把人抓起來?


    弘曆憤憤不平,但是最近他表弟穆祿很開心,因為家裏真的多出來好大一筆錢,又加上馬上要娶媳婦,他整個人幾乎是春風得意。


    穆祿在圓明園站崗的時候看到表哥弘曆,弘曆的臉色不太好,他趕緊把自己高興的模樣收一收。


    弘曆本打算直接走掉,但是看到是表弟,就站在邊上說了幾句。


    穆祿問:“五哥怎麽看著不高興?()”


    弘曆說:“剛才幾位老大人審議隆科多的案子,跟皇阿瑪說隆科多罪不至死。?()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穆祿聽了不覺得意外,他小聲說:“五哥,就算隆科多該死,但是看在孝懿仁皇後的麵上也不會真讓他死,再說了,還有四哥呢,四哥的臉麵也要顧啊。”


    隆科多怎麽說也是弘時半個嶽父和老阿哥們的舅舅,不能真的說殺就殺啊。


    在弘曆看來,就因為隆科多是弘時的嶽父所以才該死。他心裏想著弘暉的嶽父良柱。這位是一點本事都沒有,但是也不惹事,更不和人多結交,就窩在家裏不出門,聽說愛好是倒騰葫蘆,在家裏種了一院子葫蘆。


    費莫氏的家世和佟家沒得比,佟家囂張慣了,隨便找找就能找出他們一堆破事兒,但是費莫氏這樣的人家沒底氣惹事,以前良柱沒做皇子嶽父的時候,路上被人撞了,他先說一聲對不住,就這樣的脾氣他也惹不出什麽事兒來,想弄他難就難在這裏。


    弘曆心裏歎口氣,正想和穆祿接著說話,就看到一個小太監跑來,跟穆祿說:“穆大爺,皇上宣您進去呢。”


    穆祿聽了趕緊跟弘曆說:“五哥,弟弟不陪您了。”


    弘曆就說:“快去吧,別讓皇阿瑪久等。”


    穆祿又跟領班的侍衛說一聲小跑到了書房門口,把佩刀摘下來遞給了太監,跟著太監進門。


    雍正在對十四家的一對雙胞胎女孩說話,看他來了就和氣地說:“朕今兒說到這,你們回去告訴你們阿瑪,讓他收拾收拾陪著你們祖母去南苑住幾天。”


    這兩個女孩應了一聲,出門的時候和穆祿打招呼,其中一個說:“給表哥賀喜了。”


    穆祿笑著目送她們出去。


    雍正指著裝紅薯的玻璃缸說:“這玩意朕搬不動,你搬著隨朕出門找個地方曬一下,莊稼不能不見光。”


    穆祿有一把子力氣,搬著玻璃缸跟著出來放在了走廊下。


    雍正滿意地說:“不錯不錯,壯實著呢。走,咱們一起逛逛去。”


    穆祿跟著他閑逛,雍正問:“你額娘這次賺了多少?”


    穆祿知道,就說:“是賺了點,現在到手大概是五萬銀子。”


    “是各處分過的?”


    “嗯。”


    雍正轉頭跟穆祿說:“你回去跟你額娘說一聲,告訴他們,既然今年賺錢了,稅別落下了。”


    “稅?稅……是,回去就跟額娘姐姐他們說。”!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