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臘月,各地來朝貢的使者多達千人,理藩院安排他們住宿忙到飛起。
海棠以藩王的身份每年和蒙古王公們送九白之貢,往年都是派人送去就行了,今年她的事兒不多,臘月是她休假的日子,所以就親自來一趟理藩院。
“投誠向化,以次為信。故不可不一歲無九白貢也。”一匹白駱駝和八匹白馬,每年一次進京朝貢,這是蒙古人稱臣的標誌。一年一次,每年都不能少,一年沒進貢就被視作叛亂。
朝貢體係不僅僅是蒙古,南方自有別的標準。
海棠一身素色常服,戴著暖帽,打扮得很閑適到了理藩院。
理藩院的官員們立即接了出來,海棠一邊坐下一邊說:“十月青海的九白之貢都送來了,本王不在家,他們拖到了現在才送,不晚吧。”
理藩院尚書姓薩爾圖克,名納延泰,據說馬上就要做大學士了。納延泰親自來接待,陪著海棠說話。
海棠問:“剛才在門口看到幾個來使,長得瘦瘦小小,凍得瑟瑟發抖,人家國小好歹也是代表著一國顏麵,你們給人家安排得暖和些。”
“您不知道,他們是弘明世子爺捎帶來的,這是頭一年來京城,南洋那地方最冷的時候也暖和,他們沒來過北方,不是奴才能不管,安排了衣服,出入也有手爐什麽的,車子裏也暖和,奈何他們不受凍啊!南洋那地方各處散落一片,一座島幾千口人也敢稱王,來到了京城,天朝上國一視同仁,給足了他們體麵了。”
“南洋?拿冊子來本王看看。”
納延泰立即吩咐身邊的官吏:“把海上房錄入的來賓名冊拿來給王爺過目。”
理藩院雖然重心是針對蒙藏兩地,但是部門眾多,根據對應的差事分作蒙古房,管理蒙古西藏事務;海上房,管理南洋東洋來使事務,後來加上了美洲事務;外洋房,管理的是羅斯,歐羅巴等地來使的事務。
比較起來蒙古房的權力最大,因為他們不僅擔負著外交,還兼職軍事調度。每年一次的木蘭行圍就是理藩院負責帶頭調度蒙古軍隊的。
海棠喝了茶,等著花名冊的時候就問:“京城附近的喇嘛寺廟是不是也歸你們管?”
“是,眼下京城有四十座寺廟,熱河行宮周圍有十二座寺廟,都歸理藩院管理。”
海棠忍不住皺眉:“這麽多?我記得早先沒這麽多啊!”
海棠這脾氣納延泰是了解的,趕緊說:“您先別急,熱河的十二座是後來建造的,京城早先就有,順治年間都有很多,康熙年間如雨後春筍,最近十幾年,幾乎都沒增加。”
海棠冷哼了一聲。
納延泰又趕緊解釋:“王爺,讓奴才說不能動他們,外藩喇嘛進京總要有地方住啊,這些地方能妥善安置他們。”
海棠冷哼:“你們總是能找出理由,滿嘴的道理。”
納延泰小心賠笑了一聲。
海棠也沒再說,畢竟理藩院控製人家喇嘛轉生
,都插手到這份上了,更別說安排進京,入藏祭祀等小事,某種意義上這些寺廟就是配套的機構。再說了,百姓需要這些精神阿片。
海棠再次歎口氣。
這時候官吏捧著花名冊來了,海棠翻了翻,發現很多國家的名字都沒聽過。
納延泰在一邊解釋:“這些小國星羅棋布,但是心向王化,您別看名聲不顯,早先明朝的時候都來朝貢,後來洋鬼子攔著他們北上,這些人年年排除萬難來京城,正所謂千裏送鴻毛禮輕情意重啊!這也就是前些年水軍在南洋縱橫,他們這條水路才好走,理藩院特意在廣州設立司署,隻要他們到廣州就用大船送他們來京城。”
“弘明都帶了那些來使,順便把地圖找來我看看。”
納延泰立即指出了名單上最後幾個來使的國名和來使名字,隨後領著海棠去看了理藩院大堂裏麵的圖紙,在一片海域上畫了個圈:“就是這裏。”
海棠點點頭,把花名冊遞給了旁邊的官員。
“知道了。”
海棠的侍衛進來,稟告說貢品轉交過了,海棠就說:“納延泰,既然事辦完了,本王也就回去了。”
納延泰親自送他出門,這時候海棠身邊的女官拉開車門,海棠剛坐上車,理藩院裏麵就跑出來一個洋人。
被門口的官吏立即拉住,這洋人嘰裏呱啦地開始講話,還對著汽車不停地大喊。然而海棠的車子絲毫沒有停滯地離開了。
納延泰聽到身後這來使的大喊,忍不住搖頭。
他跟身邊的幾個大臣說:“聽翻譯科的人說西班牙國落魄了,以前還不覺得,剛才聽幾個南洋來使告狀說他們當初欺負人,這會有這麽不顧體麵追出來,可見是真落魄了。”
旁邊一個大臣講:“人家以前的諢名叫日不落國,後來這諢名被英吉利國搶走了,這才江河日下啊!”
又有一個大臣說:“聽說公主這次帶著人在意呆利國下船,接著去的是法蘭西國,最後從英吉利國上船回程。西班牙國最熱情,奈何公主去是為了商量再買些土地,聽說他們答應了,而且賣到隻剩下本土,足見這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啊!”
納延泰說:“派個司官兒應付去,別嚷嚷了,成何體統!”
海棠回家就聽說十四阿哥來了。
十四阿哥的幾個兒子帶著孩子回來過年,海棠就知道十四阿哥這是送禮物來了。
這會十四阿哥和紮拉豐阿在畫室裏,兩人正在談論最近的《國朝畫征錄》,這裏麵收錄了順治初年至雍正末年的四百多位畫師,詳細地記錄了他們的師承、畫論、流派等。這裏麵紮拉豐阿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裏麵還收錄他的幾幅畫作。這本書用套色印刷的辦法出版,剛推出一千本就被人買空,後續又加印了一千本,據說看的人很多,但是沒有第一次那樣猛烈的銷售勢頭了。
十四買了一本,發現紮拉豐阿也買了一本,就拿著翻看,順便再擠兌紮拉豐阿幾句。
紮拉豐阿都習慣了,和十四私下相處,這小舅子
不在言語上占點便宜不算完。就由著他對自己的畫作大肆貶低。()
睭?葶???げ????“恏?恏璿皇?靟??????璿皇???兢??偛?”
?想看則美寫的《成為雍正妹妹之後》第804章好日子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海棠問:“十四弟來了?”
十四扔了書迎上來:“姐你回來了?不是說在家閑著嗎,這又去哪兒了,弟弟等你半天了。”
“我這不是去理藩院送九白之貢了嗎?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出去走走,和人說說話。”
“我以為是他們用九白貢拿捏您呢,心想這群人要反了天了。坐啊姐姐,我們家的幾個臭小子回來了,帶了些東西我給您送來。”
紮拉豐阿就把刷子放下,去洗手-->>
的時候說:“有條粉色珠子穿著的項鏈,剛才十四爺給奴才看了一眼,奴才覺得好。您也看看?”
“有粉珍珠啊?”
“有啊!”十四高興地顯擺:“就是不多,比較難遇到。而起也沒那麽圓。”
這時候外麵送來一個盒子,打開後裏麵有一條孔克珠串成的朝珠,用藍寶石當配飾,很美很漂亮。
“以後您上朝就掛這條,比什麽瑪瑙珊瑚好看多了。”
海棠立即掛在脖子上,笑著說:“好看,行啊,這幾日就用它了。”
十四得意地說:“我敢說這珠子絕對是姐姐所有朝珠裏麵最好的!我家那臭小子剛拿出來我就說這適合姐姐你,立即裝盒子裏給您送來了。”
紮拉豐阿拆台:“不見得啊,格格最好的朝珠絕不是這一條。”
十四冷哼:“有比這個更好的?你說說也讓爺聽聽,也讓爺嚇一跳!”
紮拉豐阿說:“聖祖爺的那條東珠朝珠留給了我們格格,我們格格很愛惜,隻有過年的朝賀的時候才戴。”
十四的嘴角動了動,最後決定忍了!
聖祖是他親老子,而且東珠本就是帝後專用,他無話可說!
海棠就說:“那一串是汗阿瑪留下的,隻能珍而重之的珍藏,這一串可以日常戴,說起來我更喜歡這個。”
十四這才由陰轉晴,接著和海棠說笑起來。
海棠一邊翻著香料一邊問:“弘明侄兒沒說接您和他額娘去南邊小住一陣子?”
“說了,弟弟也說了誰愛去誰去!反正我不去。我要留著每年給清明給老爺子和額娘燒紙呢。盡管天天閑得看什麽都不順眼我也不出京城,京城這邊我還有哥哥姐姐呢,我何必背井離鄉找個滿耳朵都是鳥語的地方過日子,那不跟坐牢差不多。”
他說完就問海棠:“皇上那邊是什麽意思?”
他也終於發現哥哥和侄兒的不同來了。有時候他親哥很想弄死他,這種強烈的殺心是有的,也是真實的。這更多是一種恨鐵不成鋼,有時候也是氣急了,但是這種心思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過去了就真的過去了,十四要是有個頭疼腦熱或者是病痛,他哥哥會一邊罵活該一邊問太醫他什麽時候去死,這裏麵的關心也是真實的。
侄兒就沒這麽複雜的感情
(),就是隨口一問,感情淡了,自然也就什麽都不管了。
他哥哥當皇帝的時候,他還能四處蹦躂,但是他侄兒當皇帝他就是人質,被羈押在此處控製他的幾個兒子。
他不走的原因一方麵是舍不得哥哥姐姐,也真的是不想老來奔波,另一方麵就是繼續留著當人質。
海棠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就說:“皇上也沒別的意思,他說您要是走就走,去看看外麵也行,回頭想回來了就回來。”
十四沉默起來。
紮拉豐阿看了海棠一眼,把海棠不好說的話說了:“十四爺,彈丸之地,皇上沒看在眼裏。”
十四氣得臉都紅了,但是氣過之後他自己也說:“也確實是彈丸之地,這幾個小子也真沒用,到現在用的辦法還是和當地人媾和。帶來的幾個側福晉都是當地人,生了一群小孩子跟猴子似的。算了,就是能走我也不走,我真打算留下來年年給汗阿瑪和額娘燒紙,上元燒完清明燒,清明燒完中元燒……姐,還有其他的好東西你看嗎?”
海棠說:“你先和你姐夫坐著,我去換衣服。”誰有耐心聽你的車軲轆話,特別是尿急的時候。
看著海棠走遠了,十四問紮拉豐阿:“弘陽和你說了嗎?有個姓蘇的……”
“這事兒您知道?”
“我本來不知道,但是爺看著弘陽和弘杲這兩個小東西對這事很關注,爺又不傻,不會自己問啊!”
“這事兒也是奴才前幾天聽弘陽說的,隻是這事兒管得晚了,內務府和刑部抓著這事兒大做文章,又是說誹謗違法,又是說造謠有罪。等塵埃落定這書生等著發配的時候死了,沒奈何,人死賬消。”
十四了然地點頭:“是啊,人死賬消,一了百了,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兒,不涉及父母妻兒,聽說他老父親回鄉去了。”
“是啊!老人家也可憐。不過好在還有別的兒子,晚年也有人奉養。”
十四跟著感慨:“不幸中的萬幸啊!”
紮拉豐阿點頭:“是啊,這事兒可不能讓我們格格聽說,她那心軟。”
“是啊,這事兒咱們知道就行了。”
紮拉豐阿端著杯子:“奴才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十四端著杯子和他碰了一下:“同飲。”
這時候門外遠遠傳來笑聲,紮拉豐阿說:“我們家永琦回來了。”
永琦跳過門檻蹦躂到了屋內,剛叫了一聲瑪法,就看到十四也在,親熱地撲過去喊:“十四舅爺,好幾天沒見可想您了。”
十四笑著說:“你小嘴真甜!”
永琦說:“這是真的,我剛才在大伯跟前看到幾個弟弟,我還跟大夥說幾天沒見您想您了。”
十四來興趣了:“你叔叔他們覲見了?”
“嗯,那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一起見了。”
十四問:“你大伯提讓他們留下讀書的事兒沒有?”
永琦搖頭:“應該是沒有吧!也許說過我沒聽到,我去的時候叔叔他們都在了。大伯檢查我們作業,還把二十五舅爺教訓了幾句,二十五舅爺就說他不想讀書了。二十五舅爺明明是叔叔還被侄兒給訓哭了。大伯說了,他要是讀書不認真就讓他一直讀書,讀到老。然後把我們也罵了一句趕出來了,全程沒和明叔他們提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讀書的事兒。”
十四阿哥站起來跟紮拉豐阿說:“我先走了,你待會跟我姐說一聲,我就不當麵告辭了。”
紮拉豐阿就說:“十四爺,奴才送您。”
祖孫兩個送十四阿哥出門,永琦看著車走遠了問紮拉豐阿:“是不是舅爺因為不讓他家的孫子在尚書房讀書著急了?”
“是啊!”可不是人人都能入尚書房的啊!
永琦歎口氣:“二十五舅爺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那是因為二十五阿哥是聖祖的兒子,生下來就注定了要去尚書房讀書。這道理日後永琦會明白的,所以紮拉豐阿沒說話。他牽著永琦的手說:“走吧,今兒吃點好的,廚房已經煮了一鍋菌湯,今兒煮菌湯火鍋。”
“又是青菜蘿卜蘑菇火鍋!”
“吃不吃吧?”
“吃,沒我不愛吃的。”
紮拉豐阿低頭看看小孫子,心裏暖乎乎的,對於他來說,老婆孩子孫子熱炕頭,這才是好日子啊!!
海棠以藩王的身份每年和蒙古王公們送九白之貢,往年都是派人送去就行了,今年她的事兒不多,臘月是她休假的日子,所以就親自來一趟理藩院。
“投誠向化,以次為信。故不可不一歲無九白貢也。”一匹白駱駝和八匹白馬,每年一次進京朝貢,這是蒙古人稱臣的標誌。一年一次,每年都不能少,一年沒進貢就被視作叛亂。
朝貢體係不僅僅是蒙古,南方自有別的標準。
海棠一身素色常服,戴著暖帽,打扮得很閑適到了理藩院。
理藩院的官員們立即接了出來,海棠一邊坐下一邊說:“十月青海的九白之貢都送來了,本王不在家,他們拖到了現在才送,不晚吧。”
理藩院尚書姓薩爾圖克,名納延泰,據說馬上就要做大學士了。納延泰親自來接待,陪著海棠說話。
海棠問:“剛才在門口看到幾個來使,長得瘦瘦小小,凍得瑟瑟發抖,人家國小好歹也是代表著一國顏麵,你們給人家安排得暖和些。”
“您不知道,他們是弘明世子爺捎帶來的,這是頭一年來京城,南洋那地方最冷的時候也暖和,他們沒來過北方,不是奴才能不管,安排了衣服,出入也有手爐什麽的,車子裏也暖和,奈何他們不受凍啊!南洋那地方各處散落一片,一座島幾千口人也敢稱王,來到了京城,天朝上國一視同仁,給足了他們體麵了。”
“南洋?拿冊子來本王看看。”
納延泰立即吩咐身邊的官吏:“把海上房錄入的來賓名冊拿來給王爺過目。”
理藩院雖然重心是針對蒙藏兩地,但是部門眾多,根據對應的差事分作蒙古房,管理蒙古西藏事務;海上房,管理南洋東洋來使事務,後來加上了美洲事務;外洋房,管理的是羅斯,歐羅巴等地來使的事務。
比較起來蒙古房的權力最大,因為他們不僅擔負著外交,還兼職軍事調度。每年一次的木蘭行圍就是理藩院負責帶頭調度蒙古軍隊的。
海棠喝了茶,等著花名冊的時候就問:“京城附近的喇嘛寺廟是不是也歸你們管?”
“是,眼下京城有四十座寺廟,熱河行宮周圍有十二座寺廟,都歸理藩院管理。”
海棠忍不住皺眉:“這麽多?我記得早先沒這麽多啊!”
海棠這脾氣納延泰是了解的,趕緊說:“您先別急,熱河的十二座是後來建造的,京城早先就有,順治年間都有很多,康熙年間如雨後春筍,最近十幾年,幾乎都沒增加。”
海棠冷哼了一聲。
納延泰又趕緊解釋:“王爺,讓奴才說不能動他們,外藩喇嘛進京總要有地方住啊,這些地方能妥善安置他們。”
海棠冷哼:“你們總是能找出理由,滿嘴的道理。”
納延泰小心賠笑了一聲。
海棠也沒再說,畢竟理藩院控製人家喇嘛轉生
,都插手到這份上了,更別說安排進京,入藏祭祀等小事,某種意義上這些寺廟就是配套的機構。再說了,百姓需要這些精神阿片。
海棠再次歎口氣。
這時候官吏捧著花名冊來了,海棠翻了翻,發現很多國家的名字都沒聽過。
納延泰在一邊解釋:“這些小國星羅棋布,但是心向王化,您別看名聲不顯,早先明朝的時候都來朝貢,後來洋鬼子攔著他們北上,這些人年年排除萬難來京城,正所謂千裏送鴻毛禮輕情意重啊!這也就是前些年水軍在南洋縱橫,他們這條水路才好走,理藩院特意在廣州設立司署,隻要他們到廣州就用大船送他們來京城。”
“弘明都帶了那些來使,順便把地圖找來我看看。”
納延泰立即指出了名單上最後幾個來使的國名和來使名字,隨後領著海棠去看了理藩院大堂裏麵的圖紙,在一片海域上畫了個圈:“就是這裏。”
海棠點點頭,把花名冊遞給了旁邊的官員。
“知道了。”
海棠的侍衛進來,稟告說貢品轉交過了,海棠就說:“納延泰,既然事辦完了,本王也就回去了。”
納延泰親自送他出門,這時候海棠身邊的女官拉開車門,海棠剛坐上車,理藩院裏麵就跑出來一個洋人。
被門口的官吏立即拉住,這洋人嘰裏呱啦地開始講話,還對著汽車不停地大喊。然而海棠的車子絲毫沒有停滯地離開了。
納延泰聽到身後這來使的大喊,忍不住搖頭。
他跟身邊的幾個大臣說:“聽翻譯科的人說西班牙國落魄了,以前還不覺得,剛才聽幾個南洋來使告狀說他們當初欺負人,這會有這麽不顧體麵追出來,可見是真落魄了。”
旁邊一個大臣講:“人家以前的諢名叫日不落國,後來這諢名被英吉利國搶走了,這才江河日下啊!”
又有一個大臣說:“聽說公主這次帶著人在意呆利國下船,接著去的是法蘭西國,最後從英吉利國上船回程。西班牙國最熱情,奈何公主去是為了商量再買些土地,聽說他們答應了,而且賣到隻剩下本土,足見這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啊!”
納延泰說:“派個司官兒應付去,別嚷嚷了,成何體統!”
海棠回家就聽說十四阿哥來了。
十四阿哥的幾個兒子帶著孩子回來過年,海棠就知道十四阿哥這是送禮物來了。
這會十四阿哥和紮拉豐阿在畫室裏,兩人正在談論最近的《國朝畫征錄》,這裏麵收錄了順治初年至雍正末年的四百多位畫師,詳細地記錄了他們的師承、畫論、流派等。這裏麵紮拉豐阿得到了很高的評價,裏麵還收錄他的幾幅畫作。這本書用套色印刷的辦法出版,剛推出一千本就被人買空,後續又加印了一千本,據說看的人很多,但是沒有第一次那樣猛烈的銷售勢頭了。
十四買了一本,發現紮拉豐阿也買了一本,就拿著翻看,順便再擠兌紮拉豐阿幾句。
紮拉豐阿都習慣了,和十四私下相處,這小舅子
不在言語上占點便宜不算完。就由著他對自己的畫作大肆貶低。()
睭?葶???げ????“恏?恏璿皇?靟??????璿皇???兢??偛?”
?想看則美寫的《成為雍正妹妹之後》第804章好日子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海棠問:“十四弟來了?”
十四扔了書迎上來:“姐你回來了?不是說在家閑著嗎,這又去哪兒了,弟弟等你半天了。”
“我這不是去理藩院送九白之貢了嗎?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出去走走,和人說說話。”
“我以為是他們用九白貢拿捏您呢,心想這群人要反了天了。坐啊姐姐,我們家的幾個臭小子回來了,帶了些東西我給您送來。”
紮拉豐阿就把刷子放下,去洗手-->>
的時候說:“有條粉色珠子穿著的項鏈,剛才十四爺給奴才看了一眼,奴才覺得好。您也看看?”
“有粉珍珠啊?”
“有啊!”十四高興地顯擺:“就是不多,比較難遇到。而起也沒那麽圓。”
這時候外麵送來一個盒子,打開後裏麵有一條孔克珠串成的朝珠,用藍寶石當配飾,很美很漂亮。
“以後您上朝就掛這條,比什麽瑪瑙珊瑚好看多了。”
海棠立即掛在脖子上,笑著說:“好看,行啊,這幾日就用它了。”
十四得意地說:“我敢說這珠子絕對是姐姐所有朝珠裏麵最好的!我家那臭小子剛拿出來我就說這適合姐姐你,立即裝盒子裏給您送來了。”
紮拉豐阿拆台:“不見得啊,格格最好的朝珠絕不是這一條。”
十四冷哼:“有比這個更好的?你說說也讓爺聽聽,也讓爺嚇一跳!”
紮拉豐阿說:“聖祖爺的那條東珠朝珠留給了我們格格,我們格格很愛惜,隻有過年的朝賀的時候才戴。”
十四的嘴角動了動,最後決定忍了!
聖祖是他親老子,而且東珠本就是帝後專用,他無話可說!
海棠就說:“那一串是汗阿瑪留下的,隻能珍而重之的珍藏,這一串可以日常戴,說起來我更喜歡這個。”
十四這才由陰轉晴,接著和海棠說笑起來。
海棠一邊翻著香料一邊問:“弘明侄兒沒說接您和他額娘去南邊小住一陣子?”
“說了,弟弟也說了誰愛去誰去!反正我不去。我要留著每年給清明給老爺子和額娘燒紙呢。盡管天天閑得看什麽都不順眼我也不出京城,京城這邊我還有哥哥姐姐呢,我何必背井離鄉找個滿耳朵都是鳥語的地方過日子,那不跟坐牢差不多。”
他說完就問海棠:“皇上那邊是什麽意思?”
他也終於發現哥哥和侄兒的不同來了。有時候他親哥很想弄死他,這種強烈的殺心是有的,也是真實的。這更多是一種恨鐵不成鋼,有時候也是氣急了,但是這種心思來得快去得也快,但是過去了就真的過去了,十四要是有個頭疼腦熱或者是病痛,他哥哥會一邊罵活該一邊問太醫他什麽時候去死,這裏麵的關心也是真實的。
侄兒就沒這麽複雜的感情
(),就是隨口一問,感情淡了,自然也就什麽都不管了。
他哥哥當皇帝的時候,他還能四處蹦躂,但是他侄兒當皇帝他就是人質,被羈押在此處控製他的幾個兒子。
他不走的原因一方麵是舍不得哥哥姐姐,也真的是不想老來奔波,另一方麵就是繼續留著當人質。
海棠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就說:“皇上也沒別的意思,他說您要是走就走,去看看外麵也行,回頭想回來了就回來。”
十四沉默起來。
紮拉豐阿看了海棠一眼,把海棠不好說的話說了:“十四爺,彈丸之地,皇上沒看在眼裏。”
十四氣得臉都紅了,但是氣過之後他自己也說:“也確實是彈丸之地,這幾個小子也真沒用,到現在用的辦法還是和當地人媾和。帶來的幾個側福晉都是當地人,生了一群小孩子跟猴子似的。算了,就是能走我也不走,我真打算留下來年年給汗阿瑪和額娘燒紙,上元燒完清明燒,清明燒完中元燒……姐,還有其他的好東西你看嗎?”
海棠說:“你先和你姐夫坐著,我去換衣服。”誰有耐心聽你的車軲轆話,特別是尿急的時候。
看著海棠走遠了,十四問紮拉豐阿:“弘陽和你說了嗎?有個姓蘇的……”
“這事兒您知道?”
“我本來不知道,但是爺看著弘陽和弘杲這兩個小東西對這事很關注,爺又不傻,不會自己問啊!”
“這事兒也是奴才前幾天聽弘陽說的,隻是這事兒管得晚了,內務府和刑部抓著這事兒大做文章,又是說誹謗違法,又是說造謠有罪。等塵埃落定這書生等著發配的時候死了,沒奈何,人死賬消。”
十四了然地點頭:“是啊,人死賬消,一了百了,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兒,不涉及父母妻兒,聽說他老父親回鄉去了。”
“是啊!老人家也可憐。不過好在還有別的兒子,晚年也有人奉養。”
十四跟著感慨:“不幸中的萬幸啊!”
紮拉豐阿點頭:“是啊,這事兒可不能讓我們格格聽說,她那心軟。”
“是啊,這事兒咱們知道就行了。”
紮拉豐阿端著杯子:“奴才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十四端著杯子和他碰了一下:“同飲。”
這時候門外遠遠傳來笑聲,紮拉豐阿說:“我們家永琦回來了。”
永琦跳過門檻蹦躂到了屋內,剛叫了一聲瑪法,就看到十四也在,親熱地撲過去喊:“十四舅爺,好幾天沒見可想您了。”
十四笑著說:“你小嘴真甜!”
永琦說:“這是真的,我剛才在大伯跟前看到幾個弟弟,我還跟大夥說幾天沒見您想您了。”
十四來興趣了:“你叔叔他們覲見了?”
“嗯,那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一起見了。”
十四問:“你大伯提讓他們留下讀書的事兒沒有?”
永琦搖頭:“應該是沒有吧!也許說過我沒聽到,我去的時候叔叔他們都在了。大伯檢查我們作業,還把二十五舅爺教訓了幾句,二十五舅爺就說他不想讀書了。二十五舅爺明明是叔叔還被侄兒給訓哭了。大伯說了,他要是讀書不認真就讓他一直讀書,讀到老。然後把我們也罵了一句趕出來了,全程沒和明叔他們提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讀書的事兒。”
十四阿哥站起來跟紮拉豐阿說:“我先走了,你待會跟我姐說一聲,我就不當麵告辭了。”
紮拉豐阿就說:“十四爺,奴才送您。”
祖孫兩個送十四阿哥出門,永琦看著車走遠了問紮拉豐阿:“是不是舅爺因為不讓他家的孫子在尚書房讀書著急了?”
“是啊!”可不是人人都能入尚書房的啊!
永琦歎口氣:“二十五舅爺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那是因為二十五阿哥是聖祖的兒子,生下來就注定了要去尚書房讀書。這道理日後永琦會明白的,所以紮拉豐阿沒說話。他牽著永琦的手說:“走吧,今兒吃點好的,廚房已經煮了一鍋菌湯,今兒煮菌湯火鍋。”
“又是青菜蘿卜蘑菇火鍋!”
“吃不吃吧?”
“吃,沒我不愛吃的。”
紮拉豐阿低頭看看小孫子,心裏暖乎乎的,對於他來說,老婆孩子孫子熱炕頭,這才是好日子啊!!