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剛說完,裏麵就傳出“哼”的一聲,安康拉長聲音語氣高傲地說:“那你試試啊!你又不知道哪裏好玩兒,你不知道什麽時候漲潮,你更不知道被螃蟹夾著指頭該怎麽辦,你不同我的,我就不告訴你!”


    雍正進去,就說:“了不得,這丫頭會拿捏人了。”


    一屋子人都站了起來,隻有烏雅氏坐著,雍正兩隻手往下摁了摁:“都起來吧,今兒是團圓飯,別這麽規矩。”


    老十阿哥去給烏雅氏請安,烏雅氏笑著說:“你們兄弟兩個都坐,咱們一桌吃飯。”


    眾人紛紛落座,老十阿哥身邊有個空位置,老十阿哥問:“這是缺誰?”


    烏雅氏笑著說:“是你九妹妹母女兩個,她們出去安排明天的行程去了。”


    老十阿哥看了一眼,果然隔壁桌子上也有個空位。老十阿哥隔著烏雅氏對雍正說:“年年說水軍如何如何,這次總算要看到了。”


    雍正點頭,前些年是不重視水軍,如今不得不重視了。


    他就說:“這次朕帶著諸王和大臣們都去,也讓水軍知道,朝廷是看重他們的。”也能顯出幾分重視來。


    這時候海棠帶著瑩瑩急匆匆回來,烏雅氏就對太監說:“上菜吧。”


    此時海棠洗手坐下,跟烏雅氏和兩個哥哥說:“已經安排好了,咱們還坐火車去,去了之後有兩個地方可以住,一是水軍衙門,二是瑩瑩的宅子,就是瑩瑩的宅子有些遠。”


    雍正說:“按照計劃辦事,先去水軍衙門住下,等大事兒辦完再去瑩瑩家裏住幾日。”


    十阿哥問:“那衙門裏麵能住得下這麽多人嗎?”


    衙門的規格都是有定數的,但是膠澳這地方因為港口而興盛,是先有港口再有城鎮,港口是因為有水軍駐紮而興盛,所以水軍衙門上岸早,早早的圈定了好大一塊地盤建造成了一處園子,算是官邸,和水軍衙門的後門相連,這裏安置著很多將領的家眷,現在這些人搬出去了,各處打掃過後,聖駕隊伍要在這裏住上幾天。


    因為各處安排妥當,所以大家在飯桌上議論了一番,吃完飯又各自散了。


    天氣太熱,弘時本來是想回去午睡,但是弘晝鬧著要請弘杲去看趵突泉,而且這是在濟南的最後一天,左右沒什麽事可做,弘時就跟著一起去了。


    一同去的還有送十阿哥來的弘暄,加上弘字輩的其他人,這算是一次規模宏大的堂兄弟聚會。


    他們來這裏免不了要帶著一群小孩子,大熱天這群孩子們東奔西跑個個精力旺盛,大部分跟來的侍衛太監都在看著這些孩子。有人看孩子,這些弘字輩的阿哥們就閑了下來,圍著趵突泉的池子看這些咕嘟嘟冒水的泉眼。


    聽說他們都在,本地的一些地方官和一些富商都來相陪,人數也不多,大家說說話,熟了就開始連詩。


    然而外麵太熱,很多人連了幾句就覺得沒意思,找亭子坐著吹風,一邊說話一邊看著小崽子們不畏炎熱跑來跑去。


    沒一會,一群人分好了群組。


    弘曆和本地官員鄉紳們詩歌唱和,其餘的弘字輩阿哥找了幾處亭子坐著。


    十一阿哥家的弘星就說弘晝:“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他嘴裏的“人家”是弘曆。


    弘曆被簇擁著作詩,光從場麵看絕對是春風得意。再看看自己這邊,除了堂兄弟們就沒一個外人來奉承。


    弘晝翻白眼:“羨慕啊?羨慕別和我們坐一起,你去找人家唄。”


    弘星說:“我才不去呢,我是什麽人物?你們是什麽人物?咱們不是不一樣嗎!”他的意思是他不過是一個親王之子,你們可是皇子,就沒點別的想法。


    搖著折扇的弘時說:“真不一樣,”說著轉頭看著弘晝:“正所謂能者多勞,有本事的人走到哪裏都受人高看,人家圍上來除了孝敬自然也有所求。咱們就不行了,身單力薄小肩膀扛不住事,仗著出身享受榮華富貴就行了。”


    弘晝立即說:“是啊,哥哥您這話對著呢,就比如這一次,聽說這邊的官員胃口大,想要請皇阿瑪免了山東的賦稅。這口氣也真夠大的,他們知道山東一年的賦稅是多少嗎?光是一個港口小鎮的賦稅都抵得上一兩個省了,加上別的地方隻會更多,這是能說免就免的嗎?”


    周圍王府弘字輩的阿哥也紛紛說:“這不僅是胃口大,這是足夠貪,豐年無災這話也敢說得出來。”


    就有年紀小的弘瞳問:“怎麽是貪呢?他們的俸祿有一部分是養廉銀子,而這筆銀子就是一成賦稅,要是免了他們的賦稅他們豈不是沒了這筆銀子做俸祿?”


    一群人紛紛笑起來,弘昂對弟弟弘瞳說:“你可真笨,朝廷免的是什麽稅?免了之後他們會不會收苛捐雜稅?”


    弘瞳還要問,就被弘昂瞪了一眼,說道:“不許問!”


    弘瞳的心情不好,一下午都沒說話,傍晚回去遇到了海棠,這些弘字輩的阿哥請安後走了,但是年紀不大的弘瞳卻沒走,笑著說:“我陪姑媽走走。”


    弘瞳的阿瑪是老五阿哥,弘瞳又是老五阿哥最小的兒子,對他自然嬌慣,去串門都帶他,所以弘瞳和海棠關係親近。


    弘瞳就跟著海棠,把下午說的話複述了一遍,問海棠:“為什麽我哥不讓問?”


    海棠看看左右,就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找個寬闊的地方說這事兒。”


    弘瞳就意識到這事兒果然不好說。


    海棠剛才就帶著秀美,這時候加上弘瞳,就如帶著哼哈二將,在一片空地上轉圈子。


    海棠說:“秀美,給你兄弟說說什麽是苛捐雜稅。”


    秀美跟弘瞳說:“捐稅其實是分開的,以前百姓向朝廷捐錢捐物,這叫捐。捐一開-->>


    始是自願,後來就開始攤派,但是總體而言,並不是稅,稅乃是強製要交的,逃脫不了的。


    可是後來慢慢地捐就變味了,有人向朝廷捐錢,朝廷就給他獎勵,這種事兒有個詞兒叫賣官鬻爵。人家說捐官兒意思就是買官兒。這


    事兒從秦朝就開始了,各個朝代都有,所以罵是全部都能罵上的,曆朝曆代都不幹淨。


    到了康熙年間,朝廷的庫房裏沒銀子,就把捐和稅一起強製起來。也就是說,捐稅同屬是在康熙年間完成的。當時有兩件事不得不說。


    其一就是聖祖爺下江南巡視各處,雖然對外宣稱這銀子是內務府出,可是大一部分是戶部出的。然而戶部出了這筆銀子,京城的官員和當地的地方官狼狽為奸,利用這件事以捐的名義掠奪民間,大肆斂財。說白了,這些官兒兩頭吃,不,是一魚三吃,先吃戶部、再吃百姓、最後免稅他們還能吃一波稅。


    你問免稅了他們怎麽收錢,就是靠捐啊,不過是換了個名頭而已,而且因為是免稅,換個‘捐’為名的稅種又不用上交戶部,說白了就是當年的稅全部被地方截留了。”


    弘瞳就覺得官場真黑,這些人的手段真是花著呢,這些人就不怕這錢拿著燙手,將來子孫遭殃。詛咒他們生個孩子沒腚眼!


    他就問:“其二呢?”


    秀美回答:“其二,就是剛才說的賣官鬻爵。先不提康熙年間‘人口滋生永不加賦’這件事,因為在宣布這件事的時候,捐徹底成了新稅種,以前還遮遮掩掩,回來就不裝了,直接當稅收了。咱們就說賣官鬻爵,康熙年間為了彌補戶部無銀可用,朝廷在短短的幾年裏麵賣出去了三萬個縣丞。你想想看,這天下才有幾個縣啊?”


    一口氣賣出去三萬個,這三萬個縣丞是誰在嗎?不還是地主豪紳嗎!


    弘瞳看向海棠:“真的嗎?”


    海棠點點頭。


    弘瞳有點受打擊,這是個很單純的孩子,身邊人都對康熙稱頌,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聖祖爺的文治武功,他沒想到自己的親瑪法也有賣官鬻爵的時候。


    看他這模樣,秀美就說:“你不要想這麽多,賣官鬻爵的事情曆朝曆代都有。就算是秦始皇都做過這事兒,這事兒就是從他那時候開始的。”


    海棠搖頭:“不一定啊,這事兒發生的時候是秦王嬴政繼位的第四年,那時候做主的還是呂不韋呢。”


    盡管海棠這麽說,但是弘瞳心目康熙中聖明天子的形象垮了。


    他此時反而惦記上弘曆了:“姑媽,侄兒聽說地方官一直慫恿著弘曆哥哥去勸皇上免稅,要不然……”


    秀美很討厭弘曆,原因是兩個姐姐說弘曆壞話,她和雙胞胎姐妹年紀相差不大,又是同一個額娘生的,自然關係親密。兩個姐姐有事兒沒事兒都在家裏關著門罵弘曆,連帶著十四家的女孩對這個堂兄弟的印象都不好。


    秀美打斷他:“你還是別沒事找事了,人家能不知道嗎?有幾個像你這樣呆呆傻傻的。左右皇阿瑪不同意,這些人就是說破天都不行。”


    弘瞳歎息,心裏想著:皇帝出行果然勞民傷財。


    心裏又想著:皇上很厲害了,他當皇帝這十來年,他攢了好大一筆錢啊!都沒賣過官兒呢。


    看他恢複過來,海棠就說:“走吧,回去吃頓飯早點睡,明


    天的午飯就在膠澳吃了。”


    一宿無話,次日吃過早飯大家上車,半上午就到了膠澳。


    剛下火車就發現出站口那裏停了一排汽車,坐上汽車之後很多人都在車裏注視著這個陌生的城市——與其說小鎮不如說是一座龐大的城市。這裏店鋪林立,商品眾多,這裏的百姓也與別處不一樣,都穿得很體麵,衣服緊身,個個精神飽滿,不像是別的地方的百姓那樣穿著寬大的袍子,顯得無精打采,處處透出陳腐。


    雍正在車裏看了就忍不住跟百歲說:“這是好地方啊!好山好水好人家。”


    百歲說:“孫兒去過江南,依著孫兒看,這裏繁華不下揚州。”


    揚州怎麽能和這裏比,揚州一年才交多少稅才有多少工人,這裏一年交多少稅,有多少工人,又養活了多少人口,這一切數字都在雍正心裏。


    然而這還不是讓雍正最得意的,讓雍正最得意的是這一座寶地因為海棠而興盛。如果真的飲水思源要找一個源頭的話,沒有海棠經略此處也就沒有這處小鎮,更沒有龐大的海軍和吞吐量驚人的碼頭。


    自然不會有大量的白銀流入國庫。


    國庫沒錢戶部拿不出銀子的窘境雍正是知道的,甚至他覺得明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為收不上來稅。在他前半生每天都發愁朝廷的銀子從哪兒來,他以為這問題困擾他一輩子,後來發現,後半輩子完全沒必要發愁,因為這幾處港口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銀子。


    這都是妹妹的功勞。就是說有一□□廷不在了,提起這片地方就能提起妹妹,妹妹已經徹底永載史冊萬古流芳。


    雍正坐在車上看著車窗兩邊的百姓紛紛跪倒,三呼萬歲的聲音連那層玻璃都擋不住傳入他耳中。此時遠處港口,巨大的戰艦上拉起了汽笛,禮炮轟鳴,整個城市都充斥著歡樂興奮的情緒,街頭巷尾和隨處可見的玻璃上貼著各種彩紙拉著各種紅布,這樣熱鬧的場景上一次見還是聖祖六十大壽。


    雍正的座駕路過人群,進入水軍衙門後停下。本地的水軍官員們拉開車門扶著他下車,隨後大家隨著他進入大堂上開始參拜。


    這時候官員們濟濟一堂,職位低的站在院子裏,裏裏外外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雍正開門見山地說:“港口之地很重要,這處小鎮同樣重要,這裏朝廷直接管轄,日後山東官員不必再插手管理了。”


    山東官員們懵了:一塊大肥肉說沒就沒了?


    連鋪墊都不鋪墊一下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