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雅氏知道這件事難辦,所以才這麽委婉迂回地跟弘暉提了。


    果然這事很難辦!


    給皇後修陵要國庫出錢,戶部一聽立即把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委婉地說:“景陵還沒封,何不全了夫妻之情生同衾死同穴呢。”當初弘暉規定國喪和帝後陵墓修繕的錢是國庫出,戶部想著出一份錢葬帝後兩人也沒什麽,畢竟現在國庫有錢,也不在乎幾十萬銀子的修陵錢。


    誰知道皇後要單獨修陵墓,當然是盡量把這事兒攪黃了,能不掏錢就不掏錢!


    戶部就是不想出錢,弘暉知道這群錢串子就是嘴上嚷嚷幾聲,一旦跟他們瞪眼絕對會順滑地掏錢。可是禮部就群情激昂地反對起來!


    也別拿孝莊文皇後和孝惠章皇後這對婆媳說事。她們當時修陵是沒法子的事兒,關外昭陵都封了那麽多年了,不能因為埋葬孝莊文皇後就再去挖一回,這不合適。孝惠章皇後也是如此,世祖章皇帝都葬了那麽久了老太太才去世。世祖葬下去的時候聖祖爺還不滿十歲,孝惠章皇後去世的時候聖祖都是個老人了,這時間跨度之大也不適合再打開一次陵墓,所以單獨修皇後陵也是能理解的。


    可是聖祖去世也才十幾年,才十幾年太皇太後修什麽陵啊!當然這話不能說,禮部的就咬定了四個字“與禮不合”。


    弘暉是被能被這四個字頂回來的人嗎?


    你們說不合就不合了?她讓人去泰陵附近找合適的位置動工,讓戶部的爽快地拿錢。


    戶部就扣扣搜搜的先給一點,就看禮部給不給力。要是禮部把這事兒攔下來了剩餘的錢就不用給了。


    禮部的官員就一連幾天在朝堂上反對這件事,就差又哭又鬧打滾撒潑了。


    他們嘴裏說著就該隨著夫主下葬,沒聽說過夫主那邊等著反而要隨著兒子下葬的道理。


    一連鬧了好幾天,弘暉和禮部都不退讓,結果就是一直被排除在中樞權力之外多年不入朝堂不管朝事的十四阿哥上朝了。在大殿上聽到禮部的官員哇哇叫的時候,也不管體麵,頂戴一摘,左右看看,前麵站著十二,後麵站著十五,十五是個病秧子,他就把帽子朝珠塞給十五:“給哥哥拿著。”


    說完一擼袖子舉著拳頭對著禮部官員揮拳就打倒在地。


    周圍的官員立即上去架著他,勸他冷靜點。後麵幾個年紀小的不嫌事大,瞬間大喊:“反了天了,他們敢打十四哥。”


    結果一群小兄弟們擼袖子上去助拳,單方麵毆打了禮部的官員。十五阿哥就是紙糊的身子,看到連十六十七都跑出去了,再看看哥哥們,老六阿哥不在,巡視京畿灌溉的事兒去了,九阿哥和十阿哥去祭祀聖祖去了,十一阿哥一直在南苑,幾乎不回來參加大朝會,這時候就十二年紀大,而且十二阿哥還是禮部的掌部王爺,看他站著跟沒事人一樣,十五阿哥就著急的說:“十二哥,你快去拉架啊!”


    這從公事私事上講你都有資格進去當個和事佬啊!


    十二阿哥聽了


    後看他一眼,說了句:“這事兒要聽皇上吩咐。”這一手太極推的很好。


    弘暉覺得自己還是見識少了,揉了一把臉,他看得清楚,臣子是不敢打回去的,歎口氣跟兩邊的侍衛說:“拉開他們,一群人咆哮朝堂成何體統!”


    室內的侍衛趕緊把這些宗室拉開,外麵的侍衛進來把挨揍的大臣扶起來。


    大臣們哭哭啼啼求弘暉做主,弘暉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對著以十四為首的一群叔叔們訓斥了幾句,讓十四在太後大壽之後回家禁足反思三個月,讓這些參與打架的人給這些大臣出湯藥費,再賠償一部分銀子。最後對這些人罰俸一年,這是對他們擾亂朝堂的懲罰,再有下次直接送宗人府去。


    十四不在乎,反正他年紀大了之後就不愛出來玩了,到時候把老額娘接家裏去,三個月之後隨著老額娘要麽去熱河避暑要麽去南苑避暑,誰還稀罕留京城受罪。


    其餘人也不在乎,他們都不缺錢,被罵幾句又不會掉塊肉。


    弘暉就再次強調,皇後陵是必須修的,這事兒誰反對都不好使,這事兒就這樣了,有不高興的盡管罵,反正你們背後罵蠻夷不懂禮的多了去了,不差這一回了。


    說完直接下朝,留下一群戰戰兢兢的臣子。實在是他最後一句話殺傷力很大,一群人都嚷嚷著冤枉,他們可沒說過蠻夷不懂禮數啊!


    十四得意洋洋,掛上朝珠戴上帽子,對著各位助拳的兄弟們抱拳感謝,一群人勾肩搭背地走了。


    修陵這件事弘暉交給了弘杲去處理,總體上說起來這件事-->>


    雖然遭受了波瀾,還是最終辦成事兒了。


    烏雅氏很高興,覺得這是收到的最好的賀禮,高興得當場落下眼淚。她跟十四說:“額娘沒白養你,關鍵時候還是我兒子有用。”


    十四一把年紀,聽了額娘這麽說高興得眉飛色舞樂不可支,無論什麽時候什麽年紀,來自母親的誇獎都讓人興奮。


    烏雅氏對弘暉說:“我這一輩子都沒自己做主過,唯獨這件事是我自己要求的,看到這事兒辦完我心裏才有了一點感覺,那就是我的兒孫確實是做皇帝了,別的事兒上都沒這件事辦完更讓我有這份感覺。”


    十四能被老額娘說得心花怒放,但是弘暉沒有。他沒什麽激動的情緒,很平靜地陪著老太太說了半天話又去忙自己的了。


    烏雅氏看著他走遠了坐回躺椅上,慢慢地思考他們祖孫三代皇帝。


    康熙是個很冷酷的人,雍正是個很感性的人,但是如果就以性格而言,弘暉是個兼而有之卻更理智的人。這種人很難用感情去打動他。


    老太太身為一個宮鬥冠軍,如果願意琢磨倒是能和孫子搞好關係,本來關係也不差,但是想駕馭他卻很難。老太太也不想再去琢磨人心了,人生最後幾年就盼著開心過完每一天,和自己的傻兒子一起樂一天是一天。


    既然決定了要給烏雅氏修皇後陵,那麽景陵要徹底封住。針對這件事弘暉還是要用禮部的,讓禮部和欽天監出麵,戶部出錢,宗人府出人,找個時間把


    這件事辦了。


    禮部剛挨打,有心撂攤子不幹,但是又沒這膽量。因為弘暉真的能說出:“你不幹有人幹”這句話,候缺的人多的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你這蘿卜不想蹲坑了後麵有很多急著跳進來蘿卜。


    這些禮部官員們自我安慰:我們不辭官是不願意讓奸佞之人來蠱惑皇上!


    於是別別扭扭地把事兒辦了。


    張廷玉在一邊看得歎氣,他以為這時候漢官會擰成一股繩,但是沒有,大家當這事兒沒發生。


    甚至還給十四阿哥他們找補:“這不是滿漢之爭,這是人家家屬上頭了才鬧起來的,誰家說祖墳的事兒不鬧一架?再說了,動手的又沒有滿臣,也就是宗室人口而已。”


    張廷玉歎氣的原因是這事兒沒鬧大挺好的,沒鬧起來挺鬧心的。


    不管外麵如何議論,景陵封了,一旦封了之後烏雅氏是徹底住不進去了,因此修陵的事兒就顯得急迫了起來,畢竟烏雅氏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了。


    弘杲因為要主持修陵特意來找弘陽取經,因此來到了郎惠園。


    剛進門就看到永琦揮舞著木頭寶劍在前院到處亂劈亂砍。


    弘杲把他抱著去了後院,路上一直在逗他說話。


    先去拜見紮拉豐阿,紮拉豐阿這時候正在畫一幅風景畫,那是一處山峽,崇山峻嶺中流過一條大河,看上去很震撼。


    弘杲笑著說:“姑父,您這幅圖真好,還這麽大一幅,這是要掛在哪裏的?”


    “畫著玩呢,還沒想好,大概是先放庫房吧。”


    弘杲立即說:“那侄兒就厚著臉皮求這幅畫了,回頭掛我書房去。”


    紮拉豐阿也很高興他喜歡這幅畫,立即說:“行啊,別說什麽求不求,回頭好了就讓百壽給你送去。”


    兩人對著這幅畫說得高興,弘陽聽說弘杲來了就趕緊來迎接。隨後弘杲跟著弘陽去了他的書房。


    弘陽這裏有很多修陵的圖紙,皇後陵和帝王陵規模又不一樣,現在也隻是擇定了位置,沒有開始動工,然而弘杲的顧慮很多。


    “咱們幾家都是祖母的後人,我阿瑪一直覺得在祖母的事情上我們家出力是最少的,所以大哥把這差事交給我之後阿瑪他很上心,參考了孝惠章皇後的陵寢,最後跟我說在不超規製的前提下盡量修得盡善盡美,大哥那邊也是這個意思。可是什麽才是盡善盡美?我現在為這個事兒發愁呢。”


    弘陽說:“這個簡單,你去問祖母看她喜歡什麽。”


    “我也旁敲側擊地問了,但是她老人家說什麽都行,我是沒聽到什麽具體的說法,這才是我覺得發愁的地方。找哥哥你來問問最近外麵有什麽新花樣沒有,比如說新的蝙蝠紋這些的。”


    “還真有,現在民間特別是沿海一帶,有人修那種洋人的柱子花紋,我有紋樣,你要看一下嗎?”


    “行啊!”弘杲有些猶豫:“禮部會不會又鬧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則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則美並收藏成為雍正妹妹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