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岱是老臣,對於這些老臣又沒有犯過什麽大錯,皇帝都會派人代表自己去一趟葬禮,賞賜些東西安撫家屬。有些大臣甚至要在生前繪製藍色跪像,一旦皇帝親自駕臨葬禮,家屬要趕緊把跪像擺出來接駕。
雍正作為一個老宅男輕易不出門,而且就是該出門了也不想去,都是派遣大臣或者是皇子代表自己。
這一次他就讓弘暉代自己過去,而且在心裏想:朕讓弘暉去夠給佟家顏麵了!
所以當弘暉身負皇命來到佟家,大家都不意外,因為皇帝除了他親兄弟的葬禮外沒參加過大臣們的葬禮。就算是親兄弟,也就是參加過十三阿哥和老五阿哥的葬禮,老一老三的葬禮他都沒去。
弘暉對佟家的人極盡安撫,因為雍正已經把拆分方案告訴過佟家了,給佟家半年的時間考慮他們保留哪一部分,如今葬禮上很忙,佟家的人還沒商量出結果。不過佟家對弘陽接手火器營鬆口氣,隻是朝廷沒宣布,他們自然一個字都不會對外透露。
補熙帶著佟家的男丁送弘暉離開,弘暉在大門口對補熙說:“表叔,節哀吧。”
補熙帶著全家送弘暉上車。
弘暉的車從京城出來就遇到了十四家的車,弘暉的司機立即避開讓路,結果十四家的車就停了下來,兩輛車把路堵嚴實了。
弘暉就吩咐司機:“把車往後倒,靠邊停,讓出路來。爺去一趟對麵車上。”
弘暉下了車,到了十四的車門口:“十四叔,侄兒給您請安。”
十四在車裏示意弘暉上來。
弘暉上車後十四問:“火器營統領的差事你們打算給誰?”
弘暉笑著回答:“這是朝廷上鬧得挺大的,不過侄兒不參與,一切聽皇阿瑪吩咐。”
十四說:“豈止是鬧得很大,簡直是鬧得軍中沸沸揚揚。”
十四早年就在兵部,在軍中很有人脈,現在他兒子在廣東南洋折騰,和步軍水軍牽扯著,軍中的消息他很關注。
十四就說:“法海是我和你十三叔的師傅,早年在上書房讀書的時候我們兩個就跟著他。他不是沒孩子嗎,鄂倫岱以前經常欺負他,今年鬆口要過繼給他一個兒子,老兄弟算是達成一致,就等著年底開祠堂宣布這事兒順便改家譜,結果鄂倫岱沒了,法海擔心這事兒變卦,就叫我和誇岱做中間人問問補熙他們兄弟的意思,我這幾天往佟家跑得勤快,聽說有些武官要推薦年羹堯。”
“年羹堯?”
十四阿哥點頭:“是啊,這奴才早年很傲氣,別說我了,連你阿瑪和你九姑姑都不放在眼裏。
但是這奴才運氣好,早年娶了明珠的孫女,明珠後來落魄,兩個兒子揆敘和揆方一個康熙五十幾年的時候死了,一個是你八叔的死忠,後來不也是倒黴了。明珠家裏再怎麽落魄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家裏的好處被年羹堯和你九叔分了。你九叔因此對年羹堯恨得癢癢,所以這奴才別看表麵,手黑著呢。”
九阿哥的女兒嫁給
了明珠的孫子永福,明珠的孫女嫁給了年羹堯生下了年熙。
九阿哥和年羹堯都憑借著親戚關係大肆攫取明珠的遺產,兩人直接對上當然是分外眼紅誰都不肯退讓。九阿哥雖然不可一世,然而年羹堯也不是吃素的,暗自交手了幾次互有勝負,當時情況不明,年貴妃得寵,十阿哥就勸九阿哥:“年家是皇上的門人,家裏有貴人侍奉在皇帝左右,這錢拿了就行,別鬧出來,要不然人家戳你脊梁骨,還是算了吧。”
九阿哥當時嚷嚷這錢是給外孫收著的,到底如何外人也不管不問,但是九阿哥的外孫女到了婚配年齡九阿哥跑前跑後,大外孫女嫁到平王府和英兒做了妯娌,九阿哥也確實處處提攜外孫。
也因為這樣,年羹堯和九阿哥的梁子就是這麽結下的。
十四阿哥接著說:“他原配去了之後,他續娶的是宗室格格,讓他和宗室搭上了關係,他來往的人家都是京城貴人,所以這時候出來謀劃火器營統領這個位置還是有很多人推薦的。”
十四阿哥擔心弘暉不放在心上,就說:“你可不能小瞧了他!”
弘暉問:“侄兒怎麽會小看他呢,人家宦海沉浮這些年,就是個榆木疙瘩也要成精了。侄兒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十四叔,推舉他的人多嗎?”
十四說:“多,很多!”
弘暉笑著問:“比起當年群臣推薦八叔做太子如何?”
“自然沒法比!那時候官場裏麵小貓小狗都要跳出來推薦你八叔……好小子,你這是笑話你十四叔沒見過世麵,為這一點小事著急上火是不是?我這是為了誰啊?我還不是為了你!”
“叔,您是我親叔!侄兒沒別的意思,您別生氣啊!”
推薦年羹堯的折子送到了雍正跟前,秀麗跟雍正匯報:“一共有一百一十五位官員推薦年羹堯,是目前人數最多的。這個折子都整理好了,全放在一個箱子裏,您要看嗎?”
雍正說:“不看了,都是些吹捧年羹堯的折子。都是誰上書推薦的啊!”
“哦,有很多,宗室裏麵阿濟格一脈的人舉薦得多。”-->>
雍正冷哼了一聲,並沒有說話,因為年羹堯現在的妻子就是阿濟格一脈的姑娘,有姻親關係自然為他說話。
“還有一些軍中的人。”
秀麗把一串名字讀下來,都是些軍中的中層軍官,這些人如果非要歸類的話,這些人都是降將之後。
雍正對降將並沒有別的看法,早年海棠穩定北方的時候用的大部分都是降將。早在康熙年間,漢將們已經慢慢顯露出中流砥柱的作用,滿人勳貴漸漸不如以往,平定噶爾丹的戰鬥中,衝鋒在前的武將裏麵漢將占大多數。後來康熙把一個女兒嫁給了降將的兒子,就是孫承運,孫承運的父親孫思克是河西四漢將之一。
現在的軍中的格局是滿將一股腦兒想進入水軍,水軍除了糧餉足額,吃喝不愁外,還有個好處就是晉升快,好拿軍功。所以步軍這裏,慢慢是漢將在挑大梁,也就是這上書的這些武將都是來自步軍。
和龐大的步軍武官相比,這區區十幾個人不算什麽,雍正就沒放在心上。
接下來一百多個都是文官,集中在翰林院和禮部這些地方,這一百多個人都是在四品以上官員,雍正稍微一琢磨就知道這是弘曆的勢力傾巢出動了。
他甚至覺得好笑。
和十多年前相比,弘曆這功力不夠看。要是放在當年就這樣的手段這樣的能力,一回合就能被老幾位斬於馬下。
雍正甚至在想:老爺子要是活著,看到弘曆這模樣肯定笑話朕!
他站起來說:“可笑啊!”走了幾步跟秀麗說:“這些折子別管了,找個地方放著去吧。秋天了,外麵天氣好,秋高氣爽適合登高,朕也不出門,走吧,帶你去爬假山。”
園林裏麵假山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圓明園裏麵有假山,準確地說是個土堆,造型精致了些,登上去能看到西郊的園林和遠處別院區層層疊疊的房屋。這算是一個高點的大土堆,但是這個土堆讓雍正體會到了爬泰山的痛苦,他爬得氣喘籲籲,路中休息了幾次,兩條腿抖得全靠拐杖才立得起來,差點爬不上去。
這身體真的很虛了。
跟著的太監宮女以及親侄女秀麗都不敢說什麽,演技好的還能裝成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陪他一起氣喘籲籲,演技不好的隻能先躲遠點。
好不容易到了假山頂上,環顧四周,隻見秋高氣爽各處鬱鬱蔥蔥,此情此景,看得人心情舒暢,雍正就臉上笑了起來。
他跟秀麗說:“此處風景極好。”
秀麗自然附和他的說話。
雍正對這裏的景色很滿意,在假山上玩兒了一下午才回去,這在以往是很罕見的。要是放在以前,雍正恨不得把屁股焊在椅子上,一下午能做很多事兒呢。
他下山的時候說:“當年聖祖爺晚年熱衷於遊園打拳,當年朕還不理解,如今自己也愛上了這些。打明兒起,朕就抽出些時間打拳”。
秀麗晚上回家就把這事兒跟十四阿哥講了講。十四阿哥聽了忍不住恥笑一聲。
“就他?不是阿瑪小瞧他,他壓根兒堅持不下來。他那是打娘胎裏出來就少了一根筋兒,練不成拳腳,更練不成騎射。”
次日寅時雍正起床,先步行到了暢春園給還在睡覺的老額娘請安,隨後就打算小跑回圓明園,先用小跑活動筋骨然後再打一套太極。
結果他剛跑了兩步,立即疼得跌倒在地。
韌帶傷著了。
昨天去爬山沒事兒,剛才起床的時候就覺得小腿跟灌了鉛一樣,更是渾身酸痛,走過來的時候覺得還能忍忍,但是小跑之後腿疼得比抽筋兒都疼。
雍正被抬了回去,今日朝會取消,蘇培盛讓徒弟出去給諸位皇子傳口諭:來侍奉你們老阿瑪吧!
幾位皇子連帶各家的世子急匆匆地來寢宮,剛進門就發現一十五阿哥在寢宮裏坐著吃早飯。
前兩天一十四阿哥搬出去了,現在暢春園裏麵就剩下一十五阿哥一個。雍正在暢春園拉傷韌帶這樣的大事弄得整個暢春園雞飛狗跳,住在西花園的一十五阿哥都跑出來看,別說距離最近的烏雅氏。最後是一十五阿哥在太後跟前自告奮勇送雍正回寢宮。
不能公開說皇上拉傷腿了,一十五阿哥含糊地說:“四哥給皇額娘請安的時候絆倒了。”
弘陽問:“怎麽會絆倒?都知道舅舅那個時候去請安就該早點兒把燈籠準備好。是哪個太監不用心?這太監現在在哪兒?”
壓根就不是太監的問題,一十五阿哥隻能說:“已經處置過了,不用再追究太監的事了。不嚴重,太醫的意思是要靜養,你們留下來侍奉吧,我先去讀書。”
一十五阿哥一口吃了手裏的油條,隨後對屏風後麵的雍正說一聲,就帶著他的太監去尚書房讀書去了。
幾位皇子趕緊繞過屏風,看到雍正躺在榻上吃早飯。
一群人趕緊請安,雍正麵無表情,對一十五阿哥的“絆倒”這個理由很不滿意,但是也沒法說自己腿拉傷了!
他現在不想說話,一句話都不想說!!
雍正作為一個老宅男輕易不出門,而且就是該出門了也不想去,都是派遣大臣或者是皇子代表自己。
這一次他就讓弘暉代自己過去,而且在心裏想:朕讓弘暉去夠給佟家顏麵了!
所以當弘暉身負皇命來到佟家,大家都不意外,因為皇帝除了他親兄弟的葬禮外沒參加過大臣們的葬禮。就算是親兄弟,也就是參加過十三阿哥和老五阿哥的葬禮,老一老三的葬禮他都沒去。
弘暉對佟家的人極盡安撫,因為雍正已經把拆分方案告訴過佟家了,給佟家半年的時間考慮他們保留哪一部分,如今葬禮上很忙,佟家的人還沒商量出結果。不過佟家對弘陽接手火器營鬆口氣,隻是朝廷沒宣布,他們自然一個字都不會對外透露。
補熙帶著佟家的男丁送弘暉離開,弘暉在大門口對補熙說:“表叔,節哀吧。”
補熙帶著全家送弘暉上車。
弘暉的車從京城出來就遇到了十四家的車,弘暉的司機立即避開讓路,結果十四家的車就停了下來,兩輛車把路堵嚴實了。
弘暉就吩咐司機:“把車往後倒,靠邊停,讓出路來。爺去一趟對麵車上。”
弘暉下了車,到了十四的車門口:“十四叔,侄兒給您請安。”
十四在車裏示意弘暉上來。
弘暉上車後十四問:“火器營統領的差事你們打算給誰?”
弘暉笑著回答:“這是朝廷上鬧得挺大的,不過侄兒不參與,一切聽皇阿瑪吩咐。”
十四說:“豈止是鬧得很大,簡直是鬧得軍中沸沸揚揚。”
十四早年就在兵部,在軍中很有人脈,現在他兒子在廣東南洋折騰,和步軍水軍牽扯著,軍中的消息他很關注。
十四就說:“法海是我和你十三叔的師傅,早年在上書房讀書的時候我們兩個就跟著他。他不是沒孩子嗎,鄂倫岱以前經常欺負他,今年鬆口要過繼給他一個兒子,老兄弟算是達成一致,就等著年底開祠堂宣布這事兒順便改家譜,結果鄂倫岱沒了,法海擔心這事兒變卦,就叫我和誇岱做中間人問問補熙他們兄弟的意思,我這幾天往佟家跑得勤快,聽說有些武官要推薦年羹堯。”
“年羹堯?”
十四阿哥點頭:“是啊,這奴才早年很傲氣,別說我了,連你阿瑪和你九姑姑都不放在眼裏。
但是這奴才運氣好,早年娶了明珠的孫女,明珠後來落魄,兩個兒子揆敘和揆方一個康熙五十幾年的時候死了,一個是你八叔的死忠,後來不也是倒黴了。明珠家裏再怎麽落魄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家裏的好處被年羹堯和你九叔分了。你九叔因此對年羹堯恨得癢癢,所以這奴才別看表麵,手黑著呢。”
九阿哥的女兒嫁給
了明珠的孫子永福,明珠的孫女嫁給了年羹堯生下了年熙。
九阿哥和年羹堯都憑借著親戚關係大肆攫取明珠的遺產,兩人直接對上當然是分外眼紅誰都不肯退讓。九阿哥雖然不可一世,然而年羹堯也不是吃素的,暗自交手了幾次互有勝負,當時情況不明,年貴妃得寵,十阿哥就勸九阿哥:“年家是皇上的門人,家裏有貴人侍奉在皇帝左右,這錢拿了就行,別鬧出來,要不然人家戳你脊梁骨,還是算了吧。”
九阿哥當時嚷嚷這錢是給外孫收著的,到底如何外人也不管不問,但是九阿哥的外孫女到了婚配年齡九阿哥跑前跑後,大外孫女嫁到平王府和英兒做了妯娌,九阿哥也確實處處提攜外孫。
也因為這樣,年羹堯和九阿哥的梁子就是這麽結下的。
十四阿哥接著說:“他原配去了之後,他續娶的是宗室格格,讓他和宗室搭上了關係,他來往的人家都是京城貴人,所以這時候出來謀劃火器營統領這個位置還是有很多人推薦的。”
十四阿哥擔心弘暉不放在心上,就說:“你可不能小瞧了他!”
弘暉問:“侄兒怎麽會小看他呢,人家宦海沉浮這些年,就是個榆木疙瘩也要成精了。侄兒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十四叔,推舉他的人多嗎?”
十四說:“多,很多!”
弘暉笑著問:“比起當年群臣推薦八叔做太子如何?”
“自然沒法比!那時候官場裏麵小貓小狗都要跳出來推薦你八叔……好小子,你這是笑話你十四叔沒見過世麵,為這一點小事著急上火是不是?我這是為了誰啊?我還不是為了你!”
“叔,您是我親叔!侄兒沒別的意思,您別生氣啊!”
推薦年羹堯的折子送到了雍正跟前,秀麗跟雍正匯報:“一共有一百一十五位官員推薦年羹堯,是目前人數最多的。這個折子都整理好了,全放在一個箱子裏,您要看嗎?”
雍正說:“不看了,都是些吹捧年羹堯的折子。都是誰上書推薦的啊!”
“哦,有很多,宗室裏麵阿濟格一脈的人舉薦得多。”-->>
雍正冷哼了一聲,並沒有說話,因為年羹堯現在的妻子就是阿濟格一脈的姑娘,有姻親關係自然為他說話。
“還有一些軍中的人。”
秀麗把一串名字讀下來,都是些軍中的中層軍官,這些人如果非要歸類的話,這些人都是降將之後。
雍正對降將並沒有別的看法,早年海棠穩定北方的時候用的大部分都是降將。早在康熙年間,漢將們已經慢慢顯露出中流砥柱的作用,滿人勳貴漸漸不如以往,平定噶爾丹的戰鬥中,衝鋒在前的武將裏麵漢將占大多數。後來康熙把一個女兒嫁給了降將的兒子,就是孫承運,孫承運的父親孫思克是河西四漢將之一。
現在的軍中的格局是滿將一股腦兒想進入水軍,水軍除了糧餉足額,吃喝不愁外,還有個好處就是晉升快,好拿軍功。所以步軍這裏,慢慢是漢將在挑大梁,也就是這上書的這些武將都是來自步軍。
和龐大的步軍武官相比,這區區十幾個人不算什麽,雍正就沒放在心上。
接下來一百多個都是文官,集中在翰林院和禮部這些地方,這一百多個人都是在四品以上官員,雍正稍微一琢磨就知道這是弘曆的勢力傾巢出動了。
他甚至覺得好笑。
和十多年前相比,弘曆這功力不夠看。要是放在當年就這樣的手段這樣的能力,一回合就能被老幾位斬於馬下。
雍正甚至在想:老爺子要是活著,看到弘曆這模樣肯定笑話朕!
他站起來說:“可笑啊!”走了幾步跟秀麗說:“這些折子別管了,找個地方放著去吧。秋天了,外麵天氣好,秋高氣爽適合登高,朕也不出門,走吧,帶你去爬假山。”
園林裏麵假山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圓明園裏麵有假山,準確地說是個土堆,造型精致了些,登上去能看到西郊的園林和遠處別院區層層疊疊的房屋。這算是一個高點的大土堆,但是這個土堆讓雍正體會到了爬泰山的痛苦,他爬得氣喘籲籲,路中休息了幾次,兩條腿抖得全靠拐杖才立得起來,差點爬不上去。
這身體真的很虛了。
跟著的太監宮女以及親侄女秀麗都不敢說什麽,演技好的還能裝成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陪他一起氣喘籲籲,演技不好的隻能先躲遠點。
好不容易到了假山頂上,環顧四周,隻見秋高氣爽各處鬱鬱蔥蔥,此情此景,看得人心情舒暢,雍正就臉上笑了起來。
他跟秀麗說:“此處風景極好。”
秀麗自然附和他的說話。
雍正對這裏的景色很滿意,在假山上玩兒了一下午才回去,這在以往是很罕見的。要是放在以前,雍正恨不得把屁股焊在椅子上,一下午能做很多事兒呢。
他下山的時候說:“當年聖祖爺晚年熱衷於遊園打拳,當年朕還不理解,如今自己也愛上了這些。打明兒起,朕就抽出些時間打拳”。
秀麗晚上回家就把這事兒跟十四阿哥講了講。十四阿哥聽了忍不住恥笑一聲。
“就他?不是阿瑪小瞧他,他壓根兒堅持不下來。他那是打娘胎裏出來就少了一根筋兒,練不成拳腳,更練不成騎射。”
次日寅時雍正起床,先步行到了暢春園給還在睡覺的老額娘請安,隨後就打算小跑回圓明園,先用小跑活動筋骨然後再打一套太極。
結果他剛跑了兩步,立即疼得跌倒在地。
韌帶傷著了。
昨天去爬山沒事兒,剛才起床的時候就覺得小腿跟灌了鉛一樣,更是渾身酸痛,走過來的時候覺得還能忍忍,但是小跑之後腿疼得比抽筋兒都疼。
雍正被抬了回去,今日朝會取消,蘇培盛讓徒弟出去給諸位皇子傳口諭:來侍奉你們老阿瑪吧!
幾位皇子連帶各家的世子急匆匆地來寢宮,剛進門就發現一十五阿哥在寢宮裏坐著吃早飯。
前兩天一十四阿哥搬出去了,現在暢春園裏麵就剩下一十五阿哥一個。雍正在暢春園拉傷韌帶這樣的大事弄得整個暢春園雞飛狗跳,住在西花園的一十五阿哥都跑出來看,別說距離最近的烏雅氏。最後是一十五阿哥在太後跟前自告奮勇送雍正回寢宮。
不能公開說皇上拉傷腿了,一十五阿哥含糊地說:“四哥給皇額娘請安的時候絆倒了。”
弘陽問:“怎麽會絆倒?都知道舅舅那個時候去請安就該早點兒把燈籠準備好。是哪個太監不用心?這太監現在在哪兒?”
壓根就不是太監的問題,一十五阿哥隻能說:“已經處置過了,不用再追究太監的事了。不嚴重,太醫的意思是要靜養,你們留下來侍奉吧,我先去讀書。”
一十五阿哥一口吃了手裏的油條,隨後對屏風後麵的雍正說一聲,就帶著他的太監去尚書房讀書去了。
幾位皇子趕緊繞過屏風,看到雍正躺在榻上吃早飯。
一群人趕緊請安,雍正麵無表情,對一十五阿哥的“絆倒”這個理由很不滿意,但是也沒法說自己腿拉傷了!
他現在不想說話,一句話都不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