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九月間蘇州很熱鬧,這裏的九月有八方來客,整個蘇州因為臨時進入的人口迎來一波生意興隆。
水鄉的小船來往穿梭,都是小本買賣,吆喝著當地的吃食和一些小商品。參會的人衣食住行都要靠當地百姓才能維持下去,所以百姓們多多少少發了一筆小財。
雍正又安排紮拉豐阿帶著壽禮南下給海棠慶生,結果整個蘇州的富商鄉紳們出錢請人唱戲祝壽,連排了三天的流水宴,路過的都可以去吃。
海棠很煩這種大張旗鼓給自己過生日的行為,她自己都不稀罕過生日,這些人還想來個先斬後奏,要不是海棠發現叫停,他們能連著唱一個月的大戲吃一個月的流水席!
海棠快氣死了,心想著你們就是再拍馬屁也不在立法的時候偏著你們!
紮拉豐阿很高興,他這幾個月都是一個人在家,兒媳婦把三個孫子都帶去熱河,媳婦兒子和孫女都不在家,一個人在家也挺沒意思,如今奉旨南下,能團聚還能遊覽蘇州,豈不美哉!
紮拉豐阿帶著安康和百歲在蘇州玩耍,自從紮拉豐阿來了,兩個孩子讀書的進度都沒以前那麽快了,白天跟著紮拉豐阿到處跑,晚上累得睜不開眼,哪裏還能指望他們背書一百二十遍,所以讀書進度就推遲了下來。
不過兩個孩子玩得很高興,去蘇州必要看拙政園,此時的拙政園是有主人的,並且園子一分為三,被三家人購買,早不是拙政園當初的模樣。海棠在蘇州忙得昏天暗地,吃飯喝水的工夫都是擠出來的,紮拉豐阿有大把的時間用來遊覽蘇州,所以蘇州鄉紳想請海棠是千難萬難,紮拉豐阿不請就到,他派人跟拙政園的主人們問了一聲,三家一起開園請他遊覽。
玩兒一天後回來,百歲和安康表示“有很多布景用心的地方,可是觀景不如聽景,去看了沒覺得驚豔,相反就覺得是個還說得過去的園子。”
這是兩人看遍了園子之後的感慨,京城西郊園林紮堆,小有小的精致,大有大的幽深。西郊的園林大部分吸收了江南園林的精髓,甚至有些園林就是江南園林大師設計的,他們自然覺得看著一般。
紮拉豐阿也覺得名滿天下的拙政園沒什麽可看的,不如看看自然景色。準備帶孩子們去看看虎丘,虎丘乃是吳中第一名勝。
紮拉豐阿把這裏吹得天花亂墜,從春秋戰國說起,一直說到康熙年間,然而兩個孩子無動於衷,海棠含笑著看他,要不是因為有兩個小孩子在跟前,她都忍不住對著紮拉豐阿的腦門戳一指頭。
因為他們就住在虎丘行宮,叫做“含暉山館”,因為避弘暉的名字,所以對這裏都叫做虎丘行宮。這座行宮從康熙四十七年開始營建,和孤山行宮一樣康熙自己沒正經住過,雍正是個連京城都不出的人,自然也沒住過。自從海棠的身份在蘇州被掀開,為了安全和有一個寬敞的辦公環境,雍正就讓海棠搬到行宮裏居住,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房子總算沒閑著了!”
海棠入住算是第一次有宗室近親住進去。既然大家在這裏住著
(),景色早就看過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哪怕紮拉豐阿講得天花亂墜兩個小孩子聽著的也就無感了。而紮拉豐阿的目的是拉著海棠同遊虎丘,所以海棠才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也確實忙了很久,海棠就答應他在虎丘遊玩,算是休息了一天。
虎丘這裏很安靜,微風習習秋高氣爽,這裏的佛塔上掛著的鈴鐺在風中傳來聲響,顯得這裏更加寂靜,令人放鬆,感覺非常愜意。
在海棠和紮拉豐阿帶著兩個小孩子享受靜謐的同時,整個蘇州吵架吵得熱火朝天。
各行各業的工匠雇工們參加的結社叫行會,各行各業東家們參加的結社叫商會。這是兩個天然對立的集會,自然有各自追求的利益,所以看到新商法草稿,商會先坐不住了!
“什麽!他們每十天休兩天,這兩天還要給工錢!”
“每個月多給幾天工錢不算什麽,還要夏天連著三個月給消暑錢,冬天連著三個月給取暖錢,每個月給至少十五個大錢的看病錢,沒病也要給!”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最過分的是女工,他們生孩子最少有四個月不上工,這四個月白給工錢,還不能解雇。”
至於男女同工同酬,散工雇傭的工錢標準,學徒工三年後要給工錢,特殊行業不能雇用童工,各個行業最低工錢等規定,在這些東家們看來簡直是倒反天罡。然而海棠就是天罡,她說是就是,她放出話去,雙方能在這個數目上拉扯,但是不能想著減掉某一項。
至於有些東家放話不雇傭女工,海棠一點都不著急,真用人的時候別說女工了,他們甚至連老人和孩子都想拉上。
對於行會,海棠也有規定,要求他們不得隨意組織雇工們罷工,除非是這些東家們違反了商法規定的休息工錢等條款,協商不下或者是官府介入有偏袒東家等情況下才能罷工。商法還規定,用工契約五年一簽,每月工錢在五年內不能有變化,五年後隨經營狀態調整工錢。
海棠還在商法第一頁注明,這部商法十年修改一次,用來應對各個行業變化。
這部新法從開店開始一直規定到商號倒閉,其中的經營納稅,工錢發放,同行糾紛,債務追繳,破產倒閉各個方麵都涵蓋了進去,可謂是包羅萬象。蘇州城外的城牆上貼得密密麻麻全是內容。光是印刷後的商法書籍比一部經典著作都厚實,讀起來都令人頭暈目眩,很多人日夜研讀,就是為了了找裏麵衝突之處和漏洞。
因為牽扯到收稅和打官司,刑部和戶部的人也沒走,一起參與進去,雍正甚至還派來了兩個大學士一起盯著。
>
r/>
很多外地商人重金弄到印刷後的草稿本火速送回老家,引得各地的商人紛紛進入蘇州,九月下旬的蘇州感覺人擠人,簡直要把蘇州城擠爆了,住宿是一房難求,吃飯是路邊攤都排長隊,各地口音的人都有,都在討論這部新法,連同蘇州本地人也在討論,因為蘇州本就是一個商業繁華的地方,從明朝開始這裏都盛行百業罷市。
最終在虎丘行宮裏麵經過雙方拉扯,各處簽字摁手印,形成了最新版本的
()商法,京城印刷後一部分贈送給各個商會行會,一部分交給各個衙門學習,一部分進入書店銷售。
對於海棠來說,這也不是一部完美的法律,這裏麵還有學徒工,這些都是從少年就開始跟著做學徒,以前是沒出師前一直給師傅和東家白幹活,碰上有的師傅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就處處藏一手,導致有些學徒一直不能出師。甚至有些行業的雇傭關係明顯不健康,但是沒法取締,因為現實就是取締了斷絕的是工匠的生路,加重的是民眾的負擔。
這就是十年改變一次律法的意思,她相信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變化,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如果遇到阻礙,去爭取,去鬥爭,去獲得!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力照顧普通人,這些普通人才是撐起社會民族的基石。
有人滿意自然有人不滿意,不滿意的約定十年後再來辯,滿意的約定十年後再來辯,不能讓那群黑心東家昧了大夥的血汗錢。
經過統計,目前需要刊印新法五十萬部,費用戶部出。戶部的官員當時臉都綠了,十年刊印一次,這是多麽龐大的一筆銀子啊,要不是人多,戶部的人就要當場說沒錢!
也不是沒錢,這群人摳慣了,戶部的銀倉每年都建新的,每次出錢都是很痛苦的樣子,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裝的。
海棠也打算這時候收拾東西離開,然而她身邊的一群人暫時不想走,想要遊覽江南,比如說十三阿哥家的幾個孩子,比如說百歲,百歲是能晚回去一天就晚一天回去。
海棠就上書給雍正要親自去監察拍賣等事,給這些人放了十天假,給足他們錢,讓侍衛們保護他們在江南遊玩十天,十天後回京城。
海棠親自坐鎮,弘陽和弘晝鬆口氣,從差事上來說,有些產業流拍了,等著海棠來指點。海棠不覺得意外,大家在拍賣市場本身就是在挑肥揀瘦,說白了就是為了撿漏。有的劃算,自然是上去爭搶,而不劃算的當然是無人問津。
從人情上來說,這哥倆也算是鬆口氣,盡管弘晝的糊弄大法好用,然而京城的王府很多,幾十家王府加上眾多的貝勒府貝子府,甚至有些國公府邸都來湊熱鬧,除了這些宗族,還有親戚來湊熱鬧,比如說駙馬們所在的家族,娘娘們的娘家,這些拉關係說人情的事情接連不斷。
如果是正常參與競拍倒也沒什麽,這些人的目的就是少花錢挑最好的,這怎麽可能。有些產業都是溢價競拍,很多商戶都願意參加,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多花錢,將來不賠錢還有得賺。
這些人就想讓弘陽和弘晝把這些好產業留下來,讓京城權貴內部競拍,最好是打折購買,每家都吃一些,每人都滿嘴流油。
如果換成雍正這樣的人,直接把這夥人給轟走了,但是弘陽手段靈活,既不讓這些人得逞,又讓他們覺得沒把這些產業弄到手是他們自己的責任。每天這麽鬥智鬥勇甚是辛苦,弘陽一天到晚都覺得腦仁疼。
海棠去了之後,這些人不敢在海棠跟前提什麽要求說什麽請求,老老實實地來請安,老老實實地參與競拍,老實的跟鵪鶉
一樣。隻要出價高,那就是價格者得。
此次很多商品都是溢價拍賣,其中吳老爺的那輛車最終是一百七十萬被廣州的富商購買,轟動一時。廣州的富商買了之後還請蘇州的高僧給這輛車念經除晦氣,以這輛車是死物,給車超度就是給死物超度的說法,給寺廟捐贈了五兩千銀子。
這也是鑽了當初海棠說話的漏洞,海棠冷哼了一聲,等騰出手了再說。富商敢給錢,寺廟不敢收,畢竟這位和佛祖過不去的親王還在蘇州,這錢拿著燙手,立即捐給了善堂。
最終拍賣結束,溢價和流拍對衝之後,官營錢莊和內務府錢莊各自大豐收。內務府錢莊就準備回去年底分紅,而官營錢莊打算找地方投錢,這錢不能幹放著,放著沒用,弘陽看著這些錢就睡不著。
還有一堆沒拍出去的東西,比如一些下人用過的粗瓷大碗陳舊家具,還有一些舊了的被褥,這些東西放著占地,拍了沒人看得上。
捐給善堂也行,但是賬怎麽做?最後堆在各個房間裏賣“盲盒”,一兩銀子開一次房門,房子裏有什麽就拿走什麽,房子除外!
蘇州周邊村鎮裏的百姓們很踴躍,紛紛拿著戶籍黃冊前來購買,一家人隻能買一次,這是避免有人倒賣。
一兩銀子買半舊家當還是很劃算的,陳舊的家具回去能重新上漆,舊棉被能拆開洗洗曬曬重新彈蓬鬆,至於碗碟這些也能接著用,衣服改一改都能穿。破家值萬貫,百姓不覺得這是破爛,這一兩銀子能買這些都喜出望外,全家人一起來,歡歡喜喜地拉回去。沒買到的後悔地直跺腳,連說來晚了。
這就是人間啊!有人願意花一百多萬兩買車,有人願意一兩銀子買二手家當,在盛世這個背景下,貧富差距如此明顯,然而大家都忽視了。
海棠忍了又忍,在回程的船上跟百歲說:“百歲啊,你記住,萬事萬物不可太過,有人太富就會有人太窮。不能使民眾太窮,不能使富商太富,不可損不足奉有餘啊!”
百歲連連點頭,但是海棠不知道他聽懂了多少。!
水鄉的小船來往穿梭,都是小本買賣,吆喝著當地的吃食和一些小商品。參會的人衣食住行都要靠當地百姓才能維持下去,所以百姓們多多少少發了一筆小財。
雍正又安排紮拉豐阿帶著壽禮南下給海棠慶生,結果整個蘇州的富商鄉紳們出錢請人唱戲祝壽,連排了三天的流水宴,路過的都可以去吃。
海棠很煩這種大張旗鼓給自己過生日的行為,她自己都不稀罕過生日,這些人還想來個先斬後奏,要不是海棠發現叫停,他們能連著唱一個月的大戲吃一個月的流水席!
海棠快氣死了,心想著你們就是再拍馬屁也不在立法的時候偏著你們!
紮拉豐阿很高興,他這幾個月都是一個人在家,兒媳婦把三個孫子都帶去熱河,媳婦兒子和孫女都不在家,一個人在家也挺沒意思,如今奉旨南下,能團聚還能遊覽蘇州,豈不美哉!
紮拉豐阿帶著安康和百歲在蘇州玩耍,自從紮拉豐阿來了,兩個孩子讀書的進度都沒以前那麽快了,白天跟著紮拉豐阿到處跑,晚上累得睜不開眼,哪裏還能指望他們背書一百二十遍,所以讀書進度就推遲了下來。
不過兩個孩子玩得很高興,去蘇州必要看拙政園,此時的拙政園是有主人的,並且園子一分為三,被三家人購買,早不是拙政園當初的模樣。海棠在蘇州忙得昏天暗地,吃飯喝水的工夫都是擠出來的,紮拉豐阿有大把的時間用來遊覽蘇州,所以蘇州鄉紳想請海棠是千難萬難,紮拉豐阿不請就到,他派人跟拙政園的主人們問了一聲,三家一起開園請他遊覽。
玩兒一天後回來,百歲和安康表示“有很多布景用心的地方,可是觀景不如聽景,去看了沒覺得驚豔,相反就覺得是個還說得過去的園子。”
這是兩人看遍了園子之後的感慨,京城西郊園林紮堆,小有小的精致,大有大的幽深。西郊的園林大部分吸收了江南園林的精髓,甚至有些園林就是江南園林大師設計的,他們自然覺得看著一般。
紮拉豐阿也覺得名滿天下的拙政園沒什麽可看的,不如看看自然景色。準備帶孩子們去看看虎丘,虎丘乃是吳中第一名勝。
紮拉豐阿把這裏吹得天花亂墜,從春秋戰國說起,一直說到康熙年間,然而兩個孩子無動於衷,海棠含笑著看他,要不是因為有兩個小孩子在跟前,她都忍不住對著紮拉豐阿的腦門戳一指頭。
因為他們就住在虎丘行宮,叫做“含暉山館”,因為避弘暉的名字,所以對這裏都叫做虎丘行宮。這座行宮從康熙四十七年開始營建,和孤山行宮一樣康熙自己沒正經住過,雍正是個連京城都不出的人,自然也沒住過。自從海棠的身份在蘇州被掀開,為了安全和有一個寬敞的辦公環境,雍正就讓海棠搬到行宮裏居住,用他自己的話說“這房子總算沒閑著了!”
海棠入住算是第一次有宗室近親住進去。既然大家在這裏住著
(),景色早就看過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哪怕紮拉豐阿講得天花亂墜兩個小孩子聽著的也就無感了。而紮拉豐阿的目的是拉著海棠同遊虎丘,所以海棠才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也確實忙了很久,海棠就答應他在虎丘遊玩,算是休息了一天。
虎丘這裏很安靜,微風習習秋高氣爽,這裏的佛塔上掛著的鈴鐺在風中傳來聲響,顯得這裏更加寂靜,令人放鬆,感覺非常愜意。
在海棠和紮拉豐阿帶著兩個小孩子享受靜謐的同時,整個蘇州吵架吵得熱火朝天。
各行各業的工匠雇工們參加的結社叫行會,各行各業東家們參加的結社叫商會。這是兩個天然對立的集會,自然有各自追求的利益,所以看到新商法草稿,商會先坐不住了!
“什麽!他們每十天休兩天,這兩天還要給工錢!”
“每個月多給幾天工錢不算什麽,還要夏天連著三個月給消暑錢,冬天連著三個月給取暖錢,每個月給至少十五個大錢的看病錢,沒病也要給!”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最過分的是女工,他們生孩子最少有四個月不上工,這四個月白給工錢,還不能解雇。”
至於男女同工同酬,散工雇傭的工錢標準,學徒工三年後要給工錢,特殊行業不能雇用童工,各個行業最低工錢等規定,在這些東家們看來簡直是倒反天罡。然而海棠就是天罡,她說是就是,她放出話去,雙方能在這個數目上拉扯,但是不能想著減掉某一項。
至於有些東家放話不雇傭女工,海棠一點都不著急,真用人的時候別說女工了,他們甚至連老人和孩子都想拉上。
對於行會,海棠也有規定,要求他們不得隨意組織雇工們罷工,除非是這些東家們違反了商法規定的休息工錢等條款,協商不下或者是官府介入有偏袒東家等情況下才能罷工。商法還規定,用工契約五年一簽,每月工錢在五年內不能有變化,五年後隨經營狀態調整工錢。
海棠還在商法第一頁注明,這部商法十年修改一次,用來應對各個行業變化。
這部新法從開店開始一直規定到商號倒閉,其中的經營納稅,工錢發放,同行糾紛,債務追繳,破產倒閉各個方麵都涵蓋了進去,可謂是包羅萬象。蘇州城外的城牆上貼得密密麻麻全是內容。光是印刷後的商法書籍比一部經典著作都厚實,讀起來都令人頭暈目眩,很多人日夜研讀,就是為了了找裏麵衝突之處和漏洞。
因為牽扯到收稅和打官司,刑部和戶部的人也沒走,一起參與進去,雍正甚至還派來了兩個大學士一起盯著。
>
r/>
很多外地商人重金弄到印刷後的草稿本火速送回老家,引得各地的商人紛紛進入蘇州,九月下旬的蘇州感覺人擠人,簡直要把蘇州城擠爆了,住宿是一房難求,吃飯是路邊攤都排長隊,各地口音的人都有,都在討論這部新法,連同蘇州本地人也在討論,因為蘇州本就是一個商業繁華的地方,從明朝開始這裏都盛行百業罷市。
最終在虎丘行宮裏麵經過雙方拉扯,各處簽字摁手印,形成了最新版本的
()商法,京城印刷後一部分贈送給各個商會行會,一部分交給各個衙門學習,一部分進入書店銷售。
對於海棠來說,這也不是一部完美的法律,這裏麵還有學徒工,這些都是從少年就開始跟著做學徒,以前是沒出師前一直給師傅和東家白幹活,碰上有的師傅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就處處藏一手,導致有些學徒一直不能出師。甚至有些行業的雇傭關係明顯不健康,但是沒法取締,因為現實就是取締了斷絕的是工匠的生路,加重的是民眾的負擔。
這就是十年改變一次律法的意思,她相信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變化,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如果遇到阻礙,去爭取,去鬥爭,去獲得!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力照顧普通人,這些普通人才是撐起社會民族的基石。
有人滿意自然有人不滿意,不滿意的約定十年後再來辯,滿意的約定十年後再來辯,不能讓那群黑心東家昧了大夥的血汗錢。
經過統計,目前需要刊印新法五十萬部,費用戶部出。戶部的官員當時臉都綠了,十年刊印一次,這是多麽龐大的一筆銀子啊,要不是人多,戶部的人就要當場說沒錢!
也不是沒錢,這群人摳慣了,戶部的銀倉每年都建新的,每次出錢都是很痛苦的樣子,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裝的。
海棠也打算這時候收拾東西離開,然而她身邊的一群人暫時不想走,想要遊覽江南,比如說十三阿哥家的幾個孩子,比如說百歲,百歲是能晚回去一天就晚一天回去。
海棠就上書給雍正要親自去監察拍賣等事,給這些人放了十天假,給足他們錢,讓侍衛們保護他們在江南遊玩十天,十天後回京城。
海棠親自坐鎮,弘陽和弘晝鬆口氣,從差事上來說,有些產業流拍了,等著海棠來指點。海棠不覺得意外,大家在拍賣市場本身就是在挑肥揀瘦,說白了就是為了撿漏。有的劃算,自然是上去爭搶,而不劃算的當然是無人問津。
從人情上來說,這哥倆也算是鬆口氣,盡管弘晝的糊弄大法好用,然而京城的王府很多,幾十家王府加上眾多的貝勒府貝子府,甚至有些國公府邸都來湊熱鬧,除了這些宗族,還有親戚來湊熱鬧,比如說駙馬們所在的家族,娘娘們的娘家,這些拉關係說人情的事情接連不斷。
如果是正常參與競拍倒也沒什麽,這些人的目的就是少花錢挑最好的,這怎麽可能。有些產業都是溢價競拍,很多商戶都願意參加,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多花錢,將來不賠錢還有得賺。
這些人就想讓弘陽和弘晝把這些好產業留下來,讓京城權貴內部競拍,最好是打折購買,每家都吃一些,每人都滿嘴流油。
如果換成雍正這樣的人,直接把這夥人給轟走了,但是弘陽手段靈活,既不讓這些人得逞,又讓他們覺得沒把這些產業弄到手是他們自己的責任。每天這麽鬥智鬥勇甚是辛苦,弘陽一天到晚都覺得腦仁疼。
海棠去了之後,這些人不敢在海棠跟前提什麽要求說什麽請求,老老實實地來請安,老老實實地參與競拍,老實的跟鵪鶉
一樣。隻要出價高,那就是價格者得。
此次很多商品都是溢價拍賣,其中吳老爺的那輛車最終是一百七十萬被廣州的富商購買,轟動一時。廣州的富商買了之後還請蘇州的高僧給這輛車念經除晦氣,以這輛車是死物,給車超度就是給死物超度的說法,給寺廟捐贈了五兩千銀子。
這也是鑽了當初海棠說話的漏洞,海棠冷哼了一聲,等騰出手了再說。富商敢給錢,寺廟不敢收,畢竟這位和佛祖過不去的親王還在蘇州,這錢拿著燙手,立即捐給了善堂。
最終拍賣結束,溢價和流拍對衝之後,官營錢莊和內務府錢莊各自大豐收。內務府錢莊就準備回去年底分紅,而官營錢莊打算找地方投錢,這錢不能幹放著,放著沒用,弘陽看著這些錢就睡不著。
還有一堆沒拍出去的東西,比如一些下人用過的粗瓷大碗陳舊家具,還有一些舊了的被褥,這些東西放著占地,拍了沒人看得上。
捐給善堂也行,但是賬怎麽做?最後堆在各個房間裏賣“盲盒”,一兩銀子開一次房門,房子裏有什麽就拿走什麽,房子除外!
蘇州周邊村鎮裏的百姓們很踴躍,紛紛拿著戶籍黃冊前來購買,一家人隻能買一次,這是避免有人倒賣。
一兩銀子買半舊家當還是很劃算的,陳舊的家具回去能重新上漆,舊棉被能拆開洗洗曬曬重新彈蓬鬆,至於碗碟這些也能接著用,衣服改一改都能穿。破家值萬貫,百姓不覺得這是破爛,這一兩銀子能買這些都喜出望外,全家人一起來,歡歡喜喜地拉回去。沒買到的後悔地直跺腳,連說來晚了。
這就是人間啊!有人願意花一百多萬兩買車,有人願意一兩銀子買二手家當,在盛世這個背景下,貧富差距如此明顯,然而大家都忽視了。
海棠忍了又忍,在回程的船上跟百歲說:“百歲啊,你記住,萬事萬物不可太過,有人太富就會有人太窮。不能使民眾太窮,不能使富商太富,不可損不足奉有餘啊!”
百歲連連點頭,但是海棠不知道他聽懂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