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和弘陽一起出門,母子和弘時他們兄弟一起去泰陵。


    去過泰陵之後弘陽要去景陵附近查看地形,要勘察地形風水,給弘暉的陵墓擇位置。


    國力是否強盛看陵墓就知道了,國力強盛的時候陵墓修建得莊重大氣,各處工程都是保質保量完成的,沒一處偷工減料。海棠帶著侄兒們去了泰陵,這裏守陵的人出來迎接。


    海棠略懂一點風水堪輿,泰陵以永寧山為祖山,蜘蛛山為案山,元寶山為朝山。海棠看了看周圍,就說:“明堂藏風聚氣,這邊的案山真的如桌案,當初十三弟真的是慧眼啊!”


    旁邊十三阿哥家的幾個孩子抿嘴笑起來,雍正的陵墓位置就是十三選定的。


    弘陽說:“重要的是此處案山山清水秀,上麵形如筆架,這是很吉利的。”如果普通人家有這樣的風水地形,就會被認為後人能做官。


    為了給弘暉選陵寢,弘陽也是惡補過風水學說。海棠對這個不信,風水好的地方必有大陵,有大陵必招盜墓賊,再好的風水也抵不過人心貪婪。


    此時天氣很好,秋高氣爽,站在陵前入口環顧周圍環境,生出一股心曠神怡的感覺。在外麵逗留了一會兒,大家去了泰陵,先住下,明日正式祭祀。海棠還是先去大殿上焚香點紙,心裏有很多話,卻不知道該說什麽。


    一夜無夢,海棠醒來還在想,果然人是沒魂魄的,要是有以四哥的話嘮模樣,不拉著自己講一晚上不算完。


    次日開始正式祭祀,海棠看著那拉氏準備的一堆衣服在烈火裏熊熊燃燒,心想著:四哥,別生氣,醜是醜了點,好歹能禦寒。


    這也是一個癡心人在惦記你啊!


    從泰陵出來後弘陽帶著人和大隊人馬分開,向著景陵去了。到了景陵先去祭祀康熙,從景陵出來後去看海棠的陵墓。


    以前在康熙下葬的時候他進去過一次,這次再去就發現這裏麵受潮了,舉著火把進去,發現很多地方都筆跡模糊了,雖然不嚴重,但是仔細看都是能看得出來的。裏麵也很濕潤,出來後弘陽看著景陵墓忍不住皺眉。就目前來看,下麵水係豐沛,早晚會淹掉陵寢。


    心裏存著這件事,他和幾位大師在附近看了半個月才返回京城。


    弘陽沒回家,先去圓明園,這時候大家都忙著去盛京祭祖,這次隨著他們去的人比較多,所以整個西郊都顯得匆匆忙忙。弘陽等著覲見的時候看到海棠從禦書房出來,趕緊跑過去說話。


    他拉著海棠到了稍微僻靜點的地方:“額娘,兒子覺得八成……您將來八成會被淹。汗瑪法似乎……”


    “所以一定要把我燒了裝瓶子裏,回頭水冒上來我和鹽寶還能在裏麵漂流。想想挺不錯的,在裏麵到處漂,比一直躺在一個地方強。”


    弘陽一臉糾結:“額娘,這不是開玩笑呢。”


    “沒開玩笑啊!我就是這樣想的。我不是早把瓶子選好了,我都是選的精品,將來被挖出來肯定讓人驚歎這瓶子太美了。”


    弘陽覺得她這話越說越不著調,就賭氣說:“您這是何必呢?不如回頭把您的骨灰藏在某個佛塔裏,壓根不受水淹之苦豈不是更好。”


    “你這主意不錯誒。”海棠拍拍兒子的肩膀:“回頭你要是這麽對待我也行,我不是和你說反話呦,我對這種方式也很喜歡,這比在地下玩漂流有意思多了。”


    弘陽揉著臉,他在這方麵是比不上海棠的。


    這時候魚貴小跑幾步來到他們幾丈遠的地方叫道:“勇主子,世子爺,皇上宣召呢。”


    海棠就說:“你去吧,我先去衙門,晚上記得回家吃飯。”


    弘陽應了一聲去了禦書房。


    禦書房裏麵隻有弘暉,弘暉這時候正在伸胳膊踢腿活動筋骨,看到弘陽進來就問:“看到怎麽樣了?”


    “按照您的要求和風水來說,有一個地方十分契合,就在景陵西南。”說著鋪好了地圖。


    弘暉看了一眼:“確實,這是好地方,從禮法來說簡直再標準不過了。正好和姑媽以及汗瑪法連成一條線,挺好的啊,你皺巴著臉怎麽回事?”


    “下麵有水。”


    “你這說的都是孩子話,地下麵都是水,要不然怎麽打井!”


    “弟弟的意思是,您不介意將來漂流?”


    弘暉皺眉:“這麽嚴重?”


    “嗯,弟弟去了我額娘福地查看,裏麵潮氣很嚴重,您是知道的,她老人家的墓室是沒陵寢的地宮深的,這才幾十年,外麵還一直通風,裏麵都已經潮濕了,封閉之後呢?”


    “你說的倒也是個問題。”弘暉坐下說:“祖母她老人家高壽,要不效仿孝惠章皇後建造一處皇後陵園?”


    他擔心的是葬烏雅氏的時候打開景陵的墓道一看,裏麵全是水,這水排不排?無論排還是不排都是錯,進退維穀的事兒讓他這孝順孫子怎麽當得下去!


    弘陽問:“祖母同意嗎?”這事兒最起碼要祖母開口,就和當初孝莊文皇後那樣,說一句‘卑不動尊’不合葬就完事兒了。她不開口這事兒不好辦。


    弘暉說:“這事兒過一段時間再和她老人家商量,畢竟皇阿瑪剛走,現在說隻怕老人家生出疑心,以為她身體不好了。”


    “嗯。”


    “至於朕的陵寢,地下水也確實是個大事兒。”


    弘陽提議:“不然避開這一片地方,往再遠的地方找。”


    “行是行,就是距離汗瑪-->>


    法和姑媽太遠了。說實話,他們就像是一個樹樁一樣把朕拴在他們附近。朕能說帝陵不必距離太近,畢竟皇阿瑪都住到東邊去了,朕也能給自己找個遠遠的地方住著,但是不能棄姑媽不顧。當初汗瑪法給她安排好了,朕沒法挪她的福地啊!”


    弘陽也跟著歎氣,畢竟海棠是她親娘,他更在乎親娘將來泡水了怎麽辦?


    他忍不住說:“額娘她說餓了,將來她燒成灰了裝瓶子裏,在裏麵到處漂流。她覺得有趣味。”


    弘暉哈哈笑了起來,笑得肚子疼,一邊笑一邊拍著


    桌子,跟弘陽說:“妙哉妙哉,這主意不錯。”


    “這主意哪裏好啊?妙在哪兒啊?”


    “妙在朕心裏覺得這主意不錯!到時候這瓶子要特殊設計一下,一直保證口朝上底朝下,還不能太大,太大就容易卡著,要在周圍再箍一層東西,能防水還能防撞,這樣能漂的時間長。”


    弘陽看他說得很認真,問道:“你真覺得這法子不錯?”


    “對啊!陽弟,哥哥知道你在想什麽,你就是狹隘了。早先咱們在關外是火葬,世祖章皇帝就是燒成灰了,也就是汗瑪法和皇阿瑪沒燒,讓你覺得燒成灰沒法接受。”


    “我是說漏水。”


    “漏水也沒什麽啊?水葬的多了去了,就當是水葬了唄,藏地人家還天葬呢!還有樹葬,所以哥哥說你狹隘了。這麽一說,不必再擇別的地方了,朕也水葬就行了。”


    弘陽看他說得認真:“您可要想好啊,這一旦開建就不好再擇別的地方了。”


    “嗯,想好了。”


    弘陽想著回頭就問問防水層怎麽做,再問問海邊的堤壩是怎麽做的,都用上,保證額娘和哥哥的陵墓都不漏水。


    看他表情凝重,弘暉說:“你也別想那麽多,聽說秦始皇的地宮裏全是水銀做的江河湖泊,他的棺槨就飄在這些江河湖泊上,想想也怪有意思呢。”


    弘陽小心地問:“您不會也想漂在水銀上吧?”


    “不不不,太花錢了。”


    弘陽想:那就好,他要是真是有這想法,自己要想法子弄水銀呢。


    他把東西收拾好了,就和弘暉抱怨:“你們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剛才在外麵和額娘說這件事,我說還不如學者那些和尚們弄個佛塔供奉呢,她說也不錯,比在下麵漂流強。都說人這一輩子講究一個入土為安……”


    “你這主意不錯。”弘暉真的有建造佛寺的想法,比如佛骨舍利,這是大吉大利的東西啊。


    弘陽看他低頭思考的模樣,瞬間著急了:“您不會真的要把我額娘拆開葬吧!這事兒我不答應。”


    “別急兄弟,哥哥不會做這事兒的。”


    “真的?”弘陽不信:“你剛才肯定琢磨什麽了。”


    “是,哥哥是琢磨了,哥哥琢磨把姑媽的福地重新修一下,以前的不行,太寒酸了,需要再加點東西。”


    “加點什麽?”


    “石佛啊,神像啊,八部天龍啊這些,你知道就行了,這玩意做好了先藏在別處,等姑媽下葬了再拚湊到地麵上。”


    “啊?”


    “啊什麽?日後那就是聖地了。”


    弘暉目瞪口呆,心裏冒出個問題:自己到底是哪裏比不上他們的,怎麽這兩人的想法一個比一個離奇!


    很快到了出發的日子,這次龐大的人群宛如出巡,連福沛這種病歪歪的人都帶出門了,可見這次參與的人數之多,規模之龐大。


    但是海棠家裏的人不多,也隻有三口人,就是海棠安康和百壽。百壽和百歲一起進進


    出出,安康謝絕了嘉樂的邀請,要和海棠一起起居。


    海棠已經掰開揉碎了給安康講這次出行的意義以及自己路上要做的事情。


    海棠目前手上有兩件最要緊的事兒,其一是安置因為失去奴仆身份的人,讓他們盡快有收入,安定社會環境。其二就是開發關外。這也是海棠日後近十年的工作重心。除了這件事,海棠還長期盯著另外一件事,就是格物教育,除了要培養最基礎的男女工人之外,還要擴大高端工匠的培養。


    鑒於海棠的事情多,所以海棠要經常起碼脫離隊伍深入一些地方查看地形。安康就跟著海棠到處跑,這一天要經過山海關,百壽提前跑來約安康。


    “姐,今兒一去看山海關吧。”


    “不去,就一破城門樓子,沒意思不看,我今兒陪祖母去附近看看。”


    “真不去啊!那可是天下第一雄關。”


    安康本來想拒絕,想起海棠說的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想了解這片大地就要了解這片大地上承載的曆史。而山海關,這裏的故事一時半會聽不完。


    她就說:“好啊,一起去看看啊!”


    海棠此時在聽屬下的報告:“目前鐵路勘察就到這裏,關外的還沒有開始。”


    海棠點頭:“讓他們動作快點。”


    這時候外麵進來個太監,悄聲跟海棠說:“京城快馬來報,固倫純禧公主去世了。”


    “真的?”這位是康熙的養女,常寧的親女兒。


    太監點點頭,海棠歎口氣,這是截至目前兄弟姐妹裏麵最長壽的人。


    海棠歎口氣說:“知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