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朝的時候,江南三織造稱霸江南。
那時候還是康熙眼前紅人的兩江總督噶禮彈劾五品織造曹寅大敗而歸,在康熙眼裏,兩江總督怎麽樣?照樣不如天子家奴出身的曹寅。這也讓大家明白,寵臣和寵臣不一樣的,哪怕大家都是寵臣,有些人比一些人更受寵。
然而雍正和康熙不一樣,康熙願意護著自己的奶兄弟們,願意給他們體麵。但是雍正對自己親兄弟都呲牙,對外八路的奶兄弟就更別說了。
他尊敬嬤嬤,不會把這感情轉移到奶兄弟身上,就如他尊敬老師,願意給他辦葬禮,但是不會抬舉老師的子孫。所以雍正朝的織造們也就是五品官,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天子家奴,織造衙門在內務府控製下的諸多衙門裏一點都不顯眼。
所以三織造想呼風喚雨壓根沒戲,麵對著江南龐大的官商群體,他們也沒曹寅那種掀桌子不和你們玩兒的底氣。
莊親王的書信送到蘇州,蘇州織造立即慌了,趕緊和幕僚們商量怎麽辦。
幕僚們的意思是“京城的命令違逆不得,讓停工就停工唄。就算是停工的時候多發了幾個月的工錢,也不是咱們出錢。”
所以蘇州織造立即命令江蘇地界所有的絲綢作坊停工。一旦停工,和絲綢牽扯的所有行業都停頓了下來,紡織、印染、運輸這些行業裏的工人都回去歇著。
對於那些老板來說,這就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兒,有龐大的訂單需要交貨,還有這麽多工人吃白飯,這時候雖然沒有違約金和對賭這樣的玩法,但是大部分商人都很講信用,都是奔著把自己商號變成百年老號傳下去的,所以去年跟人家約定的交貨數量完不成無疑是一次重大的信譽打擊。
有些商人都有著應對天災人禍的備選方案,所以大部分人都穩得住,特別是小商人,他們要交付的貨物少,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都去找往日關係好的商家,或者是去翻自家的庫房,先把難關熬過去再說。
但是對於吳老板這樣的大商人來說,這種停產帶來的打擊很大。他要交付的貨物不是個小數,可偏偏整個江南都停產了,大家都在互相拆借貨物,在商言商,這是不是白幫忙的,都是靠真金白銀拿來度難關,一瞬間江南絲綢價格飆升,很多商人帶著錢去太原、京城、廣州等大城市買貨,預備著度過這次危機。
然而市場上錢比貨多,很多商鋪老板捂著貨不願意出手,等著再漲點再賣,因此價錢是一天翻一番。
有些人就開始向大戶人家買絲綢,可是民間的大戶人家盡管囤的有絲綢,也是數量不多,這時候的人家有的開始接受買成衣,有的哪怕自己做也是算準了要用的料子直接買夠數量就行,很少去買整匹的布料在家放著,除非是家裏要辦喜事,給孩子們當聘禮或者是嫁妝,就是因為有喜事才買,買到手是不可能再賣的。
有兩個地方有大量的存貨,而且品質很好,就是進出口商行的庫房和內務府的庫房。
進出口商行除了幫國內商人牽線搭橋追
討洋商貨款外,它本身就是一個體量很大的商號,幾乎各行各業都在經營,不僅做江南的絲綢生意,還做四川的蜀錦、海南的棉布、北方的皮毛等,他們庫房裏的貨物全部是出口的,這時候拆借一些是夠的。內務府就別說了,那裏有是有,但是誰敢借啊!
於是一群江南的大商人宴請進出口商行的管事,管事也直接說了:“不能借,江南這邊庫房絲綢是人家給過錢定做的,現在就等著船到了啟運,這不是夏天來了,海上有台風,船隻因為台風少了些。若是沒頻頻出現的台風,早運送出去了。”
吳老爺最近幾天很憔悴,連忙說:“老兄,幫個忙,大恩大德都記著呢。”
管事說:“實在是幫不上吳老板,這布料就是給你了,您交貨了人家也不要啊!你知道這些布料都是定做的什麽嗎?都是國外哪些教堂定做的,什麽光屁股帶翅膀的小孩,帶十字架的經幡,都是這些東西,而且尺寸是做好的。聽說人家買了是從牆壁上麵一直垂到地麵,還有些是搭在露台上的,尺寸很大,給您了誰會買啊!”
吳老板就發愁:“這可怎麽辦?停工一天我賠好多錢啊!錢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信譽,沒了信譽誰還和我吳某人做生意!您幫忙想個辦法?”
“有地方有存貨,不過看您能不能走關係借到手了。”
“您別說是內務府。”
“不是,是我們商行的總號在山東港口庫房的存貨,那庫房比一個縣城都大,裏麵有很多倉庫。越是嬌貴和值錢的貨物越是放在山東港由總號看管。據我所知,每年那裏都會存放一些多餘的絲綢,有的是染過色的,有的就是沒染色的,這是預備著送貨時候出意外給外商補送用的。這幾年越攢越多,如今是公主當家,就看公主願不願意借給你了。”
吳老板說:“我親自去一趟膠澳。”
他來到山東,走關係尋到瑩瑩的襄理(助理),花了重金請他吃飯。
這位襄理是正白旗的人,也是礙於人情來吃了這頓飯,飯桌上說得很明白:“當初進出口商行建立之初,勇王主子給聖祖爺的折子裏就說進出口商行是協助朝廷統籌管理調度出口貨物、兜底水軍器械軍餉之資、購買外洋糧食賑濟國內饑荒這三件事。
當時朝廷上有很多老大人說這是與民爭利,勇王曾與老大人們約定,進出口商行對外經營,對內隻經營助農商行,為種地收糧兜底,這是因為民以食為天,百姓手裏沒錢用不起農械,這是拿商行的錢補貼百姓。除了這家賠錢商行之外不再插手國內之事,除非有聖旨要求短時間調度國內商務平穩物價,否則視作與民爭利,接受彈劾,接受戶部查賬審查等一係列處罰。
您這是國內事,進出口商行不能插手,一旦插手朝廷就要查賬,您是知道的,有些賬就怕查,所以這料子不能借給您。不僅我不敢答應,商行上上下下都不會答應,就是旁邊的水軍也不會答應。”
這就是推脫之詞,然而吳老板在江南呼風喚雨,在山東威風不起來,特別是旁邊還駐紮有水軍,更是沒法子。
他心一橫,讓工人夜裏偷偷開工,白日工坊裏空無一人,掩人耳目。他也知道這法子不能一直用,商場如戰場,看他不順眼的人多著呢,覬覦他家業的人也多著呢,必須打通勇王府的關係,請勇王府世子給山東港的公主寫信把庫存借給自己!
他不是沒想過偽裝成外商來買進出口商行的貨物,然而朝廷裏麵對這事兒看管得很嚴,戶部是不許一個銅板的稅錢逃出國內,一旦別發現,戶部就把這些逃稅的人敲骨吸髓,嚴重到甚至九族流放寧古塔。
他回到蘇州,正準備禮物送到京城,眼下看,必須打通勇王府的關係,這家王府是京城裏麵分量最重,也最難攀附的一家,要是都能打通這家關係,日後的好日子就來了。
在他想用旁門左道的時候,就有同行來找他想辦法,說勇王世子不收禮。和他商量要不走走其他王府的路子,比如說莊王府。
吳老爺說:“走其他王府的路子也行,但是這是隔靴搔癢……()”
“老爺,◢()◢[()]『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管家急匆匆進來,看了看這裏坐的幾個客人欲言又止。
吳老爺皺眉:“說吧,這幾位老爺也不是外人,有話盡管說。”
“老爺,剛收到的消息,揚州的孫老板和廣儲司郎中勾結,挪用廣儲司緞庫中的絲綢被發現了,如今皇上震怒,處置了廣儲司的幾個郎官兒和看守緞庫的人,欽點了總管大臣莊親王為欽差,下江南來辦案了。”
“什麽!”
滿屋子的人都驚呆了!
吳老爺覺得血氣翻騰,手腳都是抖的,大聲說:“他怎麽敢去挪用內務府的庫存,他怎麽敢啊!”
&-->>
nbsp;其他幾個人大哭:“他這是害了大家啊!”
江南這地方無風還有三尺浪,他居然把欽差引來了!
吳老爺跌坐在椅子上,管家給他順著氣,吳老爺說:“為今之計,隻有趕緊和他撇清關係。”
其他幾個人都點頭:“對對對,現在趕緊和他撇清關係。”
吳老爺接著說:“召集大夥趕緊聚一聚,商量怎麽應對欽差,這次都別藏著掖著了,家裏有什麽好東西都拿出來,喂飽了欽差大臣才安全啊!”
幾位客人互相對視一眼,小聲說:“欽差辦公,直撲揚州去了,揚州那邊才叫急呢!咱們……”
“糊塗!”吳老爺氣地拍扶手:“消息從京城傳來最快兩天,坐汽船四天就到蘇州,蘇州離著揚州不算遠,最遲三天後莊親王就到了,現在不拿出個章程來怎麽辦?你們也想和內務府那群人一樣發配到關外嗎?”
幾位客人嚇得唯唯諾諾不敢說話。
這時候在何園,十六阿哥領著十三阿哥家的弘昌弘曉和海棠他們吃晚飯。他們兩天前就到了,廣儲司也是京城那邊在釣魚執法。
十六阿哥也在感慨真有魚兒會上鉤,真有人敢倒賣內務府的東西,就是把四哥氣了個半死,對著他罵了半天。
他不敢再在京城呆著,趕緊領著侄兒來到了蘇州,欽差隊伍讓他們慢悠悠地趕來,海棠要動
()用的其實不是欽差隊伍,也不是自己帶來的侍衛,而是杭州將軍和駐防杭州的八旗駐軍。
海棠跟十三家的兩個孩子說:“江南好呀,雖然不是煙花三月下揚州,但是這個時候江南各處也有可看的地方。等這件事辦完了,你們兄弟幾個可以去周圍逛逛看看。”
弘昌和弘曉點頭應下來。
十六阿哥把碗放下,弘暉就問:“十六叔不吃了?”
十六阿哥搖頭,他現在的胃口沒以前好了,他抽毒的後果出現了,就是他的胃出了毛病,太醫診斷後讓他少吃,胃袋太弱,吃的重口重油和量大就會難受,時間長了胃就救不回來了。
十六阿哥也沒解釋,就跟海棠說:“九姐姐,弟弟這會去吧。”
十六阿哥和弘暉帶著弘昌他們出門,晚上直奔碼頭,碼頭有神武門侍衛控製的汽船,他們直接上船,為了安全,每人單獨乘坐一船,再配一些水性好的侍衛,一起趕往孤山行宮,坐鎮接下來的多地抓捕和審訊。
按道理說碼頭上的事情,特別是晚上有點船隊出港,這些混混們會告訴官府和別的幫派,但是霍大頭他們沒說,不僅沒說,還幫著遮掩。
得知新來的這人是王爺,聯想到他們那晚上碰到了藩王印,這是真遇上貴人了,將來就是跟著貴人,也比在碼頭上坑人強!如今他們興奮得睡不著,偏還不能說,想笑還要偷著笑,忍得臉都要扭曲了。
晚上三更半夜,蘇州碼頭有大量船隻靠岸,船上載著馬匹,上岸後這些人披堅執銳,馬身上都攜帶著馬燈,分出幾路,其中一路來到城門前。
守城的官吏看到夜裏有整齊的燈光往這裏來就警覺起來,立即詢問是何方來人,下麵回答說是受了杭州將軍命令來蘇州公幹,要求立即開城門。
蘇州的官員瞬間震動,來到城門上看了用籃子提上來的文書等,還有欽差莊親王的印信蓋在上麵。
江南的官員都彼此認識,下麵帶隊的也確實是杭州駐軍裏麵的頭目。大家往日見麵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時候一群人在城牆上,一隊人在城牆下,城下的駐軍殺氣騰騰地說:“速速開城門,若是走脫了要犯,爾等以從賊處置!”
這帽子扣得太大了,大家都看著江蘇布政使和巡撫等人。這幾個人也不知道這門該不該開,拉鋸之下到了後半夜,城外的多路大軍已經完成了任務,因為城門一直不開,這些人飛速包圍了幾處城門,防止有人潛逃。
城上城下一直對峙,直到天亮,城下催著趕緊開門,城上的官員才下令開門。
八旗駐軍在向導的引導下直撲蘇州多名富商家中,而此時吳老爺家已經被控製了起來,城中的一些大戶人家也都被海棠的侍衛和城中的混混給控製了。
海棠跟駐軍將領說:“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晚上都沒能進城?”
這將領先是認罪,再把蘇州的各級官員告了一遍,甚至懷疑他們給城內的要犯通風報信!
海棠冷哼:“可不是通風報信嗎?本王本來不想在江南露麵,要
不是本王出手及時,這吳家的藏書樓就毀於一旦,看來人家通風報信的速度很快。本王看了看,這裏麵有不少孤本呢,燒毀了太可惜啊!”
海棠說話的時候,秀麗和秀美讓駐軍把一箱箱的書籍從樓上抬下來。外麵各處在貼封條,吳家的家產等著入官拍賣。
這時候秀美帶著兩個侍衛進來,把搬著的盒子送到了海棠跟前,秀美說:“這些都是投名狀。”
海棠掀開蓋子,拿出最上麵的一份,署名的人海棠不認識,但是上麵寫的內容很勁爆,寫的是一個某位宗室王對一個男人情有獨鍾,對這個男的掏心掏肺,上麵列舉了給這個男人置辦了多少產業,兩人秘會的地方在哪兒。海棠先是捂著自己的眼,辣眼睛啊!再捂著心,覺得心口疼,連胃都是疼的。
她甚至沒法問秀美看了沒有,覺得對不起侄女,沒法跟十四交代。十四,不是姐姐沒照顧好你閨女,是姐姐真的沒想到啊!
出差居然有工傷!
這要是真的,都沒法想!
她趕緊把這張紙塞回箱子裏,仔細揉了揉臉,對侍衛說:“這玩意看好了,不許別人瞧見,也別弄丟了。”
侍衛應了一聲把這箱子抬走。
這時候劉秀才跑來說:“大人,姓吳的想見您。”
海棠揉著腦門說:“不見,他有什麽話公堂上說去吧。”
劉秀才點頭退了幾步,跑出去了。
秀美問:“您真的不見啊?我還以為您會把他提來,亮明身份嚇唬他呢。”
海棠笑著擺擺手:“何必嚇唬他,他是階下囚,這是注定了,就如魚已經入油鍋,不甘心就這麽被吃了,還想蹦躂幾下。拿出什麽有意思的東西跟咱們交換,求咱們饒他。見到他,他不過是哭泣求饒,罵自己有眼不識泰山,悔恨交加哭得死去活來罷了。這沒什麽意思,看他痛苦求饒並不能給你我帶來什麽滿足得意,有比這更有意思的事兒等著咱們去做呢。
現在查封了他們不是萬事大吉了,接下來的審理很重要,避免立下一個侵吞民財的罵名,給出的罪名必須服眾,官府的判決必須公平。最重要的是,江南這些亂象必須被治理,最最最重要的是,如今商業初興,要在江南這裏立下規矩,工人做工,工錢該怎麽給?對拖欠不給的該怎麽懲罰?如是女工,懷孕生子又該怎麽處理?有了工傷甚至是出了人命該怎麽賠付?這是成年人,那些學徒們呢,該怎麽辦保障他們呢?
所以事情千頭萬緒,沒那個時間見一個階下囚,甚至這個階下囚都不一定是個重要的案犯。”
秀美點頭:“明白了。”
她從中學到了一件事:姓吳的自認為自己很重要,但是在姑媽眼裏他壓根不重要。
換言之,人不隻能自視過高,被人吹捧的時間長了,就容易飄飄然自視過高,一旦自視過高,倒黴的日子就來了。
今日又學到了,一定要戒之慎之。!
那時候還是康熙眼前紅人的兩江總督噶禮彈劾五品織造曹寅大敗而歸,在康熙眼裏,兩江總督怎麽樣?照樣不如天子家奴出身的曹寅。這也讓大家明白,寵臣和寵臣不一樣的,哪怕大家都是寵臣,有些人比一些人更受寵。
然而雍正和康熙不一樣,康熙願意護著自己的奶兄弟們,願意給他們體麵。但是雍正對自己親兄弟都呲牙,對外八路的奶兄弟就更別說了。
他尊敬嬤嬤,不會把這感情轉移到奶兄弟身上,就如他尊敬老師,願意給他辦葬禮,但是不會抬舉老師的子孫。所以雍正朝的織造們也就是五品官,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天子家奴,織造衙門在內務府控製下的諸多衙門裏一點都不顯眼。
所以三織造想呼風喚雨壓根沒戲,麵對著江南龐大的官商群體,他們也沒曹寅那種掀桌子不和你們玩兒的底氣。
莊親王的書信送到蘇州,蘇州織造立即慌了,趕緊和幕僚們商量怎麽辦。
幕僚們的意思是“京城的命令違逆不得,讓停工就停工唄。就算是停工的時候多發了幾個月的工錢,也不是咱們出錢。”
所以蘇州織造立即命令江蘇地界所有的絲綢作坊停工。一旦停工,和絲綢牽扯的所有行業都停頓了下來,紡織、印染、運輸這些行業裏的工人都回去歇著。
對於那些老板來說,這就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兒,有龐大的訂單需要交貨,還有這麽多工人吃白飯,這時候雖然沒有違約金和對賭這樣的玩法,但是大部分商人都很講信用,都是奔著把自己商號變成百年老號傳下去的,所以去年跟人家約定的交貨數量完不成無疑是一次重大的信譽打擊。
有些商人都有著應對天災人禍的備選方案,所以大部分人都穩得住,特別是小商人,他們要交付的貨物少,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都去找往日關係好的商家,或者是去翻自家的庫房,先把難關熬過去再說。
但是對於吳老板這樣的大商人來說,這種停產帶來的打擊很大。他要交付的貨物不是個小數,可偏偏整個江南都停產了,大家都在互相拆借貨物,在商言商,這是不是白幫忙的,都是靠真金白銀拿來度難關,一瞬間江南絲綢價格飆升,很多商人帶著錢去太原、京城、廣州等大城市買貨,預備著度過這次危機。
然而市場上錢比貨多,很多商鋪老板捂著貨不願意出手,等著再漲點再賣,因此價錢是一天翻一番。
有些人就開始向大戶人家買絲綢,可是民間的大戶人家盡管囤的有絲綢,也是數量不多,這時候的人家有的開始接受買成衣,有的哪怕自己做也是算準了要用的料子直接買夠數量就行,很少去買整匹的布料在家放著,除非是家裏要辦喜事,給孩子們當聘禮或者是嫁妝,就是因為有喜事才買,買到手是不可能再賣的。
有兩個地方有大量的存貨,而且品質很好,就是進出口商行的庫房和內務府的庫房。
進出口商行除了幫國內商人牽線搭橋追
討洋商貨款外,它本身就是一個體量很大的商號,幾乎各行各業都在經營,不僅做江南的絲綢生意,還做四川的蜀錦、海南的棉布、北方的皮毛等,他們庫房裏的貨物全部是出口的,這時候拆借一些是夠的。內務府就別說了,那裏有是有,但是誰敢借啊!
於是一群江南的大商人宴請進出口商行的管事,管事也直接說了:“不能借,江南這邊庫房絲綢是人家給過錢定做的,現在就等著船到了啟運,這不是夏天來了,海上有台風,船隻因為台風少了些。若是沒頻頻出現的台風,早運送出去了。”
吳老爺最近幾天很憔悴,連忙說:“老兄,幫個忙,大恩大德都記著呢。”
管事說:“實在是幫不上吳老板,這布料就是給你了,您交貨了人家也不要啊!你知道這些布料都是定做的什麽嗎?都是國外哪些教堂定做的,什麽光屁股帶翅膀的小孩,帶十字架的經幡,都是這些東西,而且尺寸是做好的。聽說人家買了是從牆壁上麵一直垂到地麵,還有些是搭在露台上的,尺寸很大,給您了誰會買啊!”
吳老板就發愁:“這可怎麽辦?停工一天我賠好多錢啊!錢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信譽,沒了信譽誰還和我吳某人做生意!您幫忙想個辦法?”
“有地方有存貨,不過看您能不能走關係借到手了。”
“您別說是內務府。”
“不是,是我們商行的總號在山東港口庫房的存貨,那庫房比一個縣城都大,裏麵有很多倉庫。越是嬌貴和值錢的貨物越是放在山東港由總號看管。據我所知,每年那裏都會存放一些多餘的絲綢,有的是染過色的,有的就是沒染色的,這是預備著送貨時候出意外給外商補送用的。這幾年越攢越多,如今是公主當家,就看公主願不願意借給你了。”
吳老板說:“我親自去一趟膠澳。”
他來到山東,走關係尋到瑩瑩的襄理(助理),花了重金請他吃飯。
這位襄理是正白旗的人,也是礙於人情來吃了這頓飯,飯桌上說得很明白:“當初進出口商行建立之初,勇王主子給聖祖爺的折子裏就說進出口商行是協助朝廷統籌管理調度出口貨物、兜底水軍器械軍餉之資、購買外洋糧食賑濟國內饑荒這三件事。
當時朝廷上有很多老大人說這是與民爭利,勇王曾與老大人們約定,進出口商行對外經營,對內隻經營助農商行,為種地收糧兜底,這是因為民以食為天,百姓手裏沒錢用不起農械,這是拿商行的錢補貼百姓。除了這家賠錢商行之外不再插手國內之事,除非有聖旨要求短時間調度國內商務平穩物價,否則視作與民爭利,接受彈劾,接受戶部查賬審查等一係列處罰。
您這是國內事,進出口商行不能插手,一旦插手朝廷就要查賬,您是知道的,有些賬就怕查,所以這料子不能借給您。不僅我不敢答應,商行上上下下都不會答應,就是旁邊的水軍也不會答應。”
這就是推脫之詞,然而吳老板在江南呼風喚雨,在山東威風不起來,特別是旁邊還駐紮有水軍,更是沒法子。
他心一橫,讓工人夜裏偷偷開工,白日工坊裏空無一人,掩人耳目。他也知道這法子不能一直用,商場如戰場,看他不順眼的人多著呢,覬覦他家業的人也多著呢,必須打通勇王府的關係,請勇王府世子給山東港的公主寫信把庫存借給自己!
他不是沒想過偽裝成外商來買進出口商行的貨物,然而朝廷裏麵對這事兒看管得很嚴,戶部是不許一個銅板的稅錢逃出國內,一旦別發現,戶部就把這些逃稅的人敲骨吸髓,嚴重到甚至九族流放寧古塔。
他回到蘇州,正準備禮物送到京城,眼下看,必須打通勇王府的關係,這家王府是京城裏麵分量最重,也最難攀附的一家,要是都能打通這家關係,日後的好日子就來了。
在他想用旁門左道的時候,就有同行來找他想辦法,說勇王世子不收禮。和他商量要不走走其他王府的路子,比如說莊王府。
吳老爺說:“走其他王府的路子也行,但是這是隔靴搔癢……()”
“老爺,◢()◢[()]『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管家急匆匆進來,看了看這裏坐的幾個客人欲言又止。
吳老爺皺眉:“說吧,這幾位老爺也不是外人,有話盡管說。”
“老爺,剛收到的消息,揚州的孫老板和廣儲司郎中勾結,挪用廣儲司緞庫中的絲綢被發現了,如今皇上震怒,處置了廣儲司的幾個郎官兒和看守緞庫的人,欽點了總管大臣莊親王為欽差,下江南來辦案了。”
“什麽!”
滿屋子的人都驚呆了!
吳老爺覺得血氣翻騰,手腳都是抖的,大聲說:“他怎麽敢去挪用內務府的庫存,他怎麽敢啊!”
&-->>
nbsp;其他幾個人大哭:“他這是害了大家啊!”
江南這地方無風還有三尺浪,他居然把欽差引來了!
吳老爺跌坐在椅子上,管家給他順著氣,吳老爺說:“為今之計,隻有趕緊和他撇清關係。”
其他幾個人都點頭:“對對對,現在趕緊和他撇清關係。”
吳老爺接著說:“召集大夥趕緊聚一聚,商量怎麽應對欽差,這次都別藏著掖著了,家裏有什麽好東西都拿出來,喂飽了欽差大臣才安全啊!”
幾位客人互相對視一眼,小聲說:“欽差辦公,直撲揚州去了,揚州那邊才叫急呢!咱們……”
“糊塗!”吳老爺氣地拍扶手:“消息從京城傳來最快兩天,坐汽船四天就到蘇州,蘇州離著揚州不算遠,最遲三天後莊親王就到了,現在不拿出個章程來怎麽辦?你們也想和內務府那群人一樣發配到關外嗎?”
幾位客人嚇得唯唯諾諾不敢說話。
這時候在何園,十六阿哥領著十三阿哥家的弘昌弘曉和海棠他們吃晚飯。他們兩天前就到了,廣儲司也是京城那邊在釣魚執法。
十六阿哥也在感慨真有魚兒會上鉤,真有人敢倒賣內務府的東西,就是把四哥氣了個半死,對著他罵了半天。
他不敢再在京城呆著,趕緊領著侄兒來到了蘇州,欽差隊伍讓他們慢悠悠地趕來,海棠要動
()用的其實不是欽差隊伍,也不是自己帶來的侍衛,而是杭州將軍和駐防杭州的八旗駐軍。
海棠跟十三家的兩個孩子說:“江南好呀,雖然不是煙花三月下揚州,但是這個時候江南各處也有可看的地方。等這件事辦完了,你們兄弟幾個可以去周圍逛逛看看。”
弘昌和弘曉點頭應下來。
十六阿哥把碗放下,弘暉就問:“十六叔不吃了?”
十六阿哥搖頭,他現在的胃口沒以前好了,他抽毒的後果出現了,就是他的胃出了毛病,太醫診斷後讓他少吃,胃袋太弱,吃的重口重油和量大就會難受,時間長了胃就救不回來了。
十六阿哥也沒解釋,就跟海棠說:“九姐姐,弟弟這會去吧。”
十六阿哥和弘暉帶著弘昌他們出門,晚上直奔碼頭,碼頭有神武門侍衛控製的汽船,他們直接上船,為了安全,每人單獨乘坐一船,再配一些水性好的侍衛,一起趕往孤山行宮,坐鎮接下來的多地抓捕和審訊。
按道理說碼頭上的事情,特別是晚上有點船隊出港,這些混混們會告訴官府和別的幫派,但是霍大頭他們沒說,不僅沒說,還幫著遮掩。
得知新來的這人是王爺,聯想到他們那晚上碰到了藩王印,這是真遇上貴人了,將來就是跟著貴人,也比在碼頭上坑人強!如今他們興奮得睡不著,偏還不能說,想笑還要偷著笑,忍得臉都要扭曲了。
晚上三更半夜,蘇州碼頭有大量船隻靠岸,船上載著馬匹,上岸後這些人披堅執銳,馬身上都攜帶著馬燈,分出幾路,其中一路來到城門前。
守城的官吏看到夜裏有整齊的燈光往這裏來就警覺起來,立即詢問是何方來人,下麵回答說是受了杭州將軍命令來蘇州公幹,要求立即開城門。
蘇州的官員瞬間震動,來到城門上看了用籃子提上來的文書等,還有欽差莊親王的印信蓋在上麵。
江南的官員都彼此認識,下麵帶隊的也確實是杭州駐軍裏麵的頭目。大家往日見麵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時候一群人在城牆上,一隊人在城牆下,城下的駐軍殺氣騰騰地說:“速速開城門,若是走脫了要犯,爾等以從賊處置!”
這帽子扣得太大了,大家都看著江蘇布政使和巡撫等人。這幾個人也不知道這門該不該開,拉鋸之下到了後半夜,城外的多路大軍已經完成了任務,因為城門一直不開,這些人飛速包圍了幾處城門,防止有人潛逃。
城上城下一直對峙,直到天亮,城下催著趕緊開門,城上的官員才下令開門。
八旗駐軍在向導的引導下直撲蘇州多名富商家中,而此時吳老爺家已經被控製了起來,城中的一些大戶人家也都被海棠的侍衛和城中的混混給控製了。
海棠跟駐軍將領說:“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晚上都沒能進城?”
這將領先是認罪,再把蘇州的各級官員告了一遍,甚至懷疑他們給城內的要犯通風報信!
海棠冷哼:“可不是通風報信嗎?本王本來不想在江南露麵,要
不是本王出手及時,這吳家的藏書樓就毀於一旦,看來人家通風報信的速度很快。本王看了看,這裏麵有不少孤本呢,燒毀了太可惜啊!”
海棠說話的時候,秀麗和秀美讓駐軍把一箱箱的書籍從樓上抬下來。外麵各處在貼封條,吳家的家產等著入官拍賣。
這時候秀美帶著兩個侍衛進來,把搬著的盒子送到了海棠跟前,秀美說:“這些都是投名狀。”
海棠掀開蓋子,拿出最上麵的一份,署名的人海棠不認識,但是上麵寫的內容很勁爆,寫的是一個某位宗室王對一個男人情有獨鍾,對這個男的掏心掏肺,上麵列舉了給這個男人置辦了多少產業,兩人秘會的地方在哪兒。海棠先是捂著自己的眼,辣眼睛啊!再捂著心,覺得心口疼,連胃都是疼的。
她甚至沒法問秀美看了沒有,覺得對不起侄女,沒法跟十四交代。十四,不是姐姐沒照顧好你閨女,是姐姐真的沒想到啊!
出差居然有工傷!
這要是真的,都沒法想!
她趕緊把這張紙塞回箱子裏,仔細揉了揉臉,對侍衛說:“這玩意看好了,不許別人瞧見,也別弄丟了。”
侍衛應了一聲把這箱子抬走。
這時候劉秀才跑來說:“大人,姓吳的想見您。”
海棠揉著腦門說:“不見,他有什麽話公堂上說去吧。”
劉秀才點頭退了幾步,跑出去了。
秀美問:“您真的不見啊?我還以為您會把他提來,亮明身份嚇唬他呢。”
海棠笑著擺擺手:“何必嚇唬他,他是階下囚,這是注定了,就如魚已經入油鍋,不甘心就這麽被吃了,還想蹦躂幾下。拿出什麽有意思的東西跟咱們交換,求咱們饒他。見到他,他不過是哭泣求饒,罵自己有眼不識泰山,悔恨交加哭得死去活來罷了。這沒什麽意思,看他痛苦求饒並不能給你我帶來什麽滿足得意,有比這更有意思的事兒等著咱們去做呢。
現在查封了他們不是萬事大吉了,接下來的審理很重要,避免立下一個侵吞民財的罵名,給出的罪名必須服眾,官府的判決必須公平。最重要的是,江南這些亂象必須被治理,最最最重要的是,如今商業初興,要在江南這裏立下規矩,工人做工,工錢該怎麽給?對拖欠不給的該怎麽懲罰?如是女工,懷孕生子又該怎麽處理?有了工傷甚至是出了人命該怎麽賠付?這是成年人,那些學徒們呢,該怎麽辦保障他們呢?
所以事情千頭萬緒,沒那個時間見一個階下囚,甚至這個階下囚都不一定是個重要的案犯。”
秀美點頭:“明白了。”
她從中學到了一件事:姓吳的自認為自己很重要,但是在姑媽眼裏他壓根不重要。
換言之,人不隻能自視過高,被人吹捧的時間長了,就容易飄飄然自視過高,一旦自視過高,倒黴的日子就來了。
今日又學到了,一定要戒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